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講大家打開《講義》第一三○頁:
丑二、悟入依他起性(分二:寅一乘前雙問; 寅二依問別答) 寅一、乘前雙問
第四○卷
我們這一段講到大乘的止觀,大乘止觀它的一個主要重點,就是修學「遍計本空,依他如幻」。當我們想要從痛苦當中得到解脫之前,我們一定要先知道為什麼會有痛苦。從大乘佛法的因緣觀來說,「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就是這痛苦是內心引生的,不是外境引生的。也就是說我們內心當中,經常生起一種不平等的單向思考,落入有所得的好壞得失當中,所以我們產生了很多的痛苦。這個時候,佛陀要我們修四尋思,用這種雙向的否定思考,使令我們安住在一種平等的、無分別的內心狀態,這個地方就是我們講的破遍計執。當我們破遍計執以後,我們知道一切法沒有好壞得失的概念,它只是一個因緣。這個人、這個事,只是我生命當中要實踐斷惡、修善、度眾生的一個歷練對象,如此而已。它沒有所謂的好壞,它只是你斷惡、修善、度眾生的一個所緣境界而已。這樣菩薩才能夠沒有罣礙、沒有恐怖的去做該做的事情。這是前面的大意,就是破除對外境的執取。以下的「悟入依他起」,其實它的內涵是進一步破除對內心的執取。前面是破所取相,這個地方是破能取相。分二段:「一、乘前雙問;二、依問別答」,也是一個「問」跟「答」。我們看「問」的部分:
於此悟入唯識性中,何所悟入?如何悟入?
我們前面已經破了所取相,現在我們想要進一步「悟入唯識性」更深一層的內涵,就是破除能取相。破能取相這當中有二個問:第一個是「何所悟入」?第二個是「如何悟入」。「何所悟入」是說明悟入的淺深差別,「如何悟入」是說明悟入的方法。「悟入」的方法是一個總說,「何所悟入」是別說,它的淺深差別。我們看「答」:
寅二、依問別答(分二:卯一答何所入;卯二答如何入) 卯一、答何所入(分二:辰一標列三性;辰二釋入所依) 辰一、標列三性
「依問別答」當中分二段:第一個是「答何所入」,第二個是「答如何」悟「入」。「何所」悟「入」是說明悟入的淺深差別,這當中有二段:第一個「標列三性」,第二個「釋入所依」。先說明三種體性是我們應該悟入的,看論文:
入唯識性,相見二性,及種種性。
事實上我們在修唯識觀,唯識觀的一個次第,是先破所取相,再破能取相,最後才悟入平等法界。這當中有三種性是應該悟入的:第一個「入唯識性」,第二個「相見二性」,第三個「入種種性」。前面的「入」是通於下面三段,悟入的意思。這個地方是把我們在修唯識觀,所要悟入的三種體性,先作一個總標。下一段會詳細的說明什麼叫「唯識性」?什麼叫「相見二性」?什麼叫「種種性」?我們看一三一頁:
辰二、釋入所依
若名、若義,自性差別假、自性差別義,如是六種義皆無故;所取、能取性現前故;一時現似種種相義而生起故。
我們在破除的時候,剛開始先破除外境的執取。外境怎麼有呢?是「若名、若義,自性差別假、自性差別義」,有「六種」的「義」相。這「六種義」相我說明一下,古德解釋「六種義」相就是:「名」,名言;名有名的「自性」;名的「差別」,這三種。第二個「義」;義有義的「自性」;義的「差別」,也是三種。名、名自性、名差別,義、義自性、義差別。總而言之,就是一個名言,由不同的名言產生不同的義相,而創造了自性跟差別,這個前面都破除過了,破除外境的執取。第二個「所取、能取性現前故」,「所取、能取」是說,我們現前一念心識,當它不生分別的時候,它是平等平等,沒有能所的對立;但是你心一動,不管往好的地方動、或者往壞的地方動,它就落入一種對立,能分別的心、或者叫能取的心,一個是所取的境。我們這一段其實所要破的是第二段,就是這種「能取、所取」的對立,內心的對立。前面是對外境的執取,現在是進一步把內心對立的心、有所得的心,用觀照的智慧把它抹平。所以這個「能取、所取」的心,這種「現前」的對立,應該要悟入、要把它消滅的,這是第二段。第三段「一時現似種種相義生故」,其實第三段是一個總結,把前面外境的執取跟內心的執取相互的作用,就創造很多很多相「似」的「義相」,這個「相似」的意思就是虛妄,很多很多虛妄的義相就「生起」。就是我們剛開始心一動的時候,產生「能所」,然後能所的交互作用,就產生很多很多的相「似義」相,這個都是遍計執的相貌。
