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菩提心,成無上道(一)
於自由時報91.04.11(四)刊載
佛法有大乘和小乘之分,小乘希望得解脫、成道證果;大乘修六波羅蜜,普度眾生、廣結善緣,最後功德圓滿,成道證果。此外,還有漸修、頓悟之分,無論是大乘、小乘,頓、漸之分,是因為眾生根器的不同,所用的方便也因之有所不同,但理上都是一個--菩提涅槃,這是修行學佛的終極目的。
由於每個人的發心不同,所以成就也不一樣。不論是成就羅漢果、緣覺果、菩薩果、佛果;或是成就三昧,達到不退位--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這些都要努力修行才能得到。希望打坐成道,就必須與這念清淨心、無為心相應才能成道。道不離心,悟了,這念心就是道;沒有悟,這念心就是迷。修行不管是從事上修,或從理上去修,乃至於漸修、頓悟、顯、密,有兩大原則不能違背:第一是「發菩提心」,第二是「持清淨戒」。這兩個原則做到了,這一生就對得起自己,即使沒有成道證果,也能達到不退位。持清淨戒,身口意三業清淨,就證羅漢果,進一步回小向大,就能證大乘佛果。如果要證菩薩果,就要修六度萬行。總之,這一切都離不開菩提心和戒行。因此,發菩提心、持清淨戒,修行最重要的二件事。
發菩提心,成無上道(二)
於自由時報91.04.13(六)刊載
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清淨的心、不染著的心,是不動不搖、不去不來、不生不滅的。經雲:「修行不發菩提心,猶如耕田不下種。」如果只是拼命地耕田犁土,卻沒有播撒菩提種子,怎麼會開花結果?所以菩提心是最重要的。想達到這念心清淨,就必須要有種種助緣,幫助我們發菩提心、種菩提種、開菩提花、結菩提果,這個助緣就是戒行。
佛法和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就在於戒行;其他宗教的戒,有些不是邪見、見取見,就是非因計因、非果計果,都不是證涅槃的因。涅槃是什麼?涅槃不是死亡。涅槃是指我們這念心,達到最寂靜、最高的一個境界,也就是契悟空性。契悟了空性還不算,必須要有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清淨心、能作主的心,要動就動,要坐就坐,要出就出,要入就入,最後達到不出不入。
發菩提心,成無上道(三)
於自由時報91.04.16(二)刊載
涅槃有四種層次:「有余涅槃」、「無余涅槃」、「無住涅槃」、「自性清淨涅槃」。其中「有余涅槃」、「無余涅槃」是證悟「空性」;「無住涅槃」、「自性清淨涅槃」是證悟到菩提心。其實,無論是哪一種涅槃,都是指我們這念心,只不過深淺不同,也就是悟到空性的深淺;或者是證到空性,定力入到空性中有多長,這也有差別。再者,看我們保持這念心清楚明白、如如不動的時間有多久,如果只能保持三分鐘,三分鐘後心就打妄想、打瞌睡,這樣菩提心也保持不長久。
菩提心、涅槃性,是我們追求的一個最高境界。但是如果沒有這個根基,佛就說一些方便法門,暫時使我們的心靜一靜,不要驚慌恐怖,暫時能夠得到一個住所,這是佛的慈悲。真正要想成佛,就要證悟菩提心。經雲:「唯佛與佛能入此門,緣覺聲聞不能照。」也就是說,盡恆河沙的聲聞、緣覺,都沒辦法知道佛的境界。為什麼呢?因為佛是以菩提心為根本,所以這一念心非常重要。
發菩提心,成無上道(四)
於自由時報91.04.18(四)刊載
菩提心究竟是什麼?如何發菩提心呢?《金剛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菩提心就是無住心。禅宗則說:「頓悟自心,直了成佛。」也是指菩提心,亦即菩提自性。《六祖壇經》行由品記載:一日,五祖弘忍大師對弟子說,諸位在我座下已修行多時,今天把所學的心得及契悟的道理,寫一首偈給我看看。五祖座下一位首席教授師神秀大師,很有學問,寫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首偈子看起來非常有道理、非常有意義。六祖大師當時也在弘忍大師座下,在廚房裡擔任砍柴、舂米的工作。