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其它:性願大師對閩南與菲律賓佛教的貢獻(陳全忠)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性願大師對閩南與菲律賓佛教的貢獻
陳全忠
閩南佛學


  前言
  性願大師早期在閩南弘揚佛法,建樹甚多,與圓瑛,會泉兩大法師,同被譽為福建三大高僧。以後又受菲律賓佛教界聘請前往傳教,在菲囯首都岷裡拉市主持重建和新建了規模宏大的信願寺和華藏寺,並使之發展成為菲律賓國家的佛教中心,對推動該國佛敎文化事業的進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為中菲兩國佛教界的友外交往奠定了良好基礎。圓寂後,被尊奉力菲律賓佛敎開山祖師。對閩南與菲律賓佛教界產生深遠的影響。筆者認為,就性願大師(以下簡稱大師)在閩南與菲律賓佛教文化的貢獻,作一扼要的論述,對了解和研究悶諾與菲律賓佛教史是有幫助的,為此,借鑒有關資科,撰寫此文,與岡道們共同研討,為說明問題,現從以下幾點進行論述。


  一、性願大師簡介
  性願大師《1889—19612年),現代僧人。俗姓洪,法名古志,字性願,年逾花甲後,改字乘願②。別號棲蓮,暮年義號安船。福建省南安縣華蜂鄉人。大師出生於佛化家庭,世業農、家道小康。自約聰穎過人,七歲時,即隨其祖母持長齋禮佛,稍長人後,就萌起出家做和尚的念頭,經常隨父親登鴻漸山至清水巖寺禮佛,嘗於佛前默禱;“願二寶加披、因緣成熟、出家作沙門,以償心願”。1901年,至南安縣石廾東庵,依德山(燿青)上人落發為僧。翌年,赴廈門南普陀寺在喜參大和尚座下受具足戒。得戒後先在南安水頭仙跡巖寺,從喜光上人淸修苦行,以後隨喜光師至南女小雪峰寺,在該寺住持並化老人座下聽講儒道經史、宗乘法典,甚得佛化老人的器重。
  1909午,大師為求佛法,與轉逢和尚等結伴赴江南名剎大立寺參禅學道,聽慧明法師演講《妙法連華經》,深受該寺方丈寄禅大和尚所賞識,垂詢其身世甚詐,勖其勇猛精進,悍將來肩負如來家業重任。1910年及次年,大師又先後赴南京毗廬寺、蘇州㈠太湖聖囚寺聽諦閒法師講解《楞嚴經》。1913年,寄禅和尚圓寂後,由淨心和尚繼任大童寺方義,因其與闔地僧眾見大;師枯進學法、戒行圓滿,當時淨公曾欲親付法巻,但大師謙讓尚未深入法海,不敢承受。直至數年之後;已達領受佛祖心要程度,始於廈門致書淨心,求其授記印證,蒙淨公付與法巻,列其為臨濟宗第四十五世法脈傳人。歷代人童寺書記、衣缽、知窖、講堂教師和律學教導等要職。慧明與圓瑛兩法師在寺中講解《法華經》與《楞嚴經》時,大師推舉力副座。
  大師外出參禅學法首尾十載,其間行腳江南、雲游吳越,先後拜見禅門宗匠,方丈講座,有虛雲,慈本、融通、來果、青權諸善知識,教下有慧明,谛閒、道階、月霞、圓瑛、摩塵、淨觀諸大法師⑥。
  1919年,大師應閩南佛教師人函請回閩丌示。白1919年至1937年之間,先後在廈門南普陀寺、妙釋寺和太平巖寺,漳州南山寺,泉州承天寺、開元寺相百原寺(義稱銅佛寺),以及永春普濟寺和南安大慈林寺等閩南佛教名剎。其間或擔任主要執亊,或重興寺宇,或修建殿宇及其他設施,或講經說法,或創辦佛教教育和佛學研究院,或開壇傳戒,或維護佛教寺廟財產等。並於1927年舂,受泉州與廈門缁素委托,與轉物、轉解兩法師聯袂赴新加坡,接洽重要公事,先後經過普陀寺與龍山寺,至?月間任務完成後,始與轉物法師同回廈,就任南普陀寺監院之職。以後曾一度代理過南普陀寺方丈十,為閩南佛教亊業作出貢獻。
