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界法師: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記 十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記(十)

淨界法師講述

好!請大家打開講議第11面

第十九章 假真並觀

前面一章念等本空,說明大乘佛法的修學,身口意應安住在非空非有的中道實相。本章對中道實相的修學,再做明確的說明。修中道實相觀要有空觀與假觀的觀照,從空觀中遠離有相的執著,從假觀中遠離偏空的執取,所以稱為「假真並觀」,假觀與空觀(真觀)要同時觀照。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

消文 佛陀對中道實相觀,提出了兩個觀察的方法:

(一)假觀:假觀是個體生命的觀察,也就是觀察由業力所變現的身心世界,善業強者,所變現的身心世界特別莊嚴美妙;罪業強者,所變現的個體身命則丑陋苦惱。無論安樂或苦惱的身心,在假觀上應如何觀察呢?「觀天地,念非常」,天地是我們所依止的依報環境,天是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有些人所依止的環境,氣候溫和,有些則氣候強烈;總之天氣有春夏秋冬的變化,所以它是無常。大地有丘陵山谷的變化,有高有低。天地的依報環境是由我們阿賴耶識的業力所釋放出來,阿賴耶識的種子是剎那生、剎那滅,所以變現的果報也是剎那無常,不能久住。

「觀世界,念非常。」前面是觀察依報,藕益大師說,這裡「觀世界」的世界是指正報的五蘊身心世界。「世」是指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時間有如流水般的變化;「界」是指空間,空間有東、西、南、北的不同變化,所以五蘊身心世界也是剎那的變化。假觀是觀察因緣所生的個體生命,它隨順業力而變化無常,無常即苦,所以身心世界是一種苦惱的果報,我們不應該依止這身心,因為身心會變化,而我們又無法預測身心的變化。所以我們對流轉的個體生命,不要存有今生積極修習布施、持戒等善業,來生成就天人或大國王的果報,因為「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這果報是非常脆弱的,不能作為皈依處。若身心果報不能作為皈依處,「流轉三界中,何處是依怙?」以下即說明在流轉中可依靠的家。

(二)真觀:「觀靈覺,即菩提。」靈覺即是天台宗所謂的現前一念心性,是遠離遍計執所現出的清淨光明本性。凡夫這念心有自我意識的執著,及對法的執著,透過我空觀、法空觀的修學,消滅這二種障礙後,所現出的明了心性即是菩提的本性。所謂菩提的功德是由靈覺的清淨心所顯現,這是我們的皈依處,也是我們的家。「如是知識,得道疾矣。」若能經常觀察個體生命有無常之苦,不執取貪著,一方面又安住在自己的清淨心,能如是觀察,則很快能成就轉凡成聖。

釋義 依大乘佛法「觀靈覺,即菩提」,這是從假入空。天台的《教觀綱宗》,說明大乘菩薩的修空觀,與小乘菩薩修空觀有所不同。小乘菩薩修空觀是灰身泯智,他用空觀消滅一切有為諸法,包括色法及心法,所以小乘的空觀是一種理性或稱為法性,本身不能有明了性的功能,他認為明了心會干擾空觀的證入,所以小乘的空觀,心不能有明了性。大乘的學者認為,空觀所對治的是遍計執,並不需要消滅心的明了性功能,因為明了的心性在顛倒時,起惑造業,流轉生死;但若要發菩提心,成就佛道,仍需要這念明了的心性,修六波羅蜜善業,成就萬德莊嚴。所以若消滅這明了的心,只能成就偏空涅槃。大乘的空觀是有明了性,所以大乘佛法講空,它不太習慣說是空,而是講清淨心,或稱為現前一念心性,這就是大乘的空觀。

