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基礎學之念佛篇
釋照光法師
第九 念佛篇
阿彌陀佛名號念修儀規
嘉揚彭措 造
頂禮怙主南無阿彌陀佛!
頂禮大悲觀世音菩薩!
頂禮大勢至菩薩!
一、 修供養:
祈請極樂怙主彌陀尊,與眾眷屬圍繞而降臨,
吾等於此陳設勝妙供,鮮花塗香燒香珍寶等,
水果谷物衣服傘蓋等,音樂歌舞世間妙欲供,
所能供者悉皆而陳設,祈請悲憫加持而受用,
吾等所犯一切破墮等,於怙主前發露求忏悔,
願除吾等內外諸障難,二利事業任運悉成就。
若臨吾等生命毀壞時,祈請不捨慈悲而接引。
二、祈禱護法護持:
吾今雖值善妙法,然於末法濁世中,
恆時常被諸苦迫,刀兵疫疠冤仇苦,
水火風災疾病等,車壓馬踏墮崖等,
如此諸多災病苦,非我凡愚而可敵,
今以至誠心頂禮,天龍八部護法眾,
金剛密跡眷屬眾,顯密諸宗護教者,
加持護佑吾等眾,遠離苦難及怖畏,
魔障人非人等惱,一切息滅盡無余!
三、 修皈依:
南無!
皈依西方善逝彌陀尊,法及海眾清淨菩薩友,
吾今發起堅固不退心,誓求往生極樂成正覺。(三遍)
四、 修發心:
釋迦彌陀諸善逝,曾發無量利生願,
吾今既為汝等子,亦發您等之大願。(三遍)
五、正行觀修:
自現清淨極樂剎土中,於自頭頂上方一肘處,
雜色千葉寶蓮光燦爛,月輪之中紅色捨字顯,
須臾自現善逝彌陀尊,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跏趺而坐手持蓮花台,悲眼垂視苦海諸有情。
啊!吾等長劫迷失本心地,流轉輪回百般受苦痛,
今已得聞殊勝正法藏,了知淨土殊勝度生門,
誓持淨戒杜諸惡趣門,行持諸善打開善趣門,
發菩提心誓行菩薩道,利生無倦為彼可亡軀,
嗚呼慈父善逝彌陀尊,吾等恆被老死諸苦迫,
今吾亦能看破世間相,祈請慈尊速速來接引!
如是殷勤猛厲祈禱已,怙主五體赫然放光明,
其光遍照三界六道中,善道有情福善皆增上,
惡趣眾生悉皆離苦痛,因而法界有情盡皈命,
光中復出清涼念佛音,一一光芒一一佛號聲,
佛號佛光遍布法界中,有情悉皆同音而稱念,
怙主南無阿彌陀佛名!如是明觀佛相諸境界,
耳聽遍布法界之音聲,念念不雜清明而稱念。
開始稱念阿彌陀佛四字聖號。
六、回向發願:
吾今願以念佛之功德,成辦往生極樂之道業,
亦願無量如母諸眾生,隨吾往生淨土得成就。
啊!身入蓮台隨佛往極樂,成就不退幻變諸化身,
入於塵剎巧施諸法雨,斷彼惑業接引往極樂。
阿彌陀佛名號念修儀軌導引
一、修學淨土念佛法門所需之資糧
眾所周知,修學淨土念佛法門所需要之資糧,統稱為三資糧,即信、願、行,而此三種概說即為‘深信、切願、實行。’但此三種資糧若廣而說之,則各自又分為三種。以下略作宣說。
信資糧分為三種:前世善緣所發信、聞思所發定解信、實修所發意樂信。
(1)前世善緣所發信:此即指由前世之善緣成熟而引發的一種信念。初接觸佛教之人,一般皆是由於前世和佛教結下了善緣之故,而今生再遇到佛法時,心中油然產生一種信任,從而產生感性之興趣,最後皈依佛教。這即是前世的一種善根,若無有這前世善緣所發之信樂,諸佛子也不會皈依佛門。而欲修學淨土念佛法門者,不僅是對佛法具足如是前世之善緣,而且還要對淨土宗具足如是不共的信心。也就是說,當你一聽到這個淨土法門之時,雖然不明白淨土宗之教義,但心中卻油然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興趣和歡喜,這就證明你無始劫來和淨土法門結下了殊勝的因緣。具足了如是之因緣,才可以說你初步具備了學習淨土的因。此種深信因果而無疑惑,也可稱為直心、淳心,所謂淳厚直信而無動搖也。
(2)聞思所發定解信:這個信即是我們佛教所提倡重視的正信,也是淨土宗所說的深信。這是由聞思佛法並且獲得定解智慧後引發的信心,這種信心即是由正確聞思佛法後獲得了真正的正見而產生的一種正信。此中所謂之‘定解’即是對教法產生決定性的了解和認識的智慧。由定解智慧發起的信念是一種依正理建起來的信念,所以也稱為正信。凡修學佛法之人必須要具足此正信,只有具足了正信才能發起精進的行持來。
