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學誠法師:從內心深處尋找苦樂源頭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從內心深處尋找苦樂源頭

各位法師,各位同修,各位同學:
  諸位來到寺廟學佛法、當義工,積聚福德智慧的資糧,成為師法友和合增上團隊當中的一員,我們如何能夠很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和合增上團隊當中的一員?要怎樣才能夠感受到自己是團體當中一員的意義?就個人來講,我們每個人有一具身體,自己把這具血肉之軀的身體當成是自己,就會百般愛護、種種照顧。冷的時候穿衣服,餓的時候要吃飯,身體髒的時候要洗澡,每天要洗臉、刷牙等等,一天當中要花很長的時間照顧自己的身體。如果自己能夠很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家庭當中的一員,很重要的一員,比如說,你是一個家庭裡面的家長,那麼你就會千方百計去工作,去賺錢來養家,照顧家庭裡面的每一個人,甚至自己所居住的房子,家裡人的生活條件、用品用具,都會很用心去照料。 如果自己能夠感受到是單位中的一員,那麼你在哪一個單位裡頭工作,都會很認真負責,天天為自己的單位著想,不斷去發展各方面的業務。
  為什麼我們對自己的身體、家庭、單位會有不同的態度,不同的發心?都根源於人的思想的認知。只有真正認識到這些方面對自己來講是很重要的,才會去盡心盡力,才會去想各種辦法。學佛法也是一樣,你只有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師法友合和增上團體當中的一員,接下去才會考慮如何來扮演自己的角色,如何在這些同行道友當中發揮自己的作用,自己如何為團體的發展出力、發心。
  佛法的團體顧名思義,是為了學習佛法,要落實佛法的理念。佛法的理念就是要引導眾生究竟離苦得樂、圓滿佛果。佛教告訴我們,人的生命和其他的人是息息相關的,同一切眾生緊密相連,自他不二。也就是真正能夠把所有的人類、一切的眾生當成自己要去關心、照顧、利益的對象,我們的心就是沒有分別的心,我們的心就沒有界限,能夠以一顆平等的心、包容的心、清淨的心去對待所有的人、所有的眾生,去對待自己周圍所發生的一切事情。特別是我們以一顆清淨的發心去面對、接受一切人、事、物、自然環境、社會環境,那麼我們的所作所為、一舉一動就會直接、間接利益許許多多的人,我們的行為就會越來越有價值,我們的宗旨目標就會越來越明確。假如一個人僅僅認為這個身體才是我,自己家裡面弟兄姐妹、父母以及單位裡面的同事同仁都無足輕重,或者說這些人都是自己不相干的人,甚至都是自己的對立面,那麼我們就會有一種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心態。
  父母對我們來講,是最有恩德的。我們如果想以一種對待自己、關心自己、愛護自己身體的心情和態度去對待父母、兄弟姐妹和與我們有關聯的人,那就需要一步一步去學習,學習這種發心,學習如何來培養這樣一種善良的心態,所以學習佛法就是培養善良,增長自己的善心。是從動機、意樂、發心上面去下手。
我們每個人內心當中都有很多痛苦,這種痛苦是因為煩惱和貪欲引起的。因為我們有煩惱,所以我們對外在的人、事、物、客觀環境,不能正確去認識和認知,我們總是很容易同自己以外的人、事、物對立起來。
