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楞嚴悲華法師:童蒙止觀 第一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童蒙止觀》智者大師著

悲華禅師講

《童蒙止觀》第一講

隋 智顗 撰
悲華禅師 講

 
      請大家一起隨我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家中午好!現在時值盛夏,天氣非常炎熱,在這炎熱的天氣當中,如果我們僅僅是因為外面的炎熱而導致身體感到悶熱,這也僅僅是身體上的感受。如果內心當中因為外界的炎熱而感到煩躁不安,這是心靈的一種苦。如果我們能用佛法的甘露去滋潤我們的內心,那麼我們就能夠消除這種心靈的痛苦。如何才能消除這種心靈的厭樂免於這種心靈的煩悶之苦呢?我們今天就要介紹止觀法門。止觀法門就是佛法,它會帶給我們內心的清涼。所以說,在這個炎炎的夏日裡,我就把這個法門介紹給大家,給大家一個夏日裡的清涼季。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止觀法門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童蒙止觀》,《童蒙止觀》是天台教裡一個非常重要的法本。略而說之,天台止觀有四個法本,所謂圓頓止觀,漸次止觀,不定止觀,和今天所講的小止觀。今天這個《小止觀》是什麼緣起而講的呢?這是隋朝時代的智者大師即我們天台宗的創始人,他是為了他在俗家的兄弟陳真所講的。講的很簡短,但實際上這個《小止觀》是大部的梗概,是入道的殊機。所以說這個《小止觀》實際上是把天台宗的所有法門作了個概要的講述。這個《小止觀》也稱為《童蒙止觀》,它的全稱是《修習止觀坐禅法要》,今天我就給大家作稍微的講解。這個止觀法門的講解在以前曾開講過念身法,念身法亦是屬於止觀法門。天台宗的止觀具有非常嚴密的理論體系,非常平實,非常便於我們修行者依之來修行,它條理很清晰。而且這個天台宗是在我們中國漢語地區所發展起來的,所以說它對佛法的描述也非常容易被我們中國人所接受。在學習天台止觀的過程中我們不存在這種因為民族語言的差異而導致的對文意的理解的錯誤,這個略為說到這裡。接下來我依次給大家講解這個《修習止觀坐禅法要》。今天講這個止觀法門就直接地講它的文字所包含的意義,對其他的科判和講經的要素略而不談。我們直接進入這個經文正題。它首先第一句話就是: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可以講這句話是七佛通偈,也是今天我們所要講的《童蒙止觀》也即是修習止觀坐禅法要的綱領,也是我們學佛人修行的整個佛法的綱領。大家不要小看這句偈所告訴我們的佛理,實際上這句偈已經把整個佛法作了概括,整個佛道的修行就是這句偈所包含的內容,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它把我們作為一個修行人該做什麼、該辨別什麼、該如何去做都已經說出來了,而一切諸佛的教導莫過於此。我們接下來所要講的《小止觀》下面的文字也都是圍繞著這句偈的意思而展開的。大家在一邊聽一邊思考一邊領會的過程當中可以不斷地反過來來印證這句偈所告訴我們的深意。我們來看下面的文字。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我們來看這句話。所謂的涅槃之法我們作為修行之人要想進入,它說實際上有很多渠道,所謂路乃多途,但如果說他最為緊要的實際上是不出止觀二法,也就是止和觀兩個法門而已了。為什麼會這樣呢?“所以然者。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大家體會這句話。這個修持止的法門是降服結使的最初之門。我們知道結使可分為五鈍使五力使比如說貪嗔癡慢疑等等,可以講這種粗重的煩惱導致的心結驅使著我們的心去造業,所以稱為結使。“止乃伏結之初門”就是降服這些粗重煩惱的最初之門。大家注意,止的修習的目的和功效是這個。“觀是斷惑之正要”這個就很好理解了,觀的法門的修習主要是斷除迷惑、開取智慧、破除無明而言的,用觀的方法乃至取正要,正要就是正途精要之所在,采取觀的方法破除這個無明惑,獲得這個出世間的智慧,所以稱為斷惑。這就是止觀,智者大師在這裡直指止觀的目的和作用。再看下面的經文。
