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與道果的契入
------淨明山人與無錫居士對話
關於覺性的照知
一、 問:打座時有時沒妄想就有光,有妄想光就暗,是不是覺和照?
答:這個明明朗朗就是覺性的照,就是朗照,如朗照的力量不夠,不虛明,還有一些復蓋的,就是還沒有成片。一個方法是開悟以後在本性裡啟用的照,像“啪塔!”“呸!”這兩種方法沒有開悟,在無明、煩惱蓋著的時候,把它打開,那麼打開它就是明朗,明朗當中有念頭他就黑,就會動,會復蓋,嚴重的話全沒有了,那麼只要你保持它的照,妄念來了,就化掉它,這叫悟後的功夫。
二、 問:過二三天以後,我記得老師磁帶中講過把黑的東西去掉,化掉,這叫真忏悔,我後來不管是黑的或什麼變化?
答:你這個照的體不動,不去管它,也不要有意,照它,有意照它,會落於細的分別念,就是會有作意在,不要管它,它會自然消融,這自然消融是道上的作用,不要有意去消融,久了以後變外道了,外道就是用作意的心去提升它的能量,然後開顯它的神通功能,它老是有個力量很大的感覺去照去用,這成了外道了。
三、 問:我沒有老師講的什麼都沒有的定?
答:什麼都沒有的定,只是一個階段,這個階段有的人經過,有的人不經過,但是真正的定,是知而不知不知而知,不能說知也不能說不知,因為知沒有一個知者,也沒有所知的對象,說不知,它又是明白的,不是不知道,這樣子就是覺性的一種照知。
四、 問:打座時什麼都不管,只是看著它,人很清爽,眼睛什麼光也沒有,頭腦也很清爽,反映也很靈敏。
答:這個清爽,無相的清爽是我們的體性,那個明朗是心光,發熱是脈的能量,氣脈的能量有輔助的作用,就是開通生命力的作用。
關於方便作用
一、 問:我看人生是一場游戲,我是局外人。
答:但是你在局外的清淨當中,又要顯示它,又要適當的方便作用,這個作用是無為的,自然的。作用有兩點,一個是道上的作用,因為你很清淨和你接觸的人都會獲得清淨,都會消業障,是自然而然的,這是道上的作用,第二是方便作用,如果你能做得到的,別人需要你幫助的,就隨緣幫助,能做得到的幫助,做不到的,不要動念頭,動念頭的作用都是一種障礙,都是有漏的。(插:而且會造成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擾,反而出連續思維)對,還要留下一些遺憾,因為世上的事是沒有止境的,永遠做不完,做完的話,國家主席一下子就做完了,是不可能的。
光與光的融合問題
一、 問:我打座時想到老師曾說:把自己的光供養佛菩薩,這是真供養,心量擴大以後我的光慢慢散出去了。後來覺得散得比較遠了,我不知這樣對不對?
答:這個真供養,不是散出去,就是說你的光融在佛光當中,不要有一個來去相,當力量不夠時,可能有一個來相,佛菩薩光照我,有一個來相,但我們的光沒有一個去相,沒有出去,他是當下的。
二、問:念蓮花生大師咒時我覺得光增到我頭上,但是平時打坐,念觀音菩薩,沒有覺得來。
答:這個已經融合了比來更進一步,當體了,你已經用心光供養佛了,供養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已經在你的裡面,一直要在相應當中,然後身體融化為光明,都在一片當中
你每一次打座就要顯現這樣光明,顯現不二的光明,在光明定當中入定。
三、問:這個定是不是什麼都不知道?