這個「遍計執」我們再說明一下。「遍計執」的生起就是我們心中的聯想──名言。就是我們經過不同教育的熏習,還有我們自己虛妄的分別,這二個和合,每一個人產生不同的聯想,而這個聯想就會主導你的行為、主導你命運的差別。比如說我們這個現實人生,一般的價值觀有三種:情、理、法三種。「情」,身為一個眾生,心中的喜怒哀樂誰也不能否定,每一個人都有情感;但是情感是最危險的東西,當這個情感失控的時候,這個世界要大亂。所以每一種文化,其實都是在調伏我們的情感。身為人類跟動物不同,動物把飯吃飽了找一個地方睡,它的情感不必去調伏,因為它的生命不想提升;但是人道的眾生,你沒有用文化來調伏情感,那這個世界就會大亂。我們可以從美國的文化和中國文化,對情感的調伏作一個說明。西方文化在調伏情感,他們的教育方式、思考方式,是用法來主導這個情,這個理是被法所收攝,它是以法為主,他們的思考是這樣的。你看在美國,現在要訂一個法令:我們上車以後,每一個人都要系安全帶。當初這個法令要定的時候,很多人起來抗爭,甚至於發生肢體的暴動,打得頭破血流。他說:為什麼要訂「要系安全帶」呢?國家說:這是為大家好。我們不必你為我好,我們自己可以作主。雙方面就抗爭,到最後,這個立法只要通過、頒布,經過國會的辯論,通過以後,到了第二天,不管你同不同意,美國人只要這個法令訂下去,第二天每一人上車,就把安全帶系上。他們的情感可以被這個法所收攝,因為他們從小就是這樣的教育,他們的聯想是這樣,他們是以法來調這個情。中國社會不同,中國人的社會是以理來調伏情感。你看我們開車就知道,你看到了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又寬又大,如果這個法令說:這個地方限速六十公裡(呵──),沒有人開六十公裡的,大部分都是開八十、一百,頂多到了有照相的地方,稍微停慢一點,大家都停下來,你看大家都停下來,你就知道前面有問題了,過去以後大家加快。所以中國的法令只要不合理,這個法律就沒有存在價值,中國人是用理來攝這個情感。所以中國人常說:你這個人不講道理。我們很少說:你這個人不合法。所以當一個國家裡面,它的名言、名字,經常出現這個名字的時候,就是他們固定的思考:這件事情不合理,我不做。所以中國人是一個講理的社會。你看只要是一個公眾人物,不管政治家、企業家,在美國,很多都是鑽法律漏洞,他做的事情合法,但不合乎道德的情理,一般人可以接受。他沒有犯法嘛!他不合理,那是他的私生活,這個我們管不著。美國人可以接受這樣的事實存在。在中國社會,你身為一個公眾人物,你雖然擺明了合法,但是不合乎天理人心,那你為世所不容,你遲早要下台。所以我們要知道,美國是一個處處講法的社會,它的思考是這樣,所以美國人他們的思考是一種定量的分析、定量的分析。美國人做什麼事情,他強調數據、精准。中國人是講理的,他是偏重在定性分析,他重視概念原則。所以我們應該了解這二個不同名言,所產生不同的社會相貌。從佛法的角度,這都是遍計執,只是因為遍計執的方向不同,所以帶動了不同的生命現象,所以這個叫做「一時現似種種相義,而生起故」。就是你剛始接受這樣的教育,所以有這樣的文化、有這樣的思考,所以這個社會普遍就有這樣的一個價值觀、有這樣共同的行為、有這樣共同的命運產生。我們生命的緣起,是這樣產生的。好,了解生命緣起之後,我們以下開始要對治了:
卯二、答如何入(分二:辰一喻先所執;辰二喻此依他) 辰一、喻先所執(分二:巳一譬繩上蛇;巳二顯義無有) 巳一、譬繩上蛇
