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界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 目錄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淨界法師主講

大乘起信論講記 

目 錄

■ 第一卷

◆學佛基本態度──忍精進


壹論主略史

■ 第二卷

貳解釋標題
甲一別釋

■ 第三卷

甲二合釋

■ 第四卷

參隨文釋義
甲一歸敬述意┬乙一歸敬三寶 

└乙二述造論意 

■ 第五卷

甲二正說五分┬乙一釋科┬丙一標宗
│ │
│ └丙二列科

└乙二正說┬丙一因緣分┬丁一標章
┌──────────┘ │
│ └丁二征釋┐
│┌────────────────────┘
│└┬戊一正明八因┬己一總征
│ │ │
│ │ └己二別釋

 

■ 第六卷

│ └戊二釋疑明意┬己一釋疑┬庚一征問
│ │ │
│ │ └庚二答釋┬辛一總釋
│ │ │
│ │ └辛二別釋 
│ │
│ └己二明意

├丙二立義分┬丁一結前生起
│ │
│ └丁二正立義宗┬戊一總標
│ │
│ └戊二別說┬己一出法體┬庚一就體總立 
│ │ │
│ │ └庚二開門別立
│ │
│ └己二彰名義┬庚一明大義
│ │
│ └庚二顯乘義 

■ 第七卷

├丙三解釋分┬丁一結前起後
│ │
│ └丁二標列正解┬戊一標列
│ │
│ └戊二正解┬己一顯示正義┬庚一總標二門 
│┌────────────────┘ │
││ ├庚二各釋二門┐
││┌──────────────────────┘ │
│││┌────────────────────────────┘
│││├辛一釋心真如門┬壬一釋心真如相┬癸一正诠顯法體┬子一借言诠法
││││ │ │ │

■ 第八卷

││││ │ │ └子二顯法離言
││││ │ │
││││ │ └癸二明隨順悟入
││││ │
││││ └壬二即示大乘體┬癸一略標釋 
││││ │
││││ └癸二廣釋成┬子一釋空義
││││ │
││││ └子二釋不空義

■ 第九卷

│││└辛二釋心生滅門┬壬一正釋此心生滅因緣相┬癸一明染淨生滅┐ 
│││┌───────┘┌──────────┘ │
││││┌───────┘┌─────────────────┘
丙己庚壬癸┌───────┘
│││││├子一正釋心生滅┬丑一標名列義 
││││││ │
││││││ ├丑二依各釋┐
││││││┌──────┘ │
│││││││┌───────────┘
│││││││├寅一釋覺義┬卯一總立本始二覺 

■ 第一○卷 

丙己庚壬癸子丑寅 ├卯二別辨本始二覺┬辰一辨始覺義┬巳一總標淺深 
││││││││┌────┘ │ │
││││││││卯┌────────────┘ ├巳二詳示淺深
││││││││││ │
││││││││││ └巳三明淺深無性

■ 第一一卷

丙己庚壬癸子丑寅卯│
│││││││││└辰二辨本覺義┬巳一標二相
│││││││││ │
│││││││││ └巳二釋二相┬午一智淨相┬未一示相
│││││││││ │ │
│││││││││ │ └未二釋成
│││││││││ │
│││││││││ └午二不思議業相 
│││││││││
││││││││└卯三總顯四種大義
│││││││││
│││││││││四、緣熏習鏡


■ 第一二卷

丙己庚壬癸子丑│
│││││││└寅二釋不覺義┬卯一總明不覺依覺故無實
│││││││ │
│││││││ └卯二別示不覺虛妄相

■ 第一三卷

││││││└丑三總辨同異┬寅一標 
││││││ │
││││││ └寅二釋┬卯一釋同相

 

││││││ │
││││││ └卯二釋異相
││││││
│││││├子二明生滅因緣┬丑一明迷染因緣┬寅一總明依心故轉
││││││ │ │
││││││ │ └寅二別釋意及意識┬卯一釋意

■ 第一四卷

││││││ │ │
││││││ │ └卯二釋意識 

■ 第一五卷

丙己庚壬癸│ └丑二明悟淨因緣┬寅一明悟有淺深
││││││ │
││││││ └寅二詳釋淺深差別┐
││││││┌───────────────────────┘
││││││├卯一總明義深
│││││││
││││││├卯二別示次第┬辰一正釋悟淨次第┬巳一明離染心次第 
│││││││ │ │


■ 第一六卷

│││││││ │ └巳二明離不覺次第 
│││││││ │
│││││││ └辰二轉釋相應不相應義
│││││││
││││││└卯三結示二障
││││││
│││││└子二明生滅因緣┬卯一正辦
│││││ │
│││││ └卯二釋疑


■ 第一七卷

│││││
丙己庚壬└癸二明染淨熏習┬子一總標熏義 
││││ │
││││ ├子二釋熏習染法┬丑一正明熏義
││││┌───────┘ │

 

■ 第一八卷

丙己庚壬│ │
│││││ └丑二釋義差別

│││││
││││├子三釋熏習淨法┬丑一正明熏義
│││││ │

■ 第一九卷

│││││ └丑二釋義差別┬寅一釋妄熏義別
│││││ │
│││││ └寅二釋真熏義┐
│││││┌────────────────────┘
│││││├卯一總標
││││││
│││││├卯二別釋┬辰一釋體別┬巳一正釋
││││││ │ │
││││││ │ └巳二釋疑┬午一疑問
││││││ │ │
││││││ │ └午二答釋┬未一直約無明煩惱厚薄釋
││││││ │ │
││││││ │ └未二更約因緣互相成辨釋