「觀靈覺,即菩提」,諸位若受菩薩戒,菩薩戒的戒體與「觀靈覺,即菩提」有密切關系。菩薩戒的戒體有上品及下品的戒體,下品的戒體是觀察諸佛菩薩的功德,及流轉生死的過失,而生起菩提心,這心外求法的菩提心是下品菩提心。上品菩提心則是觀察「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觀照這念心識,起初所觀察到的心,是無始劫以來,由善惡業力因緣所熏習的心,或稱為個體生命的心,它有善的功能及惡的功能。當我們由空觀照破這些善惡功能,發現心的最初本來面目,所謂的現前一念心性,它是的境界;三世諸佛在觀察他的心時,從個體生命來說,他是佛法界,十法界中他是功德最為莊嚴的心,攝持無量無邊的三昧、陀羅尼及無量無邊的善業,但這些也是因緣所生法,是佛不斷的熏習波羅蜜所成就,當他修空觀也照破這佛法界的個體生命,也就是說,當佛把心帶回家,我們也把心帶回家,發現我們的這念心與諸佛沒有差別,一無二,眾生的心是,佛的心也是,所以從本體的生命來說,眾生心與佛心沒有差別。這是我們發菩提心的最初原點,這時自己真正相信,自己無量的煩惱是可以消滅的,因為自己的本性是;諸佛無量無邊的善法也是可以成就的,因為自己的心也是,一無二。所以要成就菩薩戒的戒體,必須觀察自己這念心性,與十方諸佛沒有差別,才能真實的發起四弘誓願。所以憑什麼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你怎麼知道無始劫來,自己由業力所熏習的煩惱能消滅呢?你怎麼知道諸佛已經成就的功德,自己也能成就呢?自己之所以能建立大乘的戒體,及成就大乘的信心,主要是來自於「觀靈覺,即菩提」,這是大乘佛法很重要的概念,會影響自己的大乘種性,也會影響以後的果證。

以上這段經文說明在修行的過程中,「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這是有所放棄;但「觀靈覺,即菩提」,我們是有所追求,有所依止。如是有所破壞,有所建設,這才合乎中庸之道。這章是把中道實相觀,落實到身心世界的觀察;以下的幾章是對治法門,中道實相雖是目標,但我們在三界的流轉中,有一些見思煩惱必須先對治。

第二十章 推我本空

這一章是對治我見煩惱。若只是「觀靈覺,即菩提」,不修我空觀,則可能產生自性執,也就是大我的思想,所以要「推我本空」,修我空觀以對治自性執。

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有自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消文 我們觀察自己的身心世界,是由地水火風四大所合和,所以由四大所合和的身心,基本上只有假名,當然這假名也包括假相、假用。也就是說,十法界的身心世界,是由業力所變現,善業強者,變現諸天殊勝的四大與心識;罪業強者,變現螞蟻卑劣的四大與心識。這都是由業力所變現,身心世界的本質都是四大,只是排列組合有所不同,所以四大本身沒有真實的自我。但凡夫的心執著在自我意識上,所以凡夫從哪裡來?是從自我意識來,我們不是安住在我空、法空,而是安住在自我意識中。什麼叫做自我意識呢?我們認為自己的身心世界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這個「我」是恆常住、不變異、有主宰性的,認為幼小時的我與長大後的我一樣,前生的我與今生的我也一樣,今生的我與來生的我也相同,這樣的看法是錯誤顛倒的。如果你前生是一只螞蟻,你是螞蟻的色身及思想,認為自己是一只卑賤的螞蟻,自己的心情就是不斷的工作、認命的工作。現在你是一個人,你的思想又不同了。你來生若是轉輪聖王,你就有轉輪聖王的色身及思想,自己特別的高慢驕傲。你在做螞蟻時的心,與做轉輪聖王時的心情,完全不同,怎能說在個體生命轉換時,有一個恆常住、不變異的我呢?所以這個「我」是完全不存在的,因為你的色身、感受、想法、造作、了別的心,這色受想行識已和前生完全不同。所以當業力變現一個個體生命時,我們看不出前一個個體生命,與後一個個體生命,有什麼共同點,實際上這個「我」是自己所捏造出來的。所以我們觀察自己的身心世界,並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身心世界的個體生命是如夢如幻,只是由業力所變現。如是對治三界的見惑,也就是我見的顛倒。

