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方倫居士:淨話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淨話

方倫居士著

一、引言

我在第十二期至第十五期《覺生月刊》中,發表了一篇《禅話》,裡面是拉雜的說著禅,因為不成禅法,所以只好叫做話。現在又鼓余勇,來寫這一篇《淨話》。原因是覺得禅淨不可分,而這二門又是我生平的嗜好,已成痼癖,終不能有所偏重偏輕,所以寫禅之後,又來寫淨。只因在《禅話》裡說了淨,所以在《淨話》裡也說了禅,這是調劑輕重,如挑擔子,要兩頭均衡。淨土法經古人說過的,有汗牛充棟之多,我又何必來添這蛇足。但是此中也有我的不得已處,並且恐怕有人沒機緣,或沒工夫看那汗牛充棟的,而此時看了我的《淨話》,或許也可以作個外緣,引發裡面已熟的種子。再不然也種種新淨種,留作將來宿糧,如人積谷,饑時可食。且理雖一貫,說自萬殊,天下有雷同之題目,無雷同之文章,文章不同,亦如鎖匙不同,有的鎖須用那一種匙開,有的鎖須用這一種匙開,說不定有一把鎖等了無量阿僧祇劫,時節因緣,應該需要我這一把既銹且鈍的匙才開得起來,那末我就不能不動手了。

二、淨土釋義

“淨土”兩字,其意義為潔淨之土,既有潔淨之土名為淨土,則當然亦有污穢之土名為穢土。在佛教裡面,通常稱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為淨土,稱吾人所居之娑婆世界為穢土。既有土,必有人,凡事不離因果,誰人應生燦爛莊嚴之淨土?誰人應生惡濁困苦之穢土?這都不是偶然的事,而是有其前因後果的,既有因果方法,則自可修種而得。生前循此種方法熏修,死後便可離開此方穢土,生於彼方淨土,這方法在佛門名為淨土法。淨土法門所根據的經論是:《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和《往生論》,稱為三經一論。此外如善導大師之《觀經疏》、《玄義分》、《序分義》、《定善義》、《散善義》、《往生禮贊》、《法事贊》、《般舟贊》、《觀念法門》;昙鸾大師之《往生論注》;道綽禅師之《安樂集》,以及《華嚴》、《法華》等經,《起信》、《寶性》等論,亦為所據之書,皆屬淨土典籍。佛經既為佛所親說,釋迦且曾說過“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可知佛所說法是極可信受,佛語若再不信,還要相信誰的語呢?但世間明明還有許多人還不相信有阿彌陀佛,有極樂世界,更不信念佛號便可以往生。這如夏蟲不信有冬,井蛙不信有海,總是福薄慧淺,故無能承受此最便捷之法門也。

三、念佛原理

念佛人死後便能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這在近代科學家或專講現實人的眼光看起來,似乎亦如華胥國(1)、桃源洞,只是一個渺茫而無法證實的理想,只是宗教裡面所標榜的一個類似希望式的目標。因此對他們說念佛會往生極樂國,或是念佛會成佛,即使不加反駁,大多數也都是笑了一笑,表示並無其事,不妨姑妄聽之的態度。修淨土法,第一個條件是信,信若不立,則當然不會發願往生,更不會立志修行了。信、願、行三者,是淨土三資糧,資糧不具,則法不得生,功不得成。反之,若深信不疑,則自然會發願,自然會修行,所以說來說去,還是以信為第一個條件。

信分理信、事信兩種,愚夫愚婦不知法理,但相信念佛往生實有此事,因而如法修行,結果亦會成功,此名事信。如病人不知藥性醫理,但信良醫所開的方決定可以愈病,服之而病果愈。但是少數知識階級則不然,此一類人絕不願盲從附和,必須先說出理由來,使他們認為確有至理,確是十分滿意,然後才心悅誠服,不再動搖信念,才肯發起行動,此名理信。如病人先自研究病情藥性,然後服藥,則決不至為庸醫所誤。因為此一類人明理之後,其信心至為堅定,永不動搖,且能發起種種願行,所以是法門中中堅份子,至可寶貴。但是念佛法雖極簡單,然而含理則甚深廣,至心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其功用是該羅八教,圓攝五宗,而了無剩義。但是其中實在有多少涵義,惟佛與佛乃能知之究竟,除佛之外,即使十地菩薩,也無法遍知,我輩凡夫,更不足道。所以此一段的標題,雖然寫的是念佛原理,但是究竟能說出原理的百分之幾,就不得而知,恐怕只是一個微乎其微的數字。並且平時記得的道理,到了把筆時,又忘記了一部份。但是少雖少,也不能不寫,所有阙略的地方,只好留待別人去補充了。

(一)彌陀願力以願引願

據《無量壽經》所載,久遠劫前,現在的阿彌陀佛在那時是一個由國王出家的和尚,名曰法藏。因發心成佛,在世自在王佛前發四十八願,其中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這三願范圍最廣,於一切眾生最為貼切得用。第十八願說:“設我成佛,十方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稱我名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誓不成佛,惟除五逆謗法之人。”這是說稱其名號,十念必生。第十九願說:“設我成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誓不成佛。”這是說凡曾發願願生其國之人,到了死時,他必來迎接往生。第二十願說:“設我成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系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誓不成佛。”這是說凡作功德之人,若願把所應得之福報回向求生彼國,必得往生。

以上三願的末尾,都有若使做不到,誓不成佛的誓詞,但是現在法藏和尚已是成佛了,佛號阿彌陀,國名極樂。因他究竟成佛,可知以上三願,業已完全實現,若不實現,他是絕不成佛的。這是後世念南無阿彌陀佛之由來,回向功德之由來,發願往生之由來。

願是發自衷心,有不可思議之力量,佛以大悲願接引眾生,其效力不可思議,眾生以懇切心願願生彼國,其效力亦不可思議。一是願接,一是願往,兩不思議合而為一,其決定程度便如水就海,不達目的終不止也。

