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禅師與永嘉禅
唐代著名高僧永嘉禅師,與歷史上許多高僧大德一樣,他一生為佛教的弘法事業奉獻了自己的身心,慈光所及,人天普利。其光彩形象,千百年來,一直受到廣大佛子的欽仰贊歎。
永嘉禅師先習天台教觀,悟道後印證於六祖座下,與青原行思、南岳懷讓並列為六祖門下三大禅將。一首《證道歌》流傳久遠,是禅典裡最令人喜見樂聞的禅歌;一部《永嘉集》,融會台禅,真機獨露,闡述禅宗悟修圓旨,為禅林中一枝獨秀。他的門下雖不及南岳、青原二系人才輩出,形成五家宗派而禅風廣播,但永嘉禅師一生的高風亮節及其禅法頓漸並行的獨特風格,卻是非常適應難以起疑情、參話頭的現代人修學。因此了解禅師的修證及弘法過程與禅法的修學次第,對我們研討禅的門徑 極有好處。本文即就永嘉禅師的生平與永嘉禅法,略作論述,以期拋磚引玉。
一、永嘉大師生平事跡
永嘉禅師,溫州人,俗姓戴,字明道,法名玄覺,號一宿覺。生於唐高宗麟德元年(633),寂於唐玄宗先天二年(712)。
禅師少年捨俗出家,受具足戒後潛修於溫州西山龍興寺,他精持律儀,常悅禅寂,同時對當時已傳譯來的三藏經論進行研習。不久,有感於天台法門的博大精深與切實可行,便一門深入,專精天台教觀。
唐慶州刺史魏靜在《禅宗永嘉集》序中贊歎禅師的修學過程道:少挺生知,學不加思。幼則游心三藏,長則通志大乘。三業精勤,偏弘禅觀。境智俱寂,定慧雙融。遂使塵靜昏衢,波澄玄海。心珠道種,瑩七淨以交輝;戒月悲花,耿三空而列耀。加復霜松潔操,水月虛襟;布衣蔬食,忘身為法,傷含識,物物斯安;觀念相續,心心靡間;始終抗節,金石方堅。
禅師三學齊修,止觀雙運,解行並進;於精勤心中,圓解忽然大開。進而發心專修三昧以期實證。見龍興寺旁別有幽邃勝鏡,遂於巖下自構禅庵,默默禅修。不久,便體入無生,深證實相。
天台宗第八祖左溪玄朗與六祖門下東陽玄策禅師,因訪道來溫,見永嘉禅師悟證甚深,因無大德印證,他人莫信,難以弘傳禅法,玄朗禅師便激勵他與東陽策同去曹溪,面見傳承禅宗正脈的六祖大師,以求印證。
永嘉禅師與東陽策一同到了曹溪六祖道場,他左手拿著淨瓶,右手持著錫杖,一進門便以作家的手段:“振錫杖攜瓶,繞祖三匝。”不顧沙門的威儀禮節,直以本來面目與六祖相見。
六祖見而問道:“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
作為一個出家人,在進入道場法會時,應具足三千威儀與八萬微細之行。而大德你卻不顧禮儀,到底從哪裡來?為什麼如此驕慢無禮?
禅師則以沙門本分事回道:“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為了生死的大事和無常的迅速之故,已顧不得區區的威儀與細行了!
六祖聽後立即征問道:“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你既已知道生死事大,無常迅速,那為什麼不直下去體悟無生無死的本體,了達無起無滅的本源而超越迅速的無常流轉呢?
禅師托出了本地風光:“體即無生,了本無速!”萬法的當體即是無生無死的真性,了達無起無滅的本源佛性,即是真常妙德。此際已經超越了相對世界,故絕無變滅流轉可言!
六祖見禅師一言中的,確已悟入禅門宗旨,深得佛祖心要,即點頭認可道:“如是!如是!”
