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成觀法師:禅之甘露 第十章 習禅五階(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十章 習禅五階(下)

要想成就禅定,應先修習前方便如下,以便復習。

前方便一:呵責五欲,前方便有三大項,現在將整個大綱列表

五欲有下面兩組:

(甲)對色、聲、香、味、觸所生之欲——較抽象的一類

(乙)對財、色、名、食、睡所生之欲——較實際的一類

這五種欲不但會妨礙我們專心修定,也會覆蔽我們的心,令失其明淨。所以習禅者應呵責五欲。

前方便二:捨棄五蓋

五蓋是:

1、貪蓋(貪婪或執著)

2、瞋蓋(厭惡或憎恨)

3、睡蓋

4、掉悔蓋

5、疑蓋(對佛法懷疑不信)

前方便三:修習五法

五法是:

1、欲(意願)

2、念(思惟、憶念)

3、精進

4、巧慧

5、一心

前方便一:呵責五欲

上星期我們談到呵責五欲,並且解釋了五欲會如何破壞或障礙習禅者的定力。在此我再提一下,所謂呵責或譴責,其隱含之意為:要能正觀五欲,亦即,洞悉五欲這幫不良分子對行者所要達成之目標是一種障凝,如是了知其過患之後,行者才會責備自己竟然有此不純潔的欲望;或者把欲——如果有的話——當作一個擬人化的對象來譴責,以期壓制將生之欲,令其不起;或逼退已生之欲,令其速滅。也就是說,不讓五欲擋住我們修行的去路。現在我們來討論習禅的第二個前方便——捨棄五蓋

前方便二:捨棄五蓋

行者當知,有五種蓋能把我們的心包裹在無明黑暗之中:這五種蓋是:

貪蓋

瞋蓋

睡蓋

掉悔蓋

疑蓋

這些之所以都稱為蓋的原因,是因為它們能覆蓋我們的心,乃至覆蓋我們的本性,故名之為五蓋。我們之所以會隨業水漂蕩而遠離了自己的本性(或佛性) ,全要歸咎於這五種蓋。幸好,事實的真相是:我們並沒有真正地遠離我們的佛性——它可是一直都跟著我們在一起的,未嘗一刻暫離!本性雖然時時刻刻都與我們同在,但我們依舊是看不到它,其原因就是因為這五種蓋遮住了我們的視線。我們好比在牆的這一邊,而我們的佛性就在牆的另一邊,擋在我們與佛性之間的,就是這堵五蓋之牆!就是這堵不透明的五蓋之牆令我們覺得好像自己的佛性遠在天邊:而事實上,它還真是近在咫尺呢!有一點特別重要,你一定要牢牢記住:我們並未奂正遠離自己的佛性或本性,而且把我們與佛性分開的那些障礙,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大。如今我們努力的目標,即是要除掉這些蓋,以使佛性再度無遮無隔地顯現出來。下面闡釋一下如何觀察及除蓋之法:

1、捨棄貪蓋(貪婪或執著)

這一項可說是上面所闡游之習禅的第一個前方便(呵責五欲)的總目。彼處的五欲,即是此處所稱的貪蓋。此貪蓋是如此根深蒂固地埋藏在我們的心裡,由於曠劫以來,我們窮年累月、無有間斷地積集著五欲之業,結果使得它們早已在心中鞏固異常,極難動搖或拔除了。因此,在修完前方便一之後,即須繼續趁勝追擊,奮力冉全盤修一次,幾乎像是決一死戰一般,或像短兵相接的肉搏戰一樣,以確信所有躲在戰壕中及城垛後的敵人(毒根)全都解決了。換句話說,這一次是把它們全了結了,一個也不准留!

