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卷
好,請大家大開《講義》第一一六頁,這一段我們講到有情眾生的因果相貌。
第三四卷
我剛出家的時候,經常聽老和尚開示說:「佛法的修學是心地法門。」我起初一直不明白這個道理,佛法不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嗎?其實「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佛法的基礎,它不是整個佛教重要的核心價值,因為外道也能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佛法不共的法門,其實來自於解脫道,而不是這個善業力,這個解脫道,就是老和尚常說的「心地法門」。這個「心地法門」怎麼說呢?我簡單的說明一下。如果你在打禅七、或者佛七,你一定會有一個所緣境去專注。比如說佛號,「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這個佛號的專注,就會把浮在表層的妄想,全部慢慢慢慢的消滅掉。妄想有二種:一種是表層的妄想;取而代之的是你內心深心處堅固微細的妄想,《楞嚴經》說堅固妄想。這個時候,當你的心寂靜到一定的時候,它開始浮現。這個表層的妄想它是流動的,它不是很堅固,你一破壞它就消失;但這個堅固妄想它不是,你可能在前生有某一種習氣的熏習特別重,它就會不斷的出現。你把它調伏了,它會再出現,調伏了再出現,這叫堅固妄想。很多人剛開始用功的時候,看到這個妄想現出一個雜染影相的時候,非常害怕。其實我告訴大家:那個不須要害怕。就是說,妄想它從內心生起,這個是依他起,問題是你內心面對這個所緣境的時候,你不能產生一個錯誤的聯想,就是你不要對它產生遍計執。就是說當一個雜染影相出現的時候,你可以诃責它。诃責以後,你說:诶,這個是苦惱相,會給我帶來痛苦的,這個是雜染相、是不淨相、是無常相。透過你正面的聯想,它這個影相就慢慢慢慢消失掉。所以我們經常說:「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亡。」很多人在用功的時候,錯認消息,他一直要把這個影相去掉,可是他不知道改變自己的觀念,這個是本末倒置。你對這個影相充滿了愛著,但是你不對治愛著的心,你要把這個影相去掉,怎麼可能呢?其實影相不要急著去掉,它是你修行的所觀境,你用诃責的心面對它,它自然會改變,所以講「遍計本空,依他如幻」。當你把遍計執去掉的時候,它的因緣法就會改變,所以你知道什麼叫「心地法門」?就是你心跟境接觸的時候,重點不在這個外境。有時候我們說:唉呀,糟糕了!我剛剛聽到一個不應該聽到的聲音、看到不應該看的的顏色!其實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影像進來的時候,你要如何面對!你是用愛著的心面對?或者是用诃責的心面對?這才是重點。就是你產生一個什麼樣的心靈聯想,這才是重點;重點不是它進來、或者沒有進來,這不是重點。我這樣子講,大家知道什麼叫「心地法門」了嗎?可能有些人知道。重點就是你要知道:你自己是用什麼心態來面對所緣境,這才是重點,而不是這個所緣境是雜染相、清淨相。這一段觀念懂了,你就知道前面的意思,也知道什麼叫做「遍計本空,依他如幻」,就這個道理。你所對治的是你自己錯誤的思想,而不是去改變外境,簡單說就是這個意思。這個外境是你的所緣境,你越多的外境,你可以產生越多的诃責,對你有更強的功力,這何樂而不為呢?你今天對外境產生執取,這個外境傷了你,也不應該說它傷了你,而是你自己傷了你自己,它只是個助緣。前面的二段論文都是在講這個觀念,講到有情眾生為什麼會產生生命、如何相續,其實深深的受到遍計執的影響。
辛三、說語義(分二:壬一釋標二處;壬二隨標別解) 壬一、釋標二處
