徹悟禅師語錄卷下2
試論之,一念歇狂,頓也,不了則流為長劫。歷劫勤修,漸也,究亦不離於一念。此念劫頓漸,似相懸而實不離也。況乃念性元空,時節無體。迷時似有隔異,悟後本自圓融。一念本不殊長劫,而長劫原只是一念。復何念劫頓漸之可疑哉。向使滿慈不索妄因而執實有,阿難不溺多聞而廢進修,則世尊頓歇漸修之說,亦不容拈出矣。
今試論之:一念狂心頓歇,歇即菩提,頓也。若不了之,則流為長劫修行。歷劫勤修,漸也。雖說是漸,究竟也不離於一念,為什麼?三心不可得,念劫圓融啊!可見一念為頓,歷劫為漸,表面上頓漸相去懸殊,而實不相離。況念性元空(緣念性空),時節無體(三際本空,時無實法)迷時似乎有隔,悟後本自圓融。一念不異長劫,長劫只是一念。復何有念劫頓漸不能圓融之疑也。楞嚴會上,如果滿慈不執世界為實有,向世尊提出: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雲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之問?如果阿難不沉溺於多聞而荒疏進修,則世尊頓歇漸修的不同說教,也無從說起了。
金剛經實無有法發菩提心說
金剛經圓明五眼,洞徹三心一段。乃解上文實無有法發菩提心者之義。謂眾生所以為眾生者,為有妄心故也。三心既不可得,眾生豈復可得。眾生不可得,誰為能發之人。三心不可得,何為所發之心。故曰實無有法,發菩提心者。
這段文,是徹祖解釋金剛經“實無有法發菩提心之義。
《金剛經》如來問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肉眼否?有天眼否?有慧眼否?有法眼否?有佛眼否?須菩提一一答以如來有肉眼,有天眼,有慧眼,有法眼,有佛眼。是為五眼圓明。佛以圓明五眼,一切法無所不見,無所不知。告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既三心俱不可得,則眾生也不可得明矣。何以故?有妄心,才有眾生。今三心既不可得。則豈復有眾生可得。眾生不可得,則生佛平等,實無眾生可度,為誰而發菩提心。又:三心既本不可得。您用哪一個心去發菩提心啊!所以,佛告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又妄心不可得,則全妄即真。眾生不可得,則全生即佛。果見到全妄即真,全生即佛。是為不發而發,稱性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此發心,何更有法可得。故曰實無有法,發菩提心者。
再說,妄心既不可得,則全妄即真。三心既不可得,則眾生也不可得,全生即佛。果能透徹全妄即真,全生即佛之理,這就是不發而發,稱合真如自性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此發菩提心,更有何法可得,不可得啊!故曰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楞嚴經知見無見說
知見無見一說,出《楞嚴經》:“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楞嚴經知見無見一語,至為要妙。總攝一切諸要妙句。
什麼是知見無見?知見二字,就是當人根塵相觸,由塵發知,產生思慮分別的識性。識性虛妄,猶如空華。此知見與般若無分別智相違,所以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若能於根塵觸對境上,不立知見,即不起分別之心,則此知見,即是不生不滅的涅槃妙性,所以說,知見無見,斯即涅槃。徹祖以為經中“知見無見”一語,至為要妙,它總攝經論中一切諸要妙句。
以其即是見猶離見也。
知見無見,即是楞嚴經上所說“見猶離見”也。於能見境上不起分別,此無分別心,即是般若妙智。
