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妙華法師:智慧與解脫《維摩诘經》釋論 第三章 佛國品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三章 佛國品 
 

  一、概說:

  品,是品目,根據文意劃出,以利學修方便。佛國,諸佛國土,佛本無所依,也就無國土疆域可言。但就依報說,以眾生心為國土,而起種種方便教化。如言國家,必然包括其人民、土地、政權等。同業眾生共同感生一區域,各有有緣應機之佛應化施教,佛為教化的主人,依主人而立其名,所以叫佛國,也叫佛土。從時間、空間立名也可以叫佛世界。“如是”的“如”,是不變的意思。“是”,是不易的意思。因為諸法從現象上看千差萬別,形形色色,但從法性上說,則“法爾如是,本自如如,”所謂“亘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新。”如如不動,原本如此,所以叫如是。淺義上講,可诠解成:我(阿難)當時是這樣聽佛說的。我聞,我聞是阿難自稱,說明這部經是他親聞佛說的,真實不虛。我,有迷情執著的我和聖道假設的我,前者是業習和父母精血合成的我,後者是證真的常樂我淨的我,為教隨俗方便施設的假我。親耳聽到,不從他傳聽,所以自證親聞,證佛親說,合起講就是:阿難我當時是這樣親自聽佛說的。
  阿難,漢譯慶喜,是佛成道日誕生的,20隨佛出家。那麼,20歲以前佛所說的法他是怎樣聽到的呢?如沒有聽到,佛入滅後結集聖典,他又如何憶解出佛所說法呢?報恩經中認為有三:一是傳聞,二是佛為重說,三是佛具有兩種心,一者第一義谛心,二者世俗心,當佛入世俗心時,能使阿難了知他過去所說的經法。《大智度論》說,“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阿難隨侍佛前後20多年,憶持力強,聽經最多,所以在佛陀十大弟子中他多聞第一。又阿難是聲聞人,怎能親聞聽授《維摩經》這樣的大法呢?
  《大乘集法》經中說有三種阿難:
  1、阿難陀,是受持聲聞藏的;
  2、阿難海,是受持緣覺藏的;
  3、阿難衍,是受持摩诃衍即大乘藏的。
  所以受持大乘法的是阿難衍阿難。

  二、奄園勝會:

  一時,佛在毗耶離奄羅樹園。
  一時,是虛指時間,若定在幾時幾刻,則會因區域差異而影響正法流播,講此經的時候也未得直截了當。佛說法一時天上,一時人間,一時地獄,無處不是佛教化的道場,呆板定時是凡夫俗子的觀念。從聖義上講“師資道合,機教相投”,“說聽究竟,總名一時。”肇注說,“法王啟運嘉集之時也。”
  佛,是教主,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其德相。在此就是釋迦牟尼佛,漢譯能仁寂默。
  毗耶離,漢譯廣嚴城,因此城廣大莊嚴而得名。又譯作“好稻”,又譯作“好道,”因其城中人民有德行,五谷豐登,樂善好施,所以得名。
  奄羅樹園,羅,梵名樹名,漢譯“難分別”,這樹種中國少見,其果實似桃非桃,似柰非柰。本經是佛在廣嚴城奄羅樹園中說的,所以結集聖典的人在此以明。
  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
  比丘,有三義:乞士、破惡、怖魔。出家比丘上乞佛法以資養法身慧命,非乞飯食以營養生命,故名乞士;又破十惡,行十善,故名破惡;魔王以濁欲為樂業,比丘出家修持淨戒,魔子魔孫減少,故惡魔濁欲被淨戒所破,故名怖魔。
  菩薩三萬二千。
  菩薩是梵語,具足應為“菩提薩陲,”漢譯有十名:“開士”,“大道心眾生”,“自覺覺他,”“始士”,“高士”,“無上道心”,“大道心成就眾生”,“佛道成就眾生”,“覺有情”。以“覺有情”為正譯,白話文就是,“覺悟的眾生,”或“覺悟的人。”攝論中說,“有志有能,故名菩薩。”菩薩自利利他,積極進取救世,和小乘人的自利不同,世人不加深思,誤認為佛教是一空到底的消極隱世主義者,實在是絕大的錯誤。菩薩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已任。所謂,“菩薩發心,自未度而先度人,”這種捨已為人的精神,正是佛教的最高價值所在,怎能說佛教是消積的呢?
  《法華文句》說,佛說法聽眾有四種:發起眾、當機眾、影響眾、結緣眾。現在這三萬三千的菩薩便是四眾中的影響眾。
  眾所知識,大智本行,皆悉成就.
  自此以下贊歎大菩薩的福智妙行。僧肇注說,“大士處世,猶日月之升天,有目之士,誰不知識。”也有譯釋為,“眾所敬仰。”什曰,“梵本雲,多知多識,顯德應時,故物鹹知識。物鹹知識,故敬之者眾。”
  接下別歎菩薩的德智。
  智有三類:
  一、一切智,是二乘了知諸法空相的總的智慧。
  二、道種智,是菩薩了知諸法差別相的別的智慧。
  三、一切種智,是佛陀世出世法,不二法門圓滿的究竟智慧。
  這裡的“大智”指的是道種智,兼指一切種智,因為菩薩的果地就是佛。菩薩的“本行”就是“四攝”,“六度”,“三明”,“六通”等無量諸行。菩薩以大智做眼目,以萬行做手足,足目互用,智行具足,到達清涼果地,完成度生事業。現在這到會的三萬二千菩薩眾大智和本行全都成就了。
  道種智和一切種智,具備了六度萬行。
  諸佛威神之所建立。
  自度度人,須有三種威力:第一,諸佛威神之力;第二,修行的定力;第三,自己本有的功德力。
  折衷疏說,“建立,即加被意。天澤無私,不潤枯槁。二乘劣德,佛不能加;菩薩內德即就外感佛加。允契佛心,師資道協故,此歎內就外加德也。”
  什注說“……佛所念也。為佛所念,則莫能沮壞。猶如魚子,為母所念,必得成就也。”“所建立者,道根必深也。”
  諸菩薩,廣修自利利他之行,深契佛心,但由諸佛的威神之力在冥資加被,更助成菩薩一切行門的成功,故說“諸佛威神之所建立。”建立,就是加被而成的意思。
  為護法城,受持正法;
  什注說,“法城即實相法也。”肇注說,“外為護法之城,內有受持之固。”
  抓衷疏說,“護法者,凡小不能持正法者,由無外捍之德。能為佛法金湯,則外魔不入,佛法久住;又以始覺之智,護本覺之理,不使妄念魔侵。持自心正法,亦護法意。”
  普通的城是防外賊侵擾,法城是防波旬外道的侵擾。菩薩內能受持正法不失,即是住持正法,外為護法之城,驚怖波旬外道,使令佛法久住。如勝曼經所說:“攝受正法者,即是無量得一切佛法,攝入八萬四千法門,捨身命財而護持故。”
  能師子吼,名聞十方;
  肇注說,“師子吼,無畏音也,凡所言說,不畏群邪異學,喻師子吼。”後句什注說,“今雲名聞十方者,謂道風遐扇,聞其名也。”肇注又說,“行滿天下,稱無不普。”折衷疏說,“師子獸中之王,師子一吼,百獸腦裂,以喻無畏。說法無畏,名稱普聞……歎說法德。”獅子是百獸之王,它一吼,能使群獸攝怖而斂跡,正喻菩薩得到無礙智理,隨機說法,無所怖畏,降伏邪魔。永嘉證道歌中說:“獅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菩薩做獅子吼,名聲遠播,自然也普遍於一切處了。
  眾人不請,友而安之;
  肇注說,真正的朋友不用請自然會來,就象慈母系念著嬰兒。什注說,“聖以慈應,故不祈而往。往必與親,親必為護。心常安住,無閡解脫。”折衷疏說:“請而後友,菩薩之隨機,不請而友,菩薩之本願。”
  菩薩以大悲為本,所以不必眾生來請,視眾生如摯友一般去教化他。如月亮映水一般,有水的地方就會有月,真可謂,“隨緣赴感靡不周。”至於請而友之,那是契機契理的方便妙用而己。
  紹隆三寶,能使不絕;
  肇注說:“繼佛種則三寶隆。”羅什則認為,這是“宣通經法之謂也。”是說積善累功,佛自然成。佛成就有法,有法必有僧,興隆三寶的功德在後世相續不斷。
  折衷疏則說:“三寶乃照世之光明,若非人弘,必至斷絕,弘傳大法,普度群生,諸佛法身慧命不斷。”
  佛法僧三寶是暗夜明燈,苦海舟楫,若不努力弘傳,必致滅絕,菩薩擔荷如來家業,所以他要興隆三寶,令正法久住。《華嚴經·明法品》說:“發菩提心,佛寶不斷;開說正法,法寶不斷;受持戒行,僧寶不斷。”菩薩說法度生便是紹隆三寶的明證。
  三寶有“別相三寶”,“住持三寶”,“一體三寶”,三種。從體起用,攝用歸體,三種三寶是相互融攝的。在現在,去佛時遙,一體三寶要依怙住持三寶修得,而成別相三寶的,所以住持三寶的弘傳是非常重要的。
  降伏魔怨,制諸外道;
  羅什注說,魔有四魔。一、“得無生忍,煩惱永斷,故降欲魔。”二、“得法身,則更不得身,故降身魔。”三、“無身則無死,故降死魔。”三、“無三魔,則波旬不得其便,故降天魔。”制諸外道如捨利弗,與外道論爭七個晝夜,然後獲得勝利。
  折衷疏說,外道雖多(有九十六種)不出有無等四見。菩薩離過絕非,則無不制伏。菩薩為要正法久住,推邪輔正,自然要降伏天魔的縱橫,制止外道的跋扈。梵語“魔羅”,漢意“殺者”,是斷殺人法身慧命之意。如羅什的注有四種魔:1、煩惱魔。2、欲魔。3、死魔。4、天魔。當時印度外道,共有九十六種之多,依他們所持的主要理論歸納起來,不外乎斷見和常見二種。執持斷見者認為人死如燈滅,拔無因果;執持常見的認為人死以後還會是人,一切不變。所以佛子以降伏魔怨,制諸外道為已任,以顯揚佛法之正見。   
  此句語體文的意思是:降伏四種邪魔,制伏九十六種外道;
  悉已清淨,永離蓋纏;
  肇注說,蓋有五蓋,纏有十纏,及無身纏。“身、口、意三業悉淨,則蓋纏不能累也。”羅什則說,離蓋纏有二種:一、持戒清淨蓋纏不起;二、世俗道斷,斷而未盡,當其不起,亦名為離。
  折衷疏說,“無礙解脫,即大解脫,因蓋纏不離,故不能得。今即能離,即解脫矣!”