  我們一個人的一生,就好像在足球場上面踢一場球一樣,我們不僅僅是足球場上的運動員 ,同時也是足球場上的教練員。什麼意思呢?運動員也好、教練也好,都希望自己的球隊能夠把球踢好,取得冠軍。但是真正進行比賽的時候,甲隊也好,乙隊也好,最後終歸有一支是失敗的。我們就很容易為自己認為要勝利的那支球隊成功感到高興,會為那一支球隊失敗感到沮喪。所以真正在看球的時候,無形當中,內心就不平靜。總是希望哪一支隊贏,哪一支隊輸,這是我們內心的一種期待。反過來另外一邊的人也是如此,。總的來說人的內心都是不平靜的。如果真正從體育的角度,從踢球的角度看,完全就是看他的技術、人的體能,輸跟敗都是一個結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們人生幾十年,每天都在做事。做一件事情就猶如自己在看一場球賽、在踢一場足球一樣,輸和贏的時候,都要以無分別心、平等的心、清淨的心去對待,不要為外在的、暫時的、內心的、不真實的、輸跟贏、勝跟敗、是跟非,來影響到自己的心態,困惑了自己的心態,讓自己的內心越來越無明,越來越黑暗。不知不覺,我們內心所注重的就是一些不真實的境界,一些渺小的情景,缺乏更遠大的目標、更大的抱負,缺乏更加冷靜、客觀的一種對事物認識的態度。這些都是我們的問題。因為我們內心當中有這樣一些問題,自然而然我們對外在的境界,不論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與自己有關的、與自己沒有關的,都會引發許許多多莫名其妙、無以言狀的痛苦和糾紛。學習佛法,就是要培養對事物能夠有一個很正確的認識的態度。我們看到踢球最後的結果,不管誰贏、不管誰輸,都會高興,都會歡喜。高興跟歡喜,是自己內心裡面的一種感受。我們就是要用這樣一種高興的心、平常的心、歡喜的心來面對接受世間上的一切一切,一切的人與事,一切的環境。
  我們一生不斷在追求,有物質方面的追求,也有精神方面的追求。物質方面的追求,這樣一個清單我們很容易開。在家裡的時候,那些小朋友、小孩子,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上街的時候,就會說自己要買什麼東西;或者父母,就會問小孩子,要買什麼東西。小孩子就會告訴父母要買玩具、要買衣服等等。我們從小到大,從生到死,內心當中的清單都是物質方面的,我們很清楚需要什麼東西。而精神領域的清單,我們內心所需要的精神資糧,不容易開得出來,很迷惑、很迷茫,搞不清楚需要什麼東西、不要什麼東西,這些東西到哪裡去找?怎麼樣我們才能夠找得到?怎麼樣才能夠得到?不知道。而實際上,一個人的痛苦跟快樂,歡喜跟悲哀,都是人的一種情緒,人的一種心情,內心當中的感受。內心當中的感受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也是非常微妙、非常深奧的。比方我們覺得一個水果不干淨,打過農藥,我們就會用水去清洗,用刀把皮削掉。反過來說,我們如果不認為水果、食品、蔬菜很髒,如果知道這些都是很干淨的,就不會去削皮。我們要去削皮的時候,已經對這個水果的不干淨做了結論。實際上這個水果的皮究竟是干淨還是不干淨,吃下去到底是有利還是有害,我們還是不清楚。有些皮可能很髒、不干淨,吃下去有害,有些皮可能比裡面的肉更有營養。 但我們會認為外面的皮不如裡面的肉,這就是我們一般人對事物的認識。這種認識的方法,不知不覺,就成了一種習慣。生活上的一種習慣,行為上的一種習慣,很不容易改,就影響到我們的一生。
  學習佛法,是要培養一種很好的學習、生活、工作、發心的習慣,要來修改學習、生活、工作、發心不好的習慣。反過來說,我們只有把不好的習慣慢慢去掉,好的習慣才能夠一點一滴培養起來。這兩種習慣,是一體的兩面。壞習慣改不掉,好習慣就不容易培養起來。如果沒有好習慣,我們的人生就不知何去何從、何作何為,就顯示不出它的意義。一個人,如果僅僅是獨善其身,不管別人、不顧別人、不理別人,心量就很小、心胸也很狹隘,他的人格自然也就有問題,不會圓滿,智慧跟慈悲的力量也會很弱,生命的意義會很渺小,更不要說有什麼終極的目標、有什麼成佛的願心。
  從一般世俗社會的標准來看,分析個人一些比較渺小、有局限性的認識,是很不容易接受的。比如說我們到寺廟裡面來學佛,從北京城裡坐車一兩個小時過來,回去又要兩個小時。我們在這裡聽聽經、聽聽法、念念經,大家交流交流。不學佛法的人很難理解我們來到寺廟裡的意義。不學佛法的人,他更希望周末不要出門,同家裡人團聚、吃飯,或者大家一起去做一些什麼事情。不學佛法的人不容易體會學習佛法的人的心情、發心,以及所作所為的一種意義,更不用說出家了。出家長年累月不跟家裡人在一起,到寺廟裡邊來,跟很多原來不認識的人在一起。也就是原來大家是很不熟悉的人,到廟裡邊越來越熟悉,反而變成一家人。原來自己是一家人,反而不跟自己家人在一起,在一般的常理上面,是很費解的,也不容易接受。