釋義 天台的智者大師,他講忏悔業障,雖然忏悔包含事忏與理忏,事忏有儀規,需要身業的禮拜,口業的誦經、念佛,及意業的起忏愧心,但最重要的是理觀理忏。智者大師說,修忏的人若再造罪業,有些人能把罪業消滅,有些人卻很難消滅罪業,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找到消滅罪業的方法,也就是沒修理觀。他一直認為生命有一個我,這罪業是誰造的呢?是我造的。所以內心若依止自我意識來修忏,不是依止清淨心修忏,則這罪業是由我造的,所以也由我來忏悔,如是的忏悔方法是不能清淨的。那要如何忏悔呢?應該觀想「我」不可得,若我不可得,則是誰造業呢?是心造業,是一念的顛倒心造業。「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亡。」「我」不可得,而是一念明了的心在造業,過去因一念的胡塗,所以全真成妄,現在覺悟後,全妄即真,還是由這念覺悟的心來忏悔。因為我現在的心是覺悟真實的心,能破除過去的顛倒心,所謂真實能破除虛妄。所以修我空觀,能把你原先安住在自我意識的心,回歸安住在一念心性上,這時的忏悔業障會忏除的比較徹底,而且速度比較快。有些人同樣起煩惱造罪業,但他的心遲鈍,當他煩惱活動時,無法從煩惱罪業中跳脫出來;有些人根利,雖有罪業,但他能從煩惱罪業中解脫出來,因為他願意去思惟佛法的真理。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若經常觀察身中四大,只是由業力所變現的假名、假相、假用,剎那剎那生滅,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這念心「恆轉如瀑流」,心如流水般不斷的流動,有時顛倒,有時覺悟,而覺悟能破除顛倒。以上是修我空觀對治見惑,以下共有六章對治思惑,也就是對治貪愛的煩惱。

第二十一章 名聲喪本

佛言:「人隨情欲,求於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

消文 生命就是一種抉擇,若不隨順佛法的真理,而隨順情欲,以種種方法追求美好的名聲,如修行人想要做一個大法師、大禅師,博取世間的美名。有些人善業強,經過一段時間的造作,有一天他聲名顯著;但不幸的,他無常的色身已經敗壞了,只為了博取虛妄的名聲,卻耗損了一生的精神體力。所以若追求世俗的美好名聲,而不真實修學內在的戒定慧功德,只是枉功勞形,白費功夫,徒勞辛苦,最後臨命終時,所有的名聲對來生的安樂果報,一點幫助也沒有。譬如燒香,這香是指一期生命的身心世界,當香散發出去時,大家都聞得到香味,猶如大眾知道你的美好名聲,但這時的香也燒成灰燼了。但在追求美好名聲時,所帶動的煩惱罪業之火,會使自己來生到三惡道,遭受痛苦的果報。

釋義 若追求名聲,心是向外追求;修習戒定慧,心是向內安住,心有這樣的不同。出家修行人有二種選擇:

(一)名師:名師能嘩眾取寵於一時,他為了博取名聲,谄媚世俗,專講些世俗人所喜歡聽的,而不論是否合乎真理。但當死亡時,他只帶走虛妄的心及煩惱罪業。

(二)明師:明師是堅持做所該做的事,行利益眾生的光明事,這功德影響後代子孫,成為後世學習的好榜樣。

這一章告訴我們,不要追求外在的名聲,應該追求內心的「道」— 戒定慧的功德

第二十二章 財色招苦

佛言:「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

消文 一般人的貪財或貪色,貪求得到後就戀戀不捨,不想放棄。這猶如刀鋒上的蜂蜜,數量雖少,但愚癡的小兒用舌頭舔蜂蜜,雖嘗到美味,但也付出舌頭被刀鋒割傷的慘痛代價。也就是說,凡夫貪求財色時,並未見到財色後面有一把刀會傷害他,這是眾生的顛倒愚癡。

釋義 眾生都想追求安樂,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追求安樂時應該思考,我們所追求的不應只是今生的安樂,也要追求來生的安樂,這兩者皆要同時考慮。我們生命的造作有四種因緣:

(一)今生、來生皆成就安樂:譬如修習善法,持戒修定修慧,在造作這些善法時,今生就會有寂靜的法喜樂受,這樂受雖是剎那剎那無常消逝,但消失後,它留在心中的功能是一種戒定慧的功德,這功德會召感來生安樂的果報。所以我們應該鼓勵自己多積集這種善行,而且是多多益善,因為這種行為的造作,使自己今生安樂,來生也安樂。

(二)今生痛苦、來生安樂:這是偏重在斷惡的修學。我們要斷除內心的煩惱並不容易,因為它是熟境界,所以在勉強自己斷煩惱時,會有痛苦的感受出現,但來生會有大安樂境界,所以斷惡法門是今生痛苦,來生安樂,這樣的行為也要勉勵自己修學。

(三)今生安樂、來生痛苦:若依止貪煩惱而貪財、貪色、貪名,今生雖會產生暫時的安樂,但這貪煩惱會帶動罪業,來生付出三惡道的痛苦,有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舔之,則有割舌之患。」我們要勉勵自己斷這種貪欲煩惱。

(四)今生痛苦、來生痛苦:這是依止瞋心的造作,當發動瞋心時,自己擾動不安,當這苦受消失時,心中又留下瞋心所帶動的罪業,來生也是痛苦,所以瞋心所帶動的罪業是今生痛苦,來生也痛苦,因此我們更應該避免瞋心的發動。

第二十三章 妻子甚獄

佛言:「人系於妻子捨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消文 一個人若愛著妻、子、房地產,愛著即是一種系縛,若心有所著,所著之物對自己就會有很大的影響力。這樣的系縛甚於牢獄,因為被關於牢獄,身心雖也痛苦不自在,但總有被釋放的一天,然而對妻子、捨宅的系縛,卻沒有解脫之日,必須修對治法門才有希望得到解脫,若不修無常觀對治,到臨命終時仍會被系縛。由於對妻子、捨宅的愛著,故辛勞奔波追求,乃至於追求之中,雖有殺身之禍,內心也是心甘情願,因為自己屈服於愛著心,故冒造罪的危險來追求。這是誰叫我們做的呢?是自己願意投入污泥,而使自己沉沒不能出離。一位有智慧者,觀察到眷屬與房捨的過患,因此能成為出離三界的羅漢聖者。

釋義 佛法說一切唯心造,持咒、拜佛都是這念心,但這念心每個人不同,譬如兩個同樣有善根的人,一位選擇出家,一位選擇在家,他們兩人過去的善根雖相同,但最後在佛法的修學上,無論是戒定慧的自利或利他的功德,這兩人會有很大的差別,為什麼呢?因為在家人的心會有所系縛,如妻、兒、房地產等,這系縛耗損了他很多的精神體力,故在家人持大悲咒一百遍,可能比不上出家人持七遍,因為出家眾的心系縛少,所以他的心堪能性強,造業力也強。當然也不是說在家人一定要出家,而是內心要生出離想,使愛著淡薄,如是才能保有充沛的精神體力修學戒定慧,因為修學戒定慧是靠那念心,不是身體能拜佛,口中能念佛,而是靠明了的心性來修善業,若明了的心性被系縛太深,耗損太多的精神體力在愛著上,則難以修行成就功德。

第二十四章 色欲障道

佛言:「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消文 前面講過種種的愛欲,如財、色、名、眷屬、房地產,或有些人喜歡寫毛筆字,或有種種的愛好,這都是愛欲。愛欲煩惱的所緣境雖眾多,但最嚴重的是對男女美色的愛欲;在所有的貪愛之中,色欲的力量最為強大。還好我們對美色的貪愛只有一個,假設有第二個如同對色欲的貪愛,則普天下之人,沒有一人能成就聖道。