(二)二憶功深感應道交

佛發願,其願心生出一種力量,此種力量,專門吸引十方世界念佛眾生。吾人念佛願生極樂國,其願亦生出一種力量,與佛願相應,此即感應道交。《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圓通章》載,釋迦佛問諸大菩薩雲:“你等當初修行時,以何因緣,修何方便,以致今日成為大菩薩?請大家當眾述出,以便在會諸眾及後世眾生作為法則。”於是大勢至菩薩與其同倫二十五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為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此是佛念眾生,眾生念佛,二憶功深,發生感應,故其力量不可思議。今請以一事為證明:《二十四孝》書中說過:“曾參事母至孝,因家貧,時往山中砍柴。某日參往山中,家中適有客至,其母欲參回家,乃暗自嚙指。曾參在山,即覺心痛,遂急還家。其法屢試皆驗。”觀此一段記載,知母是慈母,時念其子;子是孝子,亦時念其母。形體雖異,心念凝合,故母嚙指而子心痛。世人母慈未必子孝,子孝未必母慈,或母子俱不慈孝,故不生感應。凡夫心念互攝尚且如此,何況佛之心願如月印萬川,有水皆現,所以淨土是自力兼他力,為他宗所不及,此理超過物質,非科學家和現實淺見之流所能了解。

(三)偏重則墮偏多則傾

偏重則墮,偏多則傾,這是物理的現象,但在心理上也是一樣。吾人的思想和行為即是十二因緣中的無明、行,或愛、取、有,所以生平那一種思想或行為的偏重或偏多,其回熏力都會引發八識田中已熟之同類種子,使之生起現行,而決定未來受生受報的動向。譬如殺生之思想和行為偏重偏多,則會墮畜生道,世世被殺。更厲害點,則墮地獄道,經極長時間,宰割不停。如邪淫之思想和行為偏重偏多,則會墮雀、鴿、鴛鴦中,或膀胱、陰道及花柳病中之微生蟲。更厲害點,則墮地獄道,經極長時間,泡在糞尿中。凡作惡心濁,則現穢境;作善心清,則現淨境。根據此種理由,可知念佛人時時刻刻念佛憶佛,親近佛,綜其一生之思想和行為,所偏重處在佛,所偏多處亦在佛,將來捨報之後,不到佛境界,還到何處?這是至理,凡夫肉眼雖看不到,但是凡有心識,都可以推想得到的。

(四)欣則神往厭則心離

念佛人對吾人之娑婆世界,應作種種穢濁痛苦想,使之厭惡。照心理說,厭則欲離,離則出此世界。相反的,對阿彌陀佛之極樂世界則應作莊嚴安樂想,使之欣慕。照心理說,欣則欲往,往則生彼世界。今日一欣一厭,心理既成,則將來形體一脫,離此生彼,自如箭離弦,頃刻即到。譬如拉車者,前挽後推,則進趣自速矣。

(五)借一遣萬以淨破染

照學理說,有念則有生處,無念則無生處。一切眾生自無始以來,其心中總是念念不停,故亦生生不已。緣時間太久,積染太深,習慣已成自然,所以這心波的一起一伏現狀,很難使其停息,心波不停,則輪回終不止。佛知其如是,故采用以毒攻毒,用兵止兵的方法,索性把自己的名字,借一切眾生去念,一切眾生當念佛時,既一佛念先在,萬念自然都無法摻入,要等到佛念走了,然後萬念才能楔進去,此是借一遣萬。又一切眾生當念佛時,既淨念先在,染念自然都無法摻入,要等到佛念走了,然後染念才能楔進去,此是以淨破染。佛念是見佛的正因,淨念是往生淨土的正因,因若深種,果自完滿,雖有念必有生,有生必有苦,但生於佛國,領略自性莊嚴,實證唯心淨土,與生於據業受報的穢土,是不能混為一談了。

(六)引發佛種壓抑異類

吾人八識田中,十法界種子俱備,不特俱備,並且亦都俱熟,專待自類外緣引發,才會生起現行。今茲念念向佛,則引發識田中佛種子,使之顯現佛國境界,享受佛國生活,既到佛國,因淨緣偏勝,環境優良,故善業時時增上,惑業時時退減。愈增上便日益昌熾,愈退減便日趨淡萎,所以自往生以後,第八識中的雜染種子,始終沒機會出頭,沒機會生起現行,既始終沒機會出頭,即等於無雜染。直到第八地,俱生法執之現行,遂已永伏不起,十地過後,入金剛喻定,以金剛後心破俱生法執,盡轉所知障為菩提,成大圓鏡智;盡轉煩惱障為涅槃,成無垢識。到此時,不論善惡種子,都一律轉智,舉異熟而空之。異熟既空,果報亦盡,盡未來際,惟受涅槃第一義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五百二十五卷雲:“佛告善現:‘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下至一稱南無佛陀、大慈悲者,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窮生死際,善根無盡,於天人中,恆受富樂,乃至最後得般涅槃。’”所以一句彌陀,其效力空前徹後,直護送行者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五十一位,歷時三大阿僧祇劫,至於成佛,安樂自在,無災無難,佛號之不可思議如此。

(七)自性功德現莊嚴境

佛及一切眾生之自性,等無差別,自性本是一無所有,但這是就真谛的方面而說,就體的方面而說。若就俗谛的方面而說,若就用的方面而說,則能現境界,起行為,六祖所謂“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是也。凡夫所生萬法是緣無明垢染行,故發為境界時,是充滿惡濁,這是來路。行人所生萬法是緣智慧德相行,故發為境界時,是無限莊嚴,這是歸路。世人念佛時,即心是佛,心既系佛心,在理境亦佛境,但以色身尚未衰謝,娑婆業力尚牽,故功德未能開顯,直至世壽告終,此方果報已無復牽纏,一方面佛力及自心定慧力開始發為淨妙境界,因是六根所接觸的,悉為可意法樂。所謂七寶行樹、四色蓮花、金地寶池,皆自性中本有物事,非從外來。即整個極樂世界也都是我們因性中所固有,說生說離,其實是未嘗生未嘗離,如夢中旅行,總是不曾來去,故古德雲“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即是此理。但若不借重一句佛號,則自性寶藏,亘億萬劫,始終沉埋在業識重重之下,無法開展,恐怕多數總是在三惡道中討生活,所以說佛智難及,佛恩難報,而佛號之不可思議亦可概見。

