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宋智明居士:禅觀入門 八、禅的公案與悟境 公案聯羽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公案聯羽  

     古人公案乃古人參禅悟道的機緣記錄。禅道本無今古,今人不妨於古公案中領略禅月道風,解悟、證契以會古人之妙。禅門不立文字而不離文字,公案之不可解者,因禅不在文字而貴心行;而 公案之可學者,又因古月今夜照今人--今古不二。
    開卷有益,於公案中,與師談,與禅者談,與諸聖談,是為學禅一樂事也。
    昔世尊因外道問:“昨日說何法?”曰:“說定法。”外道曰:“今日說何法?”曰:“不定法。”外道曰:“昨日說定法,今日何說不定法?”世尊曰:“昨日定,今日不定。”
    善說法者,當機而辨,逢場作戲,本無定法可說,但在說過之後,於眾生份上就是具有一定形式與意義的法了,不善聽者,便落在定法上生起妄執,滯於一途。然而眾生之千差萬別,心行日日不同,豈有定法可以規繩於萬世?所以已說者不可變-已載 於有形之文字故,未說者本無法-隨機而啟故。因此世尊說昨日定,是已形之音聲語言之法義,而今日不定,則正是法法無礙的圓妙活潑之機用。能把握此中要義,即知禅人的言語下搭處,全憑智慧之流星,而不拘泥古人及他人之文字也。
    善立者妙在破,善破者旨在立。然而破無可破,一切法本來即真;本來即真故,立也無可立。破立俱泯,唯識、中觀一切諸宗從何而有?萬法歸宗,宗無可歸,即是真歸處也。
    著名的破灶墮的禅案,很輕巧地舉揚了禅人悟入的一個關鍵問題。
    過去隱居於嵩山的破灶墮禅師,一天領侍僧到灶禅廟裡,用枝敲灶三下說:“咄!此灶只是泥瓦合成,聖從何來?靈從何起?恁麼烹宰物命。”又敲打了三下,灶便傾倒破落了。片刻之間,有一青衣戴冠之人,到禅師前禮拜。禅師問道:“是甚麼人?”回答:“我本此廟灶神,久受業報 。今蒙師說無生法,得脫此處,生在天國中,特來致謝。”禅師說:“是你的本有之性,並非由我說了才這樣的。”那位神靈就再作禮拜而消失了。
    神因受過去的業而墮此報,但福份較高,所以在受此報時,有許多靈應之事跡,不僅百姓受感而求拜,且此神亦誤以為自己是聖能靈,故而偏執不去,經過禅師一番開示,妄執頓消,一靈之真心,便出此泥瓦之身,而生天界了。
    作為人,掮背四大有漏的身體,加上無始的虛妄顛倒之妄見,也同樣受惑於自我之身心,如何破身執?又如何去心染?請看下面的對話:
  “少選,侍僧問曰:‘某等久待和尚,不蒙示誨。灶神得甚麼聖旨,便得生天?”師曰:“我只向伊道是泥瓦合成,別也無道理為伊。’侍僧無言。師曰:‘會麼?’僧曰:‘不會。’師曰:‘本有之性,為甚麼不會?’”侍僧等乃禮拜。師曰:‘墮也,墮也!破也,破也!’”