聽到有人在念神秀大師所寫的偈子後,他也有一些心得,於是就請人在偈子旁邊寫──「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根本沒有一物一法可得,所以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明鏡是指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念心,是絕對的空性;「何處惹塵埃」,一切都是空寂,那裡惹塵埃?神秀大師尚未真正契悟菩提心,他所契悟的,屬於漸修,而六祖大師則是頓悟。
發菩提心,成無上道(五)
於自由時報91.04.20(六)刊載
悟有深淺,禅宗祖師雲:「大悟十八度,小悟不知其數。」譬如說,由於覺得人生無常,悟到了無常的境界,所以發心修行,這個悟只是開始。悟了以後要知道修行,因為只是悟到無常,並不是徹悟心性,只是悟到事上的道理。每個人所悟的道理都不一樣,因為這念心悟的層次不同,說出來的法,就會有差別。
神秀大師所寫的偈子也可以作為一般人的座右銘,依照這個方向去修行。「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要栽種一棵菩提樹,第一、要有土壤,把菩提種子栽植到土裡去;第二、要有水份、陽光;第三、要時時刻刻去照顧,除草、松土,菩提樹才會發芽、茁壯,開花、結果。「身是菩提樹」,要想成道,就如同種菩提樹一樣,要善調身心、要持戒,使身口意三業清淨。除了善調身心以外,還要勤修善法,修善法是福報,有了福報,衣食住行就沒有問題。「心如明鏡台」,這念心像明鏡當台一樣,一塵不染,漢來漢現、胡來胡現,相來則現、相去則無。就是這念心,不染一點塵垢,一片空靈、光明,沒有貪、瞋、癡、慢、疑,沒有法執、我執,只有這一念絕對的心,像鏡子這麼光明。要達到這個境界,就要「時時勤拂拭」,如何拂拭?就是檢討、反省、觀照、改過,這就屬於漸修法門。如果照這樣去用功,也能成道證果。
發菩提心,成無上道(六)
於自由時報91.04.23(二)刊載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當時六祖大師契悟般若空性所作出的偈子。惠能大師了悟諸法畢竟空寂,無有能、所,一切皆掃除蕩盡,所以禅宗祖師說:「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正是這個道理。
「佛」代表好的境界,若是對好的境界,產生貪愛、執著,心當中有了罣礙,一樣不能明心見性。所以,就算是打坐時看見十方諸佛來摩頂、授記,也不要歡喜。因為一歡喜,心就動了,就成了生滅,就不是不動心、清淨心。「魔」,就是指恐怖的境界。看到恐怖的境界,也不用害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好壞的境界皆由自己意識所現,都是虛妄不實的,因為一切法畢竟空寂。
那麼,要拿什麼來「斬」?「不理它」就是斬。好壞的境界都不去理它。它來就讓它來,去就給它去,繼續保持正念,菩提心就會現前,念念分明、處處作主。否則,菩提心就迷失而成為攀緣心了。
所以漸修、頓悟都是相通的,目的都是證菩提心,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發菩提心,成無上道(七)
於自由時報91.04.25(四)刊載
修行的法門有很多種,小乘修行是「斷煩惱」;大乘則是「轉煩惱成菩提」。小乘把煩惱當作是實實在在的,所以要斷它,有能斷、所斷,仍有法執存在,所以最後證到我空境界,入「偏空涅槃」。
大乘則用「轉」的方式,因為了解煩惱當中有菩提性。如同打鐵煉鋼,廢鐵當中具足鋼性,若把鐵塊扔掉,是無法再煉出鋼的,如同無法離波覓水的道理一樣。
大乘菩薩廣行六度萬行,以轉化煩惱,自利利人。例如布施久了,自然沒有貪心;修慈悲觀,瞋心自然就轉化過來;身口意三業精進,就可以對治懈怠。由於心散亂、顛倒,所以利用禅定對治妄想,這就是「轉」。
六波羅蜜中最後是「般若度」,般若是對治愚癡的,返照自心,無能、無所,三輪體空。我們心中有很多無明、顛倒,對外境起種種執著,如果般若修好了,就能逐物起照,破除煩惱!