(八)心穢土穢心淨土淨

十方世界既有穢淨之分,然則誰應生淨土?誰應生穢土?一切法既不離因果,此事當然也在因果之內,並非偶然。經雲:“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可知穢心所緣起之報土為穢土,淨心所緣起之報土為淨土。吾人之娑婆世界為五濁惡世,凡聖同居穢土,所以除佛菩薩垂跡度人外,余者皆穢心所生。至於溝中之蚊、糞中之蛆、腸胃中之蛔蟲、膿血中之生物,便悉為至濁心所顯現,故雲“業不重不生娑婆”,此即心穢土穢之義。反之,此土人若一心念佛,心既由穢轉淨,土自亦隨之由穢轉淨。加之佛以願力慈光攝引,則當此一期無常結束,報體死亡之時,此方穢心業報甫盡,穢土隱沒,彼方淨心業報便立予瓜代,顯現自性中一塵不著之淨土,此時極樂世界便全部湧現,此即心淨土淨之義也。

四、淨土與禅之關系

隋唐以降,禅宗和淨土宗始終立在相反的地位,甚至有如冰炭,互不相容。趙州說:“佛之一字,吾不喜聞。”“念佛一聲,要漱口三日。”照禅門規矩,誰念佛一聲,要罰挑水洗禅堂。硬把釋尊所賜給的醍醐指為毒藥,這並不是一個個禅師都不懂教義,硬死板地仇視金口親宣的淨土三經,度其用意,無非恐怕禅和子心慮不純,見異思遷,以致兩俱無成,故不得不抵排異己,存其本宗,此種舉動謂為苦心則可,謂為狹窄則並不是禅門的知己。直至宋永明延壽禅師以法眼宗第三代祖師的資格,竟打破舊例,毅然地正式提倡禅淨雙修,以身作則,並且作禅淨四料簡,對於有禅無淨則說:“有禅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忽現前,瞥爾隨他去。”對於有淨無禅則說:“無禅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竟公然揚淨抑禅,但這也是實話,惟其如是,愈見得他的見地是以全佛法為立場,廓然大公,曾無絲毫門戶之見芥蒂其間。因為他的學問道德為時人所景仰,故不特無人反對,而且學禅的僧眾也都跟著兼行念佛,把以往的成規徹底推翻。其後如楚石、中峰、天如、憨山、徹悟等諸大禅師,率皆禅淨兼修,一直沿至今日,佛門的早晚功課便成為有禅有淨的道場,造成禅淨合流,化一往的冰炭為水乳,永明禅師的功德真是不小。

世人聞說淨土法是從有門入道,禅法是從無門入道,因是便以淨為有,以禅為無,這是絕大錯誤,是忽略了“入”字的意義,以致橫生邊見。譬如甲乙二人同往城中公園,甲從東門入城,乙從西門入城,照二人的行蹤,是相反的,但是結果則同到公園,不得以其從東西兩門入,遂指甲為東,指乙為西。學道的目的是在明心見性,徹悟本來際地。禅是平空萬法,萬法空時,真體自見,因其一開始即單刀直入,無有萬法,故謂之從無門入也。淨是先統萬念為一念,然後再就一念觀其生起之處,並此一念而化之,即能了悟真如,立見一法不生之自體,因其先有念故,故謂之從有門入也。其實二者殊途同歸,最終都是會合在一起,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也。修淨土人,最終若不能化此一念,則自始至終,只抱定一尊外間佛,不見自性佛,如何能打開自家寶藏,坐十方道場耶?

禅門因推崇見性,排斥念佛,留有一偈雲:“一句彌陀五十年,分明掘地討青天,而今好個真消息,夜半鐘聲到客船。”首二句言念阿彌陀佛五十年,一向有所取捨,有所欣厭,深著佛見法見,以貪欲心修有為法,若要見自家真性,悟無生宗旨,就好像掘地尋天,永不可得。下二句言現在有個真正的好消息,那便是古詩所說的,夜半鐘聲到客船了。這原是借用前人夜泊姑蘇詩的斷句,全詩雲:“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鐘聲是六塵中的聲塵,客耳是六根中的耳根,聲塵和耳根都是死物,中間有個六識中的耳識,才是真正有感覺者,有了他,才能聽。有了這能聽的耳識,自然就有了能了別的意識,有了能了別的意識,自然也就有了他的大本營,所謂總識體的阿賴耶識,有了阿賴耶識,就有了他的根源真如自性。悟到了自家本源自性,見本來面目之後,便覺得這裡一些兒物事也沒有,所有耳根、聲塵,乃至耳識,盡屬妄起法。自無始以來,一向流轉生死,那是為了迷一性而成八識,將覺海翻成情浪,因之妄見根身器界,生種種法,作繭自縛。現在好了,為了這一下古寺清鐘震撼到心源深處,一霎那間呵呵大笑,直會拈花微旨去,此時覓心,心不可得,覓境,境不可得,大事既明,如喪考妣。耳根如是,他根亦如是,但能從一根悟道歸本,他根也就同時歸本。

釋尊坐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成最正覺,此是從眼根歸本。智閒禅師聞瓦片擊竹作聲,豁爾大悟,此是從耳根歸本。《楞嚴經》藥王、藥上二法王子,因嘗藥辨味,悟無生旨,此是從舌根歸本。“居士聞木樨香否?吾無隱乎爾?”此是從鼻根歸本。天慧澈禅師因一頭撞在柱上,痛極省悟,此是從身根歸本。禅門教人看一念生起處,淨宗教人參念佛是誰,此是從意根歸本。根雖六殊,本則一致,一根既返源,六根悉解脫。不過古人從意根悟道者最多,因意根最猛利之故,其次則眼耳較多於鼻舌身,考其原因,為眼耳能離根取境,機會較多,鼻舌身則須合根取境,必待外塵碰著根,才生感覺,所以機會較少,《八識規矩頌》所謂合三離二者,此也。但世人每日自早至暮,無不以根接塵,究竟覺者是誰?所以若無佛法點破迷情,則三界人天皆在漫漫長夜中,枉受諸苦,故佛恩不可不報也。

