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界法師:《靈峰宗論》導讀講記 第二十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二十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十九面。

有關歷事練心,蕅益大師說,學道之人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心宜虛,言宜實,慧宜增,福宜惜,這個我們講過了。我們再接著:慮宜遠,思宜近。我們在做計劃的時候,要有一個遠大的計劃、遠大的目標,但是我們在思、在考慮的時候,要切合實際,要有一個明確的下手處。就是我們在下手的時候一定要按部就班,有一個次第,有一個下手處,叫“近”。

事上宜虔,接下宜謙,處同輩宜退讓。前面的功德是偏重在自己的受用的身口意的功德,這以下是說明你從自己受用的功德你出來,待人處世跟人接觸的時候,你應該是什麼態度呢?就是講人跟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那麼我們跟眾生接觸有三種情況,或者是長輩,或者是下輩,或者是同輩,這當中的態度是不一樣的。“事上宜虔”,我們對於長輩要有虔誠恭敬的心。長輩當然在福德智慧的資糧都超過我們。如果我們對長輩有所虔誠恭敬,我們能夠得到長輩的攝受、長輩的教化,在整個成長過程我們就能夠減少很多的錯誤、避免很多冤枉的路。所以我們對長輩的恭敬對自己會有很大的利益,所以我們盡量地對長輩、師長有恭敬的心,對自己有絕大的利益。“接下宜謙”,對於比較苦惱的眾生,剛剛來到三寶地,煩惱也重,福德智慧的資糧也不夠。但是我們應該要知道,他有一念的善根都很難得,我們應該要更加地謙虛、慈悲地來攝受他,不要用自己的標准要求他,多一分的慈悲,這個是對下的態度。“處同輩宜退讓”,這個同輩啊,要緊就是能夠退跟讓。人跟人相處之道的確是非常不容易。從現實的經驗上來看,我們對於同輩、對於長輩的人相處是比較容易做到。我們對於功德比我們大的人我們容易生恭敬心,對於下輩的人生慈悲心這也容易,最難的是同輩,尤其是戒蠟相同的。同戒跟同戒的人相處,這當中就有些問題存在。那這怎麼辦呢?古德就講出一個偈頌,我們從這個偈頌可以稍微體會一下。他把修行用插秧來比喻,說“手抱青秧插滿田”,說我們今天修行這件事情就像插秧一樣,在青田當中插上無量無邊的功德的秧。那麼這個插秧是什麼態度呢?第一個態度就是“低頭便是水中天”,你一定是低頭。插秧,你頭抬得高高的,秧就插不整齊了。“身心清淨方為道,原來退後是向前”,你一定是要身心清淨地退後,原來退後是向前。所以插秧的意思就是說,第一個、你要低頭,第二個、你還得往後退,插秧不是往前插的,它是一步一步往後退。那麼我們同輩之間最容易有嫉妒心、勝負心,但是這個嫉妒心對我們是一個很大的傷害,這個嫉妒的心所使令我們很難跟別人學習,使令我們的胸量變成非常地狹隘。所以我們應該思惟“原來退後是向前”,人跟人之間的相處,其實你能夠退讓,你能夠在整個菩提道當中你在趨向於五分法身那個無漏的功德當中其實你是向前。人的見地的確也是很重要。我們今天不要看一時的成敗,不爭一時、要爭千秋。你有這樣的見地,你才容易在同輩當中有所退讓。成事不必在我,隨喜一切功德。這就是我們待人處世之道,對同輩盡量退讓。退讓,你絕對不會吃虧的,“原來退後是向前”,就是這句話的道理。

好,我們接著往下看: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前面是講人,這個講事情。我們在一些的事情辦事當中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得意,一種是失意。有些事情它很順利,隨順我們的心情成就了,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太放縱,太過於歡喜;有些不如意的事情我們也不要抑郁、不要沮喪而失措,失措就是失去了一個安定的處所。這兩句話其實是一句話。一個人他對於得意會歡喜的人,他對於失意他一定會失措。就是你那個取著心,你對於得意的取著,你對於失意也一定會取著。你說我要求我自己我只取著得意,我失意的時候我不取著,這不可能的,不可能。所以呢,我們就是盡量能夠保持平常心,平常心。就是保持一個平淡的心情——這都是暫時的因緣。