答:知道的,那個不知道的是很短暫的一個階段,平時知道的,在覺性的光當中,也可以顯起菩薩,也可以融化,都可以用的,如果你融化了,沒有了,力量不夠顯起,顯起如果有作意了,再化掉,在這裡調整。
你就定在覺當中,定在覺當中,身體世界就沒有了,就是一片明朗。(插:我上洗手間,洗手間暗時,我看見自己眼睛都是光)
對,(插:那會不會浪費?)不會!這是內在覺性光,通過氣脈放出去,不是一直有有時有,有時沒有,這是心脈圓通水光,這是智慧光。(插:原來我想把世界分解)不用了,現在是融化,以這個光來融化,(插:我去融化不是作意了嗎?)不是作意,經常在光當中顯現,保持這個光就是融化,它已經在融化了,融化一部分就是現一部分光明。
關於光照自身的問題}
身體哪裡有障礙自己調整。或者稍用一點藥物,推拿一般不清淨。(插:你以前講把光照到業障部位化掉它)然後做輕微的運動,心在無分別空當中,氣脈會打通,但嚴重的障礙,還是有些困難的,比如說,傷比較久,時間長,氣脈已經很壞了,不是一下子能好的。
關於覺性遍一切處
問:宋老師:本性遍一切處,這個上班你沒有去,下班也沒有回是妙用,對嗎?
答:就是說起這個上班下班的念,沒有落到實處來去之相,就是你的作用處都是覺性在作用,而這個覺性是不動的。
覺性沒有來去,這叫覺性遍一切處,並不是有個想象力,我的覺性很大,去和來都在覺性當中,這樣的話又作意了,只是當下,當下沒大沒小,沒來沒去,(插:我老想覺性遍一切處很大)遍一切處是形容,它是沒有大小距離的。
關於相應問題
問:有人認為空就是和佛菩薩相應,有人認為莊嚴就是和佛菩薩相應,有人認為光光相應是相應,請老師解答什麼是真正相應?
答:1、空相應只是佛菩薩空性的一方面,不是完全的相應。
2、那麼莊嚴是相上的相應,是第六意識的相應,是假相相應。
3、光光相和的相應,是體性相應,是阿彌陀佛的覺性體和修行人覺性體相應。這是最殊勝的相應。最真實道上相應,還有和阿彌陀佛願力相應智慧相應,慈悲相應等等,這是德相應,這是功德相應。
關於相應與成片問題
關鍵問題不是打座問題,是在覺性當中,怎麼樣相應的問題,時時刻刻相應,24小時相應,就是真打座,他坐得好就好,不想坐可以放棄,躺著好,就躺著,如果躺著不好了,就起來,他是隨時變化,隨時可轉的,有落處有障礙就化掉它,化掉又回來,然後成片了。
關於修中脈問題
問:身體不好能不能修中脈?
答:修中脈有兩方面:一方面就是說要師父引導很重要的,不然的話會有問題;第二方面就是說修加行,修到本性,有根基的人,才修得比較相應,不然會著相,會執著裡面的感覺,在西藏來講一般要五加行,修完了,引導中脈一些方法,隨便修會出問題。
關於時空的作用問題
在本性上是沒時空,但在作用處有不同的時間,它的物質、事物的變化都有差異的。
這個如果明白本性超時空性,超對立性,超概念和事物具體存在的時空性,因緣性、概念性、差別性這兩種統一的話就是徹悟。
能夠通達這一切,雖然本性無礙,圓融自在的,能無差別性,但又能夠體現差別的作用,給它智慧,這是徹悟的境界,不然的話,道人就沒有作用的道人有他的作用。
關於心輪的功能
問:我們的光明是否從心輪發出?
答:對,是心輪,但對心輪的本體就是本性,心輪的知性覺性和心輪的底層是一個東西,是一體的。
(插:假使覺得光不強,能否把心輪引出來?)
心輪是一個覺性的功能,就是放光的光明輪,光明輪的一個關鍵的地方,一個作用處,是能量集中的地方,可以引發出來。
問:一起心動念,一有煩惱,一照就沒有了,這個照不是用,不是有色的光,而是用智慧?
答:其實光也融在裡面,只是不見光相,它是智慧,就是了然明白,一照就沒有了。
關於作用處
問:我覺得煩惱不用斷,煩惱也是作用處?