而修學淨土宗的同修在於佛法建立宏觀的定解上,還要對淨土宗的教法建立起不共的定解。這種定解的建立不能離開如理地聞思教法,通過如理的聞思才能更好地了解教法。這個信中包括了‘信因果、自他不虛’,所謂‘信因果’即深信因果,此處所說之‘深信’是指深信不疑。而這個‘深信’是通達因果法則,而生起的深信不疑的信念。若不通達因果法則,則必不能起深信。而此‘深’是指內心深處之意,也就是說在內心深處對因果生起不共的信心。信‘自他不虛’即是信自己能出離三界往生極樂而不虛,這是信自。信彌陀願力不虛,得彌陀願力加持必能往生極樂。信自己能往生者,當具足對淨土的深入了解才能有這種信心生起,若對淨土教法不理解,或理解不深,又如何能把握自己所修是正確的,自己所修之法是否具足往生之力量,這些是要靠對淨土有很深的認識才能達到。信彌陀願力不虛,這必須是對阿彌陀佛有足夠的了解和信心才能具足。若不了解彌陀因地種種所行,也不了解彌陀四十八願建立的依據是什麼,則不會對彌陀具足如是信心。又淨土宗乃是彌陀悲願之方便建立之法門,故若欲對淨土生信者,必當了解佛陀悲願所具足的功德,若不具足如是之了解,則信心無從生起。如是具足定解所發心,方能一心無雜而不動搖。
(3)實修所發意樂信:這種信是在定解信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若無有前面之定解信,則此信也必然不能建立。在對佛法和淨土法門具足了無誤之定解後,當依淨土教言如法行持,如念佛等皆當如理如法按照儀軌修學,如是則經過精進實修必然會獲得法喜,亦能獲身心輕安之定境,如是行者受法喜故,心生喜悅而知念佛殊勝,由具喜悅興趣心生,故能對淨土念佛法門生起堅固不退之信心,如是信心即是實修所發意樂信。一旦具足此種信心,念佛心生念念相續而都攝六根,道業增進而無退轉,如是必當成就念佛三昧。
淨土第二資糧是為願心,此願心亦可分為三種:願出離輪回求生淨土,願仗佛悲願帶業往生,願圓滿成佛而度眾生。
(1)願出離輪回求生淨土:這個願心是在出離心的基礎上發起求生極樂世界之心。如果淨宗行者不具備堅固的出離輪回之心,雖念佛求生極樂亦不能得往生,因不具足往生正因故。所謂往生正因,即是厭離輪回求生極樂之心。若對輪回有很強的執著,則念佛求生之心即不會非常懇切,故不得往生也。若欲求生之心堅固而懇切,則當深知輪回過患,對輪回苦有深刻的認識才能生起懇切心求生極樂。所以求生之願能否懇切,這就要看行者出離心的修法修得如何了。
(2)願仗佛悲願帶業往生:這是願以依仗彌陀之大願加持帶業往生的一種發心。而這種發心是否能得以堅定,就要看行者對淨土法門理趣了解得深淺了,若真實了解到淨土法門殊勝之處,則行者必能得知帶業往生之意趣,如是則必不生疑,信心願力堅固,三昧應運而生。但若對淨土法門建立的意趣,以及法門宗趣並不了解,那麼就不會具足如是堅固的信願之心,如是縱然念佛亦難獲得念佛三昧之境界。
(3)願圓滿成佛而度眾生:這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發心。這種發心乃是一切大乘行門所共具之發心,即使是淨土法門亦不能少。若淨宗行者不發如是之心,縱然念佛亦不能得生淨土,因不能與彌陀相應之故。如《往生論》雲:‘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若此生念佛但不發菩提心者,種下定性之女人種、殘缺種、二乘種者,縱然精進念佛亦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因為既然今生種下了定性之女人種等,則來世必感其果,而極樂世界無定性女人、根缺、二乘所生之處。以是故,凡淨宗行者每當念佛之時,發願求生極樂的同時也要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
淨宗之行資糧者亦有三種差別:戒行、定行、福慧行。
(1)戒行:即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此即為精勤學習戒法,善知開遮持犯,而守持淨戒無所毀犯,縱有所犯亦能及時發心忏悔。
(2)定行:即是如法修持念佛禅,遵照基礎禅修之要求如法行念佛之法,務求在行住坐臥中都符合禅修之要求而念持佛號,令心中佛號相續不斷,久之當得三昧。念佛若不能在一切日用施為中相續而行,則必難成就功夫。故所謂定行雖有座上座下形象之別,但念佛之心不得斷絕。
(3)福慧行:即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所謂‘福’者是指積累福德資糧之意,欲積累福德資糧當廣做利生之事業,以四攝六度而為根本行菩薩行。言‘慧’者,即行者一切所行當以慧為統攝,故聞思修三慧乃是一切大乘行門所必須具足,故淨宗行者亦不例外。
以上乃是略說三資糧之要,若廣說者文義繁多,恐有失宣講實修儀軌之本意。
二、正釋念佛儀軌
頂禮怙主南無阿彌陀佛!
頂禮大悲觀世音菩薩!
頂禮大勢至菩薩!