作福莫如惜福,悔過莫如寡過。這個是總結,就是我們把前面的功德做出兩個總結,一個是生善,一個是破惡;一個是積集資糧,一個是忏悔業障。總之,一方面修福,一方面得惜福。修福跟惜福都非常重要。雖然說根本法門是一念清淨心,在清淨心當中那是罪業也不可得、福報也不可得、一切有相的境界都不可得,那是一個“如”的境界,但是你從“如”的境界裡面出來以後,你就要馬上面對一個福報的問題了——你的身心世界,一個五蘊的身心有色受想行識。我們福報大的人,身心世界有堪能性,你修學聖道那力量大;沒有福報的人,那個色受想行識它就會有障礙,容易有障礙。所以福報它有堪能性,它在你修行的過程當中它有很大的加持力。那麼單單是惜福、修福還不夠,你還得悔過。“悔過莫如寡過”。忏悔的意思啊,忏悔主要的意思是不造新業,在律上說,關鍵是不造新業。就是說你今天忏悔的心情,假設沒有發願對於這件事情你永遠不再造作,如果你的心情在想說,我以後有因緣我還要再做,你這個不能構成忏悔,當然也就不能滅罪。換句話說,當然耳麥不能臆測以後會不會失控、還會再造作,也有可能。但是關鍵點是說,你當初在忏悔的時候你的心情是真實地發願——我不再造作了,你當時已經有這樣的心情生起,那這樣子才真正能夠滅罪。所以說呢,“悔過莫如寡過”,忏悔的目的要緊就是不再造作了,要減少過失。這個是蕅益大師把我們修福的積集資糧跟忏除罪障提出兩個原則,一個是惜福,一個是防護,這兩個有一個原則,這是我們修學佛道、遇境逢緣的一個原則。

這以下蕅益大師把它匯歸成三心,這樣前面的所有的差別的修行依止三種心情。第一個,我們看:應念身世苦空,切莫隨流逐隊。這個是覺悟的心情,我們應該覺悟——有漏的身心世界是苦惱的、是無常的,是畢竟空的,不要隨順一般的習氣。我們大乘佛法也做一些慈善事業,世間的老百姓也做慈善事業,但是這個精神是不一樣的。大乘佛法是觀察身心世界是苦惱的、是無常無我的,無常無我你怎麼做慈善事業?慈善事業也是無常無我的。他是以大悲心的緣故去做的,他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工作,所以他不會耽著現世的安樂,他有更遠大的目標,他追求是一個究竟的安樂。所以說呢,要緊的——把握一個覺悟的心情,知道身心世界是暫時的因緣,放棄了現世的安樂,追求究竟的安樂,這是覺悟的心情。第二個、衣取蔽形,莫貪齊整。食取克餒,莫嗜美味。嘗省此世前生作何功行,可坐享檀施。這是一個慚愧心。說我們經常保持慚愧心,對於衣服的態度:但求能夠保暖、遮蔽形體,不一定要多麼整齊好看,衣服就是保暖就好了。對於食物的態度:能夠克服“餒”,“餒”就是饑餓,不一定要貪求美味。對於一切的受用,想:我是此世今生積功多少、量比來處,有什麼功德能夠享受這樣的檀越的布施。我們出家人會有這個問題:在僧團當中什麼事都是現成的,打板了,出來吃飯;房子,別人幫我們蓋得漂漂亮亮的。我們總是覺得這東西很自然。但是這個事情是非常不自然,這當中的背後很多很多人的努力。所以,諸位你現在是學生,你不能體驗,你有一天你做了執事你就知道了,勞心勞力,憂國憂民。你要知道,今天一個設備會在僧團出現,那背後多少人勞心勞力的成就。不要老是覺得這個是自然的,要珍惜啊。我們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你得到人身以後,你還得有佛法住世;有佛法住世,你還得有一個僧團讓你依止。有些設備,這些設備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這背後有多少人的心血!看看我們這次佛學院的擴建就好了。小小的擴建,你看,勞師動眾的。當然,諸位今天這一代還看到辛苦,下一代的學弟一來,哎,很自然呀,進來就看到這個東西了,很自然。很自然的結果——你就不知道珍惜,你就不知道這個因緣的難得。一個人得到人身,來到一個如法的僧團,這麼一個多麼剎那珍貴的因緣,他不珍惜,他就容易懈怠,問題就在這個地方。所以我們對於我們一切的受用應該想:這件事情不容易,計功多少、量比來處,應該要把握現時的這樣的資具,好好地用功修行。這是慚愧心。