禅師的廖廖幾句對話,便得到當時禅宗中威望最高、親傳佛祖衣缽的六祖大師的印可,這一事件,無疑像一粒石子投進平靜的湖面,使座下大眾無不愕然,其中未能於言談之下,領悟作家相見時心心相印的妙趣者,故有驚愕與懷疑。
永嘉大師見大事已畢,於本份事上巳了無一法可得,故不必留學於六祖座下,即以沙門威儀參禮六祖大師後,准備立刻下山返回溫州。
六祖見一座大眾未能於言下回機、返照自己本來面目。為使大眾深明禅旨,也為了使天下人更能起信於永嘉禅師的悟證,所以又借機勘問道:“返何速乎?”你從溫州遠遠地趕來,又立刻要回去,為什麼這樣匆促呢?
禅師時時不離妙明真心,隨即應聲答道:“本自非動豈有速耶?”真如本性,湛湛寂寂,本無來去動轉,哪裡有來去匆匆之說?
六祖見禅師從體上回答,便從相待的知與境上來征問:
“誰知非動?”是什麼人知道沒有動呢?可見六祖想套出真知與妄知,從而判斷真悟與否。
“仁者自生分別!”禅師說,如果你在知與動的相待相上去理解,那只是你自心所生的分別而已!
六祖聞言故意贊道:
“汝甚得無生之意!”你的回答已經證明了你已獲得無生意旨了。
“無生豈有意?”無生是真空湛寂不二之性,此中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難道還有意旨可得?禅師深谙個中消息,不落圈套,故反而問道。
六祖是傳佛心印的禅學大家,決不會放過這關鍵的一環,故又征問道:
“無意誰當分別?”沒有意旨,那麼是誰在現前之境中而分別了知呢?
禅師則即體而用,妙機頓露:“分別亦非意!”
真空無生之體,離凡夫分別之意念,其性湛湛,但又不是木頭石頭,不能活潑應用,它是湛湛寂寂,感而遂通的靈妙真心,雖隨機起用,分別一切,又不落情意,不隨境轉,是超情離見的。因此,無生無所不生,無知無所不知。證悟者已消融意識,返本妙明,故分別隨機而啟,自性不動,寂照不二。
禅師道出了自己所證悟的現量真境後,六祖見其悟證甚深,智光迸發,在一座大眾前由衷地贊歎道:“善哉!善哉!”
唐代的禅風是樸實的直指法,師弟在言談中便可一念回機,薦得自性,因此不用機鋒轉語。永嘉禅師在動與不動、分別與無分別、意與無意、生與無生等禅宗悟修關鍵問題上,一一流露出禅悟者的內心般若智光,不僅六祖為之贊歎,千百年來的禅學者,閱了這段公案,也無不為之深深歎服。
六祖以沙門的因緣情誼,挽留禅師在山中一宿。當晚,禅師從其悟證的心中,流出了一首千古不朽的《證道歌》。據歷史記載,當時曹溪附近許多人都看到了虛空中閃著《證道歌》的金字梵光。於是人們更加飲佩禅師的悟證與德行的高深,虔敬欽仰,尊號他為“一宿覺”。
由此緣故,禅師便名聞遐迩,“學者輻辏”。禅的求學者蜂湧而來,聚集在溫州龍興寺永嘉禅宗道場,虔求禅的甘露來滋潤生命的心田。永嘉禅師以無限的悲心與宏深的願力,捨已利人,開始了禅法教導,接引眾生進入佛法的真實悟門,了脫無始的生死業緣,開發無盡的種智。
魏靜在《永嘉禅宗集序》裡又這樣贊歎禅師悟後的狀況:
淺深心要,貫花慚潔,神徹言表,理契寰中。曲已推人,啧凡同聖。則不起滅定,而秉護四儀。名垂當時,道扇方外。三吳碩學,輻辏禅階;八表高人,風趨理窟。