   “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所謂愛養心識是指涵養我們的心識,讓我們的心識更加健康,也就是說一個人的身體更加健康的時候做什麼事情都容易做得成功。我們的心識平常的時候就如同病態一般非常的散亂非常的蒙蔽,通過修行止可以愛養它,對心識的愛護和滋養就成為它的賢善的資糧。我們如果想要修行資糧往往不夠,資糧從哪裡來?資糧從修止而來。按我們平常所說,《童蒙止觀》中這個“止”是指“戒定”之道,如果沒有戒定之道的基礎想增上後面所說的觀修的功德獲得智慧,那是很困難的。因為由修戒才能夠進入止,由修止才能進入觀的層次,這是一個修道的次第。我們這裡所說的止觀的止裡面實際上包含了戒和定了,講到後面大家就更明白這一點了。所以說止是愛養心識之善資是資糧。觀則是策發神解之妙術,它會激發我們神妙之見解即神解,即是對佛法實相的領悟,這個稱為神解。觀的法門則是妙術,非常微妙的法術。這句話又把止觀在修道過程中的作用點明了。大家要記住這些話,這都是非常重要的竅訣。再看下面的經文。
   “止是禅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這裡說到由修止而達到定,由修觀而達到智慧;說到止觀和定慧的因果關系。“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若果有人成就了定慧二法,那麼自利利他則一切法都具足了,六度萬行所有的法門都都包括在裡面了。下面智者大師引經據典來進論述。
   “故法華經雲。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當知此之二法如車之雙輪鳥之兩翼。若偏修習即墮邪倒。故經雲。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學智慧。名之曰愚。偏學知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狂愚之過雖小不同。邪見輪轉蓋無差別。若不均等此則行乖圓備。何能疾登極果。”這裡說到定慧等持的道理。首先引用法華經的話,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也就是說十方三世的諸佛他都是處在大乘道中的,就象他所得到的一切聖妙佛法一樣他都是以定慧來莊嚴的,都是以定慧來度化眾生的。這是從果德上去說,成佛以後也是如此。既然成佛後是如此,那我們在通往成佛的道路上也是如此,必須定慧等持方能圓滿佛果。下面就講到這點,定慧之法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若偏修習即墮邪道。這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一只鳥若只有一只翅膀它怎麼飛?車如只有一個車輪而一邊壞掉了它怎麼行駛呢?所以說若偏修持即墮邪道,它的重要性就是如此。我們平常稱佛陀是福慧兩足尊,這裡說佛陀是以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這兩種說法有矛盾嗎?應該是沒有。我們剛才在前面說過,止觀這個止其實已經包含了戒定之道,而戒定的修習其實和福德資糧的積累有關系,福慧兩足尊也好定慧等持也好他說的是一個概念。但是今天所說的止觀偏重於修禅的正行而言扼要地來進行講述,然後把前面的戒、福德、積累資糧部分在後面講到的進入修禅的前行必備法要當中,智者大師依然會提到,而且這比重還很重,大家今天如果這樣來理解就會對經義之間所說建立一種不相違背的定解。所以經典上說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學智慧名稱愚,反之就稱為狂。這裡面說到兩種修行偏道,一種偏向愚,只管修禅定福德,不學智慧;一種偏向狂,他只注重修行智慧,卻不去不積累禅定福德這稱為狂。再看下面:“狂愚之過雖小不同。邪見輪轉蓋無差別。”他們的過失雖然有點差別,有的注重禅定福德的修習,有的非常注重智慧觀照,看起來他們都是學佛的,都很精進用功,但是狂愚之過雖小不同,但邪見輪轉蓋無差別,都是一種邪見,不是定慧等持福慧雙修的學佛修行的正道。所以智者大師作如是說。接下來:“若不均等此則行乖圓備。何能疾登極果。”禅定福德和智慧的修持如果不均等不平衡的話,那麼他的行為乖謬,這種情況都具足了,他們怎麼速登極果怎麼可以很快地得到修行的正果呢?所以說這樣會延緩他得到聖果的時間,也就是說這是一個修道的偏道歧途。