第三、十二時恆簡點身口意業,善多邪,惡多邪,無記多邪,堪消四事邪,不堪邪。經常要反省自己,每天能夠有一定的時間靜坐,常思己過。看看自己的身業:殺盜淫,口業是兩舌、绮語、妄語、惡口,意業的貪嗔癡,是善增加了或者是惡增加了或無計增加了,這樣子的功德是不是能夠堪消四事的供養、或者是不堪消四事的供養。每天能夠在晚課以後有這麼一天的檢討、反省。

做一個總結:如此慚愧覺悟修省,自然習氣漸消,智光漸露。祖意佛意,顯於一念清淨心中矣。我們能夠透過這樣不斷的慚愧心、覺悟心跟修行的心,我們就能夠有一種力量,使令我們煩惱的習氣慢慢地消滅、智慧的光明慢慢地增長,佛意跟祖師的真實意在我們一念心中就慢慢地表現出來。這個智者大師講說是“妙法”,大乘妙法,當然這個妙法主要的是一念的心性,不可思議謂之為妙。這個一念心性的操作它有實法妙跟權法妙。實法妙從真實的角度來觀察,那當然是一念的清淨心,那是一切法不可得,善也不可得,惡也不可得。但是你不可能老是安住在清淨心,你總有一天會從清淨心出來。我們可能是一天當中幾秒鐘跟清淨心相應,那諸相不可得。但是你從清淨心出來,來到有相的境界,那就要靠權法,歷事練心,那你就要有慚愧心、覺悟心、修行心,叫權法。所以我們在調伏這一念心,從根本上觀察我不可得、法不可得,那麼不可得這就是我們的歇腳處了,安住在這個不可得的境界。但是不可得當中呢,你一動,就必須有慚愧、覺悟、修行的念頭出現。就是操作這一念心,它就是有權法、實法,權實不二,是這個意思。所以這個歷事練心,他就是以這個根本法門來歷練,這個歷練主要依權法,是這個意思。大家有沒有問題?

我們看第二段,首先我們把它念一遍:


好,那麼看論文,我們分成三段。

第一段呢是說明歷事練心的重要性,就是為什麼要歷事練心呢?那麼這個地方就講出它的一個重要性:圓教從名字初心,便用佛知佛見修行。圓教的第一個階位就是名字初心,就是名字位,聞經達理、斷疑生信,對於諸法實相的道理生起了勝解,這樣子他就入了佛知佛見,跟三世諸佛是同一鼻孔出氣了。這個“佛知佛見”簡單地說就是他明白了現前一念心性是即空即假即中,明白這個妙法,明白這一層道理,他不再執著這念心是有一個“我”,他也不會像二乘人把這念心偏空,他知道一念心性是即空即假即中的,中道思想。