  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後,大師應旅菲中華佛學研究會特派代表林省余居士的邀請,前往菲律賓首都岷裡拉市傳教。抵菲後,受到僑胞熱烈歡迎,各界爭相皈依,初被擁為岷市信願寺住持。
  繼則創辦“祇園精捨”道場。為滿足閩南佛門弟子求戒的請求,曾一度於1948年回廈門,在南普陀寺開壇傳戒。並於廈門太平巖寺創辦覺華佛學苑。翌年,返菲後即主持重建信願寺,越二載重建並擴建信願寺的工程完成後,又於1952年擘劃籌建規模宏大灼華藏寺。並先從閩南聘請如滿、覺宅、覺星、善覺五位法師至信願寺協助法務。1946年又聘請瑞今與善契兩法師抵岷市,就任信願寺主持與監院職務。又於1957年從閩南召其徒孫妙抉法師抵華藏寺任監院,專門負責督建尚未完成的工程。又敦請印順、妙飲。常悟渚法師莅菲,先後創辦了普賢中學與能仁中學等佛教教育事業。
  1958年,大師建議修訂信願寺與華藏寺常住規約,改兩寺為合並管理體制,各成為十方叢林道場。並推薦恭請當代佛學泰斗印順論師為兩寺首任上座、總理寺務。1960年,信願,華藏兩寺上座印順論師任期滿後,兩寺僧眾公推大師繼任上座。繼續擘劃擴建華藏寺的宏偉藍圖,因積勞成疾,治療無效,子1962年4月11日(舊歷三月初七日)圓寂於華藏寺只園樓方丈室。隨侍僧眾有:瑞今、善契、覺定、妙欽、如滿、傳貫、廣范、妙抉、靜音和皈依弟子施性儀、劉梅生等(9)。
  大師圓寂消息一經在無線電台及報紙傳播後,全菲各地、遠及新加坡、槟城、台灣、香港,及國內江南有關名剎,泉州花橋善舉公所,泉州婦人養老院,泉州兒童教養院等單位的吊唁電報如雪片飛來。新加坡佛教團體組成“新加坡各寺院紀念性願老法師圓寂籌備委員會”,於4月29日(舊歷三月二十一日)在普陀寺舉行追思大會,僧俗弟子1000多人參加,馬來西亞佛教會亦派代表廣余法師至新加坡參加追思大會。宿務市佛教念佛堂也舉行追薦法會。廈門南普陀寺與鴻山寺及泉州、南安等地的寺廟,也先後舉行追薦。岷裡拉市各佛教寺院及佛教團體組成“性願老法師生西茶毗委員會,於4月14日在華藏寺舉行追悼會,由中國政府駐菲囯大使段茂!瀾先生主祭並致詞,對性公一生為敦努力,開山菲島,備極贊揚。在次日(3月15日)送往生時,車輛數百,人士數千,盛況空前。從遺體火化後灼骨灰中,檢出、大小捨利堅固子數十顆。
  大師童年出家,游學三江,親近明師,禅淨兼修,學成後在閩南與菲律賓廣施教化,不但其德行學為佛教界所重,而且博古通今,善於現身說法,從哲學到儒學,以及數理、星相、歷史等方面的知識,談來娓娓動聽,啟迪了不少菲島學者,知識分子信佛,更常力一般求知者諄諄開示禅定而達殷若的法要,教以靜能養神、靜以治病,調和身心,體驗超常心理境界,因此有識之士對大師無限景仰與崇拜,一般自信自尊的學者與社會僑領,聽後都能破疑網於重重,而口服心服,皈依佛門恭敬三寶。大師以此言傳身教方法,奠定了中國大乘佛教在菲國傳播的良好基礎。而大師對於音韻、法器、書法與佛像的雕刻,皆有甚深的造詣。其書法藝術,得魏碑神韻,昔日覺華佛學苑的學生,都請上人寫書帖給她們臨摹,尤其是大師的書法引進了無數的青年學佛。其一生自用儉樸,謙卑自持,崇學尚德,有“見賢思齊”之志,私衷每以近代大德印光老法師,虛雲老和尚,弘一律師作楷模。