答:是啊!
問:我不去作用煩惱,不去作用,就可以了,馬上就沒有了,我體會是自尋煩惱,都是自我的。
答:眾生就是這樣,(插:我覺得好像更簡單了。)是啊!我們如果一起煩惱,捨掉就是了,就沒有了。或者我們不進去,沒有,一落進去就有,這個就是煩惱,就是菩提,我覺得這樣生活就更簡單。
關於講話怎樣把握度數
問:我出去人家要跟我說話,本性提醒我,不要多說,但遇到人,人家問了,你不回答又不禮貌?
答:這個說和不說之間,說多說少之間,怎麼說之間,這裡面有個度,你要自己掌握,這是智慧的方便,這個度是它的圓融無礙,它的度的把握的尺寸是道人很高的智慧,也是不容易的,因為我們所面臨的環境,作用都是不同,然後這個度要把握得非常好,。因為人類都是相對性的,是非人我,它的差異很大,這裡的度,是動態的度,不是有個固定的標准的,它是動態的,你要把握這個動態,使你自己不受損害,就是不落進去。(插:不落動態,實際上是隨緣。)
就是隨緣,所以隨緣是最高的人生藝術,而這個藝術把握得好和不好是決定了你人生作用,人生的意義。
道人就是在他的作用處,把握得恰到好處,這就很妙,很活,又使人覺得親切,不會說對這個好一點,對那個不好,人人都得利益,但是他不動,這個就是道之作用。
問:聽到子女工作好,以前高興,現在好像沒什麼太大關系,聽到了好像沒什麼強烈感覺。
答:但是又能回應他,這也不是有意去應付,知道他的心情,知道他需要什麼樣的話需要什麼樣的引導,還是很自然的,也是很積極地回應他,但是你不動,他充滿著一種力量,這種力量,能感化他,感動他,。作用處要的時候,有,不要的時候,沒有,他心空空的,裝不住東西的,就是這樣子,我跟你講話,話會出來,但是裡面是空空的,用過了,不需要了,它就記不起來了。
以後該怎麼修
1、 第一方面你體悟到本性,而這個本性時時刻刻在的,這個本性上不需要起知見不要去發心,它自然會用,然後以這個本性安住當下,讓它活潑潑體現,這是根本,就是說在體性上,我不要再去認為見性,我要去做什麼,它本來如此。(插:不要頭上安頭)對!
2、 我們畢竟有作用,比如你在中脈起照,和聖人合一,在覺性的光當中起變化,或者說動念頭,或者說體究,這個是誰?返照源頭,或者日用的生活,一切要統一起來,圓融為一個整體,不是分離的,不是個別的,雖然作用處不同,但你的體性,你的智慧是一體的,是無差別性的,這個無差別性的體就是法身,在中間顯現的光明,顯現的智慧,那麼顯現的這種德,就是覺性的德,是報身佛。那麼在差別當中起一切差別的用。,而心沒有差別,充滿大悲,但沒動心處,大悲就是拔眾生的痛苦,或者給眾生一種大樂,大樂就是慈悲,拔濟痛苦就是悲,他是自然的作用,自然在差別中的作用,但是你不會作意,不需要作意,你有這個用,這就是化身佛,就是應化身的佛。身口意都在放光,都要在充滿著慈悲,但是你沒有作用,你不在作用處,既是有作用而不在作用處,有德而是自然顯現。雖然在法身當中,不見法身相,不見法身,那麼這個法身、報身、化身也是一體的,也是一個整體的,不能想到它是一個東西,也就是說它所有的都是整體的,這個整體是什麼呢?就是道,就是大道,就是佛道,就是常道,就是是達摩西來之意,就是大圓滿,就是大手印,它體現的大,就是法界,手就是作用,印就是相應於一切作用的不二性,不二的體現就是我們法界的作用,一切作用的不二性,不二的體現就是我們法界的作用,一切處的體現,那麼這樣的話,你就統一起來了。
關於作用處不留痕跡問題
