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宋智明居士:香風谷禅語 上編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香風谷禅語

香風谷中華禅交流中心 印贈

*扉頁*

禅悟之歌

淨明山人

一只手在虛空裡擊響
大白牛純化在無為的家園
人去樓空的時節
古笛吹響今日的禅歌
在那一片天然的龍潭邊

星星是溪水的眼睛
白雲是藍天的衣裳
日月是智與悲的雙運
唯有空谷寂寂的清晨
無法描述個中的真形

五蘊浮雲何知知?
生死茫茫誰復誰?
菩提在石頭裡常住
涅槃在流水中恆行
只有天外的真音
不是有心人可以聽聞!

那是歸來的家園
大白牛已悄然
禅人唱著無聲的歌
再走回來時的路上
應和著生命的不老之歌!


禅本無言,不妨以言遣言;道本無修,還應無修之修。禅在超脫,是一法不立;亦在圓攝,故又含容一切。
淨明山人宋智明老師,心棲淨域,悲於無緣,倒駕法船,慈語廣施,諸宗兼弘,以禅會歸,實末法時期難得之宗師也。
  因山人恩師感於很多求法者難於千裡跋涉,故慈悲將香風谷移至網上,目前香風谷網站已收錄宋老師以前全部著作,並設有中華禅交流中心論壇,老師親自上網答疑,故求教易矣。甚或可在網上親聆法音,相互對談。
  編者此次將老師上網數月來所撰貼之妙文,整理成書,以與無緣上網之同修共沾法益。分為三編,即空谷禅語.無錫對話和網上答疑。或為直指的流露,或為應機的對答,願聞者得意忘言,當下還家。
後學弟子:寂光 
敬序於癸未年達摩祖師聖誕日


目錄

上篇 空谷禅語(九十則)

香風谷旨趣
香風谷英文版開版語
空谷禅語寄語
探索之路
禅門直指法
見性的功德
悟後三法
何謂全體
一句禅三則
禅的對話三則
五菩提的歷程
法身向上事
口頭禅的危害
日常的佛法
狂禅與口頭禅
禅門初機應如何用功
禅門釋疑五則
禅人的弘法方式
明萬法、徹根源
華嚴三觀中的禅意
略說根本智與差別智一
看的藝術
中秋的祝願
禅的心路回歸之道
禅的秋意
永嘉禅修法
關於"開悟標准"的提示
邪偏十悟
見識邪禅與攝力的因緣
十種魔說
無路之路
禅門直指法
悟後切忌
悟後自度
參究的步驟
斥妄見論
論定慧
禅人說什麼
禅人的觀察
禅病的由來
何謂全體
見性的功德
照體獨立
長養聖胎
禅淨不二
驅耕夫之牛 奪饑人之食
禅 喻
悟後如何具足道力
什麼是悟
禅人的禮貌
名相的背後
空山葉落
死蛇與活龍
禅人的話
誰說
禅的直指
禅悟非指
現代禅者的使命
禅的真意
真如十義
禅修初機
佛法圓修與並弘
修持中的三次失誤
王陽明與湛愚《心燈錄》的錯誤
達摩祖師二入四行觀譯意
辯難中的十失與十得
現代佛法的十種特征
禅門本份十抉
無關
十不真論
理與法
說0
與某仁者談禅
不受惑
悟時十喻
真心直說
直說明心見性
見性的十種未徹相
論根門功夫
不立文字與善用文字
聽經
論靈知
有關直指心性的一封信
不落法見
淨明山人答明新仁者問
見物即見性
周日三題
永明禅師《唯心訣》百二十種邪宗見解
見師


中篇 無錫對話……………………236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下篇 禅網答疑……………………406

 

 

 

 


上篇  空谷禅語

香風谷旨趣

會禅教密淨歸於一爐
流出性地圓融真宗
悟世法佛法融於一心
開顯現代契機妙禅

不作繁瑣之談
不立上師之位
不傳難修之行
不局宗派之見
不泥傳統之法
不拘形式之教

面對一切有緣
稱性發揮智慧
直指真實性光
安頓如如實際

消除眾生熱惱
指歸人生方向
明悟生命真谛
開發功德妙用

如空谷之回音
似竹風而無系
唱自然之山歌
隨流水而天成

我們共聚香風谷
虛擬禅的王國
據法身本位
啟智慧莊嚴
一起化現禅的妙機
回應時代的大因緣
在網絡的天地裡
流入一切眾生的心田
成長為覺智的花果

 

 

 

香風谷英文版開版語

  中國佛教以禅為特質,也可以說禅融合了東方文化、佛道修證,然後體現出來的人生最極的智慧。禅不拘一格,稱性發揮,圓融廣大,隨緣無礙。所以禅是可以融入任何民族、任何文化、任何社會制度的無相之妙心,無為之大法法,無修之妙修,無得之妙得。
  禅是以證悟人心本性而來;
  禅是以開發人性智慧而來;
  禅是以化解人生煩惱而來;
  禅是以提升人文品位而來;
  禅是以開顯生命藝術而來。
  我們香風谷禅文化交流中心的英語版,將為國際的朋友們推介中國禅的精品文字,也可將你們對禅的悟智及疑難問題直接發給我們。希望你們成為禅門中的一員,共同來為人類的瑰寶--禅文化而努力發揚光大!

 

空谷禅語寄語

空谷是禅人的家;空谷可使白雲與流水輝映,能讓百花與眾鳥相應;空谷是以峰巒為背景,以古滕為歷史,以虛空為心量,以自然為詩意的一個清淨的空間。
那些具有空谷禅意的行人將常徘徊於中,以禅的意境對話,使心靈在法流中活躍,以詩的意韻襯托,使智慧在碰觸中開發;以佛的甘露滋潤,使人性中的至真在這裡得到完全的呈現!
親到空谷的人,不再執意於宗派;溶入空谷的人,無法立意於私我;超越空谷的人,必然也無意於禅意。
希望空谷是禅人的空谷,禅話是禅人的心語。
空谷的風是禅的清風,空谷的花是悟的妙花,空谷的水是智的法水,空谷的山是定的真山,乃至空谷的虛空與光明就是禅人自性的圓現。
希望你成為空谷的主人,發揮禅心靈的一切智慧,來共同莊嚴這一片淨土。

探索之路

不要希望得到現成的答案,這對於追求真理者而言,是一種障礙,因此我告訴你,四條探索之路:
一、 以生命科學的角度去研究佛教的生命觀。
二、 以悟證的角度去體究心性的根本道。
三、 從神通的角度去觀察隱藏的事實。
四、 從理論的角度去探索人生的真理。
因為別人告訴你的不僅不會珍惜,還會再起疑問,如此循環永無止境,所以希望你努力去實踐,在自己的實證中得到圓滿的答案。

 

禅門直指法

直指者必證悟方有加持的道力
必明他心方握直指的時機
必圓融法旨方顯方便接引
必具經驗口訣方有保任之功
且知因緣施化
不可純理論、雜機鋒而亂指。
受指者必已達一念
必已放下一切
必已信解於佛性
於師巳生誠心
於機緣相應對話中
直接流露心地
毫無虛妄做作
明師借直指言句,
破一念知見的執心
以道力直入性體
當下明體現前便識佛性

然後再授予護念、安住之法
持咒、活參、入寂等用
開顯隨機照了
含養平常性德
圓會一切法義
乃至透一切境界


見性的功德

見性之人,信知空寂靈知即是人生宇宙的體性,本具一切功德,一切佛祖皆因此性而成道;一切有情也因迷此性而輪回。頓時而悟,明徹此不二的體性,即是諸佛安身立命之處,於今已得證入,自然喜歡充滿,心中無疑,獲得真信、勝解、妙行與本然之道。分別我執、法執已空,妄想煩惱自然不生;覺性明朗,不因諸法而變。知持咒念佛,皆本性之作用,淨土是本性的功德。直心直用,清淨、平等、自然、唯一、乃至平常無為,能超世法佛法而不住,又能時時體現本性妙用,逐漸於保任中慢慢開顯向上妙德,圓融活潑,隨機照用,全體中與一切諸佛、眾生不二,圓顯方便,慈悲接引,而不落有為執著,天真元成,妙用無礙!

悟後三法

一、消融一切歸於寂體而養道,清淨靈知不昧。
二、空寂無相體上起虛明朗照,於無邊光明中不動。
三、提持咒力,或參公案,於作用處全體照現,體現力與智。
此後向上即是願行功德、妙用無盡的開發。

何謂全體

全體即是自性的真面目,無相的真相,它是不二的體性,任何一邊的取著都不是本來的實相。那麼,全體有那些詞語來表示呢?
一、 一念不生時,了了分明。
二、 空寂無相時,靈知妙照。
三、 三際托空時,虛明孤朗。
四、 根塵迥脫時,靈光獨耀。
五、 空明不二時,明體赤裸。
所謂照體獨立,更無二邊的依倚。
人問:其時有那些依倚呢?
一、 只認一念不生,而沒有了了分明,所以不證全體。
二、 於一念不生時,不知當下照現,而滑了過去。
三、 於一念不生時,現種種光相,認取為本性。
四、 於一念不生時,現透明境界,執取為本性。
五、 於一念不生時,忽起一知見,想這即是本性。
六、 於一念不生時,忽能透過牆壁看到外境,認為即是。
七、 於一念不生時,慧心所開,偈語如流,認為即是。
八、 於一念不生時,忽見佛祖現前印證,認為真實。
九、 雖然分明不昧,但心未空寂,錯認分明即是。
十、 錯認定中明相即是明體,而生妄執。
依倚傍落很難一一點出,凡是一有落處,即應化掉,直到不二圓融,全體現前,方為真見本性。
以上言句乃方便之說,不可執以為實,唯須行者直入不二,真心徹底顯現,便圓活自在,自知作活計了。

一句禅
借語:如何是諸佛師?
下語:寒冰日後定入海!

一句禅
借語:好一尊古佛,只可惜不識!
下語:即便識取,也不似一尊古佛!

一句禅
借語:一物不將來時如何?
下語:古鎮繁華依舊!

禅的對話
禅之一字如何下語?
通身是口!
悟之一境如何了斷?
未曾道著!
歸向何處?
娘生兩腳!
還更有嗎?
新新不已!

禅的對話
為什麼老僧不在明白裡?
知知不到處,智智何曾了。
一口吞盡西江水是何意旨?
塵塵剎剎法王身!

禅的對話
如何是天然一尊佛?
風過窗前月。
如何開發功德妙用?
水流萬家田,
如何了習染?
閒歸午後茶。

五菩提的歷程

修行者的歷程分五:1、聽聞閱讀思考後的解理發心;2、通過觀照後的降伏、寧靜、安樂的空受境界;3、脫開能所、消融空有後的見性,此時心地透明而靈知不昧,自然清淨而不染,巳徹悟佛法根本。4、從此護養聖胎,消融習氣,身心漸漸細化,功德妙用逐步開發。5、到性體純淨時,無為無住清淨本然,再由佛、大成就聖力的加持而證得十方圓明,乃至究竟成佛。


法身向上事

這是禅門千聖不傳的向上事,乃是於法身本位上再由成就者加持開顯報身功德,所以是全體圓明的圓證。


口頭禅的危害

禅悟之人句句歸宗,處處活潑,解粘去縛,方便為人。而未明本性,以文字義理而故呈機鋒者,往往出語傷人慧命,言中死句,義中無根,故不如老實說話,認真研討,真切用功,得個入處。
願諸位在空谷中,形成真參實悟的風氣,不要帶出口頭禅的弊病。

日常的佛法

隨順於生活,體究於真心,
圓攝於善法,觀察於緣起,
化解於煩惑,開顯於本德,
直心而直行,體佛法大道。
可參閱岡波巴大師的《大乘菩提道次第論》。

狂禅與口頭禅

狂禅者,未悟謂悟,未證謂證,狂枉自大,呵佛罵祖,不尊三寶,不敬同門,破壞因果,否定淨土。自己潛行惡行,又標榜無礙自在,心中雜念紛纭,自謂心如虛空。此類人往往居高臨下,呵責他人,壞人善根,出言不遜,甚至斗法比功夫等,不可一世,此即狂禅者也。
口頭禅者,於文字中稍許理解禅理,實未悟入本性,以理解為見地,以粗行為功夫,學一些句語,仿古人機鋒,或文字或口頭,往往見人即呈,內心未淨,智眼未開,方便未具,又不識根機來路,開口出言,即傷鋒犯手,背觸均落,既無慈光妙發,又無指示他人的手段,因此徒增知見,反成話柄,自害害人,因果不虛。所謂開口即錯者也。
因此,如未開悟,認真修學,老實商討,得個入處,明了人生大事。如已初悟,應含養覺性,綿密保護,並應知如何調習,融通法藏。直到其力充足,內無纖塵留礙,見地圓徹,外無諸境不明,心地圓通,性光漸圓,則不妨印證諸法而嶄露機鋒,使人頓然透脫,清淨消融。
禅是空靈中的真實,是慧照中的圓通,是文字中真意,是生命中的奇光,禅人相逢妙樂無盡也!