應該怎麼辦呢?怎麼悟「入」這樣一個真實相?這個地方有二段:「一、喻先所執;二、喻此依他」。先說明「先所執」,這當中有二段:第一個「譬繩上蛇」,第二個「顯義無有」。先講出一個譬喻:
如暗中繩,顯現似蛇。
我們凡夫的遍計執是怎麼回事呢?就是在這黑「暗」的地上,有一條「繩」子盤繞著,因為光線不清楚,我們的心透過六根去接觸這條繩子的時候,出「現」一個「蛇」的影像:唉呀,這是一條雨傘節!接著我們就產生很多聯想:這條雨傘節是有毒的,會傷害我的,我應該趕快逃避它。這樣的一個聯想,都是因為從這條繩子產生蛇的影像以後,才有這麼多的聯想,當然就會有不同的行動、有不同的結果。這所有的聯想,都是從繩子的錯誤認知而產生的。我們看第二段「顯義無有」:
巳二、顯義無有
譬如繩上,蛇非真實,以無有故。
當我們在黑暗當中,我們把光明打開,透過智慧的觀照,把電燈打開,唉呀!這條「繩」子根本不是「蛇」。「蛇非真實」,蛇的體性是我們的妄想捏造出來的,「以無有故」,因為它的實體是不存在的,是我們一念的聯想才有的。這個地方的「譬」喻,從這條繩子變成蛇的聯想,是說明我們的心去接觸這個依他起的果報,其實沒有一個人真正活在當下的因緣,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聯想當中,從一個受用的果報來說。所以智者大師作一個譬喻說:凡夫的心接觸財色名食睡的時候,這個五欲,每一個人產生不同的感受,如果這個五欲的感受是真實的,應該每一個人都一樣,其實不同,每一個人的感受不同。為什麼會有這種感受呢?智者大師講一個「狗嚙枯骨」的譬喻說:一只饑餓的狗,它總是認為向外追求是快樂的。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干枯的骨頭,已經沒有味道了,這個時候,狗去啃這個骨頭,七啃八啃,就把自己的舌頭咬破,流了很多的血。它吃到了自己的血說:唉呀,這個骨頭真是甜美。其實它所吃的不是骨頭釋放出來的血,是它自己流出來的血。這個比喻是說:我們睡覺的時候、我們得到財富的時候、我們得到飲食、很多五欲快樂的時候,其實這些都不能給你快樂,是你自己產生很多的聯想,而這個聯想給你快樂,你自己的妄想給你快樂,因為五欲不是功德相。你要是在三寶當中修行,念佛、念法、念僧,這個寶,那是一個法喜相,那真是有功德,它的確能夠釋放到你心中,產生寂靜安樂。但是我們在世間法上的快樂,其實都是自己的聯想創造出來的,就好象我們看到繩子,有些人以為是雨傘節、有些人以為是龜殼花、有些人以為是青竹絲,這個道理是一樣的,其實都是活在自心的妄想當中,所以這個地方叫做「喻先所執」,就是前面我們所破的執著。這個地方,是破除對外境一種不平等的執取。這以下第二段是我們正式所破的:
辰二、喻此依他(分二:巳一譬見繩時應滅繩覺; 巳二顯入唯識識覺當除) 巳一、譬見繩時應滅繩覺(分二:午一見繩起覺; 午二依細覺除) 午一、見繩起覺
這個地方有二段:第一段「譬見繩時應滅繩覺」,第二段「顯入唯識識覺當除」,先講譬喻,再合法。看譬喻,譬喻當中,見到繩子的時候,應滅繩覺,我們看論文:
若已了知彼義無者,蛇覺雖滅,繩覺猶在。
我們前面以無分別智,來破除心中對外境的聯想,這個時候慢慢的了解到「彼義無者」,這個心外的義相是不可得的,所謂的好壞得失、長短方圓,都是我的聯想創造出來的,這個外境的義相是不存在的。這個時候,「蛇覺」消「滅」,外境的執取消滅,但是「繩覺猶在」,你只要起觀照,這個心就是不平等,還是有對立的,所以依他起這種觀照的有所得的心、微細的心,這種「繩」子的「覺」還存「在」,因為我們看到繩子,就表示它不是桌子、不是椅子,因為它的本質是麻。但是麻可以編織成繩子,也可以編織成桌子,也可以編織成椅子,繩子是麻其中的一種作用。如果我們只是在繩當中產生執取,這個時候還是一種微細的法執。所以說這個時候,雖然破了這個繩錯誤的理解,但是還存在繩子的執取,這個時候應該再進一步破除。怎麼破除呢?