華屋之門也。
華屋之門,喻出本經。將華屋比喻菩提,門喻般若妙智。欲進華屋,須打開“知見無見”無分別的般若妙智之門,方可進入。
狂心頓歇也。
若能於一切境上不起分別,這就是“知見無見”,則“狂心頓歇”也。
不取無非幻也。
本經雲:“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自心取自心,即是知見立知,非幻成幻法。幻法,即無明本。不取無非幻,即是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文字不同,意思是一味的。
聞復翳根除也。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譬如擊鐘,擊久聲消,再一擊鐘,響聲又起。聲塵有生有滅,聞性實無生滅。若唯知聲塵有響歇,即無明本。若知聞性常住,不因聲塵起滅,則耳根之幻翳即除矣。
歸無所得也。
知見無見,斯即涅槃。不生不滅之性,眾生平等本有,則眾生即涅槃相,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也。
滅妄名真也。
若能知見無見,即名妄滅真現也。
全修在性也。
知見無見。能於一切境上,不起分別,即是般若觀照,依是而修,即是全修在性也。
覓心了不可得也。心空及第歸也。
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涅槃豈有形相,即“覓心了不可得”也。(禅錄:二祖慧可求初祖達摩為其安心。初祖雲:“將心來,與汝安”。二祖思索有頃,答道:“覓心了不可得”。初祖雲:與汝安心竟,二祖言下大悟)又:古德將禅堂比喻為考場,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若參禅明心見性,即是心空及第歸。等於考取狀元,榮歸故裡。若悟 “知見無見”之理,即心空及第歸也。
子轉身而就父也。
子喻始覺之智,父喻本覺之理。始本合一,即究竟覺。即子轉身而就父也。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究竟覺是約智說,涅槃果是約理說,豈有二種道理也。
臣退位以朝君也。
臣喻般若、解脫二德,此為修德。君喻法身德,此為性德。臣退位以朝君,即是修德合乎性德也。知見無見,即修德與性德相合也。
父子投機也。君臣道合也
父子投機者,父喻性德,子喻修德,就是說,性德與修德相契也。君臣道合者,亦喻性德與修德相合也。
以少方便疾得成佛也。
若能於五塵境上,知見無見,此即般若觀照,有般若觀照,即是以少方便疾得成佛也。
緣起無生也。
若能觀照緣起無生,頓超二乘權學等見,即是知見無見也。
知之一字,眾妙之門也。
知之一字,眾妙之門者,即是無分別之般若妙智,一切法門,皆從此般若妙智上起修,故雲眾妙之門也。
剎那而登正覺也。
知見無見,約三際不可得,當體即菩提涅槃相,故雲剎那而登正覺也。
體得無心道也。
知見無見,不起一念分別,即是體得無心道也。
休也。
若能知見無見,則通體放下,一念萬年去也。
諸聖所知,轉相傳授,妄想無性也。
諸聖所知,轉相傳授,沒有別的,就是告訴您緣起性空,妄想無有自性。若能知見無見,即時時契會緣起性空也。
一超直入如來地,回頭慚愧好兒孫也。
果能知見無見,即是一超直入如來地。回首從前知見立知,迷心逐境,如演若達多,迷頭狂走,不勝慚愧者矣。故雲:“回頭慚愧好兒孫也”。
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也。
眾生人人本具佛性,一念回光,還同本得。此即本地風光。知見無見,斯即涅槃,只要肯心,決不相賺。所以說,“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也”。