上來一偈若就禅宗來說,的確是好極,我只有欽佩之不暇,一點也不敢道半聲的不字,但是說自己的膏藥靈驗,就免不了要說別人的膏藥不靈,這便是落門戶之見。何況淨土門中,大勢至、文殊、普賢、馬鳴、龍樹、世親等諸大菩薩,慧遠、延壽、袾宏、宗赜、清了、明本、惟則、梵琦、蕅益、截流、省庵、印光等諸師又豈是掘地討天之笨漢?不過度此偈的用意,是鼓勵見性,吾人以之作嚴師诤友觀可矣!他宗固非見性不可,但在淨土宗見性固佳,若不見性,往生一事也總可把握得住。既生彼國,雖生品不高,智慧較劣,但《阿彌陀經》雲:“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阿僧祇譯為無算,一阿僧祇劫等於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劫,接著又說:“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譯為不退轉,合這兩點來看,壽既無算,功夫又總是前進不退,即使成佛,也不過經三阿僧祇劫即便了事,何況見性。所以死後既能往生,此時見性不見性,和將來生品高不高,都不是問題所在。既不是問題所在,自可不必十分強求,掘地討天,縱使多掘幾下,也便何妨,橫豎不久便過著安樂優裕的佛國生活,即使遲幾年見道,又有什麼要緊?

永明以後,所有的禅門諸師差不多都效法老太婆口中念念有詞,不特盡變一向鄙視仇視念佛的態度,並且轉而俯就躬行,法眼宗自永明以後,竟變成念佛道場,因而覆了宗嗣。我知道雲門山為六祖嫡派,五家分燈之一的雲門宗發祥地,並知道新近出版的《雲門山志》內有現代禅宗泰斗虛雲大師的法語,為了要拜讀這位老禅師的法語,所以也購了一本《山志》看看。一開始就先看他說的法要、開示、警語,都覺得非常滿意,認為不愧為南方佛法所寄托。但是看到《山志》最先一幅雲門祖師相片時,不知誰在他胸前掛了一串念珠,再看雲公橢圓形的半身相片,他是雙手捏念珠,正在念佛,次看他的方形全身相片時,也是手持念珠,合眼默坐,這些都是禅淨合流的絕好暗示,而《山志》的最後一頁最後一首,雲公贈蕭雪滄的律詩雲:“彌陀一念推心頭,四色蓮花湧作洲,七寶地成塵穢絕,一身歸計去來休。居同善友開因地,佛亦凡夫到聖流,汝自回光一返照,誕登彼岸有慈舟。”不禁哈哈大笑,一本《雲門山志》,徹頭徹尾都沾著淨土的色彩,以一位名震中外的禅師,竟公開念佛,宣揚淨土,這恐怕不是抱門戶之見的缁流所肯為,而他竟毅然為之,愈見其廓然無我的真摯,非常人所及,而淨土之為淨土,亦並不單為老太婆所專利,而是確曾為一代禅師所青眼了。他敢於這樣做,自然有他的充分理由,縱使像法眼一般,覆宗絕嗣,亦在所不顧,其理由安在?請明達者一熟思之。

蓮池大師作《彌陀經疏鈔》,一開頭便是兩扇文章,把自性與《彌陀經》並列,其文曰:“靈明洞澈,湛寂常恆,非濁非清,無背無向,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性自性欤!混濁而清,反背而向,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議者,其惟《佛說阿彌陀經》欤!”這是以自性為體,念佛為用,且明白指出念佛的作用,能使已混濁者再變為清,已背道者再變為向道。其下又說:“念空真念,生無入生,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離生此,心、佛、眾生一體,中流兩岸不居。”這種說法,明明都是常著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的口吻而加以發揮,完全是搬禅入淨,以禅理來解釋念佛法門,惟其如此,才能搔著癢處,這又是禅淨合流的有力證據。

本人雖禅淨兼修,並不是存心要做戴角虎,只因經過一番研究後,覺禅淨兩門實如秋菊春蘭,並皆佳妙,因此兩邊都放他不下,所以只好兼修了。

或問:修禅要絕對的無相無心,修淨要絕對的有相有心,這兩下如何融會?

答曰:念佛至一心不亂,便是禅定,參禅至徹見自性,即是淨土,這便是融會。我念中照,為有相中無相,有心中無心,這是以淨會禅,生極樂淨土。我照中念,為無相中有相,無心中有心,這是以禅會淨,生自性淨土。我亦念亦照,亦照亦念,為亦有相亦無相,亦有心亦無心,這是禅淨互融,生自性中極樂淨土。極樂淨土和自性淨土都在介爾一心中,現不可得無所有法,性相皆空,所以說來去禅淨,但是假名,盡成戲論。

問曰:老太婆亦生,居士亦生,有何不同?

答曰:老太婆只知生極樂國,我是深知極樂在自性中,無有來去生死,這便是不同之點。此外,我奉勸念佛人,經教和戒律亦相當重要,不容忽視,行者要終身持五戒(出家人自有戒律在),隨緣看看經論,方符合佛子正行。古人為求悟故,千裡尋師,捨身求法,縱遇名師,往往隨侍二三十年,不聞法要。今若從文字上,從知識處,悟得真诠,當起殷重心,生難遭想,且為報佛恩故,須行法財二施濟度眾生,不特度人,亦是度己,菩薩利他,方能成佛,倘不發大悲心,終不成無上道。所以行人若不發大心,雖能破盡三界見思惑,證阿羅漢果,總被呵為焦芽敗種,不成法器。但是若資質魯鈍,除念佛外,不能看經行施者,則亦不必十分勉強,橫豎極樂國無愚法小乘,利他一事只好俟諸將來了。

五、持名法種種

淨土法本來可分為三類:一者、持名;二者、觀想;三者、實相。修此三種法都可以生於淨土。不過觀法微細深玄,《觀無量壽經》言之最詳,似非末法眾生所能行,覺照一法又非中下根人所行境界。所以最普通盛行的,只有持名一法了。凡心想彼佛,口念“南無阿彌陀佛”或“阿彌陀佛”即是持名,但持名復有下列種種不同方法,皆有其特殊作用,皆可隨境隨宜,變換使用。茲為易於明白起見,分別說明於左:

(一)高聲念

高聲念佛也,其效用可治昏沉,提精神,掃除雜念,且聲音及遠,能使聞者生起正念,但久念則喉干,音啞,傷氣,故不宜久行。

(二)默念

只見動唇,不聞出聲也,惟一字字亦須暗裡分明,方生力用,此法可定心養神,尤其在公共場所及不便出聲之處,行之最宜。

(三)金剛念

聲調在高聲與默念之間,一句句能耳聽分明,不走失,自然心定。

(四)追頂念

字句頗急,一聲頂一聲,中間不留間隙,故能使雜念無乘隙生起機會,惟久念稍嫌傷氣。

(五)覺照念

一念念回光返照,向於自性,故感得心身虛靈超拔,善能生慧,在念佛方法中,惟此最近禅,但非中下根人所行境界。

(六)觀想念

一面念一面觀想佛身相好、佛國莊嚴,使之存留甚深印象,久習純熟,則命終時,彌陀寶相、極樂勝景自然現前。但境界微細深玄,非身未歷其境之凡夫所能想像。

(七)禮拜念

一面拜一面念,或一拜一念,或一拜數念皆可,因身拜佛,口念佛,意思佛,此是三業集中,六根都攝,故效力最大,惟拜久則過於疲勞,故亦不宜久行。

(八)記數念

一邊念一邊用念珠記數,此法系便於定課念佛,且有珠在手,自易引起念佛心。

(九)記十念

每念十聲,撥一念珠,這樣便要一邊念佛,一邊記十數,心力用盡,便不能再生妄想了。

(十)十口氣念

彌陀四十八願中,有“十方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稱我名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誓不成佛”之願。據前人研究結果說:十念即是十口氣,因此在念佛方法中,有所謂十口氣念,其法系用追頂念,念佛號至十余聲,則出氣已促,勢須抽吸進一口氣,方能再續念時,謂之一口氣,如是十次,謂之十口氣。所以有一班極忙人,日夜騰不出念佛時間時,則可依照此種念法,每日合掌念完十口氣後,再念下列慈雲忏主《發願文》一遍,便可算十分穩妥,計費時不及十分鐘,縱使世間第一號忙人,也都可以辦得到,臨終也是一樣能夠往生。在各種念佛方法中,這可算是最方便的一種了。

持名有種種意義,其中最大者,即應佛願心和對治雜念兩點。緣無始以來,一切眾生皆未嘗離念,故妙明真心因習慣成自然,變為念念生滅,永無止境的狀態,此即是生死根本,根深蒂固,還原不易,故雖當念佛時,其心念還是呈染淨代興的現狀,所以若欲廓清染念,並非易事,這可以用兩種方便來對治:一者、心念耳聽,一字字能聽分明不走失,自然心定。二者、用念珠記數,若一念分明,心不馳散,則撥過一珠;否則不論已念多少,這一串珠全都不算,從頭再念起。古人偈雲:“念佛切勿貪多念,且念一百心不亂,九十九聲一念差,倒轉數珠都不算。”果能精嚴如此,必有奇效,又每念十聲撥一念珠,或用三三三一制,或用三二三二制,皆在第十聲畢,撥一念珠,如此既要念佛,還要記數,心力用盡,不能再起雜念了,這便是前面說的“記十心”,請一試之。

上列法則皆可采用,不過有幾種有他的長處,也有短處,這總在行者善於運用,或隨宜更換而用,不宜死守一種法,以致蹈其弊病,有害身心。此外,須知念佛與修禅迥異,修禅是不得有心有境,有能有所,有之則成為毒藥;修淨是不得無心無境,無能無所,無之則成為毒藥,與禅相反。所以念佛時要心境相對,能念之我與所念之佛要歷歷分明,絲毫含糊不得,心中盡管厭此土之穢濁痛苦,欣極樂國之清淨安樂,盡管捨棄此方,樂取彼土,盡管執我執法,並且愈懇切愈有心則愈妙。二六時中要把欣厭取捨之心發揮到愈高度,則其效力便愈強大,不這樣便敵不過多生惑染和此方的業力牽纏、環境引誘。這時便是佛力與魔力交戰關頭,若不能做到傾佛的這一念,絕對強大,結果便被魔牽,依然落在生死苦惱圈中,不得解脫,此中並不是佛力不夠強大,只是我的心念不純切,配合不上,所以便落伍了。

念佛人要咬定一句佛,至死不放,養成習慣,臨終才有把握。甚至要做到睡中會夢見佛像,或得惡夢,如被猛獸追逐,惡人打殺時,會念佛而醒,這才見得念佛力已滲透到意識深處,一旦四大將離,萬念交攻時,這佛念才會特別強盛,壓倒一切,迥然獨露,而完成臨終的正念。

或問:行人要破我法二執才能成佛,淨土法門反教人執我執法,豈非背道而馳?

答曰:修淨土法,目的是往生,不是成佛,要往生佛國就要修到佛念特別強盛,才會見佛,到了身死往生,可謂目的已達。至於歷三賢十地,斷惑證真,那是往生以後的事,所以往生以前,修諸善法,發起種種願行,多多益善,其符號是加的(若就一念破萬念,一行統萬行來說,可算明加暗減)。到了極樂國之後,則須先作我法二空觀,斷分別我法二執,然後登地,破一分無明,證一分三德,要將俱生我法二執破個罄盡,方始成佛,其符號是減的。所以在此時不妨生心生法,愈生便愈穩固,愈穩固便愈決定,橫豎將來有個成佛的保證在後面,還怕什麼執,此即所謂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也。

六、發願往生

發願是不可思議的事,願是心裡發出來的,是一種意志動向的表示,所以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修行人必須發願,願即是自動決定行為的目標,有了這目標,便有下手著力處。菩薩若不發願,不能成佛,彌陀的四十八願、藥師的十二願、普賢的十願,都是先例。吾人離發願度生的時候尚遠,現在排在目前的天字第一號的當務之急,便是修往生淨土法,修往生法就必須發往生願,才能成功。《華嚴經》對於發願往生的效力,曾這樣的說過:“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均皆退失,惟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發願有這樣的效力,所以《阿彌陀經》裡曾三勸發願,一曰:“捨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是說:彼國人皆上善,所以當發願往生,與之俱會一處。二曰:“捨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這是說:念佛人若一心不亂,臨終佛必來迎,所以當發往生願。三曰:“捨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捨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這是說:今生若發願,今生即往生,決不待來生,所以應當發願。