  菩薩對於結使煩惱大都能斷伏,留惑潤生也先以智照,而後起用,不盡而盡,故曰“悉已清淨。”五蓋十纏覆蓋眾生真性,使之不得出離三界樊籠,而得大自在。菩薩不被蓋纏所縛,得大解脫,所以說,“永離蓋纏。”五蓋是:貪欲,嗔恚,愚癡,睡眠,掉舉;十纏是:忿恚,隱覆自罪,意識昏迷,五情暗冥,游嬉,三業躁動,屏處起罪不自羞,財法不肯惠施,他榮心生執惱。這些惡法障礙止觀,閉塞定慧,所以叫做蓋纏。
  心常安住,無礙解脫;
  什注說,“於事無礙,故言無礙。無礙故解脫,……於中通達自在無礙,未能如佛一切無礙。”折衷疏則說,無礙解脫即大解脫,因蓋纏不離,所以得不了解脫,今即能離蓋纏,即得解脫。疏贊雲:“無礙即無障,解脫即智門;”由於菩薩永離蓋纏的緣故,則能通達諸法無礙,所以心常安住無礙解脫的妙智門中。
  念定總持,辯才不斷;
  肇注說,“念,正念,定,正定;總持,謂持善不失,持惡不生,無所漏忘謂之持。”持有二種:一、有心相應持;二、不相應持。什注說,“念者無上道念也。”
  折衷疏說:“念即是戒。總持者,總一切法,持無量義。辯才是慧,三學總持,乃菩薩四璎珞行。菩薩以此四行莊嚴法身。”對法論雲:“總持者,陀羅尼也,念慧為體,能以少功,廣含多義,能總任持,名為總持。”辯,有四無礙辯。一、法無礙辯。二、義無礙辯。三、辭無礙辯。四、樂說無礙辯。從天台止觀來看,念就是觀,定就是止,菩薩念定總持,念即是定,定即是念,念定凝然,寂然同時,所以就能辯才無礙如懸河不斷了。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及方便力,無不具足;
  什注說:“六度具足,則自事已畢。自事已畢,則方便度人。度人之廣,莫若神通。神通即具,乃化眾生。”折衷疏進一步诠說說,布施等,即是十波羅蜜,方便力中含智願二度,是贊歎四攝六度等無量功德。
  四攝六度法門是一切菩薩修行的本行。再從禅定中開出願和力,從般若中開出智和方便,則成十度,所以文中“方便”是“般若”的用,“力”則是“願”的形式。
  方便有二種:一、回向方便,二、拔濟方便;
  願有二種;一、求菩提願,二、利樂他願;
  力有二種;一、思擇力,二、修習力;
  智有二種:一、受用法樂智,二、成就有情智。
  《攝大乘論》中將六度中第一度析分三品,成十八度。
  布施三品:一、法施,二、財施,三、無畏施;
  持戒三品:一、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
  忍辱三品:一、耐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谛察法忍;
  精進三品:一、被甲精進,二、加行精進,三、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精進;
  禅定三品:一、安住靜慮,二、引發靜慮,三、成所作事靜慮;
  智慧三品:一、生空慧,二、法空慧,三、俱空慧;智慧及其兩種願力全都具足了。
  逮無所得,不起法忍。
  什注說,“有識以來,未能信能受。忍不恐怖,安住不動,故名為忍。”僧肇說,忍,就是無生慧,因為能堪受實相,所以叫做忍。證得這法忍,則於法“無取無得,心相永滅,”所以說,無所得不起法忍。
  折衷疏解釋為,逮,是“至”,破無明惑,證無生法忍,了無所得。既然證得此法忍,就不會退轉菩提。菩薩雖然已得此道,又憐念未得之人,就又住在此忍中,隨機說法,開導群機,令不退轉菩提。無所得是相對於有所得而言,凡夫執著一切法有所得,實質上諸法皆空,有何得可言。菩薩證諸法性空,了無所得。度眾生不作眾生想,故無法忍可言。心經所謂,“以無所得故,心無掛礙,”若起法忍,就有所得,有所得就和法性相違,也不是八地以上菩薩證得法本如如不動的行徑了。無生法忍有三種:一、本性無生忍,二、自然無生忍,三、惑苦無生忍。
  已能隨順、轉不退輪、善解法相、知眾生根;
  肇注說,“無生之道,無有得而失者,不退也。流演圓通,無系於一人輪也。諸佛既轉此輪,諸大士亦能隨順而轉之。”“善解法相”等,肇注說,“諸法殊相無不解,群生異根無不知。”
  折衷疏诠解說,“解法知根者,解佛法門,知眾生根,如世良醫,善識方藥,又能識病。”
  菩薩證得真智,能恆順真理不失,並能將自己證得的真理,隨機施教的開示有情。不退有四義:一、信不退,二、念不退,三、行不退,四、證不退。“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但菩薩一一能知,所以能應病與藥,隨機赴感了。
  蓋諸大眾,得無所畏;
  什注說,蓋,“明其超出。”“今能說能行故名無畏。”
  折衷疏說,“蓋諸大眾者,威德自在,回超一切,此歎超群無畏德。”菩薩修行四無量心,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普蓋大眾,無所畏怖。菩薩四無畏是:一、總持無畏,二、決疑無畏,三、知根無畏,四、答報無畏;正如所謂:“假使頂戴經塵劫,身為床坐遍天下,若不說法度眾生,畢竟無能報恩者,”以上是菩薩因地四無畏;佛果的四無畏是:一、一切智無畏,二、漏盡無畏,三、說障道無畏,四、說盡道無畏。佛菩薩之所以有四無畏的因果,與其慧力、願力、信力有內在聯系。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嚴身,色像第一;捨諸世間所有飾好;   
  肇注說,“心以智德為嚴,形以相好為飾;嚴心所以進道,飾形所以靡俗。”折衷疏承接上句說:“功德莊嚴,最為第一。”菩薩以功德智慧莊嚴其心,有別於凡夫以諸珠寶裝飾其外形而忽視內心的淨化;因其內有修德,所以感生相好殊勝的色像。所謂“修功德以資解脫,修智慧以資般若,修相好以資法身。”雖沒有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但在九法界中菩薩的色相堪稱第一。世間人以金銀璃琉珊瑚瑪瑙赤珠等寶為稀有珍貴,所以用來美化妝飾自己的形體,殊不知真正的美應是智慧及一切善法。菩薩以功德智慧莊嚴自己,所以不專注修飾而自然溢美,自然對世間俗物不屑一顧了。正因為如此,他捨棄世間所有用來打扮自己的東西。
  名稱高遠,逾於須彌;
  肇注說,“前聞十方,取其遠也;今逾須彌,取其高也。”折衷疏概括說,“菩薩名稱,回超法界。”菩薩教化十方,道名德聲,廣播大千,遠而且高,好象超過須彌山一樣。須彌是梵語,漢譯妙高山,佛教認為是娑婆世界最高的山,出水高八萬由旬,四寶所成:東面金、西面銀、南琉璃、北水精。
  深信堅固,猶若金剛;
  折衷疏說,“金剛最堅利,能壞萬物,”而萬物不能壞金剛。這是比喻大乘信心,能壞一切信心,而一切信心不能壞大乘信心。七地以上菩薩信心堅固,永不壞失,就象金剛一樣,不為邪說所惑,唯其不為邪說所誘而動,所以稱為堅固的正信。信又由三部分組成:一、信實,二、信德,三、信能。
  法寶普照,如雨甘露;