   “故經雲。聲聞之人定力多故不見佛性。十住菩薩智慧力多。雖見佛性而不明了。諸佛如來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見於佛性。”這句話用經典來證明定慧必須等持而修習。你看聲聞緣覺這些小乘行者他們非常注重修習禅定福德,定力偏多,所以他們對於佛性不能明明了了的證得,因為智慧力不夠。反過來,十住菩薩這個行道資糧上的菩薩他智慧力偏多,他雖然能夠見到佛性但卻不明了,也就是模模糊糊的,這是因為什麼緣故,是定力缺乏的緣故。所以說定力偏多智慧少則不見佛性,智慧偏多而定力缺乏雖見佛性卻不能明明了了,這就是聲聞之人和十住菩薩之間的過患拿來作個對比。十住菩薩並不是登地菩薩,這裡所謂的聲聞之人也不是指那些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位的聲聞之人,都是指聲聞解脫道和大乘菩薩道資糧行道位的這種情況,修道位的情況,都不是說證得聖果以後的情況,大家不要誤會了。有的讀到這句話的時候往往會說聲聞之人是阿羅漢,讀到十住菩薩就認為所有菩薩道的菩薩都是這樣,不能這樣了解,經文不要錯會了。而諸佛如來他定慧力等,所以能了了見於佛性,由上可知,可見定慧等持是多麼的重要。我們再看後面的經文。
   “以此推之。止觀豈非泥洹大果之要門。行人修行之勝路。眾德圓滿之指歸。無上極果之正體也。”大家看這句話,止觀法門不就是得到涅槃大果的重要門戶嗎,不就是修行人修行的殊勝道路嗎,不就是一切德行圓滿的最終所在嗎,不就是無上極果他的正體嗎,也就是說獲得象佛果這樣的極果它的體性不就是止觀具足嗎,以上的話是這個意思。
   “若如是知者止觀法門實非淺。故欲接引始學之流輩。開蒙冥而進道。說易行難。豈可廣論深妙。今略明十意。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階梯。入泥洹之等級。尋者當愧為行之難成。毋鄙斯文之淺近也。若心稱言旨於一眴間。則智斷難量神解莫測。若虛構文言情乖所說。空延歲月取證無由。事等貧人數他財寶。於己何益者哉”。後面這一段話智者大師對我們作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提醒。他說由上面的分析來說這個止觀法門是非常的重要的,但是今天他為了接引初學的人,為開蒙冥而進道。我們在開始學佛之前真正得正法的指授之前都是蒙冥狀態,都迷迷糊糊的都胡思亂想,總是不明白佛法的關鍵所在,對此智者大師對我們進行引導。他提醒我們這是說易行難,這是需要去做的不是說說而已的,因為都是初學,沒有在實踐的過程當中深入地去體會它,所以今天怎麼可以廣論深妙呢?那些其他深妙的往深廣方面去說的又如何能說呢?所以今天只能是略明十意,來指引初發心的修行人,讓他們知道登上正道的階梯所在,也明了說證入涅槃的等級是什麼樣子的。就好比說我們要去什麼地方,把這個路標把這個路上的大概過程告訴他,他如果連這個都不知道,他走了一半都不知道走到哪裡去了。雖然如此,智者大師說他講的很淺易,但是應該感到慚愧,要知道行之難成,雖然這麼簡單但是說易行難,你真的去做是有困難的,你不要小看。智者大師這裡說的非常好,我們修行人經常是這樣的,有的道理很簡單也很容易去做到,但是他總是不去做也很難去做到。這是我們人的一種惡習,是修道的一種極大的障礙。所以智者大師這裡一再地提醒不要小看斯文之淺近,不要說這個文章寫得很淺顯,好象一想就知道,沒什麼曲奇之處。智者大師告訴我們,如果你的心能夠和這個旨義相稱,所謂心稱言旨,心真的能夠悟到這個淺近文字中所包涵的法詣,智者大師說一眴間則能智斷難量神解莫測,可能在一剎那之間你的智慧就開取了,也是不可思異的。反過來你如果只是虛構文言情乖所說,跟這個所說的修行不相應,那麼你也不過是空延歲月取證無由。這各事情就好象一個貧窮的人他入到寶山中不去取財寶回家,而只是在那裡點數財寶的多少,就如同說說食不飽,那對於自已又有什麼利益可言呢?這就是智者大師在最後這段話中所說的意思,大家要引起注意。
