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習“雜阿含經”論增上心學
蔡惠明
一、“雜阿含經”為修禅者所專習
增上心學就是定學,也作增上意學。梵語Dhyana,意譯禅那,暑稱為禅。意譯作“思維修”、“棄惡”等,通常譯作禅定。“定”是梵語Samadhi的意譯,音譯為“三昧”、“三摩地”或“三摩提”。意譯又作“正受”、“等持”。禅定就是“安靜而止息雜慮”的意思,這是佛教修行的基本方法,郎以靜坐欽心,專注一念,久之達到身心輕安,觀照明淨的狀態,稱為“禅定”。定有兩種:一是“生定”,指人們生來就有一種精神功能,屬於報得;二者“修定”,指專為獲得般若、功德、神通而修習所得的功夫,屬於修得。禅定重在修心、見性,而不限於靜坐疑心,專注觀境的形式。‘雜阿含經”主要內容就是聯系此丘修習禅定,講述佛教教義。主張“善攝諸根”、“內寂其心,如實觀察”。闡明正確的禅思,並斥責外道的禅觀。記述修禅的步驟、方法,注意事項及其所要達到的結果等,所以有人認為此經重在止觀道理,為修禅者所專習。禅法就是止觀方法。止為梵語Samatha(奢摩他)的意譯,觀為梵語Vipasyna(毗缽捨那)的憊譯。止是息除妄念,專心一境;觀是在“止”的基礎上發生智慧,辨明事理。通過“止觀”的修習方法,可以悟到“緣起性空”而成佛道。中國天台宗始創人智顗大師特別重視止觀法門,著有‘摩诃止觀’、‘童蒙止觀’等書,闡述修習止觀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雲何為定?釋尊在‘雜阿含經’第二二一經中告諸此丘:
“若諸此丘在學地者,未得心意增上安隱,向涅槃住,如是像類此丘,我為其說不放逸行。所以者何?以彼此丘習學諸根,心樂隨順資生之具,親近善友,不久當得盡諸有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當後有。所以者何?彼眼識所可愛樂,染著之色,彼此丘見已,不喜、不贊歎、不染、不系著住;以不喜、不贊歎、不染、不著住故,專精勝進,身心止息,心安極,住不忘,常定一心,無量法喜,但逮得第二二昧正受,終不退減隨於眼色;於耳、鼻、舌、身、意識法亦復如是。”說明“心……不染、不著住故,專精勝進,身心止息,心安極,住不忘,常定一心”就是“定”的境界。在七八五經中,釋尊告諸比丘:
“何等為正定?正定有二種。有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若心住不亂、不動、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何等為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住,不亂、不散、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說明正定有世間、出世間兩種。世間定只是轉向善趣,而出世間定,則是從心專注於一境,觀察四聖谛之理而悟得。
二、禅定的意義
關於禅定的意義主要是解脫、三昧、正受。‘俱捨論’說:“定稱為三摩地,以之為大地法之一。”‘唯識論”則譯為定,以之為五別境之一,謂修得禅定,為色界、無色界心地的作用,必須經過精勤修行得入定境,如三學中的定學,六度中的禅定波羅密,五根中的定根、五力中的定力,八正道中的正定。‘三藏法數’卷九載:“定者禅定也,謂能攝散澄神,見性明道,故日定學。”在‘雜阿含經乙第六八六經中,世尊告諸比丘:
“如來有六種力,若六種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的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家中師子吼而吼。謂處非處如實知,如來初力。復次,過去、未來、現在,以業法受如實知,如上廣說,是名第二如來力。復次,如來、禅、解脫、三昧、正受如實知,如上廣說,是名如來第三力。復次,如來過去種種宿命之事如實知,如上廣說,是名如來第四力。復次,如來天眼淨過於人眼,見諸家生死此生彼,如上廣說,是名如來第五力。復次,如來結漏已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如上廣說!乃至於家中,師子吼而吼,是名如來第六力。”可見如來六種力中,第三如來力如來禅、解脫、三昧、正受就是禅定的力用。
上座部佛教有四禅,大乘佛教則有九種大禅、百八三昧等·四禅是:
1、初禅。郎禅定的初級階段,這時沉思於專一,摟除情欲,消除不善心,這就是“離”(離欲境界),即離欲界苦,而得清淨喜樂。但此時尚有思慮,還未達到表象的沉靜,所以稱為“初禅’。
2、二禅。由初禅進而安住一想,達到表象的沉靜,獲得定力喜樂,是二禅境地。
3、三禅。由二禅進而捨喜樂,達到完全安靜,獲得輕安的妙樂。具捨支、念支、樂支、慧支、一心支。
4、四禅。由三禅再提高一步,至此四禅,呵棄三禅的樂受,四支的不苦不樂受支、捨支、念支、一心支。苦樂雙亡,達到捨定的清淨境界。
四禅天中還有不還天,為證三果聖人阿那含(此雲不還)的寄居處。因他們所入之定為四禅的,所以四禅捨心家同分而安立居處。伹第四禅天,系有漏凡夫,只能伏惑,而五不還天,是無漏聖人,而能斷惑,聖凡有異,伏斷懸殊。阿那含有利鈍兩種,利根阿那含,即於色究竟天第四禅天的不還天的捨定心中,發無漏“人空”智慧,斷盡思惑,郎便超出三界,離分段生死,證偏空理,成阿羅漢。鈍根阿那含,在色究竟天中,復由定心,欣上厭下,滅色歸空,生無色界,修四空定,斷三十六品思惑盡,證我空理,郎出三界,成阿羅漢,這是他們的差別。五不還天的說法,是中國天台宗所作的補充。
大乘的九種大禅是:自性禅、一切禅、難禅、一切門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煩惱禅、此世他世樂禅、清淨禅。百八三昧是般若經典中所述的一百零八種禅定。‘大智度論’卷五有詳細說明,請參閱。
“中間含經’卷二也有“四禅”的闡述,卷七十二則講二二定”,‘長阿含經’卷十談到八解脫,限於篇幅,未能詳引,並請參閱。
三、禅定的分類
原始佛教重視禅數,認為戒定慧三學中,戒是根本,定慧是實踐。定指“禅”,慧指了解“敷”。所謂“數”,即數法,指毗昙而言,毗昙郎阿毗達磨,一般譯作對法,也可譯作敦法。為什麼稱為數法?因為1、禅經的分別,經中法相繁多,名目不一,昕以要將它分類,一般就以數為分類的標准,把相關聯法分為一類,然後依次序數的次第排列為一法、二法、三法等,這種分類方法稱為“增一” ,在漢譯四‘阿含’中就有‘增一阿含’,經文均帶法敷,由一至十一相次編纂,就是應用數法,這在昆昙中占重要位置;2、對於法的諸門分別,郎對某一種法,既可歸於這一類,又可歸於另一類,如地、水、風、火,既在“四大”中講,也在二八界”中講。對某法在這裡講,在那裹也講,稱為“數數分別”,也與數相關。所以稱為數法。禅法的種類很多,其中之一是“安般守意”,又譯作“持息念”。“安”指入息(吸),“般”指出息(呼),持息就是控制呼吸;“念”是說“專注一心”。“守意”就是揩念,也即當作持解。這種禅法要求有意識地控制呼吸,同時又要求專注一心,思想集中,這就是上座部十念之一。最早將印度禅法介紹到中國的安世高,主要就是念息法,因為此法簡單易行,在印度早就流傳,而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初,依附於方術,走向黃老之學,而道家也講究吐納、食氣等養生之術,適合中國人的口味。這種數、息、止、觀、還、淨的禅法,由吳康僧會的綜合,後被天台宗吸收為“小止觀·六妙門”,很受歡迎,對後世禅學有一定的影響。所謂“禅數”,就是把禅法與數法結合起來。東晉道安謂安世高擅長禅數,而他所譯也以禅數最為完備。
據記載,安世高的禅法是依僧伽羅剎傳承,用四念住貫穿五門(五停心)而修習。他從大本“修行道地經”抄譯了三十七章,著重身念住,破除人我執。念息另譯大小‘安般經’,其中說六種特勝,也和四念住相聯系,這是上座部用念住統攝道支的基本精神。因為和當時道家“食氣”、“導氣”,“守一”等說法相似,所以很快流傳。東吳康僧會先從江南陳會受學,注解了‘安般守意經’。他以自己學禅的心得,在所編:八度集經’的禅定度中,對止觀有扼要的敘述。道安得新譯昆昙的啟發,對安世高翻譯的業跡,認識更清楚,他從各經中抄襲十經,加以解釋,成為‘十法句義經’。
禅定的分類有:1、世間禅,可分兩種:①根本味禅,此有四禅、四無量、四空等三品,合為十二,稱十二門禅。厭欲界的散亂修四禅,欲大福的修四無量。厭色籠的修四空,為生一叨出世間善法的根本,所以稱根本味禅。又合證而為觀慧,因此名隱沒。於其禅定生愛味,所以名有垢。所觀的境界不分明,因名無記(此中出世善,非於四禅、四無量、四空直生,乃以它為所依,更修谛觀而生)。②根本淨禅,亦有三品: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禅。慧性多的人修六妙門,定性多的人修十六特勝,定慧均等的修通明禅。根本的含義就是不隱沒、無垢、有記,與上述相反。然前述的根本味禅,為凡夫外道厭下地、欣上地的,以六行觀修得,或佛弟子以八聖種修得,因而發有漏智、無生無漏智的,所以名為世間禅。第二種根本淨禅,利根的外道凡夫,在佛出世前亦修,因而發有漏智,所以稱世間禅。但逢佛出世,聞佛說法,則依之而直發無漏智,這與有漏智不同,稱為淨禅,“止觀’卷九之一稱為亦有漏亦無漏。