撒手到家何所似,更無一物獻尊堂也。
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也。喻如到家以後,更無一物奉獻高堂父母也。
知而無知,不是無知而說無知也。
徹祖說,我所說知而無知者,是從根塵觸對,有般若觀照,不起分別而說無知,不是從字面上解釋,無知識而說無知也。
即此見聞非見聞,無余聲色可呈君也。
就在此見色聞聲境上,離見聞分別,此即般若,非別有其他聲色奧妙可奉獻於君也。
根既不立,塵無所緣,根塵兩亡,靈光獨耀也。類此句義,不能盡舉。唯此四句,攝盡無余。所謂緊要處佛法無多子也。
若能知見無見,則六根不立分別,六根既不立分別,則於六塵境無所緣慮,如此則根塵兩脫,大光明藏獨耀矣,類似此種形容句子,還能舉出很多。唯此四句(即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攝盡無余。所謂緊要處,佛法無多子也。
果能一念相應,是為真轉全經。
謂果能於一切六塵境上,念念與般若相應,不起一毫分別之心,是為真轉全經。(所謂悟時轉法華也。)
古德如慈明圓,權大道,棲賢舜,廣道者等諸人,於大見道後,皆作此工夫。謂之無心體道,以其是還鄉要路。歸真秘訣也。
末引古德作證,如慈明圓(即石霜楚圓禅師)權大道,棲賢舜,廣道者等人,於大悟之後,皆作此等工夫。稱之謂無心體道。(謂離念體道也)以其即是還本有家鄉之要路,返妄歸之真秘訣也。
一乘決疑論說
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輪。此古德大慈悲心,淚出痛腸語也。良以我釋迦如來,為眾生故,修證此法,無央數劫,行諸一切難行法行。捨所愛之國城妻子,頭目腦髓,不知其幾千萬億。至於道成,仍以平等大悲,順悉檀義而敷衍之。故凡一句一字,皆無明長夜之寶炬,生死苦海之慈航。凡在有情,孰不蒙益。而諸子以依通之見,肆口诋诃,障正法明,瞎將來眼,疑誤眾生,殊非小小。謂其無罪,寧有是處。茲以一乘之理,剖決群疑,正大光明,直截痛快。蕩迷雲而淨盡,耀佛日以重光,誠為法門一大金湯矣。當是時也,諸子天眼法執,果得已通已忘,自能深生隨喜。正使未忘未通,定當頓獲勝益。故知此論之作,非特有益於法門,實則有益於諸子。不唯有益於諸子,且深有益於天下後世之學者。請即流通,以廣法施。
此文是徹祖為流通《一乘決疑論》所作的序言。首先引古德“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輪”說起,認為這是古德大慈悲心,淚出痛腸之語。徹祖懇切地說:釋迦世尊為度眾生,修證此法(一乘大法)經無量劫,行一切難行苦行。捨所愛國城妻子(此為外財)頭目腦髓,不知有幾千萬億。今已成佛道,仍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以四悉檀利益(一世界悉檀,得歡喜益。二為人悉檀,得生善益。三對治悉檀,得滅惡益。四第一義悉檀,得入理益)而為眾生應機說法。所以一句一字,皆無明長夜之寶炬,生死苦海之慈航。凡見聞讀誦,誰不蒙益。而諸君以依通之見(依通,即依憑術法,任意無礙。如乘符往來,藥餌靈變等神仙術)肆口诋毀,障正法昌明,瞎將來人眼,疑誤眾生,實非小可細事,若謂其無罪,豈有此理。此《一乘決疑論》,以一乘之理,剖決群疑,說理正大光陰,文辭直截痛快。誠能蕩迷雲於淨盡,耀佛日以重光。實為捍衛法門金城湯池之作。當此書問世之時,倘諸君天眼已通,法執已忘,自能深生隨喜。縱使法執天眼,猶未忘未通,閱之亦定當頓獲勝益。故知此論之作,不但有益於法門,實則有益於諸君,不但有益於諸君,而且有益於天下後世之學者,請即流通,以廣法施。
相相離相心心印心略解
原夫境逐念生,念泯則相相離相。妄依真起,達真則心心印心。惟其離也。有相皆歸實相。即斯印矣。無心不屬真心。是以滯相迷真,頭頭障礙。背塵合覺,法法圓通。心相大端,略申管見。精微詳釋,以俟多聞。
