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胡曉光教授:略論中觀思想本性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略論中觀思想本性

胡曉光

用現代哲學維度看龍樹中觀佛學,就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中觀佛學思想是關於辯證邏輯思維的學理。從佛學自身的維度看龍樹中觀佛學,中觀佛學是關於中道實相的教理。我們知道佛學本身不是哲學,但佛學中包含哲學思想,作為印度大乘佛學的一個宗派的中觀宗的教理中觀學,它自然在其理論中包括一定意義的哲學,由於佛學與哲學的目的與方法不同,所以我們不要簡單地把中觀學當成就是辯證邏輯學。佛學的目的在於徹見實相真理,而這個真理是一個親證境界,它不同於哲學的目的之真理本體,是一個抽象范疇,佛學的方法是思辯與直覺的統一,而哲學的方法,只是囿於思辯玄想。

人是理性存在的主體,因而當人具有反思理性時這便產生了哲學,所謂反思理性,就是對認識的認識,哲學上稱為認識論,由於反思理性的認識是直接面向思維主體本身,並是在於對思維方式與思維自身的真實性的認識。因此可以說哲學是對自我的認識,或可謂自我學。哲學研究的取向是可貴的,但是它把目的規定在理性表層思維內進行認識,這是錯誤,又加上哲學沒有自我顯現自我本性的直覺修為方法,因而哲學必定是一個無效的戲論而已。

中觀學同哲學一樣的地方是,它也是面向思維主體,也是要對思維本性進行澄明。但是它是用另一種方法來切近目的的,即首先通過對反思理性的邏輯惇論的超越,介而契入直覺體認境界,因為中觀學認為理性的本性是直覺。在反思理性過程中,中觀學確實充分地運用了中道辯證法,大家知道,中觀宗是以二谛為宗,所謂二谛就是中觀學的思維辯證法,在佛學中有兩種真如,一是依言真如、二是離言真如,所謂依言真如就是理性思維所覺知的相對真理,所謂離言真如就是直覺體認所覺知的絕對真理,理性與直覺本為主體上的兩個即同一又區別的智能,中觀學稱為理性為權智,稱為直覺為實智,在依言真如裡,中觀學是在於破斥知性思維,因為知性思維是兩極思維方式,佛學的目的在於契證實相真如,而能契證的主體智能是理性的本性直覺,知性思維只是在汕象領域內,對事物的兩極性執著,中觀學就是在思維中,對兩極思維方法作了揚棄,而顯示理性的中道觀,在對兩極性思維進行破斥時,中觀學就是以二谛為方法。因此我們可稱中觀學是思維哲學,但更重要的是又有超越哲學的成份在。所謂二谛,就是真谛與俗谛。佛學認為主體思維的對象是“法一,中觀學認為法就其本性是綠起性空的,緣起性空就是法的本性實相,真俗兩谛就是以顯緣起性空之理為意趣的。由於在知性思維中,人們不是認為有,就是認為無,不是認為常,就是認為斷,為了超越兩極邊見,以顯示非有非無,非常非斷的中道,中觀學對有見用無破之:對無見用有破之:對常見用斷破之;對斷見用常破之。因為法是緣起而有,空(無)是自性而空,緣起與性空本為一體兩個方面,綠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緣起,緣起不礙性空、性空不礙緣起,知性思維則相反,執緣起有為常有,執自性空為斷無。因此在哲學思維邏輯中,有一個著名的說法,叫“邏輯惇論一迄今無人能夠解決。在康德的哲學中稱謂二一律背反”就是這個“邏輯悖論”,西方哲學認為這是一個思維之謎。雖然有兩種對待態度,一是黑格爾的理性辯證法,企圖超越邏輯惇論,二是康德的回避邏輯惇論,認為不可知,現代西方實證邏輯主義,也同樣是持康德的觀念。由於主體思維在認識事物的本性上,自身出現了二律背反現象,因而人能不能夠認識事物的本性就構成了哲學認識論上的主題。從中觀學維度看,不論是黑格爾的理性辯證法,還是康德的放棄,都不能解決思維認識上的惇論現象。原因是他們沒有去考察思維生成的機制機理及機能,更沒有去發現邏輯惇論提出的實質。首先我們要知道,人是主體的存在者,人是身心的統一體,人的精神是知情意互助的功能,人是不但受知性思維框架的桎梏,更是受生理本能的束縛,人的本能是思維意識之根,因而思維的能力是受先決條件的決定,但是人的思維是有能動性與自主性的。它能夠發現自身能力的有限性,於是它就有反求本能,使本能升格,關於本能的升格,佛學叫修持。因此對邏輯惇論的超越,必須要有兩種方法,一是在理性中破斥知性執見,二是在修持上排除本能執情,佛學稱之謂定慧雙開,或止觀雙運。中觀學認為要徹見法性,或說明心見性,就必須要超情離見。由於人是受報之身,因而人的身心能力都受前因決定。在此人身上我們不但要對治我們的“我思”更應該對治“我在一。西方哲學之所以不能徹底解決邏輯惇論,就是因為他們只是關心我思,不關心我在,因而他們的哲學沒有離開分別計度的意識。雖然黑格爾用理性辯證法對二律背反進行了折中解釋,但是由於他沒有從根本上看到二律背反是凡夫的妄想所生這一點,只是在概念上戲論一番。因此它的哲學離法之本性也很遠。