前面是講有情的有漏因果,以下講聖人無漏的清淨因果。這以下有二段:「一、釋標二處;二、隨標別解。」先看第一段的「釋標二處」:
說語義者,謂先說初句,後以余句分別顯示。 或由德處,或由義處。
我們在表達諸佛菩薩的功德,這當中有二段:第一個先說明它的表達方式,我們的表達方式都是「先說初句」,先作一個總標;然「後」別釋,各別的加以說明,再「以余句」詳細的分別說明:佛教都是用總標跟別明來表達。前面這一段是講表達方式,這以下講表達的內涵。「或由德處,或由義處。」所表達的有「德處」,這個「德處」是講到佛陀的果地功德;「或由義處」,這個「義處」是講到菩薩因地的修行方法。在本論當中,功德有二十一個,菩薩的方法有三十二種,這以下會詳細的說明,這一段等於是一個總標。
壬二、隨標別解(分二:癸一長行;癸二頌) 癸一、長行(分二:子一由德處;子二由義處)
子一、由德處(分二:丑一引經;丑二釋義) 丑一、引經
這當中有二段:「一、長行;二、頌。」「長行」講到「德處」跟「義處」,「德處」當中先「引經」,然後再解「釋」經的要「義」。先看「引經」:
由德處者,謂說佛功德: 最清淨覺,不二現行,趣無相法,住於佛住,逮得一切佛平等性,到無障處,不可轉法,所行無礙,其所安立不可思議,游於三世平等法性,其身流布一切世界,於一切法智無疑滯,於一切行成就大覺,於諸法智無有疑惑,凡所現身不可分別,一切菩薩等所求智,得佛無二住勝彼岸,不相間雜如來解脫妙智究竟,證無中邊佛地平等,極於法界,盡虛空性,窮未來際。
┌不二現行────────────於所知一向無障轉功德┐ │ │
├趣無相法──────於有無無二相真如最勝清淨能入功德┤ │ │
├住於佛住───────────無功用佛事不休息住功德┤ │ │
├逮得一切佛平等性───於法身中所依意樂作業無差別功德┤ │ │
├到無障處──────────────修一切障對治功德┤ │ │
├不可轉法──────────────降伏一切外道功德┤ │ │
├所行無礙──────────生在世間不為世法所礙功德┤ │ │
├其所安立不可思議────────────安立正法功德┤世 │ │
├游於三世平等法性──────────────授記功德┤尊 │ │
最├其身流布一切世界────於一切世界示現受用變化身功德┤二 │ │
清├於一切法智無疑滯──────────────斷疑功德┤十 ┤ ├
淨├於一切行成就大覺───────────令入種種行功德┤一 │ │
覺├於諸法智無有疑惑──────────當來法生妙智功德┤種 │ │
├凡所現身不可分別──────────如其勝解示現功德┤功 │ │
├一切菩薩等所求智────────無量所依調伏有情功德┤德 │ │
├得佛無二住勝彼岸──────平等法身波羅蜜多成滿功德┤ │ │
├不相間雜如來解脫妙智究竟──隨其勝解示現差別佛土功德┤ │ │
├證無中邊佛地平等───────三種佛身方處無分限功德┤ │ │
├極於法界────────死際常現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功德┤ │ │
├盡虛空性──────────────────無盡功德┤ │ │
└窮未來際────────────────(究竟功德)┘ (印順法師)
這以下是講到佛的「功德」,「功德」當中有二段:第一個是「最清淨覺」,這是一個總標,佛功德的代表就是「最清淨覺」。從「不二現行」以下,有二十一種的功德是別說的。這個地方是引經,根據《華嚴經》把佛功德的總相跟別相先標出來;這以下第二段,再加以解釋:
丑二、釋義(分二:寅一釋說意趣;寅二釋德種類) 寅一、釋說意趣
這以下是無著菩薩解釋《華嚴經》的道理,這當中分二段,先說明它的「意趣」,再說明它的「種類」。
最清淨覺者,應知此句,由所余句分別顯示, 如是乃成善說法性。