 

問:初機應如何用功?
答:禅在悟而不在修,完全是自性的體認與開發,但為初機略示如下:
一、自心中先皈敬三寶與一切聖賢,生起向道的敬意。
二、明白禅的根本原理,了知真心具一切法,本來是佛。
三、學會打坐方式。
四、學一個常用的咒語,以護心體不被外邪所擾。
五、靜定中看一念的起處,不分別,不排斥,不隨逐,只是在當下觀看,不起任何觀念,不求有所得心,只是做一個觀看者,自然安住,無心無意,不思不想,不著不執。把身心放開,平直而看,不看而看。看到空時返照知空者誰?此時空境忽然頓消,唯一湛寂明體,清淨本然,了了明知,則為見性,仍須印證與護念。


禅門釋疑

問:禅在何時應直超?在何時應圓攝?
答:"未明白前應直超而入,既悟之後,不坐潔白地上,應圓攝諸法,而顯於淨德。所謂活水藏不住,青山白雲中!

禅門釋疑

問:如何是機用?
答:見性之人安住本然明體,寂照同時,清淨無為,如有緣起,則於覺性中,當下發於"妙機"--無知而知,無念而會,不思而通。此機活潑妙顯,而應對無差,所以一舉手一低頭,搬柴擔水,待人接物,日用之中,無不一一呈露此機,由機感而妙智頓發,當即起用,此用恰到好處,相應於緣起,具足於方便,含藏於功德,成就於力用。如此大用無滯,妙明直接,故古人公案中,據此大機大用而殺活自在,應答如流,拈提無礙,或評唱,或下語,均有出人意外、妙不可言的作略。
可見禅悟之人的機用,是自性全體的妙德顯現,絕無泥滯一途,依樣畫葫蘆的痕跡。但於活潑妙智中,也可借用一切世出世法為已所用,則所用一切皆轉為機用。
如未到此地步,而故呈機鋒則有過矣!

禅門釋疑

問:什麼叫圓證?
答:圓證禅道不可思議的境界 ,對於我們未證的人來說,只能先了解怎樣的情況不是圓證,才能襯托出真正證道的境界。
證道不是證於文字教理,不是證於機鋒句語,不是證幻化境界,不是證於神通功能,不是證於法門的深密,不是證於意生身的變化,不是證於有相光明的籠罩。
圓證是證法身本位,一片透明無相的靈妙真心,一切萬物從這裡消歸,也從這裡顯現,這是生命之靈源,是諸佛之慧命,是經中的根本,是法中的意旨,即體即用,體用一如的正是它。
圓證是證報身光明,由法身靈妙體上顯發大智妙光,法界之大能,自性之大德,上合諸佛之德體,下合眾生的心源,一體平等,法界圓照,這正是觀音圓通章中所說的十方圓明境界。從此四無畏、三十二應,變化無窮,利濟無盡。
圓證的人是以法界為家,以眾生為土,以靈妙為體,以慈悲為用,以方便顯化為究竟。
圓證的人世人不識,外道不知,羅漢莫辯,菩薩難測,故各依自己而顯圓證者的機感,而圓證者以法界心而圓應無差,化現無量,此正不可思議之極也。
圓證時雖即佛而無佛的名相,雖度生而無眾生可度,雖有示現而妙化無痕,此正不可說、不可說之境界也。

禅門釋疑

問:平常心與大事業如何相融?
答:離知識概念後的妙智,超相對經驗後的直覺,了是非人我後的圓常,然後妙於當下,發揮於六用,直入而直出,則動靜起居,忙閒往來,無非是佛祖的大事業,亦無非是禅人的真活用。

禅門釋疑

問:什麼是直指?
答:直指分理性和實證的兩種。
(一) 用道理的語言文字"直"向眾生的心慧,"指"出本有佛性的理體,使眾生解而知之,生起信心與認同,再依此覺照用功,逐漸證悟本性。
(二) 用智慧的力量來"直"向眾生的心靈,突破一切概念知識,超越任何思維分別,在空明不二中,"指"證本來面目,使人當下契證無念本性、靈妙真心。
問:什麼叫體究?
答:體究也分悟前悟後的兩種。
(一) 用公案、話頭等方法來"體入"生命的源頭,並深究其自相,這是解悟之後,理已明了,唯未真正證入本性的人,再依"參"的方法來"體"而"究"之,使在某一因緣時節中,徹底契證無生。
(二) 已見本性之人,時時空明現前,再翻轉本體做功夫,以本性之"體"而"究"緣起之用,常寂常照,即機即轉,內了習氣的種子,外化因緣的障礙,然後打成一片,圓明開顯一切功德,這時才能成就菩薩十地的果位。


禅人的弘法方式

禅悟之人恆處空靈無住妙心而隨機應物,心中本無觀思之執與相法的粘滯,不落人我是非。因此,禅人的弘法方式是直接的接機,是直指的對話,經常以問話來啟示,以轉語來化解,以敲打來破斥,以消融來圓會,所以禅人應機可進退自如。如遇不講理之人,一筆帶過,不予計較。要與智慧人對話,接有靈氣人的機,禅才有用處,禅人方能融諸法而啟活用,於無為中開顯本具的妙德。

明萬法、徹根源

明萬法、徹根源、了無惑、照如實---禅悟

一念真、不二相、全體是、圓無極---禅境

月漸圓、夜更靜、一曲歌、無人聞---禅性

據本位、融諸法、顯機用、歸無得---禅心

 

華嚴三觀中的禅意

禅以直指,華嚴頓圓;禅證心性之本,華嚴更顯現事相妙境;禅約悟機易入,華嚴據法界深廣。如能會通二者,則必圓悟透徹而圓證廣大。
《華嚴原人論》中述真常自性說:
"一乘顯性教者說一切有情皆有本覺真心,無始以來常住清淨,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亦名如來藏。從無始際妄想翳之不自覺知,但認凡質,故耽著結業,受生死苦。大覺愍之,說一切皆空,又開示靈覺真心清淨,全同諸佛。故華嚴經雲:佛子,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若能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辯智,即得現前。便舉一塵便含大千經卷之喻,塵況眾生,經況佛智。次後又雲:爾時如來,普觀法界一切眾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眾生,雲何具有如來智慧,迷惑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評曰:我等多劫,未遇真宗不解返自原身,但執虛妄之相,甘認凡下,或畜、或人,今約至教原之,方覺本來是佛,故須行依佛行,心契佛心,返本還源,斷除凡習,損以至無為,自然應用恆沙,名之曰佛。當知迷悟同一真心。大哉妙門!原人至此。"
可知華嚴的一乘顯性,就是禅的妙體,但禅以直指與參究體悟,華嚴則以三觀證入。華嚴三觀分為:
一、 真空觀--如禅宗的初關而見性。
二、 理事無礙觀--如禅宗的重關而無礙於理事。
三、 周遍含容觀--則是禅宗末後關的活潑大用。
具體錄宗密的華嚴法界觀法如下,可供禅者參究:
第一真空觀法,於中略開四名十門:
一、 會色歸空觀--融合一切色法即是空故。
二、 明空即色觀--真空必不異色。
三、 空色無礙觀--觀色即空,觀空即色,一味不二。
四、 泯絕無寄觀--此句正合禅宗見性的宗旨,錄全文如下:
"謂此所觀真空,不可言即色;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一切法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語亦不受,迥絕無寄,非言所及,非解所到,是為行境(心境冥合而起真行)。何以故?以心動念,即乖法體,失正念故。"
行者正可與此印證,是否落於意解情執,入於空色名相與禅解文句?此中如有一絲未淨,即不能到心境如一而起真行的境界,也即未能真見佛性。
第二理事無礙觀法的十門;
一、 理遍於事門
二、 事遍於理門
三、 依理成事門
四、 事能顯理門
五、 以理奪事門
六、 事能隱理門
七、 真理即事門
八、 事法即理門
九、 真理非事門
十、 事法非理門
以上十義都是真空本體上的緣起,也即禅悟之後開始依緣起用的過程。既然緣起,必不離理事,所以理事無礙是禅人的一大功課,其中:"約理望事,則有成有壞,有即有離;事望於理,有顯有隱,有一有異。"
如能做到:"逆順自在,無障無礙,同時頓起,深思令觀明現,是為理事圓融無礙觀。"
此觀旨可救現代禅人在理事上極其空乏的意境,使能於廣大的理事上圓融無礙。
第三、周遍含容觀法,這是證入道果的事事無礙的境界,是:"事如理融,交參自在的境界。共述十門如下:
一、 理如事門
二、 事如理門
三、 事含理事門
四、 通局無礙門
五、 廣狹無礙門
六、 遍容無礙門
七、 攝入無礙門
八、 交涉無礙門
九、 相在無礙門
十、 溥融無礙門
以上十門共成就圓明顯現的境界,也是差別智與圓觀道力成就的象征,禅的末後一著即歸於此。所以是妙道行於一切的無障礙圓妙的大用,是為不可思議的終極道果。
如欲深入華嚴三觀,應誦《華嚴經》與觀看《華嚴義海》,並應注意,不可落於言诠,應以會通自心本性而以妙智照徹。


略說根本智與差別智

根本智是禅修的人,在超越空有相對之後,一念頓契本性的智慧,因此也叫體上之智,因為證入此智自然無所分別,不落業識,不取諸境,了然空明,所以是成道的根本智慧。在此智慧現前之時,心中沒有概念,不生妄計,自然無念安住,平直而照,因此如果常與此智相應,即能安養於本性之中而自然進步,生死煩惱不了而了,塵勞緣影不消而消。
然後以此智慧照用於六根門頭,顯現於六境之中,來去自由,了達諸法,深觀緣起,通徹因果,則自然生出差別智--是對一切差別法相與法用的通達照了,所以此智乃體上的活潑照用。因為此智從體起用,所以它是自然、直接、活潑、無礙地顯了於作用處,隨著照用的擴大,本性的妙用也必隨之廣大,如能到達照了一切理事、性相、因果、體用,世出世法乃至人文、自然等,而通徹無礙,同時也能遍知眾生的根機緣起等法,則是十方圓明的境界,也叫朗照十方,它能入宏觀、入微觀、入佛境、入魔道、入塵俗、入道品。是境智不二,圓妙無比的法界大用。如到究竟,即是圓滿佛果,也即一切種智的圓極。
根本智是初地菩薩所證,從二地開始即開發差別智,一直到成佛為止。
禅宗不立地位,但開悟見性時,即證根本智,然後安養覺照,隨機開發,透脫境界,消融種習,稱性起用,都是開發差別智的過程。
此中開發過程與神通特異無關,也與一切知識概念無關,並與種種境界的開顯無關,它是我們心性本體的本有智慧的顯現,是法界中最微妙的能量,它就體時清淨妙明,起用時照境無礙,所以是佛法中的根本,成道的准繩。我們應深入體悟,不斷印證,方能圓臻大道!

 

 


看窗外的紅葉
片片在飛舞中
顯現
看無限的藍天
白雲在流動裡
回歸
原本的自然
在原本的變化中
還原為本然的如是

在如是的不看裡
紅葉與白雲
依然悠悠

以禅的心靈
向一切頂禮
感謝於一切的境遇
使我們的智慧開現
行達佛的覺醒
木石也是佛體
在禅的圓明裡
頂禮一切


中秋的祝願

圓月在空的虛靜裡
透入心源的每一處
虔誠地梵音
傳播著
如來的莊嚴與功德

觀照佛的慈悲
回應禅的了然
一片片清涼
化作
衷心的祝願
願一切有緣
同沐心月的光明
一起融化為三身的妙圓

禅的心路

靜靜地獨自走著
天與地融在一起
路在青山綠水間
若隱若現

不曾有一人相遇
無言的默然
在晨曦與月光的
不二中
隨風而去
思著禅的心路
卻一點印痕也不見
觀現著緣的自然
似秋風靜靜地消去

空空的身心
空空的大千
連山與雲
也在空空的幻化中
隱藏著它們的真面

靜靜地獨自遠行
生與死巳成一片
路在無思的心禅間
平直地融入
本然而原始的覺性裡

透明著的心
在清澈的原始中靈動
花雨攜著梵音
紛紛融入
眼前的溪
湛湛的波光裡
是雲霞裡的身影
樹林裡的鳥
開始唱著心靈
的禅歌

回歸之道

我們一同回歸
聖潔而光明的家
不要去數風塵中的差別
不要去記往事裡的煩憂
把太陽的光明帶回
把月亮的寧靜帶回
把露水、花香、美景帶回
也把智慧、慈悲、善願帶回

於是這個無窮的家
豐富了宇宙的美
體現了生活的善
圓滿了人性的真
這便是佛的家
禅人的生活之海
也是生命終極的淨土樂邦

不要去分別理事的差別
把其中的美妙溶化
一點一滴地流入心田
不要去執著知行的異見
把其中的真實打開
無量無邊地綻放圓明之花!
(觀照真實,汲取妙嚴,開顯本德,圓發淨智--為比較學問者作一勸)

禅的秋意

寂寂的秋意
在禅的靈動裡
化入了夏的風塵
夜,是倦鳥的歸巢
而清晨的透爽
使禅悟的人
融在了秋的寂寂中!