可見其影響極大,如新羅國宣法師,吳興的興法師、慶州刺史魏靜等皆拜學其下。
禅師弘揚禅法至唐先天二年十月十七日,因見所度機緣已盡,於龍興寺別院端坐圓寂。
禅師圓寂後,從西山腳到寺的一裡路上,擁擠著來送殡的弟子,“人物沸騰”,可見禅師道德威望深入人心。十一月十三日,禅師的真身殡於西山之陽。唐元和中永嘉郡守發墳視之,見遺體如故,便於溫州松台山營造淨光塔,移真身於塔中。唐僖宗賜谥為無相大師。明代溫州高僧逆川大師重修淨光塔,更顯莊嚴。到了清代雍正皇帝又敕封為洞明妙智禅師。
永嘉禅師傳法弟子有:惠操、惠持、等慈、元寂等。他們結集了禅師生前上堂開示禅要為《永嘉禅師法語》一卷。唐慶州刺史魏靜整理了禅師生前著作成《永嘉禅宗集》十卷,並為作序,使之流傳至今。此書後來被譯為梵文,由梵僧帶到印度,當時印度佛教尚盛,深歎永嘉禅師為佛陀再世,並稱此書為《東土大乘論》。
二、永嘉禅法述要
永嘉禅法分為二部分:一是《證道歌》所述,屬頓法;一是《永嘉禅宗集》所述,屬漸法。就傳承法系來看,永嘉禅頓法是屬六祖的禅宗正脈,在《證道歌》中對於禅系有這樣的述及:
“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溪是。第一迦葉首傳燈,二十八代西天記。法東流,入此土,菩提達磨為初祖。六代傳衣天下聞,後入得道何窮數。”
又自述得道的源委說:“自從認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關。”因此,永嘉禅法的根本禅系是曹溪一脈的。
永嘉禅漸法,據《禅宗永嘉集》的內容看,其主干為禅,其行布之法為止觀,中間綴以禅師自己悟修的經驗,而側重點仍在天台止觀的修法,這與禅師從止觀入道分不開。
永嘉禅頓法是極其圓妙的究極之道,它是“不除妄想不求真”的頓悟頓證的真現量境界,因此是“但得體,莫愁末”的“直截根源”之法。中下根器的行者,難以從頓法中入門,因為沒有具體的方法之故。
永嘉禅漸法,分為十門的次第,步步都有具體的悟修方法,而其悟證仍可深達頓法中的一切真現量境界。因此宜於中下根器次第修學,可逐漸證悟甚深圓妙大道。
以下扼要地介紹永嘉禅法十門修證次第,使初心習禅者。略窺其中端倪。
第一門 慕道志儀
禅師雲:“夫欲修道,先須立志,及事師儀則,彰乎軌訓。故標第一慕道儀式。”
此初門中,禅師列出觀三界、親善友、早晚問訊、審視乖適、問何所作、瞻仰無怠、 數決心要、隨解呈簡,驗氣力,見病生疑、委的審恩。日夜精勤、專心一行,忘身為法等十四種初入法門,依止明師的心遵儀式。
第二門 誡驕奢意
禅師雲:“初雖立志修道,善識軌儀,若三業驕奢,妄心擾動,何能得定?故次第二,明誡驕奢意。”
此門中禅師誡勉行者應珍惜衣食,思其來處不易;不貪戀五欲,須一心求道,為法志軀。並誡勉道:“夫欲出超三界,未有絕塵之行;徒為男子之身,而無丈夫之志。但以終朝擾擾,竟夜昏昏;道德未修,衣食斯費;上乖弘道,下阙利生,中負四恩,誠以為恥!故智人思之,寧有法死,不無法生,徒自迷癡,貴身賤法耳!”
