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慧法師:第三屆禅七開示 戒律是善惡的標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2005年四祖寺第三屆禅七開示: 戒律是善惡的標准
  (2005年11月20日)
  各位大德:
  昨天我講了善惡的因果報應。善惡以什麼為標准?佛說戒律就是世出世間善惡的基本准則。因果是規律,戒律是善惡的標准。如何判斷善和惡,以戒律為前提。善惡的判斷有一個基本精神。一切使眾生受到傷害,引起煩惱的事情,就是惡業;一切令眾生有利益的事就是善業。從善惡的基本精神來判斷,有利於現世後世的行為就是善,不利於現世後世的行為就是惡。戒律的基本精神是止惡行善,既有利於當生當世的行為清淨、善法增長,更有利於後世得生善處,獲得解脫。這就是善法,反此就是惡法。符合這一精神就是持戒,不符合這一精神就是犯戒。
  戒律有通戒和別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四句話叫做七佛通戒。因為過去的人,善根清淨,一聞千悟。說止惡就止惡,說行善就行善,說自淨其意馬上就心地清淨,用不著許多具體條文,有這幾句話就足夠了。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的最初十二年中也沒有制戒,也是以七佛通戒作為佛弟子言行的基本准則。這就是所謂的通戒。
  別戒,首先它是一條條的,所以是別;還有就是針對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層次,制定不同的戒律,所以是別。比如說,佛為在家男女居士制定在家五戒;為出家的沙彌、沙彌尼制定沙彌十戒;為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制定了二百五十條比丘戒,三百四十八條比丘尼戒;還有菩薩戒。菩薩戒分為僅為在家菩薩受的六重二十八輕,通於在家出家菩薩的《梵網經》十重四十八輕戒。這些都是別戒。別者,依身份不同、依具體內容不同,各別各別守持,各別各別有開遮持犯。戒律的根本精神,就是規定什麼應作、什麼不應作。
  更加扼要的是菩薩的三聚淨戒,它把一切的戒律統攝無遺,同時也把一切善法包括無遺。三聚淨戒就是攝善法戒、攝律儀戒、饒益有情戒。三聚淨戒是把戒律的具體條文濃縮到很少的幾個字裡面,讓我們在守持的時候,能夠根據這三大原則來判斷我們在生活中每一件事是否符合善法;是否符合佛教律儀的要求;是否符合利益一切有情的根本精神。
  在修菩薩行時,並不是說這十重四十八輕戒就能把所有應作不應作的事情都包括進來。相反地,這三聚淨戒,可以運用在一切時一切處,可以把戒律上所涉用的內容包括進去,同時也可以把戒律上沒有講到的內容涵括其中。所以三聚淨戒是最高的戒律,是修菩薩行的人最高的覺悟和慈悲心的體現。我們能夠根據三聚淨戒來落實修行,落實止惡行善的根本精神,就是處處符合因果的原則,符合因果的規律。所以在深信因果前提下,要用精進持戒來保證自己的一切言行符合因果規律,順於善法,順於解脫。符合因果嚴持戒律,就能順解脫。反此就不順解脫,就是順於生死。人生的去向兩條路:逆生死就順解脫,逆解脫就順生死。生死與解脫就是我們學佛人每時每刻都在選擇的根本問題。
  如果修行真正到家了,上路了,一切言行自然順解脫。剛學佛的人,剛修行的人,剛知道什麼是善法、什麼是惡法、什麼是因果、什麼是解脫的時候,那就要時時刻刻用智慧來抉擇何者當為,何者不當為。只有深信根本,深信因果,嚴持戒律,才能夠真正說得上修行在起步。
  佛法的修行,我也講過許多次,概括起來就是三大類,所謂戒定慧三學。我們學習佛法修行佛法,離不開三學。以三學為基礎,就會順解脫;不以三學為基礎,就順生死。所謂了生死,就是要持戒、修定、證慧,所以我們平常總在說,我要修,我要了生死,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不把理路搞清楚,就有盲修瞎練的可能。如果能夠把理路搞清楚,就知道怎麼修、修什麼,那就會事半功倍,不斷地在修行路上有進步。
  佛教的修行,以信為基礎,以解為先導,以行為落實,以證為愛貓撲.愛生活。是為信、解、行、證。沒有信,不可能有正知正見的解;沒有解,不可能有正確的行為;沒有正確的行為,當然不會有正確的結果。結果就是證。證雖有淺深的不同,但它是實際經驗的獲得,實際經驗的親身體驗。時時刻刻有體驗,就會增加信心、鞏固信心,就會使自己所理解的佛法在自己生命的深處得到驗證,就會更加精進地修行。由於更加精進地修行,又會引導我們進入更深層次的體驗。所以信解行證四者,雖然說起來有階段性,實際做起來都是當下的,都是同時的。信了就解,解了就行,行了就是收獲。並不是說今天信、明天解、後天行、大後天證。看起來有次第,落實起來沒有次第。我的這個說法,可以在我們每天的打坐中自己去體驗。當然對於那些剛開始接觸佛教的人來說,如果信心不具足,信了又疑,疑了又覺得可惜,總在疑信之間徘徊,不生解、不起行,那就很難進步。所以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戒為能渡。要渡過煩惱的大海,要憑借戒這個舟航,把我們從生死的此岸渡到涅槃的彼岸。不過,此岸、彼岸、舟航,都是比喻而已。真正把信解行證都在當下一念來落實,那麼此岸、彼岸與舟航,也都在當下一念完成了。此岸就是彼岸,生死就是涅槃,煩惱就是菩提。就是一念之間的轉化,一切的任務都完成了。
  佛法的修行很不容易,真正去落實了就不難,只是一念之間的事。所以說一念迷即是眾生,一悟即是佛。佛與眾生就在一念迷悟之間。我們在禅堂用功,是為了求覺悟。所謂斷煩惱證菩提,菩提被煩惱障礙了,我們要把煩惱一點點地洗除干淨。去掉一分煩惱,就增加一分覺悟。菩提就是覺悟的意思。所以希望大家都樹立起堅定的信心,堅信自己本來是佛,敢於直下承當。在直下承當的前提下,每一念都像佛那樣有智慧,都像佛那樣有慈悲,都像佛那樣一點煩惱一點迷惑都沒有。時時刻刻能夠如此保持,當下成佛。如果信不及,不肯直下承當,佛永遠都在西天。
 

上一篇:呂澄居士:杜甫的佛教信仰
下一篇:呂澄居士:金刻藏經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