這個「意趣」,就是說它的表達方式,我們都是先講總標。佛的功德有很多,一言以蔽之,就是「最清淨覺」,就是佛陀的功德是以智慧的覺悟做代表。因為他的覺悟是阿羅漢、菩薩所不能比的,所以加一個「最」,就是最圓滿的「清淨」智慧,這是我們對佛陀所有功德一個代表性的贊歎。其他的二十一句,事實上是從這一句功德而開展出來的個別差異,所以叫做「說意趣」,把佛的功德分成二類來說明。
寅二、釋德種類(分二:卯一略標;卯二別顯) 卯一、略標
開始解釋功德的總相跟別相,先看「略標」:
最清淨覺者,謂佛世尊最清淨覺,應知是佛二十一種功德所攝。
「最清淨覺」是整個「佛」陀「二十一種」差別「功德」的一個總持。佛教的功德,跟我們一般說的福報是有差異的。就是你今天創造一個布施、持戒、忍辱的善業力,它在你心中出現的時候,它對你心中的遍計執並沒有對治的力量。就是說你今天雖然產生一個善業力,但是過去很多很多錯誤的思想依舊存在,你過去有多少錯誤的思想,現在就有多少錯誤的思想;只是在這麼多的垃圾的錯誤思想當中,多了幾個珍寶,如此而已。這個善業力是共世間法的,其實一貫道、基督教也可以做到。而佛教不同的地方,乃至於它的功德:就是說佛陀在布施、持戒、忍辱的時候,多了一個心地法門、多了一分智慧的觀照。他每一個布施、持戒、忍辱的時候,都在觀照「遍計本空,依他如幻」,假藉這個善法的修學,來產生自我的調伏,這個是非常珍貴的,就是他每一個善法的修學,都生起光明的觀照。這個地方就是說,佛陀的功德雖然有這麼多,但是最根本的就是他心中有光明,這種光明能夠滅惡生善,調伏邪惡的思想,建立善良的思想,這個是總標──「最清淨覺」。這一段是總標,以下看「別」釋,我們先把它念一遍:
卯二、別顯
謂於所知一向無障轉功德,於有、無、無二相真如最勝清淨能入功德,無功用佛事不休息住功德,於法身中所依意樂作業無差別功德,修一切障對治功德,降伏一切外道功德,生在世間不為世法所礙功德,安立正法功德,授記功德,於一切世界示現受用變化身功德,斷疑功德,令入種種行功德,當來法生妙智功德,如其勝解示現功德,無量所依調伏有情加行功德,平等法身波羅蜜多成滿功德,隨其勝解示現差別佛土功德,三種佛身方處無分限功德,窮生死際常現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功德,無盡功德等。
這以下講到二十一種功德,跟前面是對比的。我們先看第一個,「謂於所知一向無障轉功德」,這是解釋前面的「不二現行」。這個「所知」就是對於我們所應了知的雜染因果跟清淨因果的差別種類,佛陀對於這個世間、出世間的因果,是無障礙的,這個地方是贊歎佛陀的後得智。佛陀很清楚的知道,你今天去佛堂拜了一部《八十八佛》會有什麼結果,他很清楚的可以告訴你。每一個法都有它的因果,佛陀都可以告訴你,就是對於「所知」是「無障」礙「轉」。這個是講到後得智。第二個,「於有、無、無二相真如最勝清淨能入功德」,前面是講後得智,這個地方是講根本智。佛陀對於「有相」的生滅法跟「無相」的寂滅法,都能夠達到一種無住的境界,遠離有相、遠離無相的一個平等法界。凡夫都是在生滅相的有相裡面產生執著,所以流轉生死;二乘人對於不生不滅的涅槃產生執著,結果障礙他的大悲;佛陀能夠遠離「有相」跟「無相」的執取,而進入到「無二相」真如的平等法界,所以他能夠入不思議的不二法門,他遠離「有」跟「無」這樣二法門的對立。這個地方是講到根本智。其實後得智跟根本智,這個功德都是在解釋前面的「最清淨覺」。「最清淨覺」其實就是一種智慧,這個智慧就是一個根本無所住的智慧、跟後得智的身心智慧這二種智慧。這二段是解釋智慧的一個總說,以下再看第二段。第二段是講到自受用的功德,依止根本智跟後得智,佛陀會產生一種自受用的功德。從三到七是講到自受用,八到二十是講他受用,第二十一是作總結。我們先看佛的自受用,三到七。看第三個,「無功用佛事不休息住功德」,這是贊歎佛陀的精進。佛陀在度化眾生的事業當中,他能夠不休息,能夠安住在「不休息住」,他沒有所謂的白天晚上這種必須要休息的分別。