這篇短文是徹祖對《相相離相,心心印心略解》一書的題辭。開頭原夫二字,乃是虛詞,一般置於議論文之首,為下議論作張本,起到舒緩文氣,避免開口直說之效果。一般不作解釋。境逐念生者,一切境界唯心所現,有念頭則境相生,所以說“境逐念生”。“念泯則相相離相”者,若能於一切境相上,不起念頭,則即可當相離相。這就是空有圓融的實相境界。妄心依真心而起,不離真心(如波依水然)體達真心不變隨緣,則念念不離真心,所以說“達真則心心印心”。正惟當相離相,則一一相,皆是實相,斯即實相正印。能作如是觀,則全妄即真,無一念不是真心矣。須知心境不二,境即是心。若不知此理,為境相所滯,則迷背真心,頭頭障礙;果知心境不二,於五塵等境相上不被所轉,則背塵合覺,法法圓通。心與境相關系,略申管見,大致如此。至於將心境關系,全面地加以論述,抉擇精微,詳加诠釋,則有待於多聞卓識之學者。
淨土津梁跋
乙巳仲秋,衍法志公和尚,會刻淨土經論文集成,囑跋數語。
乾隆五十年乙巳八月,衍法志公和尚會集淨土三經及龍舒淨土文、淨土指歸集、淨土或問、淨土法語、雲棲發願文、蓮華世界詩等匯成一冊,將付梓問世,請徹祖題個書名,並求為該書寫幾句話。此篇文字就是徹祖為《淨土津梁》所寫的跋語。
余因歷觀,三經,明因舉果,大開淨土之門。三論,顯理破迷,的示唯心之要。龍舒文,導初機而精詳曲盡。指歸集,采眾善於事理圓通。或問數紙,搜抉禅者孤陋之疑。法語一章,力振行人因循之弊。雲棲願文,自注戒殺放生等篇,莫非往生急務,助行要門。至若蓮華世界詩,雖文出游戲,而理實圓常,況寫境傳神,引心入觀,攝化門中為不可少。善哉念佛一門,得此諸說,無機不被,無路不通,統萬流而歸淨土,誠為一大津梁矣。爰為題名曰淨土津梁。
徹祖說:淨土三經,《無量壽經》是教經,詳明彌陀因地發四十八願,行圓果滿,自致成佛,開啟淨土大教;《觀無量壽佛經》是理經,闡明淨土唯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理。《佛說阿彌陀經》是行經,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總之,三經明因舉果,大開淨土之門。三論即《龍舒淨土文》《淨土指歸集》《淨土或問》皆是顯理破迷,的示淨土唯心之要書。龍舒淨土文,引導初機,內容精詳曲盡;淨土指歸集,采集有關經論重要而精到的淨土論述,事理圓融,豁人心目,啟人正信;淨土或問,天如老人,搜抉禅者孤陋偏見,假立問答,而糾正之,於禅淨二門,其功匪淺。傳燈法師之淨土法語,強調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力振淨業行人因循怠惰之弊;雲棲老人西方發願文,事理圓融,為古今冠,自注戒殺放生等文,無非往生急務,助行要門;至於蓮華世界詩,雖文出游戲,理實圓常。況描寫西方淨土依正,生動傳神,引人因詩入觀,彌增淨土向往之心,實為攝化門中不可或缺之妙文。善哉!念佛一門,得以上諸書,無機不被,無路不通。總括萬流而歸淨土,此書誠為一大津梁,於是題名曰《淨土津梁》。
然而津梁雖設,履踐在人。撩起便行,阿誰無分。所貴賈勇先登,占寶蓮之上品。玄關直踏,獲法忍於無生。佛記早承,願輪速轉。遍剎網而縱橫應化,盡劫波以展轉津梁。則苦海勞生,由是而蒙利濟者,可復量哉。
這一段文是徹祖勸勉讀此書者,自行化他,修行淨土法門。徹悟老人說:然而淨土之津梁雖已架設,肯不肯履踐,在當人自己,若撩起衣裳便行,哪個無份。(都能往生極樂)所貴恃勇先登,占取寶蓮之上品,玄關直踏,(稱性起修)獲證法忍於無生。若證無生法忍,即入圓教初住,破一品無明之位,即能於十方世界,承事諸佛,蒙諸佛授記,然後不違安養,乘本願輪,分身塵剎,盡未來劫,展轉以淨土作津梁,化度有情。如是則苦海眾生,由此蒙濟度者,豈可限量哉!