沒有歲月的空谷
沒有止境的流水
禅的生命
從不落的太陽
直至夜夜孤明的月亮
在秋的涼風裡
總是托著絲絲白雲
幻化在清溪的那一邊!

禅風吹過
秋月依然
看禅月的看
始終在靈妙的
源頭
相應於這一片光!


永嘉禅修法


一、 晨起觀修法

二、 入座初善法

三、 皈依觀修法 
稽首圓滿遍知覺,寂靜平等本真源。
相好嚴特非有無,慧明普照微塵剎。

稽首湛然真妙覺,甚深十二修多羅。
非文非字非言诠,一音隨類皆明了。

稽首清淨諸賢聖,十方和合應真僧。
執持禁戒無有違,振錫攜瓶利含識。

四、發宏誓願  
普為眾生發道心,慈悲方便撥諸苦。
化力自在度無窮,恆沙眾生成正覺。

五、正觀修法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
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六、觀修要訣    
忘緣之後寂寂,靈知之性歷歷。
無記昏昧昭昭,契本真空的的。

不須知知,但知而巳,前後際斷,中間自孤,當體不顧,應時消滅,覺無所得,即覺無覺,能所頓忘,纖緣盡淨,真知妙現,直證不二,

七、回向     
普願諸眾生,覺性常光明
         
智悲攝一切,願早成正覺。

八、下座修法   
調身、行禅等。

九、全體照用法  
無即不無,有即非有,有無雙照,妙悟蕭然。

十、泯跡雙融法  
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無緣大慈,渾然圓成。

 

附永嘉大師觀心十門

"第一言其法爾者:夫心性虛通動靜之源不二;真如絕慮緣計之念非殊。惑見紛馳,窮之則唯一寂;靈源不狀,鑒之則以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異,慧眼之號斯存;理量雙消,佛眼之功圓著。是以三谛一境,法身之理恆清;三智一心,般若之明常照;境智冥合,解脫之應隨機;非縱非橫,圓伊之道元會。故知三德妙性,宛爾無乖;一心深廣難思,何出要而非路?是以即心為道者,可謂尋流得源矣!
第二出其觀體者:祗知一念,即空不空,非空非不空。
第三語其相應者:心與空相應則譏毀贊譽,何憂何喜?身與空相應,則刀割香塗,何苦何樂?依報與空相應,則施與劫奪,何得何失?心與空不空相應,則愛見都忘,慈悲普救。身與空不空相應,則內同枯木,外現威儀。依報與空不空相應,則永絕貪求資財給濟。心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實相初明,開佛知見。身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一塵入正受,諸塵三昧起。依報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香台寶閣,嚴土化生。
第四警其上慢者:若不爾者,則未相應也。
第五誡其疏怠者:然渡海應須上船,非船何以能渡?修心必須入觀,非觀無以明心,心尚未明,相應何日?思之勿自恃也。
第六重出觀體者:只知一念即空不空,非有非無,不知即念即空不空,非非有,非非無。
第七明其是非者:心不是有,心不是無,心不非有,心不非無。是有是無即墮是,非有非無即墮非。 如是祗是是非之非,未是非是非非之是,今以雙非破兩是,是破非是猶是非,又以雙非破兩非,非破非非即是是,如是祗是非是非非之是,未是不非不不非不是不不是,是非之惑,綿微難見,神清慮靜,細而研之。
第八簡其诠旨者:然而至理無言,假文言以明其旨。旨宗非觀,藉修觀以會其宗。若旨之未明,則言之未的;若宗之未會,則觀之未深。深觀乃會其宗,的言必明其旨。旨宗既其明會,言觀何得復存耶?
第九觸途成觀者:夫再演言辭,重標觀體,欲明宗旨無異,言觀有逐方移,移言則言理無差,改觀則觀旨不異。不異之旨即理,無差之理即宗。宗旨一而二名,言觀明其弄引耳。
第十妙契元源者:夫悟心之士,寧執觀而迷旨?達教之人,豈滯言而惑理?理明則言語道斷,何言之能議?旨會則心行處滅,何觀之能思?心言不能思議者,可謂妙契寰中矣!"


關於"開悟標准"的提示

永明、藕益二大師所示開悟的標准,乃是指大徹大悟而言,如行人悟境未達此地步,亦不應自棄,因道無止境,稱性直行可也。

關於悟的分類有以下幾種:
一、 解悟、明悟、徹悟:
解悟者緣理而悟,不離意識而解知。
明悟者了性而明,離識而消歸真知。
證悟者性相圓通,徹證法源而遍知。
二、 小悟、大悟、徹悟:
悟空靈之知為本性而自肯者為小悟。
悟一切境相均是本性顯現者為大悟。
悟法界一體均是妙明無礙示現者為徹悟。
許多人見二大師所示開悟標准,均謂自己不夠,其實初悟的行者,並未到此地步,而須含養及透言教、透俗谛、除習氣,方能做到圓照法界,無礙自在的證悟成就。

邪偏十悟

以知見解會為悟
以六根門頭薦取為悟
以光影幻覺中認取為悟
以密相授受點化為悟
以直指對話中的思維理解為悟
以識神出入的元體為悟
以魔力加持即身是佛為悟
以定中幻相自肯為悟
以外道偏門的指示為悟
以自心是佛、本自現成、不斷思想、不用修證、不須除垢為悟
一入邪偏,必自得、自居、自高、自傲,標榜悟人,打殺天下,內心煩惱依舊,形同凡夫,卻認為一切無礙,均是道用,結果造無量業。
稍好一些,於識根之中養性,於定中淨意,獲得身心的利益與少許通能,但內心總以自己悟道得道,自肯自許,會認為密乘非佛說、淨土是幻化而非佛果地所現的境界,用一切法為自己服務,即是圓滿的人生,即是成道!

見識邪禅與攝力的因緣

九八年到康藏,在某法王處遇一人,開口即評論某大德的不是,又說宋智明也不開悟,他寫的"看"的詩錯了,我問:"你認識宋智明嗎?"他說:"聽人說,"我說我就是呀。他尴尬不好意思,我又問:"你懂得'看'嗎?"他回答了一遍,全是錯誤,指出後,也不承認,只是不悅。晚上,一起住一小屋,談了三個小時,說自己跟一個隱居的禅師,九五年印證開悟,已經證到了那個○,而且很有力量,與別人說話或四目相對,就可以攝受他,有的人見到他,他就以攝力來攝受他們,沒有不靈的,所以有的哭泣,有的立即頂禮,願為弟子。
他又說自己 在西藏得了許多灌頂,又收了漢地去的不少弟子,這次不能白來,一定要得到法,然後可以更多地攝受弟子。
談話中涉及中觀、唯識、禅等內容,表面上看都是對的,但在關鍵處正是用了那個認知錯誤的○來表诠,結果全是錯誤。後來結束時他說,你怎麼不被我攝受,一定是你修得不行,才與我不相應,我說你知道什麼叫"邪禅與攝力"嗎?他說你說說看,我就一一指出:"邪禅是湛愚、羅祖等一切修偏了的行人,在用功至某處時,認知了一個境界,產生了'此我',認一個'○'的真性,結果於此時被魔力所持,形成一股力量,甚至有神通等,然後用一切法為自己服務,並反對一切與自己所證不符合的大德與當今的修行人,用一切法來破他們。在教弟子時,全是靠這一股攝力來逼、壓、侵入,使弟子在沉潛中,恍然有所見,並會產生感激之情,對師父感動得不得了,然後許以開悟,也產生力量,從此一同進入魔界。"
他聽了後非常反感,生氣地睡覺了。
第二天,去一位金剛上師處問法印證,一同進去,我說了一些體悟後,上師說此事還要再慢慢談。等他一說,上師知為"邪入",故斷言未開悟而且有邪氣在身,他一臉不舒服,出來後說:"我不在這裡說他(指上師)的壞話,回去再說吧。"
後來又談了許多,指出他的不對,表面上謙虛了,拍照留念然後就分了,那裡知道一回去,又到處說上師的過錯,看來"邪禅"之人難救啊!
所以"邪禅"有幾個特征:
一、 自以為悟,且處處表現。
二、 總喜歡說大德等的過失,
三、 形成一套歪理,專以此迷惑人。
四、 以攝力來攝受弟子,進入他的魔境以為悟。
五、 身上有一股力量冒出來,讓人產生不舒服。
六、 語中總帶高傲與刺。
七、 自己有一套,不敬三寶與大德,並喜歡與人斗法,與他不合,就盡力打殺這個人。
我在西藏見此類人後,便知有以上七點特征的人,就是"邪禅"。沒有道力的人,千萬不可進入,否則很少有人脫身的,故越辨越受魔力的迷惑,久之,便被攝受,反而贊同於他的某些說法。

十種魔說

一、 自以為天下唯他修證最高,一切人均應聽他的指點,而開悟的人必在他的門下,其他人均不算開悟。
二、 以佛經來破佛法,以祖師的言句來破他人的正見,以評判宗派來破大乘宗派的確立。
三、 師徒互相舉揚,抬高自己,反對其他宗派,以為天下唯他的門派最究竟。
四、 高抬外道偏門的師父與言句,打殺正宗的佛門正說。
五、 認為密乘是邪門外道,故意毀謗打擊。
六、 建立一套不合佛法宗旨,不能圓會佛意的修證系統,妄認為是目前最高的法門。
七、 不以善意地指點幫助他人的修行,而用一切手段打擊與毀謗他人,以取得佛教界的地位。
八、 眼中容不得他人的美德,見其他宗派興旺,恨不得滅盡才舒服。
九、 所說道理看似很深,但似是而非不能真正安立佛旨,沒有對機的善巧,一味只想標榜自己的高深。
十、 自己未離意識,全以知見行事,卻拿古德的證境來顯示,故示獨特,不尊敬佛祖,不重菩提心與見地的實修,處處顯示自己的了不起。
以上十種我們見到,便知是魔說了。


無路之路

悟入佛性非止一路:有本然而自顯,有加持而開發,有直指而契入,有理悟而行達,有參究而歷然,有觀心而體入,有持咒而豁開,有即空而返照,有即明而消歸,故見聞他人開悟經歷,不可起比量心,應以佛祖開示為印證量,再經活參、照用,看自心是否真相應。

禅門直指法

直指者必證悟方有加持的道力
必明他心方握直指的時機
必圓融法旨方顯方便接引
必具經驗口訣方有保任之功
且知因緣施化
不可純理論、雜機鋒而亂指。

受指者必巳達一念
必巳放下一切
必已信解於佛性
於師巳生誠心
於機緣相應對話中
直接流露心地
毫無虛妄做作
明師借直指言句,
破一念知見的執心
以道力直入性體
當下明體現前便識佛性

然後再授予護念、安住之法
持咒、活參、入寂等用
開顯隨機照了
含養平常性德
圓會一切法義
乃至透一切境界

悟後切忌

悟人徹見本來面目,已得歸家穩坐,空寂靈知,常照目前,但於此時總想描述現量,表白智慧,並評價他人悟與未悟,了與未了,則一入此境即走偏差。古人雲:"切忌道著!"即防此也。
悟後應印證自肯、安養、成片、透境、了習、圓照,於中不妨活參與持咒,並應參學明師,打磨細微見處與情識痕跡,否則必成大礙!
說一個悟字,掃地出門,山人早落草去了。

悟後自度

迷時師度,悟後自度。
印證明徹,照用隨機。
了妄即真,空明無外。
活參公案,透現目前。
身心世界,任運流轉。
規則不立,習痕自消。
自在變化,何拘何束。
不犯鋒芒,豈落巢臼。
常德非常,見無可見。
凡聖不居,何新何故。
一任天真,隨緣度日。

參究的步驟

一、 熟念佛號或咒語
二、 參念佛是誰或持咒是誰?
三、 已起疑情,全身心投入
四、 能於一切處不忘參究
五、 能參所參境界凝為一體、如癡如呆
六、 本參一提立即入定化空
七、 如覺性頓現即安住不動,如未現再參知空者這誰?
八、 於返照中頓現覺性,便了知不昧,肯定承擔。
九、 護念、照顧、安住、自然,使覺性常現在當下。
十、 再提本參話頭、咒語,使覺性圓現光明,或照顯公案機鋒,或開智慧願行,向上無盡,妙性天真,自在無礙,圓明朗照。
如不借佛號咒語,也可直接參妄念起處,究其一念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或直接從疑情處起,或由善知識直指下回照。

斥妄見論

若分明心見性為二段
若別理體事用為不同
若取聖凡二邊之知見
若著教言實法之比量
若以煩惱分位為實境
若指寂照不二為意識
若以名言思辨為禅悟
則為知解宗徒與實執
功夫者以妄住分別意
而謬論心性圓明妙旨

論定慧

攝萬念歸於一念為定
化一念現於空明為慧
定是不動身心而入
慧乃定極透現而覺
定如燭燈無風而靜
慧如光因明而照
因無妄故定體清淨
似湛水透明
因徹明而慧照無邊
似水映萬象
故定乃體性之不動
不動故顯覺性之光明
定慧不二
何發不發
體入全然
明體如如

禅人說什麼?

