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陳永革博士:從大乘菩薩道看人間佛教的社會關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從大乘菩薩道看人間佛教的社會關懷

陳永革

當今漢語佛教界自覺提出以“利生為事業、弘法為家務”,無疑是協契於佛教弘法教化這一“社會化”取向的具體表現。基於佛教“法界平等”而展開弘法事業,當能更好地以“法界”圓融化導現實人心。護持佛法與社會教化共進的願望,有助於促進對佛教弘法理念的認同。從佛教大乘菩薩道的修行傳統而言,這正是菩薩四攝行的精神體現,也是菩薩行三福德門的嶄新內涵。

一般地說,信仰佛教有著二個層面的涵義。一是信仰佛事,二是信仰佛理。前者事相的信仰,後者是教理上的信受。後者在信仰層次上高於或深於前者。真正的佛教信仰,應該由信仰佛事而至信仰佛理。這種信仰程度的加深,必須藉助於對佛學的研究。從信佛與研佛的互動關系來看,由信佛而研佛,則由研佛可增信佛之行;如果信仰佛法而不研究佛學,則信仰的功德不巨。有見於此,圓瑛法師曾明確主張,“若能從信仰而研究,由研究而解悟,因解悟而修持,依修持而證入,則信為道源功德母。”

從佛教社會觀展望菩薩行證,應該充分展時代意識與世界視野相結合的整體弘法觀。

適應時勢變遷的現實進程,佛教徒已經不再滿足於禅者的個己解脫,在參禅親證的法務之余,還盡可能地介入社會的活動,如參與社會化的慈善義舉、道德文化建設等等,擴展佛教教化社會人心的弘法空間,發揮佛教所具有的積極入世的社會功能,號召佛教界投身於即世法而修佛行,即世間行而修出世法,充分擴展參禅學教的社會意蘊,更體現佛教慈悲度世的現實教化。如台灣證嚴法師本著“無緣大悲”“同體大悲”人間佛教理念創建起來的“慈濟功德會”,近幾十年來為服務社會服務大眾作了許多慈善及文化教育事業;聖嚴法師創立的法鼓山,極力提倡佛教在“心靈環保”、“淨化人間”方面的作用,主張從心靈的淨化、行為的淨化到環境的淨化,進而實現身心的安定與社會的和諧。

對於有情眾生這一社會存在物來說,無不處於社會關系的存在網絡之中。人作為社會關系的存在物,具有一定的社會感情。然而,佛法的真理性,卻並非出於人的社會感情。盡管釋迦世尊在《善生經》中教導佛弟子要真正處理好父母、夫妻、師弟、主人與雇工、親友之間、修行人與施主等各方面的關系,但佛教最具根本性的社會觀照,卻來自於親證慧解的人菩薩行,以及與此同出一脈的人間佛行。

眾所周知,五戒與十善是佛教道德行為的根本規范,這也是人菩薩行的行為規范。五戒指不殺生,不侵犯他人的生命,進而尊重他人生命自由;不偷盜:不侵犯他人的財富,進而尊重他人財產的自由;不邪淫,不侵犯他人的名節,進而尊重他人身體的自由;不妄語,不侵犯他人的名譽,進而尊重他人名譽的自由;不飲酒,不侵犯自己的理智,從而不侵犯別人,並尊重自他身心健康的自由。十善行的具體內容,則包括身三業: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四業:即不妄語、不惡口、不绮語、不兩舌;意三業:即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不愚癡)。

除了五戒十善,人菩薩行還必須進一步擴展傳統的佛教孝親觀。對此,太虛大師曾主張把傳統孝道擴展為孝順父母、孝順師長、孝順業因、孝順法性、孝順佛心。太虛大師的五種孝順觀,始於以佛心為宗,終於為社會培植佛心;始於以出世佛行為趣,而終於人間佛行。最真切的佛心,離不開對社會的關懷;最根本的佛行,不可脫離世間。正惟此心此行,太虛大師是在現代意義上建構佛教社會觀的第一人。從人生佛教到人間佛教,從佛化人生到佛化社會建設,太虛大師的思想至今仍有啟迪意義。從太虛大師的識見中,我們可以看出,佛教傳統並非沒有社會觀的思想因子,而是需要選擇切入社會性思考的基點。從孝順法性、孝順佛心的觀念思想出發,真切親證自利利他的大乘菩薩道精神,完全可以闡釋佛教社會觀的一些思想共識。