我們一般的菩薩發了菩提心以後,從事利他的事業,因為我們心中是一種有所得心,有所得它是一種對立的二分法思考,有成功、失敗的想法,有好跟壞的想法;這個有所得的心,就耗損我們太多的精神體力,所以我們必須要休息,不休息不可以。佛陀的心是一路平等的,所以他沒有所謂的休息,因為他的法界是一種平等的一真法界,他沒有對立的思考,他是永遠精進的,這個地方是贊歎佛陀的精進功德。看第四個,「於法身中所依意樂作業無差別功德」。佛陀在這個清淨的「法身」當中,他的「所依」(這個「所依」是佛陀的智慧,我空、法空的智慧。),還有他的「意樂」(這個「意樂」是大悲,不忍眾生苦,不願聖教衰的大悲。),佛陀在清淨「法身」當中,他的智慧跟大悲所產生的六波羅蜜「作業」的行動,是「無差別」的。我們凡夫菩薩,這個悲智是有差別的,雖然我們在因地的時候「緣境發心」,緣著十法界發了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成就菩薩的戒體。我們在緣境的時候應該是平等的,這個是正確,就是緣境發心所成就的第一個種子是平等的;但是當依止這個種子產生現行──就是啟動菩薩道的時候,是絕對不平等的,沒有一個人是悲智雙運、沒有一個人。有些人他在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時候,會把大部分的時間放在上求佛道,這就是為什麼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佛堂,很少跟眾生接觸;有些人他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跟眾生在一起,你在佛堂很少看到他存在,這個是大悲心,悲增上的菩薩: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事實,我們不要要求因地的菩薩就圓滿,因為每一個眾生都有他的想法、思想,我們都是帶著遍計執修行的。雖然我們的理想是「無遍計執」的平等法界,但是在因地的時候,都是對悲智有所偏差。但是,沒關系!因地有偏差,當結果到來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你總有一天會把悲智調成平等、總有一天,那就是成佛的時候。就是所謂「於」清淨「法身中」清淨大悲的「作業」,是安住在平等「無差別」的,這個是贊歎佛陀的智慧跟大悲。看第五個,「修一切障對治功德」。佛陀內心當中對於所有的障礙都可以破除:佛陀能夠用空觀,來對治內心的煩惱障;能夠用假觀,廣學一切世出世間的善法,來對治所知障。所以佛陀對煩惱、所知二障,他是能夠善加對治的,這個就是無障礙的「對治功德」。第六個,「降伏一切外道功德」。前面是講「對治」,這個「對治」是內心的對治,這個「降伏」是對外在因緣的降伏。佛陀對於「外道」所安立的言說,都能夠一一加以破除。「對治」是保護自己,但是佛陀身為三界的教主,他有責任保護眾生的善根,不受外道的染污。所以佛陀對於外道所安立的法,都可以用四谛、十二因緣、六度的法門一一的破除,他有降伏外道的功德。第七個,「生在世間不為世法所礙功德」,佛陀的大悲心來到「世間」,陪著眾生流轉;但是在流轉當中,他「不為世法所礙」。「世法」簡單的說就是八風:稱、譏、毀、譽、利、衰、苦、樂。這個八風簡單的說就是名跟利,名聞跟利養。我們一個菩薩,剛開始可能會重視這個利養──這些資具、財富,你可能會受這些利養所誘惑;慢慢慢慢年紀大了以後,這個六根暗鈍、利養也穩定了,所以年紀大的人要注意這個名聞,你就會很重視別人是不是贊歎你、別人心中是不是有你的存在?就會注意這個問題。當你注意的話,就表示你的菩薩道受到障礙,這就是「世法」。我們要行菩薩道,不可避免的,一定要跟世間法接觸;但是佛陀能夠避免「為世法所礙」。《華嚴經》上說:「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這個地方,三到七是贊歎佛陀內心自受用的功德,包括佛陀的精進、智慧、大悲,佛陀的善巧對治,跟佛陀的不為八風所動這種安住的力量。這都是講到佛陀的自受用。以下八到二十講到他受用──利他的功德。