  肇注說,“法寶光無不照,照癡冥也。澤無不潤,潤生死也,喻海有神寶,能放光除冥。亦因光能雨甘露,潤枯槁也。”
  折衷疏說,法寶就是智慧寶,用智慧寶,“普照群機,隨機說法。”眾生得到菩薩法寶的照耀,破除所有愚癡和黑暗,好比干渴的人,得到甘露水一樣,生命得以澤潤。
  於眾言音,微妙第一;
  肇注說,“殊類異音既善其言,而復超勝。”折衷疏說,“說法時,其聲微妙,悅可眾心。”
  說法音聲有六十三支,是以音聲大作佛事。概括為五種美妙音聲:一、如雷音,二、清撤無聞,三、入心敬愛,四、谛了而解,五、聽者無厭。菩薩說法的音聲非常微妙,娓娓動聽,引人入勝,《大智度論》說:“迦陵在殼,聲逾眾鳥。”正合菩薩“於眾言音,微妙第一。”
  深入緣起,斷諸邪見,有無二邊,無復余習;
  肇注說,“深入,謂智深解也;解法從緣起,則邪見無由生。有無二見,群迷多惑,大士六盡,故無余習。”
  折衷疏則說,深入緣起,就是因緣生法,就是空假中,“妙達即中,名曰深入。既達即中,能斷有無二邊邪見。”不但要斷邪見等見惑,還要斷其余四住地等五住煩惱。
  佛教的主要教理,重在闡明緣起性空,真空妙有的道理。如性宗談真如緣起,相宗談賴耶緣起,華嚴談法界緣起等。攝論說有三種緣起:一、愛非愛道緣起,二、受用緣起,三、自性緣起。菩薩以大智深入各種緣起,了達諸法底源,知道諸法不從自生,不從他生,也不是無因和共因生,所入就能悟入緣起無生的道理。雖是無生,而無不生,不落於有無、非有非無,亦有亦無的邪見和斷見,而是常處中道,圓融無礙,就連菩薩四住地等五住煩惱的余習也沒有了。
  演法無畏,猶獅子吼,其所講說,乃如雷震。
  什注說,“上明一切時無畏,此明說法無畏;上獅子吼,明德音遠振,此明能說實法,眾鹹敬順,猶獅子吼,威攝群獸。”
  折衷疏說:演,就是演揚流布,使令不絕。講,是诠說析理以顯法之了義。獅子比喻無畏,如前文所說。雷振有三義:一、肅物。菩薩講說,具足威儀,能令物肅故。二、起蟄義。法音振擊,能動宿生善根故。三、致雨,法雨普滋,能潤眾生枯槁故。
  菩薩說法,無所畏懼,他發出的法音,有如獅子吼一般使人敬順,亦如雷振一樣,能夠驚醒沉迷群盲。
  無有量,已過量;
  肇注說,“既得法身,入無為境,心不可以智求,形不可以像取,故曰無量。”折衷疏說,道德日趨深入,那麼法界數量就日減,乃至消滅,這樣道德就超過一切數量的表述。
  法身是無形無相的,遍一切處,非大非小,超過象數之外。菩薩從性海流露出來的法音也是沒有限量的,眾生以有限的心量測度菩薩的境象,自然猶如以米尺度量虛空一樣徒勞了。
  集眾法寶,如海導師,了達諸法深妙之義;
  肇注說,此句是引導眾生入大乘海,采眾法寶使必獲無難,就象海師善於引導商人獲得夜明珠。並明了所有法的真實意趣。
  折衷疏說,“……菩薩導師亦然,導引一切眾生至佛法海藏,采集法寶而回。然集而不達,如得至寶,不能辨其功能,今又了達深義,如已得寶,復辨識其功。”
  菩薩引導眾生入於大乘法海,采集一切法財德寶,如航海舵師,導諸商人入大海采集珠寶一樣。菩薩對諸法權實、了義不了義,有無、大小、頓漸……這些法門的微妙同異都能明了通達,如海導師,不但能導航,而且能分別明了諸海寶藏異同。
  善知眾生往來所趣,及心所行;
  肇注說,“六趣往來,心行美惡,悉善知。”
  折衷疏雲:知道眾生從何處來往何處去的途經,及其果報,和起心動念的原因。
  綜合兩種解釋是:眾生往來六道受生,和心中所作善惡諸業,菩薩也了若指掌,歷歷分明。
所趣,是趣向和道路之意;心行,是起心動念微細的因由;有善惡的業因,必招善惡的業果,這是佛教因果律之一種。
  近無等等佛自在慧;十力無畏,十八不共;
  什注說,諸佛的智慧沒有能與之相提並論者,而此大菩薩(例,維摩是古佛金粟如來)能和佛相近等。從實相來說也無所謂近等,唯佛與佛近等,一般的菩薩相近而未能相等,所以說,“近無等等,”。
  肇說:“佛道超絕,無與等者,唯佛佛自等,”所以叫無等等。“所以辨其等者,明第一大道,理無不及,平若虛空。”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是佛自在慧方便妙用的具體體現,“大士雖未全具佛慧,且以近矣。”
  折衷疏說:“此歎知機近佛德。”
  諸佛的平等大智慧,是無人能和他相等的,但位居妙覺的菩薩其智慧是將可以和佛相近而相等的,就是無等而能等之。諸法的真如實相唯佛與佛乃能窮盡,而菩薩所證的真實相理,與諸佛所證的真實相理相鄰不遠,所以叫做近。菩薩的智慧既能和諸佛相近,所以也能獲得十力、四無畏和十八不共法。菩薩因地的十力是;一、發一切智心堅固力,二、不捨眾生大慈力,三、具足大悲力,四、信一切佛法精進力,五、思行禅定力;六、除二邊智慧力;七、成熟眾生力;八、觀法實相力;九、入三解脫力;十、無礙智力;具足這十大力,所以就有大無畏的精神。佛果的十力是:一、因果;二、業;三、定;四、根;五、欲;六、界;七、處;八、宿命;九、天眼;十、漏盡;十八不共法是顯示這十八法和二乘法不共,分別是:一、身業無失;二、口業無失;三、意業無失;四、無不定心;五、無異想心;六、無不知心;七、欲無減;八、念無減;九、精進無減;十、智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十三、身業隨智慧行;十四、口業隨智慧行;十五、意業隨智慧行;十六、知過去無礙;十七、知現在無礙;十八、知未來無礙;此句文義是:菩薩智慧和無等等佛的自在慧相近等,也具足十力、四無畏和十八種不同二乘的法。
  關閉一切諸惡趣門,而生五道以現其身;
  肇注說,“法身無生而無不生,”無生,所以惡道之門關閉;無不生,所以諸佛菩薩在五道中以現其身。
  折衷疏高度概括說:“大智斷惑,故關閉惡趣之門;大悲度生,故現五道之身。”惡趣,是指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但也包括了天、人、阿修羅的三善道,因為都會輪轉三界,循環生死。五道,是因為阿修羅散在天人鬼畜之中。從菩薩所證得的法身說,無形無相,不圬不淨、不增不減,也就沒有生滅,實則就是關閉了惡趣之門,不再如凡夫一樣六道流轉;從方便度生起用來說,菩薩以大悲故不捨群生,所以又在六道中現身,這猶如月亮一樣映現在千江之中,自性依然清淨光明。
  為大醫王、善療眾病、應病與藥、令得服行;
  肇注說,佛法法藥,善於治療眾病,因此,比做醫王。
  折衷疏說:“良醫療病,貴於善療;應病與藥,妙在服行;不服不行,與之無功。按方治病,療亦非善。菩薩度生,通權達變。妙識時宜,亦復如是。”眾生身體有病,可以自己調養,或請世醫治療;但所害貪、嗔、癡、慢、疑、見諸病,就必須法藥才能奏效。菩薩為大醫王,以其入世度生的精神廣學五明,善解法相,明了事理,知眾生各種根基及所得病症。故而,應病與藥,使其依法服行,斷除煩惱得身心輕安。
  無量功德皆成就;無量佛土皆嚴淨。其見聞者,無不蒙益,諸有所作,亦不唐捐;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