(1)頂禮:念佛法門是以阿彌陀佛為本尊,故在念佛前應當先憶念阿彌陀佛之功德,令自己生起恭敬之心,然後觀想在自己的前方虛空之中,以阿彌陀佛本尊為主,左右有觀音勢至以及清淨海眾菩薩等眷屬圍繞,在自己的周圍有以父母六親眷屬為首的無數的六道眾生,然後都一起恭敬地頂禮虛空中的諸佛菩薩。口中一邊稱名一邊頂禮,如是頂禮三次。
如是頂禮完畢,當按照禅修之方式如法入座。念佛入座後的一切方法和上文所說之止觀方法一樣,無論入住出皆無有差別,所不同者,此以念佛而攝身心。切記!切記!不得不顧次第而行打坐,若不注重禅修之要訣而打坐者,不僅不能得定還會生諸多障礙!
祈請極樂怙主彌陀尊,與眾眷屬圍繞而降臨,
吾等於此陳設勝妙供,鮮花塗香燒香珍寶等,
水果谷物衣服傘蓋等,音樂歌舞世間妙欲供,
所能供者悉皆而陳設,祈請悲憫加持而受用,
吾等所犯一切破墮等,於怙主前發露求忏悔,
願除吾等內外諸障難,二利事業任運悉成就。
若臨吾等生命毀壞時,祈請不捨慈悲而接引。
(2)修供養:當頂禮完畢後,緊接著就要觀修供養,通過觀修供養可以方便地積累福德資糧,故行者當精勤行之。
還如上觀想而不變,觀想自己和所有眾生由恭敬故,在意幻中現起種種供養雲,凡是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皆通過觀想而做供養。在自己的面前所有美妙的供品食物等等皆遍滿虛空,如是觀想後,再懇請阿彌陀佛以及所有菩薩眷屬慈悲享用。觀想佛菩薩們享用後,再祈禱他們消除自己在修行上的一切違緣魔障,盡快成熟自己此生利益眾生的事業,最後能在自己臨命終時慈悲接引自己。
祈禱護法護持:
吾今隨值善妙法,然於末法濁世中,
恆時常被諸苦迫,刀兵疫疠冤仇苦,
水火風災疾病等,車壓馬踏墮崖等,
如此諸多災病苦,非我凡愚而可敵,
今以至誠心頂禮,天龍八部護法眾,
金剛密跡眷屬眾,顯密諸宗護教者,
加持護佑吾等眾,遠離苦難及怖畏,
魔障人非人等惱,一切息滅盡無余!
(3)祈禱護法加持:在供養佛菩薩之後,繼而當觀修供養護法。如上觀修之對境一樣,不過在佛菩薩周圍和前下方觀想護法雲集。供養完佛菩薩後即當供養八部護法等眾。供養之物品亦是如前所說。祈禱護法加持所有行者以及自己,遠離災難、橫禍、病苦和魔障,令一切所行善法皆得增上。
南無!
皈依西方善逝彌陀尊,法及海眾清淨菩薩友,
吾今發起堅固不退心,誓求往生極樂成正覺。
(4)修皈依:按照上文所說修完供養以及供完護法後,進一步而當修皈依。皈依的對境依然是以阿彌陀佛及清淨海眾菩薩,還是觀想自己與六親眷屬以及無量眾生,一起發心皈依三寶,而且發誓縱遇命難也不捨棄三寶。如是三次。若在修法前不修皈依,則難以獲得三寶之加持。於每座修法前加皈依之修法,能補足皈依戒故。
釋迦彌陀諸善逝,曾發無量利生願,
吾今既為汝等子,亦發您等之大願。
(5)修發心:行者修完皈依後,即當修發心,所觀之境與上相同。所謂發心即是發菩提心,若自己不會發起種種大願,則可效仿諸佛所發之願,故當以隨喜之心,念誦發心偈頌,同時心中發心隨喜以釋迦世尊和阿彌陀佛為主的諸佛,他們在無量劫中發起過無數利益眾生的大願,我現在既然為其弟子,那麼也應該像他們一樣發起等同於他們的大願來。如是發自內心的念修三遍發心偈頌。
當念完發心偈頌後,應當觀想,這時對境中的佛菩薩等眾非常歡喜,從而於其五體之中放出清淨寶光,其光遍照三界六道,故清淨了自他一切眾生的罪業。再觀想自己和眾生罪業清淨後,身體變得非常透明,然後化成光明融入對面佛菩薩的身體當中,最後佛菩薩等聖眾也消失在宇宙中。如是則剎那令自己的分別念也消融了,在無執無想中安住片刻後,再進行下面的正行觀修。若能安住無念較長時間,也可延長而安住。
自現清淨極樂剎土中,於自頭頂上方一肘處,
雜色千葉寶蓮光燦爛,月輪之中紅色捨字顯,
須臾自現善逝彌陀尊,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跏趺而坐手持蓮花台,悲眼垂視苦海諸有情。
啊!吾等長劫迷失本心地,流轉輪回百般受苦痛,
今已得聞殊勝正法藏,了知淨土殊勝度生門,
誓持淨戒杜諸惡趣門,行持諸善打開善趣門,
發菩提心誓行菩薩道,利生無倦為彼可亡軀,
嗚呼慈父善逝彌陀尊,吾等恆被老死諸苦迫,
今吾亦能看破世間相,祈請慈尊速速來接引!