  火師悲願宏大,正擬續展宏圖,弘揚法化,造福人類,讵知世緣告盡,撒手西歸,於佛教為一大損失,但所幸者,後繼有人,其徒孫妙抉法師,秉承其遺志,在華藏寺內及寺周,續建性願和尚捨利塔及普同塔、功德堂、藏經閣、鐘鼓樓、性願紀念學校、佛教安養院和佛教施診所、祖師堂、千人大齋堂等系列工程。這是堪以告慰大師在常寂光中。


  二、對閩南佛教的貢獻
  (一)舉辦傳戒紹隆佛種:1947年,廈門南普陀寺方丈廣心和尚,聯絡諸山長老開會,以二十多年來,省內外各地皆停止傳戒。以致各處缁素弟子,求戒無門,為紹隆佛種,故議決致書請大師回廈擔任戒會主任,大師以眾意虔誠難拒而接受,於次年回廈參與籌備傳戒,由大師推舉當代宿德虛雲和尚任律儀大會主席,圓明講堂圓瑛大德任說戒,大師任第三座及總籌備主任並代說戒,鼓山盛慧和尚任羯磨。
  七證師為:清念、轉塵、道聰、清智、轉解、定眉、印順。廣心和尚任主持。戒堂、開堂、引禮諸事爲開元、承大請大師,還禮請天堂寺志恆和尚仟開堂、呂修法師任陪堂。此次受戒者共754名,其中受比丘戒者144名,受比丘尼戒者23名,受優婆塞戒者42名,受優婆夷戒者545名,極一時之盛。
  大師該次在南普陀寺傳戒,對閩南佛教來說是極大的貢獻,因從該次傳戒之後,四十多年來未曾再舉辦傳戒,而目前現存老一輩的弘法人才,多為大師的戒子。於此可見大師對閩南佛教紹隆佛種影響深遠。
  (二)創辦研宄社和教育事業:人師閩南先後創辦過下列佛教教育事業。
  l、南山僧伽小學:創辦於1921年,設於漳州南山寺,系大師與轉逢及瑞今等法師創辦的,招收小沙彌學習文化課及佛教常識、
  2、景賢佛學研究社:創辦於1924年。設於廈門南普陀寺,轉逢和尚主持事務,杜萬空居士任圍文教席,廣心和尚任社監兼佛學教師,學生數10人。開創飛-閩南佛學研究的先聲。
  3、東方倫理研究社:創辦於1925年,設於泉州承天寺,研究佛教邏輯學。系將因明學大綱:每日提出一題,由禮員寫作研究。並設有佛學、圖文等科,學員為在家居士及僧伽。社員學有心得者,有吳列士等。以後曾一度停辦。至1930年,大師與弘一律師同在承天寺時,始再復辦。
  4、月台僧伽學社:創辦於1930年,設於泉州承天寺。系弘一法師與大師同在承天寺時創辦的,大師任指導。弘一律師曾馳信申江夏丐尊居士,囑其將所印的臨古帖寄來,俾便學員監摹。 
  5、覺華佛學苑:大師在南普陀寺傳戒寸,鑒於受戒女眾甚多,認為創辦一所女眾佛學苑,招收部分女眾接受佛學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故在傳戒結束後,邀請幾位佛門缁素,組織籌辦佛學苑董事會,於1949年春季正式成立了“覺華佛學苑”。
  苑址設於廈門太平巖寺。學生30多人,分甲乙兩班,所修課程有:佛學、梵呗,國文、歷史、地理等科。大師任董事長,獨力負擔全部經費,學生膳宿費全部由苑方供給。聘請同安陳延香居士為苑長,陳珍珍居士為教務主任,兼敦文史地理,陳延香及柯心治與萬德馨三居士教授佛學。因學生大部分為泉州籍,為方便就讀計,乃於1950年初秋遷往泉州百原寺繼續辦學。   