  肇注說,“無德不備,”所以無量功德都能成就。“群生無量,所好不同,故修無量淨土,以應彼殊好。”承上文又闡述說,法身是無形無聲的,“應物故形聲”,豈有得以見聞而不受益呢。又“功不虛沒”,“所作必成,兼以度人,故不虛也。”
  無量功德,是指正報所具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力四無畏等,內在功德,皆已成就,無量佛土,是指依報,亦已莊嚴。以上所說一切依正莊嚴的功德,這三萬二千菩薩,都是具足無缺的。且有見其形,或聞其名的人,無不蒙受利益,因菩薩舉心措意,凡所施為,無非善事,決不會虛棄其功的。
  無不蒙受利益,所有所作所為,也不會唐捐;所有這些功德,菩薩全都具足了。

  三、聖名表法:
  其名曰:等觀菩薩、不等觀菩薩、等不等觀菩薩,
  吉藏義疏說:“上雖總歎德,今宜出別名。”從第三節把五十二個菩薩名號標列出來,(玄奘譯共有五十六個菩薩)。其稱號雖異,但每個名號和其所修法門,所證境界,所成功德是名實相符的。從中可以悟出法門無量,但所證實相是一,又實相是一,方便各殊的事理來。
  什注說,等觀,四等觀眾生。不等觀,智慧分別諸法。等不等觀,兼此二法。
  吉藏義疏說,實慧觀一相門為等觀,方便慧觀差別門,名不等觀,具此二義,為等不等觀。
  從以上注疏可以看出,這三位菩薩是從“觀”立名的。“等觀”,是觀察諸法事理性相平等,佛和眾生相等;佛和眾生雖然平等,可是,眾生沒有證得本性以前佛是佛,眾生是眾生,差別之相宛然,名不等觀;觀照諸法實相不二,也觀察諸法事相各異,所以叫等不等觀。又等觀是平等性智,不等觀是妙觀察智,等不等觀是大圓鏡智。
  定自在王菩薩,法自在王菩薩。
  什注說,定自在就是“於諸定中得自在。”法自在就是,宣揚各種微妙法門時得大自在。吉藏義疏更詳盡說明說,是於“諸定門入住出自在無礙。”法自在王是以“智慧門說法自在。”
  這兩位菩薩各自有成就法門,定自在王菩薩觀三界諸法中,得到二十五有“王三昧”,叫做定自在王,玄奘譯作定神變。於一切法圓融無礙,得大解脫、大自在,叫做法自在。   
  法相菩薩,光相菩薩。
  什注說,功德法相現於身叫法相菩薩。光明之相現於身,叫光相菩薩。
  法相是以諸法做相,悟得法性以無相為相,相即非相的法相,那就和如來的究竟實相相應了。從這實相法體上生出的智慧光明,叫光相。新譯,法幢、光幢。這兩位菩薩以殊好形相化度眾生,實則是自性清淨莊嚴的外現。
  光嚴菩薩,大嚴菩薩。
  什注說,光嚴就是光明莊嚴。“明其身相大莊嚴就是大嚴”。以智慧光明莊嚴三德叫做光嚴。以大多勝的三智莊嚴法性的理體叫做大嚴。
  寶積菩薩,辯積菩薩。
  什注說,寶積就是聚積智慧寶;辯積就是聚積四種無礙辯才。
  積藏一切法寶,作自利利他的資糧是寶積菩薩的殊勝功德法門;積集無量辯才廣度有情是辯積菩薩成就圓滿菩薩果的方法。新譯稱寶峰辯峰。
  寶手菩薩、寶印手菩薩、常舉手菩薩、常下手菩薩。
  什注說,手中能出無量珍寶叫寶手菩薩;手中有寶印,有出寶之相叫寶印手菩薩;現給群生以大慈之手,撫慰眾生,使他們不恐怖畏懼,常舉手向人唱言:勿怖!勿怖,所以叫常舉手;常垂下其手,呈現慈心屈下,不傷任何物類之慈憫相,所以叫常下手菩薩。
  手是有撥濟和授予的意思,菩薩就拔眾生出生死苦海,授予眾生以無上涅槃妙樂。有法師在西方三聖像前題詩道:“因愁生死難逃,每對金容而涕淚,為怖人身易失,常祈寶手以提攜。”表明他對菩薩的感念。
  常慘菩薩、喜根菩薩、喜王菩薩。
  什注說,以大悲心經常護念眾生故,所以得名常慘菩薩;對於實相法生起無比欣悅和隨喜心故名喜根菩薩;喜有二種:一、不淨;二、清淨,清淨喜叫喜王。
  吉藏義疏則說:“眾生苦輪恆轉,大士悲心常切。”所以得名。其余兩釋義同。綜合兩說:以大悲心感念有情沉淪苦海,無時不欲提拔他們,叫做常慘。以大慈心,慈念有情具有佛性,欣喜他們遲早終可以成佛,離苦得樂,叫做喜根。雖喜雖慘,而喜慘之性平等不二,未曾增減,尋常樂之真性故名喜王。又慘、喜其相是異,其不捨眾生憫念之心是一致的,或者說是根本的。
  辯音菩薩、虛空藏菩薩。
  什注說,辯,辭辯;寶相慧藏如虛空,所以叫虛空藏。
  吉藏義疏則說,在四種無礙辯才中以辭辯得名;所名解釋意義相同。
  具體以上說法。菩薩具足四種辯才,八種音聲為有情說法,稱著辯音,新譯叫無屈辯。楞嚴經圓通章中,虛空藏菩薩自己釋名說:“我以觀察虛空無邊,入三摩地,妙力圓明,斯為第一。”所以得虛空藏的名。
  執寶炬菩薩、寶勇菩薩、寶見菩薩。
  什注說:“執慧寶炬,除眾幽冥”。“勇於德寶,亦得寶,故能勇”。“以慧寶見於諸法”。故名以其能作所作得其名。
  執持著智慧的火炬,照破無明的黑暗,叫做執寶炬。精進勇猛,自利利他,叫做寶勇,新譯寶吉祥。自己見性,亦見人性,如所謂真知灼見,所以叫做寶見,新譯寶施。
  帝網菩薩、明網菩薩。
  什注說,此菩薩神變自在,猶如幻化,故借帝網命名;明網自說手有缦網放光明。帝網是三十三天天帝的因陀羅尼網,是用摩尼寶珠羅列織編成的,光輝相映,重重無盡;這二位菩薩的智慧光明普照一切處,了如帝網重重無盡一樣。
  無緣觀菩薩,
  注說,“觀時不取相無緣,亦深入觀時莫見其所緣。”
  吉藏義疏說,此菩薩觀實相時,內外並冥,能觀所觀全都空寂。
  菩薩度生,固然要觀察因緣時節,若能進一步做到無緣大慈大悲,就更加殊勝了。
  無緣慈觀是三種緣慈中的一種。三種是:
  一、生慈緣,觀察一切眾生和父母一般,設法拔其苦而與其樂。
  二、法緣慈,悲憫二乘人只證人空,而以法空拔濟他;
  三、無緣慈,佛心平等,任運隨緣,無所住著,度諸眾生。
  這無緣觀菩薩就是這樣修習無緣觀大慈,乃至達到佛的行境。
  慧積菩薩、寶勝菩薩。
  什注說,積聚智慧,功德寶超過世間,所以得名。
  此菩薩積聚世出世間所有智慧,照破無明,救護群迷,故名慧積,新譯慧峰。出世間的法是無上的法寶,超過世間七寶,所以叫做寶勝。
  天王菩薩、壞魔菩薩、電德菩薩、自在王菩薩、功德相嚴菩薩、獅子吼菩薩;
  什注說,天王菩薩有三義:一、假名天;二、生天;三、賢聖天;此意是賢聖天的天王而非其余。壞魔菩薩因其“行壞魔道”得名。電德菩薩“因事得名”;“於私自在”,就象國王主宰統理作他的臣民一樣,故名自在王;功德相嚴菩薩以“功德之相莊嚴其身”得名;“以大法音,令眾生伏”故名獅子吼菩薩。
  吉藏義疏說,雷(多一“雷”字)電得菩薩,“因雷電光,而得悟道,從事得名”。較之什說詳明得多,若不參照吉藏義疏,很難領會“從事得名”的確切義理。
  今綜合兩說可知,一、天王菩薩是從天立名。平常說天是已夠尊貴,天中的王,且是賢聖天王,就可知其尊貴了。二、從壞立名。菩薩能降伏魔怨,故名壞魔。三、從電立名。菩薩了知諸法如露如電、如夢幻泡影,而得證無所得理,新譯電德。四、從王立名。和法自在的意思是一樣的;新譯現神變。五、從功用立名。以種種功德法財莊嚴其相。六、從無畏立名。喻其說法無所怖畏。