如是殷勤猛厲祈禱已,怙主五體赫然放光明,
其光遍照三界六道中,善道有情福善皆增上,
惡趣眾生悉皆離苦痛,因而法界有情盡皈命,
光中復出清涼念佛音,一一光芒一一佛號聲,
佛號佛光遍布法界中,有情悉皆同音而稱念,
怙主南無阿彌陀佛名!如是明觀佛相諸境界,
耳聽遍布法界之音聲,念念不雜清明而稱念。
(6)正行觀修:在無念境界中,剎那觀想自己所在之世界變成清淨的極樂剎土,而這個清淨的極樂世界乃是由自己清淨本性所幻化的。自己就安住在極樂世界中,在頭頂上方,出現一個雜色蓮花組合的蓮台,在蓮台的月輪之上有一個紅色的捨(?????)字,由捨字剎那間幻化成阿彌陀佛的形象。阿彌陀佛具足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八十種隨形好,身穿三衣現比丘相。雙手結定印,而手中托著蓮花台,眼目低垂。
如是明觀後,行者當生起念佛恩德之心,在回想自己於無量劫中迷失自性,而在輪回中不停地流轉。也飽受了輪回中的種種煩惱和痛苦,如今因緣成熟而獲得了暇滿的人身,也遇到了殊勝的佛法,更是有因緣聽聞到了淨土念佛法門,故於今能發心受持清淨戒律,也能發心行持善法,亦能發起菩提心來行佛法之事業,不僅如此亦能在佛前發誓,為了利益眾生哪怕捨棄生命也無怨無悔。今生今世只是為了求解脫,對世間其它的事情不再貪著了,祈求阿彌陀佛不捨慈悲來接引自己往生極樂世界。
這樣觀修祈禱完畢後,再觀想阿彌陀佛這時從五體大放寶光,這光明照徹了三界六道,令六道眾生都得到了利益,惡道眾生因此光明而止息了一切苦受,善道眾生也因此光明增上了福樂。由於佛光加持之故,所有眾生皆開始合掌皈依阿彌陀佛,這時從佛光之中又發出了清淨的念佛之聲,這佛號聲音也遍傳於每一個眾生的心中,如是所有眾生也同聲而稱念阿彌陀佛之聖號,一時間佛號聲充滿法界,行者這時自己也開始念念不雜地念誦佛號,或四字或六字佛號均可。
於一座中,或半小時,或一小時均可,但在念修中最好要明觀頂上阿彌陀佛及其光明和佛號,令心止住,身不得亂動,心若有昏沉散亂等事,則當以上文止觀之法而行對治。坐中若腿麻身癢也不得亂動,要始終保持一種身態。若能堅持而不亂動者,終能得三昧禅定,古德雲:‘若具堅韌之性,則禅定已成就一半。’
吾今願以念佛之功德,成辦往生極樂之道業,
亦願無量如母諸眾生,隨吾往生淨土得成就。
啊!身入蓮台隨佛往極樂,成就不退幻變諸化身,
入於塵剎巧施諸法雨,斷彼惑業接引往極樂。
(7)回向:念佛一座用功完畢,當念誦回向偈,在念誦時要緩慢一些,同時發心將自己念佛的功德回向給所有眾生,祈禱阿彌陀佛接引他們往生極樂世界。同時觀頂上阿彌陀佛的蓮台之中出現一個紅色的捨字,此字放射出無量光芒,照射自他一切眾生,當每一個眾生接觸到這光芒後,也全部變化成一樣的捨字,然後都融入到阿彌陀佛的捨字之中。融入後繼續觀想,阿彌陀佛直接回到了極樂世界。
自己和一切眾生回到極樂世界後,觀想剎那間花開見佛,得佛光加持後自己具足了無量神通變化,自己化身無量到十方佛國,供養十方諸佛眷屬等眾,然後接引了無量眾生回歸到極樂世界。
為令諸淨宗行者明各念佛法要,今將持名四十八法節錄於此處,望淨宗諸同修共勉之。
持名四十八法
清 鄭韋庵述
人生百年 猶如彈指 苦樂未終 忽焉而死 茫茫陰界 雜雜識田 一靈淒迫 名利皆捐 不如生前 守戒念佛 五戒之中 戒殺第一 諸念佛法 持名最易 持至一心 事與理契 戒殺持名 功德無二 於平等中 分為兩事 戒殺為助 持名為正 福慧融融 了然心鏡 念光無量 戒力無邊 大圓鏡裡 花發金蓮
持名四十八法(並引)
江都 鄭韋庵 述
若論淨土。法門廣大。諸上善人。依佛教而往生者。十方紛來。數如雨點。於修行中。不專念佛。於念佛中。不專持名。而已高標姓字。穩坐金台。此蓋或乘大願。或由妙悟。或備眾福。或秉戒力。或精觀想。故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以今言之。觀既未易成就。戒又未易全持。眾福非旦夕可期。妙悟非鈍根可得。大願堅固。更罕有焉。若不再從老實持名上。出一頭地。必致長沉苦海。永受輪回。千佛慈悲。亦難救汝。故持名一法。普攝三根。速歸淨土。方便之勝。無過於斯。深淺合離。惟人自取。勉矣前程。幸毋自悞。