  覺華佛學苑遷至百原寺後,學生數激增至60多人,分甲乙兩班四種程度,乙班最低的為啟蒙,甲班最高的相當於初中程度,聘請葉青眼、周子秀二位老先生任教,二老歷任閩南各中學教師有年,博通經史,兼治梵典,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對於佛法更是解行兼備。教材由老居士自行選授。1955年,因客觀原因而停辦。
  綜上所述,可知大師對閩南佛教教育事業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尤其是覺華佛學苑培養的人才,在現代閩南與菲律賓佛教界占有一定的地位,她們在弘法度眾起著積極的作用,並且產生良好的影響。例如廈門鼓浪嶼日光巖寺住持黎華姑,以及往菲島弘法之海印寺的元敬姑和正義姑,蓮花寺的妙宗姑、妙樹姑,天然寺的秀琴姑等人,皆是當年覺苑的學生。再者,1987年,海外僑僧集資在泉州市鯉城區創辦了泉州女子佛學苑,也是聘請原覺華佛苑教務主任陳珍珍居士為教務主任。陳居士是皈依大師的在家佛弟子。她的辦學意願,也是深受大師思想的影響。於此可見大師對閩南佛教事業所作的貢獻及其產生的影響。   
  (三)維護寺產與建造寺宇:大師在閩南弘法時,曾維護寺廟財產,並募捐重建及獨資修建和擴建了部分寺宇,現按時間順序摘要分述如下:
  1、維護南山寺產權:南山寺座落於漳州芗城區。始建於唐開元年間,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全盛時僧伽達150多名,後因住持乏人、寺門冷落,自陳炯明鎮漳後,新人新政,有工業學校者,呈請龍溪縣政府,借用南山寺為校捨,巳經核准。南山寺僧伽派人向泉廈呼援,經眾公推大師領銜交涉,據理力爭,且以人事關系,當局乃收回成命。大師交涉勝利後,即住寺三年,其間重整法門,督造天王殿像,莊嚴殿宇,贖回全部被典賣田園後,即移交廣通法師管理。
  2、募建南普陀寺大悲殿:1928年,大師擔任南普陀寺監院,是年秋季,大悲殿失火,籌備重建,寺眾公推大師為籌備主任,負責對外募捐審宜,而由轉應法師負責采購建材,歷時兩年,開費五萬元之巨,落成後比前更為巍峨壯觀。
  3,修建百原寺:百原寺座落於泉州市區,左有孔廟、魁星樓,右有百原村池。寺為明末,中書令楊賢錫捨宅所建,有銅佛像30多尊,故俗稱銅佛寺。濟末住持為清果師,民國以後乏入主管,年久失修,部分傾塌。1933年,大師駐錫承天寺時,與百原寺毗鄰,見該寺荒廢,即捐缽資,請覺徹法師為監院負貴重修,使古剎重興@。該寺目前已列為福建省名剎,觀為大師的女徒弟妙蓮站住持,寺務興隆。
  4、擴建普濟寺;普濟寺座落於永眷縣蓬萊山麓,為永春縣的名勝古跡之一,素有“桃源甲剎”之譽。北宋之世,音淨、武功兩祖師,皆於此修道證真。明朝文峰祖師自靈源來游,遂住寺廣拓寺字,僧眾常住100多人,至近代衰退零落。1936年,大師應寺僧之請,莅該寺傳教,聽眾受感化求皈依者數百人,盛況生前。但該寺年久失修,殿字坍塌,大師為保護佛教文物,在離永回廈後數年間,曾為普濟寺募捐五萬元,建法堂一座,左右功德樓,及祖師所兩座,使古剎煥然一新。
  5、新建大慈柞寺:大慈林寺座落於南安縣石井楊子山(又名鴻漸山)麓,因山中有唐代名士楊肅讀書處,故得名。《泉川府志》曾記載山上有座古水泊庵,後來該庵改稱清水巖寺,就是大師童真時祈願出家之寺。六師受聘赴菲弘法後,考慮到泉州各地佛教庵堂,有不少修持兌行清信女;只懂茹素念佛,不明大乘教理,故發願在楊子山興建一座規模較大的寺院,以便容納附近信眾集中修持研習。1955年,設於百原寺…覺華佛學苑停辦後,即由該佛學苑教務主任陳珍珍居士帶領學生至南安楊子山暫住清水巖寺躬耕學佛。1956年,廈門張幼峰居士接大師函催其赴楊子山督建人慈樸寺工程。張層士即邀請南普陀寺妙慧法師同往負責基建事務。先後建成功德樓(又稱東媵)!大雄寶殿,及其他配套殿堂樓閣。由於該寺周圍風景秀麗,環境清幽,已列為福建省名剎。
