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化思潮昭示的是一種價值觀的變革
陳紅兵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解脫”是佛教的根本價值追求,傳統佛教價值觀是圍繞解脫的追求展開的,探討生態佛學價值觀的內涵亦應立足於佛教的解脫論。生態文化價值觀是在現代性批判基礎上形成的關注自然生態環境、追求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價值觀。
從本質上講,生態文化思潮昭示的是一種價值觀的變革,生態文化價值觀則是在批判反思現代文化價值觀基礎上形成的。生態文化價值觀在批判反思現代文化價值觀過程中,本身存在一個向東方文化尋求思想資源的向度。因而,探討佛教解脫論對於當前價值觀轉向具有重要義。
現代文化價值觀本質上是一種人本主義價值觀。它肯定現實生活的價值,崇尚人的理性,推崇個人的價值,相對於古代文化價值觀而言,是人自身的解放,有其合理性和積極意義。但是現代人本主義價值觀的片面發展卻會導致物質主義價值觀念的流行,進而導致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無節制掠奪和人性的異化。杜維明、盧風的《現代性與物欲的釋放》一書認為, 物質主義之所以能夠在今天成為社會價值主流,與“自由主義和現代社會制度的庇護”密切相關,經濟學、現代媒體的推波助瀾也難辭其咎。物質主義經過現代媒體的“包裝”,又體現為經濟主義與消費主義。現代社會物質主義的價值導向是導致現代生態環境危機的思想根源。同時,物質主義價值觀將人生的意義等同於物質欲求的滿足,忽視人的精神需要和對人生的終極關懷,將人的需求降低為粗俗的動物式的欲求,本身也導致了人自身尊嚴的喪失和對人性的異化。
西方生態文化價值觀的興起,本身是對物質主義價值觀的批判反思及轉向。生態文化價值觀的形成本身經歷了一個由原來單純肯定人自身的價值到肯定生命的內在價值,進一步拓展為尊重大自然價值的過程。生態文化思潮中具有代表性的生態文化價值觀有羅爾斯頓的自然價值論、深層生態學的自我實現論、生態神學人與大地共同得救的救贖論等。生態文化價值觀的共同內容是,它改變了現代文化單純追求人自身物質欲求的滿足,改變了肆意掠奪自然界的價值觀念,肯定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關聯,要求文化價值取向必須考慮到自然萬物價值的實現,將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作為人類文化發展的基本方向。同時,生態文化價值觀在其形成過程中也出現轉向古代文化價值觀、關注人的精神追求和終極關懷的趨向。
這裡將“境解脫”作為生態佛學價值觀的主題,有受到西方基督教生態神學的救贖論和台灣大學楊惠南教授“境解脫”思想的啟發。在生態神學的建構上,傳統基督教面臨著佛教同樣的問題。傳統基督教關注的主要是個人心靈的救贖,同樣缺少對生態環境(或人的現實生存環境)的關注。20 世紀70年代之後,基督宗教在回應生態環境危機及生態文化思潮過程中,吸收融合了生態文化觀念,對自身的文化價值觀也做了相應的修正。這突出體現在它在對傳統救贖論的重新诠釋上,已由單純關注個體靈魂救贖轉向了論證人與大地的共同得救。與此相應,佛教思想界楊惠南教授也提出了“境解脫”的觀念。針對傳統佛教單純關注“心解脫”的觀念以及台灣佛教界偏重“心靈環保”的主張,楊惠南教授從緣起性空理論、阿賴耶識緣起理論論證了心與境的一體性,強調普度眾生和嚴淨佛土其實是同一件事情,主張環保運動應建立在心與境平等、眾生世間與器世間平等的佛教生態觀基礎上,提出了“境解脫”與“心境並建”的觀念。
從佛教自身而言,“境解脫”也是其無法回避的論題。佛教解脫的追求本身源於對人生的痛苦的認識,而人生痛苦的無法回避當然一方面要求心靈的淨化與超越,但另一方面對客觀環境的改善本身亦很重要。單純關注內心的超越,而不關注外在環境的改善,不僅不能真正實現內心的淨化和超越,而且會最終導致修行主體對現實問題的漠不關心,乃至將修行變成一種自私的行為。實際上,傳統佛教雖然單從心靈解脫著眼,但是其關於正報、依報一體等觀念,本身也包含境解脫的內涵,生態佛學所要強調的是突出佛教思想中“境解脫”的維度,從生態環保的角度探討佛教解脫的內涵。
生態佛學適應生態環保實踐的需要關注“境解脫”的論題,並不意味著否定傳統佛教“心解脫”的重要。實際上,“心解脫”是佛教的根本追求,是佛教的宗教特征之所在。生態佛學的解脫論同樣應將心解脫放在主要的位置,以心解脫為主導,將心解脫與境解脫統一起來,將“心境並建”作為生態佛學解脫論的主要內容。關於“境解脫”及“心境並建”的思想內涵,我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探討:
佛教對解脫乃至對無上菩提的追求,主要是一種精神超越的追求, 本質上是與世俗物質主義的價值追求相對立的。因而對於批判反思當前物質主義價值導向,實現價值觀的轉變依然具有現實意義。實際上,佛教的創立本身具有對當時社會上盛行的追求財富和權力的文化價值導向的批判反思的意義。據渥德爾《印度佛教史》介紹,公元前六世紀的印度,由於經濟特別是商業的發展, 社會生產力獲得了空前的解放,商人階層取得了巨大的財富,剎帝利階層為了掠奪財富,實施君主集權制統治,古老的民主政治遭到破壞,社會上大多數人民的財產及自由受到越來越嚴重的威脅。沙門思潮由是興起,目的是通過對社會政治、文化的批判反思,為人們尋求幸福之道。佛教是沙門思潮當中重要的一支,與當時其他沙門思潮一樣,佛教教導人們過道德的生活,試圖說服人民通過財富和權力求取幸福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主張通過追求心靈的和平,阻止社會發展的墮落趨勢。從這方面來說,佛教的創立本質上是在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對物質主義價值觀的批判和轉變。而佛教在後來歷史發展過程中,對物質主義的文化價值追求也始終發揮著消解或制衡作用。
佛教對心靈淨化、精神解脫的追求對於轉變物質主義的價值導向的意義, 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論述:首先,佛教對解脫的追求本身對物質主義價值觀具有消解作用。佛教認為人生痛苦的根源在於無明和貪欲,要解脫人生的痛苦,必須認識四谛等佛教真理,淨化心靈。而認識“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緣起真相,淨化人心的貪欲正是解脫的根本。當然,受特定社會文化背景局限,佛教不可能像我們今天一樣對人與自然的關系、對生態環境危機有明晰的認識,但是拓展佛教的緣起論、無我觀念,能夠幫助我們認識人與自然環境的密切關聯,破除人類中心主義的價值立場;拓展佛教關於人生痛苦的認識,認識到生態環境危機給人類生存帶來的更深更廣的苦痛,認識到正是人類自身的貪欲導致當前的生態環境危機及人類自身的生存困境。有助於我們轉變物質主義的價值觀念,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其次,佛教對涅槃解脫乃至對無上菩提的追求本質上是一種終極關懷,它超越膚淺的物質欲求,將心靈的和平安寧、利益眾生的無上智慧看作人生的終極價值。相對於物質主義的價值觀,它昭示著人生價值的深層維度,對於啟發人們重新反思人生的意義,認識到人生的意義包含多個層面,單純追求物質層面的滿足並不能導致人生的幸福,向內的精神追求是人生意義的重要方面等,均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