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剛曉法師:《攝大乘論》要義 彼果智分第十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彼果智分第十一

如是已說彼果斷殊勝,彼果智殊勝雲何可見?

前邊兒說完了果斷――無住涅槃,說無住涅槃可不是小乘可比的。現在說果智――無上菩提、大菩提。菩薩之果智殊勝又表現在哪兒呢?注意:果斷是從斷煩惱的角度來說的,而果智是從成就聖智的角度來說的。“果斷”是斷除一切煩惱,從這個角度來說叫斷德,“果智”成就無量的智慧,從這個角度來說叫智德。

謂由三種佛身,應知彼果智殊勝:一、由自性身,二、由受用身,三、由變化身。

果智的殊勝這裡說了,是成就“三種佛身”。先標出來三身,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下邊兒說明。

此中自性身者,謂諸如來法身,一切法自在轉所依止故。

啥是自性身?“自性”就是本來就有,“身”是可為一切法的依止,就象我們這個身體是器官的依止處一樣。“自性身”以真如為自性,它是一切功德法的依止處。成佛得大菩提的自性身是啥?“謂諸如來法身”,說,自性身就是我們常說的法身,法身這個名字的含義是啥?為什麼叫法身?“法”指功德法,“身”是依止,合起來就是說:它是一切功德法的依止,所以叫法身。“一切法自在轉所依止”,就是指無量無邊的功德法,都以自性為依止、以法身為依止。當修得了無分別智的時候,自性就在一切法上生發出大自在的活動、無障礙的活動。

受用身者,謂依法身,種種諸佛眾會所顯,清淨佛土,大乘法樂為所受故。

自性身可以生發出大自在的活動,受用身、變化身能不能由自性身生發?當然能!受用身、變化身本就是法身的一種作用。自性身(法身)這是成佛後的清淨境界,是他自己的功德境界,而受用身、變化身則是佛的大悲心廣度眾生的境界,這是利他的功德。“受用身者,謂依法身,種種諸佛眾會所顯”,“謂依法身”,原來這受用身是以剛才說的法身為依止,也就是說,受用身是由法身生起的,“種種諸佛眾會所顯”,“種種諸佛會”是說菩薩成佛之後都要說法度眾,當然這裡說的可不是象阿含經裡釋迦牟尼給某個人說法解惑一樣,而是象華嚴法會那樣,有無量無邊的法身大士來參加法會,來參加這大法會的都是聖位菩薩、法身菩薩,凡夫是參加不了這法會的。參加這法會的菩薩所見到的佛身就是受用身,佛的受用身就是教導這些法身菩薩的。“種種諸佛眾會所顯”的“所顯”,是指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十地,他們在大法會中所見到的佛都是不一樣的,這是因為他們自己的功德、因緣不同。同在一個屋裡,所看見的同一張桌子,也是各見各的面兒,都不一樣。這就是說受用身對不同的眾生來說所見不同。“清淨佛土,大乘法樂為所受故”,法身佛為了度化眾生,要用一些不同的方便,比如說他得現不同的身相,還得現出清淨的佛土,還得說種種的微妙佛法等。菩薩見到這樣的佛,聽佛說這樣的法,受到種種的法樂……這就叫“受”。菩薩在佛所現出的佛土裡可以享用佛現出的一切,這就叫“用”、“受用”。也就是說,佛現出清淨佛土、說大乘佛法,讓菩薩來享用,也就是說,受用身是法身菩薩所見到的佛。

變化身者,亦依法身,從覩史多天宮現沒、受生、受欲、踰城出家、往外道所修諸苦行、證大菩提、轉大*輪、入大涅槃故。

而佛的變化身呢?“亦依法身”,也是以法身為依止的。現在我們說的變化身就是示現八相成道的佛,比如說釋迦牟尼佛就是變化身。“從覩史多天宮現沒”,“覩史多天”就是兜率天,“現沒”就是示現不在兜率天了,從兜率天到人間來了。這是八相成道的第一相:降兜率。“受生”,第二相:在人間降生了。“受欲”,第三相:在人間享受五欲。“踰城出家”,悉達多太子在二十九歲這一年的一天夜裡,帶著車匿越城跑出來出家了。“往外道所修諸苦行”,釋迦牟尼剛出家的時候也是到各處參訪,著名的有六師外道,釋迦牟尼到他們那兒參訪。而後到雪山修了六年的苦行。“證大菩提”,釋迦牟尼經過六年苦行,發覺不行,因之捨棄苦行,接受牧羊女的供養,到菩提樹下禅定,發願說,若不成道終不起座,夜睹明星而證得無上菩提。“轉大*輪”,佛陀成道之後,弘法度眾。“入大涅槃”,釋迦牟尼佛在八十歲入滅了。這就是八相成道,各處說法稍有不同,有些地方沒有參訪外道這一相,而有降魔。這關系不大。這變化身是度化凡夫的。

此中說一嗢柁楠頌:

下邊兒是分十種情況來解釋菩薩果智的殊勝,這兒先用一個頌子來總標。

相證得自在依止及攝持

差別德甚深念業明諸佛

這個頌子就是十相,果智這一部分就是用這十相來顯示的。這個頌子要讀成“相、證得、自在、依止、及攝持、差別、德、甚深、念、業,明諸佛。”後邊兒的“明諸佛”是說,就是用前邊兒的相、證得、自在等十相來表明諸佛的果智殊勝的。下邊兒就具體來解說大乘菩薩的果智十相。

諸佛法身以何為相?應知法身略有五相:

第一相就是“相”。說,諸佛法身的體相什麼樣兒呢?說,諸佛法身的體相有五種表現。

一、轉依為相,謂轉滅一切障雜染分依他起性故。轉得解脫一切障於法自在轉現前清淨分依他起性故。

先看第一種表現:轉依為相。轉依就是從我們現前的分別心裡修止觀、修六波羅密多等,漸漸地就把煩惱障、所知障等雜染分依他起性破除了。雜染分依他起性就是由內心的執著熏成的煩惱種子。現在要把他們破除。“轉滅”就是把這雜染分依他起給破除。在“轉滅”的同時還有一得,有一失必有一得,得了啥?得了“解脫一切障”,就是說從一切障中解脫出來,解脫後是什麼樣子?“於法自在轉”!就是心在一切法上都是自在的。我們沒有滅除執著,所以我們見到可愛的境界心裡就動,看見可恨的境界心裡也動,從來就沒有自在過,現在你的心自在了。什麼叫“自在”?就是自己願意咋樣兒就咋樣兒,不受別人的影響,當然,佛教這是說的內心,指內心不受外界的影響,不受一切法的影響。現在你解脫一切障,就“於法自在轉”了,沒有什麼能夠影響你。大自在的境界現前了,沒有煩惱的系縛了,那麼,就是“現前清淨分依他起性”。“清淨分依他起性”可以說就是就是清淨法界、圓成實性,也可以說是清淨依他起,就是無量無邊的功德、智慧現前。法身就是這樣兒的:遠離無量無邊的雜染,有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這就是法身的轉依相。

二、白法所成為相,謂六波羅蜜多圓滿得十自在故。

第二種相是“白法所成為相”,“白法”就是無漏功德。無漏功德所成就的相就是白法所成相。也就是菩薩在成佛之前所修的六波羅蜜多修圓滿了,這樣,在成佛的時候就有十種大自在。哪十種自在呢?下邊兒分著說一下。

此中壽自在,心自在,眾具自在,由施波羅蜜多圓滿故。

第一是“壽自在”,就是壽命問題,他想在這兒活多久就活多久。我們凡夫想活但就是活不了,閻王爺來抓,想活短點兒也不行,千古艱難唯一死,死是很難的。這個“壽自在”是指佛的自受用身,是無量壽!第二個是“心自在”,就是指世間一切塵勞雜染不能染污它,傷害不了他。《別譯雜阿含·三一九》有象護尊者嚇佛的故事,說象護當時是佛的侍者,佛夜裡還經行不睡,象護太困了,但是佛教中是師父沒睡,弟子不能先回屋睡,象護就想:世尊不睡,我應該想法讓他睡。象護就裝成一個“薄俱羅鬼”來嚇佛,佛說,你可真愚癡,難道你不知道如來是沒有一切畏怖嗎?佛的心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界自在。第三個是“眾具自在”,“眾具”就是財富,要多少有多少。說,這壽自在、心自在、眾具自在是由修布施波羅密多而得的。布施有法施、財施、無畏施,法施得壽自在,這是因為法施可以救眾生慧命,所以在果上得壽自在。無畏施得心自在,這是因為無畏施是解除眾生內心的恐怖的。財施得眾具自在。

業自在,生自在,由戒波羅蜜多圓滿故。

第四個自在是“業自在”,就是說,成就法身時,身、語、意三業自在。第五個是“生自在”,就是說,佛想到欲界受生就到欲界受生,想到色界受生就到色界受生。凡夫可是不自在的,是隨業而流轉的,業力使你到哪兒你就得到哪兒,想不去是沒門兒的。但佛菩薩是自在的。這業自在、生自在是“由戒波羅蜜多圓滿故”,這是因為持戒波羅密多圓滿的緣故。因為持戒的人在因地時三業清淨,他只作善,所以成佛時得業自在,因為他不作惡,所以在果地得生自在。

勝解自在,由忍波羅蜜多圓滿故。

第六種自在是勝解自在。就是說你你內心裡的想法特別有力,境界就隨著你內心裡的想法而現。比如說你內心裡想水,因之你看見的就不是咱們看見的桌椅了,而成了水。也就是說,內心勝解可以轉境。這個是自己的內心轉自己的境,不是你的內心轉我的境。在楞嚴上有月光童子的故事,老和尚作觀小和尚看見水,這是錯誤的。這就是勝解自在,這是因為在因地修忍辱波羅密多而成就的。這是因為在因地修忍辱波羅密,能容忍眾生的種種境界,所以感得果地的“外境”隨心而轉。

願自在,由精進波羅蜜多圓滿故。

第七個自在是願自在。“勝解自在”是說把已經有的境界隨心地轉變,而這願自在則是說,沒有的境界隨心所欲給現出來、創造出來。這個願自在是因為在因地修精進波羅密多而成就的。在因地你作一件事兒一定至始至終要作成功,所以到果地就心裡想作什麼事情就一定成功。

神力自在五通所攝,由靜慮波羅蜜多圓滿故。

這是第八種自在,是說五種神通都具足了,無障礙了。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這五通是因為在因地修禅定波羅密多而成就的。

智自在,法自在,由般若波羅蜜多圓滿故。

第九種自在是智自在,佛的大智慧是自在無礙的,通達一切法、一切眾生,世、出世間的一切都通達。第十種自在是法自在,是說佛能夠安立無量無邊的法門而教化眾生。這許多的法門都是佛陀安立的而已。這兩種自在是因為因地修般若波羅密多而成就的。

這十種自在是白法所成相。

三、無二為相,謂有無無二為相,由一切法無所有故,空所顯相是實有故。

菩薩果智十種殊勝相的第三相是無二相。“二”就是指世間法,因為世間法都是相對的,有長才有短,有大才有小,這就叫“二”。聖者的法身是超越世間的,是沒有“二”的。無著論師在論文中說了三種“二”相。第一種是“謂有無無二”,就是既不是有,也不是無。具體來說,就是“由一切法無所有故”,指遍計所執的一切法都是沒有的。我們現在覺得這遍計所執法是十分的真實,但佛說眾生遍計執的境界是一無所得的。還有一句“空所顯相是實有故”,就是說空性所顯現的離一切相的境界是真實的。“由一切法無所有故”,所以非有;“空所顯相是實有故”,所以非無。

有為無為無二為相,由業、煩惱非所為故,自在示現有為相故。

第二種無二相就是:有為無、無為也無,有為法無、無為法也無。“有為無”就是“由業、煩惱非所為故”,我們一般說的有為法,就是指所有的因緣所生法,而現在這兒說的有為法是指業、煩惱所造的一切法。法身的境界可不是有漏的業和煩惱所造成的,法身是大自在境界,絕對沒有染污的業和煩惱的情況,所以叫“有為無”。下邊兒一句說,“自在示現有為相故”,就是說,他是能夠廣度眾生的,他不同於二乘人的無為境界。二乘人棄捨了業、煩惱,入無余涅槃了,但佛能自在無礙地示現種種利益眾生的事業,現出有為的身相而為說法,所以“無為無”。“由業煩惱非所為故”是不同於世間的有為相,“自在示現有為相故”是不同於二乘的無為相。二乘人入無余涅槃後就不示現有為相了。

異性一性無二為相,由一切佛所依無差別故,無量相續現等覺故。

第三種無二相是:異性無、一性無。“異性”就是事物的彼此差別。“一性”是事物的體性不分彼此。我們覺得,這世間不是異就是一,不是一就是異,現在法身是超越了異、一的。“由一切佛所依無差別故”,這是說不異的,指的是一切佛的無分別智,根本是沒有不同的。他們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依止的清淨法界、圓成實性,或者說真如,都是一樣的。“無量相續現等覺故”,既然佛與佛沒有差別,能不能說根本就沒有無量無邊的佛、只有一佛呢?不能這麼說!這一句“無量相續現等覺故”就是說,佛從最初發心成佛的地方來看,差別還是有的。“相續”就是眾生。無量的有情,各有各的因果系統,不相混亂,他們遇上三寶,發心修行,慢慢地成佛了,“現等覺故”,等覺、妙覺是菩薩的果位,馬上就成佛了,覺悟諸法實相了,要成佛了,這樣來看,就有無量無邊的佛,不能只是一位佛。這就是不能說是一性。下邊兒還說這個道理。

此中有二頌:

這兩個頌子還是說“異性一性無二相”的。

我執不有故於中無別依

隨前能證別故施設有異

“我執不有故”,說,凡夫是有我執的,因為有這我執,所以就在自己的這個因果系統裡一直地相續輪回下去,每一個有情都有他自己的因果系統,但佛是無我的,他沒有我執,他有的是無分別智,所以佛與佛之間是無分別的、他與眾生也是無分別的。所以說“於中無別依”――在清淨法界裡沒有彼此生命的不同所依,都是無分別的,只有一個清淨法身。凡夫因為我執,所以輪回,要是能夠修學佛法,到佛的境界時,就沒有我執,見一切都是相互融攝的。就是說,沒有異性,“異性無”。“隨前能證別”,“隨”是隨順,“前”是以前,指成佛以前,“能證別”就是修行時各階段的差別,初地與二地有差別,與三地、四地都是有差別的等,這一句就是說,隨順他以前從作凡夫的時候,一直到轉凡成聖,再到十地菩薩等,這還是有差別的。“故施設有異”,所以就安立了各自不同的名號。這是釋迦牟尼佛,那是阿彌陀佛,那是藥師佛等等的不同。所以,這後兩句是指佛與佛在修行時的別願不同而成就的情況,所以給安立了不同的名號。這種種的名號其實都是施設而已。既然施設了不同的名號,所以就是“一性無”。

種姓異非虛圓滿無初故

無垢依無別故非一非多

這第二個頌子其實說的給前邊兒是一樣的,還是說的非一非異,不過是用不同的理由來說的。這裡先用四個理由來說“非一”。“種姓異”,這是第一個理由。“種姓”就是指有人是聲聞種性,有人是緣覺種性,有人是菩薩種性,這不一樣。有的人他就是想成佛,有的人就是想作羅漢,這就是種性不一樣的緣故。種性不同,就發心不同,導致修行證果的情況不同。所以佛不是只有一位,有多佛,非一!“非虛”,這是第二個理由。就是沒有徒勞的意思,指發了菩提心,培植了很多福德智慧資糧,我們在凡夫位培植資糧很不容易,到八地菩薩以後,那是大自在、無功用行的境界,培植福德、智慧就比較容易了。如果只有一佛的話,我們的辛苦不是就沒有意思了嗎?我們根本不能成佛,那我們還辛苦什麼勁兒~~“非虛”就是說,不,我們的辛苦不會白辛苦,是會成佛的。你只要發心,都是能成佛的。“圓滿”是第三個理由。“種姓異”和“非虛”是因地時候的情況,這個“圓滿”是成佛以後的情況。成佛以後,佛以三乘法普度一切眾生,你是聲聞乘我給你說聲聞乘法,你是緣覺乘我給你說緣覺法,當然,一般來說,緣覺不用佛給說,但要是能說我也是給說的,你是菩薩乘我就給說菩薩乘法。佛就是這樣教化眾生的,如果只有一佛,其他的都不能成佛,佛就不必要用菩薩乘來教化菩薩乘眾生了,這樣呢,就不是圓滿的了,現在說是“圓滿”,所以佛是“非一”。“無初故”,這是第四個理由。既然有這麼多佛,那麼,哪一位是第一個成佛的呢?說沒有第一、沒有最初。要是有第一的話,在第一的前邊兒就該沒有佛了,現在說是沒有最初的。佛前還有佛,永遠推不出個第一來。這四個理由來成立“非一”。下邊兒說無多佛,就是“非異”。“無垢依無別”,“無垢依”就是清淨法界。佛消除了所有的染污種子,得了究竟清淨的無分別智,清淨無分別智所依止的平等法性是沒有差別的。既然無差別,你能說佛有很多嗎?從清淨法界上說,釋迦牟尼佛與阿彌陀佛等是一樣的。這就是“非異”、“異性無”。