  (四)襄理寺務,講經說法:大師自1901年外出參,至1909年學成之後,即應閩南師友之請回閩服務,先後在廈門南普陀寺,漳州南山寺及泉州承天寺與開元寺等各大名剎襄理寺務,講經說法,開壇傳戒。除維;護南山寺產權及在南普陀寺傳戒已寸:上面交代外,茲摘要分述於下。
  1,代理南普寺力丈:1920年,大帥應南普陀寺當家瑞等法師之請,在該寺主講《大乘起信論》,每日聽眾六七十人,法緣殊盛,為南普陀寺自清末以來開創講經新局面。1927年,大師就任該寺監院,翌年,重廷大悲殿(詳上),又與轉應師在寺之後山探一水源,名其水為“覺心源”,於兜率陀院內築“阿耨達池”以蓄水,解決了當時寺中用水的困況。1937年,南普陀寺方丈常惺法師期滿退任,寺僧選會泉大師力第五任方丈,但會泉大帥因在萬石蓮寺與虎溪巖寺創辦佛學研究禮,無暇顧及。南普陀寺僧眾遂請大帥任代理方丈。
  2,受聘任泉川承大寺監院:1926年,承天寺住持轉塵和尚赴南洋傳教,寺中僧眾議請六師任承大寺監院,並請大師講解《楞嚴經》,遂公布講經日期?准備齋糧,安置住宿,俾遠方前來者,能專心聽講,力期約七八個月,始告圓滿結束。
  1935年,承天寺常任宏仁師倡議為其師雲果和尚開冥戒,並建水陸法會,藉報其師恩,寺中轉塵和尚及諸執事均表贊同,即公推大師為戒會籌備主任及向外募捐負責人。當年外護得到省主席方聲濤與第四區專員黃元秀的支持,方能圓滿成功。
  3、出任開元寺代理監院:1926年冬,應泉州開元寺僧之請,至該寺代轉物和尚力監院,時有一德國考古學家艾克教授,至泉考察東西塔,繪圖照相,街大師鼎力襄助,並合攝影留念。後艾克教授,據考察資料著書,在倫敦出版,向世界介紹中華藝術,並向大師深致敬意。
  又開元寺大殿戒壇年久失修,雨天屋頂漏水,殿內積水難消。當時寺中經濟極其困難,大師只得向南普陀寺先為籌措款項修茸。   
  4、在妙釋寺宣講佛經:1934年,大師自春而夏,經常來往漳、泉、廈,襄裡寺門事務,而其兩年前在金陵刻經處重刻之《圓覺了義經》;運抵廈門後,妙釋寺住持善契法師,即禮請六師至該寺宣講該部佛經,聽眾極為踴躍⑩。大師深入淺出,旁征博引,使聞法者多能耳聆心悟。 

    三、對菲律賓佛教的貢獻
  1936年,旅菲中華佛學會主席吳江流暨諸董事,仰慕大師德學,特派代表專程到廈門,恭請大師赴菲主持信願寺弘法。當時大師因膺任南普陀寺代理方丈要職,未能成行,至翌年秋季始南渡菲律賓傳教。現將大師對菲律賓佛教的貢獻,摘要分述於下:   