2、捨棄瞋蓋(厭惡或憎恨)

當我們喜歡上某樣東西的時候,便自然會有逐漸貪著它的傾向。反之,如果我們得不到我們所想要的東西,那貪著之情就會反彈回來,搖身一變,變成瞋恚或憎惡之情。這些瞋恚之情對行禅者的危害甚大——其危險性遠甚於貪著。貪著能驅策我們去做善事、惡事、或無記之事,而瞋恚或生氣卻只會驅使我們去做有害的事——因此瞋恚純粹是惡的。事實上,傷害性的行為,多半是直接或間接地在憤怒、瞋恚的驅使下做出來的。因此,摒除瞋蓋乃是行者刻不容緩的事。

順便提一下,在貪、瞋、癡三毒當中,癡才是一切不善法的始作俑者,貪愛或取著是愚癡的第一代子孫,而瞋恚或生氣等則是愚癡的第二代子孫。把這些貪瞋癡的大毒、小毒全都集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個家庭——輪回之家、或輪回之大本營。

3、捨棄睡蓋

睡眠是一種蓋,因為它能把一切屢相覆蓋在一團漆黑之中。當我們睡著的時候,我們對自己便完全失去了控制——完全失去意志力,而隨業風飄蕩。經上說,人在睡眠中的狀況、與人臨終之後所處的境況非常相像(尤其是死亡後與再投胎之間,四十九天的中陰身期間,梵文稱之為Antara-Bhava,中有) ,因為我們死後便自然失去在生時清醒的意志力,同時我們的業力會立即接管而承辦一切,替我們作一切取擇,我們就這樣身不由己、無可奈何地被業力引領到下一世的投生之處。

由於過去各人所造的業不同,所以在睡時,有的人會作惡夢,有的會作好夢,而有些修行好的人,即使在夢中也會繼續修行!這乍聽起來似乎很奇妙,而且叫人難以置信,其實這並沒什麼神奇。它的實際情形是這樣的—由於這些修行人平常一直都很用功地在修行,所以當他們在夢中一遭遇困難或災難時,他們便會自然而然地稱佛名號,或求助於法而誦陀羅尼(咒)等,或者做些有所肋益的對策;如是,其在夢中的困境便戛然而止、乃至消失無形。這與一般人在夢中絲毫無計可施、求助無門的情況相比,簡直不能以道裡計。

雖然方才所談為夢中之事,但我們醒時的生活,不也有如一夢嗎?這麼說來,我們在夜間所作的夢,就成了夢中之夢,恰似哈姆雷特一劇中的戲中戲一般。如是,在我們一生的大夢中,也有許多夜晚裡的小夢。然而,小夢易醒,大夢難覺;我們學佛的人都很想從這大夢中醒過來,那正是何以我們今天會在這兒研習佛法的原因!我們大家能聚在這兒談論佛法,也是由於業力牽引所致。眾生皆受著業力的驅策與牽引,不管你願不願意、或者知不知道。

睡眠能令我們變成猶如一具死屍般,軟弱無力、無堪無助。這個情況常令修行人感到十分困擾、懊喪。也正為了這原因,佛才告誡我們若要修行,便不要多睡。佛又開示說:佛法行人雖應吃得飽足,以維持修行的體力,但對睡眠卻應盡量減少,睡得越少越好,因為睡眠會把一切都化為黑暗。明白地說,睡眠是習禅者的三大勁敵之一 ,另外兩個勁敵是散亂與掉舉。再說,當你正修得境界很好的時候,你若不論為何原因,停了下來,跑去睡覺;接著等你一覺醒來時,你便會悲痛地發覺:在睡前所修得的那些善境界怎麼都不見了!這時,要想失而復得,你就得再從頭修起——因為那原本持續無間的佳境,已經讓睡眠這段停頓與空白給打斷,或攪亂了。這有點像在公路上開車:一旦你停下車來休息一會兒,或做些其它事;當你要再啟程時,就得重新發動引擎、暖車、重新加速——一切都得從頭來過,才能再次上路。

縱然睡眠有如此多的缺點,你卻不應強迫自己不睡覺。若是勉強不睡,你可能會發現:到了第二天,你便會找很多好理由,反而睡得更多,以彌補前一天睡眠不足的損失——因為你下意識裡會覺得由於昨夜少睡,好像自己虧待了自己一般!