護意根持名
既以此心念佛。凡一切雜善雜惡之事。皆不必念。即日用應緣。萬不得已之務。應畢則捨。勿令纏綿。障我心念。且我心念之所以纏綿者。意地用事故也。若念到心地光明時。意地自妙於觀察。當知念佛能轉凡為聖。為世出世間。第一了脫之方。
戒口業持名
既以此口念佛。凡一切殺盜YIN妄之事。不可在口頭播弄。若一涉及。當自思維。念佛人不當如是。猛念佛數聲。以提醒而滌蕩之。
端身持名
既以此身念佛。於一切行住坐臥時。務常端正。身若端正。心即清淨。當人自驗。誠不我欺。
過珠持名
念佛一聲。手過一珠。單念四字。勿雜六字四字易成片也。於四字中。或在阿字上過珠。或在陀字上過珠。劃定規模。不得錯亂。此借珠束心之一法也。
高聲持名
若神志昏沉時。或妄想紛起時。振作精神。高聲念佛。到得數百聲。自換一番境界。且耳根最靈。外緣易入。聲感心動。雜想熾然。惟高聲念佛。能護耳根。而啟心靈。心聽自聲。聲聲快足。一切閒是閒非。自然罷遣也。
低聲持名
若精神散失時。或勞極逼迫時。不必高聲。但收斂神明。低聲細念。候氣息完固。精神勃興。便可高聲念佛。
金剛持持名
若心氣不適。或人地有礙。高聲低聲。摠覺不便。則但動口唇。用金剛持法。不拘多少。摠要字字。從心裡過。
默然持名
又或高聲低聲。都不相宜。手過珠。又嫌煩碎。金剛持。仍嫌著跡。古有至巧方便。無用動口。不出聲音。但使系心一緣。微以舌根。敲擊前齒。心念隨應。音聲歷然。聲不越竅。聞性內融。心印舌機。機抽念根。從聞入流。反聞自性。是三融會。念念圓通。久久遂成。唯心識觀。
調息持名
或於氣靜心平時。先想己身。在圓光中。默觀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默念阿彌陀佛一聲。方便調息。不緩不急。心息相依。隨其出入。行住坐臥。皆可行之。勿令間斷。常自密持。攝心既久。息念兩忘。即此身心。與虛空等。持至純熟。心眼開通。三昧忽爾現前。即是唯心淨土矣。
隨分持名
或時昏沉多。則經行以持之。或時雜亂多。則端坐以持之。即使行坐皆不合宜。或跪或立乃至暫臥。亦廣作方便持名。隨分而自救之。要於四字洪名。不肯一念忘卻。乃降伏心魔之要術也。
到處持名
不問淨處穢處。閒處忙處。高興處。失意處。但自回光返照。自思曰。此等境界。我從久遠劫來。經歷過百千萬億遭也。惟於念佛往生一事。未能辦得了當。所以輪回輾轉。不得出頭。我今亦不管他念得念不得。但誓此念佛心。至死也不斷此念頭。何以故。念佛的念頭一斷。一切善惡無記種種雜念。則又生也。雖至大小便利時。女人生產時。只管念。越苦越念。越痛越念。如兒呼母。那管母之嫌與不嫌。若怕他嫌。我便不呼喚。則小兒之墮落坑廁者。有死而已。何日見母哉。
有定無定持名
有定者。早晚二時。劃定常課。從今至死。不增不減。其余十二時中。能念一句。則念一句。不論高聲低聲。古人雲。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然哉然哉。
對像離像持名
對像時。即以此像為真佛不拘一方。不問三身。但思我止一心。心止一佛。面對心念。誠敬可知。誠敬之至。必邀靈感。若無佛像時。端坐宜向西方。起心動念時。當想阿彌陀佛光明。住我頂上。字字句句。自不落空。黑業亦能消滅也。
忙中持名
能一句。則一句。能十句。則十句。但使百忙中。得片刻之暇。便可放下身心。朗然持誦。白樂天詩曰。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假饒忙似箭。不離阿彌陀。古人之用心。亦可見矣。
閒中持名
世間一切苦人。求閒不得。故不能修行。今閒矣。又聞此念佛之法。務須綿密接續。振作收斂。方能不負光陰。若使悠忽念去。不能濟事。虛延歲月。辜負四恩。一朝閻老來追。將何抵對耶。
尊貴持名