   以上略說在標明什麼呢?我們來總結一下。前面的話總結起來無非就是告訴我們止觀法門是佛道修行中的攝要法門,一切佛法離不開止觀二字。那麼修習止觀必須等持,不能偏學一方。否則就如鳥之雙翼缺了一半和車之雙輪缺了一半一樣。然後他告訴我們接下來略而解說十種關於觀止觀的意義,提醒我們不要認為文字淺顯,要知道說易行難,勉勵我們要讓我們的心和言辭所說相稱,讓我們的行為和下面所說的修行相應,這樣才不會浪費時光而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智者大師這裡說的非常的好。我們下面來看這十章是什麼。
   具緣第一 诃欲第二 棄蓋第三 調和第四 方便第五  正修第六 善發第七 覺魔第八 治病第九 證果第十
  “今略舉此十意。以明修止觀者。此是初心學坐之急要。若能善取其意而修習之。可以安心免難。發定生解證於無漏之聖果也。”由此可知,智者大師將為我們開示十種意思。智者大師勉勵我們這是我們初心學坐的人最急要的法門,如果你能好好地理解其中的含義而用之於修行可以達到什麼目的呢?可以安心免難,可以讓我們的心得到安寧免除種種的災難和煩惱,就能夠得到定,生起這種聖解來。因為得到聖解得到無漏聖智的原故,所以能夠證得無漏之聖果。這就是修道的通途。下面我們來看具緣第一。
   “夫發心起行欲修止觀者。要先外具五緣。第一持戒清淨。如經中說。依因此戒。得生諸禅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應持戒清淨。然有三種行人。持戒不同。一者若人未作佛弟子時不造五逆。後遇良師教受三歸五戒為佛弟子。若得出家受沙彌十戒。次受具足戒作比丘比丘尼。從受戒來清淨護持無所毀犯。是名上品持戒人也。當知是人修行止觀必證佛法。猶如淨衣易受染色。二者若人受得戒已。雖不犯重。於諸輕戒多所毀損。為修定故即能如法忏悔。亦名持戒清淨能生定慧。如衣曾有垢膩若能浣淨染亦可著。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能堅心護持輕重諸戒。多所毀犯。依小乘教門即無忏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門猶可滅除。故經雲。佛法有二種健人。一者不作諸惡。二者作已能悔。夫欲忏悔者。須具十法助成其忏。”就講到這裡。在前面具緣第一中智者大師首先告訴我們,第一首先要具備持戒清淨的因緣,也就是說要修行止觀這個行者首先要發心准備進入這個修行的時候,他首先要具備五種外在的因緣,所以稱為外具五緣。第一個緣就是持戒清淨。大家注意看,這裡講到修止觀者必須先具外五緣,這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前行。就是說你要想修行這個止觀法門,必須有這些助緣才行,也就是要有這些基本的條件你才能夠進入修禅,不是說所有的人都能夠進入止觀的修行,就是這個意思,這個我們不多講。我們來看第一持戒清淨。從剛才所讀的我們知道,首先引用經典上說的。“依因此戒,得生諸禅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應持戒清淨。”這話的意思是說戒是生禅定的要妙,有了禅定則能產生滅苦的智慧,這是修道的次第,所以必須先持戒。戒為一切行門之基。這個要注意,今天很多修禅的人不知道修禅的次第,對戒律的持守非常的忽視。這幾天和福州的一些居士交談的時候,他們也這樣反映,今天很多學佛修行的人,不管修顯宗或者修密宗的,好象對這個持戒都很陌生,好多人都不知道戒到底是戒什麼?可見這種情況在今天也是很普遍的,但是這不符合佛法修行的正道,所以應引起重視。這裡說到持戒清淨是外具五緣的首要因緣。大家要引起重視。今天很多人都非常急著修行,但是他的戒行的操守卻非常的低劣,有的人甚至說覺得無所謂,為什麼那麼麻煩呢,還要修持戒。事實上戒講的就是我們的德行,我們平常說做人要做好,人品要好,這些修道的基本品質得具足,其實歸納起來就是所謂的持戒。因為戒就包含著這種戒德,跟德有關,所以無德之人他不能生禅定。以前人們常說為什麼要做好事呢?一個心不善的人不行善來的人,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他坐在那裡都不得安寧。行善者心安,所以他很容易安住於禅定之中而容易獲得禅定的聖妙功德,道理就在這裡。所以學佛需要有善根的。有的說有的惡人跟佛結緣也能得度。