這個統一-------吃飯睡覺是統一的,人累和不累是統一的,自己和別人是統一,在任何時候都是一個圓融和統一的,是不見圓融相,也不要刻意去統一,只是悟到這裡,只是明白了,因為你是統一的,你就沒有痕跡,什麼叫痕跡?早晨晚上,自己、別人、累不累,這些痕跡沒有,但是又知道又有差別,又知道今天天氣好或者昨天天氣不好,你知道的,不是不知道,只是在天氣好、天氣不好之間,你沒有去執著它,沒有分別,它是同樣的存在,就像虛空裡一們,它同樣存在著各種星求各種的作用一樣。
房間裡空間,它存在著很多東西,它同樣存在,但是對房間的空間來講,它是沒有分別,都是一個整體,都是房間裡的東西,這個叫什麼?這形容為無縫的塔,這個塔是一個整體,它沒有縫,古人講無縫塔。這是相江的水,這是西藏的風,它是在自然的因緣中體現的,它的自然性在自然的緣起性中顯現,那麼我們說社會有些不自然的因素,但是不自然的因素是因為不自然的人產生的,對你來講也是自然的,一切人為的苦和樂對我們來講,也是自然的,他們只是游戲而已,在我們的顯現當中只是游戲,還是全體的,這個全體的體現就是道,而不是修,是道的體現,因為道的本身就是活的體現,就是用。
在作用處體現不二
在作用處體現不二,比如說我顯現你,就是不二,(因為是顯現的關系)不二當中沒有取捨,沒有對立,沒有執著、煩惱,沒有能所的彼此的關系。但是差別知道,只是它的相和用。如果知道不二的話,就沒有動念處,但又能夠知道裡面的差別,就有善巧方便去對付它。
問:我馬上曉得自己念頭動壞了,要不要忏悔?
答:我舉例子講,太陽光對所有的人都是不二的,它就是照,好人壞人都是一樣,但是好人壞人在客觀上存在有差別,但太陽光它是不二的。
春天毒藥也長,仙草也在長,春天是不二的,春天沒有選擇,我只培養好的鮮花,毒草我不要培養,不可能的,(萬事萬物都在本笥上起它的作用)
一種是悟和樂的作用,一種是迷和苦的作用,這是自然的,其實世界沒有苦就沒有樂,沒有染污就沒有清淨,沒有惡人就沒有善人,它就不存在對立了,它也是彼此的作用,所以一切都是游戲。但是當下的人,他有感悟,他有一種感覺,但壞人也不認為自己就是壞人,他也不見得這樣認為,他反而認為善人虛偽,自以為善,自為了不起,眾生世界就是這樣,是相互的作用,相互的顯現,真正的修行人來講,他超越善惡以後再去顯現他們,就是無礙境界。
方便的作用
我們的拜佛、念佛、打座,一切那也是我們的體現而已,不妨這樣體現,都不是為了修,也不是為了達到什麼目的,它只是一個作用。到美國去也是一個作用,因緣在哪裡出現,就在哪裡出現了。
緣起的作用
因為我們的本性不生不滅,永遠長存,那麼生生世世緣起的作用是沒有止境的,不但是人生命結束,這個作用暫時消失,另一個作用又起來,我們從某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某個地方作用消失了,另一個作用又起來,它永遠是這個作用,無止境的作用,在緣起當中。
一切都是道,忙也是道,閒也是道,而且對別人不要刻意,他修不修,學不學佛,他身體怎麼樣,忙不忙都有他的因緣,我們在這裡不要作意。
當你不動的時候,不作意的時候,對別人是最大的幫助,他被你融化,感化,他覺得你是償還事的人,覺得你很親切,其實他無形中默認你為佛,他沒有想到你是佛,他不用想,他覺得你特別親切,理解他的心,覺得在一起很舒服,就夠了,這點就是最好的轉化。所以古人講,以不言而教化。佛不會說,我是佛,你要學佛,跟我學,佛從來不說這個話。
利生的作用
我們道的作用無形中會有一種感化力的,不在乎他知道你怎麼樣,不一定要教他怎麼樣,但他和你在一起就是緣份,我們是沒有執著的緣,他會得到利益的,得到親切,而且會下一個很好的種子,只要他覺得親切,覺得沒有煩惱,覺得和你在一起好就可以了,這點就是夠了,他的心靈會跟你相應。