  雷音菩薩、山相擊菩薩。
  什注說,所說能使天人歡喜,群邪振驚,猶若雷音,聽到的人驚訝恐懼,故名雷音;能以大法音消伏剛強,音聲震擊,就象兩山擊碰一樣,故名山相擊。
吉藏義疏說:“以大法音,消伏強剛,音聲雷擊若二山之相撞,兩雷相搏”。此原文“山相擊音”多出一“音”字。
  天將普雨先行雷音,菩薩說法鳴法鑼擊法鼓以法音普被。無我疏解說,山相擊有三種因緣;一、劫壞之時有昆侖風,能擊須彌,使其頃刻化為微塵。二、大樹緊那羅王奏樂時節大海波濤洶湧,須彌山和七金山都震動而發出音聲。三、修行成道的人,由於自力和佛力加被,能令大千世界地震,發出微妙的音樂。現在菩薩說法的音聲也是如此。   
  香象菩薩、白香象菩薩。
  什注說,有一種青香象,身出香風,菩薩身香風亦如此。白香象在香象中“具香最勝”,大士身香亦如是也。
  涅槃經有象、馬、兔三獸渡河的故事,兔浮外面,馬在水中,象一探到底,在此兔比著聲聞人所證的法最淺;馬喻緣覺所證的法較聲聞深,但比不上菩薩直探底源,所以象喻菩薩。諸象中以香象最勝,而白香象又殊勝。本經就有佳句說:“尤象蹴踏,非驢所能”的句子,正可以做這兩位菩薩的佐證。
  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
  什注說,“始終不退”是名常精進。“不暫廢”就是不休息。
  古藏義疏說,第一個菩薩的名號從得益處而受稱呼,第二個菩薩因離過患以為名。
  菩薩上求佛道,下化有情,勇猛精進,不休不息。不休息,新譯作不捨善轭,轭,是車轅,意思是菩薩弘揚佛法教化有情如馬牛肩負重轭,不敢有疲厭之想,而不以為苦。如沩仰宗的沩山禅師,曾發願作水牯牛,為大眾服役。
  妙生菩薩、華嚴菩薩。
  吉藏義疏說,“生時有妙瑞”而得名;“以三昧力,能現眾華,遍滿虛空,大莊嚴也,”得名。
  無生而生,生而無生,雖度盡眾生,而實無眾生可度,故名妙生。以萬行因華,莊嚴法報二身,故名華嚴。
  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
  什注說,世間有危難,稱其名號自歸,菩薩觀其音聲,即得解脫。又叫觀世念,亦名觀自在。得大勢菩薩有大力勢,以大神力飛到十方,所到國土,“六反震動,惡趣休息”。
  吉藏義疏則詳明說,觀世音菩薩有四種名號:一、觀眾生口業,令得解脫,名觀世音;二、觀身業,名觀世身;三、觀意業,名觀世意;四、名觀自在,總鑒三業。
  前者是從因證耳根圓通法門,能“尋聲救苦度群迷”得名,後者是從“我投足之處,震動三千大千,及魔宮殿,故名得大勢”而得名;彌陀、觀音、大勢至合稱西方三聖。
  梵網菩薩、寶杖菩薩、無勝菩薩、嚴土菩薩。
  什注說,梵,四梵行;網,言其多。或物寶或法寶以為杖,故名寶杖。無勝、嚴土,淨國土義。
  吉藏義疏說:“憑杖法寶,故雲寶杖。”其余三釋與什注相同。
  梵網即梵王的網,是二禅天的天主。梵,是淨的意思。杖是有荷擔和扶持的意思,菩薩能扶持眾生,荷擔如來家業。無勝,是說世間沒有更比他殊勝的意思。以無量福智,莊嚴佛土,得名嚴土。
  金髻菩薩、珠髻菩薩。
  金、珠,是裝飾品;髻,是將發高高盤起在頭上發髻。比喻菩薩以種種功德法財莊嚴其身。
  彌勒菩薩,
  什注說,彌勒是其姓氏,名字叫阿逸多,南天竺波羅門之子。
  吉藏義疏說,漢譯為“慈”,是他的姓,字,阿逸多,南天竺婆羅門子。
  彌勒生來不喜食肉,《心地觀經》中說:彌勒菩薩法王子,最初發心不食肉,是故得名為慈氏。
  現居於六欲天中的兜率內院,居位補處,是當來下生繼釋迦牟尼佛位的未來佛。有關他應化示跡的傳聞很多,以浙江奉化,原名契此,俗稱布袋和尚的傳聞最為典型。有兒歌曰:低頭睹破水中天,攝住六根向福田;世人只知進為貴,退步原來是向前。傳說這是插秧時他吟唱的兒歌。   
  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
  吉藏義疏說,文殊師利,漢譯“妙德”。什注說,各位菩薩名號從小到大列出,所以,彌勒、文殊在後。又,他二人在北方世界為大,其余地方世界為小,也應該在後。吉藏則說,三萬二千菩薩不可能一一陳述其功德法門,“故以二攝之”。彌勒菩薩此土大士,文殊他方菩薩。又彌勒當成正覺,文殊以曾作佛。又,彌勒受於佛位,文殊不受佛位,故曰王子。“以此三雙,總收一切”。
  妙吉祥、妙首、妙智都是文殊師利的稱號。佛是法中之王,菩薩是真佛子,能荷擔如來家業,故稱做法王子。他在眾菩薩中說法如獅子吼,智慧最為殊勝,所以從列出稱名的結構來看,有總稱前面諸多菩薩的意思。
  如是等三萬二千人。
  上面列出五十二位菩薩的弘名,到此結成三萬二千這個大數,以表不再一一歎頌其功。
  以上列諸弘名顯揚雲集法會的五十二位菩薩和三萬二千聖眾,以下列述到會的外護眾。聖眾有兩類:一、聲聞眾;二、菩薩眾。外護眾也有二類;一、八部眾;二、四部眾。
  一、八部眾:
復有萬梵天王屍棄等,從余四天下,來詣佛所,而為聽法。復有萬二千天帝,亦從余四天下,來在會中。
什注說,屍棄是梵王名,漢譯頂髻。從余四天下來“舉其其余從四天下來者”。天有兩種:一、地天;二、虛空天。帝釋處須彌頂,即是地天,又為地主,“舉釋則地天斯攝”,“舉梵王則虛空天盡攝”……所有眾生宗事梵天,“所宗尚來,則知余人必至。”
  吉藏義疏說,屍棄譯為頂髻,又翻為火,其頂有炎如火,炎在頂如髻,義既兼兩,故譯人互翻。又說,梵是色界之首,釋是欲有之初,等等。
  這是說明梵王和帝釋等天龍八部眾同來聽法。屍棄,如上引文所說,譯作頂髻,因為他頭頂有螺旋式的發髻。四天下,即東西南北四大部洲,一佛土有百億四天下,每一四天下,各有帝釋梵王。這些梵王帝釋都是從他方世界四天下來的。
  並余大威力諸天,龍神、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候羅伽等、悉來會坐。
  什注說,龍有二種:一、地龍;二、虛空龍;神,神受善惡雜報,似人天而非人天;夜叉,漢譯貴人,又叫輕捷,有三種:一、在地;二、在虛空;三、天夜叉。乾達婆,天樂神,處地上寶山中,天欲作樂時此神體上有相出現,然後上天。阿修羅,漢譯不飲酒;此神男丑女端正,有大威力與天爭斗。迦樓羅,金翅鳥,肇注說是金翅神鳥。緊那羅,就是人非人,其形狀似人,而頭上有一角。摩候羅伽,大蟒神。以上八部都有大神力能自變形,到會聽法。
  這裡所列出注釋的正好是八部眾:一、天眾,即諸天。二、龍神眾。三、夜叉眾。四、乾達婆,譯作“尋香”、“嗅香”、“香陰”等,是天樂神,不從事生產勞作,有“聞香來舞,作樂乞食”的意思。五、阿修羅,如佛地論所謂“行多捩作,無天實行”,好飲酒,終日爭斗,有胎、卵、濕、化四生。六,迦樓羅,即大鵬金翅神鳥。七、緊那羅,頭上有角,似人而實非人,能唱歌詠,奉侍諸天。八、摩候羅伽,就是大蟒神。以上天龍八部不但到會聽佛說法,而且也護持佛法。這些也叫幽冥眾。
  二、四部眾:
  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俱來會坐。