第八個,「安立正法功德」,佛陀要利益眾生當然是「安立正法」。佛陀為人天種姓的眾生(他的思想當中,只有因果的思想,你要叫他建立出離的思想是不可能的。那誰代表所以佛陀為他)講五戒十善;佛陀為只有出離心、沒有大悲心的眾生講二乘法;為悲智雙運的眾生講菩薩法:所以佛陀能夠善巧的,因應眾生的差別而「安立正法」,也可以說是安立五乘的正法,這是佛陀的善巧。第九個,「授記功德」,「授記功德」是贊歎佛陀的三明:佛陀有宿命明,通達過去的事情,佛陀知道你過去生中,做過什麼樣的惡事、善事;佛陀有漏盡明,知道你現在干什麼;佛陀有天眼明,也知道你以後會怎麼樣。所以佛陀能夠為不退轉的菩薩作「授記」,就是他能夠通達三世的因緣。他為什麼通達呢?因為有三明。這個是講授記的功德。第十個,「於一切世界示現受用變化身功德」。佛陀的正報色身,能夠普門「示現」,為聖人示現受用身(受用身又叫報身、功德報身),佛陀為凡夫示現變化身。這個普門示現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你修本尊相應法。修本尊相應法,你一定要跟本尊的功德接觸。你說:我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當然佛的身相、佛的功德、佛的名號,都代表阿彌陀佛。所以當你創造一個聲音──阿彌陀佛,其實這個佛就存在了。就是說,佛陀他如果不能夠普門示現,那我們要歸依佛陀會有困難──佛你在哪裡呢?我想歸依你,但是你到底存在什麼地方?所以佛陀必須要能夠普門示現,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跟我們感應,那這個對我們是非常重要,他能夠其身流布在一切的凡夫跟聖人當中,一定會讓你有辦法跟他接觸的。第十一個,「斷疑功德」。眾生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有任何的疑惑,佛陀都能夠善巧的破除。第十二個,「令入種種行功德」,這個「行」是眾生的心行。佛陀會知道:你過去生當中,有打過什麼妄想、累積什麼樣的煩惱跟錯誤的思想;以及你在三寶當中,栽培什麼善根。所以經典上說:眾生的心行,就像大雨的雨滴這麼的多;但是佛陀的大圓鏡智,如來悉知,如來悉見。就是說你打過什麼妄想,佛陀都知道。他知道,他才有辦法度化你,所以他能夠「令入種種」眾生的心「行」。第十三個,「當來法生妙智功德」。這個「當來法生」是說,我們可能某一種善根還沒有生起,但是已經具足這個善根生起的可能性,這個時候佛陀他會啟發你的。在注解上說:阿羅漢只能夠啟動你已經成就的善根。一個阿羅漢,他看到你過去沒有善根,他就把你放棄了,他不會創造善根給你,不可能。就是說你有善根,他度化你;你沒有善根,那對不起,他就放棄你。但是佛陀不同,他看到你的心中沒有這個善根,但是有可能會成就這個善根,佛陀不會放棄任何努力,未種善根者能令種善根,佛陀會把經典留下來,講出一個偈頌讓你來唱誦。所以佛陀滅度以後,還是為眾生留下很多很多可以啟發善根的力量。比如說經典的流通、爐香贊等等,祖師大德,都是有這種「當來法生妙智功德」,佛陀是不放棄任何努力的。第十四個,「如其勝解示現功德」。「如」者隨順,佛陀能夠隨順眾生的「勝解」、理解,來「示現」種種的身口意。比如說《阿彌陀經》有這個天人、阿修羅、鬼王、大蟒蛇:每一個眾生見到佛的身口意,都是他自己喜歡見到的身口意,佛陀能夠隨順眾生的理解,來作種種他歡喜的示現。第十五個,「無量所依調伏有情加行功德」。佛陀能夠作為「無量」眾生的「依」止,來「調伏有情」在「加行」當中所產生的障礙。