■ 第二○卷 

丙己庚壬││ └辰二釋用熏┬巳一略標 
││││││ │
││││││ └巳二各釋┬午一釋差別緣
││││││ │
││││││ └午二釋平等緣
││││││
│││││└卯三結示
│││││
││││└子四結判斷與不斷

■ 第二一卷

│││└壬二顯示大乘體相用┬癸一顯示體相┬子一正顯示
│││ │ │
│││ │ └子二釋疑

■ 第二二卷

丙己庚 └癸二顯示用┬子一正明用即真如 
│││ │

 

│││ ├子二廣明隨機見別┐
│││┌───────────────┘ │
││││┌───────────────────────┘
││││├丑一總明隨機
│││││
││││└丑二別示見別┬寅一約所依識以判二身┬卯一標征
││││ │ │
││││ │ └卯二正明┬辰一明應身
││││ │ │
││││ │ └辰二明報身 
││││ │
││││ └寅二約機所見以判粗細
││││
│││└子三結示真如妙用 

■ 第二三卷

│││
││└庚三結示證入
││
│├己二對治邪執┬庚一總標二見 
││ │
││ ├庚二別釋二見┬辛一人我見 
││ │ │

■ 第二四卷

││ │ │
││ │ └辛二法我見 
││ │
││ └庚三究竟離妄┬辛一正明
││ │
││ └辛二釋疑

■ 第二五卷

││
│└己三分別發趣道相┬庚一總標 
│ │
│ └庚二別釋┬辛一釋信成就發心┬壬一征起
│ │ │
│ │ └壬二解釋┬癸一釋信成就┬子一正釋成就
│ │ │ │
│┌─────────────┘ │ └子二兼顯未成

■ 第二六卷

 

││ └癸二釋發心┐
││┌───────────────────────────────┘
││├子一釋所發之心┬丑一正釋
│││ │
│││ └丑二釋疑
│││
││├子二釋發心之行

■ 第二七卷

││└子三釋發心之益┬丑一正明勝益┬寅一約實明能
││ │ │
││ │ └寅二約權簡過
││ │
││ └丑二顯退不退┬寅一權說有退
││ │
││ └寅二實則不退 
││
│├辛二釋解行發心 

■ 第二八卷

││
│└辛三釋證發心┬壬一明分證┬癸一明所證┬子一明證體
│ │ │ │
│ │ │ └子二明起用
│ │ │
│ │ └癸二明心相
│ │
│ └壬二明滿證┬癸一正明
│ │
│ └癸二釋疑┬子一釋一切種智疑
│ │
│ └子二釋任運利生疑 

■ 第二九卷

├丙四修行信心分┬丁一結前起後
│ │
│ └丁二正說修信┬戊一正明修習信心┬己一總征
│┌─────────────┘ │
││┌─────────────────────┘
││└己二別釋┬庚一釋信心 
││ │
││ └庚二釋修習┬辛一總標
││ │
││ └辛二別釋┬壬一釋施門
││ │
││ ├壬二釋戒門 

 

■ 第三○卷 

││ ├壬三釋忍門 
││ │
││ ├壬四釋進門┬癸一總明精進意 
││ │ │
││ │ └癸二別示精進法 
││ │
││ └壬五釋止觀門┬癸一總標 
││ │
││ ├癸二別釋┐ 
││┌──────────────────────┘ │
│││┌──────────────────────────┘
│││├子一釋止┬丑一明修相┬寅一修前方便
││││ │ │
││││ │ ├寅二正明修法

■ 第三一卷

││││ │ │
││││ │ └寅三揀成不成
││││ │
││││ ├丑二明證相
││││ │

■ 第三二卷

││││ ├丑三辨魔事┬寅一示魔事相┬卯一明致魔之由 
││││ │ │ │
││││ │ │ └卯二明魔事之相┬辰一辨形聲 
││││ │ │ │
││││ │ │ └辰二辨起過
││││ │ │
││││ │ └寅二示對治法┬卯一治邪
││││ │ │
││││ │ └卯二皈正
││││ │
││││ └丑四勸修習┬寅一正勸
││││ │
││││ └寅二明益 

■ 第三三卷

丙戊癸│
│││├子二釋觀┬丑一明應修
││││ │
││││ └丑二明修相┬寅一明觀相
││││ │
││││ ├寅二示觀用┬卯一起大悲心

 

││││ │ │
││││ │ ├卯二因悲立願
││││ │ │
││││ │ └卯三依願起行
││││ │
││││ └寅三顯觀時
││││
│││└子三釋雙行

■ 第三四卷

│││
││└癸三結益 
││
│└戊二更示勝異方便┬己一泛明念佛除障
│ │
│ └己二的指求生極樂 

└丙五勸修利益分┬丁一結前起後

└丁二正說勸修┬戊一總勸 

├戊二別勸┬己一修學功德
│ │
│ └己二毀謗過失

└戊三結勸
甲三結施回向 
肆結示勸修

 

上一篇:徐文明教授:人間佛教與“四眾”共建
下一篇:徐文明教授:和諧世界從口開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