今世之福。從前世修來。尊貴一輩。大半苦行高僧轉世。但雖有榮華。不能長久。設再造孽。必致沉淪。當自思維。與其帶業歸去。不如借水行舟。或置念佛堂。或選念佛僧。或刻淨土書。或置彌陀像。登高而呼。事半功倍。更宜決志往生。為富貴貧賤一切人修行榜樣。法王使者。尊勝何如。
卑賤持名
嗚呼。身為人役。苦矣。不求出離。苦之苦矣。當知四字佛名。不論尊卑貴賤。老少男婦。但能每日清晨。至心西向。十稱名號。求生極樂。不間不斷。現世自獲利益。沒世自得往生。阿彌陀佛。真苦海中救命船也。
靜細持名
既有智慧。勿令入狂。最宜靜細念佛。以堅固之。當知智慧人念佛。則天下之念佛者必多。智慧人念佛。則外道之修行者易返。何以故。有智慧之聲名以啟之。有智慧之作用。以救之也。
老實持名
既不求名利。又不逞才能。老實修行。最為難得。祖師雲。參禅中。覓個癡鈍人。不可得。今之念佛人。正患其不癡鈍耳。老實二字。是生西方之一直大路。何以故。老實者。不於阿彌陀佛四字外。添一毫妄想也。
喜慶持名
或因人而喜。或因事而慶。雖細小之端。皆人生樂境也。當知此樂虗幻。不能久常。乘此好時。回光念佛。則仗佛光明。於順境去多少惡念。吉祥連綿。如意修行。直至命終。往生極樂。不亦大快也哉。
許願持名
持名原為往生。然諸佛威光。不可思議。念彼名號。所願從心。所以經言。念佛有十種利益也。與其祈禱鬼神。雜修事忏。廣許惡願。旁信師巫。不如以念佛期之也。或曰。其如不應何。答曰。子未念佛。先憂不應。即此不應之因。必招不應之果。如是因。如是果。可畏哉。
念佛十種利益注(一晝夜常得諸天大力神將隱形守護 二常得觀世音菩薩。及諸菩薩守護 三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此人 四一切惡鬼。一切毒蛇毒藥。不能害 五一切水火刀兵大難。及橫死枉死牢獄等。皆不受 六先所作罪。悉皆消滅。所有冤命。更無執對 七夜夢正直或夢見佛身 八心常歡喜所作吉利 九常為一切世間人民恭敬供養 十臨命終時心無怖畏。正念現前。親見佛及菩薩。放光接引。往生西方)。
解釋持名
凡一切逆境當前。俱是夙緣照面。不可再起惡念。引起將來未完。只須順受。可避則避之。可消則消之。但隨因緣。勿忘念佛。佛有無量智慧福德。光明所加。境緣即轉。無疑也。
愧奮持名
凡今生前世。惡果成就。苦報必來。故一分苦。即一分惡也。不可诿於命運之不齊。但當愧其修行之不早。每一想佛。身毛皆豎。五內若裂。悲傷感奮。痛不欲生。如此則字字從肝髓中流出。方是念佛真境。今之僧俗念佛者。或口念而心馳。或念時心攝。歇即心昏。又有正念佛時。間以雜語。如此雖念到終身。絕無靈感。人之見之者遂謂念佛往生。終成虗語也。豈佛之咎哉。
懇切持名
處一切無可如何之境。而不悲者。非人情矣。然處一切無可如何之境。而徒悲者。又豈明佛性乎。既悲矣。則當思出苦。當思與一切眾生。畢竟出苦。當思佛之所以稱大悲者。為其能拔眾生出苦也。我以悲心念佛。求佛之悲。拔我之苦。其念宜何如懇切耶。
供養持名
凡遇佳節。或佛誕日香花燈果。隨分供養。是謂財供。非法供也。心之法供。勝於一切財供。近來邪教盛行。上供之法。廣羅祭品。何益修行。如清淨。普度。皇極。壽元。無為。大乘等。種種邪教。招魂引鬼。耗人家財。欺肆妄言。而於念佛一門。逈然各別。有識者。萬勿為所惑也。
報答持名
天地君親之恩。恩之最大者也。宜如何報之哉。一切飲食供奉。立功揚名。衡以世間之法。報非不善。然究非了局。我惟報以念佛。為彼回向西方。已為下一金剛種子。再出頭來。自有解脫時分。況無邊罪障。悉能消釋乎。欲報恩者。不可不知此法。
布施持名
凡見苦惱者。先安其身。然後開導其心。勸之念佛。所謂救一時之苦。布施為急。救歷劫之苦。念佛為要。或見人物有難。力不能救。當急為彼念佛。安其魂識。或清夜朗誦。以施鬼神。凡大兵大疫之年。五更持誦佛名。能消冤疠。當思我此一聲。阿彌陀佛。上窮有頂。下極風輪。塵剎眾生。一時受益。其布施不可思議也。
心念心聽持名
心憶而後動於舌。舌動而復返於心。舌既有聲。耳還自聽。是為心念心聽也。心念心聽。則目自不能妄視。鼻自不能妄齅。身自不能妄動。一個主人翁。被阿彌陀佛四字。請出來也。
聲中持名