我們不是要念佛,念菩薩,他念你不是一樣的嗎?他一煩惱想到你,不是念菩薩嗎?就是同樣的道理,但是不一定要立個菩薩的像,立一個名稱,哎,某某是菩薩,我念他有功德,這反而有一執著了。
你自己有智慧的時候,就講你自己的,講他所需要的,你跟他們在一起,無形中不一定叫他們看其它佛經,你講的話就是佛經,就是佛的智慧,他聽你是一樣的,不要另外多一個間接的東西,可以用直接來體現,那就更完美、更善巧。祖師他不會說,你去看佛,看了再說,不是。他直霎的,你一個遇到禅師,他以直霎的智慧告訴你,或者讓你去悟道,他是直接的。人生最要緊的是直接,他有什麼煩惱,你直接把他化掉,那就更殊勝。
真正的度眾生,凡是你心中顯現的某個事,某個人都要化掉,你就是個自在人。
化的作用
化是化去執著,化他的影子和感覺,你有一種感覺或者某一個執著,就把他照破,就是化掉了,化掉了,這個感覺沒有了,影子執著沒有了,就會到清淨當中來,這是真度眾生。
心念的作用
我幫人求臨終無痛苦,走的時候他睡過去了,這是否多管閒事?
答:有二點:一個你當時做的時候很自然的,不作意的做,就沒有錯,就是說沒帶妄想執著的。第二做過以後不疑惑,沒有留下什麼,明白這二點就夠了。
如果你不小心,某一個事做得不對了,但你也不是有意做不對,做過以後也沒留下什麼,這也沒錯,只是一時一地的因緣顯現,如果當時他是作意的,他會留下一些因果,留下一些痕跡,會影響你自己,影響周圍,如果你當是順著因緣起作用的,那麼做過就沒有。所以一個在做處不執著,一個做後不留下什麼,沒什麼遺憾,疑惑,所以修道是做一個不迷惑的人,但是自己又能夠有自己的智慧知道怎麼做,做錯了也不要緊,反省一下,這裡有落處,做錯了就知道了,他是一個回應,肚子餓了知道要吃飯,困了要睡,知道什麼人講什麼話自然的回應,在自然回應當中是沒有錯的,這裡不存在錯。
這個很自然的體現作用,就是道用,不需要起觀念,他們很可憐啊,然後起作用,(插:我走過菜市場,為那些被殺的,念六字大明咒,一開始是慈悲,後來就自然而然念了)對,不要起個念頭,就可以了,你不起念頭的作用,他就沒有業,是本性的作用,(插:那就屬於無為的)對,無為而作的。所以將來要弘法或幫助別人是自然的回應,不是講自己的話,(插:我知道)知道有幾種:一個是他們要提問知道了,一個是他們的狀況知道了,一個是他們是怎麼樣的層次知道了,應該講什麼樣的話,開悟以前,開悟以後,或者業障深重,或者什麼,這個層面上,他需要解決的什麼問題,就可以了,這樣你就跟他們講,講眾生心中的話沒有自己的話要講,這才對了。
不要認為自己是一個修行的人,學佛的開悟的,怎麼怎麼樣,都沒有,他們需要什麼,你就講什麼,沒有的話,你都忘記一切了,我什麼都沒有,講過都忘掉,自己是什麼都不知道,這就是善用,道的作用。(插:有的人一開口,就知道他講話什麼意思)是啊,知道了,就隨著他的機緣講,隨機就是說本性的妙用,轉的作用,轉中有智慧的,有方便有智慧,你會發現自己,沒有一句話是自己的,講了一天,沒有一句話是自己的,都是眾生需要的,講過都沒有的,但是會留下一些有用的東西,這是屬於眾生界的,作用的語言可以留下,像藝術家留下一些藝術作品一樣,那他當時沒想到這些,要這樣作用,在作用處,我們的報身、化身才能開發出來。
空在現量中
空是不停留的,沒有分別的,一個當體的現量,他什麼都沒有,但是又能夠起作用的,這是空,(插:開始我還定在頑空)定在一空上就死了,玩空無記空,(插:有些人認為要一步來,先要到空的階段,實際空也就是不空,沒有必要停留在空再上去了。)對,真正的禅宗是不停留的,它直接契入本性空不空的不二,有的人根基差,給他一個台階,過渡一下。
修行人不需了生死
問:修行人實際不要了生死?