我們在修行當中,有很多很多的煩惱跟業障,佛陀會告訴你:在這個時候你應該怎麼去觀想,去作突破。第十六個,「平等法身波羅蜜多成滿功德」。佛陀這一念清淨的「平等法身」當中,他的六「波羅蜜多」是圓「滿」成就的。我們菩薩的六波羅蜜多是不圓滿成就的。就是說有些人他布施的善根強,一個人的布施善根強,他的思想當中,他對於布施產生很多正面的聯想,他一直認為布施會讓他產生安樂,他可能對持戒沒什麼感覺;有些人他持戒的善根強,但是他對布施沒有興趣:所以眾生有很多的聯想,所以他的六波羅蜜多是各有各的偏重,只有佛陀才是六度圓滿成就的。第十七個,「隨其勝解示現差別佛土功德」,這個地方是佛陀的依報。佛陀在示現「佛土」的時候,是隨順眾生心中的希望、或者說是心中的理「解」,「示現」種種的國土,雖然同在一處,但是不加混亂,每一個人都看到自己相應的國土。第十八個,「三種佛身方處無分限功德」。佛陀的「三身」──應化身、報身、法身,是同時存在的,三身是一體的。你是凡夫,你見到佛的應化身;你是聖人,看到佛的報身:都是在同一個地方看到,這三身是一體的,他沒有所謂的前後左右的差別。第十九個,「窮生死際常現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功德」,這個地方是講到佛陀利益眾生的時空,這個對我們很重要。就是說佛的功德不得了,他能夠幫助我們──栽培善根、破除煩惱。我們又能夠很快的去憶念他,馬上跟他感應道交。但是我們現在很在乎的是:佛陀他到底存在多久?什麼時候會消失掉?這個地方回答說:「窮生死際常現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功德」,佛陀是不入涅槃的,這個地方很重要。在經典上說:「佛觀諸眾生,猶如羅 羅,雲何捨大悲,永入於涅槃?」佛陀是不入涅槃的,換句話說,你隨時需要佛陀,他永遠跟你同在。「窮生死際」,只要你的生死還沒了,他永遠會陪伴著你。第二十個,「無盡功德」。前面是講時間,這個地方是講空間。不管你在什麼地方,佛陀都能遍一切處的跟你相應,佛陀在空間上是沒有障礙的,所以說時空無盡。那這個「等」就是最後一個,「窮未來際究竟功德」,把前面的功德作一個總結:他是盡未來際的時空無盡,相續的存在法界當中,來陪伴所有的菩薩成長,叫做「等」。這以上是講到佛菩薩的二十一種功德。
我們看到這些功德,我們會有信心;但是從修行的角度,我們會比較偏重因地。就是這個功德是怎麼產生的?這是我們比較在乎的。這個功德的產生,從論文上簡單的說,就是「最清淨覺」,就是你要經常保持一個根本智後得智的觀照,就是無住而生心、生心而無住,這在佛法是比較高的標准。我們初學的標准,有人會說:啊,你剛出家,多拜佛、多修習褔報。其實這對一個善根還沒有真實上路,煩惱粗重、善根薄弱的菩薩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法門。「你不要講那麼多,到廚房去!」六祖大師看到五祖的時候,(五祖)诃責他:「舂米去!」再看看:诶!這個人煩惱淡薄、善根深厚,才傳給他修行的心地法門,傳給他一個密法(哈──)。其實這個密法就是一種觀照。這個觀照,你說你在觀照,沒有人知道。你看老和尚,整天就是打板出來吃飯,唱爐香贊的時候出來拈個香(哈──),你看不出他在修行。但是他修行會讓你看得到嗎?這個內心的觀照,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煩惱起來的時候,他是怎麼去調伏?怎麼去扭轉?只有他自己知道,所以叫做密。所以六祖大師說:「密在汝邊。」密,你不能跟我求,密是你自己去體會,你自己產生光明的東西,我只能告訴你成就密的方法。不過我們不要把佛法太神秘化,佛法重視因緣觀的,就是你有這個因緣,就有這個功德。佛法的密有二種:一種是無住,一種是生心,二種。就是以空觀來對治你的遍計執,以假觀來帶動你的大悲,大方向是這二種。