但是,佛門中也有這樣一句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對不對,你屠刀得放下才能立地成佛。世上沒有說你不放下屠刀我拿著屠刀可以去成佛啊,對不對?一樣的道理。比如說最近我們講到,有一些同修道友自從接觸上師三寶來了解佛法,但是如果說在這個過程當中他一直沒有把修行的正確目標給調正,也就是他一直抱著一種不正確的觀念來進入佛門,來研究佛門,來探求佛法,一直不肯改變過來,一直不肯在這個戒德上去下功夫修行,一直不能夠真正地聽從善知識的教導,那麼他到了一定的時候,他可能會成為大家表面上所認為的退墮了,或者是不學了,甚至有的心不開悟,反言責師啊,就如同《金剛心總持論》裡面所說的,他反而會反過來毀謗他的師長,毀謗他的道友,甚至有的人說這佛教也沒什麼的,不過如此。這個是什麼原因?這種原因就是在於沒有過有一定的福德資糧這一關。我們要想積累福德資糧,發心必須純正,行為必須恰當。所以有的人表面上剛開始充滿了一種熱情,但是實際上他學佛的動機、目的和所行持的方向不是象我們今天所說的那樣來真實地趨入修行之道。所以說因緣匯聚會有這樣的結果。這種情況是不是說善知識們沒有慈悲心去攝受這樣的人呢?應該說不是的。因為要想學佛修行他沒有其他道路可走,他必須行善道,他必須從持戒到修定到開智慧這樣一個次第來進行。有的說我不要這個次第,不要這個次第應該說是因為你以前戒定的資糧積累得已經很豐富了,你的根器非常利,那麼你必然對三寶對師長他具備大信心,所以說你能夠快速的戒定慧圓滿具足,這是指善根利器智者。但是今天很多學佛的人對學佛的動機、究竟如何學佛才是正道他都沒有弄清楚,他又如何成為這種善根利智的人呢?所以說不是如此的話,越來越深入佛門,他所謂的了解的東西越來越多,那麼他會產生正知見嗎?這對他可能更不好。所以說要有善根才能修行道理就是如此。所以說學佛首先要學做人,這個人的標准是什麼呢,就是佛陀所制定的清淨戒律作為標准。所謂的先學做人就是從我們人生現實開始來調整自已趨向佛道,大家不要誤解啊,這個人生佛教做人開始並不是指我要做個世俗標准的所謂的人,我們這個做人的標准要漸漸地去除凡情俗界,趨向佛法告訴我們的這個持戒為標准的這種人,所謂的成為一個真正修行的人。這點非常非常的重要,我們要如法,如其法而修行,而絕對不是如世間之法而修行。這個我覺得很有必須強調。這個古往今來的大德和千經萬論所指無一不是如是一個道理。象太虛大師所說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則佛成,是名真現實”也是在說這個道理。你看我們今天所說的《童蒙止觀》講的具緣第一,外具五緣第一個講的就是持戒清淨,而且在講解這個《童蒙止觀》的開頭就是這樣一句話:“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是不是,都在點明修道資糧的重要。我們來看,智者大師把這種持戒不同分為三種人,這三種人根據前面所說無非就是這三種,哪三種呢?他以我們穿的衣服染與不染作比喻,很容易理解的。一種就是持戒無漏的人,持戒無漏包括在家,也包括出家的比丘僧侶們;一種就是持戒以後重罪不犯但是小戒有損毀,然後為了修習禅定他能夠如法地進行忏悔,這種人也名持戒清淨,他也能夠生定慧;還有一種人就是持戒受戒以後呢沒有忏悔,也就是說重戒和輕戒統統都犯,這種情況下如果按照小乘教門犯了四重戒殺盜淫妄如果破了根本戒就不通忏悔,這一生中就難以再獲得這個戒體了,就象斷頭一樣,頭斷不能再接生了,但是如果按大乘法如果發大菩提心,猛烈地忏悔,依照這個大乘菩薩解脫道去做的話也能夠忏悔,也就是說這第三種人通過忏悔也能得以清淨。所以說不管這個人曾經持戒持的如何,但是都具備這樣一個共同的特點。第一,他有持戒修行;第二,他有所損壞他必忏悔清淨才能進入這個止觀的修行。所以說這是先決的條件。智者大師在後面繼續講下去大家就會明白了。智者大師後面又講到,佛陀說過,這世界上有兩種人最為穩健,佛法有二種健人,一者不作諸惡,一者作已能悔。這兩種人屬於健人,健就是健康的健,這種人是強而有力的人。一種人他從來不犯錯,一種人犯錯能忏悔清淨,我們一定要做這兩種人。當然了,你能做第一種人是最好不過了。如果你感覺自已業障深重,但是你依然可以做第二種人。第二種何許人也,作已能悔。所以說能忏悔的人非常的寶貴。不怕犯錯,就怕你不去忏悔。智者大師這裡專門在下面對忏悔之法列舉十法。可見忏悔法門非常重要。因為你如果不忏悔的話你持戒不能讓這個戒德清淨的話,你是不能修行止觀禅定的。我們來看智者大師說的:
   “夫欲忏悔者。須具十法助成其忏。一者明信因果。二者生重怖畏。三者深起慚愧。四者求滅罪方法。所謂大乘經中明諸行法。應當如法修行。五者發露先罪。六者斷相續心。七者起護法心。八者發大誓願度脫眾生。九者常念十方諸佛。十者觀罪性無生。若能成就如此十法。莊嚴道場洗浣清淨著淨潔衣。燒香散花於三寶前如法修行。一七三七日。或一月三月。乃至經年專心忏悔。所犯重罪取滅方止。”先讀到這裡。智者大師說到忏悔的十種法門,這十種法門涵概了一切佛法裡面的忏悔法門,它都包含這十種要點。這真的是竊決法門啊。第一要明信因果。大家認真聽好,明白因果所在,對它生起真實的信心。這很重要。有的人都不知道因果在哪裡,不知道自已錯在哪裡,也不知道這種行為在將來導致什麼果報,所以他茫茫然然,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就是不能明信因果的緣故。所以這點非常重要,你要明信因果,要廣聞博學,深摯反省,不斷地把佛法所說的因果在生活中去體會,反觀自已去檢討我哪裡哪裡違背了因果,哪裡哪裡不對,這點很重要,所以稱為明信因果。目的是為什麼?忏悔!智者大師後面所說的,要想修學止觀禅定,取滅方止。哪怕是經年累月,哪怕是好幾年,要一直到這個罪相滅除了才能進入止觀的修行。所以說為什麼今天很多人去修禅定禅法修兩下就修不下去了,何以故?罪業在的緣故。所以說你沒有把罪業忏悔清淨你當然很困難了。我們之邊一些方便的教法,有時候也教你一些正行教你怎麼修禅,但實際上就象我所說的是把正行當前行,通過修禅你明白了自已的罪相所在。所以鼓勵大家一邊忏悔一邊廣積福德資糧,一邊量力而行地進入禅修,道理就在這裡,這是一種方便,大家一定要理解。好了,第二生重怖畏。什麼叫生重怖畏?很簡單,很多人對自已所犯的罪業他總是輕描淡寫,無所謂的,但不對。我們應該對自已哪怕是小惡都要生起這種恐怖的心,你要知道因細果粗,最初的成因微細,這個因是無相之因,看不見,但是到後面果報成熟的時候它是非常沉重的。就象在一個荒涼的山上最初只是撒下一粒樹種,可是過了幾年滿山遍野都是樹,這就是所謂因細果粗的道理。因為如此,因果不虛的緣故,所以我們要對因果深深的怖畏。這就是第二生重怖畏,就來自這裡。所以說眾生畏果,菩薩畏因,道理就是如此。有了這種心,你的忏悔心就會猛烈起來。第三深起慚愧。什麼是慚愧?慚是感到羞恥啊,自已感到羞恥不好意思,愧是覺得愧對他人,所以對內對外都覺得有羞恥,佛經上說慚恥之服是為第一莊嚴。我們身上的衣服雖然很好看,但對一個修行者慚恥和對自已感到羞恥這個衣服是第一莊嚴。我們世上的衣服很好看,但是對於一個修行人,慚恥對自已感到羞恥這個衣服是第一莊嚴,那是最好看的最莊嚴的衣服,我們應該穿這樣的衣服才是真正的修行人。所以要深起慚愧。一個人如果慚愧心不起意味著對自已所生惡不生羞愧,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那這樣的人罪業肯定是不能清除,他又怎麼成就法器呢?所以第三者為深起慚愧道理就在這裡。第四求滅罪方法。我們對這種罪生起了慚愧,就要去尋找忏悔法門,求滅罪方法,所謂大乘經中求滅罪行法,應當如法修行等等。你看我們給大家開示的功課中有大乘顯教的修法,也有密教裡面比如金剛薩垛的修法,這些都非常的殊勝,但不管什麼樣的修法都離不開這些要領。你的法能不能夠修得更深這取決於你的信心和你的行持的深淺,其實並不取決於這個法門有什麼高和低,這是一種方便。有的時候稱法門高稱法門低,其實這是一種密意,讓你的心生起所謂高和低深和淺的發心,大家要明白這一點,關鍵還在於自已能不能在內心真實地去行持這個法門。所以這是第四去求忏悔法門的方法。第五發露先罪。這點很重要。我們在修忏悔法門的時候,要發露,什麼叫發露?把自已不好的、感到很羞恥的、說不出口的說出來,對自已說出來,對自已坦白,甚至對我們忏悔的對境坦白。比如說對上師坦白,對這種清淨的道友坦白。比如說你今天害了這個人,對這個人不好,你向他道歉向他坦白。當然我們反對這種無謂的坦白。象有的人自已犯了錯誤,然後在大眾中就坦白,他不坦白還好,他一在大眾中坦白,那麼大眾中有很多人是不具備信心的,有的甚至有邪見,他聽你坦白完了以後他其實不會為你的坦白而感動,反而會對師友對上師對道友生起邪見。所以坦白最好在對境面前進行坦白,在忏罪阿奢黎面前進行坦白,坦白也要看時間地點。