  (一)住持並重建信願寺:大師初抵信願寺住持時,該寺僅為一簡陋不堪的小廟,大殿上僅供奉一尊銅制的小型觀音菩薩像,護持該寺的僅有十多位在家居士,投有一位出家法師。當時菲律賓佛教界,確是“筚路藍縷,百廢待興”。大師首先開展弘法工作,奔波於岷裡拉與甲萬那端之間,由於陳宗泮、蔡金槍的虔誠和大師感召,甲萬那端巾華商會15名職員集體皈依,並成立“靈峰精捨”,成為菲島第·一個念佛組織。又籌資到祖國塑造三寶佛像,並運到寺中安座開光,以供信眾瞻仰禮拜。每星期日上午並舉行禮誦集會,下午講經宣傳,同時進行各種弘法活動,以廣度僑胞皈信三寶。於是信眾日多,懇求.皈依三寶禮上人為師者,初只數十人,由於上人道高德隆,法相莊嚴,言傳身教,感化力甚強,所以幾年之間,由數十人增!至萬人。大師為使信願寺適應法務發展的·需要,乃增築後樓功德堂,及兩房樓捨,並於1939年從閩南聘請如滿,覺定、覺星、真言、妙門、善覺渚法師至菲協弘法。又於1946年,再從閩南聘請端今與善契法師襄理寺務。法事遂蒸蒸日上。1949年,寺被鄰火波及,焚毀過半,時大師回廈門南普陀寺傳戒,由瑞今法師致電促大師急返寺主持重建事務。二年後,信願寺重建落成,比前更為巍峨壯觀。 
  (二)創辦“只園精捨”道場:大師高瞻遠矚,認為如欲鞏固華人在;非傳教,非另覓適當地點,或擴展;信願寺范圍不可,乃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攻占菲島後,另外租賃岷市郊仙亭那區一樓房,創辦“只園精捨",訂期聚眾念佛傳教,一時名流學者慕道景從的有王觀如.施性統、蘇行三、龔念平、吳宗穆、施性儀、劉蓮生、何明懷、郭燕儒暨四眾弟子等。或朝夕共住,或徑來聞法,雖地屬郊外瘘僻,但梵呗鐘聲,法緣殊勝。而一水之隔的巴石河對岸,也有日本駐軍,時復來寺頂禮膜拜。‘其後四眾弟子來請法者日多,常住大眾即請大師於每周登壇開示,由於大師辯才無礙,善巧方便,其問更曾由蘇行三、龔念平、吳宗穆、王觀如等居士輪,流演講,一時頗擅勝場。
  閒暇無事,法師辄雲,欲弘佛教;必須多建道場,良以信願寺力地狹所限,無從拓展,乃有籌建華藏寺之議。
  (三)興建華藏寺:菲島華僑佛教同人,有鑒於大師在只園精捨倡建規模宏大道場之議,即發起響應大師倡議華藏寺的號召,並由大師定名為;華藏寺之含意,系源自《華嚴經》之典故,取其華藏世界重重無盡之意。並於1945年在岷市郊之“嗎拉汶”購得一占地二萬六千平方米的地皮,地價為20萬日圓。因機緣尚未成熟,未能即時興建。迨至1952年,有熱心護法100多人數次集會,商討籌建華藏寺事宜,選舉籌備委員20多人,成立了“菲律賓華僑興建華藏寺委員會”,並公推大師為委員會主任委員。同時發表了《興建華藏寺緣起》文告,進行募捐資金,並動工興建,先後完成下列建築項目:
  1、首先建造正殿:當時襄助大師的得力負責人為蔡金槍、蔡文華,施性統、董光垤、張文彬諸大居士,在興建中由募集資金僅15萬元,不足支出,致部分工程陷於停頓,後幾經周折,轉向外人借款5萬元,分三期攤還。共間得力於施性統與蔡金槍兩大護法,繼續向各界募捐,方能大功告成。
  大師自1952年3月起,肩負興建華藏;寺重任後,曾嘔心瀝血。費盡心機,至1953年9月間,正殿基建始初步完成,殿宇為二層造型,富麗堂皇,巍峨壯觀,上奉三世尊佛,下置菩薩羅漢像,妙相莊嚴。諸佛菩薩羅漢像慨為木質金身,由諸善男信女敬造。至此大師即擇吉於次月進寺,並舉行齋天敬佛。
  3、建造山門及只園樓;1956年,大師向李汝晉先生與陳溫良夫人勸募得一萬元,建造了多姿多彩的宏大山門。
  1959年,大師又倡議在左側空地上,增建一座只園樓,分為四所十六房,以為僧眾安居與法會時信眾休息之所。並邀請蔡金槍、董光垤、李蔡蘭英,陳李賢智、王竹徑、姚乃昆為發起贊襄其事,並得諸護法及善信等施捨淨財建成,命名曰“只園樓”。以紀念佛陀當日在“祇樹給孤獨園”修持休息軟化弟,子之聖地,寓意至深。樓房系鋼筋水泥空心磚牆壁結構,堅固實用,富麗堂皇。