當然這二種,每一個人在修行的時候,都會有所偏重。但是在修行當中,我必須要提醒大家注意,就是:佛法的中心思想,是中道思想。如果你空觀太強,你要以假觀來輔佐之,因為你空觀太強,你的心太沉悶,一個人的心太沉悶,會讓一個人「不樂眾善,忘失大悲」,你對善法的修學沒有好樂。比如說我們剛才講到二十一種功德,有些人看了以後非常感動,有些人看了以後沒有感覺。如果你看到佛陀的功德沒有感覺,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警訊出現,就是你有可能會墮入聲聞種姓,你的空觀已經造得太強了。所以一個修行人就是很務實的面對自己,不斷的修正自己。因為你那個方向,已經是往某一個方向偏差了,你這個車子已經往這個方向開了,你如果不調整,一切法因緣生,這個水流就這樣下去了。所以空觀太強的時候,用假觀對治,修習假觀,思惟眾生的苦、思惟佛菩薩的功德,你應該要帶動你的心去好樂、追求;有些人假觀實在修得太強,假觀太強就容易有攀緣心,這個時候就以空觀來對治。你假觀太強的時候,你就要以空觀來調伏你有所得的攀緣心。
所以我們很難說哪一個法門對你是妙法,就是「契機就是妙法,治病就是良藥」,就是這樣子。佛陀滅度以後,把所有的法寶(這些藥)都留在世間,你自己去為自己選擇適合的藥,就是這樣子。但是你在抓藥之前,你要知道一些基本觀念。所以我們修學佛法,大家要知道,你不一定要懂很多的名相,也不一定要懂很多的道理;但是基本的觀念,「吾道一以貫之」,就是你要融會貫通,你要知道整個佛法的大綱在講什麼,這個地方你要掌握得住,否則你一輩子要依止善知識。你把這個大綱掌握住了,有些基本的觀念,你就可以修行。用你的生命,去體驗你心中的法,不要急。所以《攝論》講這麼多,其實有二三句觀念讓你受用,你今生就夠本了。你掌握它的中心思想:什麼叫遍計本空?為什麼它否定了以後,又加以肯定,又加以依他如幻?所以你學經典,一定要善知宗趣。不要說學大乘論,所有的經典都是這樣,你一定要「吾道一以貫之」,融會貫通。你學戒律也是這樣,戒律的基本精神在哪裡?你要融會貫通,其他枝枝葉葉這些差別的思想,用根本思想來統籌,你就會清楚什麼時候該開、遮、持、犯。所以我總覺得佛法不在多,但是你要抓住它的綱要,這個地方很重要。當然你也不要太過急迫,我們要求自己:只要不斷的產生觀照,反省自己,天天保持進步,這就非常吉祥了。佛法不在於暴飲暴食,突然間進步很多、突然間退步很多,這種修行是不穩定的。佛法是強調點點滴滴的,那種功力才真實。我今天比昨天進步一點點,我明天比今天進步一點點,這樣子就非常值得贊歎。因為你的生命,後後超勝前前,充滿了希望。當然你要進步,你就要抓住進步的因素在哪裡。如果你抓到這個重點,不斷的產生觀照,那麼以佛法的因緣觀來說,你一定是進步的。好,我們今天的課就講到這裡。我們回答二個問題。
問:根據這本書的說法,它說事一心只要達到未到地定。
可是弟子聽過,事一心就是證得阿羅漢果,這二種的說法有什麼差別?
答:這個事一心,我先不說這部論的判教。不過我必須先指正一件事情,事一心即是證阿羅漢果這個是錯誤的說法。阿羅漢果是小乘的,你的這念佛法門證到阿羅漢果,這算什麼?念佛法門一開始是發菩提心的。事一心是斷見思,斷見思惑是菩薩的階位;阿羅漢果是小乘的果位,只有發出離心的人才證阿修羅果。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 不過事一心的說法,祖師的確有很多判教的不同。我個人的習慣,是用蕅益大師的判教。蕅益大師認為:事一心是一個很大的范圍,它不是一個點,它是一個片狀的東西。從些微的專注,到斷見思惑,這一段都叫事一心。所以事一心不亂,它是一段很長很長的時間,從內住、等住、安住,到等持、未到地定,乃至於到斷見惑、斷思惑,只要未破無明之前,這一大段都叫做事一心。
問:理一心時,佛號確實會自然脫落嗎?它在圓教五十二階位是哪一個階位?