發菩提心,成無上道(八)
於自由時報91.04.27(六)刊載
無論修什麼法門,最後全部都要歸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我們的本心本性、本具的覺性,這不是父母、鬼神、上帝、乃至菩薩所給予的,而是人人本具的。所以,菩提心是最真實、最現成的。
禅宗祖師說:「起心即錯,動念乖真。」菩提心性本自具足,假使另外再起心動念去找,也無法找到。因為一尋覓就迷失了,如同騎牛找牛,已經騎在牛背上,卻迷惑不知,仍到處去找牛;又如日中覓影,在大太陽底下找影子,始終是找不到的。
大眾聽法的當下,一念不生的這念心,就是菩提妙明真心。所謂一念不生,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靈知靈覺的這一念,沒有絲毫的妄想、昏沉等雜念。契悟了這本具不生滅的心,即達到所謂的「開悟」境界。
發菩提心,成無上道(九)
於自由時報91.04.30(二 )刊載
以前,有一位大覺禅師,為了修行悟道,南奔北走、東參西學,翻山越嶺尋訪明師。一天行腳疲累了,手扶著路邊的梅花樹休息,當下忽然開悟,道出一首詩偈:「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幾重雲;歸來細把梅花看,春在枝頭已十分。」「春」,代表菩提心。詩境的內容說明為了追求明心見性,歷經千辛萬苦,尋找善知識指點,仍然無法契悟,於是心灰意冷,通身放下,這念心大休大歇,不再東尋西覓。就在放下的時候,忽然開悟了。「歸來細把梅花看,春在枝頭已十分」,細看眼前枝頭一朵朵梅花生趣盎然之際,悟到原來道是現成的,能看的這一念心始終是存在的。
達摩祖師說:「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嗅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看梅花的這個靈性是本具的,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尚未成道的人不減一絲一毫;成道了,也不增一絲一毫--這個就是菩提心。
發菩提心,成無上道(十)
於自由時報91.05.02(四)刊載
古人說:「修行億萬劫,悟在剎那間。」過去沒有契悟以前,所修都是在生滅當中,屬於方便加行。由於加行用功得力,業障消除,心清淨了,因緣成熟豁然契悟心性。原來,這念不生滅心,就是菩提心。
有生一定有滅,物質有成、住、壞、空;人及飛禽、走獸等有情世界的生、老、病、死,都是生滅。仔細觀察起來,分分秒秒皆有眾多生滅、生死不停的流轉,整個世界都屬於生滅法。
凡夫的心念時時刻刻也在生滅之中,一動念頭就是生,第二念生起,前念又滅掉了,譬如早上起床、穿衣、穿襪、刷牙、洗臉,接著又誦經、拜佛……等等,心念不斷地生滅變化,這當中究竟那個是真正的自己?
世間上的人,終日柴米油鹽醬醋茶、上班、下班,整天都在妄想中,迷糊糊地過生活,所有一切都是生滅心的作用,甚至於晚上作夢都還在生滅心當中。所以佛法說人從早上到晚上,有八億四千萬個念頭,這些都是生滅心。生滅心就是自己的煩惱,生滅心帶來的就是生死。
那麼,不生滅心究竟在那裡?就在大眾聽法的這念心當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念覺性始終存在,就是我們的本心本性。
發菩提心,成無上道(十一)
於自由時報91.05.07(二)刊載
悟後起修就稱為「修道位」。悟了以後,只是如同見到初一的月亮,尚未圓滿,還要繼續保持這念菩提心,時時刻刻安住在心性上,就是所謂的「保養聖胎」。
此時的修行即是「修而無修,言而無言,行而無行」,還是要修,修除習氣、妄想、人我、是非等種種煩惱,修了之後要歸還原點,所以修了等於沒修、行了等於沒有行。原點就是一念不生、就是覺性。無論晝夜、動靜、順逆,時時刻刻始終都要保持這念覺性的存在。
釋迦牟尼佛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卻說沒有度一個眾生;演說無量無邊的佛法,卻認為沒有說過一句佛法,正是「言而無言」,歸還原點的道理。如果執著自己說了許多佛法、度了廣大的眾生,就表示並未了悟,因為尚有我執、法執,這念心還在相對的境界之中攀緣,沒有契悟絕對的境界。
修道證悟最後達到絕對不染一塵的境界,如同十五的月亮圓滿無瑕,就屬於「成道位」。這裡的「成」是現成、本具的意思,不假絲毫造作而成。
總歸修道的歷程,可分為「加行位」、「悟道位」、「修道位」、「成道位」四個不同的層次。
發菩提心,成無上道(十二)
於自由時報91.05.09(四)刊載
每個人都有佛性、覺性,是本具的。雖然心性本具,但如果起了煩惱無明,這個覺性就變成眾生心了,就變成我執、法執。所以,還要有「始覺」,也就是我們現在開始覺悟的這念心。眾生是「不覺」,沒有覺悟,所以整日花天酒地、吃喝玩樂、醉生夢死,將來必墮入惡道。
有了「始覺」,要繼續保持,如果一曝十寒,沒有發長遠心,就退失了菩提心。所以要繼續不斷覺悟、覺察、覺照、反省,以漏盡自己的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疑心,轉化心中這些障礙。如神秀大師所說的「時時勤拂拭」,把心當中的灰塵擦掉。由於用功得力,貪、瞋、癡、慢、疑、邪見六個根本煩惱沒有了,就達到「正覺」的境界。