但是他的要領在於發露,先要發露出來,你不發露出來,覆障在心中他罪業怎麼清除呢?你要回想在過去在此之前我都犯過哪些罪,所以修金剛薩垛法的時候有一個很殊妙的竊訣就是你要回想,哪怕是一丁點一絲毫的罪業你都要把它回想起來,然後讓你的心生起這顆發露忏悔的心,所以這點非常重要,要發露先罪,哪怕雞毛蒜皮的事情都把它回想起來忏悔清淨,這是第五。第六,斷相續心。什麼叫斷相續心呢?因為罪業在時候他還會不斷不斷地想續續造惡,比如說我很想做壞事這個念頭生起了,我暫時壓制了它,它現在還是會不斷不斷地生起,所以要去斷除它,不要讓它再繼續了,要把這個注意力給轉了。所以有的人一邊不斷惡一邊想修行這個有門嗎?沒門的。所謂的肉照吃酒照喝煙照抽壞事照干,學佛照學,以前不是經常講這句話嗎,這樣的人叫不斷相續心卻想希求佛法大道,所以說沒門。這很重要,要斷,一生惡心要讓它斷除,這是第六。第七,起護法心。什麼叫起護法心呢?比如從內在來說我現在持戒了,我要保護我的心朝戒德上去想,不要去想那些不好的東西。比如說我現在持戒,我很貪戀美色,因為貪戀美色我總是要造罪,我就觀想這個美色實際上是爛、污、臭、不淨,那你的心止在這個善法上他就能起到這種護法的作用。護法從外來說,比如你看這是個莊嚴的道場,我不應該因為我的行為去損害上師道友的形象,我不應該給佛門抹黑,你有這顆神聖的護法心你就會警惕你自已的這個罪業,你就會說我不能這樣干。所以說起護法心由內到外都非常的重要,這是七者起護法心。第八,發大誓願,要發大菩提心,度化眾生。當一個人的心中生起無限的慈悲生起這種慈悲大願的時候,他的罪業立馬就清除了。所以要學著發大願。當你一個人這樣想的時候,我現在要努力地修行,我不能再做這樣的一個人,我要好好地修行,以我的功德回向給西方一切的有情,願他們都能夠得到佛果的解脫。這樣發心者罪業在他的心中自然而然被清除了。在《入菩薩行》裡面說到菩提心的珍貴,這個菩提心一旦發起可以摧滅一切罪惡的種子,非常非常的珍貴,所以要發大誓願度脫眾生。第九,常念十方諸佛。心裡面常念著十方諸佛的無量功德,常念諸佛的大慈大悲,你想一想,這十方三世諸佛對我們是這樣地慈悲,可是我今天卻如此的下劣,對得起佛陀對我們的教導嗎?對得起佛陀對我們的悲憫嗎?還要想十方三世諸佛的福慧是那麼的圓滿,福德昌那麼地具足,都是因為什麼?都是因為行善積德而得來的。所以說我如果今天也能夠忏悔罪業積累福德資糧,將來我和十方三世諸佛一樣也能夠如此,所以要常念十方三世諸佛的功德,常念十方三世諸佛之悲憫,你從這樣常念十方三世諸佛的時候這個罪業之心就能夠漸漸地熄滅了,就能夠能到佛菩薩的加持,對不對。所以常念十方三世諸佛並不只是口頭上念個佛號而已,而應該籍由稱念佛號而增強對諸佛的感念之心,要觀想佛陀的相好,觀想佛陀的功德,這樣我們心裡就不會生怖畏,也會充滿一種信心。這就是常念十方諸佛的意思。第十,觀罪性無生。這是一種無相忏悔。是要靠智慧來觀察這個罪性其實本性是空,如果一個人能觀想罪性本空,那麼這個罪業立馬消滅。
   若能成就如此十法莊嚴道場就如同把衣服給清洗干淨。如同後面所說的,智者大師說用這種十法的心來發起來成就莊嚴道場,相當於從現在開始把髒的衣服給清洗干淨,所謂的忏悔。如何忏悔呢,智者大師這裡介紹,首先莊嚴道,把我們修行的道場布置好,然後把一切洗刷干淨,自已穿上潔淨的衣服,點起香來,然後上種種鮮花,在佛堂三寶前如法修行,然後一天七天一個七天或三個七天乃至一個月三個月一年乃至幾年一直專心忏悔,到所犯的重罪消滅方止。我們怎麼知道我們的罪業這個重罪消滅了呢,這有什麼瑞相嗎?這裡智者大師就列舉出來,“若行者如是至心忏悔時。自覺身心輕利得好瑞夢。身心感到輕安,利爽,得到吉祥的瑞夢。夢中很吉祥,醒來也很高興。或復睹諸。靈瑞異相。或覺善心開發。”什麼叫善心開發?自已的心以前總是冒各種的惡念,現在的心總是能生歡喜能生善的念,所謂善心開發。“或自於坐中。覺身如雲如影。因是漸證得諸禅境界。或復豁然解悟心生善識法相。隨所聞經即知義趣。因是法喜心無憂悔。如是等種種因緣。當知即是破戒障道罪滅之相。從是已後堅持禁戒。亦名屍羅清淨。可修禅定。猶如破壞垢膩之衣。若能補治浣洗清淨猶可染著。若人犯重禁已恐障禅定。雖不依諸經修諸行法。但生重慚愧。”後面等下再說。這裡智者大師告訴我們,這樣修行以後會出現種種罪業清淨的吉相,如果出現這種種的吉相就表明破戒障道的罪業得以消滅,那麼從此以後他繼續堅持他的淨戒也叫做屍羅清淨也叫做持戒清淨,就可以修習禅定了。