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惟覺法師:良朋益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自在步紅塵 第二十八集
[ 88.11.12華視播出 ]
佛經雲:「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世間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就的。
善因善緣就能成就善的果報;
惡因惡緣結出來的就是惡果。
 
 
 
【 惟覺談禅 】:良朋益友
 
問題一
如何結交朋友?如何與朋友相處?
 
老和尚開示:
  佛經講:「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世間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就。善因善緣就能成就善的果報;惡因惡緣結出來的就是惡果。人與人之間也是一種緣;人活在世間,彼此要能互助合作,大家才能共利共生;如果彼此互相排斥,到頭來不但得不到任何利益,還可能自取滅亡。
 
  朋友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人際關系,交了好朋友能幫助我們成就道業與事業。孔子也說:「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友直:朋友之間要誠實,要直心相交。如果交到笑面虎的朋友,爾虞我詐,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友諒:朋友之間氣度要大,要有雅量、有品德、有內涵。交了這種朋友,無形之中自己的內涵也會提升。友多聞:要和博學多聞的人交朋友。由於正知見的熏習,也能淨化自己的心思。
 
  〈沩山警策〉當中說:「遠行要假良朋,數數清於耳目;住止必須擇伴,時時聞於未聞。故雲:『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親附善者,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這就是說交朋友一定要擇其善者,自己的事業、道業才會有所成就,人生也才會愈走愈光明。
 
  歷史上,管仲和鮑叔牙之間,就是良友互助的例子。管仲是個很有才干的人,而鮑叔牙的心量非常廣大。兩人一起做生意,賺了錢,管仲總是多拿一份。一般人都覺得管仲貪婪無厭,但是鮑叔牙卻認為管仲家貧,又有老母要照顧,因此多分一份是理所當然的。後來齊桓公招攬人才時,鮑叔牙就推薦管仲去當丞相,兩人合作將國家治理得政通人和。
 
  這個故事說明了良朋益友的重要性;朋友與朋友之間如果能互相包容,彼此都能有所成就。佛法也說:「唯有僧贊僧,佛法才能興」。如果每個人都能本著這種觀念來作人做事,相信自己的事業、道業一定能夠有所成就。
 
   相反地,如果交到惡友、損友,不但自己會染上一堆惡習,而且這一生肯定是愈走愈黑暗。在《善生經》中,佛陀就歸納了交到惡友的六種過失。第一,惡友會時時欺負你,騎在你的頭頂上,為所欲為。第二,他會帶你到不良場所,吃喝玩樂,乃至於嫖賭、吸毒,最後還會讓你喪失性命。第三,誘惑你的妻子兒女,令你家破人亡。第四,他會謀取你的家財。第五,遇到賺錢的機會,不讓你知道。第六,在背後說你壞話,揭你的瘡疤。相信每個人都不願意遇到這種壞朋友,如果不幸遇上了,這一生一定會被他拖累。
 
  除了朋友之外,舉凡選擇職業、宗教信仰,都要謹慎小心。職業要從事正業與淨業,宗教要選擇正信的宗教;要選擇有正知正見的師父,否則你想升天最後反而下了地獄,你想成佛結果卻成了魔,實在是得不償失。
  古時候,孟母為了替孟子選擇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而三遷。每個人也都希望自己的居住環境具有好的文化與善良的風俗民情。現在有很多人將子女送到國外,也是因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希望子女能夠有一個比較好的教育環境,然而有時候卻是適得其反。
 
  有位居士,因為不滿意台灣的教育方式,於是將小孩送到美國去念小學。他的小孩原本是聰明乖巧,到了美國一陣子以後人就變了,學會了頂嘴、耍脾氣,把媽媽氣得半死。有一次,孩子又鬧脾氣,媽媽氣不過,便打了他一耳光,小孩子不懂事,就到學校去告訴老師,說是台灣人打美國人。老師聽了也不察問清楚,立刻就報警處理。這位居士不但被叫到警察局,之後還罰錢才交保了事。由此可知,除了交朋友和選鄰居之外,也要選擇一個文化風俗、倫理道德和自己相應的社會,我們的事業與人生才會有保障。
 
 

上一篇:其它:佛學之我見(胡曉光)
下一篇:單培根居士:單培根居士略傳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