午二、依細覺除
若以微細品類分析,此又虛妄,色、聲、香、味、觸為其相故。此覺為依,繩覺當滅。
我們怎麼去面對這個繩子的執取呢?你要進一步觀察,用各式各樣差別的「品類」來「分析」。說這條繩子是什麼品類所成的呢?是「色、香、味、觸」,它是由顏色、香氣、味道、觸覺這四種法所構成,離開這四種法,這條繩子就不存在了。所以以這四種法當作依止,加以「分析」、觀察,這個時候對「繩」子的執取就慢慢消「滅」了,這個時候,我們就正式的看到麻,悟入了圓成實的平等性。這個地方是講出譬喻,從看到蛇,然後回歸到繩子,回歸到麻。這以下合法:
巳二、顯入唯識識覺當除(分二:午一除迷亂覺; 午二依真實覺) 午一、除迷亂覺
如是於彼似文、似義六相意言,伏除非實六相義時,唯識性覺。猶如蛇覺,亦當除遣。
當我們在破除心中的聯想,我們開始用雙向聯想,去對治單向的聯想,使令內心平等,這個時候就「伏除」了外境「六」種義「相」的差別,生起了「唯識性覺」。「唯識性覺」就是說,你那個能觀照的心的執取還在。這怎麼辦呢?你要觀察其實能觀照的心,它也是唯心所現的一個因緣,因為你聽聞佛法、如理思惟,才有這個觀照力。這個時候你對這個觀照力,應該慢慢的讓它保持平等,這個時候「猶如蛇覺,亦當除遣」,它也是一個因緣所生法,它的本性也是畢竟空寂的。我們在破除遍計執,是由外而內、由粗而細,剛開始對治外境的執取,然後到最後能觀的智慧也要把它捨離。
有一個禅師,他長時間閉關修行,很有心得。有一個同參道友去參訪他說:禅師啊,你這幾年的修行,意境如何?這個禅師說:我剛開始住茅蓬修行的時候,我的心中丟掉了一頭牛。慢慢慢慢我這幾年,我心中丟掉一把火(哈──),是這樣子,這是我的意境。我們剛開始是用那個火把的光明,把這個牛慢慢調伏,這個牛就是向外攀緣的一個外境的執取。你剛開始能夠調伏對外境的執取,是你心中的平等觀,你經常用雙向否定的思考,把你不平等的單向思考抹平;但是到最後,那個雙向思考也要捨離,這火也要捨離。所以我們學《唯識三十頌》,一個人要入聖位,說是「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就是到最後「智都無所得」,你能觀的智,
當初是在破遍計執,這個遍計執被你破壞以後,你能觀的智也要把它抹平。所以這個地方講:「猶如蛇覺,亦當除遣」,這個唯識的信解、這種觀照智,也要慢慢的把它「除遣」。最後,我們看總結:
午二、依真實覺
由圓成實自性覺故。
這個地方就開始悟入「圓成實」,悟入到一個平等不二的法界。外道的修學,它的重點在修禅定。但是諸位要知道,一個人要修禅定,他要成就禅定,一定要遠離外境的執取,所以前半段的工作──破除外境的執取,佛弟子跟外道是相同的,方便不同而已。禅定是心中有一個所緣境,然後遠離對外境好壞得失的執取,外道是用止的力量來脫落外境的干擾,佛弟子是用觀,差別在這裡,但是結果都是要先脫離外境。但是外道成就禅定以後,他脫離了外境的執取,他內心那個禅定的心力、那個執取,能觀的那個禅定沒有消失掉,所以外道得禅定都產生大我的思想,他有自在力!佛弟子不同的是,他從雙向的觀照力,破除外境以後,他能觀的智也要捨離,才能夠入平等法界。所以這個地方大家要知道,否則會變成一種大我思想。這一段的悟入依他起,是破除能取的心,能觀照的智慧也要慢慢的調伏。
丑三、悟入圓成實性(分二:寅一結前起問; 寅二顯義正答) 寅一、結前起問