四、常住為相,謂真如清淨相故,本願所引故,所應作事無竟期故。

這是說法身以“常住為相”,就是指佛的法身是常住不變的。為什麼法身常住呢?下邊兒有三個理由。“謂真如清淨相故”,這是第一個理由。就是說佛陀無分別智所證悟的是清淨真如,所謂“清淨”就是沒有戲論相,一切的戲論相都是染污的,離一切戲論的清淨真如是常住。有為法是生滅變化的,而離一切相的無為法――真如,是沒有戲論相的,是常住的,而佛的法身是以真如為體,所以佛的法身是常住而沒有生滅變化的。“本願所引故”,這是第二個理由。“本願”的“本”,就是最初。說,佛陀最初在發願的時候,發的就是普度一切眾生皆成佛道的願,因為眾生有很多,所以他得盡未來際度。因為他有度眾生的願,眾生很多,所以他就得繼續存在,這就使得他得常住。所以說“本願所引故”。“所應作事無竟期故”,這是第三個理由。佛陀要度眾生,但度眾生這件事兒,是沒有終結的一天的,所以他得常住。

五、不可思議為相,謂真如清淨自內證故,無有世間喻能喻故,非諸尋思所行處故。

法身有不可思議相,為什麼說不可思議呢?有三個理由。“真如清淨自內證故”,佛陀無分別智證悟了清淨真如,沒有證悟清淨真如的人,是想不出清淨真如的情況的,我們凡夫總是愛揣測,用我們的分別心來思維佛陀的境界,這是思維不到的。這一個“真如清淨自內證故”是說,真如不是凡夫的分別心能推測出來的,是要用無分別智才能證悟的,所以對我們來說是不可思議的。“無有世間喻能喻故”,這是第二個理由。說憑世間的比喻是沒法來比真如的清淨境界的,因為世間的譬喻都是思量的境界,而清淨真如是超出思量的境界的,是最究竟圓滿的,這是不該去思議的。“非諸尋思所行處故”,這是第三個理由。說,真如的法身境界是無分別智,不是尋思這樣的心所,活動的境界,所以不可思議,不能去思惟法身的境界。

十門分別的第一門――相,到這兒就完了。

復次,雲何如是法身最初證得?

這是第二門。第一門說佛陀的法身有五相,那麼這五相是啥時候、怎麼樣證得的呢?

謂緣總相大乘法境無分別智及後得智,五相善修,於一切地善集資糧,金剛喻定破滅微細難破障故,此定無間離一切障故得轉依。

“謂緣總相大乘法境”,說,無量大乘法門的總相是真如,總相這個真如境界是由“無分別智及後得智”來緣取的。無分別智緣取真如是無相的,後得智緣取真如則是帶著真如的相,就是說,後得智是為一切眾生說法的。要想得證法身,你必須得修行,修行一共有“五相”,論文中說,得“五相善修”,什麼是五相善修?翻回五十頁,第一行說,“由五相修,何等為五?謂集總修、無相修、無功用修、熾盛修、無喜足修。如是五修,令諸菩薩成辦。”現在說五相善修,就是這個。如果你能五相善修的話,那麼就可以證得法身,在歡喜地就證得法身,然後一步步圓滿,到成佛的時候究竟圓滿,所以我們是把得到圓滿無上菩提時的究竟圓滿法身叫最初證得(究竟)法身。“緣總相大乘法境無分別智及後得智”就是五相修裡的“集總修”。這一句“於一切地善集資糧”是五修的總說、略說。“於一切地”,就是從從初發心一直到十地,從開始發心一直到十地,不斷地“善集資糧”――一直積集福德、智慧資糧。“金剛喻定”是到後邊兒的金剛道,在《八識規矩頌》中有一句“金剛道後異熟空”,那裡說到了金剛道,金剛道是成佛前的剎那,在那時候可破一切而不被一切所破。金剛道定心成就了,就可以“破滅微細難破障故”,就是說到金剛道的時候,破除一切,不管你是再難破的障礙都統統被一掃而光。“金剛喻定”的“金剛”是不可破壞的意思,它可以破其它一切。得了這樣的定,就可以連最微細的所知障、煩惱障的一切種子都破掉。“此定無間離一切障故得轉依”,“此定”就是指金剛喻定,這種定可以破最難破的微細障。“無間”,沒有間斷、一直地,指一直把一切障都遠離,一切障想回來一會兒,是根本沒得商量的,想都別想,這個門對它已經堵死了。這樣呢,就得了轉依。滅除一切障之後,大智慧現前、法身真如圓滿出現,這就是轉依。剛才你問法身啥時候、怎麼樣出現,現在就說,在金剛道的時候,破除一切障,真如圓滿出現,這時候就證得圓滿法身。

復次,法身由幾自在而得自在?略由五種:

這是第三門。法身有幾種自在呢?簡單來說有五種自在。前邊兒說過十自在,那是由六波羅密多圓滿而得的十自在,那是偏重於因地說的(也就是一般說的轉識成智),現在說的五自在,則偏重於果上來說,偏重於果上說就是轉五蘊為自在。

一、由佛土、自身相好、無邊音聲、無見頂相自在,由轉色蘊依故。

第一個是佛土自在。佛土是清淨微妙的。“自身相好”,首先是佛自身的相好,莊嚴無比,這是大自在的境界。“自身相好”一般是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在《中阿含》十一卷中有《三十二相經》(見《大正藏》1冊493頁上欄-494頁中欄),在《大般若經》三百八十一卷中有“三十二大士相,八十種隨好”(見《大正藏》6冊967頁中欄-969頁上欄)。《瑜伽師地論》四十九卷也有,都講到三十二相以及八十隨形好。無著論師在這兒舉了一個自身相好的例子,他說的這兩種相給一般說的三十二相裡不一樣。“無邊音聲、無見頂相自在”,“無邊音聲”是說佛的音聲不可限量,不管你與佛距離多遠,只要與佛有緣,佛只要是度化你,不管你在哪兒,佛說的話你都能聽到。也就是說,你參加佛陀的法會,你坐在前邊兒、坐在後邊兒,都聽得一樣清楚。要是在我們這個地方,遠了就聽不見了,在佛土裡是不會的。《阿含經》裡有目犍連尊者試佛的聲音到底能傳多遠的故事,目犍連尊者一直跑到了奇光如來那裡,還照樣聽見釋迦牟尼佛的音聲。“無見頂相”,就是看不見頭頂,為什麼看不見頭頂,因為他太高大,你得仰視。這佛土自在是怎麼成就的呢?“由轉色蘊依故”,這是因為佛把有漏的色蘊轉依成了無漏圓滿的了。

二、由無罪無量廣大樂住自在,由轉受蘊依故。

第二個自在是樂住自在,這樂住自在是“無罪無量廣大”的,“無罪”是說我們凡夫的三受,或者說五受,就是苦、樂、捨、喜、憂,都是有漏的、染污的,成佛時所得的受是無漏的、清淨的。而且這“受”是無量廣大的。佛有無量的甚深三昧,所以是廣大的樂住,沒有什麼能夠破壞。這樂住是怎麼成就的呢?“由轉受蘊依故”,是因為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把有漏的受蘊轉依了的緣故。

三、由辯說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由轉想蘊依故。

第三個自在是“辯說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名身、句身、文身是《百法明門論》中的內容。一個一個的名字,由名詞組成一個一個句子,由句子組成一篇文章。“身”就是由眾多聚集起來的意思。“辯說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就是說佛的法身為一切眾生說法的時候,也能用名身、句身、文身進行辯說,也能假借名句文來表達佛法。這種自在是怎麼成就的呢?“由轉想蘊依故”,凡夫的想蘊是有漏的,佛陀的想蘊是無漏的,有漏的想漏轉成無漏的了,這就成就了這種自在。

四、由現化、變易、引攝大眾、引攝白法自在,由轉行蘊依故。

剛才說過了色蘊、受蘊、想蘊轉依後的自在,這是行蘊轉依後得的自在。行蘊轉依的自在有這麼一些:現化自在、變易自在、引攝大眾自在、引攝白法自在等。“現化自在”是指佛因為內心的自在而顯現出種種的神變,無障無礙。“變易自在”是指能轉變一切境界,能把水變成火,能把磚瓦變成寶貝,孫悟空有七十二般變化,佛有無量變化。“引攝大眾自在”是指佛陀能善巧說法,引導眾生趣向無上菩提。“引攝白法自在”指佛能引攝出無量無邊的清淨功德。這現化自在、變易自在、引攝大眾自在、引攝白法自在,都是因為把轉變了有漏行蘊的關系。

五、由圓鏡、平等、觀察、成所作智自在,由轉識蘊依故。

第五種自在是四智自在。就是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轉末那識成平等性智,轉第六識成妙觀察智,轉前五識成成所作智。翻到世親釋267頁看第一行,“此中大圓鏡智者,謂無忘失法,所知境界雖不現前,亦能記了,如善習誦書論光明。”再翻到無性釋524頁看第三行,“當知此中,轉阿賴耶識故得大圓鏡智,雖所識境不現在前,而能不忘,不限時處,於一切境,常不愚迷……”這兩種解釋差不多是一樣的,就是說大圓鏡智是不忘失法,我們現在干什麼都老忘記,一段時間不用就忘了,但佛不會。大圓鏡智是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的依止處,要是沒有大圓鏡智,其他三智就沒有。我們凡夫的根身器界是由第八識現的,成佛時就由大圓鏡智現出來根身器界。在凡夫的時候,由阿賴耶識攝持一切惑業苦的種子,成佛了以後,一切無漏的聞熏習的種子都攝持在大圓鏡智裡了。然後看“平等性智”。說,末那識在因位的時候執著自我、四煩惱常俱,所以不平等,到成佛的時候,(其實是到登初地的時候)出現平等性智。覺知一切眾生心性平等、一切菩薩心性平等。第三是轉第六識成“妙觀察智”。妙觀察智就是成佛的時候,能夠隨心的作意現出種種三昧、種種智慧,為一切眾生宣說佛法。第四是“成所作智”,就是說佛陀一切都圓滿了,所願皆成,成就了所應該作的一切事情,教化一切眾生。

復次,法身由幾種處應知依止?略由三處:

這是十門分別的第四門,依止門。“法身”就是法的依止處,法身可以作什麼的所依呢?就是說,有多少境界得依止法身呢? 簡單來說,有三種境界依止法身。

一、由種種佛住依止,

說,種種的佛住要依止法身才行。“佛住”就是說成佛以後,他因為要度化眾生而不入無余涅槃,他既然不入無余涅槃,那麼他就得有可住之處,他就得依法身而住。在世親釋267頁說,“由種種佛住依止者,謂佛安住聖住、天住、及與梵住,故言種種,法身為此諸住所依,是故說名佛住所依。”525頁無性釋中說,“由種種佛住依止者,由諸如來所得法身,與所安住種種天住、聖住、梵住為所依止。諸天住中,如來多住第四靜慮;諸聖住中,如來多住空解脫門;諸梵住中,多住其悲。如是種種如來所住。”無著的論文說得不很清楚,但世親、無性的解釋就清楚得多了。天住是指色界四靜慮,佛心就住在四靜慮裡。梵住就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佛心住在悲無量心裡,這樣他才度眾生,沒有悲怎麼度眾生?聖住就是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佛心住在空解脫門這裡,這樣離一切相。這聖住的空住其實就是無相的大涅槃,而天住的第四靜慮和梵住的悲無量心則是有相的,這是度眾生的,這樣呢,佛就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這是無住涅槃的境界。這三種住都以法身為依止。

此中有二頌:

這兒有兩個頌子。這兩個頌子是說佛住的無住涅槃與聲聞、緣覺的涅槃不一樣的地方。世親釋中說是“為顯諸佛解脫殊勝,說二伽陀”。

諸佛證得五性喜皆由等證自界故

離喜都由不證此故求喜者應等證

第一句說,“諸佛證得五性喜”,就是說諸佛成就了五種不同的歡喜,為什麼有這五種喜呢?“皆由等證自界故”,就是因為諸佛證悟了一真法界了。“自界”的“自”是遍於一切、特別廣大的,什麼東西遍於一切呢?當然是清淨法界。因為佛證悟了一真法界,所以成就了五種歡喜。“離喜都由不證此”,“離喜”就是沒有這五種歡喜,就是指聲聞、緣覺,他們沒有這五種歡喜。為什麼他們沒有這五種歡喜呢?“都由不證此”,完全是因為他們沒有證悟清淨法界。“故求喜者應等證”,所以說,要是想成就這五種喜,你就得努力去修證無上菩提、證悟一真法界。

由能無量及事成法味義德俱圓滿

得喜最勝無過失諸佛見常無盡故

五種喜到底是哪五種喜?能無量、事成、法味、義、德,就是這五喜。“能無量”是指一真法界的功能是無量無邊的,證悟了一真法界的佛,覺察到有這麼多的能,有大歡喜,所以這是一喜。“事成”的“事”,就是所作的事情;“事成”就是說他所作的事情――度化眾生,一定能成功,雖然有情無量無邊,佛菩薩誓度之,佛菩薩知道這件事一定能成功,有大歡喜,所以這是第二喜。“法味”的“法”,就是佛教化眾生所說的十二分教,這語言文字所表述的佛法,是最清淨法界的正等流。佛菩薩證悟一真法界,覺得法味特別殊勝。這“法味”是以語言文字的佛法為緣而修行達到離文字第一義谛時,有大歡喜,這是第三喜。“義”是指經典所诠之義,經典有無量的義,佛菩薩隨心想要某個法門某個法門就現出,所以有大歡喜,這是第四喜。在無性釋中還有一句話,“復有說言,義謂涅槃”,要是指涅槃當然這也是一喜了。“德”,指證悟了一真法界,成就無量的功德,有大歡喜,這是第五喜。把“能無量、事成、法味、義、德”作為五喜,是無性釋中的說法。世親釋中稍微有點兒不一樣,世親釋中是把“義”和“德”合起來算成一種喜,而把下一句頌子“得喜最勝無過失”說成第五喜。“得喜最勝無過失”就是指成就了前邊兒的“喜”(按無性說是已經五種了,按世親說則是四種),這喜是最殊勝的,不是世間以及二乘所能及。“無過失”就是說這喜不會引起煩惱障、所知障的污染,是最極清淨的喜。按世親的說法,這是第五喜――因為前四喜而喜。我們現在要是有喜的話,會因喜而造業,就是咱們說的得意忘形。球迷因為打球輸了而鬧事,打球贏了也鬧事兒。最後一句是“諸佛見常無盡故”,就是說,佛大悲心不入無余涅槃,他見到的這五種喜是一直地相續下去沒有窮盡的。

二、由種種受用身依止,但為成熟諸菩薩故。

剛才說的是種種佛住依止法身,這是說“種種受用身依止”法身。“受用身”是法身大土所見到的佛身。但一般情況下,我們說受用有兩種受用,一種是自受用,就是法身,第二種受用是他受用。他受用就是被法身大士所受用,也就是度化法身大士。受用身有很多種的不同,十地菩薩所見皆不相同。初地所見的與二地所見的就不一樣,與三地所見的也不一樣。觀音菩薩所見的與文殊菩薩所見的也不一樣,別看他們都是早已成佛的,這就象咱們同坐在一個屋裡,也都是凡夫眾生,但所看見的這張桌子也不一樣,你看見的是那個邊兒,我看見的是這個角。這受用身也得依止法身而有,他是法身示現出來的。法身顯示受用身出來是干嗎的?“但為成熟諸菩薩故”,說,顯示受用身出來只是為了度化諸菩薩的。地上菩薩雖然也得了法身,但功德還沒有圓滿,還要依靠佛的教導,這時就由受用身佛來給說法,來成熟地上菩薩的修行。

三、由種種變化身依止,多為成熟聲聞等故。

第三,種種的變化身也要依止法身。變化身也是各式各樣的,變化身是凡夫見到的佛。法身佛示現變化身佛出來干嗎的?“多為成熟聲聞等故”,說,變化身大多是為了度化二乘人的,就是說,為凡夫培植聲聞、辟支佛的善根,當然,也可以給有的眾生培植成佛的善根。佛為了成熟這些人所以示現變化身。無著論師在論文中用了一個“多為”成熟聲聞等故,就是指還有一少部分是成佛的。這樣就說了三種依法身的情況:種種住、受用身、變化身。

應知法身由幾佛法之所攝持?略由六種:

這是十門分別的第五門:攝持門。法身容含多少佛法?“攝持”就是容含、含攝等意思,也就是說,有多少佛法組成法身?由多少功德聚成法身?法身就是由功德聚在一塊兒成就的。法身不是只有平等法性,還有很多功德。這裡說了六種佛法功德。

一、由清淨,謂轉阿賴耶識得法身故。

六種佛法的第一種是清淨佛法,這裡說的清淨佛法是指啥?“謂轉阿賴耶識得法身故”,說,就是棄捨了阿賴耶識裡的有漏種子,得到無分別智,證悟清淨真如,就有了無量功德莊嚴的法身。一般說是轉識成智,但這裡說是轉識得法身,法身通常是指平等法性說的,這就是說平等法性和大圓鏡智是一回事兒,從真常不變的理性上說,叫它平等法性,從其大智慧光明來說,叫它大圓鏡智。注意,平等法性是每一位佛都平等,都無差別。窺基法師說,當來下生彌勒佛就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說,“我昔曾於彼時彼分,即名勝觀正等覺者”――我釋迦牟尼就是過去的毗婆屍佛。就是這個意思。

二、由異熟,謂轉色根得異熟智故。

第二種佛法是異熟。異熟有異時而熟、異類而熟、變異而熟。“由異熟”是指法身是純淨無漏的,不是世間有漏的境界。雖然在世間修行時是有漏的,但到成佛時是無漏的,這是發生了變異,這主要是說異熟的變異而熟這個意思。“謂轉色根得異熟智故”,“色根”就是前五根。在我們成佛時,就“轉”色根――把色根給捨棄了,而後就“得異熟智”,成就了異熟的智慧。我們凡夫這個身體是由五根組成的,是物質性的,到成佛時棄捨色根,得異熟智,就是說,佛是以智為身!這樣咱們就知道了,法身佛是沒有色相的、沒有形相的。所知相那兒說十一識,裡邊兒就說到,身也是識的所現。

三、由安住,謂轉欲行等住得無量智住故。

第三種佛法是安住。“安住”是啥意思?論文中說了,“謂轉欲行等住得無量智住”,其中這個“欲行等住”的“欲”是欲界,“行”就是活動,主要是指心的活動,“欲行”就是心在欲界活動,因為心在欲界活動,所以你就在欲界受報,你就是欲界眾生。因為心裡有欲望,所以你造業,所以你受苦,這是一連串兒的。“欲行等住”就是欲行住、色行住、無色行住,心在欲界活動就是欲行住,心在色界活動就是色行住,心在無色界活動就是無色行住。那個“等”字兒就是色行、無色行。眾生在“欲行等住”就是在三界裡流轉,就有很多的煩惱,因而不能出離。好,現在好了,成佛了,就“轉欲行等住”而成“無量智住”了,那個“轉”是捨棄,以前我說過,“轉”是生起,但在這兒是捨棄的意思。“轉欲行等住”就是捨棄了三界的情況,得到的那個“無量智住”是咋回事兒呢?“無量智”就是不可思議的大智慧境界,各種各樣的智慧都有了。

四、由自在,謂轉種種攝受業自在,得一切世界無礙神通智自在故。

第四種佛法是“自在”。說,“轉種種攝受業自在”,“攝受業”的“攝受”就是積聚,比如說積聚財富來享受,現在是“攝受業”,就是積聚了些業來受報。這個“攝受業自在”的“自在”可不是得大自在的那個自在,而是存在、生存的意思,比如說你要是不能積聚一定的資財,你就沒法子生活,不能生存下去,比如說你是一個律師,你要是業務不好,你就沒有生意,你律師就當不成了,所以,這個自在應該是“業務熟練”、過得舒服的意思。現在成佛了,就不是這樣了,不在這上面自在了,要“轉種種攝受業自在”,而“得一切世界無礙神通智自在”,就是說,成佛之後,成就無礙的神通,大自在的神通,到一切地方去救度眾生都沒有關系。佛陀的這“自在”才是真的自在。

五、由言說,謂轉一切見聞覺知言說戲論,得令一切有情心喜辯說智自在故。

第五種佛法是“言說”,就是語言、思維。我們的言說是從哪兒來的?就是從一切的見聞覺知而來的,從見聞覺知而來的言說,都是虛妄的,實際上根本就是戲論,在凡夫的時候就是這樣。現在成佛了,就要把這樣的戲論給捨棄,只要捨棄了這個,就可以“得令一切有情心喜辯說智自在”,什麼意思?就是說,佛有無障礙的微妙辯才,佛有自在地演說這微妙佛法的智慧,他能在沒有三寶的地方建立三寶、成立佛教、教化眾生,能令眾生離苦得樂了。因為眾生有見聞覺知的言說,佛菩薩就也善巧地設立這樣的言說。

六、由拔濟,謂轉拔濟一切災橫過失,得拔濟一切有情一切災橫過失智故。

第六種佛法是“拔濟”,這是佛的慈悲境界。論文說,“轉拔濟一切災橫過失”。說,我們雖然是凡夫,我們生在娑婆世界,有言,“業不重不生娑婆”,但我們也不是連一點兒的好事也不作,我們有時候也是會作一點兒的好事的,那麼,這就是“拔濟一切災橫過失”。現在成佛了,就把在凡夫時候作好事兒的不淨心捨棄,就是說,在我們凡夫作好事兒時,會想,這是我在作好事兒,現在成佛了,這心就要捨棄,不要想這是我在作好事兒,你要把這當成一種自然的反應而已。“轉拔濟一切災橫過失”的“轉”是捨棄,捨棄這個之後會怎麼樣呢?說,你會得“拔濟一切有情一切災橫過失智”,這是一種智慧。王恩洋的解釋更通俗,說我們的不如意有很多,這不如意就是“災橫過失”,比如說,你冷、你熱等,現在你有智慧,你可以作出棉衣、造出空調,這就叫“拔濟一切災橫過失”。比如說有病了,你可以給治好,這也是“拔濟一切災橫過失”。但是,我們凡夫在作這些事兒的時候心不清淨,所以要“轉”,就是捨棄不清淨心。成佛後就得“拔濟一切有情一切災橫過失智”,就是把心念調清淨了。

應知法身由此所說六種佛法之所攝持。

這是一句總結。說,法身就是這六種佛法組成的、成就的。

諸佛法身當言有異?當言無異?

接著這是十門分別的第六門:差別門。就是說,諸佛的法身是有異還是無異呢?

依止、意樂、業無別故,當言無異。無量依身現等覺故,當言有異。

說,這要看你從哪個角度來說了,要是按依止、意樂、業這些方面來說,就是無差別的,要是按無量依身這方面來說的話,那就是有異。論文中是“依止、意樂、業無別”,意思就是依止無差別、意樂無差別、業無差別。所謂“依止”就是指真如,因為一切佛都是以真如為依止處,所以,從真如這一方面來看,一切佛是無差別的。“意樂”,最通俗的說,意樂就是心裡高興。這是指佛的意願都是清淨無漏的,都是要利益一切有情的,從這點兒上來說,佛與佛之間沒有差別。“業”就是所作的事兒(以及其影響),佛作的都是利益眾生的事兒,從這點兒來說,佛與佛也是沒有差別的。所以,從這三方面來說,“當言無異”,佛的法身是無差別。“無量依身現等覺故,當言有異”,這是換了角度了。說,每一位佛,最初都是凡夫,他們在凡夫時發了菩提心,每一位凡夫都是一個完整的因果系統、生死系統,各有各的生命。論文中的“依身”就是指所依的身體,身體各不相同,無量無邊,經過修習,逐漸地成功了,“現等覺”――得無上菩提了。要是從這一方面來說,還是有差別的,所以不能說無異,“當言有異”。

如說佛法身,受用身亦爾,

對於佛的法身這樣說了,對於受用身,也這樣說。

意樂及業無差別故當言無異;

受用身也是度化眾生的,當然其意樂、業也都是無差別的,“當言無異”,不能說有差別。

不由依止無差別故,

在說法身的時候,有三個無差別:依止、意樂、業,而說受用身的時候,只說了意樂、業,而沒有說依止。這一句就說了,“不由依止無差別”,就是說,不能從依止這一方面來說佛與佛的受用身無差別,因為法身佛皆是依真如的,而受用身不是,每位佛的受用身,其依止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不能從這個角度來說無差別。

無量依止差別轉故。

諸佛的受用身是各不相同的,是有差別的。

應知變化身如受用身說。

諸佛的變化身有無差別呢?這應該按受用身的情況來說,不能按法身的情況來說。也就是說,變化身,從意樂、業的角度來說無差別,從無量依身的角度來說,是有差別的。

應知法身幾德相應?謂最清淨四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無诤,願智,四無礙解,六神通,三十二大士相,八十種好,四一切相清淨,十力,四無畏,三不護,三念住,拔除習氣,無忘失法,大悲,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相妙智等功德相應。

這是十門分別的第七門:德門,要說法身的功德了。就是說,成佛之後,有多少種功德相應呢?應該來說,要成佛當然得無量的功德了,但這裡主要是說大乘與二乘比起來有多少殊勝的,所以就有數了。下邊兒就舉了一些。長行中說這些功德是“最清淨”的,這是表示大乘勝過二乘,二乘也有很多功德,也是清淨的,不過要是給大乘比起來,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下邊兒的“四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無诤,願智,四無礙解,六神通,三十二大士相,八十種好,四一切相清淨,十力,四無畏,三不護,三念住,拔除習氣,無忘失法,大悲,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相妙智等功德相應”就是具體的功德名字,下邊兒用頌子來一個一個地說。

此中有多頌:

下邊兒有好多頌子,來解釋長行中所舉出來的功德。

憐愍諸有情起和合遠離

常不捨利樂四意樂歸禮

這個頌子是說四無量心,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捨。“憐愍諸有情”,這一句通於慈悲喜捨四功德,說四無量心都是佛的憐愍心發起的,佛陀憐愍眾生的苦惱。“起和合”是說慈無量心的。後邊兒這三句頌子“起和合遠離,常不捨利樂,四意樂歸禮”其實應該是“起和合意樂、遠離意樂、常不捨意樂、利樂意樂”,“起和合意樂”是慈無量心。眾生有三種,一種是沒有安樂的,對於這些眾生,佛陀對於這樣的眾生起和合意樂。“和合”就是相應,意思就是說,對於沒有安樂的眾生,佛陀善巧地讓他與安樂相應。這咱們也經常說,什麼是慈?就是予樂、給他快樂,這就叫慈。這個起和合意樂就是這個意思。“遠離意樂”,這是對第二類眾生:這些眾生苦惱很多,佛陀對於這些眾生呢,就善巧地讓他遠離苦惱。這是說的悲無量心。咱們常說:悲就是拔苦。“常不捨意樂”,這是對第三類眾生說的。前面說過兩種眾生了,一種是沒有安樂,一種是有苦的眾生,這第三類是有樂的眾生,對於有樂的眾生呢,佛就希望安樂永遠與他在一起。佛陀看眾生安樂也很歡喜,這是喜無量心。“利樂意樂”,利樂意樂就是希望眾生能成就利益安樂的事情。這是捨無量心。捨無量心的“捨”,是棄捨的意思,就是讓眾生捨棄心裡的貪、嗔、癡。有安樂了我們一般會貪,有苦惱了我們一般會瞋,不苦不樂則我們就癡。“捨”就是希望眾生棄捨貪、瞋、癡,這樣就可以得到利益安樂。頌子的第四句是“四意樂歸禮”,“四意樂”就是剛才說的,最後的這個“歸禮”就是說要歸敬具足四意樂的法身佛。

解脫一切障牟尼勝世間

智周遍所知心解脫歸禮

前邊兒論文中已經說到了,德有“四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等,這個頌子的第一句“解脫一切障”就是說的第二種功德,解脫。第二句“牟尼勝世間”說的是第三種功德,勝處。第三句“智周遍所知”說的是第四種功德,遍處。一句一句來說。“解脫一切障”說的是解脫,小乘中有八解脫:(一)內有色想外觀色,(二)內無色想外觀色,(三)淨背捨身作證,(四)空無邊處,(五)識無邊處,(六)無所有處,(七)非想非非想處,(八)滅受想處。這八解脫其實就是九次第定,這是小乘三果羅漢以上的聖者的境界。小乘修這八解脫,即使修成了,也還有障。第一解脫“內有色想外觀色”(指為除內心的色想而修不淨觀,因為內心要是有色想,就會引起貪心,所以要修不淨觀來使貪心不生)和第二解脫“內無色想外觀色”(內心的色想雖然除了,但欲界之貪欲太難斷,所以還要進一步鞏固,繼續修不淨觀)是得色界初禅、二禅了進一步修不淨觀。對於這個“內有色想”、“內無色想”也有人這樣說,“內有色想”是指得了色界定,“內無色想”則是指得了無色界定。第三解脫“淨背捨身作證”又叫“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前二種解脫是修不淨觀,這第三解脫不是了,是修淨色觀(淨色觀主要是觀色為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也不起貪心,可見這境界要比前二種高,前二種是不淨觀,這一個是淨觀。當然,起先是不清淨的,隨著修行功夫的增長,慢慢地就清淨了。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種是依四無色定而起的,在定中觀苦、空、無常、無我而得解脫。第八種其實就是滅盡定。小乘是這樣,而大乘呢,則是解脫一切障,“牟尼勝世間”這一句頌子說的是勝處、八勝處。就是說釋迦牟尼佛所成就的是勝過其余一切人的勝處。小乘八勝處是:(一)內有色相外觀色少,(二)內有色相外觀色多,(三)內無色相外觀色少,(四)內無色相外觀色多,(五)內無色相外觀色青,(六)外觀色黃,(七)外觀色赤,(八)外觀色白。第一勝處是指,因為內心有色想,我在修行的時候,我先觀一丁點兒的色,觀它是不淨的,我不能多觀,因為我的心力不足,觀多了的話,就觀不起來了。第二勝處則是說,我的觀力增長了,功夫純熟了,我就多觀,我觀好多色都是不淨的。第三勝處則是雖觀色相不淨但內心不存色想。功夫更加純熟,我一下子觀好多色相不淨,都不存色想就是第四勝處。第五勝處是觀外之青色,轉變自在,對於所見的青色,沒有法愛。第六勝處是指觀黃色不起法執,第七、第八是給前邊兒的五、六一樣的。而大乘呢,成佛了,觀一切都是隨心自在的。頌子的第三句“智周遍所知”說的是第四種功德:遍處。小乘有十遍處,(一)青,(二)黃,(三)赤,(四)白,(五)地,(六)水,(七)火,(八)風,(九)空,(十)識。就是說青、黃、赤、白等這十法周遍一切處,大乘則更是殊勝,是說智慧周遍一切處。第四句頌子說,“心解脫歸禮”,我要歸敬解脫、勝處、遍處的法身佛。

能滅諸有情一切惑無余

害煩惱有染常哀愍歸禮

這個頌子說的第五種功德:無诤。有诤就有煩惱,無诤就沒有煩惱。“能滅諸有情,一切惑無余”,說,佛不但不會讓眾生生起煩惱,而且是能滅除眾生的煩惱的。“無余”是指把所有的煩惱都滅掉。“害煩惱”就是把煩惱給害掉、滅掉。妙老說《大毗婆沙論》中記了一個事兒,有一次須菩提要出門,就先在定中觀察,說我今天要從什麼地方路過,會遇見什麼人,這個人看見和尚會不高興,於是須菩提就避開這條路,走另外一條路。不過我不記得《大毗婆沙論》中有這樣一件事兒,我想翻翻書,書有二百卷,太多了,不好翻,就算了。有功夫你就自己找一下。現在佛可不是這樣,要是有人見到佛會生起煩惱的話,那麼佛會給他一個克制煩惱的方法,這就叫“害煩惱”。“有染常哀愍”說,對於有污染煩惱的眾生,佛常常哀愍他們,要度化他們。“歸禮”,歸敬佛陀。

無功用無著無礙常寂定

於一切問難能解釋歸禮

這是說第六種功德,願智。佛的願智與小乘羅漢不一樣,比如說羅漢想知道一個事兒,他就先拿起架子來入定,在定中一觀察就知道了,但佛的願智給這不一樣。具體不一樣的地方有哪些呢?頌子裡說了五個地方。“無功用”,就是說,佛的願智是任運的,不需要象羅漢一樣先拿起架子入定。“無著”,佛斷除了一切的知障,最極清淨,對一切境界心裡沒有執著,阿羅漢在個別時候還有執著。“無礙”佛對一切事情都通達無礙,阿羅漢個別時候還有點兒礙。“常寂定”,佛是永遠在禅定之中,而阿羅漢則入定是入定、出定是出定。“於一切問難能解釋”,一切眾生的一切問題佛都能解答,但阿羅漢個別問題還不能解答。最後的“歸禮”這兩個字兒,還是歸敬佛陀的意思。