那麼有了這樣的勝解以後要做什麼事呢?豪傑丈夫,具一切無明煩惱,偏向冰凌劍鋒上行。那麼你明白這一層道理以後做什麼事呢?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說你內心當中是有無明煩惱,說是:覓心了不可得,吾與汝安心竟。這找到了根本的原點,但是從事相上來說,你有如夢如幻的煩惱跟如夢如幻的罪業,這怎麼辦呢?“偏向冰凌劍鋒上行。”冰凌就是一個很寒冷、積集很久的一個冰;這個劍鋒當然是很尖銳的刀,就是比喻一個很惡劣的境界上去歷練。

那麼為什麼呢?非冰凌劍鋒,不能鑄無明煩惱成菩提般若故也。就是我們今天在處理這個如夢如幻的煩惱,要把它轉成如夢如幻的菩提般若,你還得靠逆境。這個順境是不成的,一定是逆境才能夠轉煩惱成菩提的。

那麼這以下第二段講出他的理由。說修行人順順境境的、平平安安地過日子不是很好嗎?一定要逆境呢?那麼蕅益大師講出一個道理出來:天降大任,必先苦勞拂亂,令動心忍性。引用孟子的話,說這個上天他要降下一個偉大的任務給這個人,使令他能夠傳承三世諸佛的佛道,傳承三世諸佛的佛法,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把這樣廣大的責任、弘傳正法的任務交給一個人,他一定會讓他不是很平安。怎麼回事呢?“苦其心志”,讓他心志感到很苦惱,那麼他的色身是怎麼回事呢?“勞其筋骨”,他的身體就是很勞動,跑過來、跑過去,他經常就是有些勞動的事情,他也不是經常在佛堂打坐的。“拂亂其所為”,他做事情也不是很順利,他不是勞動就有成果,也經常就是很多的挫折,很不順利。為什麼要這樣子呢?因為上天要使令他“動心忍性”,就是要堅定他的意志力,去調柔他的性格,這個忍性。這個“動心”當然指的是剛骨了,這個“忍性”指的是一種柔氣。這個忍性是比動心更難。我們在做執事當中任勞容易任怨難。說你今天叫你去工作,從白天做到晚上,可以;但是有人譏嫌你,有人批評你,你受不了,你就是很難忍下來。這個忍性的功是不容易的,所以你為什麼沒有辦法承擔大事業就在這個地方。我們一個人怎麼知道這個人能夠承擔大事業?一個人他動不動就發脾氣、就很沖動,這個人一輩子什麼事都辦不好,誰也不敢把重大的事交給你。你一定是要很內斂、調柔,人家才敢把事情交給你,這個忍力要夠。所以這個事情,一個人的才華是一回事,這個忍力要強,韌性強。所以說呢,上天他在決擇一個人的時候,他要緊的就是要能夠增加他的意志力,加強他的忍力。那他用什麼方法呢,他當然不是用順境來加強。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拂亂其所為,用這樣的逆境來刺激他。這以下講出四個譬喻:

頑鐵不煉不成鋼。這個生鐵本質很松散,但是怎麼辦呢?你要拿這個鐵去用火去燒,燒了以後把那個鐵打,打完以後再拿去淬火,用水去淬火,淬火再燒。經過幾次的鍛煉錘打以後,哦,變成一個非常堅定的鋼,削鐵如泥,這是一個很好的寶劍。這個寶劍的成就它也不是說很自然的,它是經過很多次的錘打才有這個寶劍。

美玉不治不精瑩。那麼一個美玉,再好的材料,剛開始它不就是跟一般的石頭一樣。它有很好的善根,但是它沒有去磨練的時候,這個玉沒有磨,它不能發揮光芒。這個光芒要發出來一定是經過磨了以後,這個石頭才變成光芒。

松柏不歷歲寒不挺秀。這個松樹柏樹在溫暖的天氣就是一副懶洋洋沒精神的樣子,但是到了歲末冬寒的時候,天氣越冷,這個松柏遇到寒冷的天氣一刺激,它長得特別的挺拔,特別的秀麗。