綜以上三段看來,發願是非常重要之事,非做不可。古人願文至多,大抵各人有各人之志願,故亦有各人之願文,但總不外表示願生之意。茲略舉數則於左,作為例子,吾人發願時,或全用其文,或增減其文,或另制願文皆可,但總須明白懇切,表示願於命終時,即生極樂國之意。至於發願儀式,可以不拘,或到寺庵中,跪在佛像前,將願文讀了一遍,再拜了佛即可,或在家中自設之佛堂或佛像前行之亦可。再不然,即用紅紙條寫了“南無十方三世佛菩薩”貼在壁上,對之點一根香,磕三個頭,即可發願。但是無論對泥像、紙像或紙條,總須與對真佛活佛一般,才會生效,這是借假佛種自心中大願種子,外面佛像佛名字不過作個緣起,作個引子,作個證明,其實發願時,自心知之,十方諸佛正遍知海,亦俱知之,自能證明、隨喜、攝受、加被,阿彌陀佛是願王,當然更是責無旁貸了。念願文之前,當先念佛號若干,念佛號畢,便可以念:“某年某月某日,眾生某某,今在某某地方,發願願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懇諸佛菩薩垂慈加被,阿彌陀佛及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慈悲攝受,使我心不退轉,願不唐捐。”接著便可以念發願文,念完願文之後,再念“我今發願願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已畢”,再念佛若干聲,便可算已發願了,今生命終之後,便決定可以往生。以下是各種願文,可作參考。

其一、蓮池大師發願文

稽首西方安樂國,接引眾生大導師,我今發願願往生,惟願慈悲哀攝受。

我今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於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又以業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淨德難成,今於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忏悔。我及眾生,曠劫以來,迷本淨心,縱貪嗔癡,染穢三業,無量無邊,所作罪垢,無量無邊,所結冤業,願悉消滅。從於今日,立深誓願,遠離惡法,誓不更造,勤修聖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覺,誓度眾生。阿彌陀佛以慈悲願力,當證知我,當哀憫我,當加被我,願禅觀之中,夢寐之際,得見阿彌陀佛金色之身,得歷阿彌陀佛寶嚴之土,得蒙阿彌陀佛甘露灌頂,光明照身,手摩我頭,衣覆我體,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長,疾空煩惱,頓破無明,圓覺妙心,廓然開悟,寂光真境,常得現前。至於臨欲終前,預知時至,身無一切病苦厄難,心無一切貪戀迷惑,諸根悅豫,正念分明,捨報安詳,如入禅定。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諸聖賢眾,放光接引,垂手提攜,樓閣幢幡,異香天樂,西方聖境,昭示目前,令諸眾生見者聞者,歡喜感歎,發菩提心。我於爾時乘金剛台,隨從佛後,如彈指頃,生極樂國七寶池內勝蓮華中,華開見佛,見諸菩薩,聞妙法音,獲無生忍,於須臾間,承事諸佛,親蒙授記。得授記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後不違安養,回入娑婆,分身無數,遍十方剎,以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種種方便,度脫眾生,鹹令離染,還得淨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此大願,世界無盡,眾生無盡,業及煩惱,一切無盡,我願無盡,願今禮佛發願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

其二、慈雲忏主發願文

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禅定,佛及眾聖,手執金台,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诃薩,摩诃般若波羅蜜。

其三、大慈菩薩發願偈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

我今大皈依,忏悔三業罪。凡有諸福善,至心用回向,

願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

見聞皆精進,同生極樂國,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無邊煩惱斷,無量法門修,誓願度眾生,總願成佛道。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其四、回向發願文(作每一功德畢,回向發願之用)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其五、簡單回向發願文(作每一功德畢,回向發願之用)

謹以此功德,供養彌陀佛,願我命終時,即生極樂國。

其六、白話簡單發願文

南無阿彌陀佛,我現在發願,願我死了之後,即生極樂世界,求佛到那時來迎接我。

七、臨終正念

臨終正念是念佛人所應有的,臨終最後一念,其力量會決定來世投生的所在。世人臨終一念不離六道,念佛人一心念佛,且有佛力吸引,必落佛道。在念佛工夫純熟之人,當然臨終會起佛念,但若平日工夫未至純熟程度者,臨終為世念所纏,為妻子家人愛情所牽,不免淨念為染念所蓋,不得發露,一口氣不來,據業受報,就不免落六道中去了。所以病危神昏時,很需要他人在旁助念,助念人當為病人焚香立佛像,擊動法器,助其念佛,並勸其將一切世念放下,單提一句佛,自然可以往生。復須慰囑其家眷屬,勿得哭泣,亂病人心,助念人數如有數人,則可以輪流值念,務使佛聲不斷,直至病人氣絕身冷,方可停止。這在居士林或蓮友間,都可成立助念會,立好會規,凡會友中任何人若屆病危,大眾當往其家中助念,助其往生淨土。

八、篇後隨筆

十方佛國,無非淨土,《無量壽經》中,世自在王佛為法藏比丘(阿彌陀佛為比丘時之號)現二百一十億諸佛嚴淨國土,皆是淨土。《觀無量壽經》中,釋迦牟尼佛為韋提希顯現的十方諸佛淨妙國土,亦皆淨土。故實際上,十方佛土皆可謂之淨土,但是佛門所稱之淨土,則系專指阿彌陀佛極樂國而言,此為習慣使然。十方佛土,其數無量,有土必有人,凡法不離因果,並非偶然,彼土之人能生其國,必有其往生之原因,彼既修此原因,得生彼國,我若亦照其條件而修,則同樣亦可往生,所以十方佛土皆可隨意往生,不單是極樂國如此。但是釋迦及諸佛皆贊歎介紹極樂國者,一因彌陀曾發十念接引之願,其條件較其他佛國輕省,可以萬修萬成。二因單指一土,使行者心得專一,容易系念,《佛說灌頂經》中有雲:‘普廣菩薩白佛言:“既十方淨土均可隨意往生,何故經中贊歎阿彌陀佛國獨多?”佛言:“普廣!汝不解我意,娑婆世界人多貪濁,信向者少,心亂無志,為令趣向歸一,易於成就,故偏贊一佛土耳。”這兩點便是介紹往生極樂國的最大理由。