    好一個泥瓦合成,別也無道理。會得此句便可達物我一如,便可掃蕩一切實執之心,便可回歸本有之性。
    三藏十二部經,破執之具也。說教說禅,論理論事,無一不是破除眾生之妄執而令悟入本有之性也。因此,對佛祖種種開示言句,只要能於句下破我心執,開我迷情,即能於句下轉得身來,便可撥開迷雲,徹見青天。反之,如果以言句為實法,死在句下,那麼,縱使一輩子鑽研禅教,也畢竟了無通玄消息可得。
    佛法禅道,本來圓融不二。因此,或宗或教,或事或理,或解或修,原自一體。但眾生初入佛法禅道,總是隨習性而開發,因開發而現善根,因善根妙契才得以悟入也。所以初學者不可無下手處。然而下手處本無錯與對,但如見理不明,立足有偏的話,那麼,盡管工夫很深,也是邪見外道。因此,性修應當一致。如古人講,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即是理事不二的證明。
    有一位西域崛多三藏,原是印度人。他在六祖大師的言下開悟。後來游五台山,遇一僧人結庵靜坐。師就向他問道:“你一個在在這裡做什麼?”那僧回答說“觀靜。”師進問道:“觀者何人,靜者何物?”聽到挖根掘底的話,這位僧人立刻感到面前站著的不是一般人,就立即起身禮拜,並問:“個中道理請師明示。”師就道:“你為何不自觀自靜?”那僧聽後很是茫然。崛多師因而指點他到六祖那裡,才得以悟入。
    修行者總希望自己有所成就,但由於主觀意識上的限制,往往落在自我的小圈子裡,其中原因,一是自己的根性較劣,二是為師的指示有誤。無論何種原因,一旦滯於劣見而行道,往往數十年不得出離。歷史上如智隍一流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親近明師,指正方向,乃是學佛修行的一大關鍵。
    方向既正,見處圓融,方便之行法便可善巧運用,能得相契者即可。因此,法無高下,平等一照,無修而修,妙在化轉。
    談到具體的修途,就離不開放與提的問題。
    放究竟要放什麼?看看下面的公案也許會有所啟發:
  “世尊因黑氏梵志運神力,以左右手擎合歡、梧桐花兩株,來供養佛。佛召仙人,梵志應諾。佛曰:“放下著。”梵志放下左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又放下右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曰:“世尊,我今兩手皆空,更教放下個什麼?”佛曰:“吾非教汝放捨其花,汝當放捨外六塵、內六根、中六識。一時捨卻,無可捨處,是汝免生死處。”梵志於言下悟無生忍。
    所謂放,就是放卻根塵識的十八界,根塵回脫之際,靈光便得現前,即是免生死之處了。
    許多學禅人,不懂得放,只知道裝。裝進了很多的禅知識,同時也裝進了塵勞煩惱,卻沒有由忘而無,由放而空。如果只落在目前的塵境下而不入“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的大放境界,無論如何也難悟免生死處的一靈真知啊!
    記得虛雲和尚的一位弟子問其師修行之道,和尚要他放下一切,他說已經把一切都放下了。虛老即教他挑起來。
    挑起來,就是要提。提個什麼?是要把一靈真心活潑潑地用於人事之間,生活之中。只知放,便落消沉二乘之地;只知提,便著凡夫激情之中,唯有放盡後的提,才是真實聖德的風格。
    唐朝明州契此布袋和尚,即是如今塑在寺院金剛殿的彌勒化身。他經常手提布袋而化人,也經常以布袋和提與放來顯示禅之道妙。公案中雲:
  “一日,有僧在師前行,師乃拊其背。僧回首,師曰:‘乞我一文錢。’曰:‘道得即與汝一文。’師放下布袋,叉手而立。”
    放下布袋,叉手而立,豈非道得了麼?但只道得佛法一半。又白鹿和尚問:“如何是布袋?”師放下布袋。曰:“如何是布袋下事?”師負之而去。放下 而後又負之而去,才是禅門的活路,才是通玄的妙關。
    一談到放提,人們往往便落在其中,放時以為有物可放,提時又以為有法可提,於是在佛道無門之中,便有趣向執著。過去有僧問歸宗和尚:“如何是玄旨?”歸宗答:“無人能會。”又問:“向者如何?”歸宗又答:“有向即乖。”僧追問道:“不問者如何?”歸宗反問道:“誰求玄旨?”又指示說:“去!無汝用心處。”
    有向與不向俱不對,那麼對於大道又如何措懷呢?此中妙義,假如有個可措懷的在,那即是埋沒自己靈知,即是提扳漢,兩頭不平穩了,這一頭不是,那一頭也不是,直得盡棄扁擔:放手空行,方能與佛祖並肩同行。
  既然無向無不向,其中如何會有境界的好壞,何來光明、神通之執著,又有何位之可立呢?
    大道是什麼?禅又如何去會?即不立有無,那麼古人是如何體得自己主人的呢?