  到寺廟裡面,師法友和合增上的團隊,因為佛法的攝受,彼此之間比自己的親人還親。為什麼呢?大家見面都高高興興、歡歡喜喜,內心沒有障礙、沒有什麼疙瘩隔閡,為什麼呢?因為大家來到這裡,發心清淨、目標也很清楚,就是要修改自己的習氣毛病,要很好地發心,培養好的習慣,因為大家都這麼認識了,都來查找自己問題的,來克服和對治自己內心裡邊的問題,自然而然外在的一些行為就不會去計較、生活上面的差一點好一點就不會去計較。因為不會以物質條件的多跟少、優跟劣作為一個標准了,而是以內心當中的成就作為一個標准。這樣一個標准就跟自己在家裡面不一樣。自己家裡面一個標准就是你對父母,或者父母對自己的子女好,總是要給他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好用的,在物質上面著眼。一家人如何相處,也講一些道理,但這些道理都是很簡單的。在廟裡我們所聽到、所傳播的道理是不一樣的。反過來說,廟裡面是更究竟、更圓滿、更全面的。我們是以所有的人類、所有的眾生為我們要面對的一個對象,並且這些眾生都是平等的,冤親平等。沒有仇人,大家都是眾生、都是佛弟子。都有習氣毛病,都有問題、都有煩惱,都是在修行。
  建立這樣的一些觀念、一種佛法的知見,才容易做到 “兼濟天下”,在過去講“小善獨善其身,大善兼濟天下。”在無始生死輪回的鏈條上面來看,我們每個人都只是這個鏈條當中的一個環節、一個階段而已。也就是說,在家的父母兄弟姐妹的人倫關系僅僅是今生今世的。比如這世你的父母生了你,父母去世以後,也可能再投胎、再生到你家裡面,可能就會變成你兒子的兒子,。我們在生死輪回過程當中,都曾經互為父母。所以《梵網經》裡面講到:“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就是把所有的人都當成、看成自己的父母。如果我們從無始無終、無限生命來看待這個問題,來推演,這樣的一個命題是能夠成立的。
從無限生命、無有窮盡的時空來認識自己的生命,和僅僅從一生一世來認識自己生命的,或者只是從眼前這樣一個境界上來認識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得出來的結論和答案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應該從更長遠、更寬廣的境界來認識自己的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大家到寺廟裡邊來,環境很好。這個山非常雄偉,晚上也能夠常常看到月亮,早晨能夠看到日出,傍晚能夠看到彩霞,寺廟裡面有古老的石橋、銀杏樹,也有這麼多的法師在修行,在帶動大家,還有好多好多的義工發心護持,所有這些都是非常殊勝的。我們要用心去觀察,用心去注意,全神貫注所接觸的這些境界。如果我們不細心、不專心去看待、感受外在的這些境界,就不容易在內心當中產生作用。我們面對境界的時候,內心認識是非常重要的。內心的狀態、起伏是有標准的,也是有境界的。外在的人、事、物、環境,有形有象的東西,也是有標准、有境界的。一個是外在的標准,一個是內心的標准。反過來說,只有內心的標准好了,內心的標准建立起來了,標准比較高,我們對外在的評判才不會有錯誤,才能夠有個好的結果。如果內心裡面沒有標准,或者標准很低、很差、不規范,外在再好的東西我們都會認識不清楚。