念佛之聲。既已純熟。於六塵中。惟一聲塵。六根之用。全寄於耳。身亦不覺其旋繞也。舌亦不覺其鼓動也。意亦不覺其分別也。鼻亦不覺其呼吸也。眼亦不覺其開閉也。觀音勢至兩圓通。即是一也。無不通也。無不圓也。根即塵也。塵即根也。根塵即識也。十八界。融成一界也。初或未調。久當自入。凡念佛時。取淨地四五尺。右繞一帀。然後徐徐出聲。漸漸聲高。如是念到三帀之後。覺自己心聲透露。旋繞太空。圓裹十方。徧周法界。是安住身心世界。於念佛聲中也。是以此身心。安住於念佛聲中。而念佛也。此是勝境。能滅心垢。宜勤習之。
光中持名
聲者心聲也。光者亦心光也。心聲旋繞之處。即心光煥發之處。安住於心聲中而念佛。即安住於光明中。而念佛也。此亦勝境。能滅心垢。宜勤習之。
鏡中持名
心聲旋繞。心光煥發。心體自然披露矣。夫此一真心。如大圓鏡。洞達無遮。十方三世。我佛眾生。濁世苦輪。淨邦蓮萼。皆鏡中影也。聲中即是光中。光中即是鏡中。此是最勝境。能永滅心垢。宜加意勤習之。
不斷持名
朝也念。暮也念。無事也念。有事也念。淨處也念。穢處也念。無有一念非佛者。即使日用應酬。有時間斷。然斷其言句。不能斷其真命脈也。功夫至此。成片易矣。
不雜持名
不雜者。即是止也。止者。定之機也。止雜念。而正念現矣。雜念有三。一善念。一惡念。一無記念。三者除盡。方客曰。好生得長壽。好殺致夭亡。定理也。奈何有好生而夭。好殺而壽者。
答曰。報有三。一者今生所為。今生受報。二者來生受報。三者多生多劫受報。好生而夭。宿世孽也。不好生。則壽愈短矣。好殺而壽。宿世福也。不好殺。則不止壽矣。
客曰。某某。亦嘗戒殺放生。誦經持呪。今不見有報。何故。
答曰。報之遲速。視緣之熟不熟耳。緣未至。而求速報。猶甫下種。而望收獲也。況不遭意外之禍。即是福。安知不有默佑之者乎。
客曰。現報示人。方知畏懼。遲至後世。皆謂渺茫。天何為不使人。速受其報耶。
答曰。報之遲速。因緣次第耳。非天也。必俟現報乃信。愚極矣。
(鹹豐十年。余館於呂四許庽有一乞丐。斷去一足。向人言曰。我因昔年。遺肉於地。為狗所噉。我以刀砍其足。狗銜足至土地廟。號叫而死。一月後遂得脫骨疽。土人皆知之。此非天之顯報耶。蓮西居士附識)。
客曰。某某。未修福時。所求如意。作善以後。觸處坎坷。何故。
答曰。此乃宿業。當受重報。因作善故。轉重為輕耳。譬如大辟之囚。冬令方行就戮。未至其時。適遇大赦。改為笞杖而遣之也。
客曰。殺生之人。使物類不保其子。宜得絕嗣之報。而漁人殺業最重。何以子息偏多。
答曰。世間子女。有以福致者。有以孽致者。漁人業力所感。即有作惡眷屬。分其衣食。使彼日夕劬勞。不足共享。子愈多。累愈重也。君不見天仙列宿。永不產育耶。
客曰。人生斯世。當學聖賢。致君澤民之道。因果之說。何關世道人心乎。
答曰。因果之說。即聖賢之道也。末世眾生。恣行惡業。不畏王法。不顧廉恥。而清夜一思。猶不敢顯然為惡者。惟恐死後受報耳。佛氏因果之說。正有補於聖教王綱也。
釋惡業有無之疑(四問)
客曰。人為萬物之靈。恩怨猶或顛倒。畜生至愚。反能報怨酬德。何故。
答曰。恩仇報復。有可思議者。有不可思議者。殺業之報。有遲有速。冤對既至。不問天仙人鬼。無得而逃。畜生。特苦於不能言耳。其恩怨固了了分明也。
客曰。地獄之說。不過勸人為善耳。豈真有哉。
答曰。人世既有牢獄。冥府何獨無之。佛不作诳語欺人也。
客曰。我看地獄。即在陽世。如乞丐枵腹之流。即是餓鬼。囚徒枷鎖羁身。即成地獄。劍樹刀山。即畜生宰割之頃是。镬湯爐炭。即畜生煎熬之時是。
答曰。此言似是。而實非也。謂陽世亦有地獄則可。謂地獄即在陽世則不可。譬如愚癡之人。可以比之畜生。豈此人之外。更無披毛戴角之畜生耶。
客曰。地獄固有。但載在外書。儒者不當出口。
答曰。口欲諱之。不如身先避之。得其避之道。雖逢人勸勉可也。否則絕口不談。果能必地獄中。無儒者耶。
釋持齋斷肉之疑(七問)
客曰。殺傷物命。罪固大矣。至於食肉。宜若無罪。而經言食肉。必得惡報。冥法何其苛與。
答曰。非獨冥間。世間法律亦然。殺生譬之劫盜。食肉譬之窩贓。窩主與盜。相去幾何。人特未之思耳。