中觀學認為邏輯惇論是兩極邊見的會合,這正能證明人的知性對法的本性認識能力的有限性,同時只要把邏輯惇論看是妄想所生,也就自然這個問題不再是問題了,也就無意義了。由於邏輯惇論是一個開示正見的契機,因而中觀學就用二谛對治兩極邊見,從而超越了邏輯惇論。為超情的修為提供了正確的指導思想。二谛就是這樣的方法論。中觀學的二谛與其他宗不一樣,中觀學講二谛是在約言教上講,不是約理境上講。因此中觀學二谛是對破邊見的言教。它的施設在於離見。而由離見之中觀而起觀照就是超情修為,由於修為之故,妄情俱遣證入觀照般若,情見一旦被超離,自然心性本性就會顯發,也就是達到明心見性的目的了。中觀思想的本性在於用言教顯示悟證法性的方法,它本身一無所有。但在人主體的意識面前,中觀思想的作用則是客觀存在。為了更深入的了解中觀思想的本性,我們有必須對中觀思想的邏輯體系及其主要內容進行一番認真探討。由於中觀思想的基本原則是一切法無自性,因而中觀學的在體系建構上,並沒有搞形式化,而是應成圓融的,就是主要內容,也是本著基本原則的精神,對所有凡夫所執的情見進行破斥。但是我們要去繁從簡地歸納起來,中觀學就是以二谛為核心,以八不為主要內容,並由此而構成一個無自性(空)的辯證法邏輯體系。

所謂八不,就是不生、不滅、不一、不異、不常、不斷、不來、不去。中觀學認為執取生滅、常斷、一異、來去者有自性就是四雙八計。從八個問題上,我們可以看出,這八個四對問題確實反映了哲學上的基本內容。生滅問題是關於世界本元問題:常斷問題是關於世界連續性與中斷性問題:一異問題是關於世界同一性與差別性問題:來去問題是關於世界是否有轉來出去的問題。從邏輯架構上看,生滅常斷是時間上的觀念,一異來去是空問上的觀念。常斷又是時間性的運動觀念,來去則是空間性的運動觀念,至於生滅則是時間性的起源實體觀念,一異則是空間性獨立實體觀念。對這些問題的解決,可以說就是解決了哲學基本問題。所謂八計就是八種哲學觀點,它反映了人類的哲學思維認識水平,對此可以有兩種解決方法,一是哲學方法,二是邏輯方法。中觀學把邏輯與哲學統一起來,把八計的思維還元成知性思維的基本式上,再用辯證哲學中觀進行破斥。從而有力地否定了八計的觀念。當把哲學觀點還元成思想基本式上時,我們就會發現人的一切認識主張上性質判斷不外有四個模式。中觀學稱為是“四句”所謂四句,就是一常句、二無常句、三常亦無常句、四非常非無常句,在《中觀論》中龍樹大士就是用四句格式來破自性見的,中觀學認為只要對“生”的種種謬執破除了,也就可以破除其他七個計執,《中觀論》雲“諸法不自生,亦不同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無生就是不生,由於世界本元問題,在印度有種種哲學觀念,《中觀論》中例舉“有人言萬物從大自在天生,有言從韋紐天生,有言從和合生,有言從時生,有言從世性生,有言從變生,有言從自然生,有言從微塵生”。這些都是具體的哲學命題,中觀學通過理性的歸納,在《中觀論》中對生相又例出九種生相,一是因果一,二是因果異,三是因中先有果,四是因中先無果,五是自體生,六是從他生,七是共生,八是有生,九是無生。《中論》說“如是等說生相皆不然:…:生相決定不可得,故不生不滅者”。從哲學思維問題的發展進程看,人類的哲學觀念集中體現在對八計分別上,而對八計的自性所生解的認識就是在四句范圍內。因而中觀學認為不論是什麼哲學都不能超越四句之外再建立邏輯體系。在四句性質判斷上,要建立有效的哲學邏輯,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二律背反的邏輯惇論在這個層次思維中是鐵律,因此中觀學認為在四句中沒有正見存在,雖然可以執一邊見建立起來一套理論規范,但是又可以在相反的一端也可以建立一套理論規范,所以是非有無問題得不到解決,中觀學認為執取四句就是無明,因此要超四句滅百非。生相用四句規定則無法定真,因此為不生,中觀學的不生是從真谛空義上講的,是破自性生見的,並不是破俗谛綠起有見的,因此說不生,還說不滅。有生故有滅,不生故不滅。生相如此破除,余者類推。中觀學就是用以言遺言的方法二難推理,妙顯離見之中道,中觀學就其自身如同虛空,一無所有,但是它應對一切又成就一切正見,所以中觀學的體系內容乃至基本原則都是一個方法論意義的建立而有,因此可以下這樣一個斷言,中觀思想本性,就是以主體思維邪執為對治法,以緣起性空為法義,以不二觀念回歸理性的本性直覺上,批判兩極觀念,達到理性與直覺的統一,證入那個離言離思的妙道。

摘自《十方》15卷11期

 

上一篇:成觀法師:禅之甘露 第十章 習禅五階(下)
下一篇:成觀法師:禅之甘露 第十一章 完結篇:跑香與香板的典故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