禅人相逢有何言
見地直見了智眼
印證實際化偏痕
更無閒話論古今

偶隨他語做游戲
偏舉殘花消歸泥
古園寂寞少人到
獨吟真音無人聞

禅人的觀察

說見性成佛很難的人
一般沒有開悟體入
不知本來現成
說見性成佛很容易的人
一般是剛剛開悟見性
巳了知一切現成
不說難易的人
巳經歸於平常
純熟於本然的道中

說粗細的人必重視境界的抉擇
說力量的人必重視覺性為照用
說無位的人必重視空性的體悟
三者同時圓於一心的人
才是真正的徹悟

特別重視工夫的人
必有我能證的執取
顯示神秘奇特的人
必有邪偏在心
記取古人言句的人
必無活潑的智慧

狂禅者必自是而非他
口頭禅者必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工夫禅者必不相信別人的開悟
邪禅者必謗祖師破經論
偏禅者必無菩提心智而護正法

應真理而說目前法是智慧的人
隨根機淺深而說是慈悲的人
覺性光明中顯一切眾生是大願的人
在染不染即淨非淨是妙行的人
禅本無法,因人而顯
觀察如斯,方便而言


禅病的由來

禅人初得消息、慧心開發,自覺智慧如流,心境清明,便急於出頭,不知此乃悟痕未去,隨過去好文字、樂偈語、喜辯論等種子流布,不覺隨去,從此入於分別妄心而不返,本性再次被自習所覆,成為禅病。此時應參明師、化痕跡、消習氣、透境界,只守閒閒無著,覺性自然成片,不是龍天推出,決不輕言。
閱《圓悟心要》對此階段人有益。

何謂全體

全體即是自性的真面目,無相的真相,它是不二的體性,任何一邊的取著都不是本來的實相。那麼,全體有那些詞語來表示呢?
一、 一念不生時,了了分明。
二、 空寂無相時,靈知妙照。
三、 三際托空時,虛明孤朗。
四、 根塵迥脫時,靈光獨耀。
五、 空明不二時,明體赤裸。
所謂照體獨立,更無二邊的依倚。
人問:其時有那些依倚呢?
一、 只認一念不生,而沒有了了分明,所以不證全體。
二、 於一念不生時,不知當下照現,而滑了過去。
三、 於一念不生時,現種種光相,認取為本性。
四、 於一念不生時,現透明境界,執取為本性。
五、 於一念不生時,忽起一知見,想這即是本性。
六、 於一念不生時,忽能透過牆壁看到外境,認為即是。
七、 於一念不生時,慧心所開,偈語如流,認為即是。
八、 於一念不生時,忽見佛祖現前印證,認為真實。
九、 雖然分明不昧,但心未空寂,錯認分明即是。
十、 錯認定中明相即是明體,而生妄執。
依倚傍落很難一一點出,凡是一有落處,即應化掉,直到不二圓融,全體現前,方為真見本性。
以上言句乃方便之說,不可執以為實,唯須行者直入不二,真心徹底顯現,便圓活自在,自知作活計了。


見性的功德

見性之人,信知空寂靈知即是人生宇宙的體性,本具一切功德,一切佛祖皆因此性而成道,一切有情也因迷此性而輪回,頓時而悟,明徹此不二的體性,即是諸佛安身立命之處,於今已得證入,自然法喜充滿,心中無疑,獲得真信、勝解、妙行與本然之道。分別我執、法執已空,妄想煩惱自然不生。覺性明朗,不因諸法而變。知持咒念佛,皆本性之作用,淨土乃本性的功德。直心直用,清淨、平等、自然、唯一、乃至平常無為,能超世法佛法而不住,又能時時體現本性妙用,逐漸於保任中慢慢開顯向上妙德,圓融活潑,隨機照用,全體中與一切諸佛、眾生不二,圓顯方便,慈悲接引,而不落有為執著,天真元成,妙用無礙!

照體獨立

在沒有明師印證的情況下,如何能證知當下是覺性現量?行人在一念不生,一念不滅之當體中,靈光獨耀,空明不二,猶如摩尼珠五色去之後,先照自體,即識本性的透明無色,純淨無相,更無另一個知者,此即回光照於性體。如於一念不生時,不能顯照自體,也許即錯過,以後又依舊在五色中尋找了。既照體獨立後,肯定此體是佛性,以後顯五色即德相與妙用,則根塵相對中不再起對立的分別心,而是隨機照了無礙。

長養聖胎

悟入本來,
識得自家寶藏
承得佛祖心脈
如嬰兒巳墮地
應長養而成大
見地巳融於實際
行履全現於靈明
隨緣照了目前
朗朗照體如如
自然含養長大
切勿節外生枝
妄起是非、破立、得失
否則病即入心
一任天真
一亦不見
坦坦無為
運用自在

禅淨不二

禅淨分宗接引,祖師慈悲方便。
若悟禅淨不二,彌陀句句自性。
覺性光明遍照,空明一體是土。
妙顯功德莊嚴,安養菩提花果。
稱性常念佛號,真心圓照無邊。
如如淨土自顯,彌陀原來是我。
四八願行攝受,無量眾生歸源。
四土果證非虛,九品蓮花往生。

驅耕夫之牛 奪饑人之食

當你有什麼時
拿掉一切所有
無論珍貴的見地與境界

當你一切皆無的時候
化去無的存在
無論空無是那麼清爽

乃至非有非無的雙泯
或即有即無的雙照
種種不可言說的妙智妙境
都不要留一絲痕跡

當你還有一點自境的存在
當你還有自己的話要說
當你仍然看到別人的不是
那你的牛還未純白

有悟的時候不悟
無言說出了真言
活潑應用無滯
妙機隨緣流布
禅便在無禅無不禅的心裡
圓寂於無真無不真的世界中

 

贖回自家的田地
仍須耕耘新的花果

找到失散的白牛
穩穩地騎回自己的家園

知道寶山就在前面
還應透過路途的迷惑

打開本有的自性伏藏
還應善於救濟無知的貧窮

心地的水晶顯出妙色
各令見者自見自心之色

古鏡巳淨可鑒萬象
當體虛明更無塵埃

天月照臨千江之水
影現隨緣緣中無月

似戲子隨劇情而演化
真性如如而不變本面


見地與行履

見地透徹
覺性赤露
巳悟不二
不得作一

從體起用
再參再究
淨塵亦了
證無可證

悟後如何具足道力?

覺性赤露,直接相見;
二邊境空,一亦頓亡。
無描述意,不落見地;
不住無事,不得功用。
本然清淨,不落痕跡;
寂體恆照,照體全空。
無根塵中,出入無礙;
於空寂性,再提本參。
了無念時,明咒圓持;
不分粗細,不依覺受。
源出無相,妙照無方;
道力圓發,應機方妙。
照徹一切,轉變乾坤;
至德無德,渾然天成。

什麼是悟

明白我不是我
而又具有我的作用
明白心沒有心
而又能顯了心的靈妙
明白不分別的知
直拓生命鴻智
明白即生滅的空
緣起人生事業

悟是超越後的回歸
悟是徹見後的洞悉
悟是清淨後的心眼
悟是圓融後的朗照

悟入的人沒有背景
悟出的人不住一邊
悟徹的人無法可法
悟圓的人圓觀一切

什麼是悟
是春蘭初開
是夏風徐徐
是秋風寂寂
是冬雪皓皓
是空谷流淌的一片湛波

當神會於自然
當理契於真谛
當直覺於生命
當體現於心源
悟便在不經意間降臨
就像故人的重逢
猶如童年的歌謠
親切無言
自然如斯
只是忘了目前之外
還有什麼存在

禅人的禮貌

初發心的禅人
應虛心地求法
以安頓自己的身心
明了自己目前的行止

巳有禅修體驗的禅人
隨方參學明師
以了心頭惑障
如蒙指點明白
應當感恩而去

證悟本來的禅人
劍峰上與各方大德相逢
風馳電閃
露堂堂直顯宗風
一碰即了
更無拖泥帶水

若是為人師者
但據本位法座
行於本份事業
稱性發揮於當下
慈悲了脫於來人
更無亂法統而到處是非

而發心護法者
處處護念大眾
共同莊嚴道場
即此練心養道
乃大心無位奉塵剎
利樂一切不居功者

如不明自己
不知他心
積知識而資談柄
行網絡而立名聲
則巳與禅無關
枉入寶山空手回了


名相的背後

任何名相都指向實際
不知名相背後的實際
所以在名相上紛诤不已
任何道理都為解決問題
問題不能夠解決
卻在各種道理上生起執著
愚癡之人們啊!
真是不知佛祖的用意
妄自建立種種名相來標新立異
妄自用自己認同的名相
來破同一實際的名相
佛性有三因
卻說佛性不是本體
真如有在纏出纏
卻說真如也有生滅
實相是三身
卻不明報化

如果悟了實際
名相即獲得統一
如果證了本性
一切皆是佛法
古老的文字會露出嶄新容顏
現代的語言必有生機
那些诤名相的人是無知
那些背文字的人是書癡
那些執理論的人是不智
那些落知見的人是自囚


空山葉落

曾雲根中性
未料雲是空
踏翻金剛頂
仍是凡夫身

開口道不著
舉擬便乖真
竹竿隨路轉
天然本無異


死蛇與活龍

心境打開有死與活的不同,死開是指體入一種神秘境界時,產生幻覺與認知,從此放在心中,以為有悟,呈詩偈、引經論,全落在名相義理上,分別人我,高心自舉,此即死開,心中死水一潭,全無生氣,所謂抓住死蛇者也。
活開,即大死之後大活,無一法當情,無一見存己,心中自然湧出智慧,常與佛祖相應,卻無一絲一毫的有所得心,自然平直無念,性地光明。活潑地顯現妙用,智慧如流,隨機應變,安然無為,此即乘活龍而去也。

禅人的話

禅人說話的時候
不作實有說
不作虛诳語
句句顯真
又言中無言
故聽話的人
不可作有話會
又不可作無話解
看自己的心靈
是否巳經開朗?

禅人所說的話---
是水中折射出的光
你應用心去觸摸;
是殺活自在的寶劍
你應把性命奉上;
是至極大道的指南
你應直接地向上;
是除塵去垢的掃埽
你應淨裸地回去

禅話無話
明白了不須再明白
門面是禅話的隨機
新新是禅話的生命
斷語是禅話的智慧
幽默是禅話的藝術
超然是禅話的風格
善破是禅話的妙用

禅話如風
看你要體悟
還是想捕捉
禅話似響
你是去聆聽
還是去尋找
鳥巳飛去
空潭還有影嗎?

 

 

誰說?

無知的人說:
以名相來破壞實際
以道理來破壞真智
以文字來破壞見地
以沉重來破壞空靈
以情感來破壞慈悲
以執法來破壞妙用
以對立來破壞圓融
以诤論來破壞對話
以妄動來破壞寂照

空谷說:
我這裡一法也無
你如何破?
你只能控制著相人
卻無法制伏無心道人
你只能抓住著意的人
卻無法了知妙明的真心
你只會文字經論來破
卻不了悟萬法歸宗的妙旨
用一切名相、神通、境界
卻無法迷惑一個如如的人
遁去吧
找你的同類
--分別心煩盛的人去了,
這裡沒有立足之地

禅的直指

你看我的文字
在你的心眼裡
直接地出現
你沒有想彼此的區別
只是一味地流動
行間的語意
卻找不到一點法的意味
也看不到佛的蹤跡

我說天的時候
你不在天裡面
我說地的時候
你也沒有去分別
你無心地跟隨
忘記再加一點思想的願望
甚至不知自己是誰

你隨著我到來
看一切文字
心不在看裡面
但你知道每一個的流動
顯現在你的目前
目前是什麼?
你無暇去回顧
你只是知
你只管看
我不曾給你說什麼
你也不曾追尋外在
文字不再是文字
照見的那一刻
沒有能照的分別
那麼親切的了然
那麼直接的覺知
在一剎那間
一切從這裡消失

你看文字的看
只看到自己的覺性
空明無物
卻了然地全體顯現
當文字一次一次地流過
心仍然寂寂地回應
朗朗的明知
卻無知的分別
一任流水般的自然
顯現在自知的無知中

沒有更多地說明
禅在你自心中印證
本面的淨裸無人可知
只有你親切於自心
本然地安住
更無妄念與煩惱
也不再修持什麼
一味地不二
直顯在當下的一片

我沒有說過什麼
你在全然地看裡面
流動靈妙的寂寂
萬法都在這裡
這裡卻無一切
禅是什麼?
已不須任何答案
因為你在看的一剎那
已回到了自性的家!