 天默禅師一次去拜見石頭和尚。見面便問道:“一言相契即住,不契即去。”石頭聞言據坐不動,天默禅師見狀回頭就去。石頭隨後召呼道:“ 阇黎!”天默回過頭來看叫什麼。石頭立即指示說:“從生至死,只是這個,回頭轉腦作什麼?”天默禅師於言下大悟。於是折斷拄枝就長期依於石頭門下了。
    日用現前,只是這個,如能會得,正眼洞開,雖仍在途,而大道在即,不怕不圓證也。
    大珠慧海禅師,初參馬祖時,馬祖即問道:“從何處來?”答道:“越州大雲寺來。”馬祖又問:“來此擬須何事?”慧海說出此行目的:“來求佛法。”馬祖指示道:“我這裡一物也無,求什麼佛法?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作麼?”慧海不明其中宗旨,仍問道:“阿那個是慧海寶藏?”馬祖親切指陳道:“即今問我者,是汝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慧海於言下,自識本心。
    禅本無奇特玄妙,了得只是這個,便自識本心。因此,珍惜此一靈真知,在日用事上出入自在,便能不斷發揚光大,如圓明之珠而光照法界也。
    那麼,如何是日用事呢?石頭和尚曾問龐居士道:“你見老僧以來,日用事作麼生?”龐居士答道:“若問日用事,即無開口處。”
    無開口處,即是自心妙用,不落凡情之分別。因此老龐就呈了下面的一首偈子,以闡述這個日用事的真谛:
  日用事無別,唯吾自偶諧。
  頭頭非取捨,處處設張乖。
  朱紫誰為號,北山絕點埃。
  神通並妙用,運水及搬柴。
  石頭和尚一見此偈,就肯定了他的真性自用中的日用事。
  日用事是禅人的道,也是指示他人悟入的方便處,庭前柏樹子是它,吃餅喝茶也是它,妓女的歌,屠夫的刀,洗腳的水也無非是它。
  過去崇信禅師,便是在其師天皇禅師的日用事的接引下而悟入的。
    崇信因依師許多年,而不見師父有所指示,故於一日問其師曰:“某自到來,不曾指示心要?”天皇禅師說:“自從你到來,我就未嘗不指示你心要。”崇信問道:“在何處指示呢?”天皇禅師說:“你端茶來的時候,我替你接過來喝,你拿食物來時,我接受的供齋,汝頂禮我時,我就低頭受禮,這些日用事中,我那裡不曾指示你心要?”崇信低頭沉思了許久,天皇指示說:“見則直下便見,擬思即差!”崇信當下開解。
    開解即心地脫纏,頓見本性。崇信開解後,又問師父說:“如何保任?”天皇禅師開示說:“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盡凡心,別無聖解。”
    從生活禅、日用事裡透過的禅人,就是走任性逍遙,隨緣放曠的自在之路。但不應再起凡心,也不可落在聖解上,只是無心而應,無為而作。即是大道現前了。
  禅本無淺深,只要符合於正道,了斷妄執,即是行人的得益處。但嚴格說來,禅的證境又是無止境的,所以禅人一旦悟後,也應無止境地修無修之修,其中層層意境,非到家者不能知其項背。閒來常讀雪峰禅師的上堂開示,時覺有所獲益。其中一段,更是精妙絕倫:
  “佛道閒曠,無有程途。無門解脫之門,無意道人之意,不在三際,故不可升沉,建立乖真。非屬造化,動則起生死之本,靜則醉昏沉之鄉。動靜雙泯,即落空亡。動靜雙 收颟顸佛性。必須對塵對境,如枯木寒灰,臨時應用,不失其宜。鏡照諸像,不亂光輝。鳥飛空中,不雜空色。所以十方無影像,三界絕行蹤。不墮往來機,不住中間意。鐘中無鼓響,鼓中無鐘聲。鐘鼓不相交,句句無前後。如壯士展臂,不藉他力。獅子游行,豈求伴侶?九霄絕翳,何在穿通?一段光明,未曾昏昧。若到這裡,體寂寂,常的的,日赫焰,無邊表。圓覺空中不動搖,吞爍乾坤迥然照。
    夫佛出世者,原無出入,名相無休,道本如如。法爾天真,不同修證。只要虛閒不昧作用,不涉塵泥,個中纖毫道不盡,即為摩王眷屬。句前句後,是學人難處。所以一句當天,八萬門永絕生死,直饒得似秋潭月影,靜夜鐘聲,隨扣擊無虧,觸波瀾而不散,猶是生死岸頭事。