晚年的印順法師曾經追思太虛大師創辦《海潮音》的大乘真義,明確指出,這種真義不是別的,就在於為了更好地傳達“人海思潮中之覺音”,其旨趣是“發揚大乘佛教真義,應導現代人心正思。”人類本來多苦,而現代人類的苦難更多。佛陀的覺音是最能給予安樂、最能度脫苦厄的正道。佛法為了適應不同的時地機宜,有著種種方便,既有庸常的人乘行、神秘的天乘行、厭離而著重己利的聲聞、緣覺乘行,更有圓滿而究竟、真正代表佛教的大乘行。

大乘佛行即是“人菩薩行”。依印順法師之見,太虛大師所主張的大乘菩薩行,約有三種不同的進路:其一是“依二乘行而趣入菩薩行”,以此為方便,被人誤會為獨善主義者,甚至是厭世主義者。其二是“依天乘行而趣入菩薩行”,以此為方便,又往往會被人指責為神秘主義者,甚至是怪誕主義者。其三則是“依人乘行而趣入菩薩行”,以此為方便,既符合“佛出人間”、“人身難得”、“人為天之善處”的佛教經訓,更能契應作為佛教化導對象的人的根機。因此,以人乘行為方便的菩薩行,才是大乘佛教真義,才能應導現代人心。印順法師指出,“人菩薩行”不同於人乘法,其特質是發菩提心、趣向無上菩提的大乘行;是依信戒為道基,以悲慧為方便,不離人間,不棄人事,而能自利利他,功德莊嚴的人菩薩行。

人間佛教的論題核心,就是由人而菩薩行而佛行,從人而發心修菩薩行,由人學菩薩行圓滿而成就佛行。

從人而發菩薩心,應該認清自己是具煩惱身,發悲心增上,進修菩薩行。除正信正見以外,一定要力行十善利他事業,以護法利生。“導之以法,齊之以律”,這是佛法化世的根本原則,也是修行者圓成佛行的終極理據。重法而輕律,即使心在入世利他,也只是個人自由主義者。自利與利他的統一,發心利他,不應忽略自己身心的淨化,未能自度,焉可度人?所以為了要利益眾生,一定要廣學一切,淨化身心,發願服務人群;廣學一切,只是為了利益眾生。不為自己利益著想,以悲心而學而行,那所作世間的正業,就是菩薩行。為了適應現代社會,不但出家的僧伽需要建構更合理化的組織,在家弟子學修菩薩行的也應以健全的組織來從事利他而自利,決不是為個人謀取名位權利。對於修菩薩行,應以信、智、悲為心要。為此,印順法師提出“學佛三要”,即源於大乘“願菩提心”的信願、長養慈悲和依緣起而勝解空性的智慧。“有信無智長愚癡,有智無信長邪見”。如信與智增上而悲心不足,就是二乘;如信與慧不足,雖以慈悲心而廣作利生善業,則是“敗壞菩薩”。在人間修菩薩行,三德必具,不可偏廢。

“未能自度先度他,菩薩於此初發心。”修人菩薩行的人間佛教,六度利益眾生,從事治生實業,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形成同願同行的一群。現代人間佛教的利他菩薩行,不出於慧行與福行,相涉相入。慧行使人理解佛法、內心淨化,福行使人從事行中得到利益。從事福慧雙運的利他菩薩行,要以三心而行十善為基礎。

印順法師所畢生倡導的“人間佛教”,其內涵擴展於社會,成為社會最富實踐性格的思考。其經典理念源始於根本佛教中“諸佛皆出於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以及大乘佛教中般若空義、菩薩正道和太虛大師“人成即佛成”的思想。

作為反思與實踐結合的人間佛行,注重人的本位及自力成就,但此中需要一種轉換,這不是一種觀念的代替,而是作為社會建設成就的圓成。人的完成,不可能離開社會的作為。因此,在今後的佛行實踐中,也需要推進人間佛教最具現實性的社會理論建構。

人間佛教強調即人修十善、行菩薩道而漸次成化,強調成佛的過程性。這種過程,決不可游離於對佛義的真切親證。人間佛教強調以五乘共法,據以圓滿究竟,修學菩薩道乃至成佛。人間回歸佛陀本懷,掌握佛陀以人為本,兼及解脫自在又慈悲利他的根本精神,還需要真正有效地對治解脫道的獨善主義,以及菩薩道輕視解脫道和神化的偏差。

佛教的人間性並不等同於佛教的社會性。嚴格來說,佛教的人間性是一種空間的界定,而佛教的社會性則屬於一種關系性的范疇。佛教社會觀所涉及到的層面,相對於人間佛教而言,更具有包容性,如社會正義、社會覺悟、社會寬容、社會福利等。有見於此,作為慈濟功德會的創辦者,證嚴法師曾解釋其社會定位稱:

慈濟是一個修行團體,也是走入社會的團體。佛陀的教育,我們固然要不斷地追求,但不是要你們每天去聽經,或一天到晚拜佛念佛。佛教有很多法門,慈濟法門是行的法門,做中學,學中做,身體力行菩薩道。既已選擇這個法門,就要時常反省自己是不是一心一志朝著目標前進。……要記得“多做多得,福慧雙修;少做多失,福慧雙失。”

星雲大師則對其佛光山的人間佛教理念有著清晰的闡述。他指出:

在多元化的人間,各宗教均扮演著導人向上、向善的角色,或為身教,或為家教,或為含容各門學科的心靈教育。人間佛教重視當下的淨土,致力於解決人間各種的問題,因此無論站在人乘、天乘,或是聲聞、緣覺、乃至菩薩乘,佛教都對淨化人心、維護人倫秩序,乃至對國家的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建設,提出貢獻,如:幫助生產、開發交通、保護生態、利濟行旅、文化建設、安住軍民、興辦教育、醫療救濟等。從人間佛教與菩薩乘之間的關系著眼,星雲大師提出了人間佛教的“菩薩道”思想。他開示稱:

所謂“菩薩道”,就是有“人天乘”的入世精神,也有“聲乘緣覺乘”的出世思想;以出世的思想,作入世的事業,把入世出世統一調和起來,就是大乘菩薩道。

由於佛教一直以服務社會、奉獻人群為職志,所以能被社會所接受,這就是人間佛教。人間佛教主張“人成即佛成”,因此佛陀施設“五乘佛法”,也在表明出世聖法的根基是建立在修集人天善法的正常道上。也就是說,五乘佛法是以人天乘為基礎,能夠把“人”做好,進而發“菩提心”、實踐“菩薩道”,如此才能完成“佛道”。……也就是說,成佛可以直接實踐大乘佛教的法門,但是也一定要經過人天乘、聲聞、緣覺乘的過程來完成自己。

從佛光山的人間佛行實踐中,星雲大師提出了“人間佛教”的下述實踐性界定:

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凡是契理契機的佛法,只要是對人類的利益、福祉有所增進,只有是能饒益眾生、對社會國家有所貢獻,都是人間佛教。

至於由人菩薩行而入人間佛行,星雲大師為國際佛光會會員所稱的四句偈(通稱“佛光四句偈”),有著如下明示:

慈悲喜捨遍法界(奉行四攝妙法,這是內修的自我涵養);

惜福結緣利人天(實踐廣大布施,這是外弘的利生化世);

禅淨戒行平等忍(悟入諸佛密行,這是治學的思想方針);

慚愧感恩從願心(獲得無量聖財,這是自他的人格圓成)。

佛陀是人間的佛陀,於人間結緣布施,於人間成就佛道。佛陀是人間佛教社會運動的先驅者,他沖決了當時印度社會的“種姓制度”,倡導“四姓出家,同為釋種”的思想觀念,揭示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平等真理。人間佛行理當追隨佛陀,關注當下人心,重視現實生活。

作為人間佛行的佛教社會觀,是充滿包容與寬宏的社會觀。當今世界上,有不同的國家、文化、種族。佛教基於同體大悲的入世情懷,呼喚國際社會互相包容與尊重。

作為人間佛行的佛教社會觀,是以無我為始基的社會觀。無我則廣,無我乃大。人生在世,心量多大,成就就有多大。多給人一點空間、多予人一點諒解、多給人一點包容,世界才能真正的融合與和平。

作為人間佛行的佛教社會觀,是平等的社會觀。自古至今,由於人類社會的諸多不平等而導致沖突乃至戰爭;人們因為想法不同而引起斗爭,種族歧視,男女不平等的觀念,甚至造成人世間的糾紛。世界和平最主要條件是要平等,作為地球人,人們要同等對待,才能創造和平。

作為人間佛行的佛教社會觀,是慈悲的社會觀。由人己心性的升華與淨化,能提升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同生共榮,真正成就佛教理想的無相慈悲。

人間佛行的社會特征,在於佛法弘化的“人間化”。這種“人間化”取向,旨在推動以人為本的佛教,積極而主動地將佛法由寺廟帶到社會,由僧眾帶到信眾,學習世間種種法門,作為當代佛教佛法的方便,達到佛法的人間化,從而實現由信佛與行佛的統一。這是事與理的智慧圓融,是信與行的人間圓成。 

 

上一篇:仁清法師:受戒持戒的關系
下一篇:仁清法師:給僧人提毛病算不算過錯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