於所依能依所說言及智

能說無礙慧常善說歸禮

這是說第七種功德:四無礙解。其實四無礙解就是應機說法,這有所說、能說兩部分。先看所說的,我們知道,所說的就是法!說法度眾。這個頌子咱們要這樣讀,“於所依、能依,所說;言及智,能說。無礙慧常善說。歸禮。”就是說,“所說的是能依及所依;能說的是言及智。因為有無障礙的智慧,所以佛陀一直說法,而且是善巧地說。”佛菩薩所說的是法!四無礙解的第一無礙就是法無礙,就是頌子中的“所依”,有了法無礙,法所诠表的義呢?就是義無礙解,義無礙解就是“能依”。“義”就是義理,就是法所表示的意義。有法、有法所诠表的義。經典的文句就是法、經典所诠的義理就是義。佛都能通達無礙,這就是法無礙解、義無礙解。再看能說的,就是“言及智”,“言”就是指詞無礙解,“智”是辯說無礙解。“言”就是能夠把思想、義理給表達出來,“智”是善於表達的智慧、能力,智慧更重要。這就是四無礙解: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言詞無礙解、辯說無礙解。“無礙慧常善說”,佛有大智慧,一直在善巧地說法度眾。“歸禮”,我們要歸敬佛陀。

為彼諸有情故現知言行

往來及出離善教者歸禮

這是說第八種功德:六神通。“為彼諸有情”,佛是為了教化一切眾生,而現起六神通的。六神通的第一個是“現”,是指神足通,也叫如意通,有了神足通,就能有各種情況,在天上飛,無有障礙。第二個是“知言”,是指天耳通,知道各類眾生的語言。天耳通可不是只聽見,而且要聽懂。傳說孔子的侄女婿公冶長能聽懂鳥的話。第三個是知“行”,是指他心通,知道對方內心裡的活動。第四個是知“往”,是指宿命通,知道過去無量劫來的事。第五個是知“來”,這是天眼通,能看見(即知道)未來的事情。第六個是“出離”,是指漏盡通,就是你知道眾生的煩惱,因為知道,所以可以幫他斷煩惱。最後一句說“善教者,歸禮”,就是說,佛陀有這六種神通,善於教化眾生,所以我要歸禮佛陀。

諸眾生見尊皆審知善士

暫見便深信開導者歸禮

這是說第九種功德: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諸眾生見尊”,眾生看見世尊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審知善士”,就知道這是一個大善知識,他就給人一個這樣的印象,“暫見便深信”,一看見他就對他生起甚深的信心、清淨的信心。“開導者,歸禮”,看見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沒等他說話,我們就對他生起了淨信,他要是再開導我們佛法,一定可以使我們得正知見,我們歸敬這佛陀。

攝受住持捨現化及變易

等持智自在隨證得歸禮

這是說第十種功德:四一切相清淨。四一切相清淨就是所依清淨、所緣清淨、心清淨、智清淨。“攝受住持捨”就是說的所依清淨,所依清淨又叫身清淨。“攝受”就是含攝、成就,成就了什麼呢?成就了住持、棄捨。“住持”是身體,說,他成就的這個身體能繼續住持下去、生存下去。就是說,他只要願意,他就可以一直住持下去。“捨”是棄捨。就是說,他要是不願意住持下去,他隨時可以捨棄這個身體。我們凡夫不想死也不行,想死也死不了。佛菩薩則是很自在的。這是所依清淨、身清淨。“現化及變易”是所緣清淨。就是說,所緣境很自在。“現化”就是指本來這兒沒有房子,需要就化現出來一座房子來。“變易”是指本來已經有了,但是不如意,就把它給改變一下。“現化”是沒有就變出一個,很自在的就化現出一個,這“變易”是有了但不滿意,很自在的就給改成令其滿意的。這是所緣清淨。“等持”是指心自在、禅定自在。在禅定裡邊兒心自在。這是心清淨。“智自在”是通達一切事理。就是智清淨。“隨證得,歸禮”,我們要隨順佛陀證得四一切相清淨:所依清淨、所緣清淨、心清淨、智清淨,佛陀已經具足了這樣的功德,我歸禮佛陀。

方便歸依淨及大乘出離

於此诳眾生摧魔者歸禮

這是第十一種功德:十力。“力”就是破煩惱,指智慧,十力就是十種智慧,這十種智慧有破煩惱的能力,所以叫十力。十力是:處非處智力、自業智力、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根勝劣智力、種種勝解智力、種種界智力、遍趣行智力、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漏盡智力。頌子中是用四類來解釋十力的:方便、歸依、淨、大乘出離。

“方便”是因的意思,比如說善方便就是善果的因,惡方便就是惡果的因。善就不是惡果的因,惡就不是善果的因,這叫“方便”。最後一句有個“摧魔”,魔與佛不一樣,佛說善方便是善果之因,魔則欺诳眾生,把善的說成惡,把惡說成善,顛倒說來欺騙眾生。十力的第一個就是處非處智力,佛就是用這個處非處智力來摧破魔王的。“處、非處”就是善處、惡處,佛就說了,善處自然是善,惡處自然是惡,惡處沒有善報的。“處”也是因的意思。佛為眾生宣說處非處智力,讓眾生轉惡為善。

“歸依”指的是第二力“自業智力”。世間一切的果報都是我們自己的業力所創造的,不是別人給我們的。別人作善、作惡你是不會受報的,你作了業只能你自己受報,這就是自作自受的原則。魔王告訴我們,一切的果報都是梵天在掌控。佛為了摧破魔王,就說了“自業智力”,說,你要是歸依的話,就歸依自己的業力(自性),也就是為自己的所為負責,自己的一切都是自己創造的。這是“歸依”。

“淨”是指第三力“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就是說,我們相信善惡果報,我們作善事,不去造惡業,這終究還是不能得清淨解脫的,我們一定要發出離心,修學聖道。魔王說:修四禅八定就能斷煩惱,就能解脫。佛為了摧破魔王,就說了“禅解脫三昧智力”來破除魔王的欺诳,告訴我們只有修出世道才可以解脫,修世間的三昧只是暫時地降伏煩惱而已,那不是解脫。

“大乘出離”是說的後七力。魔王的謊言被摧破了,於是眾生發出離心修學佛法,這時候魔王又來了,說,你就修這個好了,什麼大乘佛法,根本就是謊言。佛了為摧破魔王,就說,小乘也不錯,不過大乘比小乘殊勝多了,說了“根勝劣智力、種種勝解智力、種種界智力、遍趣行智力、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漏盡智力”,令他們回小向大。“根勝劣智力”就是佛來觀察你過去世在佛法裡培植的善根是勝還是劣,是有力還是無力。“根”是善根、根機。“種種勝解智力”是佛來觀察你內心裡好樂什麼,對什麼能產生勝解,然後用相應的方法來度化你。“種種界智力”是佛來觀察你心中的煩惱種子,看你是貪煩惱重?還是瞋煩惱重?還是癡煩惱重?還是疑惑心煩惱重?還是我慢心重?還是我見煩惱重?等等,然後相應地來度化你。“界”就是煩惱種子。“遍趣行智力”是佛為眾生說法,不管說的是什麼法門,都是讓你普遍地趣入聖道的,說六波羅密多也好,說三十七道品也好,別看好象有大乘法門有小乘法門,實際上目的都是讓你成佛的。“死生智力”是讓你解脫生死的。“宿住隨念智力”是讓你宿世的煩惱通通破除。“漏盡智力”是把有漏的一切都轉成無漏的。“於此诳眾生,摧魔者,歸禮”,佛來為眾生說法,魔就來欺騙眾生。佛就說這十力,一方面摧破魔王,一方面開導眾生。佛有這樣功德,我歸禮佛陀。

能說智及斷出離能障礙

自他利非余外道伏歸禮

這是說第十二種功德:四無畏。四無畏的第一個是“智”,佛陀通達一切智,對一切法通達無礙,有些書中干脆就是寫作“正等覺無畏”。這是說,佛說:我成佛了!說得理直氣壯,連一點兒畏懼之心也沒有。我們要是說什麼,心裡有點兒含糊,那就不行。第二個是“斷”,就是煩惱習氣完全斷除,又叫“漏盡無畏”。佛說:我完全斷除了煩惱,說得理直氣壯,連一點兒畏懼之心也沒有。第三個是“出離”,又叫“盡苦道無畏”。這是說佛能說一切滅苦的法門、斷煩惱的法門,開導眾生。第四個是“能障礙”,又叫障道無畏、障法無畏。佛教導人們修行的法門,還能教導人們哪些是修道的障礙。“自他利”,四無畏就是自利、利他,沒有別的東西。智、斷是自利,出離、能障礙是利他。“非余外道”,佛陀能夠自利利他,不是其他的外道可比的。“伏”是指佛陀可以降伏一切外道、“歸禮”,我歸敬佛陀。

處眾能伏說遠離二雜染

無護無忘失攝御眾歸禮

這是說第十三種功德“三不護”和第十四種功德“三念住”。“處眾能伏說”,佛處在大眾之中,能夠降伏別人對佛的譏嫌,“說”就是譏嫌。有一個故事,說佛在說法,有一個女人裝成個孕婦,說是懷了佛的孩子,佛也是有人譏嫌的,但譏嫌不了佛的,為什麼?因為佛的身、口、意三業清淨,沒有什麼可譏嫌的。我們凡夫就不一樣了,我們有許多毛病,所以我們要謹慎些,時時提醒自己。“三不護”的“三”是身、口、意,佛的身、口、意是清淨的。“不護”就是咱們通常說的不設防、不用刻意保護。“遠離二雜染”,佛在大眾中說法,聽法的人有的很恭敬,佛也不會因為他很恭敬而產生歡喜心。有的在聽法時不那麼恭敬,不那麼認真,佛也不會因之而起嗔恨心,這叫“遠離二雜染”。佛一直是保持正念,對恭敬的人、不恭敬的人、說不上恭敬不恭敬的人都是正念,這就是“三念住”――對三類眾生都保持正念,有三類眾生,但佛的心念一直是正念。“無護無忘失”,“無護”指三不護,不需要刻意保護、隱藏;“無忘失”指三念住,佛不忘正念,“攝御眾”,佛可以善巧地攝受、調御一切眾生。“歸禮”,佛有這樣的功德,我歸敬佛陀。

遍一切行住無非圓智事

一切時遍知實義者歸禮

這是第十五種功德:拔除習氣。“遍一切行住”,佛在行、住、坐、臥時,“無非圓智事”,他所表現出來的一切行、住、坐、臥等,沒有不是大智慧的表現,一直是正念在支配,一直都很威儀。“圓智”就是圓滿智慧。“一切時遍知,實義者,歸禮”,不論什麼時候,佛的智慧都是通達真實義的,我歸敬有這樣功德的佛陀。這一個是說佛拔除了一切的習氣,沒有一丁點兒失常的地方,一切時都是正念正知。

諸有情利樂所作不過時

所作常無虛無忘失歸禮

這是第十六種功德:無忘失法。“諸有情利樂,所作不過時”,佛要做利益眾生的事業,他要作的這件事情,永遠都不過時,他永遠也不會忘失。比如說他見張三,到將來什麼時候就可以去度化了,他不會說到時候把這個事兒給忘了。度眾生可不是亂度的,你不能提前去,也不能拖後,要把握好機緣。“所作不過時”就是指在眾生機緣成熟該度的時候去度。“所作常無虛”是說,佛想要做什麼事情時,那件事就一定能作成的,絕對不會成徒勞的了,佛不會作勞而無功的事兒。“無忘失,歸禮”,佛有無忘失法的功德,我要歸敬佛陀。

晝夜常六返觀一切世間

與大悲相應利樂意歸禮

這是第十七種功德:大悲。第一種功德就是四無量心,裡邊兒就有大悲心,但這裡又特別提出來說一下。“晝夜常六返,觀一切世間”,在當時是把晝夜各分為三時,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初夜分、中夜分、後夜分。在晝夜的每個時候,佛都要觀察世間一切眾生的善根情形,看誰該得度了,那就去度他,該用什麼法子就用該用的法子去度他。“與大悲相應”,佛陀是用悲心觀察眾生而後去度眾生的。“利樂意,歸禮”,佛陀的心裡總是利樂眾生的,我要歸敬佛陀。

由行及由證由智及由業

於一切二乘最勝者歸禮

這是第十八種功德:十八不共佛法。就是佛有十八種功德是比二乘聖人殊勝的。這十八不共佛法分成行、證、智、業四類。十八不共法就是啥?有好多種,咱們現在按無性釋中的說法來說,翻到531頁。“十八不共佛法者,謂不同義是不共義,即諸如來無有誤失”,這是第一種,“無有誤失”。第二種在第八行:“又諸如來無卒暴音”,這是第二種,“無卒暴音”。第三種在十二行:“又諸如來無忘失念”。第四種在十四行:“又諸如來無種種想”。第五種在倒數第四行:“又諸如來無不定心”。第六種在倒數第三行:“又諸如來無不擇捨”。以上這六種不共佛法是對應本頌的“行”,“行”是說佛所行的一切事兒。第一種不共的“無誤失”就是沒有錯誤、過失,指佛的身業都是對的。第二種不共的“無卒暴音”是指佛的口業說的。要是阿羅漢呢,比如說他一個人到曠野等地方,忽然間高興了,他就會發出大笑、大叫等不威儀的聲音,但佛絕對不會。第三種不共的“無忘失念”是指佛不會有忘記這樣的情況。第四種不共的“無種種想”,是說佛沒有各種各樣的想法,佛只有度眾生的念頭,沒有其他的想法。第五種不共是“無不定心”,是說佛一直在定中。第六種不共法是“無不擇捨”,是說佛不會干出捨棄眾生的事兒,要是阿羅漢,有時候會在沒有細心觀察所度化眾生的心念就捨棄他的事兒。“證”對應的是十八不共法中的六個不共。在無性釋531頁倒數第一行中說,“又諸如來無有欲等六種退失”,六種退失是指啥的?在532頁第二行上說,“欲退、精進退、念退、定退、慧退、解脫退”,接著無性釋說,“如是六退,諸佛皆無”。所以說,頌子中的“證”對應的就是六不退――欲不退、精進不退、念不退、定不退、慧不退、解脫不退。說,阿羅漢對於無上菩提不感興趣,他不要,他不想去得無上菩提,這叫欲退,佛菩薩沒有這樣的事兒。佛法中的“退”有兩種:一種是你已經得到了後來再失掉了,這叫已得退。另一種退是你沒有得到,你根本就不想要,這叫未得退。這六種退都是這意思。現在這裡阿羅漢沒得無上菩提,他也不想得無上菩提了,所以這六種都是這樣意思,就是退了。佛沒有這六種退。再看“智”,“智”對應的是十八不共法裡的“知過去世無礙”、“知現在世無礙”、“知未來世無礙”。在無性釋中是532頁第七行,“又諸如來於三世境若知若見無著無礙”。說,阿羅漢要想知道一件事,不管是過去的、未來的、現在的,他不能一舉心就知道,但佛是一舉心就知道了,或者說,阿羅漢想知道一件事兒,還多少有點兒障礙,佛是沒有障礙的。最後是“業”,業有身、口、意三業,三業都是隨智而行的。關於“業”,對應的是十八不共法裡的身業隨智慧行、口業隨智慧行、意業隨智慧行。佛的三業一定是清淨的。“於一切二乘最勝者,歸禮”,佛與二乘比起來,這十八種功德最殊勝,這是佛的十八不共法,是比二乘殊勝的地方,我要歸敬佛陀。

由三身至得具相大菩提

一切處他疑皆能斷歸禮

這是說第十九種功德:一切相妙智。這個一切相妙智我們一般叫成一切種智,或者叫成一切智智。“由三身至得”,佛的三身已經成就了,圓滿成就了,“至得”就是圓滿成就。“具相大菩提”,成就了具足一切功德的大菩提,這就得到了一切相妙智、一切智智。“一切處他疑皆能斷”,“他”指眾生,說,一切處、一切眾生,有任何的疑問,佛都能夠決斷。“歸禮”,我歸敬佛陀。

諸佛法身與如是等功德相應,復與所余自性、因、果、業、相應、轉功德相應,是故應知諸佛法身無上功德。

前面說了佛有十九德,有些地方是說成二十德,關系不大。下邊兒呢,又說了六種德。這是從另外的角度來說的。“諸佛法身與如是等功德相應”,一切佛成就了圓滿的法身,與前面說的四無量心,乃至到十八不共法、一切相妙智等功德相應,“復與所余自性、因、果、業、相應、轉功德相應”其實還可以說法身與自性功德、因功德、果功德、業功德、相應功德、轉功德等六種功德相應。所以,我們要贊同佛陀的無上功德。

此中有二頌:

這兒再用兩個頌子把這六種功德說一下。

尊成實勝義一切地皆出

至諸眾生上解脫諸有情

“尊成實勝義”說的是自性功德。“尊”指佛陀,他為一切眾生所尊敬。“成”是指本來成就,可不是後來造作的。“實”是真實,指佛陀所成就的功德是真實的。“勝義”是殊勝的義理、勝義谛、一真法界、真如等。說,佛以什麼為體性?以一真法界為體性、為自性。“一切地皆出”,“一切地”是指修行時的地,就是從修行到十地,“皆出”是指法身的功德超出所有十地菩薩的功德。這一句是說的因功德。“至諸眾生上”,這是說果功德的,在因地的修行,到了果地的時候,就在一切眾生之上了,是一切眾生所不能及的。“解脫諸有情”,這是業功德。說,成佛之後,佛要作什麼事業呢?幫助一切的有情解脫、度眾生,這就是佛干的事兒。

無盡無等德相應現世間

及眾會可見非見人天等

“無盡無等德相應”是說的相應功德,“無盡”是指佛的功德無量無邊,“無等”是指沒有誰的功德能夠與佛相等、與佛一樣多。“現世間及眾會可見,非見人天等”,這是說轉功德的。“轉”是生起、現起的意思。就是說,從自性的法身現出變化身來,再現出受用身來。“現世間”是指由法身現出變化身到世間來度化眾生。“及眾會”是指法身現出受用身在大法會中度化菩薩。“可見”是指現世間可見、眾會可見,現世間可見就是指世間眾生可見,眾會可見是指法身菩薩可見。“非見人天等”是說,受用身可不是世間的人、天人以及二乘能夠見到的。

下邊兒該十門分別的第八門:甚深門。

復次,諸佛法身,甚深最甚深,此甚深相雲何可見?