利根人往往重理輕事,鈍根人又往往重事輕理,其實兩者都是偏見,都是不合中道。但利根人不行佛事,是不為,非不能,而鈍根人不能看經論,則是不能,非不為,當加原諒。倘若權其輕重,則執理廢事人,其弊害較大於執事廢理人。譬甲乙二病人:甲為病故,精研醫學,但不肯服藥;乙不知醫學,但肯服良醫藥。結果甲死而乙愈。又如甲乙二女皆欲生兒:甲入大學產科,深究生育法,但不肯嫁人;乙則出嫁,而不知生理,結果乙已為祖母,兒孫滿前,而甲則尚是老處女。有理無事之弊,一至於此。

蓮池大師疏《彌陀經》雲:“執事而迷理,類蒙童讀古聖之書;執理而迷事,比貧士護豪家之券。然執事而念能相繼,不虛入品之功;執理而心實未明,反受落空之禍。”說得很透徹。禅宗以見性為成佛,不錯,但這是名字即佛,不是究竟即佛,是因中涅槃,不是果上涅槃,因該果海,初心即菩提,依因約果,謂之為成佛也。若見性即成佛者,印度二十七祖、東土六祖以及禅門諸師,當然皆已見性,但不聞佛號為何?釋迦之後,要一直到第十小劫的減劫,人壽八萬歲時,才有彌勒佛出世,這中間縱使見性者如麻,總沒有一個能證無上正覺。所以見性盡管見性,若未歷滿五十一位,若未經三大阿僧祇劫,若未修六度萬行,終不能成佛,這就是說徒有理而無事,是決不會成果上佛的。

《法華》龍女、《涅槃》屠兒,他們都曾經過三祇煉行,百劫修因的,一示女身,一示屠夫,這只是一個表示,一個作用。如釋尊亦曾示為夜睹明星,頓悟成佛相,表面看來,似乎與事無涉,但他在《大方便佛報恩經》中,曾自說往昔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之事實;又曾在《大般涅槃經》中,自說為半偈捨身之事實;又在《金剛經》中,自說為歌利王割截身體及五百世作忍辱仙人,又說過去於燃燈佛前,供養承事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之事實,這些難道都不是事嗎?若沒有當初曠劫修行,安有此日之頓悟?這樣看起來,像龍女、屠兒之類,都是從前行過無數佛事,今生才現頓悟相。所以若論其果,有頓有漸;若論其因,則惟漸無頓。亦如不耕便不得谷,行者幸勿執理廢事,欲不勞而獲無因之果,想作龍女、屠兒輩也。

昔周利槃陀伽性鈍,學諸法皆不成,佛教之念“掃帚”二字,尚且記掃忘帚,記帚忘掃,但他堅持此兩字不稍懈,終至情忘惑盡,成阿羅漢,而阿難博學強記,多聞第一,佛呵其若不學道,滴水難消,而他亦直到佛滅度後,迦葉結集時,才成阿羅漢。吾人觀於有事無理之周利槃陀伽,其證果卻在有理無事之阿難前,則事之重要於理,可以概見。

學禅人惟冀一生了道,自信力太強,萬不肯修淨土,結果自是者反而自誤。楊仁山先生注《佛教初學課本》,有雲:“佛學之高,莫如禅宗;佛學之廣,莫如淨土。禅宗揀根器,淨土則普攝。今時尚禅宗者,輕視淨土,豈知馬鳴、龍樹現身說法,早已雙輪齊運矣?蓋禅宗所最難處,在不受後有一著,倘死生不能自由,則隔陰之迷決不能免。就生平所見所聞確有證據,從僧中來者,歷歷可數。上焉者,定境時時現前,眼中靜夜發光,讀書過目不忘,作文倚馬可待,而勸其學佛,決不肯從,此何故也?蓋前生參禅有得,一味掃除佛見法見,掃得淨盡,自以為超佛越祖矣。僅轉一世,已至於此,再轉幾世,何堪設想?下焉者,當用功時,強制妄念,遏捺其心,如石壓草,根芽潛萌,及至來世,雜染習氣一時頓發,貪財好色之心,倚修行勢力,過人百倍,庸福享盡,死入三塗,豈修因時所逆料哉?亦有不受人身而生天道者,美則美矣,其如報盡何?是等皆由未谙教義,發長劫修行之願,欲以一生了事,自謂捨報之後,常住涅槃,而不知剎那之間已受後有矣。然則如之何而可也?是在隨根授法耳。利根上智,方可學教外別傳之法,至徹悟心源後,仍須看教念佛,求生淨土,以免退墮,追隨永明、楚石諸公,豈不偉欤!中下之機,惟應依教勤修,不可妄希頓悟,法不投機,徒勞無益,欲習禅定,有天台止觀可學,次第禅、圓頓禅,行之均能獲益,究極而言,必以淨土為歸,所謂百川異流,同會於海也。”金石之言,深堪猛省,願天下後世學禅人三復斯語!

《大寶積經》第九十二卷,佛告彌勒菩薩言:“若有眾生發十種心,隨一一心專念向於阿彌陀佛,是人命終,當得往生彼佛世界。一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慈,無損害心;二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悲,無逼惱心;三者、於佛正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四者、於一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五者、不貪利養,恭敬尊重淨樂意心;六者、求佛種智,於一切時無忘失心;七者、於諸眾生尊重恭敬,無下劣心;八者、不著世論,於菩提分生決定心;九者、種諸善根,無有雜染清淨之心;十者、於諸如來捨離諸相,起隨念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若人於此十種心中,隨成一心,樂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無有是處。”由此可知,行人於此十種心中隨成一心,樂欲往生極樂國者,即得成就,於淨土法門又別開生面矣。但文中有“專念向於阿彌陀佛:一語,大堪注意,可見總不出一心系念法也。

憨山大師每戒人:“切勿一邊念佛,一邊增長生死根。“何謂生死根?如十使、五蓋、十惡業等,皆生死根。佛與魔不兩立,道心與塵慮不兩立,行人若不證四聖,即墮六凡,換句話說,即是念佛與生死根不兩立。念佛是出世法,而增長生死根則是入世法,假今當念佛時,佛心與塵心平衡,互相抵消,但以有無始惑業,牢不可拔,故結果便依然墮在世網中,此一著是念佛人的生死對頭,須痛下決心,方能收效。