 

禅悟非指

泥人說法的時候
木馬正在嘶風
臨江的行人
打濕了一身的布衣
卻為一點遠去的孤帆著急

找不到家在何處
只有山谷的草屋
可以避避風雪
不小心飛來一只鳥
驚破空谷的寂靜

天在笑的雲空中看
生命是如此的繁重
那不停息的轉念
轉出了舊時的愁哀
也許已忘記
童真的笑臉

佛的心在哪裡?
禅的悟在何處?
石頭也知本然
木頭豈不能成器?
只有那個看的人
被死死地分成兩半


現代禅者的使命


禅是唯一超越宗教性、超越繁復哲理系統、超越任何條件制約的心靈的本體,它是人性中最真實的本來,證悟本性的人需要三方面的突破:
一、 是突破任何思想概念、任何理論框架、任何邏輯思維、任何方法對治,任何境界執取,任何果證追求。
二、 是突破內心的局限,打破二元的相對,打破認知的固守,打破心體的塵垢,打破分別的妄知,打破覺受的落處,打破有悟的實存。
三、 是突破作用的對立,突破六根的自我性與六塵的折射性,突破用處的粘作滯與不活潑,突破俗谛與真谛於作用處的相待性,打破不能圓照大用的拘泥性。
證悟禅性的人,本來天真獨朗,自覺自知,明了現前,猶如點亮了明燈,也似找到了水源,其中妙趣唯有自已明白。
那麼悟證自性的人有什麼責任呢?從此不在拘泥於任何形式,而以活潑的智慧生活於人間,利樂於一切,使自性的妙明之光,照耀周圍,解粘去縛,指示本性,使一切有緣眾生,皆回到自性的家園,而安享本真的妙用。
所以現代的禅人貴在一切處體現本性的光明照用。
禅不是職業,但可以在所有工作中體現;
禅不是知識,但可以在一切知識中活用;
禅不是哲學,但比哲學家更有活的智慧;
禅不是教理,但它能徹證經論背後的真意;
禅不是宗教,但它是最神聖至妙的淨土。
禅是每一個人自己的本性,只要發現它,證悟它,抑開一切沉重的包袱,使自己以清新的面目生活於世,給世人帶來無限的生機,這就是現代禅人的使命!

 


禅是佛教教理以外的直示
禅是不受理法诠釋的真際
禅是原本心性的如如
禅是風花雪月的自然

禅人從來不受惑於理論
禅人從來不作意於功利
禅人從來不對立於心境
禅人從來不實存於道果

悟禅的人必然無我
悟禅的人自能無相
悟禅的人無法立論
悟禅的人直顯無余

了禅的人融萬法於當下
了禅的人轉山河作自已
了禅的人度眾生於全體
了禅的人體染淨於不二

想追尋一個終極
想說圓一個法義
想得證一個究竟
想建立自宗的見地--
禅已如死屍一樣僵硬

用法相來诠釋禅
禅成了法相的原罪
用對立來觀察禅
禅淪為哲理的桎梏
用死句來體現禅
禅失去了天然的風彩
用修證來比量禅
禅遺失在路途的光影中

禅的真意何在?
每一念的當下
醒悟於不二之中
每一念的圓滿
自然於靈妙之中
每一念的智照
體現於一味之中
每一念的作用
全然在無用之中


真如十義

真如是佛法的根本,略述十義如下:
1、 自性清淨的本面是意識不可到、文字無可描述的無來去、無斷常、無生滅、無一異的體性。
2、 人人雖有此體性,但被無明所覆,所以形成阿賴耶識,變現根身世界,流轉於五道之中,雖有真性,如礦中金,未得清淨妙用。
3、 如以知見分別藏識為本性,執著之根的作用 即真如的妙用,生起思想作意以為是智慧的發揮,則入於外道之中。
4、 圓解如來藏的理體之後,應開始覺照用功,攝萬法歸一念,由一念而化空,脫開根塵,才能顯露本來的面目。
5、 如沒有體入真實妙性,自以為根中能起念能思維,能作用的就是真如,心識帶妄,無明覆藏,心不清淨,因執著此根中之性,妄用功夫,即被魔力加持,與佛、菩薩於般若正智即不相應。
6、 認為禅宗參學是積累資料,分析辨別,而後得到精華,總結歸納為己所用,便認為此便是禅的智慧,便是會活用,此即違背禅的真正智慧。
7、 真如本性是法界的全體,任何一物全彰如來藏性,因此真如只有在纏與出纏不同。在纏則染污業海;出纏則功德清淨。
8、 真如本性本具如來一切功德,離意解而徹露本面時,清淨一片,靈知妙明,應上與諸佛合,而開其功德;下與眾生合,而了其習染,使真如恢復圓明十方的果德。
9、 於真如性上,無言論,無可建立自我,本無一物可得,故見性者無性之可見,明心者了然於目前而無明了之想。
10、悟真如者,無悟之可言;真證真如者,全證於眾生之全體,於是天下眾生無不是真如佛性的體現,無一不是佛。但為方便接引,作種種言說,其中更無是非高低之執著,只是隨緣照了而已。

禅修初機

禅門的初機者,一般先學圓融的教義,再略涉禅門的機緣,進而依明師而得一下手的功夫,一般分為八法:
(一) 無相密乘法--如無相准提法等。
(二) 止觀禅修法--如永嘉禅法等。
(三) 念佛觀修法--如寶王三昧法等。
(四) 禅悟直指法--直指見性而修。
(五) 觀照看心法--看心念的起處。
(六) 疑情參究法--起疑情直參。
(七) 智慧體究法--依智而究心源。
(八) 直照無修法--一任天真自然。
但是若非已明悟心性之人,如僅看文字觀修,必難悟證,因自力不夠,易隨境遷故。古人數十年參學,依止明師,即此意也。


佛法圓修與並弘


現代人應以圓融的見地來觀照佛法,然後攝歸自心而化為圓行,使一切法皆成佛法,一切行皆是佛行。佛法本來圓通,如一般分顯教--中觀、唯識、天台、華嚴等;密乘--大手印、大圓滿法等;禅宗--非顯非密而直入;淨土--即顯即密而圓含。就實際而言,又是互相融攝的,如顯教所談即是密之所證,一表一裡,實無差別,禅的顯說即是教的極致,禅的所證,即是密的究竟;禅的所歸亦無非是淨土之德。淨土更是融一切教言而舉揚開顯;攝一切密乘而為最後導歸;即一切禅悟而全提、圓具。
因此佛法是不分家的,而祖師悲憫眾生,方便開宗接引,一旦契入,更無二致。
而現代人面對如此廣大的佛法及各種言說,如不能圓會諸說,歸入自心悟智,則很難圓修佛法,也許一生中都在討論與解決問題。
當然依止有證量且圓通佛法的善知識,更容易消融諸法,悟入自心,就路還家,獲得早日成就!
悟入之後,則應對不同的根機弘傳契合的佛法,令其速開智慧,證入心性,圓成道業,而不須費太多的時間在佛法上探討,應在生活、工作、社會大洪爐中體現大道,隨緣而行。
佛法因自心而顯現,如能圓攝諸法則自心亦圓,然後圓歸一心,圓行大道,則佛法必以豐富多彩的形象而出現於世,佛法也必再次大弘於天下矣!


修持中的三次失誤

修行的證境不可宣示,但失誤則可供行者參考:
一、八五年修心密於百座內爆開時,一片空明,靈知不昧,出定,身心世界皆是影相,以為巳證,印證佛經也無不相應,第六天因與人論見性境,稍微起意,境界即失,故知失誤在诤心,而真境未證也。
二、八六年於福建廣化寺教學,於定中現圓光身與世界皆顯現,以為是證,後知功德未圓,所現並非透明自在,乃是影相現,非如實現,後破之。
三、亦於廣化寺的凌晨去指導學僧禅坐,行至路盡處,忽然從一米多高處跌落,其心絲毫未動,全然透明亦無身痛的覺受,片刻後才知有身,以為證量已到,其實仍落透明心,故未到。
到此三次失誤實例僅供參考,切須實證圓明,方為了手,且應功德相應,方是正確


王陽明與湛愚《心燈錄》的錯誤

在王陽明與湛愚的心燈錄中,把真心做一個實法,觀為一物,使無實法可得的禅宗走向了偏差。他們認為:
1、 萬物都滅還有一個真心存在;
2、 認為人死後真心也跟他去了,又有一個新的天地;
3、 認為如來藏性是一個可以把握的○,然後去認知,去肯定,並在此上做功夫。
4、 在這所謂的○上建立知見與功勳,並自以為是得道的人;
5、 認為寂與明是可以分開的,也即寂時不明,明時不寂;
6、 因為沒有化空歸真,所以沒有菩提心與功德的出現;
7、 沒有活智慧的流顯,一開講總不離分別意識;認為真心就擰在六根裡,不須脫開;
8、 往往居高臨下,喝斥他人,自以為天下第一;
9、 放蕩不羁,認為道性自然;
10、 不能與整個佛教融合,不能回歸淨土。
欲深入研究者,請讀王陽明傳與心燈錄。