就好比說垢膩的衣服現在洗干淨現在可以染上鮮美的顏色了,這很重要。這是通過修法來使自已的罪業清淨,這從外從內都可以顯現出這種功德瑞相。反過來說我們現在修行的人修習禅定的人遇到種種的障礙,有的人心生恐懼,有的人一打坐總感覺好象周圍有很多的鬼魂,這是什麼原因呢?原因就是你自已的罪業沒有清除。好象我們這裡有好多道友一接解佛法或者一聽到上師名號,或者是一接近上師的時候他出現種種的魔障,這是因為上師是個魔嗎?不是的,是因為你的心中有罪業,所以必須忏悔清淨。所以說凡是這樣的人我勸他忏悔他如果不思忏悔,他只是一味地想追尋想聽我教他怎麼修禅定,這樣的人不出偏不出魔才怪。所以我們看到身邊的例子統統都是這樣的。所以說眾生業重很可悲可憫啊。自心不悟,反言責師。他自已不開悟,自已不知道自已罪業深重,他反而去看別人。其實一切魔由心生,一切罪障由已心造,跟外面又有什麼關系呢?說句實話,就算你上師是個魔,如果你發心正確,你能夠按照這樣來修行,那麼你也不會入魔境吧。對不對。所以你看不見自身的魔,卻說外面有魔,都說是別人控制了你,都說是別人左右了你,都說是因為別人的緣故使你遭遇種種的惡運,那麼你可知道,這不是的。那是因為你自已。你看看你自已的心,是不是非常地固執於已見呢,你又這個極端走向那個極端,想的不都是你自已所想的嗎?你自已所想的這一切和佛所說的因果道理和善知識所開示的法相應嗎?如果不相應,那他不信佛啊,對不對。所以大家要這樣檢討,要發現自已哪些是自已所想的與佛法不相應,哪些是與佛法相應的跟自已的所想相違背的,你一定要調整自已,忏悔自已,爭取如法,如法的意思就在這裡。所以如法很重要,生起一種正確的信念,如法行持,反觀自心,這是處重修行的最重要的竊訣。這是一種罪滅之相。
    我們再繼續看下來,智者大師還說到,有的人雖然說不按照諸般經典所說修種種的行法,但是心能夠生重忏悔。“於三寶前發露先罪。斷相續心。端身常坐。觀罪性空念十方佛。若出禅時即須至心燒香禮拜忏悔。誦戒及誦大乘經典。障道重罪自當漸漸消滅。因此屍羅清淨禅定開發。故妙勝定經雲。若人犯重罪已。心生怖畏欲求除滅。若除禅定余無能滅。是人應當在空閒處攝心常坐。及誦大乘經。一切重罪悉皆消滅。諸禅三昧自然現前。”這話說的其實是在說關鍵,他一邊修禅定一邊生大忏悔發露,做種種行,他一邊修禅定一邊出禅的時候平時廣積資糧,燒香禮拜忏悔誦戒讀誦大乘經典,那麼這些罪業慢慢都會得以清淨。所以關鍵是犯罪要心生怖畏,心裡強烈地渴求要滅罪,除此之外真的是沒有辦法。所以說若除禅定余無能滅。這種情況的人是通過他在修習禅定的時候來清除這咱罪業。雖然他沒有修前面說的專門的忏悔行法,但是他一邊修禅定一邊象剛才所說的那樣讀誦經典禮拜忏悔燒香誦戒,做種種的福德資糧之事。所以我們大家平常念誦功課是否以這種忏悔的心來念呢?我們講到頂禮三要的時候有講過,以什麼心?以至誠恭敬的心禮敬的心,以忏悔罪業求哀忏悔祈求攝受的心,以這種一心供養的心來進行頂禮,來進行念誦,這個叫做頂禮三要,這個也是修行念誦的要訣。所以大家平常念誦功課的時候讀經的時候僅僅是為了消遣一下嗎?還是說也是生這種忏悔的心來修習佛法呢?所以這裡講了很重要的一點。總而言之,必須要持戒清淨方能生起禅定的聖要功德。除此之外沒有第二條道理可走。這就是所謂的具緣第一,是第一,持戒清淨。時間關系今天只能講到這裡。接下來外具五緣第二就是衣食具足。這個今天我們就不講了,留待下一次來講。我們結束今天的講解,最後做一個回向。
    願以此行勝功德,莊嚴諸佛淨剎土,吾等發願與眾生,皆共依此成佛道。
    我此普賢殊勝行,為得文殊妙智慧,普願十方諸眾生,速往勝妙諸佛剎。
    願我常生諸佛前,時時能遇善知識,生生世世遇妙法,在在處處不離僧。
    我以所行此功德,願結眾生三寶緣,祈請上師常住世,輪回苦海願相隨。
    願我福德日增長,願我業障漸輕微,願我為道能布施,持戒忍進修定慧。
    願我所行無驕慢,慈悲喜捨利人天,信解行證瑜珈行,回向眾生成佛道!
    彌勒尊佛!

 

上一篇:宋智明居士:《寶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語 略示列祖行門第二十一
下一篇:宋智明居士:《寶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語 正示回向普勸往生第二十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