這是說佛的法身是甚深的,很不容易理解,論文中說,“甚深最甚深”,這是我們思維不到的境界,只能憑聖者給我們說了。這甚深相表現在哪兒呢?

此中有多頌:

為了說清甚深,無著論師給了十二個表現,就是從十二個方面來表現法身的甚深之處。十二種表現就用了十二個頌子。

佛無生為生亦無住為住

諸事無功用第四食為食

第一個頌子說的是“生住業住甚深”。這裡邊兒又分四條。“佛無生為生”,我們在生死中流轉,因為造業,而得業報,這就是生生死死。佛的法身是沒有這樣的生死的,沒有這樣的生死我們就叫“無生”,沒有這樣的生死,就沒有煩惱,是極清淨莊嚴的,這不是世間相,但可以來世間現身說法,佛的法身是以這個為“生”,這是很難理解的。我們受生是因為有煩惱,佛雖然沒有煩惱,但也會表現出生死相,象釋迦牟尼,不是也只活了八十歲嗎?這個道理是“甚深最甚深”的。我們根本沒法說清,只能理解為佛是由大悲心而在世間現生死相,不是象我們這樣因煩惱而有生死。這是“生甚深”――法身的生死很難理解。“亦無住為住”,阿羅漢入無余涅槃了,就安住於涅槃,他在有余涅槃的時候,他有色受想行識,一入無余涅槃,前一剎那的色受想行識滅了,後一剎那不生,也就沒有色受想行識相了,這就是“住於寂滅相”。我們是住在色聲香味觸法相上,這叫“住於有為相”,而佛是沒有這樣的住的,既不住有為相上,也不住無為相上,這不是“無住”嗎?他就是住在“無住”上。“無住”就是佛的住,這是甚深最甚深的的境界。這是“住甚深”。“諸事無功用”,二乘人住於無余涅槃裡,沒有業,心也不動。我們凡夫則做這個做那個的。但佛不是這樣的,他是心不動,但還在造業――他造利益眾生的業。這是甚深最甚深的道理。“諸事無功用”就是不用動心就利益眾生了。這是“業甚深”。“第四食為食”,我們的生命得靠營養來維持,在佛教中有四種食:不清淨依止住食、淨不淨依止住食、一向淨依止住食、唯示現依止住食。這個“不清淨依止住食”,就是我們欲界的眾的果報。“依止”就是身體,欲界眾生的果報身都是不清淨的,都有煩惱,這樣的生命需要段食、觸食、思食、識食,有這四種飲食來資養生命的存在,就叫“不清淨依止住食”。第二種是“淨不淨依止住食”,這是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眾生,他們沒有欲界的煩惱,所以叫淨;但他本身還有煩惱,所以又叫不淨。這又是淨又是不淨的生命體,也要飲食,他們沒有段食,只有觸食、思食、識食,這叫“淨不淨依止住食”。第三個是“一向淨依止住食”,這是羅漢、辟支佛的境界,他們沒有煩惱了,所以身體清淨、心也清淨。阿羅漢、辟支佛也得有段食、觸食、思食、識食,但他們一直清淨,所以叫“一向淨依止住食”。第四個是“唯示現依止住食”,這是指佛,比如釋迦牟尼,看起來他也段食、觸食、思食、識食,但那只是示現而已,佛的法身根本不需要飲食,他是為了給眾生做福田,所以表現出需要飲食而已,這叫“唯示現依止住食”。佛是以這四種食的“第四食為食”的。

無異亦無量無數量一業

不堅業堅業諸佛具三身

第二個頌子是“安立數業甚深”。這裡邊兒有三條。“無異亦無量”,這是“安立甚深”。“無異”是說一切佛都依止於清淨法界,都以清淨法界為自性,這是一樣的。桌子以木為體性,粉筆以石膏為體性,佛以真如為體性,沒有真如就沒有佛了。“無異”就指一切佛的體性是沒有差別的。“亦無量”是說,真如、清淨法界是沒有數量之別的,是不可以拿數量來修飾、限制。但是我們在這無差別之中安立了很多佛名,這是甚深最甚深的道理。“無數量一業”,這是“數甚深”。說,有無量無邊的佛,佛的數量是不可計量的,太多了。不過這麼多的佛作的是同樣的一件事兒,就是利益眾生、度化眾生。“無數量”是指佛有很多,“一業”是說這麼多的佛作的是同一件事兒。“不堅業堅業,諸佛具三身”,這是業甚深。“不堅業”是指不堅固的業,就是有開始有結束的業,有生滅的業。“堅業”則是指沒有生滅、不可破壞的業。在276頁世親釋中說,“諸如來三身相應,其受用身事業堅住,其變化身業不堅住”。在545頁無性釋中說,“自性身業是其堅住,余二身業是不堅住”。就是說世親與無性稍微有點兒不一樣,咱們知道一下,不給作決斷。

現等覺非有一切覺非無

一一念無量有非有所顯

第三個頌子是說的“現等覺甚深”。“現等覺非有”,就是一切相妙智、一切智智成就了,覺悟了我是不可得的,法也是不可得,這叫“非有”,也就是遍計執無所有、畢竟空。“一切覺非無”,但也不是沒有所覺,“非無”就是說在假立名相的道理上,還是得說有釋迦佛、彌勒佛等。為什麼這麼說呢?“一一念無量”,在每一剎那都有菩薩在無量無邊的世界裡成佛。就是說,從第一義谛上來說,無佛道可成,但從俗谛上來說,還是有成佛這回事兒的。“有非有所顯”,“有”是指從圓成實這一方面來說,一切佛的自性清淨法界是有的,“非有”是指沒有一切障礙,煩惱障、所知障都沒有。

非染非離染由欲得出離

了知欲無欲悟入欲法性

第四個頌子說的是“離欲甚深”。“非染非離染”,“非染”就是貪、嗔、癡等一切的染污,這是用四尋思觀、四如實智把那些染污都給滅除了;“非離染”是說染污的種子還沒有斷盡。這是怎麼回事兒呢?“由欲得出離”,正因為菩薩有染污種子,所以菩薩才能度化眾生出離生死。這是在菩薩位的情況,還沒到佛地。“了知欲無欲,悟入欲法性”,菩薩是先斷煩惱的現行,到金剛道時斷煩惱種子,怎麼斷?“了知欲無欲”,就是說,他知道遍計所執的欲其實是根本就沒有的,連一點兒的影子也沒有。他知道遍計所執的境界(即所遍計)從本質上說,根本就是依他起,這樣呢,能遍計、所遍計其實都是依他起,遍計所執是沒有的,遍計所執的欲當然也是沒有的。所遍計畢竟空,能遍計也畢竟空,在畢竟空裡根本就沒有欲可得。知道了這些,就是“悟入欲法性”了,就是證悟了佛的根本無分別智,證悟了一真法界。從煩惱法上也能證悟法性,這道理是甚深的。

諸佛過諸蘊安住諸蘊中

與彼非一異不捨而善寂

第五個頌子是“斷蘊甚深”。“諸佛過諸蘊”,諸佛成就了無分別智,超越了色受想行識五蘊的境界,這是因為根本無分別智而證悟了遍計執是畢竟空的,這樣,佛的心就不住於色受想行識五蘊上了,就與清淨法界相應。“安住諸蘊中”,說,雖然諸佛已經超越了五蘊的境界,但因為大悲心,他不棄捨一切眾生,他就還住在五蘊裡,不過他的住給我們是不一樣的,我們是住在有漏五蘊上,諸佛是住在無漏五蘊上,他住於五蘊而不受五蘊之苦,為什麼呢?其實就是說,他的住於五蘊是化現而已。“與彼非一異”,別看佛住在五蘊上,其實佛是超越了五蘊的。也就是說,佛實際上是住於清淨法界,他所表現出來的住於五蘊的五蘊是清淨法界化現出來的,你可以說它是五蘊,也可以說它根本就不是五蘊。也就是說,超越諸蘊的清淨法界,和幻化的諸蘊是“非一異”的,為什麼不是一?因為超越諸蘊的清淨法界是無為法,而諸蘊是有為法,當然不能說是一!那又為什麼是非異呢?因為離開了諸蘊,根本就沒有清淨法界可得,誰也不能離開諸蘊去證悟清淨法界。這就叫“與彼非一異”。“不捨而善寂”,說,佛的大悲心是不棄捨色受想行識五蘊的,因為眾生就是五蘊和合的,捨棄了五蘊就是捨棄了眾生。所以“不捨”。“善寂”是指佛陀能夠在有為的五蘊之上離一切相,證悟寂滅法性、清淨法界。

諸佛事相雜猶如大海水

我已現當作他利無是思

第六個頌子是“成熟甚深”。“現等覺甚深”是成就一切種智,離欲甚深、斷蘊甚深,是棄捨雜染的因果。這個成熟甚深,是說諸佛度化一切眾生。“諸佛事相雜”,諸佛要作的事兒都是利益一切眾生,這尊佛與那尊佛沒有區別,所以說,一切佛所作的事兒放在一起是可以的。這其實是因為諸佛的自性都是真如,是一樣的緣故,是不分彼此的,再說了,一切佛都是沒有我執的,所以諸佛是可以和而為一的。其實這就是咱們說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相雜”就是和而為一、不分彼此、揉在一起。“猶如大海水”,這是一個比喻,很多江河裡的水,流到大海裡以後,就融匯到一起了,不分彼此了。“我已現當作”是說,我過去就在作利益眾生的事情、現在也還在作利益眾生的事情,未來還是要作利益眾生的事情。“已”是過去,“現”是現在,“當”是未來。“他利無是思”的“他利”就是利益眾生;“無是思”是說,諸佛是沒有這種分別心的。我們知道,諸佛的境界是合而為一的,沒有你我的區別。

眾生罪不現如月於破器

遍滿諸世間由法光如日

第七個頌子是說“顯現甚深”。諸佛一直在作度眾生的事兒,可是我們從來就沒有看見過,為什麼我們看不見呢?“眾生罪不現”,原來呀,是因為我們眾生有太深的罪業。“如月於破器”是一個比喻。有一完好的罐,裝滿水,放在外邊兒,就可以在水罐裡顯現出一個月亮,千江有水千江月。可是現在呢,你這個罐子破了,水漏了,這樣呢,水罐還在,可是裡邊兒就現不出月亮來。我們就象一個破器,裝不了水,自然顯現不出佛。雖然罐破了,罐裡顯不出月亮,但月亮仍然在天上呀。我們是個破器,見不著佛,佛也還是照樣在度眾生。“遍滿諸世間,由法光如日”,諸佛是遍滿一切世間的,在世間任何地方都說法度眾生,就像太陽一樣,遍照一切大地,可你要是一個盲人,太陽照著大地你連一點兒也看不見。“法光如日”,佛陀的教法就象太陽一樣,遍滿一切世間。佛陀的教法就是光明。

或現等正覺或涅槃如火

此未曾非有諸佛身常故

第八個頌子是“示現等覺涅槃甚深”。“或現等正覺”,就是說,諸佛為了度化眾生就來到人間示現八相成道,示現一個化身佛,其實是佛早就成佛了,不過是在這兒再顯現一次而已。“或涅槃”,佛陀示現一下,成佛了,又離開人間了,這都是示現而已。示現成佛,是因為這兒有可度化的眾生,要是沒有可度化的眾生,他就不在這兒示現了,把可度化的眾生度完了,他也不需要長住世間,於是就示現涅槃,這就叫“或現等正覺,或涅槃”。“涅槃”本來是不生不滅的意思,但這兒要說成離開世間。“如火”,這是一個比喻,就象世間的火一樣,有緣就燒起來了,燒完就滅了。佛的示現等正覺、示現涅槃也是這樣子的。“此未曾非有”,說,佛在世間示現,我們覺得世上有佛了,其實根本就沒有一個老和尚叫佛,真正的佛是無形無相的,有形相的就不是真的。佛示現涅槃了,我們覺得世間沒有佛了,其實根本就不是沒有佛了。未曾沒有佛,也未曾非有。示現成佛來到人間,我們叫“來”;示現涅槃,我們叫“走”,其實根本是來無所來,去無所去,這叫“此未曾非有”。“諸佛身常故”,我們覺得示現成佛是生,示現涅槃是滅,實際上佛根本是沒有生滅的,示現的生滅根本不是真實的。這是“示現等覺涅槃甚深”。

佛於非聖法人趣及惡趣

非梵行法中最勝自體住

第九個頌子是“住甚深”。“佛於非聖法”,佛來到世間度化眾生,世間的境界是非聖法的,因為非聖法,所以有很多的過失,即使說有點兒善法,也是不圓滿的善、是有漏的善。可佛是最勝的境界,佛的自體是安住在清淨法界裡的,這於凡夫是不一樣的。佛雖然來到世間,但他絕對不會退到非聖的境界來,他是不被世法所染的,“最勝自體住”,他還安住在聖法境界裡。“人趣及惡趣”,說,佛來到人間度眾生,或者到三惡道去度眾生,“人趣”是人間,還包括天人,指三善道,“惡趣”是三惡道。這些眾生佛都度,佛在度這些眾生的時候,他的內心裡還是“最勝自體住”,佛還是安住於最勝處,不被六道所染。“非梵行法中”,“梵行”就是清淨行,這裡就是指慈悲喜捨,說,佛所度化的眾生幾乎都沒有慈悲喜捨,佛在度化他們的時候,絕對不會被他們染污,佛還是“最勝自體住”,住於慈悲喜捨的清淨光明裡。在清海無上師的說法裡,說我們本來是佛,我們來度眾生,度久了之後我們變成了眾生,我們現在就是盡力地回到我們的來處。淨空法師說:十法界裡佛還不行,還會退,只有到了法身大士的地步才不會退轉。這都是邪說。

佛一切處行亦不行一處

於一切身現非六根所行

第十個頌子是說的“顯示自體甚深”。佛的自體就是真如。“佛一切處行”,佛到處行化去度眾生,到各界去。佛本身有自己的境界,為了度眾生,他就到一切境界去化現。“亦不行一處”,佛雖然到各處去度眾生,其實他哪兒都沒去。這是什麼意思?就是說,佛是無分別智,到哪兒都是佛的境界,哪兒都是清淨的真如境界,所以說,他是一直在清淨真如境界裡哪兒也沒有去。這就是到一切處與不行一處的高度統一,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於一切身現,非六根所行”,說,佛不但心念一直安住於清淨法界裡,而且身相也很奇特。“於一切身現”是說佛有大悲心度化眾生,能夠到一切處去現身,現各種身度化眾生。這正因為法身無相所以佛才能現各種身。“非六根所行”是指佛雖然現各種身,被各種眾生見到,但佛的本身境界,憑眾生的六根還是見不到的,就是說,佛是方便示現一切眾生所能見到的身相,但佛的境界眾生還是不能知道的。也就是說,佛可以方便示現,但佛的境界一直沒變。

煩惱伏不滅如毒咒所害

留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

第十一個頌子說的是“斷煩惱甚深”。“煩惱伏不滅”,煩惱令人不愉快,菩薩可以調伏煩惱,可以令它不活動,但是還沒有把它們消滅,沒有把它們的種子給斷掉。“如毒咒所害”這是一個比喻,有一條毒蛇,它要咬人,所以要用咒術把它降伏,這樣它就害不了人了,但是,你也用不著把它殺了呀~~它咬人是它的業力所使,它已經夠苦了。到它業力盡了的時候,它自然就咬不了人了。“留惑至惑盡,證佛一切智”,到金剛道以後,成佛了,自然就把煩惱種子給斷盡了,到成佛的時候,就是清淨法界。憑大神通、大智慧就可以度眾生了。在天台中有一個伏惑潤生,就是還要保留煩惱種子,說要是沒有它的話,就不能在生死中來了,那就沒法度眾生了。這是因為神通還不夠、智慧還不夠的緣故。到成佛的時候,智慧夠了,就不用煩惱種子了,憑神通、智慧就可以到生死中現身度眾了。

煩惱成覺分生死為涅槃

具大方便故諸佛不思議

第十二個頌子說的是“不可思議甚深”。“煩惱成覺分”,“煩惱”是流轉生死的動力。“覺”是令人安樂的原因,“分”,妙老說是原因。煩惱是染污的,可是它能夠成為無上菩提的因,這是不可思議的。“生死為涅槃”,生死是令人不如意的,而涅槃是大安樂、大解脫的境界,現在說生死就是涅槃,這是不可思議的說法,為什麼這樣說呢?“具大方便故”,因為佛菩薩有方便善巧的智慧。佛的生死其實只是示現而已,他根本就安住在最勝境界上,佛陀的煩惱也是示現而已,它其實根本就沒有煩惱。“諸佛不思議”,這是諸佛的不思議境界,不是凡夫所能了知的。

應知如是所說甚深有十二種:

這樣,我們就知道甚深有十二種甚深,具體是哪十二種呢?下邊兒給說一下,因為前邊兒沒有說名字,只是解釋,下兒給出名字。

謂生住業住甚深,安立數業甚深,現等覺甚深,離欲甚深,斷蘊甚深,成熟甚深,顯現甚深,示現等覺涅槃甚深,住甚深,顯示自體甚深,斷煩惱甚深,不可思議甚深。

第一頌是“生住業住甚深”。第二頌說的是“安立數業甚深”。第三頌說的是“現等覺甚深”。第四頌說的是“離欲甚深”。第五頌說的是“斷蘊甚深”。第六頌說的是“成熟甚深”。第七頌說的是“顯現甚深”。第八頌說的是“示現等覺涅槃甚深”。第九頌說的是“住甚深”。第十頌說的是“顯示自體甚深”。第十一頌說的是“斷煩惱甚深”。第十二頌說的是“不可思議甚深”。

若諸菩薩念佛法身,由幾種念應修此念?