達摩祖師二入四行觀譯意


"悟入禅道有許多途徑,概要地來說,不超過二種:一是從理觀而入;二是從行持而入。
理觀悟入的方法是:先依聖教所開示的根本理趣,悟入自性的心宗,並且深信一切有生命的眾生都是同一個法界真如的靈妙性,只是因為在根塵相對中,被客塵落謝的妄想執著所覆蓋,所以不能夠空明顯現,假如能離妄想而歸於本空的真性,凝住於寂寂然的壁觀之中,此時在無自無他凡聖平等不二的現量中觀照,並能一直堅持安住,而不被內外諸相所移異,再也不起文字道理的解會,只是無心而觀,這就與真性的理體冥冥相符合。即此當下,沒有任何分別念,是寂寂然而無作為,如此安住,叫做理觀的契入方法。
行持的契入有四種行,其它的一切行都攝入這四種行之中,有哪四種呢?一是報冤行;二是隨緣行;三是無所求行;四是稱法行。
什麼叫報冤行?就是說一個修道的人,假如在受種種苦難的時候,應當在自心中作這樣的思維:我在過去無數劫中,棄真性之本而從妄心之末,流浪在二十五有的業海之中,與眾生結了許多冤憎,做了無數違背損害眾生的事情,現在歸向於道,清淨自守,雖然沒有違犯什麼過失,但是過去世所造的罪殃惡業卻已經成熟了,這不是天上人間所能了解的,應當甘心去承受這些業報,應當沒有一點冤恨與向人傾訴必要。佛經中雲:"遇到苦難的時候,不要憂愁,為什麼?因為已經明白了因果業報的道理。"這樣生起了正見的正念,就與真如性體完全相應,因為體悟冤業中的正念,而相應於道業,所以說這是報冤行。
二是隨緣行:眾生之中沒有實我可得,都是在真性中隨業力而轉變的假相,所以在苦樂之中而又被動地感受於苦樂,這一切都是從因緣法則中產生的。假如目前得到殊勝果報、榮譽等順境,知道是我過去善業宿因所感,現在才得到回報,當因緣報盡時候,一切也都消失了,所以有什麼值得開心呢?得與失都是從因緣中來,而修道人的心沒有增與減,在喜悅的境風中,不動於心,這樣自然就暗順於道妙,所以說這是隨緣行。
三是無所求行:世間上的人常在迷惑之中,他們是處處貪欲染著,這就叫世俗的追求。有智慧的人,他們悟入真性後,所明白的真理是與世俗的觀念相反的,因此要不受世俗的制約,安心於無為之中,一期生命中的身形,隨著命運而轉,不要克求與世俗一致,這樣才能在世俗面前空無一物,不受其迷惑,心中就沒有世俗的願望與俗樂的享受。這樣內心的功德與黑暗的現實是常常相伴相隨,但仍清淨無礙。在三界居住久了,就好像火宅一樣,凡有身體的都有苦難,誰能夠在裡面能安樂自由?明了通達了這個道理,所以就放棄了對一切有的執著,把妄想停止下來,心中再無所求。佛經中說:"凡有追求的人都有苦難,心中無求,就能快樂無憂。"由此判斷而了知,無求的心是真正的道行。
四是稱法行:自性清淨的理體,我們稱它為法。在這個理體上,一切眾多的現象都是空無所有,沒有污染,沒有執著,沒有此也沒有彼。佛經中說:"法性中沒有眾生,因為離眾生垢的緣故;法性中沒有我相,因為離我相垢的緣故。"有智慧的人,如果能夠信受而領悟這個道理,應當符合於法性清淨理體而行法行--法體上沒有悭貪,所以用身命財而行檀波羅密的捨心布施。心中沒有悭吝愛惜,把一切妄心執著解脫於人空、法空、空空之中,不倚依、不執著,唯一的作用是離一切垢染,稱性化度眾生而不執於眾生相,這是自行的稱性之行,又能利益眾生,也能莊嚴菩提大道。檀波羅密是這樣,其余五度也是如此。
為了消除妄想,修行六度法門,於自心中實無所行,這就是稱法行。

~~~~~~~~~~~~~~~~~~~~~~
附原文: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也捨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行入謂四行,其余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雲何報冤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冤訴。經雲: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

二隨緣行者: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苦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

三無所求行者: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故捨諸有,止想無求。經曰: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

四稱法行者:性淨之理,目之為法。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經曰: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法體無悭,身命財行檀捨施,心無吝惜,脫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行,復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檀施既爾,於五亦然。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


辯難中的十失與十得

辯難中:落是非人我是墮;
       高舉自己的優點是失;
    不明對方意旨是愚;
    重述對方觀點又說對方不對是惡;
    強詞奪理、氣勢逼人是凶;
    不找主題、專挑末節是詭;
    妄評他論、亂說一通是謗;
    故立標准、克制對方是計;
    借佛祖法打擊對方是恨;
    不給對方機會申述是壓。

十得:
    以助人的態度出發
    以平和的心境對待
    以尊重的論式開展
    以提問的方法導入
    以轉語的手眼顯明
    以圓融的智慧化解
    以真實的證量契入
    以輕快的文筆論述
    以直接的妙機體現
    以不二的修養同喜


現代佛法的十種特征

一、 這是一個智慧圓會,法門歸一,心靈安居,生活自由的時代,修行不成為負擔的人才有望成就。
二、 這又是一個崇尚傳統、冀望尋根、回歸自然、尊重真實的時代,只有回歸自心道位,才能得到心靈的安寧。
三、 這個時代的人生,需要更多的知識,需要勇敢的精神,需要不斷開拓發展,需要應付任何變化的修養,守住一個固定東西,肯定不能隨時代發展,因為這是需要源頭流注活水的時代。
四、 這個時代需要有教下的大開圓解,禅宗的圓活的悟性,需要密乘的次第修證與經驗口訣,也需要淨土的歸宿與功德莊嚴。
五、 這個時代會不斷地诤論,又在诤論中發展,在诤論中提高,在诤論中消融,才能回歸到無诤的心境中去。
六、 這是一個網絡弘法的時代,任何言說都可以發表、傳遞,但造業的多,在此倍福利生的少,如能積德於網絡,遍學有益的知識,則可行菩薩道於網絡之中。
七、 這是一個承續歷史的時代,是把歷史上的一切精華發揮為現代優美的精神財富的時代。如诤論於歷史,死學古人,是這個時代的悲哀。歷史不容改觀,它已存在。
八、 在這個時代裡,任何試圖否定歷史,毀謗祖師,破壞宗脈,妄評古德,是最愚蠢的事,必然受到大眾的責罵。但以私心錯引歷史為自己的觀點服務,則會被大眾看透居心。
九、 在這個消息靈通的時代裡任何人想利用一切為自己出頭,打擊他人,賣弄才智,終會被人們逐出這個時代。
十、 在這個時代裡唯一能清淨的是心靈,所以應安住在自心的淨土裡,培植功德,開顯妙用。不要看不慣社會的現實,不要指責他人的不是,不必盲從於潮流。只有隨緣而行,才能處處歸宗。


禅門本份十抉

一、 禅門中有影響的人物提倡外道世學,與禅者相違背者,應糾正之。不聽,我等則應以正智發揮,使大眾了解。
二、 禅宗公案是祖師的機用,是禅人體究的課堂,不可研究、解說,但可下語、拈提,否則悟機即斷。
三、 禅人不可以悟自居,心中應了禅痕,否則不入現實,禅幻浮現,落於口頭禅
四、 禅人常以道性圓融一切,以平常心為人,消融一切善知識的道用。妙顯在生活中。
五、其它宗派發生問題由各教派來處理,不可插手,否則會多事。公開的邪教外道由政府與宗教部門處理,不必去於涉。否則清風即墜。
六、 卜根本理趣受到彎曲,無人糾正者,應出面糾正。對於修道上關鍵的方向發生錯誤時,應以正法眼而正之。
七、 在禅與教,顯與密等發生激烈的诤論時,禅人應以圓融的智慧去調停消釋。
八、 對於修行途徑中發生障礙時,禅人應以方便話予以指導,使趨入正道。
九、 有時為了佛法的絕對純正,應挺身而出與混進佛門的偏邪作勇敢的辨論,但必須做到平等、無心、直接、不動,口氣應平和自然,否則即墮禅風。
十、 為禅人的師表,對無傷大雅,不會對禅佛發生影響的個人性的打擊毀謗等應一笑了之,絕不可計較,否則亦墮禅風。

無關

我尊重所有的上師,但我與上師的其他弟子無關;
我尊重所有的教派,但我不在任何教派裡面;
我發心弘傳禅佛的心要,但與世間的宗教組織無關;
我只傳見地與方法,與任何人的個人作為無關;
我一生不立祖師位,故任何地位的斗爭與我無關。


十不真論

一、 回憶不真
二、 有物不真
三、 有見不真
四、 有理不真
五、 妄知不真
六、 推理不真
七、 相待不真
八、 有受不真
九、 立境不真
十、 證得不真

理與法

為了說明白才有道理
巳明白的人就不存道理
一切就示現為現量的直接
為了度煩惱才有法門
巳清淨的人就無須修法
所有都成了功德妙用
這樣了澈的人
再也找不到自己

說0

0是什麼?0就是圓,是沩仰宗用以考核、印證悟人的方法,所謂九十六種圓相即是。
這個0是以符號的方式描述法身本位及其妙相德用,是無法用思想認知的真境,所以祖師用圓相考驗弟子證悟的程度並以此來啟發法身妙智,後人不明所以就以認知心把它定為實法並述以概念,這樣就失去了它的活用價值。
禅是活的教育、是超概念的真知、是實證道妙的方便,0就是其中的活道具,善用它吧。


與某仁者談禅

仁者:
歡迎你引用了大量的文字來解釋明心見性的問題與論證證悟的甚深境界,這是前無古人的大作略,是以前禅師從未如此發揮過的,足見你的學識淵博和證悟的高深。但禅非言說的境界,更不是如來禅的修證次第所能表達。因此以楞嚴經來解釋禅宗的明心見性在根本上是不妥的。另外禅師的開示只是敲門磚,方便為人解粘去縛,並無實法予人,更無系統的理論體系。
對你的闡述略表如下:
一、 當一個人試圖去認識這個○的時候,就不是○的本面了,所以○不能依人的思維形態與教下理論來領會,因為○不是一物,無有概念,一切的言句無法論及它。
二、 見性時乃是無境界的靈知,是法身的本面,其際本來無一物,到後來證入全體時,才圓現萬象,此象乃圓明自性的妙用,故不可說為幻相,但如未證此境的人,去看此段的光景,即落影子。
三、 識精元明如在八識中即有覆,如能化盡無明才露真如全體,故經中指精明為自性是令人悟礦中之金,當證入時即完全開顯為三身四智的功德,這相當於大手印的"基"。
四、 如你所說的見地,是文字中獲得的知積呢?還是證悟圓明之後的流露?為如此肯定他人的不是?如果是真聖賢會如此講話嗎?
五、 如果你是自證聖智流露出來的,那你何必要搬如此多的資料來講話?為什麼不講自己悟證的話?
六、 你前面說,王陽明開悟了,為什麼又說你所說的○與他們的宋明理學又有不同?王陽明也不常講○嗎?
七、 以文字來參證的是禅的根本嗎?
八、 無分別智與空覺明的現量等等乃是歷代祖師所修證過的根本智與本位境,難道祖們都落頑空之中了嗎?
九、 謝謝你如此認真來討論問題,希望繼續談自己的證悟,希望給香風谷帶來禅的智風。我從不知見性為何物,也未曾有悟的存在,只是一個平常人,是否請你告訴我性是什麼?悟在何處?

不受惑

不受名人、地位惑
不受文字、道理惑
不受境界、感覺惑
不受知解、實法惑
不受功夫、意生惑
不受是非、言論惑
不受權威、勢力惑
不受邪智、魔力惑
不受習染、影相惑
不受淨相、得相惑
不受空見、空明惑
頂禮一切不受惑的成就者,加持眾生吧!


悟時十喻

一夢醒來
石頭落地
青山雨後
愁雲全消
病愈體健
行雲流水
牧童山歌
豁然開朗
一覽群山
回歸家園