如果你想了解一下自己的禅定修習已經進展到了什麼程度,最簡單的方式,即是以你所需的睡眠量之多寡來定奪。你的禅定修行若是進行得很順利,你便會發現你所需要的睡眠時間愈來愈少了。這聽來似乎很不可思議,其實一點也不。你若從五蓋的觀點來看此事,即會一目了然。眾生之所以需要睡眠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在搜集了一整天的五塵之後,其心上覆蓋了一層厚厚的塵垢,所以我們打從心裡覺得既疲倦、又沉重。這時是為了要把塵垢沉澱到阿賴耶識中,而讓六識心恢復其清明之狀,因此我們才需要睡眠;簡單地說,睡眠的功用是把塵染清理到倉庫中去。而正確的禅定修習,即可令我們較迅速而有效地完成此工作,因此不需那麼多睡眠,便能令心恢復明淨。坐禅在此時猶如一個善於經營的總管或店家老板,他把所有的進貨都安置在庫房中,井然有序,所以實際上他所須花在整理貨品上的時間很少。此外,其店面也總是整理得井井有條、齊整明淨、效率亦高。同理,由於坐禅之助,我們的心上便不再覆蓋著紛亂的塵勞,因此,它便不再需要大量的睡眠來恢復其清明。其結果是:經常習禅之人會覺得異常清醒、極少困意,睡眠大為減少,而其心卻能常保惺惺明覺。

不過有些時候,你在習定之後會感覺到:不但睡眠沒有減少,反而需要更多的睡眠了!這原因是:當你在修習禅定的時候,你猶如正在拂拭你那滿沾業垢的心。

拂拭業心即有如清掃滿是塵垢的地板:在掃地的時候,難免會揚起一些塵埃於空中飄浮。同樣地,我們借著習禅之力而清淨自己的業識之時,於其清掃的過程中所揚起的心垢,飄蕩在空中,似乎會反而更迷蒙了網心眼」,以致令人變得更常昏昏欲睡。在那個節骨眼,我們絕不可退縮、臣服,而被網睡眠蓋」擊敗;我們應該奮力振作起來,以各種方便卻除困意。

4、捨棄掉悔蓋

掉悔之義類似動蕩與不安之狀:掉是掉舉,意為心中興奮、昂奮、高舉不下;悔,又稱惡作,是懊悔先前不應作而作之事,而令心沮喪難安。掉舉與惡作,前者令心高舉,後者令心下沉,然皆令心不安,不能安於止,故二者合稱掉悔,此掉悔以能令心升沉不安,故能覆蓋本心之明淨覺了,而稱為掉悔蓋。為了能得禅定,我們必須消除心中的掉悔蓋。掉悔的來源通常有三:一 、回憶過去,二、企盼未來,三、妄想現在。此三者常能讓人跌入亢奮、期盼、悔恨、嗅陷、或撫今感昔、擔心現在、憂慮未來、焦躁不安等的深淵之中,甚至令人投入無盡幻想的白日夢之中而不知自拔。一言以蔽之,其毛病乃出於不能將思緒一直專注於當下——此時此刻之上。因此,為除此病故,坐禅時一定耍將心專注於當下這一刻,萬勿住於未來、過去、乃至現在的妄想上,我們必須了悟佛於經中所示:過去已經死亡,未來還沒出生——已死的過去只是個鬼影子而已,而還沒出生的未來,則是我們想象出來的龜毛兔角;過去與未來二者之中,當下皆無任何屢實自體存在——所以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要住於過去或未來,而任其撥弄、欺诳:它們只不過是由我們自心所變現出來的幻象或妄想而已。不憶念過去、不期盼未來、不妄想現在,而安住於當下,如是我們的心才能一直保持寂靜,而遠離掉悔、不安,令心止靜,從而進入奢摩他之境。

5、捨棄疑蓋

疑有四種:疑佛、疑法、疑儈、疑己。前三者合起來,即是疑三寶。

(甲)疑三寶

你若是對三寶(佛、法、僧)起疑不信,尤其是對法起疑,坐禅便會遭遇大障礙。要是在某些重要的關卡處起疑,那你根本就無法屢正修定了,或者修不下去了。在對佛法的各種懷疑當中,最嚴重的一種要算是對真如本性起懷疑了。真如本性又叫佛性、或本性。此疑一起,你過去所學的一切佛法都將全部蕩然無存。何以對真如本性起疑,便會有如此嚴重的後果呢?因為:若無佛性,則無人得以成佛;既然不信屢如,便不能信自己能成佛,則所有的勤苦修行,皆成白費;勤苦既成枉然,則何須努力修學?所以這種對屢如本性的懷疑之見,佛稱之為邪見中之最惡者,因為它能阻礙人追求菩提,而令人安於無明愚癡:水受輪回之擺布。