  我們有些同參道友在廟裡面住時間長了,就會覺得在廟裡住好像跟在家裡面沒有什麼兩樣。實際上,這兩個環境是大大不同。只是因為剛剛開始的時候,你很喜歡這個環境,到一定的時候,你不喜歡這個環境,內心當中喜歡的是原來世俗的那種環境,你在廟裡的這樣的一種心又開始在起作用,不知不覺你就會覺得這種環境不是我所要的,我要的還是原來那種環境,這個標准就模糊了錯亂了。實際上,都是自己的內心在起伏、在變化,一種無明在起作用,所以學佛法修行用功,固然同時間有關系,但不等於說學得時間越長功夫就越好。為什麼佛經裡面常常告訴我們要不忘初心?最初的發心是最重要的,最初發心學佛法,那樣的一顆心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學習佛法就是要把自己最初對佛法追求的那顆心一直保護下去,讓它持續下去,並且還要讓它增長廣大,最初這顆心就是善良的心、出離心、菩提心。當我們認為外在的環境有問題的時候,當我們認為說修行不修行界限模糊的時候,當我們看到別人有很多很多問題的時候,我們要反觀自己,要問自己,為什麼會有這些想法?這些想法是怎麼出來的?這是很重要的。我們學習佛法,不是為別人做主,是為自己做主。因為只有內心對善惡是非、煩惱菩提很清楚,其他的同行道友、居士們,我們盡量去關顧、去幫助、去啟發,這也是一份發心跟責任。外在的人有問題,人有錯,僅僅是人的一些行為在我們看來有錯,在我們的標准看來有問題,在我們的觀點看來不應該,實際上是不是有問題、是不是不應該,是另外一回事。我們一天當中要面對、接觸的人、事、物非常多,我們只有培養了能夠很好地去憶念不同的人、事、物差別境界的時候,內心才能夠保持如如不動,不動搖,不受外在的環境所影響和左右。
  內在戒定慧的功夫越來越充實的時候,反過來我們能夠去影響外在。也就是說,外在的人如果有問題,就說明內在自己的戒定慧的力量不足以去影響別人,我們的功力還不夠,所以不能去幫人,要這樣去認識問題。那我們回到家裡也是一樣,不要總認為別人有問題。別人有問題我們有沒有去幫助?有沒有發過這種心?有沒有具體的行為?在幫人、利人的過程中,方法得當不得當?等等。
    我們只有在這些方面,不斷根據佛法來修行來用功,來對治內在的無明狀態,功夫才能夠不斷得到培養和增長。否則依然還是自己那種未學佛以前的動機跟心態,佛法就依然離自己很遙遠。無明不等於什麼都不知道,無明更重要的是充滿了錯誤的見解、片面的見解、稀奇古怪的想法。這些錯誤的觀念導致了生死輪回的根本。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不知道什麼是錯什麼是對,不知道什麼是因不知道什麼是果,不知道什麼是凡夫的世界,什麼是聖者的世界,不知道什麼是事、什麼是理,就很成問題。因為不知道,不了知,內心當中完全沒有境界跟標准。也就是善惡是非、因果等等都分辨不清楚了,那我們如何去種因?又如何去轉凡成聖?
  我們要培養對善惡是非、因果觀念的認識、標准已經很不容易了,能夠對這些善惡是非真正在內心當中建立觀念,有這種分辨的能力就需要學很長的時間才有可能做到。分清善惡是非之後,我們才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從更深一層的意義上面來講,無明狀態還表現在世間上所有一切無常的東西,我們很容易把它當成永恆的。世間上面很多痛苦的現象、不快樂的現象,我們都會把它當成是快樂的:很多不真實、虛假的東西,都會把它當成真實的。我們常常談到的無常無我,我們會把它當成有常有我。反過來說,對生死流轉,生死還滅,這樣一些對生命本質有最大價值的命題,我們不清楚。要麼是常見,要麼是斷見。常見反正認為人就這麼一回事,生老病死,死了以後再成為人。實際上,今生做人,後生能不能再做人呢?未必。後世要再做人,跟你今生今世的行為有關。造了做人的業,後世才能做人。斷見的人認為死了就沒有了,死了就死了。常見斷見的觀念是深深在我們內心當中扎根,去左右人一生的行為。那我們只有通過對佛法教理的認識跟學習,知道怎麼是成佛、怎麼是寂滅、怎麼是寂靜、怎麼是永恆,內心當中的觀念建立起來,自然而然就會對世間虛假不實、有漏有為的東西有一個更好的更超越的更通達的認識,就不會被這些東西所左右所影響。所以學習佛法,就是要在內心當中,建立起佛法對世間種種問題的態度、觀點。