真心直說

真心乃無心之妙心,圓極太虛,體含眾德;為天地之始母,是眾生之元體。在密因,常於根門而作用,智照從此流顯;在果地,遍於法界虛通,功德於是圓成。
真心無相而妙相莊嚴,真心無為而大用現前,真心無知而遍知無礙,真心無得而大德圓具。
見真心者始於根門,修真心者在於離妄,行真心者乃於無著,證真心者十方圓明。
真心本體靈妙,故為靈知妙心;真心本相清淨,故為明體透澈;真心體用遍在,故不妨根門示現,真心圓照,含生佛而無別;真心遍攝,統三乘而全收;真心妙化,圓三身而塵剎應現。
真心如如,言思難及;宗下指歸,離言而證,誰可得於此措詞乎?
真心在教下謂如來藏識精元明,在宗下謂離念靈知,在密乘謂明體五智,異名一實,圓融無二也。又於現代言之:真心乃宇宙生命之全體能量而作用於個體人生的生命運動,如果消融相對個體回歸全體,即是證悟真心而圓成大道。
真心於因地悟入時如何?
其體寂寂而空
其相明明而現
其用覺覺而知
分別識空而智照作用於根門,當下現量,圓達自在。


直說明心見性

內不見身心,外不見世界,於有不有,即空非空;超四句百非,脫意識概念,真空無物,當體寂寂,謂之見性。
妙顯身心,全露法界,虛明而照,無念而知;世法佛法即心而明澈,自心他心通透而明達,妙有活潑,當下朗然,謂之明心。
性中大明,明時本寂,寂明不二,當體圓成。

見性的十種未徹相

許多人都巳見性,也巳安住本位做功夫,但仍有一些未徹的存在,略述如下:
一、猶帶意解
二、根識未消
三、自以見性人自居
四、未於妄念、境界、睡眠、諸變中見性
五、無明體朗照,於境仍有實見
六、對師、法、境、異事仍有執受與不淨
七、不平常自然,仍落是非人我之見
八、沒有活智慧的流現,言中無根
九、未融一切法與境
十、仍表現自己的功夫與見地,以佛祖自居,傲視天下


論根門功夫

根門的修持方法,乃是如來禅的下手功夫,楞嚴二十五圓通中,勢至為意根圓通;觀音是耳根通,也即借根性作為入道的方便。
修如來禅的人先要大開圓解,通達如來一切教法而圓融於性地,並離文字名相的執著痕跡,化入根門的實際修持中,在理念上與祖師禅的不同點是:
(1) 如來禅喻如大海的水,先認知其水的本質為清湛透明,並未見到真實相,但從文字義理中了知到,然後開始做淨化的工作。
(2) 祖師禅則由傳承心脈的祖師直接引導弟子去山中(無明山)找尋水源(本性),以特殊的方便(直指與參究)開出湧泉,立即證知水體本淨,不須通過淨化加工,因此謂見性成佛。然後滔滔不絕,活水不斷地湧出。
根門的功夫,與外道下手很近似,但外道沒有正見與菩提心,故於實際中又不同。如觀音耳根圓通須解六結--動、靜、根、空、覺、生滅,每一個過程都須真實用功,並不斷以圓解的智慧去指導,未到生滅滅已,是不見佛性的,所以不知靈知為何物。而祖師禅以其傳承的力量與行人的智慧,直接見到本性--無念的靈知妙心,然後安住自然本位中,綿密覺照,化解習氣,自然地消融六結,達到證悟。
修根性的人應真實用功,不可入禅機,否則用功不真;祖師禅的人不可入解會,知解一多,悟性即被覆,透明的靈知立即失照,修道即無根本。
修根性的人須行起解絕,人法兩空,方得相應趨入;修靈知的人須一法不立,一塵不染,常住本然而不動,方有透境的力量。
修根性的人應一門深入,未到圓證前不可多事,不可出頭為人,應默默用功以達於 無功之地。
修靈知的人,應善於保護,水邊林下,長養聖胎,不可入是非之中,保持清淨無為的風格。
兩個法門的見地與行持均有不同,不可免強合,也不必爭高低,如能悟佛祖接引方便的善巧,則應各歸其位,證成大道。
但是明根中之性乃是第八識,未達清淨真如的圓明,故不可狂枉自大;悟靈知妙心,乃在因地佛性,並未顯德,故不可輕言證悟。
唯即根而不執,一門深入,愈入愈妙,方至成就;個中無可稱譽於人的地方,因聖德不居其功也。
唯悟靈知的人,常覺常照,安住當下,隨來隨掃,方至圓歸;亦無可表現殊勝的地方,因妙明真心無境可境也。
大家說的都有道理,何分對錯?唯須融通之後,各行其道,皆成佛果,莊嚴法界,畢竟圓滿也!
現代人修根門功夫,大開圓解是一難關,如果解而未圓,則一生均可能落在文字道理上,會產生很多的疑難問題。
而禅宗的直指法,輕松自然,如有明師,又有適合的根機,則易得相應。
除此還有密乘殊勝的修法與淨土的信願往生,均可使行人得到成就。
故學佛理宜圓融,行宜專精,歸於當念,相應用功,必能直至菩提。


不立文字與善用文字

禅宗為什麼不立文字?
一、 從文字中討消息,要從心靈裡去體究悟入。
二、 不從概念套概念,要以離念真知直顯。
三、 不以名相解釋名義,要以智慧觀照來體現。
四、 不要形成系統的理論,要活潑地顯現當機的妙用。
五、 不在文字海中流浪,要善用一切法而成道用。


禅宗為什麼又有許多文字?
一、 借文字來指示一個入處,
二、 借文字來破種種的執著;
三、 借文字來體現禅人的生活現量;
四、 借文字來下智慧斷語;
五、 以文字作用於新新不已的流顯。


聽經

某人於坐中聽心經,不分別覺現,忽不見身心世界,唯聲與覺妙化,即於此時無別安住,忽然脫落,聲覺頓消,連無亦無,無可思議者。此人圓明真現,機用活潑,無人識得,現住於某山中。

 

論靈知

"靈知"是相當難說清楚的一個境況,因為精怪有靈知,旁門左道也用靈知來點傳,而許多修禅宗的人更是錯會靈知即是道,這實在太可惜了!
一、 靈知的錯認:認為目前昭昭靈靈之靈知,就是佛性、真如,就是道,而守住它,在它上面用功,乃至飛升變化,則被魔攝,成為邪禅。或錯認六根中的根性--第八識為靈知本性,守而用之,也落於偏執。
二、 正悟的靈知:在解悟與證悟的中間,大多數人有一個通往圓明的橋梁,而這個橋梁,在禅宗就是通達靈知的覺照,它是這樣出現的:
(1)在禅定用功中,忽然根塵脫開,一念不生,靈知了了,身心獲得一種解脫的覺受,非常清淨空靈。這稱法身的邊緣,產生了無分別智與透明的心,從此不用思想說話,對身心世界不再執著。含養保護,自然越來越明淨透徹,終於有一天證悟了全體的圓明,這時就如憨山大師的證悟一樣。如果未到圓證就以為已證道,則必狂心入魔,自大驕傲,則成魔子。
(2) 成就的善知識,常住於圓明之中,當有緣的弟子到來時,用本性的智慧解粘去縛,在弟子妄想頓空之際,以其道力直指本性,則靈知頓現,智慧明照,即識法身邊事,再指示覺照安養的方便,逐漸引導而至於成就。
靈知的發現不僅以上二種,一個聲音,一句話語,一覺睡醒時,念佛念咒到念不出來時,等等情況,都有可能出現。靈知出現時,如有真正菩提心為基礎,有正確的見地引導,則必證道果。
這是祖師禅的內在傳承的秘密,是借此方便而證入道果的要訣。它比任何禅定方法、對治解脫都要殊勝。
因為安住在靈知上,身心世界自然化空,煩惱習氣自然化解,清涼透明,一直含養在這一片之中,久而久之,自然證入全體而成就。
這在大手印即是見定行中的定--"明體";在大圓滿中就是徹卻的空覺明的一體顯露,它是通向涅槃唯一的殊勝道妙。
如果其力未充,則可加修虹光法明顯五智光明;也可轉入淨土法門而以佛德莊嚴。如有機緣還應參學大成就者得印證加持,使於此靈知一片中,開顯報身功德。
這是禅密中的秘密,是著文字道理者無法了解的心地功夫,是直接通向菩提殊勝妙法,是初地菩薩始入的境界。如果以十地菩薩的圓明境界來打殺它,那是太罪過了,斷了行人成道的方便,豈不可惜。
問:用識、用根、離根識的靈知三種用功的差別?
答:用識即是用第六識的分別心去修行,因它在緣慮之中,是妄心之作用,如果隨識而用,即入塵勞,如果體入空假中,則入圓觀證真如。
用根即知根中之性即是第八識,只要把六根擰做一團,時時刻刻在此用功,即是如來密因,但如不善用,即成根性的執著,是執著根上的建立,便會被困,易入王陽明與心燈錄的偏禅。
離根識的用功,即是靈知脫空的覺照,不住根性也不起分別妄心,也不住塵勞煩惱,心中透明一片,無依無著,閒閒淨淨,這樣用功,即是最上乘禅,即是大手印,大圓滿。是不立一物,直接透脫的微妙境界,未到此地難以證知。
用識的心容易飄浮而被識境所動;用根的人容易執著目前根性的作用而受困,用靈知的人則妙智常現,心地透明,遇事虛通,即境無心,自然安住於根本道上,從初地直到佛地,不離當體而成佛。


附:有關直指心性的一封信
自在成就者班諾布轉世仁波切座前:
現簡單向您恭敬回函
得知您的法體安康,非常高興。我也一如既往,沒什麼新的變故。從現在到下月初之間,算是閉關,之後應欽珠仁波切要求,擬以寂、怒、金剛橛三種法作為供養,滿其所願。特意敬呈的是,您的不少弟子到我處做了證悟供養,然除了混雜嗎哈約嘎見解之自性明空說法外,認識到遠離三世分別念之覺空赤裸智慧者,我覺得還是比較少。因此提出以下拙見,敬請參考。
於前行摧毀心識之房的科判中,前三者略廣均可,而第四"觀察有境心的本性,並將其抉擇為實相大光明"這一內容,無論列為一個或兩個科判都可以,視方便而定。在此基礎上,以下內容是現量之見或稱之為入定智慧的見解。除了以安住法獲證外,大圓滿中並沒有象瑪哈約嘎和阿魯約嘎那樣,以風心融入中脈,強行示現光明本性之法。
首先開示安住法:讓弟子們安住若干天,其心稍微能夠安住,然後告訴他們:"以此安住法令心不動,其實並非正行修法,那是什麼呢?它只是尋找覺性的一種方便。心自然安住,猶如濁水靜置,自然會變得清澈。同理,自心本處自然安住時,心的本性赤裸覺性容易現出。大成就者薩哈雲:'無散之心自反觀。'如此所說,即心自然本處安住時要觀看能安住者的本質是什麼樣子。觀看時,稍微向內一反觀即可,若過於往內觀看,不一定能認識覺性,其原因是,以心執著外境和以心執著內心,皆為能所分別之念,因此,不能過分作意,應以稍微向內反觀的方式來自然安住。"如此指示使其安住。
以此方式觀看幾天後,可能會出現不同的情況。
有些修行者如此安住觀看時,稍微往內一反觀,頓時就會現出赤裸覺性,並於自心性徹底了達,且對此深信不疑。
有的可能會說有一種無法表達的覺受。對此,應讓他再運用安住法,應告訴他觀察心的生、住、去處。當觀察時,自然能了知其為無成之空性,而不觀察時,似乎依然顯現生、住、去處,但此二者並不矛盾。於顯而空、空而顯的涵義心生定解,這屬於境實相空性之范疇,(並非大圓滿直指心性之法)。在此,著眼點乃在於心的本性,或稱之為心的自然狀態、心的實相、心的住相、心的法性等,無論用何名稱,實際上心的實相如同水的本質是清澈一般,赤然覺性是與生俱來,決定存在的,因此繼續令其用安住法觀看。
如此安住後,有的會說有一種無法形容的感受,這說明有點接近明白,並使其再三安住觀看。結果他可能還會說有一種無法形容感受,那麼應(讓他)觀察這是否是散亂於外境的三世之念。若說不是,那就接著問他是不是無分別念的心,並讓他再安住觀看。如果說是一個無分別念的心,則又問,這種狀態是否如閃電擊中頭部那樣令其一無所知,或是暈倒,或是睡著時的感受。繼續觀察後,若說並非如此,那就問是否是以往平常所存在的心?若說仍不是,那麼 再問這是否是能見色者、能聞聲音者等心識?對方說,反正色聲等外境見聞明然不滅。這個無分別心到底是什麼樣子,有必要繼續觀看,是否是以往那種急匆匆隨逐外境的心呢?觀察後若說,不是以往那種隨逐外境的心。那又是什麼樣呢?若說它是一個能見色、能聞聲者,那麼這是否是能抉擇、能了知的心識?繼續觀察後,如果說是,那麼你(觀察者)是否同時有兩個心?若說好象有兩個心,那麼你就觀察它們兩個是否都是憶念者和散亂者,或者它們都是安住不動的。(他說),其中一個心,也就是以往的心總是散於外境並隨逐,而另一個心則安住不動,宛如明鏡,外境可於中顯現影像,它並不隨逐外境。這一點,雖然講理論時可以解釋--它是自性光明妙光不滅覺證智慧之境,但傳統引導中並無在此指示的習慣。繼續問他,這個能安住不動的心是否就是三世的粗細念頭?(然而)過去的已滅盡,不可能是,未來者尚未生起,也不可能是它,若是現在,那麼他是善、惡或無記,這三者分別介紹,令其觀察,結果他說都不是。那麼是否是五種無分別心,這五者也分別介紹後令其觀察。如果他的答案全是否定的,這時才告訴他這可能是心的實相,但有必要繼續觀看。這樣仔細引導,最終必定對覺性能獲得深信不疑的定解,所有疑惑頓然消失,這時才開始介紹見修行果四種科判中的入定智慧之見解,按大圓滿術語,其分為分辨、抉擇、現量指示自解脫,其後者在指示正行覺性本智--"定見建立於解脫之上"時宣講。前二者中第一"分辨"之內容,在《勝乘寶藏論》中分為十六種,《法界寶藏論》中講了十三種。在此將其要點歸納為四種,分別為阿賴耶與法身、意識與智慧、世俗與勝義、勤作正念與無勤自然安住這四種分辨。