透過前面的破所取相、破能取相,這個地方作一個總結,這當中有一個問跟答。我們先看問的地方:
如是菩薩,悟入意言似義相故,悟入遍計所執性;悟入唯識故,悟入依他起性。雲何悟入圓成實性?
「菩薩」修習大乘止觀,他剛開始是以平等觀──雙向思考的觀法,來破除內心對外不平等的聯想,這個時候「悟入」了「遍計所執性」,最後再觀察能觀、所觀其實唯是一心,把能分別的心也捨離了。這個時候應該怎麼「悟入圓成實性」呢?提出這個問,我們看回答:
寅二、顯義正答(分二:卯一長行; 卯二頌(意證長行無分別名)) 卯一、長行(分三:辰一釋先因緣;辰二顯正現見; 辰三成已悟入) 辰一、釋先因緣
若已滅除意言聞法熏習種類唯識之想,爾時菩薩已遣義想,一切似義無容得生。故似唯識,亦不得生。
我們剛開始是「滅除意言」。怎麼「滅除」呢?根據對大乘「法」義「熏習種類」的「唯識之想」。就是依止對法義的「熏習」,然後產生如理思惟,這樣來滅除心中不平等的聯想,這樣「菩薩」就「遣」除了六種「義想」的對立,這個時候一些相「似」的希望「義想」都消滅了,內心當中保持在心有境空,外境的執取破壞了。「故似唯識,亦不得生」,這個時候我們再進一步觀察我們那一念心,覓心了不可得,這一念心也是因緣生,它的本性也是空寂的,「故似唯識,亦不得生」,這個時候能觀的心也不可得,進入到心境雙亡,把這個能觀的心也捨離。
辰二、顯正現見
由是因緣,住一切義無分別名,於法界中便得現見相應而住。爾時菩薩平等平等,所緣、能緣無分別智已得生起。
透過前面止觀的「因緣」,破除所取相、破除能取相,這個時候,菩薩「住一切義無分別名」,他從有所得的心,安住在「一切義」(這個地方「一切義」,古德解釋叫真如),是一種平等的「法界」。內心當中,能取、所取「平等平等」,唯是一心故,真如現前。這個時候的內心是什麼智慧呢?安住真如是什麼智慧呢?「無分別名」,就是無分別的智慧現前。這個時候對於一真「法界」當中,產生一種「現見」的無分別智現前。這個「現見」是指能觀的智,無分別智現前;這個「相應」是所觀的理,平等「法界」的一真「法界」的理現前。這個時候,能觀的智跟所觀的理,是「平等平等」,「如如智照如如理,如如理起如如智」,「現見相應平等而住」。這個時候「菩薩平等平等,所緣、能緣無分別智已得生起」,他能觀的心跟所觀的智,已經沒有對立,都是「平等平等」。所謂的「平等」就是說能、所雙亡,唯是一心。這個時候菩薩內心當中,真實的根本「無分別智已得生起」。所謂的「無分別智」,只是一個名稱來形容,我們不要聽到「無分別智」,好象又一個有所得的東西存在。「無分別智」的意境,簡單的說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你不能講話的,它是一個不思議境。所以《金剛經》說:一個成就無分別智的菩薩,他不會說「我得初地、我得二地」,那你還是有所得,他沒有這樣的想法,他內心當中是沒有任何念頭,他觀一切法是平等平等,那個時候是不可思議的,不能夠用言語去表達的。
辰三、成已悟入
由此菩薩名已悟入圓成實性。
這是說出我們修大乘止觀成就的一個功德相貌,來給我們作參考,它是一種無分別的境界。什麼叫做無分別呢?是「能緣、所緣平等平等」,唯是一心。這是說明「悟入圓成實」的相貌。到這個地方是「長行」,這以下我們看偈「頌」,把前面的觀念作一個總結:
卯二、頌(意證長行無分別名)
此中有頌: 法補特伽羅,法義略廣性, 不淨淨究竟,名所行差別。
我們知道生命的現象,是由思想所帶動的,由思想創造業力,由業力招感果報,這個思想就是名言。這個偈頌的前面半個偈頌,是說明名言的自性,它的自知體性;第二半段的偈頌,說明名義的差別。先看名義的自性,「法補特伽羅」,在自性當中又分成二個:一個是雜染的自性,一個是清淨的自性。什麼叫雜染自性呢?我們凡夫的名言,剛開始是「法」跟「補特伽羅」。這個「補特伽羅」,簡單的說就是眾生、或者講人,有中國人、美國人,各式各式樣的人。這個人是能受用的人,這個「法」是所受用的五蘊諸法──色、受、想、行、識。我們剛開始的相貌,就是以能受用的「補特伽羅」去受用五蘊,而產生很多很多凡夫的妄想名言,這是流轉門,是名義的一個雜染的體性。佛弟子的名言是依止智慧的觀照,前面是依止妄想。清淨的名言是怎麼產生的呢?第一個「法」,「法」是能诠,你要聽聞,從語言文字每一個文字當中,去學習這個「法」──有戒、定、慧的法,三十七道品的法,等等。從「法」的思惟當中,產生一個真理的了解叫「義」,對於業果、空性、真如的「義」產生理解。這個「法」跟「義」,有「略、廣」體性的不同。「法」有「略」,有些人是一個簡略概念性的了解,有些人是詳細的、「廣」泛的了解,這個「法」跟「義」有「略廣」的不同。最後是「性」。前面的「法、義、略、廣」是一個枝末法門、對治法門,這個地方是回歸到現前一念的本「性」,根本法門。總而言之,我們智慧的生起,是從「法、義、略、廣」,乃至對內心心性的體會而生起的,這個都是一種清淨的名言。所以這個名言的體性,有一個是「補特伽羅」跟「法」的交互作用,跟「法、義、略、廣、性」的產生。這是說明凡夫名言的體性,這以下說差別。「不淨、淨、究竟」,這個差別有不清淨的名言,凡夫這種六凡法界的思想是不清淨的;也有清淨的名言,就是「法、義、略、廣、性」是清淨的。這清淨當中又有「究竟」的,合乎諸法實相;跟「不究竟」的、偏空的,不合乎諸法實相,是方便的:有「不淨、淨、究竟」的差別。這個講到十種:「法、補特伽羅、法、義、略、廣、性,不淨、淨、究竟」,有十種的名言,這些名言都是我們內心活動的境界。這個地方的意思是說,佛法的修學,特別是大乘止觀,這個地方告訴你一個觀念:什麼叫大乘止觀?一言以蔽之,就是以名言破名言,借假修真。說這個凡夫在顛倒當中,為什麼他會顛倒?因為他用這個名字言說在思考。佛菩薩看到我們,非常的悲憫我們;但是他所覺悟的真理,是不能直接傳輸給我們,不可以的。這中間要有個橋梁,就是靠語言文字,佛陀創造很多語言文字,我們的心接觸語言文字以後,诶,開始產生一種觀照的智慧,這觀照智慧運轉的時候,就把我們錯誤的名言消滅,最後我們把能消滅名言的清淨智慧也捨離了。講一個譬喻:我們現在在這個痛苦的此岸要到彼岸,這怎麼辦呢?坐船。船不是彼岸,是的!但是這個船,它可以慢慢的引導你到彼岸,然後你才把這個船捨離掉。你說你剛開始就不坐船,你怎麼到彼岸去呢?所以這個地方是說:凡夫的內心,「名所行差別」,凡夫的內心一定要「依教起觀」,依止名言而生起觀照。所以你一天當中的修行,諸位如果反省一下:你就是早上起來拜拜佛、念念佛、持持咒,過一天。完全修止,沒有生起觀照,那表示你的生命沒辦法突破。就是你以前是什麼生命,你現在還是什麼生命;你以前內心看到什麼境界,生起什麼聯想,你現在也生起什麼聯想。