  人的心心念念都是有生滅的,從小到大,從少到老,都在變化。人都是一個相續存在的假我。今天的我不是昨天的我,明天的我不是今天的我,相續存在,但是虛假的、不實在的。由此我們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我見。今天的我會認為今天要怎樣做,今天要怎樣生活,今天要去哪裡,今天要做些什麼事情。每一個人常常都會在今天這樣一個狀態下,去考慮、去做那些自己今天所認為有意義的事情。我們都在變化,都是一種五蘊和合的假我,更何況,外在的境界,更是虛假的、不實在的。在這些方面,要常常去學習。這些方面,就是佛法的根本的立場、根本的觀念。這些立場站得穩,這些觀念、知見真正建立起來以後,我們對佛法才能夠談得到正確的認識。
  因為佛法是以人為中心,以有情為中心,以一切眾生為中心,它的著眼點是在眾生。在人,在人心,在眾生心,是從眾生的心理上面去做功夫,尋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從內心方面去說明,有哪些狀態、哪些問題、哪些煩惱,是從內心裡頭去開顯出無量無邊的智慧、功德寶藏。在世俗社會中,常常認為說,自己的痛苦根源是外在的,外在給我們造成的。不容易很真切地認識到所有的痛苦在我們的內心。也不容易認識到說,我們所有的快樂也根源於我們的內心,而不來自外在。當一個人能夠真正認識到苦樂的根源在自己內心的時候,就會在內心上面去關注。內心當中做不到這一點,就說明我們具有的佛法還沒開顯出來。需要去突破、去尋找和皈依,需要去學佛法。內心開顯出來,內在智慧的寶藏才能夠顯露出來。也就是說,內心真正有法了,真正與佛法相應,不與煩惱相應,煩惱就會得到淨化;煩惱得到淨化的時候,內心這種景仰、虔誠、恭敬就能夠產生、發揮作用。這樣我們的所作所為點點滴滴,就不同於一般的人。自然而然,我們的舉動、言行,所代表的一種意義,它所散發出來的一種善良的氣息就會影響很多的人。很多人因為我們的發心、努力、造作,因為我們的出現,能夠感到快樂、清淨,感到有光明、有希望。也就是,自己到什麼地方去,不僅不會給別人添麻煩,還會給別人帶來歡喜跟快樂,帶來希望跟光明。這就是佛法的力量,都是佛菩薩給我們的力量,都是歷代傳承祖師大德們給我們的力量。
  世間上的種種學科,無論教育、經濟、法律、科學、政治,沒有一個學科、一件事情、一個領域,不與有情的生命有關系。也就是沒有一樣事情不與人有關系,沒有一樣事情不與人的心有關系。所以世間上面種種學說、種種技能,都是因為有情而出現於世間的,沒有一樣東西,不是因為有情而存在。
  如果離開了人,離開了眾生,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法律也就沒有意義了。反過來說,政治、經濟、文化、科學、經濟,都是為人服務的,都是要讓人的心越來越快樂,越來越幸福,都是要告訴我們怎樣去關心人、幫助人、利益人。所以,佛法一開始就在這一點上特別關注,就是要指出人性的弱點,指出人性的問題,告訴我們人內心的陰暗面,然後慢慢去培養。讓我們內在的無明狀態一點一點淡化,無知一點一點消除,智慧一天一天成長,佛性一天一天顯示。這些就是我們學佛法的意義跟價值,也是人生奧妙之所在。
  大家到三寶地,就是要來尋求自己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來揭開自己生命的一些奧秘,認知生命的真相。所有的佛法、佛經,都是告訴我們這些經驗、方法、下手處,以及修行用功的過程當中存在哪些問題,這些問題怎麼辦,怎麼去面對,怎麼去解決,讓我們越學越有信心,越學越好。
  龍泉寺每個禮拜六、禮拜天都有共修,諸位皈依之後,有時間常常來參加共修,  很重要的,只有常常參加共修,常常薰習佛法,內心裡面佛法的力量才能不斷得到增長。如果皈依以後,不常來寺院,或者說就不再來寺廟,就很難把佛法學好。所以,我們皈依了,找到了生命的依靠,就要真正把佛法僧三寶作為今生今世的依靠,乃至生生世世的依靠。
  以此供養大家!阿彌陀佛!

 

 

上一篇:宋智明居士:禅修與往生
下一篇:宋智明居士:禅修與道果的契入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