答:這個理一心,他是入了理體,所以他至少是別教的初地、圓教初住的法身菩薩,破無明證法身。我們把這個內容說一下(這樣的判教可能大家不是很清楚),簡單的說事跟理的差別。事是對立的──善惡的對立、你我的對立。所以我們念佛,剛開始是歸依,「我是業障凡夫,彌陀是萬德莊嚴」,這是對立的。但是沒關系,我歸依你,「即眾生心,投大覺海」,我承蒙你的加持。所以從你剛開始念佛,到你斷見思的時候,你都是這樣的思考,能歸依的心、所歸依的佛是對立的,這個叫事一心不亂。但是你內心當中已經達到一定的寂靜力量,所以叫一心。這一心當中,「對立未亡」,所以叫事。什麼叫理一心呢?就是你念到最後,「能念所念性空寂」,沒有所謂的誰歸依誰,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個時候你的心入了一種不二法門。你沒有說「我在念佛」,這個時候你的心進入所謂的法界一聲,你再也不產生能念的聲音跟所念的佛,就是一種聲音,入一真法界,這個時候入理一心。 不過這個地方,我必須糾正一個錯誤──理一心不亂的時候,佛號確實會脫落嗎? 這個地方很多人會錯誤,诶,我念佛的時候,念到最後,我理一心了,把佛號丟掉。這個地方有二種情況,其實生命就是抉擇。如果你不是修淨土,你無志於求生淨土,你把佛號當作調伏煩惱、成就斷惑證真的一個所緣境,那你到理一心的時候,你可以把它捨掉,因為它只是扮演你修行的一個過程,它只是一個過程。禅宗很多人把佛號當過程,他把佛號帶動起來的時候,他不是修歸依,他是說「念佛是誰」?因為他沒有佛號的時候,他不能帶動心念。那佛號帶動起來的時候,他的心念也帶動起來,這個時候他對於這個所緣的佛號沒有興趣。他是回光返照,我為什麼能夠念佛?去照了那個能念的心,然後一直照進去,結果找到他的本來面目,他把佛號當過渡時期。我們也尊重這樣的選擇。但如果你站在淨土的角度,你要知道講一句話說:很多人總是覺得佛號障礙他的空性。說:障礙你空性的是你心中的執著,不是這個佛號,佛號它只是一個聲音。一個觀念:當你把佛號捨掉的時候,就表示你跟阿彌陀佛沒辦法感應道交了,你就是自力法門,不管你在什麼時候,你是等覺菩薩也是這樣。感應道交是雙方面的,能感跟能應。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得很清楚,感應絕對不是單方面的,以佛陀的力量,都不能夠以單方面的力量來創造感應。佛陀說:「十方諸佛憫念眾生,如母憶子。」佛陀憶念眾生,如母親憫念兒子,這個兒子如果從來不憶念母親,母子二個一輩子也不可能會相見的。我憶念你,你不憶念我,我們二個永遠不可能相見。以佛陀的力量,都不能夠以自己的力量去創造感應。一定是我憶念你、你也憶念我,我們的生命才會有交集。所以大家要知道,淨土法門它的重點在於感應道交,它是一個他力的法門。那你把佛號捨掉,表示你放棄往生,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你沒有感應的因緣。至於放棄往生好不好?這個我們不加以評論,那是你個人的抉擇。但我敢肯定,當你把佛號忘掉的時候,你心中入空性的時候,你是不可能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的,因為你沒有感應的因緣。沒有因緣而出現果報,那這個就自然外道,無因緣而生嘛。所以理一心的時候,佛號是不是須要脫落?那就看你當初念佛的時候,你的動機是什麼?如果你為了求往生而念佛,那你的佛號不能捨,任何時候都不能捨。蕅益大師蕅益大師蕅益大師說:「一一理性具足莊嚴,一一莊嚴全體理性」,一一莊嚴它本身就是空,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也不礙真空。如果你覺得這個佛號存在的時候,對你修空觀有障礙,那表示你這個空觀是有問題的。如果說莊嚴一定會影響空觀,你看佛菩薩很多的功德都是跟莊嚴有關系,《華嚴經》的功德都是跟莊嚴有關系!所以理論上,你成就法身以後,你還是可以去憶念佛的功德,當然你的意境會更高,這就是所謂的真空妙有。至於這個時候你該不該捨佛號?那就是要看你當初念佛發的心是為了什麼來決定。當你把佛號捨掉的時候,那表示你跟佛號的感應就從此結束了,你開始走自力法門。如果你有志於求生淨土,你隨時隨地不能捨離佛號,因為這個佛號是你的本命元辰,不是過渡的一個工具而已,它是你的本命元辰,那是要通身靠倒的。所以這個地方,不同的因緣法,會有不同的結果,這個大家要弄清楚。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