十門差別的第九門是“念”。“若諸菩薩念佛法身”,要是有菩薩歡喜修學念佛法身這個法門的話,“由幾種念應修此念”?有多少種方法來修這念佛法門呢?也就是說,這個念佛法門怎麼修行呢?

略說菩薩念佛法身,由七種念應修此念:

念佛法門廣大甚深,現在說不了那麼多,只能簡單地說,最簡單地說,有七個念佛的方法。

一者、諸佛於一切法得自在轉,應修此念,於一切世界得無礙通故。

第一,我們要念“諸佛於一切法得自在轉”――佛有自在轉變世出世間一切法的威力,這需要我們在禅定中觀察。佛為什麼有樣的威力呢?一切法怎麼搞的,難道本身都不能決定,佛想怎麼改變就怎麼改變?為什麼會這樣?“於一切世界得無礙通故”,原來,是因為佛有無障礙的大神通,能夠入一切法界的緣故,“得無礙通故”就是說佛有無障礙的大神通。

此中有頌

無著論師說了一個頌子。

有情界周遍具障而阙因

二種決定轉諸佛無自在

佛在一切世界都能自在地往來、自在示現。真的這樣嗎?我看未必。我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我想,佛既然可以自在地到各處度眾生,他無始以來就在度眾生,那麼眾生不是早就該被度化了嗎?我們不是早就該成佛道了嗎?或者我們早就該成羅漢、成辟支佛了,可我們直到現在還在生死中流轉,這就說明了佛並沒有來度我們嗎?我有這樣的疑問,無著論師就用了這個頌子來回答我。“有情界周遍”,說,有情很多很多,佛確實是要度一切眾生的,可是“具障而阙因,二種決定轉”,我們到現在還在生死中流轉。“具障而阙因,二種決定轉”這二句頌子說了四個原因,因為這四個原因,所以佛到現在還沒有度得了我們,我們到現在還在生死中流轉。第一個原因是“具障”,我們有煩惱障、業障、報障,所以佛要度化我們是非常的困難。現在有一個電影,好象是《青蛇的故事》,王祖賢演白蛇,張曼玉演青蛇。那裡邊兒法海有一句台詞:人太難馴服了,比妖還難!就因為我們有這些障,所以還在生死中流轉。煩惱障是我們情緒方面的。一種情況是我們因為三毒而不接受佛陀教化;另一種是接受佛陀的說法但作不到。這樣的人只能在生死裡流轉。業障是指造了極重的惡業,比如造了五逆重罪,這些罪障礙了我們,所以我們在生死中流轉。報障就是果報的問題。比如說你又聾又啞還是個瞎子,你又生在人間,你接受佛法的障礙就特別大。第二個原因是“阙因”,就是沒有善根,這是因為無始以來你就沒有對佛法的熏習,讓你一下子接受佛法,這不現實。“二種決定轉”這一句包含了二個原因,一個是業決定轉,一個是報決定轉。“業決定”是說你非要造這種罪,諸佛雖有大神通,他不讓你造,可你偏要造,那麼佛也就不干涉你了,佛有的是時間,他耐心大得很,他等著,到機緣成熟了再說。這是造業。下一個是“報決定”,這是說業你既然已經造下了,有了這罪業,你必須為你的所作負責任,你就得去受果報。佛也不能使你不受報。就因為這原因――具障、阙因、業決定、報決定,所以我們現在還在生死中流轉而不得出離。“諸佛無自在”是說,諸佛也沒有辦法改變這種情況。

二者、如來其身常住,應修此念,真如無間解脫垢故。

這第二種念佛法兒,其實就是實相念佛,剛才說的第一種念佛法是觀想念佛。“如來其身常住”,這很簡單,因為佛法身其實就是清淨法界、就是真如,自然是常住的。“應修此念”,那麼,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就要這麼念佛,在禅定中這樣觀察,觀察什麼呢?“真如無間解脫垢故”,說,眾生的身體是無常的,為什麼佛身常住呢?因為佛以真如為身。“無間”在論文中是指成佛以後連一刻不清淨的時候也沒有了,在還沒成佛的時候,他所成就的境界還是有個別間隔的。論文中的“垢”,就是煩惱障、所知障的垢,它可以攪局,但成了佛以後,它就攪不了局了。

三者、如來最勝無罪,應修此念,一切煩惱及所知障並離系故。

這是說,佛是最殊勝的,連一點兒的過失也都沒有了。所以我們要這樣念佛:佛沒有了煩惱障、所知障,我現在學習佛法,也要象佛一樣,也不能有煩惱障、所知障。要時時觀想自己就象佛一樣慈悲、智慧等等。

四者、如來無有功用,應修此念,不作功用一切佛事無休息故。

說,佛在度化眾生時,“如來無有功用”,佛並沒有刻意舉心動念去度眾生。我們應該這樣念佛,“不作功用一切佛事無休息”,佛沒有刻意努力去度眾生,度化眾生的事業是任運的、自然的,而且是永久的,佛不會說我這會兒不度了,沒有這樣的事兒。

五者、如來受大富樂,應修此念,清淨佛土大富樂故。

這是說成佛以後,有無窮的富樂,主要是“清淨佛土大富樂”。咱們看《阿彌陀經》,極樂世界是黃金為地,到處是七寶。佛的世界確實是大富樂。這是因為佛在因地的時候廣修福慧的緣故,可不是無因緣的。這說的是佛的受用土。佛的富樂不是只自己享用,是可以與別人一起享用的。

六者、如來離諸染污,應修此念,生在世間一切世法不能染故。

這一個是說佛的變化土。“如來離諸染污”,佛來到凡夫世界度眾生,凡夫世界是染污的,但佛離諸染污。“生在世間一切世法不能染”生在污染世界,但這世界無法污染他。

七者、如來能成大事,應修此念,示現等覺般涅槃等,一切有情未成熟者能令成熟,已成熟者令解脫故。

佛來到世間能夠成就大事,就是廣度眾生。“示現等覺般涅槃等”,就是示現八相成道,示現在這兒成佛。“一切有情未成熟者能令成熟,”讓一切眾生培植善根,沒有成熟善根的讓他成熟善根,“已成熟者令解脫”,已經成熟善根的讓他解脫。“成熟”就是得到,“成熟善根”就是得到善根。

此中有二頌:

這七念,無著論師用二個頌子給說一下,這樣好記。

圓滿屬自心具常住清淨無功用能施有情大法樂

遍行無依止平等利多生一切佛智者應修一切念

“圓滿”,指前邊兒的七條都是圓滿的,是圓滿的大自在境界。“屬自心”,指第一條“於一切法得自在轉”,一切法都隨心。“屬”就是隨順,隨心所欲,想怎麼著都能成就。“具常住”是指第二條“其身常住”。“清淨”是第三條“如來最勝無罪”。“無功用”是第四條,“如來無功用”。“能施有情大法樂”是第五條,“如來受大富樂”。“遍行無依止”是第六條“如來離諸染污”。如來入一切法界,皆不受染污。“平等利多生”是第七條,“如來能成大事”。佛的悲心平等地度一切眾生,能饒益一切眾生。這七條都是圓滿的。頌子中說“一切佛”,就是說一切佛都具足這七種圓滿。“智者應修一切念”,有智慧的人就應該修學這個念佛法門。

復次,諸佛清淨佛土相,雲何應知?

佛的法身圓滿,那麼其依報如何清淨呢?也得說說。

如菩薩藏百千契經序品中說,

先引用經文,這是聖言量。《菩薩藏百千契經》,印順法師說是《華嚴經》,但你翻一下,下邊兒的一段其實是《解深密經·序品》中的。我把《解深密經》也帶來了,下邊兒的一段文字在《解深密經》的第一、第二到第三頁。在這部《菩薩藏百千契經》的“序品”裡有這樣的話。

謂:簿伽梵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無邊世界,

“簿伽梵”就是佛。“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佛住的是有殊勝的光明照耀的七寶莊嚴的宮殿裡。這個宮殿放出大光明來照耀一切世界。這是說佛的淨土顯色圓滿。顯色就是青、黃、赤、白等顏色。這裡說的佛應該是受用身佛。

無量方所妙飾間列,

這是說佛土形色圓滿,形色是一個偏正詞組,重點在“形”上,形色本是形象顏色,一偏正就成了著重於形了,所謂形色就指長、短、方、圓等。“無量方所”就是指這個大宮殿(這大宮殿是一個建築群,當然,這是瞎說)的各處,“妙飾間列”,這宮殿裝修得都可好了。“飾”是裝飾,“間列”是布局合理。佛的世界是自在的境界,想怎麼變都可以。

周圓無際其量難測,

“周圓”,你劃一個平面圖形,要求面積相等,那麼圓形的周長最大。是不是這樣,我有沒有說錯?平面幾何的內容也忘了。這個“周圓”就表示最大,說的是宮殿最大。大到什麼程度?“無際”,無限大。“其量難測”,沒法測量、沒法思維。這是說佛土的大小,俗話叫占地面積。這一句說的是佛土的分量圓滿。

超過三界所行之處,

佛土超過了凡夫的世界。比我們的世界圓滿。我們的世界是有漏業成就的,佛土是無漏業成就的。這是說的佛土的方所圓滿。

勝出世間善根所起,

佛土是怎麼成就的呢?“勝出世間善根所起”,是這樣成就的。善根有世間的、有出世間,我好心作了一點兒善事兒,這是世間善根,“勝出世間善根”則是成就道業的善根,成就道業還有成就二乘道業和成就菩薩道業的不同,這裡指的是成就菩薩乘的道業。有人說還兼顧成就二乘道業,比如說極樂世界就有許多的大菩薩,還有大阿羅漢等。這也是一種說法吧。這是佛土的因圓滿。

最極自在淨識為相,

這是佛土的果圓滿。這佛土就是由勝出世間的因所創造、所成就的。佛土是“最極自在”的,“最極自在”就是達到自在境界的極致,大自在!“淨識”就是無垢識。這句論文說,成了佛之後,是以無垢識為清淨世界的體相。也就是說,佛土是“勝出世間善根”為因而有的,但它也是佛的清淨心所現的,要是沒有佛的無垢識,也就沒有那個“七寶莊嚴,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無邊世界”的大宮殿。總之,就是說,佛土也是以識為體性。唯識無義。

如來所都,

這是主圓滿。佛土是由如來所“都”的,“都”就是首領、頭目的意思,這個我是查過字典的。就是說,在佛土裡如來是頭領。

諸大菩薩眾所雲集,

這是輔翼圓滿。說,在佛土裡可不是只佛住在那裡,還有很多的菩薩也在那裡住,他們在那裡幫助如來弘揚佛法教化眾生。這裡我想還包括阿羅漢之類的,因為比如西方極樂世界就有很多阿羅漢之類的。反正這裡指的是聖者。

無量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常所翼從,

這是眷屬圓滿。這是因為佛攝化一切眾生的緣故。佛土裡也有很多的天人;龍,龍是水族;還有藥叉,藥叉用漢語說就是暴惡鬼;還有健達縛,健達縛用漢語說是尋香,他是管音樂的神;阿素洛,用漢語說就是不端正。還有揭路荼,就是咱們說的大鵬金翅鳥;還有緊捺洛,這也是管音樂的,頭上有角,但又象個人樣子;還有莫呼洛伽,就是大蟒蛇;還有人與非人等。這就是咱們常說的天龍八部。這個咱們注意一下。雖然說這裡說了有天龍八部,但這不是真的。你翻到無性釋554頁,倒數第四行,“此化非實”。什麼意思?就是說,能到佛那兒去的,都得是大菩薩,大菩薩們都帶慣了眷屬,到這兒來參加法會,他習慣性地就化現出眷屬來了,並不是真的天龍八部也來了。這就象冬天裡我們戴帽子,到了春天天暖和了,因為戴了一冬的帽子,所以剛不戴帽子的時候還覺得頭上戴著帽子一樣。菩薩一直帶眷屬,現在一下子不帶,也有還帶著眷屬的感覺,因為菩薩心力太強,所以在經典上也列出來(被見到)。

廣大法味喜樂所持,

這是任持圓滿。生活在佛土裡的人也是要吃東西的,他們吃什麼呢?“廣大法味喜樂所持”,原來呀,是佛為他們說法,他們聽佛說法,聽眾心裡就有了喜樂的滋味。有了這喜樂,結果這兒的菩薩們就能夠生活下去了,生命就可以存在了。這確實是不錯的。

作諸眾生一切義利,

這一句是事業圓滿。你不能吃過飯不干事兒吧,他們作什麼事兒呢?就作利益眾生的事兒,利益眾生的事兒他們都干。

蠲除一切煩惱災橫,

這是攝益圓滿。“蠲除一切煩惱災橫”是說,在佛土裡是沒有一切的災禍的,煩惱也沒有,災禍也沒有。天災人禍都沒有,是一個清淨的世界、安樂的世界。

遠離眾魔,

這是無畏圓滿。在我們這個世界,有很多的魔,煩惱魔、五蘊魔、死魔、天魔等等,他們來惱亂我們的身心,我們要修行,他們偏來搗亂,但佛國淨土裡沒有魔。因為沒魔,所以我們無畏。

過諸莊嚴如來莊嚴之所依處,

這是住處圓滿。這是說佛的世界的莊嚴是最莊嚴的,“過諸莊嚴”,超過了所有的莊嚴,比二乘的莊嚴莊嚴多了,凡夫世界的裝修給佛土根本就沒法比。“如來莊嚴之所依處”,佛土是佛的無量功德所莊嚴的地方,是最圓滿的。

大念慧行以為游路,

這是路圓滿。“大念慧行以為游路”,“大念”是聞慧,“慧”是指思慧,“行”是修慧。就是說,在佛土裡是以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為路的。我們凡夫要到什麼地方去,要走公路、鐵路,而菩薩要到佛地去,得走聞路、思路、修路。就是說,是以聞思修三慧為路的,沿著這條路就可以成佛。