答:生死不是肉體的四大生死,是心念的生滅。就是生死,從善到惡,從好到壞,不斷地生,不斷地死,如果領悟到善惡起心動念的體性,本來空寂,本來無生,那麼他已經了生死了,他已經沒生死,生死是人塵勞的影子,經歷事的影子,就叫生死,這個影子會帶來業報。如果你不留影子,生死已經了透了。
作用處就是源頭 源頭就是作用處
你要體悟,一切處是本性的作用,而不是方法,如果自己迷失了,受了障礙,用方法回來。生活的調節還是需要的,有時到空的地方,看看藍天,有時聽聽西藏的音樂,聽聽對本笥的朗照有非常大的作用,看電視多看也會消耗能量,特別老年人,消耗會大一些。任何時候是這樣子的,看東西、聽聲音,聲音的感覺,都是這樣的,身體的障礙可能是最大的,所以要照身體。
關於照身體
以無分別的覺性照著身體整個,睡覺、走路照著,但是不能作意,一照它就化掉,哪裡有痛的時候,哪裡有明顯的出現這個地方的感覺,然後去照它,一直照,一直照,它會化掉,但照的時候,落進去馬上要回來,因為我們的本性有無量功德,你照哪裡哪裡就消亡,就是業障、感受、煩惱它就會消亡。這個照力的開發,是大圓滿、究竟圓滿的地方,從現在一點靈光到一片,到十方圓明,就叫覺性的光明,它一直在照著,而且體性是不動的。不動的體照的本身就是佛,就是報身佛,照的用體現出來的內容就是化身佛,但是照的力量是有大小的,這個力量的大小就是一切聖人的差別,雖然都是聖人,但他有差別,就是照力的不同,照力越大,證量越高,是這個有區別的。這些體悟就是大圓滿真正的口訣。所以大圓滿的徹卻就是頓超、立超,超越一切就是空性,空寂之靈性,那麼脫噶就是頓超,頓超就是你有落處,有粘著,有一點分別,馬上就化解,馬上超越出來,那麼西藏借著太月亮的光來引發照,那麼禅宗是借用我們的作用處來照,作用處在哪裡就在哪裡起照,而它已經悟到了本性不用修,本性無可修,一切的方法只是他的作用,也是照,不是為了修行的方法了,只是他需要照,需要用的時候用他,不同的時間,不同的需要,他要用不同的方法來用,也就是差別智,也就是方便力,所以四瑜伽我們叫專一瑜伽,專一得定,“離戲”是開悟了,“一味”是不二,諸法的不二,心和境一如。無修,真正證到本性沒什麼可修,就是用的問題了,這個悟要悟到底的,但是他的作用是漫長的,作用為什麼會漫長呢?人會受到存在的障礙,一些事物的變化,你的體笥知道了,作用也知道怎麼用了,也會照,也有方便,
怎樣在用處圓滿
事物是不斷變化,在新的事物出現的時候你可能不熟悉,可能不會用,可能用得不當,那麼這個時候就不斷地體現用的善巧,用的圓融,用的方便了,這就是悟後的人證到本性後通過這樣的用達到一個圓滿的過程。雖然他悟到是圓滿的,本性也是圓滿的,但是用處不圓滿,而且這不是一輩子的事,來世還要這樣用,他是沒有止境的。(插:重新投胎之後又要很長時間,從迷到悟)但是經過這一次後,你很多的見地,消融了,發心正確了,偏差的化掉了,那麼已經安住本性,而且已經會用,來世只要一開,那些偏的東西,不如法的東西都會沒有了,就是說一個一開就明白的悟道的就走得很正,他就會用了,有的人就是這樣,你一指點他,他就會用了,就可以了,沒有那麼多叉路,這個叉路這一次是掃盡了,下次就很容易了,意思說在未來的出現的時候,他一開始就走正路,也不要學那麼多東西,那麼多的辛苦,古人講一聞千悟,只要遇到一個善知識給你點明白就可以了,恍然大悟,噢,原來是這樣,就好了,這樣的話,就是活佛一樣。