  1961年,大師計劃在大殿之前方開鑿雙琏池,於殿後建造敬肅亭、溪山亭和法海亭圈繞其間,並以假山花圃,作為點綴風景,辟左右兩邊門以利便出入,上述規劃由大師徒孫妙抉法師督造建築,1962年舊歷二月初一日相繼完成。終於把華藏寺建成規模宏大,巍峨壯觀的大佛剎。它是大師赴非傳教的心血結晶,也是代表中國向南洋傳教之一座偉大的裡程碑,每年招徕不少外國游客,而旅居菲律賓的佛教徒,更是不遠千裡而到該寺禮拜二寶,這就使華藏寺成為菲國佛教的中心。
  四、對社會的貢獻:六師在弘法中慈悲喜捨,做了不少善亊,茲摘要分述如下:   
  1、創辦學校造福社會:大師赴菲後,認識到教會(指外教)學校討於青年有極大的影響力,故大力提倡佛化敎育,於1947年創辦非島華人佛教學校——  普賢中學。以後又延伸到宿務市開設普賢中學分校。1960乍又在岷市倡辦能仁學校。
  這兩座學校除增設佛學課程外,其他學科與普通學校無異。這不但可使佛教徒的子女獲得接受佛化教育的薰陶環境,而且也可使失學青年增加就學的機會,有助於教育界造就有用的人才服務子社會,而為社會作出有益的貢獻。
  2、補助貧苦兒童就學:大師對貧苦兒童失學,也極關懷,在盟軍光復岷市之初期,僑界因受戰爭影響,失學兒童到處可見。當時中國政府駐菲總領事段茂瀾博士,教育部駐菲教育專員吳研因先生,曾倡組織“清寒學生補助金委員會”,並聘請上人為委員。大師以補助貧苦兒童就學事屬善舉,故亦每年補助甚多。 
  3、救濟難民:1945年,盟軍光復岷市之初,大師看到有不少人無家可歸,立即呼吁諸弟子組織“佛教救災團”捐資施糧、施藥、施衣於各區難民收容所,開岷市各宗教救災之先聲,博得各界之界的好評。
  4、關心祖國社會慈善事業:大師雖身在菲律賓傳教,但其心懷祖國慈善事業,常另集淨資施於五台廣濟茅蓬,揚州高曼寺,—蘇州靈巖山寺,上海圓明講堂,寧波天童寺,福州鼓山湧泉寺,泉州開元寺等大道場。又如1948竿,福州遭受百年未有的水災,大師即廣設方便,匯款救濟。再如“福建佛教醫院”,每年受大師贊助不少資金。
  大師還以閩南敦袍,清修可嘉,曾集寄5000多元,施贈廈門、泉州、南安、惠安、安溪、永春等地各寺院庵堂的常住大眾。並曾獨資在泉州百原寺創辦醫藥局,廣濟貧苦病者,還建避雨亭,以方便行人,赈恤泉州婦女養老院和泉州開元慈兒院,使老有所養、幼有所育,又贊助泉州花橋善舉公所,施藥治病、粜米救濟饑民並施棺木,惠及生人與亡者。
  5、流通經書淨化人心:大師還注意到流通經書,靠文字宣傳佛教,勸人止惡行善的宗旨,是有助於淨化人心,減少社會犯罪活動的積極意義,故在菲弘法中,大量翻印出版佛教經書及有關宣傳作品。先後翻印了弘一大師書寫的《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藥師經》、《彌陀經》與《普門品》合刊,《楞華嚴觀自在章》、《佛三身像贊》、《廣大發願頌》、《九華垂跡圖贊》、《比丘戒相表記》、《晚晴書簡真跡》、《格言別錄》,《李息翁臨古帖》等達數萬冊,贈送流通。1954年,大師辄寄各種佛教經書交給廈門張幼峰.層士,囑其分贈各佛教團體缁素大眾,張層士即設“弘願佛經流通社”於鹭江。“弘願”兩字,為人師親自監擬。又如“北京佛經流通處”及“上海大藏經會”,缺乏印刷費,大師或獨力匯款,或募集巨金,予以贊助。  