大止妙觀以為所乘,

我們在路上也不是步行的,在公路上就坐汽車,在鐵路上就坐火車,現在在聞思修三慧的路上,是坐什麼呢?坐的是無漏止觀,也就是奢摩他、毘缽捨那。這個是乘圓滿。

大空無相無願解脫為所入門,

到了佛這兒了,還有一個門,你得進去,這個門是什麼呢?是“空、無相、無願”,這個咱們一般叫三解脫門。過了這個門就登堂入室了,就到常寂光淨土了。

無量功德眾所莊嚴,大寶華王之所建立大宮殿中。

這是依持圓滿。依持就是依靠、靠山,經上說我每這個世界是以風輪為依持,要是沒有風輪,我們這個世界就完蛋了。你看,現在環境污染,南極上空出現臭氧洞,這就是咱們這個世界的風輪出問題了,再不注意,問題就大了。咱們人以大地為依持,在地上生活,可以偶爾坐坐飛機,但不能永遠離開大地。現在說佛土,則是以“無量功德眾所莊嚴”的“大寶華王”為依持,就是說,佛土是建立在大寶華王上。注意,大寶華王就是我們的清淨心。十八種圓滿就說完了。

如是顯示清淨佛土顯色圓滿,形色圓滿,分量圓滿,方所圓滿,因圓滿,果圓滿,主圓滿,輔翼圓滿,眷屬圓滿,住持圓滿,事業圓滿,攝益圓滿,無畏圓滿,住處圓滿,路圓滿,乘圓滿,門圓滿,依持圓滿。

前邊兒用論文說了一下清淨佛土的十八種圓滿,但沒有說名字,當然,我說的時候給說了,人家原文上是沒有說的,這兒無著論師給說了一下子。

復次,受用如是清淨佛土,一向淨妙,一向安樂,一向無罪,一向自在。

這是把清淨佛土又用四種淨德給說了一下。“受用如是清淨佛土”,要是受用這清淨佛土的話,也就是說,在這清淨佛土生活的話,那會有什麼好處呢?有四種好處:一向淨妙,一向安樂,一向無罪,一向自在。“一向”就是一直。“淨妙”就是清淨微妙,沒有不清淨的事兒。一直是安樂的,從來不會有苦惱。一直是沒有罪障的,一直是大自在的。

復次,應知如諸佛法界,於一切時能作五業:

十門分別的最後一門是業――諸佛法身(法身即清淨法界)所作的事業。這裡說佛所作的事業有五種,當然,五種都是利益有情的。

一者、救濟一切有情災橫為業,於暫見時便能救濟盲聾狂等諸災橫故。

法身佛所作的第一件事兒,是“救濟一切有情災橫為業”,救濟一切眾生的災橫,水災、火災之類的他都救,這是他的事業,他要不干那他就不是佛了。“於暫見時便能救濟”,他一看見他就要救,一下子也不停。無著論師還舉了幾個他救濟的災橫例子,“盲聾狂等”,佛有法子使盲者得明,聾者得聞,“狂”就是魔症、精神病,讓這些都恢復健康。“等”表示其他的衣食困難、水火盜賊之類的各種苦難。這確實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法身佛苦惱眾生能見到嗎?見不到!要知道這裡說的法身佛包括受用身、變化身,這就見到了。這裡就要說到廣義的佛法了,五明都是佛法。

二者、救濟惡趣為業,拔諸有情出不善處置善處故。

第二種是救濟惡趣眾生。剛才說的“盲聾狂”是指人道的苦難,現在說三惡道的苦難。對於惡道眾生的苦難怎麼辦呢?“拔諸有情出不善處置善處”,佛可以令這些眾生遠離不善處而到善處去。怎麼救法?你還沒有落入惡道,他就勸你行善,使你不落惡道,你已經落入惡道的,他來打你、罰你(就是地獄獄卒)這樣消你的業,讓你趕快把業消完,快些出離惡道。

三者、救濟非方便為業,令諸外道捨非方便求解脫行,置於如來聖教中故。

論文中的“非方便為業”是指外道的修行境界。“方便”就是解脫的方法,“非方便”則是指不正當的解脫方法,你想解脫,可是因為方法不對,修了半天也解脫不了,這就是“非方便”。有些外道修行是很努力的,但怎麼也解脫不了。“令諸外道捨非方便求解脫行”,佛有辦法使這些外道捨棄那些並不能使他解脫的修行方法,“置於如來聖教中”把他們安置到能夠讓他們解脫的如來聖教中,讓他們照如來聖教而行就可以解脫了。

四者、救濟薩迦耶見為業,授與能超三界道故。

第四、第五是說的佛教徒,第四是說小乘人有的有薩迦耶見,佛以“救濟薩迦耶見為業”,“薩迦耶見”就是身見(執四大、五蘊和合的我恆常),你要是有身見,你就有苦惱,佛對這樣的人也救度。“授與能超三界道”,對這些人,佛就教給他們能夠超越三界的無我之道,給他們講解四大、五蘊皆不可得,這空的道理可以令之得大解脫。

五者、救濟乘為業,拯拔欲趣余乘菩薩,及不定種姓諸聲聞等,安處令修大乘行故。

這一個是勸人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救度眾生。在第四條中佛陀已經教給你超出三界的方法了,讓你不再在生死中流轉,但是你還沒有發菩提心,所以大乘佛法很重要。“救濟乘為業”,就是佛是廣度眾生,讓人皆發菩提心,這就是他的事業。讓人都成佛。“拯拔欲趣余乘菩薩”,“拯拔”就是救度,“欲趣余乘菩薩”是說,菩薩本來是發心救度眾生的,可是眾生難調難化,眾生不上法船,這位菩薩就有些退心了,想著說:我不管別的眾生了。還有“不定種姓諸聲聞等”,在五種姓中有一類是不定種姓,就是說,要是遇到好的因緣,他就可以成佛,不然他就可以成二乘了,這就叫“不定種姓諸聲聞”,有些是定姓的聲聞、緣覺,現在只說這不定種姓諸聲聞、緣覺。對於這些人,佛就來救度他,你是不定姓的聲聞,佛勸你努力成佛,你是菩薩現在退心不想度眾生了,佛就鼓勵你。反正是讓能夠成佛的都成佛,有萬分之一的希望就決不放棄。

佛做是就這五種事兒,前三種是接引眾生來到佛法裡,第四、第五兩種是以真正的佛法來廣度眾生。這五種事兒,實際上只是一件事兒,度眾生。

於此五業,應知諸佛業用平等。

一切佛作的都是這五種事兒,這是平等的、沒有差別的。

此中有頌:

諸佛無差別,可我們有差別,因為我們不是佛。我們的差別從哪兒來呢?下邊兒用了一個頌子來說明。

因依事性行別故許業異

世間此力別無故非導師

這個頌子說了我們的差別的五個理由。“因、依、事、性、行”。什麼是“因”差別?就是原因的不同。有的人做十惡業,那就到三惡道去,而有的人做五戒十善,那就到人、天善道來,這就是因不同,因為因不同而使得業不同。第二個是“依”,就是身體,我們做事兒,要以身體為依止,不然的話就作不了事兒。這個依是各種各樣的,人的身體都不一樣的,有的人健康一些,有的人身體差一些等等。這樣他的業就不一樣。“事”就是做的事。有人作工人,有人作農民,有人作商人,有人作醫生等等,這就是事不同。“性”則指個性、心,或者說是興趣,有的人他的興趣就在機械方面,那他就作工程師,有的人的興趣就在表演上,那他就作演員等,這樣也就表現出不同。“行”是采取行動作同樣的事兒,有的人笨一點兒,就用一些笨方法,笨鳥先飛,而有的人聰明,用另外的法子,一下就搞定了。因不同、依不同、事不同、性不同、行不同,所以“許業異”,就導致了他的業不一樣。“世間此力別”,世間眾生在因力、依力、事力、性力、行力上有各種各樣的差別,所以他的業力不一樣。十方諸佛,都是因修六度萬行而成就的,這是一樣的,沒有差別,而且作的都是利益眾生的事兒,這也是一樣的,可不象我們凡夫,各式各樣。“無故非導師”,“無故”是指佛陀沒有各種各樣的差別,“非導師”是指各種的差別不是導師(佛陀)所有的,而是因為眾生有,所以佛就隨順眾生而顯出差別。

若此功德圓滿相應諸佛法身,不與聲聞獨覺乘共,以何意趣佛說一乘?

以下是解釋問難的。因為有人對佛的法身還有疑問,所以這兒回答一下。下邊兒一共提了八項疑問。“若此功德圓滿相應諸佛法身”,就是說,諸佛的這些功德所成就的圓滿法身,“不與聲聞、獨覺乘共”,諸佛的法身與聲聞乘、獨覺乘是不一樣的,可是我們知道,《法華經》上說“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這是怎麼回事兒呢?佛到底是以何意趣而這麼說的呢?

此中有二頌:

這兒用了兩個頌子來回答這個問題。

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余

由不定種姓諸佛說一乘

“為引攝一類”,為了引攝一類眾生。“攝”是攝持,就是照顧,照看著這一類眾生,若他有不往成佛路上走的傾向,趕緊把他引過來。“及任持所余”,不單是照顧那一類眾生,同時還要兼顧其他類眾生。就是有主有次。“由不定種姓,諸佛說一乘”。說,“引攝一類”是引攝哪一類呢?原來是引攝的“不定聲聞、獨覺”,因為這些人,佛要是引導了、鼓勵了,他就可能成佛,要是不給多費點兒心思的話,他們就成羅漢或者辟支佛了。“任持所余”也是不定性,有些菩薩也心不定,他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有困難他就灰心了,也有這樣的菩薩,這叫不定性菩薩,佛在引攝不定性聲聞的同時,還兼顧不定性菩薩。那些不定性聲聞,從表面上看,他是二乘人,但他的內心裡有大乘善根,佛引導他回小向大;這些不定性菩薩,表面上是菩薩,但他的內心裡有動搖的因素,所以佛要斷了他的雜念,所以說只有一佛乘,你沒有別的路可以走,這樣讓他不退轉。

法無我解脫等故姓不同

得二意樂化究竟說一乘

上一個頌子是說的佛說一佛乘的目的,這一個頌子是說佛說一佛乘的根據是什麼。就是佛說一佛乘的理由是什麼。“法無我解脫等”,意思是“法等、無我等、解脫等”(“等”是平等的意思)。的“法”,是指清淨法界,清淨法界呢,佛菩薩以及阿羅漢、辟支佛所證悟的都是一個,《華嚴經》卷第三十八·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五中有說“法性真常離心念,二乘於此亦能得,不以此故為世尊,但以甚深無礙智”,這是佛對八地菩薩說的,意思就是說,你現在是證悟了真常法性的道理,你證悟的這個道理,二乘也能證得這真常法性。翻到世親釋288頁第一行,“法謂真如,諸聲聞等,同所歸趣,所趣平等,故說一乘。”再翻到無性釋558頁倒數第三行,“法謂真如,諸聲聞等乘雖差別,同趣真如,所趣真如無有差別,故說一乘。”世親釋和無性釋的意思是一樣的:聲聞、獨覺、菩薩所悟的清淨法界、真如是一樣的、平等的。“無我”,這是說菩薩所證得的無我與聲聞、獨覺所證得的無我是一樣的。聲聞、緣覺證悟的是補特伽羅無我,菩薩所證悟的補特伽羅無我與聲聞、緣覺是一樣的。當然,他們還有不一樣的,菩薩證得法無我了,聲聞、緣覺是沒有的。現在只說一樣這一方面。“解脫”,這是說聲聞、緣覺解脫了煩惱障,佛菩薩也解脫了煩惱障,這是一樣的。“姓不同”指種姓不同,他是辟支佛種姓,他是聲聞種姓,他是一佛乘種姓,這不一樣。給前一句連起來是說,雖然種姓有不同,但所證悟的法、無我、解脫都沒有差別,所以,從這一方面說呢,只有一佛乘。當然,這是說的不定姓聲聞、不定姓緣覺、不定姓菩薩。“得二意樂”,“二意樂”就是說,從人來說,你給佛的平等的,佛能成佛,我就也能成佛,所以是一佛乘;再從法上來說,一切法性平等,所以是一佛乘。“化”,佛陀化現成聲聞、緣覺,就是說,佛在以前世也曾化現成聲聞、緣覺,就是要告訴那些不定性的聲聞乘人,聲聞乘也是可以成佛的。“究竟說一乘”的“究竟”是指現在從究竟上來說一乘,因為剛才從法平等上說了一乘,從無我平等上說了一乘,從解脫平等上說了一乘,現在從究竟上說,也是一乘。從“究竟”上說,就是指佛是最究竟、最圓滿的,沒有超過佛乘的了。這樣總結一下,就是說,佛說一佛乘的理由有八:法、無我、解脫、姓不同、二種意樂(人和法性)、化、究竟。這就是說,佛在經典裡也說了一佛乘,就是因為這個所以說一佛乘的。

如是諸佛同一法身,而佛有多,何緣可見?

這是第二個疑問。“如是諸佛同一法身”,無量的諸佛都是以清淨法界為法身。“而佛有多”,就是說,既然只有一個佛身,就只能有一位佛,可是卻有很多佛,而且這麼多佛還能同時存在,這是為什麼?

此中有頌:

用個頌子來解答。

一界中無二同時無量圓

次第轉非理故成有多佛

“一界中無二”,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只有一尊佛。“同時無量圓”,同一個時候有許多人修行都圓滿了。“次第轉非理”,人家修行已經圓滿了,你能不讓人家成佛?這就必須有很多佛存在。修行可不是排座次要一個一個來,是可以同時修行的,你修你的我修我的。修行可以這樣,當然成佛也是這樣,可以同時成。不過化身佛度眾生,那是另一回事兒,因為那是化現,你不能我來化現了你還來,這給眾生添亂,所以是有次序的。

雲何應知於法身中佛非畢竟入於涅槃,亦非畢竟不入涅槃?

下邊兒是解釋法身是不是涅槃的疑問。在小乘中說佛也入涅槃,在大乘中說法身既入涅槃,又不入涅槃。

此中有頌:

這兒用頌子回答。

一切障脫故所作無竟故

佛畢竟涅槃畢竟不涅槃

“一切障脫故”,成了佛就把煩惱障、所知障統統解脫了,這就是究竟證悟一切法寂滅。這就是佛入涅槃了。“所作無竟故”,成了佛也要一直度眾生,要盡未來際度眾生,所以就不能入涅槃。就是說,一證悟就是入了涅槃,已經入涅槃了,還要朝哪兒入,它本身就是涅槃,涅槃還怎麼入涅槃?也就是說,涅槃沒有入涅槃,既然沒有入涅槃,那就是不入涅槃。這個頌子咱們要這樣來,“一切障脫故,佛畢竟涅槃,所作無竟故,畢竟不涅槃”。

何故受用身非即自性身?由六因故:

受用身不是自性身。為什麼呢?有六個原因。

一、色身可見故,

受用身是有色相的,而自性身是無色相的,可見受用身與自性身不一回事兒。

二、無量佛眾會差別可見故,

有無量佛參加的大法會中,那些大菩薩所見的每一尊佛都各不相同,也就是有差別,要是自性身的話,則不會有這差別。可見受用身與自性身不一樣。

三、隨勝解見自性不定可見故,

在法會中初地菩薩、二地菩薩乃至十地菩薩,所見的受用身都不一樣。剛才說的是有很多佛,每一尊佛都有不一樣的地方。這第三說的是只有一尊佛,每一位菩薩所見到的都不一樣。

四、別別而見自性變動可見故,

這一個是指你現在是初地,看見的佛是一個樣兒,你登二地了,所見的佛又不一樣,你登三地了,看見的佛又是一個樣,你登十地了,看見的佛又是一個樣兒。這是說你自見一個人。

五、菩薩聲聞及諸天等種種眾會間雜可見故,

在法會上,有菩薩、有聲聞,還有緣覺,還有其他的眾生,既然有這麼多的眾生來參加法會,所以這一定不是自性身,只能是受用身,這樣才能各有所見。

六、阿賴耶識與諸轉識轉依非理可見故。

“阿賴耶識與諸轉識轉依”,轉阿賴耶識是成自性身的,轉諸轉識成受用身。要是自性身就是受用身的話,就不該有阿賴耶識和諸轉識的轉依轉成身的不同了,經上說“轉阿賴耶識是成自性身的,轉諸轉識成受用身”,既然有這不同,就說明了自性身給受用身不一樣,不然不是釋迦牟尼吃飽了撐得胡說八道了嗎?既然釋迦牟尼是對的,當然就是我們錯了。

佛受用身即自性身,不應道理。

所以說,受用身不是自性身,它們是兩回事兒。

何因變化身非即自性身?由八因故,

這是說為什麼變化身不是自性身。就是說,老比丘不是佛的真面目。這有八個理由。

謂諸菩薩從久遠來,得不退定,於睹史多及人中生,不應道理。

“謂諸菩薩從久遠來,得不退定”,菩薩從久遠劫來就在修行,要三大阿僧祗劫才成佛的,在沒有成佛之前,他早就得了不退轉定。得了不退轉定,一定是聖者了。從大乘說,最少是忍位才能得不退定,按小乘說,至少得是三果羅漢。他到這兒不是不修了,還是再修行著、上進著。現在好了,說“於睹史多及人中生”,到成佛之前的這一生,他從欲界睹史多天(即兜率天)沒了後再來到人間受生~~這根本不合道理呀~~我再說一下,就是說,他早就得了不退轉定,怎麼會重退到人間來受生呢?所以這只能是示現身、變化身。要是真身(法身)絕對不會這樣的。這是八因的第一、第二原因。能分清不能?第一個原因是:早就得了不退轉定,怎麼能從天上退下來呢?第二個原因是:早就得了不退轉定,怎麼能再到人間受生呢?所以只能是變化身。這是從八相成道的方面來說的。