2、出世間禅。有觀練熏修的四種·觀禅有九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四種。觀是觀照的意思,明觀照不淨的境界。練禅指九次定,練就是鍛練。在觀禅中,由於行用未調練,出入中間,尚雜異念,要由淺入深,順次鍛練四禅滅盡定,不離異念,所以稱“練”。‘俱捨論’名為雜修靜慮。伹局於四谛,今為通練八地。熏禅即獅子奮迅三昧,熏是熏熟自在的意思。前九次定,但能得順次入,而不是逆次入。今順逆自在如獅子奮迅,進退自在,所以名獅子奮迅三昧。此觀、練、熏、修的四種禅,雖是緣有為法的事禅,而能離欲過,不俟觀谛理,能發無漏智,總稱出世間禅。但依‘俱捨論’輿‘成實論’,都是觀有為法的事禅,是有漏禅。
3、出世間上上禅。郎‘地持經’所說的大乘九種大禅,上文已有介紹,不再重復。
定的分類,有世間定、出世間定、正定、邪定。‘雜阿合經’第七百五十經中,釋尊指出無明為諸惡不善法的根本,明為諸善法的根本:
“若諸善法生, 一叨皆以明為根本,明集、明生、明起。明,於善、不善法如實知,有罪、無罪,親近、不親近,卑法、勝法,穢污、白淨,有分別、無分別,緣起、非緣起悉如實知;如實知者,是則正見。正見者,能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定起已,聖弟子得正解脫貪、恚,癡。貪、恚、癡、解脫已,是聖弟子得正智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在第七八六經中,世尊告諸此丘:“若比丘心向邪者,違背於法,不樂於法;若向正者,心樂於法,不違於法。何等為邪?謂邪見乃至邪定。何等為正?謂正見乃至正定。”此外,尚有:有覺有觀定、無覺少觀定、無覺無觀定等。
有關八勝處、八解脫、九次第正受,三昧,分別闡述如下:
1、八勝處:①內有色想,觀少許若好若丑的諸外色,得這樣想:“知………見勝彼等‘諸色’,”此為第一勝處。②內有色想,觀無量若奸若丑的諸外色,得這樣想:“知………見勝彼等‘諸色’,”此為第二勝處。[3]內無色想,觀少許若奸若丑的諸色,得如是想:“………”,此為第三勝處。④內無色想,觀無量若奸若丑的外色,得如是想:“………。”此為第四勝處。⑤內無色想,觀諸外色青,青色青光青現:…:此為第五勝。⑥內無色想,觀諸外色黃,黃色黃光黃現……此為第六勝處。⑦內無色想,觀諸外色赤,赤色赤光赤現……此為第七勝處。⑧內無色想,觀諸外色白,白色白光白現……此為第八勝處。(以上見‘長阿含經’卷十)。
l八解脫是:①有色者(內有色想),觀諸色想得解脫。②內艇色想者,觀諸外色解脫。[3]有“淨”的勝解。④超越一切諸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空是無邊也”雲雲的空無邊處具足住。⑤超越一切空無邊處,入“識是無邊也”雲雲的識無邊處具足住。⑥超越一切識無邊處,入“無任何有”雲雲的無所有處具足住。⑦超越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⑧超越一切非想非非想處,入想受滅具足住。
3、次第正受。‘雜阿含經’第四七四經中,佛告阿難:“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又復阿難!我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以諸行漸次止息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
阿難白佛言:“雲何世尊!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
佛告阿難:“初禅正受時,言語寂滅;第二禅正受時,覺觀寂滅;第三禅正受時,喜心寂滅;第四禅正受時,出入息寂滅;空入處正受時,色相寂滅;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寂滅;無所有處正受時,識入處想寂滅;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處想寂滅;想受滅正受時,想受寂滅,是名漸次諸行寂滅。”阿難白佛莒:“世尊!雲何漸次諸行止息?”