孤臣孽子不歷熏不達。孤臣指的是被遺棄的臣子,有些臣子可能是講話得罪了皇上,貶到邊疆去,不受重用了,被放棄的臣子。孽子指的是偏室所生的兒子,他不是正房所生的,偏室所生的在大家庭沒有什麼地位,誰也看不起他。那麼他就在這麼樣一種卑微的環境當中,他歷練,他如果沒有經過歷練,他就不能夠顯貴通達。

換句話說呢:豈有粥飯習氣,暧軟形態,可坐進此道者?說所有的承當大事業的,在生命當中能夠創造廣大事業的,都不是粥飯習氣。不是說一個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就能夠承當大事業的。或者是暖軟形態,這個暖就是一種溫暖,第二個軟是柔軟,這種順利的境界能夠成就這種大道的,不可能的。

我們凡夫的心情是希望順境,希望今生能夠平平安安的,少事少惱,很順利地過一輩子。但是非常不幸的,就是說這樣子的生命,是一片空白,什麼也沒有把事做好,除了增長愚癡以外,什麼也沒有得到。所以宗喀巴大師也說,“順境安適,般若無緣”。在順境當中你很難把語言文字的佛法轉成你內心的一個深刻體驗。我們看現實環境,現在在外面裡面住持正法的,很少人是住茅蓬的,很少,我幾乎看不到。都是在僧團中歷練出來的,干過當家師,干過方丈,干過執事的,然後從這個經驗當中的刺激,他從佛法才有深刻的體驗,才能夠有這樣的意志力來承當末法時代的住持正法。因為你住茅蓬,當然你也可能會拜佛、念佛,但是有一個問題,你一生當中沒有人刺激你。你就一個人,誰刺激你呢?你經常保持在一種順境安適當中,你很難對佛法有深刻的體驗。即使你善根很好,你是一塊美玉,但是沒有人磨,這個美玉不能放出光明,充其量還是一塊石頭。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我們應該知道,逆境對我們的重要性。雖然這個當中痛苦,但是你能夠急速地成長,這是個觀念在這個地方。就是說,頑鐵它是什麼因緣成就鋼的?它是因為鍛煉。美玉為什麼能夠放出光芒?因為它磨治。松柏為什麼能夠挺秀?因為它遇到寒冷的刺激。孤臣孽子為什麼能夠通達?因為他有逆境的考驗。所以說如果我們一輩子出家就是悠悠泛泛、飽依終日、無所用心,粥飯習氣、暖軟形態,你絕對不可能成就大功德,不可能的。那麼這是說明逆境的重要性。

第三段結勸:夫小小境緣,便成事障,因平日無分毫契心恰意處耳。蕅益大師他的一個開示說,說這個作者——對方,一點小小的境緣就有障礙,平常內心當中沒有一個契心恰意處,你內心當中沒有一個相應的法寶。說我們平常出了家,反正打板就出來做早晚課,早晚課下來以後就做什麼?就打妄想,打自己的妄想。你從來沒有去體驗佛法,沒有在心中建立一個堅定的法的力量,你內心當中整天就是向外攀緣,當然逆境一刺激你就受不了。你心中沒有一個法寶,沒有一個房子的保護。

那麼怎麼辦呢?果達妙理,則現前極惡逆事,第一玄妙,為第一明師良友。若捨此等境界,何法可修可悟可頓邪?如果我們今天明白了實相的妙理,知道了“何其自性,本自清淨”,煩惱罪業都是如夢如幻,那接下來的就是一個惡逆的境界,這是一個我們最好的所觀境,也是幫助我們進步的一個明師良友。離開這個惡逆境界,你就很難去修,很難去悟,很難去證語。

所以說呢:兄平日學問,大率向語言文字上著眼,不向義理上體會,躬行處較勘。轉得此關捩子,方是大乘淨土因也。那麼,就是我們平常做學問,就是語言文字上的理解,很難深刻地在義理上體會或者是實際地去實踐。那麼你要緊要“轉得此關捩子”,這是一個關卡,是一個逆境的關卡,才能夠成就大乘的淨土因,由平時的正念達到臨終的正念,這個就是一個歷練的重要性。