第三門 淨修三業
禅師雲:“前戒驕奢,略標綱要,今仔細檢責,令粗過不生,故次第三,明淨修三業,戒乎身口意也。”
此門是述淨修三業十善之行,即戒律在四威儀及六根所對中的具體化與細致化,同時也是定慧學修的初步方便入門處。是奢摩他正修法的基礎。
(一)淨修身業
1、不殺害一切生命而殷勤拔濟,方便救度一切生靈。
2、不偷盜而布施,令一切眾生獲得安穩。
3、不邪YIN而觀不淨,觀苦報,常修梵行。在修身業時還應:“日夜精勤,行道禮拜。知身虛幻,無有自性。色即是空,誰是我者?”修析空了達無我,使“不以惡求,而養身命”,並應:“節身儉口,不生奢泰,聞說少欲,深樂修行”。這樣淨修身業之行,便是入賢聖之道。
(二)淨修口業
1、以正直語除绮語:行稱法說與稱理說。
2、以柔軟語除惡口:行安慰語與宮商清雅語。
3、以和合語除兩舌:行事和合語與理和合語。
4、以如實語除妄語:行事實語與理實語
禅師述觀修法雲:“善是助道之緣,惡是敗道之本。是故智者,要心扶正,實語自立。誦經念佛,觀語實相。言無所存,語默平等。”
(三)淨修意業
這即是正修的方便。先須了知善惡之源,皆從心起。無明妄想執我之心為邪念根本,“是故智者,制而不隨。”次修正觀之法,禅師雲:“雲何正觀?彼我無差,色心不二。菩提煩惱,本性非殊。生死涅槃,平等一照。……當知諸法,但有名子。……何以故?法不自名,假名诠法。法即非法,名亦非名。名不當法,法不當名,名法無當,一切空寂。”由此觀照,當證達絕相離名,心言路絕的寂滅之境時,便無明頓斷,心源即恢復本淨。
第四門 奢摩他頌
禅師說:“前已檢責身口,令粗過不生,次須入門修道漸次,不出定慧五種起心,六種料簡。故次第四明奢摩他頌也。”
此門即天台止觀法門中的體真止法。根性較好者,可以在即心無心,即知離知的寂寂惺惺中,悟入真空妙性。如不然就須依次第悟入的方便,五種起心,即故起、串習、接續、別生、即靜的五種心念。前四種是病,後一種是藥,以藥治病,病去藥亡,五念便一時停息,即名一念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真空靈知之性自然現前。所謂六種料簡,即是在一念相應之時,要勘驗是否真實,故須識病、識藥,識對治、識過生、識是非、識正助。以此六種料簡、不使禅心落於偏邪,未悟謂悟,未證謂證。
第五門 毗婆捨那頌
禅師雲:“非戒不禅、非禅不慧。上即修定,定久慧明。故次第五,明毗婆捨那頌也。”
此門即從上門的真空性定上,進一層修於觀慧,以照緣生,使在智鏡中了達無縛無著,從而證得境空、智空的二種智慧,成就般若無知而無所不知的真實妙用。這門觀修之法,與天台宗的假觀相類似。
第六門 優畢叉頌
禅師說:“偏修於定,定久則沉;偏學於慧,慧多心動。故次第六,明優畢叉頌,等於定慧,令不沉動,使定慧均等,捨於二邊。”
此門述即照即寂,非照非寂的中道正觀之法,以定慧均等,圓成無緣大慈為妙極,是永嘉禅法中的精髓所在。觀心之法分為十門,茲簡述如下:
(1)法爾門──三谛一境,三智一心,智境冥合,三德宛然。即心為道,尋流得源。
(2)觀體門──一念即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為觀心之體。
(3)相應門──①心與空相應,則譏毀贊譽,何憂何喜?②身與空相應,則刀割香塗,何苦何樂?③依報與空相應,則施與劫奪,何得何失?④心與空不空相應,則愛見都忘,慈悲喜濟。⑤身與空不空相應,則內同枯木,外現威儀。⑥依報與空不空相應,則永絕貪求,資財給濟。⑦心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實相初明,開佛知見。⑧身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一塵入正受,諸塵三昧起。⑨依報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香台寶閣,嚴土化生。
這三個層次,九種境界,正是修道者獲得相應的不同的實證境界。
(4)警上慢門──若與以上九相應境不符合,則說明全未相應。
(5)戒疏怠門──修心必須入觀,非觀無以明心;心尚未明,相應何日?勿自恃!