有鑒於此,我們不僅須掃除對佛法或佛教之疑網,乃至更要如是深信:佛法定然是最上善之法,它必能引領眾生達於究竟涅槃及無上菩提,如佛所自行及教示者一般。如是信解、如是思惟,即能破除落於斷滅之疑惑。

(乙)疑己

疑己是指懷疑自己修行的能力;明言之,即懷疑自己是否能達到那最高的目標——最高目標是指得無上菩提而言,亦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任何疑己之惑,便會令我們於無上道裹足不前,我們也就無法蠍盡己力地去盡量把它做好——因為自覺無望,因此你可能會對自己這樣說:沒辦法,我生來就不是那塊料子;不可能輪到『我』頭上來。這對我來說太高太難了!或者會這樣說:那對我來說實在是太完美了,我怎能做得到呢!這就是缺乏自信心,無異於替自己找了一大堆可以偷懶和逃避的借口。然而自己懷疑自己的能力,卻是違背了佛法的第一無上教義:一切有情皆有佛性,究竟平等,終將作佛。若非如是,則佛菩薩何必自找麻煩,一而再、再而三地來此世間,耐心地諄諄教誨我們?豈非白費功夫?一切的自疑,追溯其因,皆由無明業力而起:以無明故,而不能了知究竟實相;因不了究竟實相,故起自疑。而這無明,經我們長劫以來造作積集諸業的結果,早已變成了我們的業習;即使有意想要破除,或轉變它,我們也總會不由自主地又回到我們的無明老家。然而此疑根(無明業習)實與究竟的實相背道而馳,也大為障礙我們修習菩提道:所以,如果我們若冀望習禅有成,則非得千方百計地想盡辦法去除掉這疑蓋的習氣不可,否則此疑根會令行者對一切修學都提不起勁來,縱有所修學,亦不牢固。因為,且不談修道,即使一般世法也都這麼認定:自信心為一切事業成功的根本。所以鏟除對你自己的任何懷疑——包括對你,已具的能力以及肖未發揮的潛能之懷疑——這是你一切修行中最切要的當急之務。你應如是自我教育、如是自我肯定、如是自我期許,勇猛地朝此方向去轉變你自己的思惟形態,俾能於精神上和心理上與深法相應。

以上是行禅所應具備的第二個前方便。

前方便三:習行五法

前面兩個禅定的前方便(先決條件)是名符其實的先決條件;換言之,那些條件是你在正式開始認真修定之前,所必須治妥的行頭。然而現在所要談的第三前方便其中所規定的事項,不僅是你在正式修定之前要如是行,而且在修定當中也須時時不離、依之而行。

1、欲願(得定之欲)

此處所謂的欲並非五欲之欲,而是指欲求得禅定境界的意願或企圖心而舌。我們要作意將此欲願灌輪到我們的心坎裡,因為若無想得定的願望,則根本不可能得定。惟有盡量增強證得禅定之欲念,我們才會肆力以赴。欲望愈強,則所能達到的境界也會愈高。若只有小欲小願、畫地自限,則所能達到的境界也就有限;這是因為欲願是意志之源。倘若我們有強烈的欲願:非得定不可!我們方能如願得定。

然而,此種欲願絕非天生而有。這道理也是佛法中最重要的一環:任何善法或善根皆是由學習、練習、修行然後才獲得的,並非生來即有。依佛的教法與佛智所見,沒有人生來就是聖人或菩薩,甚至佛也非生來不用修行即是佛。佛與菩薩都是從發願、修行、堅忍、克服障難中出生。沒有一樣東西是不勞而獲的;而且目標越高,所須下的工夫也自然越大。然而,一方面由於要證得禅定乃是一件十分艱辛困難之事,另一方面也由於過去所造之不淨業所致,使我們動辄變得懶散懈怠,以少為足,甚至常常只得到一點點境界便驕矜自滿。所以我們的確須要鞭策一下自己,令自己對禅定的欲願不斷地增進。

如此看來,你若想得禅定,就必須令你的願心或抱負不斷地增上再增上——不論它已有多強大,總是還有足以改進與加強的余地!我們應傾全力將這一點做好才行。

2、念

我們一旦發了要證得禅定的誓願之後,便須將此願時時銘記在心,念念不忘——這一點十分重要。然而要時時銘記而不忘失,卻也並非易事!由於業習力的關系,一般而舌,我們的1念力」都十分薄弱,極易忘卻——尤其是對善法,轉念即忘!可是對不善法,我們不但很容易記住,而且常能牢牢記住、久久不忘。雖然不善法我們很快就學會了,但對善法我們卻隨學隨忘,總是記不起來!