我們講說“理可頓悟,事須漸修”。這個修學的次第是這樣,你剛開始還不能馬上歷練,你剛開始內心沒有法寶,你這個逆境一刺激,你可能就退失道心了。所以我們對初學者應該保護,因為他的善根太薄弱了。就像小的幼苗,要在溫室中保護,你一下子送到外面去,風雨吹打,他就“我不修行了”,那就糟糕了。所以剛開始我們應該在靜中聽聞正法,如理思惟,在心中先明白生命的真相。那麼明白了以後,你進一步要突破,那一定就需要逆境了。在這個人我是非、成敗得失當中去歷練,慢慢地你就會受到逆境的刺激,從刺激當中呢你就用佛法來反省自己、檢討自己。這個時候就是你突破的時候,你就能夠把語言文字的佛法消化成你心中的一個勝解,你心中的正意念。這個逆境就能夠把文字的佛法轉成你心中的智慧。所以這個逆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是不可避免的。不過當然這個逆境的出現應該是你果達妙理以後,你應當是明白道理以後碰到逆境會更好,否則你可能會生起嗔恨心,就結惡緣。你不能往道上會,人家對你的考驗,你懷恨在心,那可能就不好了,你不能用法寶來化解你這個逆境,那可能是反效果了。所以這個關鍵就是我們一定先明白道理,然後再去歷練,應該是這樣子的。

問:事修好像跟一念清淨心不完全一樣,它是說相隨順,如果這樣做的話就是跟它相隨順是嗎?前面的那一篇論文。

答:那一篇論文是說“如此慚愧覺悟修行,自然習氣漸消,智光漸露,祖意佛意顯於一念清淨心中矣。”如果從清淨心的角度,是我不可得、法不可得,沒有我相法相,沒有雜染的我相法相,也沒有清淨的我相法相。但是問題就是說,這個菩薩呢他這個清淨心他一動,就是一個菩提心了,那就落入有相的。他從清淨心裡面出來,他就要追求佛道、要下化眾生,他一動就是菩提心,所以菩提心就是清淨心的用。當然這個菩提心是有相,要不然這個佛道跟眾生是怎麼來的呢?他觀佛道的尊貴而追求,觀到如母有情的苦惱而下化。那麼你要從清淨心一動一個念頭就變成菩提心以後,那你就是要去歷練了,那歷練的心情就是慚愧、覺悟、修行三個心情。那如果說是清淨心,那是諸相不可得的,一切法不生。清淨心的境界是一切法不生的,這是一個不思善、不思惡的境界。

問:就是說那三個心就是跟清淨心相隨順的?

答:相隨順。它能夠幫助你開顯清淨心。我們講稱性起修,全修在性。你依止清淨心生起修德,生起慚愧、覺悟、修行,這個全修在性怎麼說呢?這個修德,它又會引導你到另一層次的清淨心。所以講依體起用、用還照體。你依止清淨心、依止我空法空的智慧,去修善法,這個善法它又幫助你,推你往清淨心的角度更進一步。從名字位的清淨心到相似的清淨心到分證的清淨心,那都是要靠歷練成就的。順境的進步是非常慢的,我們要對佛法的那個道理要有深刻的體驗,那逆境是太重要了,非常的重要。一個人沒有逆境的刺激,你那個法寶要表現很大的力量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你本身沒有對佛法的理解,你遇到了大的逆境,這個很容易有問題。你的善根不夠,遇到逆境你不能往道上會,可能你會造罪業,或者跟眾生結惡因緣。所以這兩個都很重要,你一定先悟入了實法,然後再去事相上歷練,這樣應該比較好。所以我們對初學者,你應該適當地保護,但是你發覺他善根成熟的時候,你再保護他就害了他,應該讓他歷練,他是這樣的次第。

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QCJ1]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五之一

書一

答曹源二書
 
 

上一篇:傅味琴居士: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30~39)
下一篇:傅味琴居士: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40~49)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