如其逐世波而忘返,趨險道以苟安。或則玩津梁而不進,守津梁以自足。不驚汨沒竛竮之苦,卒致問橋戀筏之譏。其何以慰集者之苦心。且深昧夫命名者之大義也矣。
這幾句是徹祖警策讀者的話:如果隨逐世波而流連忘返;趨向險道(喻六道)而苟且偷安。或玩津梁而不肯前進,(喻雖讀其書而不肯遵行)或守此津梁而自感滿足。(喻讀其書於淨土之修,因循自滿)不驚不怖汩沒在苦海之中,竛竮於惡道之內,結果必致問橋戀筏之诮。(如人徒問橋梁所在,而心戀竹筏而不前行,怎麼能到目的地。)果然是這樣,何以告慰集此書者之一片苦心,且也辜負了此書命名為“淨土津梁”之深意。
或曰,和尚秉單傳之宗,以祖道自任,當依本分直截示人。夫唯心淨土,當處現成,自性彌陀,觌體不隔。乃為是津梁之說,以起人心外有法,去來取捨之見乎。噫,通玄峰頂,不是人間。心外無法,滿目青山。本分直截耶,去來取捨耶。於此缁素分明,許汝會唯心自性。如或未然,莫寐語好。
或者有人會說:和尚秉承禅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宗旨,以弘揚祖道自任,當依本分向上一著,直截示人。為何卻去宣揚淨土法門。夫唯心淨土,當處就是;自性彌陀,觌體不隔。竟乃作此津梁之說,令人起心外有法,存去來取捨之見。(謂存去來相,捨東取西)徹祖答道:噫!通玄峰頂,(指本地風光)豈離人間;心外無法,滿目青山是什麼,豈在心外!這是本分直截耶!還是去來取捨耶!於此境上,黑白分明(謂不致錯認消息,顛倒黑白),承認您會得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如或不然,(尚未弄清)還是閉嘴,莫說夢話好。
跋德全禅人血書蓮華經
此篇是徹祖為德全禅人血書法華經所寫的跋語
無我而靈者,佛知見也。有我而昧者,眾生知見也。生佛知見無殊,特一妄我間之耳。
無我相而又靈知昭然,這是佛的知見;有我執而又迷昧自性,這是眾生知見。眾生與佛,知見的本體無殊,只是被一個妄我間隔罷了。
夫大迷之本存乎我,而我之最愛者莫過身。苟眾生之身見不亡,我執不破,則生死輪回,曷能自已。
誠以大迷之本在於有我,而我之最愛莫過於自身,倘若眾生身見不去,我執不破,則六道生死輪回,怎麼能自止。
德禅人密發九品淨願,書成七軸蓮經。以無情之霜刀,刺難出之身血。十指瀝干,一心不動。偉矣哉,真無邊苦海中頓空我見,直出生死之勇猛丈夫也。噫,禅人初發是念,蓮華種植時也。日漸刺書,蓮華增長時也。七卷功圓,蓮華光香具足時也。如是則禅人之淨因已成矣。但當莫忘本願,系心念佛,直待此方報謝,彼土華開。即見佛聞法,因圓果滿時也。
德全禅人密發往生西方,蓮棲九品淨願,寫成七軸(卷)妙法蓮華經。毅然拿起雪亮的利刀,刺出別人所難的身血。雖十指瀝干,一心不動,偉大哉!真是一個無邊苦海中頓空我見,直出生死之勇猛丈夫也。啊,禅人初發血書蓮經之念,樂邦蓮華種植時也。日日刺血書經,蓮華增長時也。七卷書成,蓮華光香具足時也。如此說來,禅人生西之淨因早已成就矣。但須莫忘往生本願,一心念佛,直到此方報謝,彼土華開。即是見佛聞法,因圓果滿之時也。
雖然,即今試問禅人,方金刀裂肉,血筆縱橫時,其知疼痛而成點畫者,靈耶昧耶,我耶非我耶,佛知見耶,眾生知見耶。於此了然,則佛國非遙,寶蓮正放。或猶未也,請分明記取,以質諸彌陀老子。
,話雖如上所說,現在試問禅人:當您利刀裂開皮肉,毛筆蘸血書寫時,能夠知疼痛,能書寫成字者,是真心呢?還是妄心呢?是我呢?不是我呢?這是佛知見呢?還是眾生知見呢?若於此明白,則極樂非遙,寶蓮正開,就在眼前。倘猶未明白,請記取我的話,異日往生,向彌陀老子討個分曉。
跋明初禅人血書蓮華經
這是徹祖為明初禅人血書妙法蓮華經所寫的跋文。