第一、阿賴耶與法身之分辨:
阿賴耶是心自然安住時,未用"無散之心自反觀"之法去反觀,即使反觀了也未認識。其特點是內心自然安住時,分別念的射收緩解,處於昏然迷然的狀態,雖然可以產生樂明無念的覺受,但覺性清澈之分未能無遺顯露。而覺性法身是心自然安住時,如同"無散之心自反觀"所說,向內一反觀,此時此刻覺性赤然現出,其特點是自覺自證。
這二者之見有何差別令其反復觀察,直到完全分辨為止,此後方為其開示意識與智慧之分辨。
第二、意識與智慧之分辨:
所謂的心(意識)指的是各種分別意念,智慧指的是覺性。心的種類可歸納為善、惡、無記三種。
先講其中惡念產生過程中境與有境的詳細情況,然後讓他觀察緣境如何產生心識。了知後便觀察能否產生無境的惡念,若他能抉擇無境不可能產生惡念之理,則告訴他,凡是心總離不開能所二取之念,所以稱為迷亂之心。現在開始令其觀察依貪、嗔、中庸之境能否產生覺性?若回答好象不大可能,那麼你不是說過它是一個能知能覺的心識嗎?繼續觀察後,就知道雖沒有產生之理,卻存在能知與能聽,此時告訴他,這就是所謂的不滅智慧之妙光覺證智慧之境。這與迷亂之心執著所境是不同的,若與心完全一樣則沒有理由將智慧說成遠離能所二取,因此妙慧是無境之智。在此,還要觀看依貪、嗔、中庸之境能否把覺性變成貪、嗔、中庸之本質,這需要再三觀察。若說這是根本不可能的,那麼告訴他這就叫惡念從未損減過本性。
其後再詳細介紹善心、出離心、菩提心這三善念產生過程與境的詳細關系,了知若無所境它們都無法產生後,應如前讓其繼續觀察,是否有無境之信心、出離心等善念?得到答案後,讓他觀看覺性,結果他會說,與善念產生方式完全不同,覺性是無境的,此時則將其指示為善念從未增益過覺性。
以同樣的方式去觀察中庸無記之念,結果他會說,總之依靠中庸之境不會產生覺性,覺性本身也無所境。此時指示他這就叫無記中庸之念從未迷惑過覺性。
對這些問題,我覺得應盡量詳細介紹。第三"世俗與勝義"與第四"勤作正念與無勤自然安住"之分辨,直接依照《大圓滿筆記》介紹即可。
總而言之,無論用何方法,必須了知心之本性--既非三世之念,也不是無記無念,同是未混雜任何粗細分別念的赤然現出之覺性。在此基礎上,應當為他們講述大圓滿的修行與行為的關鍵要點。除個別能持自宗教派之賢善法器外,並不一定對每一個弟子都傳完全部引導。
最後強調的是,千說萬說,認識赤裸覺性是竅訣心滴部的真實究竟密意,因此師徒兩人不必太慌忙,要以寬裕的時間認真仔細地進行。若能真正認識覺性,即稱為斷除胎城相續之見,其功德不可思議。請務必牢記心中!
堪蘇班瑪理智扎(阿瓊堪布)敬上。
附言:這是我的金剛上師松吉澤仁仁波切前世阿格旺波大成就者的一封信,大眾應尊敬隨喜,一心參究其中奧義,印證自心,亦可去康藏甘孜州白玉縣遼西寺親見仁波切參學皈依。

不落法見
----贊諸方大德

真見無見,
真法無法
若作此見,
已是法見。

心空無住
法中無見
妙應隨機,
不論而論。

若見己法
是法未空,
若非他法
人見未亡

空谷大容
拈提無礙
見中無見
知知無知

網中對話
自看心地
不落是非
焉有自他

靈妙無著
透脫自在
禅德如如
新新常現


淨明山人答明新仁者問

識神用事、光影門頭和空明靈知的區別?

三者的區別是:一、識神是有我在,有能知,有分別,有覺受相的存在而產生的功夫,識神的變化可能會成為飛升的意身,總不能超越一個"能"的實在。二、光影是指所顯的幻境,如光明、佛相、蓮花、詩偈、感知、預知、幻變等等,如果認取一種即落顛倒。三、空明的靈知是無法言說的無境界的境界,故佛祖往往以言遣言,即相離相,使人自悟自肯。

空明的靈知,沒有能所,沒有光影的分別執著,雖空而不空,正明非明,雖靈知不昧,明了現前,又無明了之心,一切自然,一切現成。但大部分初悟的人都帶有痕跡,有時落於識神,有時又有光影,甚至被神通等境界所影響。此時應以真見地去覺照,化解一切痕跡,方能不受染污。因此悟後仍須透過一切。


見物即見性

當於無無際
了見本無見
無分別對立
不立名言境

不生取非取
一切不可得
湛然映現中
萬物純全然

庭前柏樹子
達摩西來意
若能如實觀
萬物鏡中像

靈明透一切
個中絕生滅
全體妙明化
故說不思議

 

 

 

周日三題

網上知人

一個有菩提心的人,一定會給人們帶來佛的光明。
一個有智慧的人,一定會供養清涼的甘露。
一個有慈悲的人,一定會給布施莊嚴的花朵。
一個空靈無著的人,一定會化解人們的各種執著。
一個虛心求知的人,一定會誠心求教,獲得正法。
一個展現自我的人,一定會重復地講述自己的理論。
一個有修養的人,一定不會與人斗诤是非。
一個狂傲自舉的人,一定會不分功過地亂打一通。
一個佛門的油子,一定會不負責任地亂說禅語。
一個邪見謬執的人,一定會破斥正見,謬辨佛法。
一個已入邪魔的人,看到破邪魔的文字會異常氣憤。
從網上可以知人,知筆下流露出的是一片正智正氣,還是邪智邪氣。這是歷練道人的好地方。


迎接

迎接每一天的太陽
而不是昨日的回憶
迎接每一刻的清新
而不須刻意地追尋
迎接每一當下空靈
而不用道理來诠釋

迎接目前的每一次顯現
使全體在顯現中圓明
迎接眼前的每一種示相
使全然在消融中不二
迎接當下每一念的光明
使功德在作用處回歸

覺性迎接於本淨
心量迎接於顯現
智慧迎接於照用
慈悲迎接於方便

當迎接已不再是迎接
萬法也就全然了
它們的本面
言已不能言
行亦無可行
佛便在佛的地方消失。

 

滯理與著相

"理不過三,"反翻敘說同樣的道理,超過三次,就知心中已滯於理;"相不得一"有一事一相放在心中不放,以為有所得,有其實,則知著相。
理境是為了闡述真理及修行之規律,若理不能顯智,則為滯理;事相是具體的人生實踐及功德的外顯,如住於事相不能起活用,則為著相。
理盡於心空,故真實之人無理,佛祖之言句亦不留;事至於圓明,一切法無非佛法。
若不滯理,正說、反說、圓融說、差別說、真實說、方便說皆於無不可說中不見對錯,不為自己的理論辨護,而恆點化眾生的智眼;若不著相,佛相、魔相、淨相、染相、真相、幻相皆不可著,心裡不落一塵,能夠沒有自己的固定的住處,而常示現諸相化導有緣。
滯理者纏綿,如陰雨綿綿而覆,著相者固執,似山石峥嵘而立。
若不滯理而圓照諸法,則大智圓活;若不著相而妙用事緣,則大悲無盡。
佛法深妙,若於心中有所得,滯於一端,必護己意而起诤,也必見他人之錯而現態度,不能真平等待人也。
希大眾能大智圓活而朗照;大悲方便而利眾,共同莊嚴香風谷。

 

附:永明禅師《唯心訣》一百二十種邪宗見解

永明禅師在《唯心訣》中,為避免禅修者的偏差,特舉出一百二十種邪宗見解,茲列如下:
或捨離而保持偏正;或絕分而甘處塵勞;或認妄而謬附邪宗;或執權而勞修漸行;或認位高推於極聖;或積德望滿於三祗;不知全體現前,猶希妙悟,豈覺從來具足,仍待功成;不入圓常,終成輪轉,只為昧於性德,罔辨真宗,捨覺循塵,棄本就末;掛有無之魔罥,投一異之邪林;宰割真空,分羅法性,依塵生滅,隨境有無,執斷迷常驟緣遺性,謬興知解,錯倒修行:
一、 或和神養氣而保自然;
二、 或苦質摧形而為至道;
三、 或很無著而椿立前境;
四、 或求靜慮而伏捺妄心;
五、 或刳情滅法以凝空;
六、 或附影緣塵而抱相;
七、 或喪靈源之真照;
八、 或殒佛法之正因;
九、 或絕識凝神,受報於無情之地;
十、 或澄心泯色,住果於八難之天;
十一、 或著有而守乾城;
十二、 或撥無而同兔角;
十三、 或絕見而居暗室;
十四、 或立照而存所知;
十五、 或認有覺是真佛之形;
十六、 或效無知同木石之類;
十七、 或執妄同究竟之果,如即泥是瓶;
十八、 或忘緣趣解脫之門,似撥波求水;
十九、 或外騁而妄興夢事;
二十、 或內守而端居抱愚;
二十一、 或宗一而物象同如;
二十二、 或見異而各立法界;
二十三、 或守愚癡,無分別而為大道;
二十四、 或尚空見,排善惡而作真修;
二十五、 或解不思議性作頑空;
二十六、 或體真善妙色為實有;
二十七、 或沈機絕想,同有漏之天;
二十八、 或覺觀思維,墮情量之域;
二十九、 或不窮妄性,作冥初之解;
三十、 或昧於幻體,立空無之宗;
三十一、 或認影而為真;
三十二、 或執妄而求實;
三十三、 或認見聞性為活物,
三十四、 或指幻化境作無情;
三十五、 或起意而乖寂知;
三十六、 或斷念而虧佛用;
三十七、 或迷性功德,而起色心之見;
三十八、 或據畢竟空,而生斷滅之心;
三十九、 或執大理而頓棄莊嚴;
四十、 或迷泅說而一向造作;
四十一、 或據體離緣而堅我執;
四十二、 或亡泯一切而守己愚;
四十三、 或定人法自爾而墮無因;
四十四、 或執境智和合而生共見;
四十五、 或執心境混雜亂能所之法;
四十六、 或著分別真俗縛智障之愚;
四十七、 或守一如不變而墮常;
四十八、 或定四相所遷而沈斷;
四十九、 或執無修而祛聖位;
五十、 或言有證而背天真;
五十一、 或耽依正而隨世輪回;
五十二、 或厭生死而喪真解脫;
五十三、 或迷真空而崇因著果;
五十四、 或昧實際而欣佛厭魔;
五十五、 或著隨宜所說而守語為真;
五十六、 或失音聲實相而離言求默;
五十七、 或宗教乘而毀自性之定;
五十八、 或弘禅觀而斥了義之诠;
五十九、 或斗奇特而但顧出身,俄沈識海;
六十、 或作淨潔而推求玄密,返墮陰城;
六十一、 或起殊勝知解,而剜肉為瘡;
六十二、 或住本那清淨,而執藥成病;
六十三、 或尋文探義而飲客水;
六十四、 或守靜居閒而坐法塵;
六十五、 或起有得心,談無相大乘;
六十六、 或運圖度想,探物外玄旨;
六十七、 或廢說起絕言之見;
六十八、 或存诠招執指之譏;
六十九、 或認動用,而處生滅根源;
七十、 或專記憶,而住識想邊際;
七十一、 或安排失圓覺之性;
七十二、 或縱任虧入道之門;
七十三、 或起身心精進,而滯有為;
七十四、 或守任真無事,而沈慧縛;
七十五、 或專系念勤思而失於正受;
七十六、 或效無礙自在而放捨修行;
七十七、 或隨結使而恃本性空;
七十八、 或執纏蓋而妄加除斷;
七十九、 或保重而生法愛;
八十、 或輕慢而毀佛因;
八十一、 或進求而乖本心;
八十二、 或退墮而成放逸;
八十三、 或語證相違而虧實地;
八十四、 或體用各隊而乖佛乘;
八十五、 或守寂而住空,失大悲之性;
八十六、 或泯緣而厭假,違法爾之門;
八十七、 或著我見而昧人空;
八十八、 或迷現量而堅法執;
八十九、 或解不兼信而滋邪見;
九十、 或信不兼解而長無明;
九十一、 或雲人是而法非;
九十二、 或稱境深而智淺;
九十三、 或取而迷法性;
九十四、 或捨而乖即真;
九十五、 或離而違因;
九十六、 或即而忘果;
九十七、 或非而謗實;
九十八、 或是而毀權;
九十九、 或惡無明而背不動智門;
百、 或憎異境而壞法性三昧;
百一、 或據同理而起增上慢;
百二、 或貶別相而破方便門;
百三、 或是菩提而謗正*輪;
百四、 或非眾生而毀真佛體;
百五、 或著本智而非權慧;
百六、 或迷正宗而執化門;
百七、 或滯理溺無為之;
百八、 或執事投虛幻之網;
百九、 或絕邊泯跡違雙照之門;
百十、 或保正存中失方便之意;
百十一、 或定慧偏愛習,焦爛道芽;
百十二、 或行願孤興,沈埋佛種;
百十三、 或作無作行,修有為菩提;
百十四、 或著無著心,學相似般若;
百十五、 或趣淨相而迷垢實性;
百十六、 或住正位而失自本空;
百十七、 或立無相觀而障翳真如;
百十八、 或起了知心,而違背法性;
百十九、 或守真诠而生語見,服甘露而早終,
百二十、 或敦圓理而起著心,飲醍醐而成毒;
已上略標一百二十種邪宗見解,並是迷宗背旨,失湛乖真,捏目生花,迷頭認影。
 

見師

某禅人入藏見仁波切,心中無見無求,全然地頂禮、安坐,於直顯中契入彼身語意與自性光明的不二加持中,頓融一片,寂寂朗朗,如如不動,於是得自性大圓滿的灌頂,始知禅密無別,亦明傳承與道力的不思議。

 

 

上一篇:萬行法師:降伏其心 二 身心雙修方為究竟
下一篇:萬行法師:降伏其心 二 入睡與入定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