    五、結    語
  綜上所述,可知大師不但對閩南與菲律賓佛教有極大的貢獻,而且還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例如上述大師圓寂後,東南亞及國內江南與閩南的佛教名剎,均先後舉行追薦法會,這如果不是大師德譽聲名遠播的影響,又豈能有如此廣泛?正如馬來西亞佛教代表廣余法師參加追薦會的致詞中說大師有;一、能興建信願寺與華藏寺,樹立菲島佛教中心,二、能延聘外埠大德法師,入菲傳教,啟導人心,歸向佛法,三;能設辦佛教學校,培植青年子弟,為國為教服務,四、能提倡慈善公益事業,發揚佛陀慈悲救之精神。以上引述廣余法師評價大師赴菲弘法的業績,可以說是完全正確的。因如就其中所謂“延聘外埠大德法師入菲傳教”一事而論,則可知其由此推動了菲律賓佛教的發展,且產生深遠的影響。例如當年大師延聘覺定法師到信願寺協助法務,後來覺定法師去蓮華寺當主持,又如1946年延聘善契法師到信願寺當監院,後采善契法師到宿務寺去開創規模宏大的佛光寺,再如聘請瑞今法師為信願寺住持,而瑞今法師又引進了其徒廣范法師與剃度了廣仁尼師,而廣范法師又引進了其徒傳芬尼師。這就造成影響到閩南僧尼得以赴菲傳宗接代,弘傳中國大乘佛教的局面。再就目前菲律賓有相當數量的佛教弘法人才(包括僧尼及帶發濟信女)來說,其中絕大部分也是由於大師赴菲開山傳教引起影響的現狀。   
  由上所述情況,還引發了旅菲華僑佛教徒與閩南佛教徒進行友好交往新局面。例如菲律賓蓮華寺覺定法師率領“四大名山朝拜團”,與菲律賓信願寺蔡東南居上率領“朝山團”,分別於1980年和1983年訪問廈門南普陀寺四。而閩南的陳珍珍居士與善揚法師,也先後前往菲律賓探訪師友。並可預料還必定會由此影響到今後兩困佛教徒的世代友好交往。
  又如大師重興泉州百原寺和永春普濟寺,以及在南安新建的大慈林寺,就可作為大師振興閩南佛教取得成就的例子。且其;中的普濟寺,又是大師在菲傳教時,曾屢函電懇請弘一律師前注駐錫的寺宇。弘公與大師宿緣深厚,素有交往,因感大師之誠,亍1939年舊歷二月二十八日進住普濟寺,至翌年舊歷十月初九日離寺,計572天,為其入閩土10余年間第一久住之寺。弘公曾於寺中編撰律學,著有《盜戒問答》,《護生通續集題詞》、《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華嚴疏科分》、《藥師如來法門一斑》、《修淨業宜誦地藏經為助行》等書。遠近缁索聞名而登山請法者,不絕於道?近如當地善信,遠及國際友人——一加拿大耶蘇教徒文牧師娘亦專程登蓬萊山晉寺拜谒弘公。普濟寺遂因大師與弘公先後莅寺的因緣而成為閩南佛教的名剎。
  總之,大師對閩南與菲律賓佛教的貢獻,成績足巨大的,項目足多方面的。尤其是大師在南普陀寺傳戒,開創了該寺自民國以來舉辦傳戒的先例。又大師在廈門太平巖寺創辦“覺華佛學苑”,也是開創了中國佛教女眾帶發修行者接受佛學教育新局面。而大師赴菲傳教作出卓越的貢獻,特別是引進了中國;法師赴菲傳教,譜寫了中菲佛教史新篇章。大師的這些豐功偉績必將載入史冊,永遠留給後人仰慕。
 

 附:參考書目
  《性願法師年譜暨紀念集》


 

 

上一篇:惟覺法師:美麗與缺陷
下一篇:惟覺法師:面對疾病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