金刀未舉,斑管未拈。盡十方是部血淋淋的妙法華經。於斯見徹,謂靈山一會未散可也,謂靈山一會本不曾會亦可也。向當時喝散可也,於今日再會亦可也。大用現前,不存軌則,如王寶劍,殺活臨時。如是刺血,如是書經,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可以暢本師出世之懷,可以來古佛泥洹之塔。直令十二類生,迎刃而命根頓斷。無邊法藏,點筆而文采全彰。莫不滴滴歸源,言言得髓。奚止刺無能刺,書無所書,鋪好華於錦上,指明月於天邊也哉。
這一段文,富含禅意,乃宗門直指本地風光,從向上一著處著眼,道血書蓮經事,不能就事論事,依文釋句。否則,依舊圍之打繞,為識者所笑。言外之意是:若能解得第一義谛,如是刺血,如是書經,正如妙經藥王菩薩本事品所說:“善男子,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可以暢本師釋迦如來出世本懷,可以使多寶佛塔從地湧出。令十二類生(即胎卵濕化、有色、無色、非有色、非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因迎刃出血而命根斷,無邊法藏,因下筆而文采全彰。……
明禅人年齒尚少,向道唯誠。刺血書經,歸心樂土。果能聞是說而不生驚怖,是為解第一義,上品生因。
明禅人年齡尚少,慕道心切,刺血書經,求生極樂淨土。若能聞我所說而不生驚怖,是為已解第一義谛,此乃蓮華上品生因也。
如其未然,直須十二時中,四威儀內,以書經之念,念念忘緣。刺血之心,心心憶佛。管取金台可以坐待,妙谛不日親聞。否則必見我為能書,經為所書。彼是刺血時,彼是書經處。以生滅心,取實相法。轉不輕行,為我慢幢。不特全迷妙法,遠背佛心。且深負此一點百劫千生不易發起之勇猛淨信,為可惜矣。禅人其勉之。
若未能解我所說,則必須在十二時中,行住坐臥四威儀內,將寫經之念,念念忘緣(不起一念)刺血之心,心心憶佛(務令心不離佛,佛不離心)果能如是,包管取金台往生,可以坐待,佛說妙谛,不日(不久將來)親聞。若不如是,必定見我為能書,經為所書,能所情見分明。那是刺血時,那為寫經處,分別之心熾然。是謂以生滅心,取實相法,轉不輕(苦)行,為我慢幢。不但全迷妙法,遠背佛心,而且深深辜負這一點百劫千生不易發起的勇猛淨信。實為可惜矣。明初禅人,勉之哉。
書蓮華經普門品後
這篇短文是徹祖題於默超居士裝帙的《妙法蓮華經普門品》後。
題標妙法,何法也。品號普門,何門也。說者謂一光東照,十界圓彰。隨類現身,應念脫苦。未為非是,特其末耳。直須未舉以前,向世尊開口不得處,大士回避不及時,親見法法此法,門門此門。正與麼時,不與麼會。始具看經眼。否則入海算沙,執指為月。不唯埋沒己靈,見惜明眼。將恐普門漸閉,而妙法終隱矣。
此經題標妙法,是何法也。品號普門,是何門也。有作如此說者,謂如來眉間白毫,一光東照,萬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一一世界,光中圓彰十法界形相。界界圓融無礙,此即妙法也。觀音大士,三十二應,隨類現身,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故名普門;又:大士悲願宏深,尋聲救苦,稱其名號,各各應念脫苦。以無苦不度,故號普門也。作是說者,未為不是。但此僅是末,(相為末)不是本。然則何者是本?直須在未舉揚之前,向世尊開口不得之處,觀音大士回避不及時,親見法法不離它,門門不隔它。正恁麼時,不起一毫分別。方具看經眼。若不能如是,(看經)何異入海算沙,執指為月。不但埋沒己靈,且被明眼人所痛惜。將恐普門漸漸封閉,妙法終歸隱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