佛告阿難:“初禅正受時,言語止息;二禅正受時,覺觀止息;三禅正受時,喜心止息;四禅正受時,出入息止息;空入處正受時,色想止息;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止息;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止息;想受滅正受時,想受止息,是名漸次諸行止息。”
4、三三昧是舊稱,新稱為三三摩地,意譯三定、三等持。‘仁王護國經’謂三空,這是就所觀理而說。‘十地論’名為三冶,這是就斷障而言。此三昧亦有有漏、無漏兩種,有漏定稱三三昧,無漏定稱三解脫門。解脫即涅槃,無漏為能入涅槃之門。猶如有漏謂八背捨,而無漏謂八解脫。三三昧又分:①空三昧,與苦谛的空、無我二行相相應的三昧。②無相三昧,是與滅谛的滅、盡、妙、離四行相相應的一二昧。⑧無願三昧,舊稱無作三昧,又譯無起三昧,是與苦谛的苦、無常二行相,集谛的因集、生、緣四行相應的三昧。三三昧又含有覺有觀定、無覺少觀定、無覺無觀定。請參閱‘中間含經’卷七十二。
四、定的雜染奧淨化
釋尊在“雜阿含經’第六八四經談到如來十力時說:“如來、應、等正覺禅解脫,三昧正受,染惡清淨,處淨如實知,是名如來第三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家中師子吼而吼。”在第八·八三經中,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禅:有禅三昧善非正受善,有禅正受禅非三昧善,有禅三昧義亦正受善,有禅非三昧善非正受善。復次,四種禅:有禅住三昧善非住正受善,有禅住正受善非住三昧善,有禅住三昧善亦住正受善,有禅非住三昧禅亦非住正受善。復次,四種禅:有禅三昧起善非正受起善,有禅正受起善非三昧起善,有禅三昧起善亦正受起善,有禅正受時善非三昧時善,有禅三禅時善亦正受時善,有禅非三昧時禅亦非正受時禅。復次,四種禅:有禅三昧處善非正受處禅,有禅正受處善非三昧善,有禅三昧處善亦正受處善,有禅非三昧處善亦非正受處善。復次,四種禅:有禅三昧迎善非正受迎善,有禅正受迎善非三昧迎善,有禅三昧迎善亦正受迎善,有禅非三昧迎善亦非正受迎善。復次,四種禅:有禅三昧念善非正受念善,有禅正受念善非三昧念善,有禅三昧念善亦正受念善,有禅非三昧念善亦非正受念善。復次,四種禅:有禅三昧念不念善非正受念不念善,有禅正受念不念善非三昧念不念善,有禅三昧念不念善亦正受念不念善,有禅非三昧念不念善亦非正受念不念善。復次,四種禅:有禅三昧來善非正受來善,有禅正受來善非三昧來善,有禅三昧來善亦正受來善,有禅非三昧來善亦非正受來善。復次,四種禅:有禅三昧惡善非正受惡受,有禅正受惡善非三昧惡善,有禅三昧惡善亦正受惡善,有禅非三昧惡善亦非正受惡善。復次,四種禅:有禅三昧方便善非正受方便善,有禅正受方便善非三昧方便善,有禅三昧方便善亦正受方便善,有禅非三昧方便善亦非正受方便善。復次,四種禅:有禅三昧止善非正受止善,有禅正受止善非三昧止善,有禅三昧止善亦正受止善,有禅非三昧止善亦非正受止善。復次,四種禅:有禅三昧舉善非正受舉善,有禅正受舉善非三昧舉善,有禅三昧舉善亦正受舉善,有禅非三昧舉善亦非正受舉善。復次,四種禅:有禅三昧捨善非正受捨善,有禅正受捨善非三昧捨善,有禅三昧捨善亦正受捨善,有禅非三昧捨善亦非正受捨善。”
經文說明:禅三昧與正受之間:善與非善;非善與善;善與善;非善與非善等四種情況。如是,禅三昧與正受之住、起、時、處、迎、念、念不念、來、惡、方便、止、舉、捨,亦同有上述四種情況。
五、修定的前行
依“燴上善學”到“增上信學”,進而到“增上戒學”次第修習,住於戒清淨,完成這樣的修定的前行:
1、斷破“十障礙”:①住所,②家,⑧資具,④家,⑤作業,⑥旅行,⑦親戚,⑧病,⑨讀誦,⑩神變。
2、親近“能授業處善士”:①世尊,②大聲聞,⑧漏盡者,④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⑤得禅的凡夫,⑥三藏侍者,⑦知恥者,⑧多聞者。
3、《分別性行:甲、六種性行:①貪行者,②瞠行者,⑧癡行者,④信行者,⑤覺行者,⑥尋行者。乙、衣、食、住等等適合自己性行。
4、選取“業處”:請參閱‘雜阿含經’第七四一至七四七經“四十業處’。
5、住於適合修定的場所。
6、斷破“小障礙”:①住處干淨,②衣服干淨,⑧身體干淨。
7、學習“修定的規定”,如修習“地遍”等。
原載《內明》第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