    道人行處,如火銷冰,終不卻成冰。箭既離弦,無返回勢。所以牢籠不肯住,呼喚不回頭。古聖不安排,至今無處所。若到這裡,步步登玄,不屬邪正,識不能識,智不能知,動便失宗,覺即迷旨 。二乘膽顫,十地魂驚。語路處絕,心行處滅。直得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口於毗耶。須菩提唱無說而顯道,釋梵絕聽而雨花。若與麼見前,更疑何事沒棲泊處?離去來今, 限約不得,心思路絕。不因莊嚴,本來真淨,動用語默,隨處明了,更無欠少。”
    時復斯言,大道灼然可見。然則,雖安一字不得,隨緣度生也不得不廣施方便,故宜由禅通教,達言了旨,方能順逆橫縱自在而拈也。
    淨田禅師的一喝公案,分明舉出了一個禅者深達禅教一致的真智慧。
    在一個十大法師,禅講千僧的大大法會上。“有善華嚴者,乃賢首宗之義虎也。對眾問諸禅曰:‘吾佛設教,自小乘至於圓頓,掃除空有,獨證真常。然後萬德莊嚴,方名為佛。嘗聞禅宗一喝,能轉凡成聖,則與諸經論似相違背。今一喝若能入吾宗五教,是為正說;若不能入,是為邪說。”
    聽了這一提問,許多禅者都看著淨因禅師。在徽宗皇帝參加的這一法會上,這一問題無疑關系到宗自身能否立世的關鍵所在,如果禅不能攝教義,即非正道了。禅教雙圓的淨因禅師,並沒有被難倒,出頭來謙遜而說:
  “如法師所問,不足三大禅師之酬。淨因小長老可以使法師無惑也。”
  於是淨因禅師叫了一聲:“善華嚴”善華嚴便答應一聲。禅師先就五教義而闡述道:
  “法師所謂法小乘者,乃有義也。大乘始教者,乃空義也。大乘終教者,乃有不空義也。大乘頓教者,乃即有即空義也。一乘圓教者,乃不有而有,不空而空(或作空而不有,有而不空)義也。如我喝,非唯能入五教,至於工巧技藝,諸子百家,悉皆能入。”
    禅師言畢,震聲喝一喝,問善華嚴說:“你聽到了麼?”回答說:“聽到了。”禅師說:“汝聞此一喝是有,能入小乘教。”片刻又問善華嚴:“你現在聽得見麼?”善華嚴答聽不見。禅師論道:“汝既不聞,適來一 喝是無。能入始教。”言罷又對著善華嚴說:“我初一喝,汝即有道,喝久聲銷,汝復道無。道無則元初實有,道有則而今實無。不有不無,能入終教。我有一喝之時,有非是有,因無故有,無一喝之時,無非是無,因有故無,即有即無,能入頓教。須知我此一喝,不作一喝用。有無不及,情解俱忘。道有之時,纖塵不立。道無之時,橫遍虛空。即此一喝入百千萬億 喝,百千萬億喝入此一喝是故能入圓教。”
    善華嚴聽了淨因禅師一喝妙理,立即起身拜了再拜。淨因並未就此罷休,接著又發揮道:
  “非唯一喝為然,乃至一語一默,一動一靜,從古至今,十方虛空,萬象森羅,六趣四生,三世諸佛,一切聖賢,八萬四千法門,百千三昧,無量妙義,契理契機,與天地萬物一體,謂之法身。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四時八節,陰陽一致,謂之法性。是故《華嚴經》雲:“法性遍在一切處, 有相無相,一聲一色,全在一塵中含四義。事理無邊,周遍無余,參而不雜,混而不一。於此一喝中,皆悉具足。猶是建化門庭,隨機方便。謂之小歇場,未是寶所。殊不知吾祖師門下,以心傳心,以法印法,不立文字,見性成佛。有千聖不傳底向上一路在。”
    虧得有這向上一路,才使聞者歎仰。
    從淨因的作略上,可以看出禅者通教善說的重要性,不僅要通教,且要有豐富的現代知識,有處世的善巧方便,如此才能使這一顆玲珑透明的禅心,在當今的時代裡,起著無可限量的作用,才能使禅的真精神遍地開花,奉獻給人類純真無尚的歸依處。
 

 

上一篇:萬行法師:降伏其心 三 修行中身心出現的四種反應
下一篇:萬行法師:降伏其心 三 佛法的起落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