  這是佛的四眾弟子,前兩眾是出家住持佛法的,以大乘精神來說,是“外現聲聞相,內秘菩薩行”的,一方面對內要修證佛法,一方面對外要弘揚住持佛法,所以責任重大。後兩眾是在家眾,以擁護佛法為己任。尼,是女的意思,就是出家的女眾。優婆塞譯作“近事男”,或“清信士”,通常叫男居士;優婆夷,譯作“近事女”或“清信女”,通常把受了三皈五戒的叫女居士。
  彼時,佛與無量百千之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譬如須彌山王,顯於大海,安處眾寶師子之座,蔽於一切諸來大眾。
  肇注說,須彌山是天帝釋所住的地方,也叫金剛山,漢譯妙高山,在大海中央,出水高三百三十六萬裡,如來處四部之中,“威相超絕,光蔽大眾”就象金剛山映現在大海之中。
  佛在沒有說經以前,已在無量大眾的恭敬圍繞之中,坐在獅子寶坐上,好像須彌山王安住在大海中一樣自在。且以福智光明蒙覆在座大眾,正如疏贊所謂。“佛居於四眾,映蔽群坐,若帝釋臨天,梵王處定。”從凡聖雲集可以看出,下大法雨的帷幕已經降臨了。此以上由六成就、宣揚菩薩道德,雲集聖凡大眾完成本經的通序。

  四、寶積獻蓋:
  爾時毗耶離城,有長者子,名曰寶積,與五百長者子,俱持七寶蓋,來詣佛所,頭面禮佛,各以其蓋,共供養佛。
  肇注說,寶積也是法身大士,經常和淨名一起禮敬如來,“共弘道教”,但今日獨自和五百長者子來禮拜如來,是將生起問疾的原由,開啟本經法門的伏筆。天竺,即古印度,尊重智德優勝的人,常以不同裝飾的寶蓋來供養佛。
  吉藏義疏說:“……聞法歡喜,奉蓋供養,兼欲發起淨土,故序之。……而奉蓋者,彼國貴人,持寶蓋而行,故(寶積等)即設所珍,以供養佛。又因此獻財,發淨土之法,則福慧具足,自他兼利”。
  折衷疏則說,五百長者子和淨名同是法身大士,“權應茲土,利益眾生”,因為二乘鈍根人,迷此不思議境界,唯欣喜“捨垢趣淨,保證偏真”,而不發無上菩提之心,也不求大覺之果,……所以大士獻蓋世尊,“合蓋現土,因事顯理,亦此圓融法界”。
  太虛大師講義中說,廣博淨嚴之城(毗耶離城),就是眾生自性清淨心,是本性淨佛國土,“真淨恆熏,緣行互感”,所以都持寶蓋“趣向佛地,茲覆有情,同登大覺”。
  概括四家注說得知,寶積得名,是因為他有無量法寶和財寶。他和淨名一樣,是法身大士,也是五百長者子之一,現在到佛前獻蓋沒有淨名,這裡已經隱伏“淨名示疾”不能同來,為下品問疾伏下因由。寶蓋,有蓋覆的意思,是以此形式表菩薩的因行,藏蓋果德,楞嚴所謂“慈蔭妙雲,覆涅槃海”。五百長者子們各用寶蓋敬佛,正是發起要求佛說法的一種禮品。

  五、合蓋現土:
  佛之威神,令諸寶蓋合成一蓋,偏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廣長之相,悉於中現;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諸須彌山,雪山,目真鄰陀山,摩诃目真鄰陀山,香山、黑山、鐵圍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及其日月星辰,天宮龍宮,諸尊神宮,悉現於寶蓋中。又十方諸佛,諸佛說法,亦現於寶蓋中。
  什注說,現“合蓋”神變有二種意義:一、現神變無量,顯智慧必深。二、寶積獻其所珍重之寶蓋,必然獲得應該珍貴的果……表明“因小而果大”。又因為,“蓋以不廣而彌八極,土亦不狹而現蓋中”,故說廣長之相悉於中現;妙高山共有十寶山,須彌山處其中間,所以說……諸山;
  肇注說,“將顯佛土殊好不同,故通現十方,諸長者子皆久發道心,而未修淨土,欲悅其未供之情,啟發淨土之志,故因其蓋而現之”。
  太虛大師講義說,此舉六凡所依。諸佛說法,必有三乘,此舉回聖,通現十界。
  綜上所說,此段文意顯示大乘不可思議的境界,也是全經大旨。二乘人報證偏真,以空理為究竟,得少為足,所以佛陀借獻蓋的機會,示現淨佛國土的莊嚴,借事顯理,開示圓融法界的道理,不可思議的法門,使他們知道唯心淨土的道理。在圓融妙境中本無生死可捨,更無涅槃可求。如此,對於下文“室包乾象,手擲大千,借座燈王,請飯香土”方能思過其半。目真鄰陀山譯雲石山,摩诃譯作大,文中有八山,智者疏中在香山和黑山之間加上金山和寶山,共成十山。以須彌山做中心,以鐵圍山圍外廓,中間有七重金山和八個水海,交互環繞,構成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名小千世界,合一千個小千世界,名為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名大千世界,在大千世界前加上“三千,表示由小、中、大三千個世界合成。這三千大千世界,是釋迦牟尼佛教化的區域。

  六、從喜贊仰:
  爾時一切大眾、睹佛神力,歎未曾有,合掌禮佛,瞻仰尊顏,目不暫捨。
  什注說:“信樂發中,相現於外。”
  當時大眾們在大法會上親見佛合蓋現土,深心贊歎,所以,身口意三業皈敬是順情合理的。
  口歎“未曾有”,雙手合什,目“不暫捨”,表現出大眾誠心恭敬,戀念不捨之意。
  長者子寶積,即於佛前,以偈頌曰:“目淨修廣如青蓮,心淨已度諸禅定,久積淨業稱無量,道眾以寂故稽首。
  什注說,眾人雖然看見佛所作的神變,但不知所變的原由,為了使其“推宗有在”,“信樂彌深”,所以以偈語贊佛。
  肇注則說,“形敬不足,以寫心,故復贊之詠之”。
吉藏義疏說,說偈共有兩個意義:一、以概括的言辭攝佛所有德行,二、因偈辭美妙使聽聞者歡悅。不論言詞多少,俱備四句,方可成偈。偈是梵音,頌是音辭,偈頌合稱為了意義明了。(此種組詞方法,譯文術語稱華梵並舉)所以偈歎有四種因緣:一、奉蓋為表明財供養,說偈贊歎以析明法供養。二、上文以身業恭敬,現在以口業供養。三、前文闡明形體恭敬,不足以寫心,現在以心思妙言,詠之於口,則三業供養恭敬具足。四、使眾人知曉神變之所由。偈頌分五部分:一、贊歎本德,二、贊美跡用,三、再歎本德,四、再歎跡用,五、總結贊頌。折衷疏釋前四句偈說,西域有青色蓮花瓣,黑白分明,如來的眼目生得就象這青蓮花瓣。如來應身有九十七種大人相。……現在唯獨贊如來目相,因為人相好丑重在面目,面相又重在眼目,現在“贊目一相,以攝其余”。所以此句贊佛色相。
  第二句。禅定之樂,令人易生染著,如來以法界慧海,全都照破,所以此句贊佛心。
  第三句。如來三僧祗劫,積功累行,修無量業,但是,淨業雖多,不出三業。一、三惑斷盡,三智圓滿,意業清淨;二、二死永亡,三身圓證,身業清淨;三、五語如弦、八音弘揚,口業清淨。所以贊佛三業清淨,積德無量。
  第四句。凡夫執有,被有所動,二乘執空被空所動,菩薩被中道所動,所以五住不淨,二死不空,如來以第一寂滅而開導他們。所以此句歎佛慈悲。
  既見大聖以神變,普現十方無量土,其中諸佛演說法,於是一切悉見聞。
  吉藏義疏說,這第二偈贊歎跡用,如來以“形德為本,神通之用為跡”,所以第一偈贊頌德本,現在贊歎跡用。