要善知道點一下,過去的功德都會開發的。而且你會知道,以後的修行不是為自己修的,是作用需要什麼作用,就修什麼法,來給眾生起作用,你是什麼身份出現的,就以那個身份來起菩薩道的作用,所有的菩薩都是這樣用的,因為他自己的問題,解決了,他沒有為自己修行的了,你要觀察我起什麼作用,那麼,這個用也包括自己,本性是不可得的,他是空靈之性,但是我們本性中有內容,現在背著身體有我們的因緣,要生活,這是我們自身的存在,在這裡也是要用的,要吃飯要睡覺,身體不舒服要調整,一切一切都在這樣用。當然也有緣起的中的用,有的人比如他念藥師佛,就是了眾生病源,他在這方面用,用久了他有這個功德,眾生有病有難,他可以給他念咒,給他清淨的水,或者在藥裡面給他加持一下就好了,那是他的某一個方面的作用。
諸佛菩薩,他具有一切作用,他什麼用都有,成為大菩薩,他沒有為自己,他是一個很大的寶庫,什麼都有,那麼小菩薩呢,他力量不夠,他在某方面知道用,是這樣的,有的以說法為用,有的用神通,有的持咒,有的誦經,有的做事業,種種的用,而且都要做過,菩薩都要一一做過,他就具有具備這個德,如果某個事情他沒有做過,這方面就沒有,這個德就沒有,而且沒有照破他,沒有活起來,所以我們今天念咒做什麼,都是為眾生用而顯現的,不是為自己而修的,當然這個身體也是眾生,也是不二的眾生也要用這個,他有障礙也要化掉它,但化不掉,也不要勉強它,它有個因緣時節,我們幫助別人也是一樣的,不是要執著馬上好,或者怎麼樣,轉變,它有一個過程,我們已經用了就可以了,至於結果如何不管它,不能執著結果,會用就是了,所以這是在道上一種根本的體悟,從此以後,不為自己修行,是為眾生而用,而且用要恰到好處,是不作意的,眾生需要什麼,要隨順緣起而用,如果為自己用的話,這裡就有東西了,就有執著了,就不了,甚至也沒想到我要成道,我要修到什麼地步,不為這個想,因為本性本來圓滿,本來具足,有很多根基好的人,他一悟到本性就可以了,一悟便休,明白了我本來是佛,只是我現在要用好它,它就夠了,他說這裡面沒什麼生死不生死,也沒有什麼成道不成道,本來在道當中,他就可以了,而且他從此以後,放手空行,自由自在,就是所謂的覺後空空無大千,沒有了就是非常重要的,我是這樣體會的,就是沒有為自己成道的事擔心,沒有作為,我們打座念咒,不為自己修,是因為他有作用,既然有作用,就用它,因為修行人在本性上要顯現功德和對眾生利益的事業,這樣去體現它,所以說,學佛法和修,都是為眾生而來的,眾生需要什麼,我們就去學什麼,不為自己,就是本性起照,照什麼?然後有這個內容,眾生需要我們拿出來給他,顯現出來給他,就活起來了,是這樣來學的。