(6)重出觀體門──只知一念即空不空,非有非無;不知即念即空不空,非非有,非非無。
(7)明是非門──破滯是非的迷惑心,以心不是有,心不是無,心不非有,心不非無的四句,來輾轉破斥滯於“是”與“非”的執心。
(8)簡诠旨門──合於宗、明於旨,則言觀不存,不立文字,不著觀行。
(9)觸途成觀門──方便立言與隨機起觀,不妨礙中道理性與真實妙觀,所以內外典籍,有情無情,無非佛法妙道。
(10)妙契玄源──悟心之時,不滯於言觀,照理會旨則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入不思議的如來藏心之妙源。
第七門 三乘漸次
禅師雲:“定慧既均,則寂而常照,三觀一心,何疑而不遣?何照而不圓?自解雖明,悲他未悟。悟有深淺,故次第七,明三乘漸次也。”
此門是述悟道者,以無作妙用,興無緣大慈,隨機起應,順物忘懷,方便施設三乘教理行果,濟度上中下三種根性。
第八門 理事不二
禅師雲:“三乘悟理,理無不窮。窮理在事,了事即理。故次第八,明事理不二,即事而真,用祛倒見也。”
此門為融通事理,使修學者不執理廢事、迷名滯相。指出:“萬法本源,由來實相;塵沙惑趣,原是真宗。故物象無邊,般若無際者,以其法性本真,了達成智故也!”所謂“事理不二,迷悟有異。”迷惑者,認為實有形聲;開悟者,則知萬物阒寂。因此,真谛不相背事理,事理的本體就是真谛,妙智不異於現前了知之心,即了知的本性元是妙智。
第九門 勸友人書
禅師雲:“事理既融,內心自瑩。復悲遠學,虛擲寸陰。故次第九,明勸友人書也。”
此門是左溪玄朗來信招永嘉大師居深山修道。大師復信指出:未悟道不宜居山,應先參明師,待悟入後可居山深造,因為:“若未識道,而先居山者,但見其山,必忘其道。而先識道者,但見其道,必忘其山。忘山則道性怡神,忘道則山形眩目。”所以修行者所重視的是道,並非居處的幽寂與否。“是以見道忘山者,人間亦寂也;見山忘道者,山中乃喧也。必能了陰無我,無我誰住人間?若知陰入如空,空聚何殊山谷?如其三毒未祛,六塵尚擾,身心自相矛盾,何關人山之喧寂耶!”
這的確是對貪求山居幽靜而不明佛道者的當頭棒喝。許多學道者,為了追求環境的清靜,而滯於外相,鬧得身心不寧,反而失去了悟證的契機。
第十門 發願文
禅師雲:“勸友雖是悲他,專心在一,情猶未普。故次第十,明發願文誓度一切也。”
此門中,大師發願世世童真出家,弘揚佛法,願以三寶之力方便救濟一切眾生的苦厄,度脫一切煩惱,普使成就佛道。
上述永嘉禅師漸法的十門次第,雖然從淺至深,須按步就班地進修,但更應知漸中有頓,修學者處處融合圓頓妙旨,圓悟圓修,在次第而不著次第,方能符合永嘉禅的宗旨。
由於永嘉禅法頓漸並行的實修風格,其後影響台、禅二宗極為深遠。明代中興天台宗的月亭大師及再傳弟子雁蕩山的正智禅師,就深受永嘉禅師的禅法影響,盛倡台禅一致的學說,從而扭轉了台宗後世只重講教不重實修的流弊;同時使禅者從文字、口頭之禅的頹風中,走向了真參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