煩惱有深有淺,分為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漏盡這三種煩惱,就得到究竟解脫。所以,無論參禅、打坐、持咒、誦經、念佛……,一切法的目的,都是為了轉凡成聖、轉識成智,最後得以成就佛果。
發菩提心,成無上道(十三)
於自由時報91.05.11(六)刊載
由於用功得力,貪、瞋、癡、慢、疑、邪見六個根本煩惱沒有了,斷除「見思惑」,就證到羅漢果,或者證到緣覺果,這就是「正覺」。但是,不可以得少為足,還要進一步回小乘向大乘,發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樣帶果行因,修六波羅蜜,行菩薩道,修無修修、念無念念,豁然明心見性,契悟本具的菩提心。
如龍樹菩薩,契入了中道實相,就證到初地菩薩,如此初地、二地、三地,一直到十地滿心,就稱為「分證覺」,乃至於達到「等覺」。最後入金剛定,破無始無明,也就是破最後一分無明,則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總之,這些過程都離不開我們這一念覺性、佛性、靈性,也就是大眾聽法的這念心。如果這念心造作惡業,就變成獸性;反迷覺悟了,又變成覺性。覺悟以後,念念分明、處處作主,有了智慧、感應,心慢慢寧靜,就成為靈性,這都是我們這念心本具的作用。不執著一切法,繼續用功,就能圓成佛性了。
發菩提心,成無上道(十四)
於自由時報91.05.14(二)刊載
菩提心的修證歷程有層次之不同。第一、「發心菩提」,也就是發廣大道心,立下志願,希望證到菩提心,成就佛果,普度眾生,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時時刻刻朝這個方向努力,不管是漸修、頓悟,或動、靜、閒、忙,都要念念分明、處處作主,以地藏菩薩的大願、觀音菩薩的大悲、普賢菩薩的大行、文殊菩薩的大智,落實在日常生活,這就是菩薩行的開始。
第二階段「伏心菩提」,因為發心用功,時時檢討、反省身心,有慚愧之心,慢慢地就將妄想、煩惱降伏下去。譬如覺察到自己起了瞋心,就能立刻忍下來,不去造作惡業;又如動了貪念,也能覺察並止住;或者起了男女之欲愛、色愛,剛剛一動念,馬上就把這念心降伏下去,這就是伏心菩提。
第三階段「明心菩提」,由於「伏心菩提」加行用功得力,最後就能達到明心菩提。「明心」就是明心見性,見到本來面目,契悟本具不生不滅的心性。
禅宗祖師言:「千年暗室,一燈即破。」只要悟了現前這念心,始終安住在正念上,過去所有的黑暗、業障,全部可以一掃而光。譬如一間千年黑暗的房子,忽然把燈一開,豁然滿室光明。但是,如果失去正念,就如同把燈熄滅,又會呈現一片黑暗。因此,悟了以後,還要時時刻刻安住正念、安住覺性上,念念分明,處處作主。
發菩提心,成無上道(十五)
於自由時報91.05.16(四)刊載
禅宗說:「饑來吃飯困來眠。」又說:「終日著衣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未曾掛著一縷絲。」這是什麼道理?就是要知而不著,堅住正念。譬如吃飯的時候就吃飯,不胡思亂想,能明辨酸甜苦辣的「知」始終存在,好的東西不多吃,吃了不好的食物,也不會怨天尤人。對任何好壞的境界,都能知而不著,不起貪心、不起瞋心,這就是真正安住正念。
修行就是要得到正念,正念就是清淨心、正念就是解脫、正念就是佛、正念就是道場、正念就是淨土,所以「挑柴運米都是道」。日常生活食、衣、住、行當中,始終保持正念,這念「知」要存在,如此安身立命就是修道。
第四階段「分證菩提」,已經契悟心在那裡了,還必須要悟後起修,繼續堅住正念、保任覺性,分分破除無明,分分顯露菩提法身,這個過程稱為「分證菩提」。直至破除最後一分無明,漏盡煩惱惑業,就達到「究竟菩提」。所謂自利利他、覺行圓滿,達到這個境界,才算是究竟。
發菩提心,成無上道(十六)
於自由時報91.05.18(六)刊載
所謂「一法界顯,九法界隱。」一法界即指一真法界,就是諸位聽法的這念心,不想過去、現在、未來,念念分明、處處作主,悟了這個法界,就是入佛法界。
我們這念心具足十法界:如果能受持五戒,下輩子必定保有人身,故五戒感得人道法界;若能更行十善戒法,心中善念光明,則提升至天道法界,將來感得升天的果報;起貪、瞋、癡,是地獄、餓鬼、畜生的法界;修四谛,是聲聞法界;思惟十二因緣觀,是緣覺法界。若發大慈悲心與利他弘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修六波羅蜜,當下就入菩薩法界。進而修無修修、念而無念,還歸原點,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就契入不可思議法界,所以這念心當中圓具一切。
「萬丈高樓平地起」,每個人心中,無始劫以來攀緣、顛倒,充滿了愚癡、邪見。現在能夠聽聞正法,是過去的善根、福報現前,所以要愛惜。佛法中有事有理,在事上要腳踏實地用功修行,持戒清淨;在理上就要發菩提心。如果沒有發菩提心,只是持戒清淨,將來升到天上去,也不至於墮入惡道。若能持戒清淨,又能發菩提心,理事兼備,這就是大菩薩行,將來一定會圓滿菩提,既能自利又能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