以前總是為自己學,我需要什麼,看什麼,我修那個法對我相應,我修什麼,但是你體悟到本性以後呢,就沒有自己了,那麼你的量就放開了,大地的一切都是你自己,佛經的一切智慧都是你自己,都可以用它,都可以體悟它,那麼這個所謂的我就放得很大,這樣的修行是一個真正上路人的修行,相應人一種方法,這非常重要,因為生生世很多人,一直為自己修啊,其實很多人已經明白了,已經超越了,他轉世的時候,不是以一個修行人出現,他已經空了,示現作國王、大臣等什麼都有,他們在這裡示現,在人間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還要去我師父,還要去修行的,這裡面多少有沒有徹的地方,沒有了脫的地方,那麼我們這一生碰到了,就要走過這個階梯,這個階梯過去了,就是說,從此以後不是為自己修了,不是為自己學了,是起用了,這個階段就過去了,這個階段如果真正過去的話,就是八地以上菩薩,(自己也不知道)也不需要地位,也不知道,但是我們為了方便說是八地以上,因為八地以前都是有為的,八地以後是真無為,有這點體悟,但是雖然 有時做不到,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不少人明白這點,那麼他非常自在,他念咒做什麼,他知道是本笥的作用,就是去顯現它,然後眾生需要這個咒,就念這個咒加持,他就放光,就自然放光,因為他念咒的時候和本性相應,不是為自己念,不是為自己打座,(插:越是不為自己,越是和佛相應)對,在這個過程當中,一個人特別是行菩薩道的人,他不可能沒有障礙,不可能沒有痛苦,沒有負擔,但是他不受,不接受痛苦,不接受困難,不接受就是他不在這個裡面,他不受他的障礙和影響,障礙會遇到的,一些麻煩的事,身體會在哪裡不舒服啊,他都可能出現某些困難,某些境界在他的作用處不透徹,但是他的心是不動的,不接受困難,他不以為是困難,不當一回事的,那麼他這樣叫作自在,而不是他像宰仙一樣,整天輕飄飄的,很舒服,即使他舒服在本性也是障礙,執著舒服也是障礙,也是一種墮落,也是自我的表現,他沒有舒服不舒服的執著,他不尋求這些,他該怎麼樣就怎麼樣體現,於心無礙於心無礙以後,到一定時候,於境無礙,於用無礙他都達到無礙了,那麼這就是證師到了空和不空的統一,空和不空完整地圓滿的統一,很多人尋求打座要輕安,我要生活要舒服,我要怎麼樣,身體要健康,什麼苦難都沒有,他就不行,就是處處障礙和本性不相應,本性它是包羅萬法,既有垃圾也有鮮花的,它是包羅,有陰天,也有晴天。有人說,啊呀,一個修行好的人,他天天都是陽光,都沒有陰天,那是不可能的,這些都有可能存在,但是在陰天裡面,他不陰,在陽光當中,他不陽,他不住在陽光裡,這才是自在的人,他也能表現,也可以笑,也可以哭,他都可以表現出來,他不是哭,也不是笑只,是他需要笑的就哭,需要哭就哭,是他的作用,以後就是這樣用,主要這裡面沒有作意,苦就是苦,但是不落苦相,不取於苦境,他知道自己在這裡有什麼作用,就用它,但是你知道這個眾生苦的時候,這個眾生已經得利益了,不用再起念,從生在你的因緣當中,覺性的照用當中自然會改善,他裡面會得到一絲的光明,他內在會有些變化,都是這樣子變化的。
為什麼說眾生一想到佛,都會得加持,都會得福報呢?都會消業障就是是這個道理,一句阿彌陀佛消了八十億劫生死眾罪,那麼和本性相應的人和佛是沒有區別的,你的本性當中顯現了什麼,什麼境界都會得到加持,都會得到利益,這個道理是同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