又諸菩薩從久遠來,常憶宿住,書算數印工巧論中及於受用欲塵行中不能正知,不應道理。

第三個原因說的是受學、受欲。“又諸菩薩從久遠來,常憶宿住”,菩薩有宿命通,能憶念宿世情況,“書算數印工巧論”,他知道自己過去世已經學過這些,“書”是讀過的書,“算數”就是算命、術數之類的,“印”是印刻等,“工巧論”就是工巧明這些,這些都是五明的情況,菩薩以五明成就,就是說,菩薩知道他過去世是修行過的,“於受用欲塵”他還知道自己過去世作錯的事兒。這些他都知道。可是現在到人間了,他“不能正知”,就是都忘了,還得重新再學,“書算數印工巧論”還要重新再學,這算什麼宿命通?根本就不是宿命通!這就矛盾了。以前有宿命通、有聖道,還知道受用欲塵的錯誤,可現在在人間又受用欲塵,這矛盾是怎麼回事兒?這只能說他根本就不是佛的真身,這只是佛的方便示現,是變化身,示現的要去修學,去受用欲塵的。這都是為了度化眾生而方便示現,示現出凡夫的情況,告訴我們凡夫,修行就能成道,我們凡夫這樣就增加了信心:他是凡夫,他能修行成道,我也是凡夫,我也能成道!如果說他本來就是佛,我們會想:你本來就是佛,可我們不是呀~~我能行嗎?。所以那根本就是變化身。

又諸菩薩從久遠來,已知惡說、善說法教,往外道所不應道理。

諸菩薩久遠劫來就通達佛法了,他已經明了了“惡說法教”和“善說法教”,哪是惡說,哪是善說,他清楚得很。但在這一生中,他還要去向六師外道請教,這不是胡塗嗎?可見他並不是久遠劫來就知道了。這根本就不合道理。所以,從他出家並向外道求教這一方面來看,他不是真佛,只是化身佛。這是第四條原因。

又諸菩薩從久遠來,已能善知三乘正道,修邪苦行不應道理。

第五條原因是從修苦行來說。說,菩薩久遠劫來就知道三乘正道,既然早就知道了,為什麼還會有六年時間的邪修苦行?把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這是咋回事兒?所以,他只能是變化身。

又諸菩薩捨百拘胝諸贍部洲,但於一處成等正覺,轉正*輪,不應道理。

第六、第七兩條原因並在一起了。“又諸菩薩捨百拘胝諸贍部洲”,這是說,菩薩在修行的時候,是在各地行菩薩道的,成佛就應該到各地度化眾生,因為他在各地都有有緣眾生呀~~“百拘胝諸贍部洲”就是數百個南贍部洲那麼大。菩薩他成佛了,為什麼捨棄了其他洲而只在這一個地方說法度眾呢?為什麼只在這一個地方轉*輪呢?這根本不合道理!就是說,佛是度一切眾生的,可是你只在這兒成佛度眾生,其他地方你不管了,這是不對的。所以說,只能說他是變化身佛而不是真佛、自性身佛。

若離示現成等正覺,唯以化身於所余處施作佛事,即應但於睹史多天成等正覺,何不施設遍於一切贍部洲中同時佛出?

如果說我們這兒的老比丘是真佛、是自性身的話,其他洲的會怎麼說?人家也會說人家那兒的才是真身。“若離示現成等正覺,唯以化身於所余處施作佛事”,這一句話是說,只有我們這兒的佛是真身,其他地方的佛都是化身。對方也會這麼說的。“離示現”就是不是示現,意思就是說這是真身、自性身,不是變化身。“唯以化身於所余處施作佛事”,在別的地方教化眾生的是變化身。這樣爭論起來怎麼辦?佛是慈悲的,不是調斗人們來爭吵的。“即應但於睹史多天成等正覺”,就應該只在兜率天成佛,這樣不是更好嗎?“何不施設遍於一切贍部洲中同時佛出”為什麼他不在兜率天成佛,在其他的地方都是化身,這不是很公平嗎?就是說,只有睹史多的是真佛,其余“百拘胝南贍部洲”的都是化身佛,同時都有佛,這是最好的了。

既不施設,無教無理。

無著說:可你小乘一直說這老比丘是真佛,其他地方的是化身佛。你這說法是既沒有聖教依據,也不合理。完全是你的私心。這只是你自己在這兒安排,佛經中可沒有這樣說,沒有聖教量的依據可是不行的。

雖有多化,而不違彼無二如來出現世言;

又有一個問題:很多的變化身佛,他們會不會打架?佛曾經說過,在一個世界只能有一尊化身佛,絕對不能有兩尊佛同時出現於世,這樣會給眾生造成麻煩。無著論師在論文中就說了,“雖有多化,而不違彼無二如來出現世言”,雖然有, 很多的化身佛,這與“一個世界不能有兩佛”的話不矛盾。為什麼不矛盾呢?

由一四洲攝世界故,如二輪王不同出世。

因為佛說的一個世界裡沒有兩位佛出現,就指的是一個四大部洲,一個四大部洲叫做一個世界,不是指很多的四大部洲叫一個世界。就象一個四大部洲沒有兩個轉輪聖王出現世間,佛也是這樣,沒有二佛出現在一個四大部洲的情況。在一個四大部洲只有一位佛,所以這是可以的。從這兒也可以知道,在人間成就的只是變化身佛,不是自性佛。

此中有頌:

用頌子把這個道理再說一下。

佛微細化身多處胎平等

為顯一切種成等覺而轉

“佛微細化身”,佛有這微細的化身,可以到南閻浮提去入胎,這微細的化身,可以“多處胎平等”,可以到遍於三千大千世界去入胎,但每個地方的都是平等的變化身,沒有說這兒是自性身,到另一個地方的是變化身,沒有這樣的事兒,都是變化身。“為顯一切種,成等覺而轉”,這是為了顯示佛的自在境界,所以他到各個地方化現成佛。“一切種”就是一切種智,這是佛智。“而轉”的“轉”,是化現、顯現,顯現出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這樣,八相成道的佛我們就知道了是化身佛,不是真佛。

為欲利樂一切有情,發願修行證大菩提,畢竟涅槃不應道理,願行無果成過失故。

這是第八個理由。說佛當時在修行時發願說要利益一切的眾生,“為欲利樂一切有情”,後來等他成佛以後,沒多久他就要涅槃了,這世界上還有很多眾生在流浪生死,他能不管嗎?他要是不管的話,他以前發的願不就成空願了嗎?你最初發的願豈不根本是謊話!所以說“不應道理”。“願行無果成過失故”,成佛前你發願,要度化一切有情,結果你沒有做這件事,這是不對的。所以,入涅槃的只是化身佛。

這是用八個理由來說變化身不是自性身。

佛受用身及變化身,既是無常,雲何經說如來身常?

受用身、變化身是無常的,而自性身是常的,可是佛經上說佛身常住,這是怎麼回事兒?明明受用身、變化身無常呀~~

此二所依法身常故。

我們之所以說佛身常住,是因為受用身、變化身所依的自性身是常住的,所以我們就說受用身、變化身是常住的。它們是自性身變現出來的,根本就是一個假相,所以你不能說受用身、變化身是無常的,根本就沒有,哪兒有它的無常?既然不能說是無常的,那就說常好了,這常,也是自性身常!記住,我們說法身常住的原因,是自性身常住。

又等流身及變化身,以恆受用無休廢故,數數現化不永絕故;

上一句是從法身常住因而說受用身、變化身常住。而這一句則是說受用身、變化身本身也有常的意義。論文中的“等流身”就是受用身,因為受用身是從自性身裡流出來的,受用身比變化身殊勝得多,雖然受用身不是自性身,但和自性身是相等的。從自性身中等流出來,就是說受用身是等流身所表現出來的作用。現在說,受用身“恆受用無休廢故”,就是說,受用身長期受用大法樂,沒有停止的時候,一直在大富樂清淨境界中受大法樂。從這個角度我們說它“常”。變化身呢,“數數現化不永絕故”,說,變化身有生滅怎麼也說常呢?原來,是因為他一次又一次地出現變化身,有因緣就出現一次,這一次的因緣盡了他就涅槃,後來又有因緣了,他就再出現一次,這樣沒有窮盡的時候,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也說他“常”。

如常受樂,如常施食,如來身常應知亦爾。

這是一個比喻。“如常受樂”,我們快樂,是因為有智慧,而不是有錢沒錢,要是有智慧的話自然會有一切,智慧是關鍵。有智慧就一直快樂,所以說,有智慧的人常受樂,其實這也是有間斷,但有間斷也是常受樂。“如常施食”,比如說一個人經常布施,我們說他常行布施,可不是說他一生就作這一件事,就站在街上布施,其實他也是有間斷的,比如這一會兒他得回去吃飯,他得有別的事兒,他也得作,不過有間斷我們也說他常布施。受用身、變化身也是這個道理,比如變化身,是有間斷的,但有間斷我們也說它“常”。

由六因故,諸佛世尊所現化身非畢竟住:

這是說化身一定得有涅槃,他不能不涅槃,不能畢竟住,有六個原因。

一、所作究竟,成熟有情已解脫故;

說,佛來到這個世間示現成佛,他所應該做的事情已經作完了。這一次的因緣已經盡了,該度化的都度化了,《佛遺教經》上說,“所應度者皆已度訖”,既然“度訖”了,就該走了、涅槃了。現在你已經沒事兒了,下一次有因緣了,那就再示現。

二、為令捨離不樂涅槃,為求如來常住身故;

這是說我們有的人口是心非,說著是求涅槃的,可他說說只是說說,他實際上他不歡喜涅槃。“不樂涅槃”,只是嘴上講講涅槃,但實際上對涅槃沒有好要心,“為令捨離不樂涅槃”,佛為了讓你捨棄這個“對涅槃沒有好要心”的心,所以他給你作一個榜樣。“為求如來常住身故”,眾生喜歡的是什麼?喜歡的就是佛身常住,你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身形我看見就歡喜,佛現在示現涅槃就是要告訴你,這麼好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也是靠不住的,你要求如來常住,只有清淨法身才能常住。入聖道的聖者不是不樂涅槃,而是樂涅槃了。

三、為令捨離輕毀諸佛,令悟甚深正法教故;

佛必須入涅槃的第三個理由,說,佛要是不入涅槃,你會討厭他的。他不讓我作這,不讓我作那,今天說我,明天說我,你說一次、兩次我聽著,你老說我我受得了嗎?在家裡媽媽要老說我我還嫌她煩人呢~~“為令捨離輕毀諸佛”,這句話就是說為了不讓你討厭佛,佛涅槃了,人都有一個毛病,不珍惜已有的,老追求還沒有到手的。佛是為了我們好,難道媽媽不是為了我好,難道媽媽還是想害我,我該討厭還是討厭。佛要入涅槃,就是省得你討厭他。師父必須得管徒弟,戒律上說,師父收了徒弟而不教導是有罪的,你說你自己不守戒怨師父嗎?不怨,但師父有罪!“令悟甚深正法教故”,說,佛要是不入涅槃,你就會想,反正佛還在,我以後再請教他好了,現在佛涅槃了,你就著急了,一有機會馬上要精進:佛要是入涅槃了,我有不明白的地方怎麼辦呢?他就會覺得趁佛還在趕緊努力,一定要爭取在佛涅槃之前成道,這樣就不懈怠了。

四、為令於佛深生渴仰,恐數見者生厭怠故;

這個原因簡單,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珍惜已有的,失去的才知可貴,所以佛要入涅槃。“為令於佛深生渴仰”,佛入涅槃了,你才知道遇佛是多麼的不容易。“恐數見者生厭怠故”,你一直能見到佛,你就沒有珍重想了。佛不入涅槃,你一討厭他,反而增加你的罪過,佛入涅槃了,你生起渴仰之心,反倒能增加你的善根,既然這樣有好處,能利益眾生的事兒佛都願意作,所以佛就涅槃了。有討厭佛的嗎?有,《大般涅槃經》上說,佛入涅槃了,迦葉尊者要趕過去,在路上遇見一個比丘,他就說:“佛入涅槃可就太好了,再沒有人管我們了”,這樣的事兒是有的。

五、令於自身發勤精進,知正說者難可得故;

“令於自身發勤精進”,這是真的修行人,很有道心的人,他說:佛在世的時候,我們還有個依靠,指望佛教導,現在佛要涅槃了,他要一涅槃,我就只能依靠自己了,所以我要趁現在更加努力精進。“知正說者難可得故”,要知道能說圓滿正法的佛是很不容易遇到的,現在他要涅槃了,我要抓緊最後的機會,趕快精進成道。我們現在也能感到求法的艱難,有時候一個問題,想問個人實在找不到,問些老和尚,只能給說些正確的廢話,根本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現在說這些人幸運,有佛,佛入涅槃,就是催促這些有懈怠心的人要警覺。

六、為諸有情極速成熟,令自精進不捨轭(e)故。

這一個是說,有一些佛教徒,他自己已經能夠令善根成熟了,他有這個能力了,就不需要佛教導了。“為諸有情極速成熟”,“為”是因為;“諸有情”是有一部分有情;“極速成熟”,就是他有能力自己令自己精進、成就,“極速”是精進。“令自精進不捨轭故”,他可以讓自己精進努力,這樣的人不需要佛來教導了。“轭”是馬車用的工具,要用馬拉車,馬就得帶上這個,可以引申為管束。“不捨轭”就是自己就可以給自己鼓勁,就象馬帶上了轭一樣,一直往前走。這是自己把自己給約束在正法裡。印順法師舉的例子很好:就像病人已經快要痊愈了,醫生守在旁邊已經沒有必要了,所以佛就入涅槃了。

這就是化身佛要入涅槃的六個原因。

此中有二頌:

再用二個頌子把這個意思說一下。

由所作究竟捨不樂涅槃離輕毀諸佛深生於渴仰

內自發正勤為極速成熟故許佛化身而非畢竟住

這還是化身佛要入涅槃的原因。由所作究竟、捨不樂涅槃、離輕毀諸佛、深生於渴仰、內自發正勤、為極速成熟,有這六個原因,“故許佛化身,而非畢竟住”,所以化身佛不能久住世間,一定要涅槃。

諸佛法身,無始時來無別無量,不應為得更作功用?

這是說你要想成佛你必須得自己努力修行。“諸佛法身”,一切佛的清淨法身,“無始時來無別無量”,無始以來無量無邊的佛,他們的法身都是沒有差別的,是不能用數量來修飾、來形容的。一佛就是一切佛,一佛就能利樂一切眾生。既然這樣,我們“不應為得更作功用”?就是說,我們要是想成佛,佛就應該能夠把這件事給我們做好,我們就不需要努力修行了吧?這種說法當然是不對的。

此中有頌:

這兒用一個頌子來解釋。

佛得無別無量因有情若捨勤功用

證得恆時不成因斷如是因不應理

“佛得無別無量因”,一切佛所證悟的清淨法界是無別無量的,他能作一切眾生精進修行的因緣(即是眾生成佛的增上緣),佛的清淨法界境界,其實一切眾生也都是有的,就是性具呀~~天台宗就這麼說的。“有情若捨勤功用”,說,佛確實是有不可思議的威力,可以作我們精進修行的增上緣,世親釋中叫“精進因”,無性釋中叫“正勤因”,但是如果眾生自己本身不修行,不努力,你還是不能成佛。其實這個咱們知道的,四緣成就,佛只能作增上緣,只有增上緣是不能成就的。“證得恆時不成因”,說,你自己要是不努力,諸佛所證得的清淨法界長時間不能夠與你本具的產生感應,這增上緣不起作用,不起作用就等於沒有,這就是頌子中說的“不成因”――還不能成為助緣(指增上緣)。“斷如是因不應理”,你要是斷掉了你精進修行的力量,還想成佛,這就是不合理的。

阿毘達磨大乘經中攝大乘品,我阿僧伽略釋究竟。

這部《阿毘達磨大乘經·攝大乘品》,到這兒我無著就給簡單地說完了。“阿僧伽”就是無著論師。印度人寫文章是把作者名寫在後邊兒的。所以無著論師也是把自己的名字放在了後邊兒。

 

上一篇:黃夏年教授:七塔寺溥常法師的振興佛教與佛教教育思想
下一篇:黃夏年教授:佛教和平走進全球化與多元化時代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