釋義 前面的思惑雖眾多,但在對治過程中,重者先治,譬如治病,重病先治。我們對調伏煩惱亦復如是,對粗重煩惱要先對治。

第二十五章 欲火燒身

佛言:「愛欲於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消文 若經常放縱對男女欲望的愛欲,這有如拿著火把在逆風中而行,結果火就會燒到自己的手。

釋義 蕅益大師對這段經文批注深妙,他說風是真如本性,手是自利利他的方便之手。愛欲煩惱本身是違背真如佛性,所以它對我們的功德會有所損害。天台智者大師對修止觀很強調一個觀念:雖然我們本性是清淨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清淨的本性中,善不可得,惡也不可得,但智者大師說,修假觀時要注意觀察,善法與本性相隨順,惡法與本性卻互相違背,互相排斥,也就是說,以這念心來造善,這才正常;若以這念心造惡,這是不正常。譬如洗衣機的功能是設計用來洗衣服,但因操作錯誤,未能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就無法洗衣服。這段經文告訴我們,若造善法,心對善法是歡喜接受的;若造惡業,心不能安定,所謂「弟子心不安」,因為真如本性不同意如此的造作。若造惡法,則與本性互相排斥,所以說「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第二十六章 天魔娆佛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

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問道意,佛為解說,即得須陀洹果。

消文 前一章說明在欲望之中,最重的是男女的YIN欲,而且強調欲望是違背佛性,應該加以對治,這一段是說明如何對治。天神是欲界天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王波旬,天神在佛即將成道時,把他的女兒獻給佛陀,他的動機是不懷好意,想要破壞佛陀那念戒定慧的清淨心。釋迦太子身為一個修行人,在遇到染污境界時,他內心會啟動觀照力,佛陀對天女如何觀照呢?「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一般人觀察美色,皆是被外面一層皮所迷惑顛倒,但佛陀會以理性來觀察。若把漂亮的皮與肉都剝開來,見到「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裡面含藏眾多污穢之物,沒有一樣是干淨的,「爾來何為?」這臭穢之物對我有何作用?「去,吾不用。」我根本不需要這臭穢之物,我要受用的是內心所散發出來的戒定慧法樂。這時天神對佛陀更加恭敬,請問聖道的旨意,佛陀為他解說四聖谛法門,天神就證得初果須陀洹。

釋義 這段經文說明以不淨觀對治美色的顛倒。面對染污境界時,我們不是要關閉六根,眼睛不見,耳朵不聞,這樣並不能對治煩惱,煩惱仍然存在。煩惱的消滅是來自於內心的觀照力,由觀照力啟動戒定的調伏力,如是才能消滅煩惱。

到目前這一章為止,講了幾個中道觀的重點。當我們從假入空時,「觀靈覺,即菩提」,我們要相信,經由「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的觀照,把我們的生滅變異心,回歸到生命的原點;佛陀萬德莊嚴的心,也回歸到原點,這時兩者的心是沒有差別的,所以從假入空觀,增長我們大乘的信心,「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這是我們的安住處。但當我們從空出假,見到個體的生命,這時有兩個重點須注意:

(一)苦樂的差別:若隨順煩惱所帶動的罪業,會帶給我們痛苦;若隨順戒定慧所成就的功德,則帶給我們個體生命的安樂。

(二)真妄的差別:煩惱與罪業是違背佛性,它是虛妄的,我們的本性,本來是沒有煩惱罪業的,它是虛妄的熏習而有的;戒定慧的功德是隨順本性,是真實的功德,真實能破除虛妄。

從假觀中,我們應該得到以上兩種的認知,這在對治煩惱上是很重要的觀念。今天我們若能遵循祖師的一些重要概念,汲取先聖先賢的經驗,接受並建立這些概念,這對自己的成佛之道有很大的幫助,這也是佛陀宣說佛法的原因。所以若能記住先聖先賢的重要經驗,自己雖與別人同樣修學戒定慧,但你的修學會比別人更加殊勝,因為你能吸收前人的經驗。

 

上一篇:傅味琴居士:心理導引——喜(40~49)
下一篇:傅味琴居士:心理導引——喜(50~59)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