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學誠法師:同一個世界同一種行願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同一個世界同一種行願

第九次三國佛教友好交流會議中國佛教代表國基調發言

中國佛教代表團團長兼首席代表  

學誠


尊敬的大會主席,各位長老、各位大德、各位同道:

    今年,第九次三國佛教友好交流會議,在風景如畫的日本古都京都、奈良如期舉行。繼今年四月在中國杭州、普陀山舉行首屆“世界佛教論壇”之後,中韓日三國佛教代表又聚會一處,共轉*輪,增輝佛日,感到無比高興,法喜充滿!首屆世界佛教論壇以“和諧世界,從心開始”為主題,探討如何從心開始,以佛教的智慧,為共建和諧世界做貢獻,在世界上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這次中韓日三國佛教友好交流會議以“致力人類共生”為主題,探討“三國佛教在宗教間對話中的作用”,深入探討人類共生、世界和平的問題。這是一個在當今世界具有特別重要意義的議題,需要我們三國佛教以此因緣集中智慧,為人類共生和世界和平,同願同行,貢獻我們的力量!

一、自他相依,和合共生,佛教的根本訴求

    當今世界,全球化浪潮來勢迅猛。隨著網絡的發展、普及,這個世界越來越像一個地球村。信息交流、科技創新的不斷加快,給世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但是,由於人性的無明,各種爭斗、沖突、戰爭仍然沒有休止。民族矛盾、地區沖突、恐怖活動,讓我們這個世界很不太平。

    要消弭沖突,世界和諧,共享太平,就要化對抗為對話,在世界范圍內發起各個方面、各個層次的對話,其中就包括宗教間對話。以慈悲、智慧、平等、和合為顯著特征的佛教,其根本教義中所蘊含的和平主義智慧,可以在宗教對話中發揮作用,可以在當今這個各種沖突頻仍發生的世界,發揮其獨特的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佛教的和平主義取向,基於佛教自他相依、和合共生的終極體認和根本訴求。

    佛教以深邃的智慧洞察了人性的本質,指出人們貪嗔癡我執法執,乃至由此引發的爭執、沖突、戰爭,都根本上源於人性的無明。人性的無明,背覺合塵,不知世界眾生本自一體,“於無同異中,熾然成異”,分別執著。“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緣起流轉,無有窮盡。無盡緣起幻化眾生器界,但此器界眾生畢竟緣起無自性、無同異,終歸一體不二,自他相依。眾生無明,“於無同異中,熾然成異”,分別執取,你愛我恨,生死苦惱,但無礙佛菩薩同興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而慈悲度化,生死解脫,常樂我淨。

    佛教不壞世間而度化眾生,其關鍵在於慈悲施度,轉無明為智慧。無明妄生,則自他相異,爭執沖突,俗世緣起,生死苦恨;智慧開啟,則自他相依,和合共生,勝義緣起,常樂我淨。心念一轉,則自他相異轉成自他相依,爭執沖突轉成和合共生。

    佛教不壞世間,不異世間善法,恆順眾生因緣而施救度。人類社會文明歷經爭執沖突、動亂戰爭卻能綿延不絕、生生不息,正是得力於世間善法的緣起增上。人們的歷史經驗不斷教會人們怎樣相處,怎樣互惠互利。世界其他各大宗教也都教導人們與人為善,平等博愛。這些與佛教自他相依、和合共生的訴求都是一致的。佛教智慧,其實正是對人類共同智慧的深刻體認。不斷在自他相依、和合共生中互為增上,共同成就,是佛教的大經控。在這方面,中韓日三國佛教以其親切踐履,積累了深厚的歷史經控。

二、恆順因緣,圓融含攝,三國佛教的歷史經控

    中韓日三國佛教,法乳一脈,源遠流長,互相交流,相映生輝,共同推動著佛教的發展與弘傳。在各自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三國佛教都很好地與本國文化、宗教傳統相融合,走出了符合本國因緣的發展方式,獲得了廣大民眾的信奉與尊崇,法音宣流,佛種紹隆。

    佛教在中國的發展與弘傳,既得益於中華傳統文化本來具有的包容性,又得益於佛教作為理性智信宗教的和平主義特征,更得益於中國佛教隨順因緣、圓融含攝的歷史智慧。佛教在與中國固有文化互相對話、交流中,形成的中國佛教特有的和合圓融的精神,充分體現了佛教的因病與藥、應機設教的緣起教義精髓。中國佛教采取了適合中國文化環境的傳播方式,在中國文化中廣泛傳播開來。

    隨順並非異化,圓融也並非含混。中國佛教以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智慧,形成了中國佛教的智慧結晶。近現代以來,中國佛教因應時代社會機緣,形成發達人生、淨化社會、完善人乘、進趣佛乘的人間佛教思想,表現了更多的人間關懷。中國佛教正以豐富多樣的人間佛教踐行方式,積極參與更廣更大范圍內的宗教間、文明間的對話、交流與融合。

    公元六世紀,佛教經中國、韓國傳入日本後,日本佛教采取了與日本文化相融合的形式,形成了獨特的日本佛教,贏得了廣大的信眾。韓國普愚賢士說過,老虎不食身上長斑紋的動物,認為它們是自己的同類。高麗時代的韓國高僧用普愚賢士的話,向中國元代高僧清珙(讀作拱)法師表達了比鄰而居、共生共長的思想。這是中韓日三國佛教一脈相承,分流增輝,和合共生的真實寫照。

    三國佛教在各自的發展過程中,都能善於因應各種因緣而隨緣增勝,並且互相交流,共同發展,形成了“黃金紐帶”關系,共同為佛教的弘揚增光添彩,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特殊的貢獻。

三、友好交流,致力共生,三國佛教的共同責任

    秉承致力人類共生、世界和平的歷史傳統,中韓日三國佛教友好交流會議已經舉行了九次,各種佛教文化交流和互派修行體驗團活動深入進行,使我們三國佛教的“黃金紐帶”關系更加牢固,為促進三國佛教之間,三國人民之間,乃至世界宗教和世界人民之間的真誠對話、友好交流,都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本次會議探討三國佛教在宗教對話中的作用,致力於人類共生,將我們的友好交流進一步引向深入。

    秉持佛教緣起中道法則,我們認為在友好交流、互為增上中,一切都可以轉染成淨,轉凡成聖。如何轉染成淨,促成人類共生、世界和平、共至聖境?通過對話、溝通、交流,達到和睦相處、和合共生、和平發展,就是一條必由之路。在這條道路上,三國佛教以其豐富而深邃的對話、融合的歷史智慧,可以發揮十分積極的作用。提倡對話交流,進行對話交流,我們要在眾生平等的根本無分別智的基礎上,用後得差別智,以一種“為差異而喜悅”的心態,發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願行,通過宗教間、文明間對話交流,尋求更大的智慧整合,以友好的交流、良性的互動,消除無謂的紛爭、惡性的排他,致力人類共生,增進人類福祉,促進共同繁榮。

    面對全球一體化的當今世界新機緣,我們三國佛教應當繼續加強我們的友好交流,不斷鞏固我們的“黃金紐帶”關系,充分運用我們的歷史智慧,以更廣闊的視野,更超越的態度,面對當今世界所共同面臨的更廣泛的問題,進行更深入的對話交流,為世界和平、人類共生貢獻心力。同一個世界,同一種行願,我們將共同發展,共同成就!

    阿彌陀佛!

 

 

上一篇:宋智明居士:禅修與念佛
下一篇:宋智明居士:禅修與往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