我在這兒打個比方,舉一個在沙漠中的旅人為例來說明這一點。有個漂泊於沙漠中的旅人,口渴至極;有一天,他終於遇到了一池水,高興萬分,立刻彎下身子想要喝水。不過在喝水之前,他得先把漂浮在水面上的樹葉和殘渣、碎片等全撥開來。等他喝了一口以後.如果還想再喝第二口,就得重新再撥開那些東西——因為它們又再聚攏來而遮住了水面。在這裡,樹葉與殘渣等是比喻我們的業垢,池水則比喻我們的本性。雖然我們的本性本身總是清淨的,但是目前還不克飲用 (亦即,還不能發揮其功用) ,要等我們撥開了浮在心表的業垢或塵穢之後,方得取用。一旦撥開了,我們即能暢飲本性之水——也就是說,本性即能全然無礙地充分發揮其潛在的能力——此時本性的能力便不會有絲毫浪費、棄置,且能盡情發揮,無有系縛,亦無有遮障——此亦即所謂解脫自在,全體起用。然而業垢猶如池面的樹葉與殘渣,他們既會一再遮障著我們的本性,我們唯有一再不停地將它們撥開,才能繼續取飲於本性之池,俾令本性發揮其用。欲使本性之水潔淨可用,我們即須不停地撥開業垢(即念念修行) 。一旦修行暫停,我們可能很快就會失去香純可口的本性之水而不復得用。換言之,要是我們停止修行除障的工作(除去業垢) ,即使只停止一剎那頃,我們的心池(本性)也會很快回復到它原來髒亂之狀。由是觀之,要達到無上菩提的至高目標,非得時時刻刻持續不斷地努力不成,而在這努力的過程當中,念力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3、精進

精進是修行佛法最重要的動力之一。就像一個努力用功的學生,會比一個懈怠不用功的學生要早些拿到學位一樣;修學佛法亦然,我們如果勇猛精進,便會比懈怠放逸者要早一點得到禅定,乃至種種果證。

釋迦牟尼佛講了一個他自己的本生故事:乃往過去久遠劫前,那時他還只是凡夫,而彌勒菩薩早在四十多劫以前就已發了大心,並且已經開始修行菩薩道了。可是,佛說:彌勒菩薩慢條斯理、從容不迫地修,並沒有為其所訂的最高目標拼命努力。四十多劫以後,釋迦牟尼終於也發心要求無上菩提;但他一發心之後即拼命努力、勇猛精進地修行,結果釋尊竟比彌勒菩薩還早成佛,照理說彌勒菩薩應先成佛才對(因為他比較早發心、修行) 。這意思是說:釋迦牟尼佛過去由於精進力的緣故,即超越了四十劫的生死,因而縮短了他成佛的時間,也因此令自己以及無量眾生於輪回中受苦的時間,大為減少。可見,精進力是速疾成就菩提的一個重大因素。

4、巧慧

巧慧之義為:休必須將色界禅天的種種優勝處,與我們這欲界的種種弊惡處,作一客觀的比較與認識,以便增進你對得定的欲願。欲得巧慧,修觀想法甚為有益:你可觀想你得禅定之後其心怡悅之狀;又可觀想諸佛菩薩深入種種禅定之中,多麼自在、莊嚴、令人崇慕。所以,修巧慧的目的,是要你竭盡一切方法,來加強你誓必達到目標(得禅定)的意志。所謂:意志堅,道必顯。