客曰。衣食皆系前定。福多則所享亦多。持齋者。乃口結期者結七日之期也。若獨自結期。可用干糧。水菓。生姜。麻油。四種為食物。燼香。燈油。蒲團。坐椅。棉衣。風帽。淨桶。草紙。八種為用物。除十二種外。一概不留。便可七日中。不與人來往。暢然念佛也。若有五六人。同發心結期者。則必延請護七師一位。嚴立條規。約束在前。起七日。一切起居。飲食。香花。燈果。護七師。照應全備。則同七者。亦可於七日。至心念佛也。若局於情見。不知修行利害者。未可草率為之。
聚會持名
四五人偶然同聚作念佛會者。務先約束。而後開口單念四字。一字一魚。用小引磬。專擊陀字。不得參差錯落。反致紛心。
成就他人持名
或靜處安置。或同結念期。或告以淨土之事。或借以淨土之書。或破其念佛之疑。或堅其念佛之志。一切功德。此為勝矣。若於人臨命終時。為之念佛。或令病人。記取阿彌陀佛四字。隨憶隨念。得見如來。使此人氣盡往生。是成就其法身慧命矣。
難中持名
凡難中。有發心念佛者。必有奇應。雖遍地干戈。一鄉疫疠。而求佛呵護者。一即一安。百即百安。非佛之有私也。亦平等光中。無心而應也。何以故。動念發聲。覺阿彌陀佛。光明住我頂上。則自然念念具足。念念堅固。念念長久。佛光所加。吉神擁護。自能離難。勿轉念也。
夢中持名
願力堅。功夫熟。晝既綿密。夜間亦然。則夢中自能念佛。此往生的兆也。當調和精進。勿退勿狂。
病中持名
病者。死之機也。死者。凡聖淨穢之關也。病中當作死想。勤念佛名。決定待死。必有光明接引。遂我往生之願。若於病上。界一停想。則一切愛戀恐怖。煩惱安排。種種雜念。一齊現前。生死關頭。如何濟事。昔有一僧病甚。呼啊[口*耶]。自覺其非。即念阿彌陀佛。如是痛不自止。一聲啊[口*耶]。一聲阿彌陀佛。晝夜不絕。病愈。謂人曰。我病中念啊[口*耶]。念阿彌陀佛。今病好。阿彌陀佛尚在。
武帝為非。不知將來。亦定有捨身之日在。毀謗佛法者。捨身於地獄也。貪於財色者。捨身於餓鬼也。癡於情欲者。捨身於畜生也。恐求如武帝之捨身同泰寺。不可得矣。至於天下之失。正因能捨身。不能捨心之故。倘能捨心出世。則視天下如敝屣。何至垂暮之年。招納侯景。圖取中原乎。則知三日捨身。未免有求福之念。而不忍捨天下也。豈真並天下而捨之乎。
客曰。吾儒既誦法孔子。當以排斥異端為己任。子反左袒之。何耶。
答曰。夫世所謂異端者。異乎聖人之大端也。如恻隱為仁之端。無之則異端矣。羞惡為義之端。無之則異端矣。聖人無意必固我。有之則異端矣。佛之五戒。即五常也。今人謗佛者。聞慈悲之說。出於佛氏。必反乎其說。而吾人之仁喪。聞盜YIN之戒。出於佛氏。必反乎其戒。而吾人之義亡。聞妄言之戒。出於佛氏。必反乎其戒。而吾人之信。遂於是而滅。豈非欲衛道。而反害道耶。況聖人之道。大公無私。由堯舜以迄孔子。不聞互相排擊。至孟子之距楊墨。距其為我害仁。兼愛害義也。佛氏之自他俱利。正所謂仁義交盡者也。豈楊墨比乎。後人不察。混佛氏與楊墨。而一之。而距之。憤憤之氣。愈出愈烈。自今以後。不知何所底止。吾為此懼。故為言及於斯。知我罪我。又何計焉。
釋尊慈父彌陀佛,二尊本是同相化,
大悲示現釋迦尊,大慈應化為彌陀。
本師為度三根眾,方便善說淨土門,
信深願切行精進,仗佛悲願得往生。
明悟實相解真義,行菩薩道而利生,
行做沙門人天師,最上金台而往生。
了達諸法空寂相,得聞深法無驚怖,
念念相繼行三昧,有願即生上中品。
道心願力極堅固,利生事業廣行持,
雖未打開圓解義,上品下生到彼明。
堅持淨戒嚴持守,願行堅固終不退,
到彼聞說苦空義,中品上生證羅漢。
今生善持守齋戒,念佛願生安養國,
花開見佛證預流,中品中生齋戒德。
孝友仁慈親善識,念佛功夫而成片,
遇二菩薩聞法度,中品下生賢善德。
平生積惡破淨戒,五逆十惡無不為,
死當墮入三惡道,受苦無盡無出離,
但得善緣而成熟,臨終得遇善知識,
善巧開示佛法義,令彼罪人而明悟,
了知所作邪惡業,發露忏悔而無覆,
信心堅定無所動,信願念佛不間雜,
志求往生極樂國,命終仗佛悲願往,
下三品中而投生,九品往生誠不虛,
願諸如母眾有情,同生極樂證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