  這四句偈是歎佛陀合蓋現土的神變不可思議。《正觀論》雲:聖有三種:一、外道五通,二、羅漢緣覺,三、法身大士,佛於三聖中獨尊,所以稱為大聖。不可測度為神,改質即稱為變。佛是天中之天聖中之聖,又有此不可思議的妙用,所以堪稱大聖。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能善分別諸於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
  肇注說,世俗間的國王用其權力統理人民,所以他的恩澤能普及全國,出世間的法王用其法力統領凡聖,所以能法雨無邊。又對於諸法不同性相善於分別,而“不乖一相”(即第一義),又能“自在於法。法無定相,隨應而辨。為好異者辨異,而不乖同;為好同者辨同,而不乖異。同異殊辨,而俱適法相,故得自在”。
  折衷疏從中觀立場出發概括此六句說,……佛陀具足權實二種智慧,以權智說法,即以實智照理,照理不礙說法,說法不礙照理,“理量齊鑒,權實雙融。”,所以佛為法中之王,“於法自在也,”。
  這六句是再歎佛陀本德,由歎自在和歎法施不可思議組成。按吉藏義疏說,此文共有五歎:一、法王歎,二、法海歎,三、山王歎,四、虛空歎,五、人寶歎。佛陀於法得大自在,實相不動,妙用無窮,法中之王所以稱法王。佛的自在依攝論解有十種:一、壽自在,二、心自在,三、財自在,四、業自在,五、生自在,六、勝解自在,七、願自在,八、神力自在,九、智自在,十、法自在。佛陀得此十種自在的本真是因其契證諸法本自不生不滅,如如不動,所以從自性法海流出沒有限量的妙用,以契應眾根,教化群迷。
  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
  吉藏義疏說,“以俗谛故不可為無,真谛故不可為有,如來立正谛,為破有無二見,……所以,菩薩安住真俗二谛中,為眾生說法,為執著有者說無,為著無者說有”。又“俗谛是因緣假有,假有不可定有,假無不可定無,非有非無,即是中道”。所以說,“說法不有亦不無”。既然已經離捨固定的有無,就是因緣所生法,“離定有無,所謂破邪,因緣所生,名為顯正,文約義周”。又釋後兩句說,“以無我人,是故非有,而不失因果,所以非無”。
  折衷疏從般若離四句絕百非,以達實相的角度出發,概括說,法體非有,有墮增益謗;法體非無,無墮損減谛;世尊“離過絕非,迥超名數,一代時教,不異無言”。三乘十二分教,同一實相。諸法生,是因機感因緣,才有一代時教。無我兩句,……是說“雖緣起性空,而業果不壞,”佛依二谛說法本來就是這樣。又,諸法本性寂然不動,本來不落於有,亦不落於無,由於種種因緣會合,所以便有幻想的法相。又,依真義說無我,無造,無受者,依俗義淺說,法相宛然。所以善惡業報是不失的。所謂“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之,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始在佛樹力降魔,得甘露滅覺道成,已無心意無受行,而悉摧伏諸外道。
  第一句,肇注說,佛道力深固,魔羅那裡能敵擋得住;
  第二句,什注說,甘露滅梵本說,就是寂滅甘露,“寂滅甘露即實相”。先降魔,然後成甘露寂滅大覺之道。
  第三句什注說,已無心意,就是無別意;無受行,就是無受想行;“至人冥真體寂,空虛其懷,雖復萬法普照,而心未曾有。”肇注說,是“無心伏物,而物無不伏”。
  折衷疏說,世尊在菩提樹下將成正覺,魔王恐怖,興兵擾害,世尊用慈力降伏他們,魔羅無能為力,退隱而去。釋第二句說,忉利天圓生樹花,有甘露,食後可以長生,比喻寂滅之理,證得它便可以“回起生死”。釋第三句說,心就是識陰,意即想陰,如來即成正覺,則五陰皆空。第四句:九十六種處道皆不離五陰,我今五陰即空,無不摧伏。此頌主要是贊佛能降魔怨和制諸外道。魔有四種魔,外道,是中性詞,意謂心外求法,稱之外道。
  世尊最初成道用慈力降伏魔羅,證得寂滅猶如甘露的大道,已經遠離五蘊的纏縛,並且所有外道都被他摧伏。三轉*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天人得道此為證,三寶於是現世間。
  吉藏義疏說,三轉分別是:一、示轉*輪,說這是苦、這是集,這是滅,這是道。二、勸轉*輪,苦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三、證轉*輪,苦我已知,不復更知;集我已斷,不復更斷;滅我已證,不復更證;道我已修,不復更修。第二句,肇注說,“*輪常淨”,猶如虛空,雖然古今不同,時移俗易,“聖聖相傳其道不改”。睿公從實相上說,*輪無漏無相,體無增損,有佛則轉,無佛則廢,用捨在人,而性相不異。實相*輪,就是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無長短方圓的真如實體,其輪當然本來清淨了,此“清淨”也是強名安立。第三句,什注說,是證明佛初轉*輪。折衷疏將天人分說,天是諸天,人是五比丘。世尊轉四谛*輪時,另外有八萬諸天悟無生忍,這是因為諸天根機大利,欣聽大乘法。第四句,吉藏義疏說:“覺道即成,佛寶也;*輪既轉,法寶也;五人出家得道,僧寶也。”從此佛法僧三寶就出現在世間了。
  概括以上所釋,第一二句贊歎法寶,第三句贊僧寶,和上面一頌和起來,是總贊三寶住世間。除以上對三輪法轉的解釋外,也有把“般若、解脫、法身”三德叫做三轉*輪的。輪有“摧輾”和“運截”兩個意思,出世間的*輪能夠摧輾種種煩惱,運載眾生到涅槃的彼岸。佛所說法從清淨性海流出,其本懷只在轉一乘清淨*輪,法華所謂“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三寶,有住持三寶和別相三寶的不同,這裡的三寶是說“住持三寶”出現世間。
  三轉*輪在大千世界,*輪本來湛然清淨,諸天、五比丘為此做證,佛法僧三寶從此出現在世間。
  以斯妙法濟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度老病死大醫王,當禮法海德無邊。
  肇注說,“佛用四谛妙法,濟三乘三眾,”沒有已經領納還墜生死道的,所以說“一受不退”,“永升無為,故常寂然矣。”又釋未句說,“*輪淵廣難測,法海流潤無涯,故德無邊矣”。
  這是贊說法利益。無上妙法是清淨不染污的,佛陀以妙法惠施眾生,眾生不受則己,如果能信受奉行,是決不會流轉生死。古德說,“縱使生椒欠竅耄患拔鞣揭蝗僟矗幣彩欽飧龅覽怼7鹜右苑ㄒ├嬷谏印與藥,所以稱大醫王。佛理如大海,難測難思,所以佛的妙德也無涯無際,這是我們又憊艽禮拜的?
  用這個微妙法利益眾生,領納了這清清無為法就不會退墮三途,佛啊!是濟度眾生生老病死的大醫王,我們應當皈敬這法德無涯的智慧海。
  毀譽不動如須彌,於善不善等以慈,以行平等如虛空,孰聞人寶不敬承?