5、一心

一心是指攝心專注於一境,不動不搖,即所謂一心專念,念念不散亂、不游他境之意。心若散去,則要立刻強行攝回。不過,在將心攝回之前,必須先能覺知此心已經馳散這回事。然而十之八九,我們都不能立刻覺知自心早已跑掉了!我們一旦覺知其事,當下就須趕緊驅迫它再回歸正軌。我們的心散亂外馳這個現象,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到頭來我們會發現:好像自己總是在重復做同樣的事。然而重要的是,你千萬別因此而氣餒。你的心之所以常愛外馳、任意游蕩,純然是由於業習力所造成的。倘能不退、不厭、不斷地努力勤練,假以時日,必定會有所進步,逐漸地,你的心馳散的次數也會越來越少,到最後,你也必能住於一境,而得一心 (即是得定) 。

總結

禅定的前方便共有三組,這三組其實也就是能令人證得禅定的訣竅。現在再總結一下:這些前方便即是正修禅定之前的必備條件;也可說是專修禅定的先決條件。我們若不依此而行,則充其量只能算是玩票的禅和子。通往禅定之道沒有小徑可抄;這些前方便,即是習禅的快捷方式。

然而快捷方式並非表示它們就是容易走的路,因為在修道門中根本就沒有容易走的路。而且很不幸,這卻是通往禅定唯一的一條路,也是地地道道、原原本本佛所親授的禅定修習法門。此外,我們在修習禅定的同時,還有三件事要特別注意:

1、不為人欺

2、不自欺

3、不欺人

適三點全都很難做到。

第一 ,我們若不願為人所欺蒙,自己就必須具有第一手的正確知識(聞慧)或知見,以了知禅定門中全盤事理的奂相。這是說,我們所得到的有關禅定的知識,不可經由道聽塗說而來,必須從通達、而且有經驗的師父之如實教導而來,且此師父最好是出家之儈眾。我們一定先要知道正當的習禅知識與訣竅,修行時才不會被誤導。不只西方人應如是知、如是行,東方人也是一樣。當今在台灣、中國大陸、美國、和世界其它許多地方,都會有所謂有1神通」的1老師」傳授各式各樣的禅坐。如果只貪圖神通,而不在除斷三毒、淨化自心或明了自性與諸法實相上用功,就很容易上1江湖郎中」招搖撞騙的當。在坐禅方面缺少聞慧的人,尤其容易受騙。

第二,不可自欺。習禅之人常易自欺而高估自己的成就,這也是對禅坐的理與事之奂相筒未了達的緣故。我們一旦高估自己的成就,便會順理成章地欺騙了自己,接著就很容易轉而欺诳他人而不自知。此即所以當此末法時期,世上有許多人皆宣稱自己已經開悟、成佛或已證果、超凡入聖的原因。他們常擁有許多信徒,並且自創各種不同的新宗派。佛弟子必須實踐1不自欺」,才能從自心的無始無明的迷霧中解放出來,從而能勘破一切假相,以及照破種種自我膨脹、自眩自欺的幻象,並且斷除由於自我膨脹而造成對他人的誤導、侵犯及危害。若眾生能離於種種自欺的妄相,覩於真實,方能可望有朝一日親見自己的本來面目——而誰能不引領翹望此一時刻之來臨呢?

第三,為了不欺人,我們須先遠離自欺,同時也要遠離對財物、名利、權勢、恭敬等諸如此類之貪著。在佛法中,無論什麼形式的修行,如果其修行本身是為了獲得名利,那必定不是屢修行,而且最終是有害無益的。佛世尊會告誡我們說:為了名利的目的而修行佛法,等於是隨順魔業而成為魔子魔孫。世尊此舌兼有實際與比喻兩種含義。總而言之,要想超越此三欺,就必須戮力求取大智慧,加是才能看透內在與外在形形色色的幻相、把戲、騙局、诳惑、與妄想。

靜坐開始

靜坐結束

你可能已經覺察到:在你深深地攝心住於禅思、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於要起坐之際,你根本不想開口講話。這是由於你在坐中,你的心已經安靜下來的緣故。這種得之於禅坐的寂靜,止息了你散動的心,令之安歇不動,以致於你不想為了講話而張口或動腦筋。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坐禅之後,須要跑香的原因之一—由於動靜調合,好讓身心回復到平常的狀態,重新再活躍起來。

——一九八九年五月廿七日

講於紐約,莊嚴寺

 

上一篇:胡曉光教授:略論法相義與唯識義異同
下一篇:胡曉光教授:略論中觀思想本性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