念佛人若平時想如何如何的升官發財、嬌妻美妾、延年益壽,買良田,營華屋,快恩仇,逞意氣,縱五欲樂,自私自利,皆增長生死根也。龐蘊居士說:“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這兩句話真是修行人對症藥,一切眾生常住真心,原無一法,乃自迷真成妄以來,妄見境界,生諸有法,若不空盡,難復本來,有既當空,無安可實?若更將本無者再實之而成為有,則依然走的是原始墮落的路線,今後這葛籐將愈益糾纏,如何能了?所以說慎勿實諸所無。空諸所有,是收拾既往,勿實所無,是截斷未來,這兩頭一堵塞,中間的法身無有覆蓋,便擺脫塵網,出離三界,而生死了矣。他這兩句話都是指心裡的思想,即使指行為,也是先有思想,然後有行為,行人念佛,即是空諸所有,不增長生死根,即是不實所無。由憨師和龐居士的語氣看來,他們兩人的見解是一致的,都是主張遠離無明與愛,不作取有,佛說:“不燃火者,是則無煙。”

釋尊在世時,有人踵門,求收留剃度,出家學道,知客弟子有宿命通,看其人前五百世中並無絲毫善根,沒福入佛門修道,不准所請,其人不信,欲再請其他佛弟子看看,究竟有無善根福德,堪入佛門,結果五百弟子都看過,所說皆與知客僧同,並勸其離此他就。其人聞已,號啕大哭,堅不肯去,釋迦佛聞聲,自後踱出,一見面,便對諸弟子說:“汝等智慧短淺,不能遠見,此人若干劫前系一樵夫,一日入山,砍柴遇虎,急爬升樹上,其樹並不高大,虎於樹下咆哮跳躍,幾及其身,渠為之驚暈,但仍緊抱樹枝不放。良久,虎始他去。渠蘇醒時,見虎已去,念方才危險,幾至喪命,不禁沖口念了一句‘南無佛’,為了念此一句佛,其種子留在八識田中,至今成熟,理合見佛得度,故今日踵門求道,可予收留。”自是日起,此人即在釋迦門下為弟子,終成羅漢。觀此故事,可知念一聲佛都會發生效果,其種子藏在識田中熏習,歷時多劫,經過無數生死,終不磨滅,卒至成熟,遇佛得度。吾人往往見山間林下崖石上,或佛寺圍牆上,大書“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其意即欲行路人見而念之,種植種子,為將來遇佛得度正因。念一句佛,其效力尚且如此,何況終身念佛之人。所以奉勸大家多多念佛,此中每一句都有著落,決不落空,若不實行,真是可惜!

念字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口念,一種是心念。口念者,心中有念,口中亦有聲,如小兒憶母,心中一面憶,口中便一面喊。心念者,心中有念,口中並無聲,如貞婦思夫,心中盡管思,口中卻並不喊出。念佛而有聲者,是屬於前一類,念佛而無聲者,是屬於後一類,無聲的念法,其效用與有聲同,此即所謂念而不念,不念而念。念而不念者,上一念字是指心,下一念字是指口,即是說:心念而口不念。不念而念者,上一念字是指口,下一念字是指心,即是說:口不念而心念。行人若單是口念佛時才起正念,口不念佛時則全是世念,這樣便形成以少數的正念敵多數的世念,力量殊感薄弱不夠,好似以一滴朱砂傾入一大缸墨汁中,依然還是黑,結果雖有正念,仍不免為染念所包圍,未能生效。待到臨終,四大將離,風刀解體,家屬環泣,萬感攢心時,便完全沒有把握,平時縱有淨業,只因不夠分量,此時便不能一心不亂,做不得往生資糧,只好留一粒淨種子在八識田中,不知何年何世再生淨用。所以行人在平時,除定課念佛之外,對於阿彌陀佛和極樂國還須時時系念,刻刻關心,不特要像小兒憶母,亦想亦呼,更須效法貞婦思夫,離言離相。至於處境上,不論是順是逆,是樂受是苦受,都應當念及諸法無常,轉眼即滅,不值得十分認真。當理會此世界是旅館,我身是住客,今日住了,不知明日還住不住,今年住了,不知明年還住不住。

昔人有花園被達官侵占,乃作詩譏之,其下半首雲:“蘭亭禊事今非晉,桃洞仙人昔笑秦,園是主人身是客,問君還有幾年春?”正是這個意思。行人如果能這樣曠達,對於娑婆自然無所貪戀,對娑婆貪戀淡薄了一分,對極樂希望自然便濃厚了一分。如將嫁貧女,聞夫家富貴,但思過幾日便作彼家之人,享受一切,是身未往生,心先往生,雖竭九牛之力,更挽不住,自力已是如此,何況更加佛願力千百億倍,攝受吸引,安有不生之理?此種情景,名為心搬家。心搬家確已契合淨土門大道理,念佛時念念生向往心,向往即是搬法。

復次,當思昔時與我同其墮落,但今已成佛者,無量無數,先覺諸眾雖未成佛,但已往生十方清淨佛國及極樂世界者亦是無量無數。歎息我身尚未脫血肉之軀,五濁之世,嗜欲炎熾,心浪不停,來日大難,何堪設想?瞻望彼岸,安樂莊嚴,而我尚未得到,如何不努力?回顧地獄大火燒到腳跟,如何不恐怖?皈命娑婆說法主,西方接引大慈尊,我今念佛願往生,惟願慈悲哀攝受!

敬請讀者諸君至心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拘聲數,多多益善。

(1)華胥國:古代道家傳說的和平安樂之國。

《淨話》,系方倫居士於民國五十九年(西元1970年)繼《禅話》發表之後,所撰有關淨土法門的文章。其內容分別闡釋淨土意義;念佛原理;並論及淨土與禅的關系,說明禅淨一致;持名法種種;發願往生;臨終正念;篇後隨筆,陳述念佛當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今收錄於《淨土叢書》第十四冊、《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第三十八冊。

 

 

上一篇:如瑞法師:略說五戒 六
下一篇:如瑞法師:略說五戒 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