  吉藏義疏說,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八法的風,不能動佛心性,就象四風吹刮須彌山不能使它動搖一樣。“佛三毒已斷,故八風不搖”。第二句,肇注說,“截手不戚,捧足不欣,善惡自彼,慈覆不二”,截手是難耐之惡,捧足是易喜之善,佛皆從無緣大慈出發“等以慈”待之。折衷疏概論說,“至人空洞無相,毀譽自屬於人”,“以慈心等觀,無分善惡,不問怨親,”心行平等猶如虛空,無憎愛,無分別,法雨普被,這樣行施,實是人中如寶尊貴的惟有佛陀能名實相符。
  佛在八風境前如須彌山安住大海絲紋不動,對於善和惡皆以慈心對待,他的心平等如虛空沒有形象,哪個人得以親聆佛法而不生起恭敬承侍的心呢?
  今奉世尊此微蓋,於中現我三千界,諸天龍神所居宮,乾達婆等及夜叉,悉見世間諸所有,十力哀現是化變。眾睹希有皆歎佛,我今稽首三界尊!
  在此重頌佛合蓋現土,在寶蓋中變現三千大千世界的事,贊其神力凡夫二乘難以思議。什注此句說,“自欣所獻小而睹大變”,寶積自欣以獻小小寶蓋,而親眼目睹了佛“合蓋現土”的大神變,所以,作此偈頌。十力衰現,是因為二乘人但知有一佛,不知有十方諸佛,但知有娑婆一土,不知有剎海莊嚴不思議境,如來慈憫,以獻蓋因緣,合蓋現土,於事事無礙法界略顯一斑,拓展二乘心量,使其“恥小慕大,發大乘心”。“三界尊”,是恭敬佛的意思。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中,佛得大解脫,得大自在,取得無上正等正覺,是三界至尊,所以這樣稱謂。
  寶積我現在敬奉世尊這微不足到的寶蓋,而世尊卻在其中顯示給我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有諸天、龍神居住的宮殿,還有乾達婆及夜叉們,又全都看到世間所有東西,具十力的佛啊,慈憐凡夫二乘給我們化現無量佛土。眾人們觀看了這希有之事都皈敬贊歎佛,我今天至心皈敬三界至尊!
  大聖法王眾所歸,淨心觀佛靡不欣,各見世尊在其前,斯則神力不共法。
  這句是歎佛身密不可思議。如折衷疏說,“佛以圓回之身,十方普應,眾生心淨,無不能見”,這“心淨”是去縛去粘之心明明歷歷,無掛無礙的真如心,與“心靜”不同。肇注以月水相比喻說:“法身圓應,猶一月升天,影現百水。”又如常說“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的說法一樣。《智度論》說,身密有二:一、止觀一身,遠近之眾,各見於佛,對面在前。二、如來隨現一身,能令萬類各見已佛,如天見佛為天,人則睹佛為人。不共法,佛有十八不共凡夫二乘的無上法,簡稱十八不共法:一、六種不共行,二、六種不共證,三、三不共智,四、三不共業。六不共行分別是:身行無失,語無喧雜,念無忘失,意無不定,無種種想,無不觀捨;六不共證是:欲無退失,精進無退失,念無退失,定無退失,慧無退失,解脫無退失。三不共業是:四威儀教化,說法語業,慈悲意業。三不共智是:了知過去,了知未來,了知現在。佛陀不可思議威神之力,所行證的大乘不共法,是不與凡夫二乘法相共的。
  大聖法王啊您是大眾所皈敬的,我們用清淨心觀念您,您便應現在我們心裡,各人都看見您在他眼前,這是您的身密不可思議,是凡夫二乘所不相共的。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共語,斯則神力不共法。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斯則神力不共法。
  此三偈歎佛口密不可思議。吉藏義疏論解第一偈說,“隨吐一音,萬類異解”,太虛大師說,是贊“口輪不思議”。佛以一音說法,“人聞同人,天聞同天”,這是佛陀修得辭辯無礙的緣故。第二偈約所說的法,“各各隨所解”,的不同,如有聞五戒十善法,有聞四谛法,乃至有聞六度萬行法的。佛所說法是一,但眾生根機不同,因緣各異,智慧差別,在法海各舀一勺或多勺是自然的。又,佛說法是圓融的,所以,從不同時空角度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各獲其利也是客觀的了。吉藏義疏所謂,“止說一法,隨義普行,而好施者聞施,好戒者聞戒,各蒙利益”,高度概說了此偈大意。第三偈約法中所诠的意義和所證不同。“說事是同,欣憂兼發,”如說一苦法,生四種心:有人聽說,生怖畏心。有人聽說認識到苦確實是苦,便對法生歡喜。有人聽說厭患生死。有人聽說生起斷疑網心。也有法師解釋說,聞“苦空”、“無我”,等就恐驚怖畏,聞涅槃妙果就歡喜,聞不淨就厭離三界和色身,聞一切法相明了就斷疑生信,所謂,“一雨普潤,禀受不同,三獸渡河,證有深淺”。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一音”的诠解歷來有不同觀點和看法,有三:一、一音,是一法身,因為法身不二,所以說“一”、“一法身出音,各為一音”。二、一音,是一時,“一時之中,並出眾音,各不相知,故雲一音”。三、一音,是五音中其中之一音,“隨吐一音,而萬類各解”。如果從上下文意來看,既不談玄說妙的牽強附會,又不分解字詞,恐怕體會成“法音”較之其它要貼切些。
  佛陀用圓融法音宣演妙法,眾生們隨其種類不同各得體會,都說佛陀是在為自己說法,實則這是佛的神力和不共法的原因;佛陀用圓融法音宣演妙法,眾生們隨其種類不同各得體會,全都能夠領納受持各獲利益,這更是佛的神力和不共法的妙用;佛陀用圓融法音宣演妙法,眾生們聽聞以後,有的恐怖畏懼,有的歡喜贊歎,有的生起厭離心,有的斷除疑網,這一切都是佛的神力和不共法的妙用呀!
  稽首十力大精進!稽首已得無所畏!稽首住於不共法!稽首一切大導師!稽首能斷眾結縛!稽首已到於彼岸!稽首能度諸世間!稽首永離生死道!
  這是稱歎佛的意密不可思議。前四句歎萬行功德,後四句歎離障解脫。結縛是生死的原因,流轉世間生死道是生死的結果。“離生死因果之此岸,到涅槃解脫之彼岸,”即是到彼岸的義理。這八句二偈總歎佛陀“智所成行”。吉藏義疏說,能使眾生出離三界是小導師,使眾生“絕出三界內外,至於佛道,”是大導師。
  佛陀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斷了所有粗細煩惱,已到涅槃彼岸,永離生死之道,他不但能自度,而且還能度諸世間的有情,故稱為四生慈父,三界導師。不但寶積要稽首致敬,所有佛子及其有情都應向佛陀稽首皈敬。
  敬禮佛陀,您具足大力、大精進萬行功德!敬禮佛陀,您已經證得四無所畏!敬禮佛陀,您安住十八不共法中!敬禮佛陀,您是一切眾生的大導師!敬禮佛陀,您已經遠離所有煩惱!敬禮佛陀,您已經到達涅槃彼岸!敬禮佛陀,您能夠化度所有世間眾生!敬禮佛陀,您已經永遠脫離生死流轉!
  悉知眾生來去相,善於諸法得解脫,不著世間如蓮華,常善入於空寂行,達諸法相無掛礙,稽首如空無所依。
  這六句總歎佛智不可思議。眾生往來於生死六趣,心念馳聘於是非之中,這些佛以其方便智都是了然分明的,上文曾說“善解法相,知眾生根”,為利益眾生“不捨一法,不著一法”,如吉藏義疏所說,我染著諸法,所以諸法纏縛我,我心無染著,那麼萬種纏縛當下便解。
  折衷疏說,因為如來不著世間,善入空寂行,是由於空智離縛,……法法皆空,無掛無礙,如太虛空,一無所依,“從空出假,會假歸空,空假不二”,便是中道智。眾生不達諸法實相,所以有掛礙,佛能“解眾障蔽,似光輝之臨幽谷,達諸法相,如長風之游太虛”,所以能達到無掛礙的境地。佛陀的法身如太虛空一般,普編一切,無所依住,《華嚴經》中“法身編滿於虛空,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余,亦無形相而可得”,正顯法身“空無所依”,體含眾妙,是我們應該恭敬皈依的。
  佛陀,熟知眾生往來六趣的行跡,善於在諸法中得大解脫,象蓮華一樣出世間而不染“污泥”,常在定中大做佛事,因深知諸法實相,所以我們要象佛陀那樣無所依住。

 

 

上一篇:呂澄居士:安慧三十唯識釋略抄引言
下一篇:呂澄居士:摩诃衍寶嚴經講要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