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問:師父,我問一個啊。今天上午的時候一個網友佛友,他說仁王經不能讀,請問師父《仁王經》能讀嗎?
法師回答:《仁王經》那是一種簡略的講法。《仁王經》全稱應該是《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這部經典呢,應該是列舉了和我們息息相關的一些護法龍天,跟我們息息相關的一些護法龍天,幽賢靈祗。就是比方說天道當中哪個天在哪個位置,哪個天在哪個位置。他們是佛弟子,他們是佛教的護法。這個在我們三皈五戒的時候,有祈請。祈請諸佛菩薩頂禮,祈請護法頂禮。當祈請護法的時候,他就是講到這部經上,在這部經上列舉的一些護法。這部經啊可以說我們完全可以去讀誦。诶,護國嘛。因為什麼呢?這部經上列舉了很多護法形象,和我們這個人世間的人啊是直接相關,也就是說因緣非常厚的,因緣非常深的。和我們相應的一些護法,當我們讀誦這部經典的時候,能感召護法的護持,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家庭和睦啊。這個都會感應,都會感召這種功德,這個呢可以這樣理解。佛教當中的任何經書都有這種作用。懂吧?只不過這部經書呢從實象上看,它跟我們這個人世間這個關系更為密切。有一個儀規是佛教的儀規,叫齋天可儀。齋天可儀就是從題目上來講就是我們供養天,在這的供養天並不是供養玉皇大帝,而是供養的《仁王經》當中提到的一些護法,他那個天神。是這樣的。懂吧?這個可以讀誦,完全可以讀誦。還有嗎?
如果沒有的話,我給大家講一個什麼呢?如何敬佛,如何敬法,如何敬僧,從實相上怎麼去體現他。在家佛弟子必須注意的這個,好不好?實際上那個如何尊敬、恭謹佛法僧三寶,佛弟子在家如何做,如何尊敬師長,這裡邊有很多很多的要求。這很多的要求啊,實際上在威儀門啊,有戒有律有威儀嘛。這個威儀,是戒律的一部分,是戒律的延伸,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雖然威儀不象戒律這麼嚴格,比方說戒律不殺生,不殺生那就是不殺生。那個威儀要求大家怎麼做,也是一種要求。如果我們在家的也好,出家的也好,都按照這種要求去做了,那麼他就如法,他就得體,他就莊嚴,他就容易生發功德。可以這樣說,威儀門就是這種要求,他是戒律的延伸。當然他是更細微的東西。在這裡給大家解釋。敬佛,先講敬佛。如何敬佛。這樣說,凡沙門具實女尼在內(此處不全)就是凡是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包括在家的居士都應該遵守的。下以例此。以下的包括敬佛啊,包括敬法啊,包括敬僧,其他的要求,都是一樣的。出家人在家人都應該遵守的,就是這個含義。在這裡我們講到敬佛,這裡邊有要求了。根據這個經文的讀誦,我們展開一下講解。見佛像時,無論塑像,畫像皆應整衣禮拜。最少必須問訊,即作揖或者是合掌。無論我們在家還是出家,見到佛像,無論這個佛像是瓷的、銅的、木的、還是畫的,還是印的,我們都應該禮拜,整衣禮拜。至少也需要合掌恭敬,或者是作揖。如果這個佛像在佛殿經堂擺設,就是我們去寺院啊,去念佛堂啊,或者是進入你家當中的佛堂啊,因為這個佛堂啊,必然有佛像的供養,這個時候呢一定要磕頭,通過這種威儀體現我們那個內心的虔誠。通過這種實象,儀規上的實象,也可以這樣說來完成我們功德的積累,並且達到我們忏悔、消業的這種作用,這種目的。凡入佛殿經堂,不得攜帶器物,除佛經像及供佛物。特別注意我們去寺院的時候。在古代的寺院是非常非常莊嚴的,我們現在很多正規的寺院也是一樣。但是如果寺院不太正規,或者是沒人講解師父們也不太講解,那麼居士們也不太懂的話,那麼顯得可能就是雜亂無章。一般的寺院,你進入寺院進入殿堂的時候,不得攜帶器物除了佛經像、供佛的物以外,我們進入寺院不要拿雜物,一般需要帶一個香袋。香袋裡邊裝著我們的經書、課本或者裝著我們的皈依證啊,戒牒啊,再就是海青、缦衣,其他的不用帶。如果說我需要,帶著佛像帶著經書,讓師父們給我應證或者是給我指導怎麼修,那是可以的。去寺院的時候去殿堂的時候,我帶的是供佛的物品,那是可以的。除了這幾類以外,其他的東西盡量的不要帶。入內不得東西顧視,於禮拜後方可抬頭瞻視。一般到大殿裡,或者是念佛堂裡,或者我們的佛堂裡,進去以後啊,不能象趕集一樣,不能像看大戲一樣,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威儀。因為你只要注重自己的威儀,護法龍天就高興。護法高興,那麼你的功德就非常容易生起,那麼你一切的求願就非常容易相應,非常容易滿願。入內不得東西顧視,於禮拜後方可抬頭瞻視。先要禮佛三拜。禮佛三拜以後你才能抬起頭來看佛像。但是這種看佛像呢,是以恭敬心,以虔誠的心。這個時候可以默念偈語,看佛像的時候可以默念偈語。這個偈語是什麼呢?你們要知道可以念,要不知道可以直接念阿彌陀佛。這個偈語是什麼呢?若得見佛,當願眾生得無礙眼,見一切佛。是隨順我們見佛,看佛像的這種因緣,這樣緣起。當願眾生得無礙眼,得到無障礙的法眼。見一切佛,這個佛是指的佛性,真佛,不僅僅是佛像。願一切眾生得無礙眼,見一切佛,這是一種要求。如果我們記不住啊,嫌煩瑣啊,時時處處可以念阿彌陀佛來代替。凡是在殿堂經行必右繞,不得左旋或者三匝或者七匝。這個能知道嗎?如果我們上大殿上寺院,上念佛堂,或者禅堂等等,就是修學的地方,經行的時候啊,走道的時候必須注意要右繞,經上也是右繞,右饒怎麼繞知道嗎?順時針,就是這種方式。這在很多經上有要求的,所以威儀上邊列舉了。我們如果是上五台山或者是接觸一些塔,或者接觸轉經桶的時候,繞塔的時候就有個路標,或者轉經桶時候就有個說明,右繞得福,左旋禍罪。所以我們繞佛像也是這樣,這就右繞,懂不懂?我們時刻注意這個。你到藏區的時候就注意了。藏區如果路邊上有座塔,那麼比方這是一條路,這是一座佛塔,在路邊上有個塔的話,藏區裡開車的司機包括藏族人,他走到佛塔的時候,他必須通過右邊過去,回來的時候他就不從這過來了,他從右邊過來。比方說這是佛塔,如果從這邊要到那邊去,這個佛塔本來就在這條路的下側,這條路是在這的,走過來的時候,包括開車包括走路的,走到這裡的時候,這條路是通著的直的應該過得來,如果我們不懂的話就直直的就過來了,因為這條路是完整的公路。一般的藏族人懂的,他是走到這個路佛塔跟前,不直直過去,而是繞過來轉到這個路上,再向前走。回來的時候他是直直的奔著這條路就過來了,這樣他是一來一去完成了一個右繞的一個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