你的修行就是在這個聯想當中,加強這個力量,就加強一個福報力,如此而已,多一個福報力而已。因為你過去的錯誤聯想,你都沒有對治,它就不會消失;就是假借名言,破除名言,這個工作你沒有做到。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出家很久了,心靈還是跟剛出家沒有多大的差別,因為你沒有去調整它,你只是在三寶當中多一個信心、多一個善業力,如此而已。所以這個地方是說:一定要假借名言的思考,來破除錯誤的名言,這一段話的意思是這樣。「名所行差別」,以清淨的名言,破除雜染的名言。
子三、入所知相(分三:丑一結前順標;丑二廣入行相; 丑三出名見道) 丑一、結前順標
前面是說明悟入了真理圓成實性,這以下說明悟入真理的相貌是什麼。
如是菩薩悟入唯識性故,悟入所知相。
丑二、廣入行相
悟入此故,入極喜地。善達法界,生如來家,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得一切菩薩平等心性,得一切佛平等心性。
丑三、出名見道
此即名為菩薩見道。
這個「菩薩」,他透過大乘止觀,觀察「遍計本空,依他如幻」,破除心中錯誤的聯想,保持因緣的存在,來當作自己歷練的對象,這個時候「悟入」了「唯識」的實「性」,他知道:能念、所念唯是一心,「悟入」了平等法界。「悟入此故,入極喜地」,這個時候「悟入」二空平等的法界,內心大歡喜、大歡喜。為什麼呢?把心帶回家,過去一直在妄想的因緣當中,如今回歸到真實清淨的家,所以「出入勝境,心生歡喜」。當然歡喜只是一個總相,他為什麼會歡喜呢?因為他有二種的功德:第一個從作用上來說,「善達法界,生如來家」,他的所作所為都是「善」能通「達」一真「法界」。就是過去的思考都是對立的,現在是平等的,他能夠通達平等的一真「法界」,他永遠去做他該做的事,他不會再去做他喜歡做的事,這個時候「生如來家」,他的菩提心變得更加的堅固,能夠真實的弘護正法,承當如來的家業,這個是約他的妙用。他的體性呢,「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得一切菩薩平等心性,得一切佛平等心性」,他這個時候回歸到三世諸佛的平等心性,我們說他已經把心帶回家了,「此即名為菩薩見道」,這個就是「見道」位。見道位菩薩的一個功德相,他從一個對立的心思聯想,回歸到平等的一真法界,這個就是「菩薩見道」。
我們從凡夫開始修行,從勝解行地到見道位這樣的一個階段,諸位要知道一個觀念:剛開始修學的思想,你內心當中多用否定的名言就沒錯,多用否定的名言。不是這個也不是那個、不是那個也不是這個,它是「否定門入,肯定門出」。先否定,到了初地以後開始肯定,從空出假,那就開始肯定。所以這個地方的止觀,它是「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當然念頭真正打死了,這個生命就斷滅了!這個「打死」的意思就是轉變的意思,轉識成智,把一種有所得的對立概念,轉成一個無所得的平等概念。
把一切法當作自己歷練的對象,不要生起單向得失好壞的思考,它只是一個因緣,如此而已。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