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果煜法師:天心明月 15.格式與局限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格式與局限
 
我們常聽說「某人沒有人格」,沒有人格似必是罵人的話;然禅宗所講卻要「出格」,那麼,該有格呢?還是該無格呢?這格的問題,從生活到修行之中,都普遍存在,所以我們今天就來研究「格」。
 
國人有詞雲「格局」,「格局」者,有格就有局,局者局限也。什麼叫格局呢?我們且看佛像旁邊的光明燈,就很清楚了。每盞光明燈都有一個格子,方方正正的分隔開來,有一尊莊嚴的佛像,有一盞小小的燈,還有供養人的名字,這很明
 
顯的是一種格局。由是既成為格式,就免不了局限了,當一個人、一個社會慢慢型成某種格的時候,它已失卻了原有的活力、原有的意義。這也就是雖名為「光明燈」,但已不見光明了。
 
任持自性.軌生物解
 
現在我們且從廣義的格講起,在唯識學上說:「法是任持自性,軌生物解。」什麼叫任持自性?譬如我們所看到的這個杯子,這杯子大致是有它穩定的形象,有它明確的作用,能保持著的形象與作用,便叫任持自性。樹也是一樣,雖能成長,但大致在某期限內能保持著某種形態以被認同,彼亦叫任持自性。至於「軌生物解」,軌是軌道,有軌道就有限制,我們亦常說「軌范」,有軌必有范,范就是范疇。因為物能任持自性,所以我們才能了解它,此即「軌生物解」之意。相反地,如形象經常在變,則我們無法對它做較深刻的認識與肯定。任持自性,其實就是「格」的形式;因此,一切法不管有形還是無形,都必從「格」中而得以認識。
 
生與非生
 
我們且從格義中來看生物與非生物的差別。譬如木頭、石頭、磚頭等物中,其任持自性的作用就更明顯,今天看是石頭,明天看還是石頭,天天看都沒什麼不一樣,它的「格」非常僵化、局限;再看看植物,今天看與昨天看,似乎沒什麼大不同,但一個月前與一個月後,就有些不一樣,它因能成長,所以格式已不那麼死板,可以有點變化了,但植物的變化終究還是很有限的,它只能在原地生長。
 
如果進一步講到動物,動物除了在形體上會慢慢由小長大,會有饑餓、寒暑的感受外,它可以移動位置,今天在這個地方,明天在另個地方,因此,從動物身上,我們更可以感覺到其生命的活力。
 
所以,生物與非生物的差別,主要視其「格」而定。如果「格」愈局限、愈僵化,那就愈沒生命力;相反地,「格」愈有可塑性、愈有互動性者,我們才稱其為生物。
 
誰能無格
 
接著,再進一步講到人的格。首先,人最明顯表現在外的是身體上的格,每個人的身高、體重,甚至眼睛、鼻子、頭發,各長什麼樣子,這都是他的格。所以會看相的,可以從相中看出他的格調,而什麼格調,將會有怎樣的命運,都有模式可參考。這是就生理的格講起。
 
其次,心理方面,又有更多的格式:有些人就是貪心重──貪吃、貪名、貪財、貪色;有的人瞋心重;有的人慢心重;所以在心理上,每個人亦都有他的格。世俗常罵人說:「這個人沒有人格!」但如果他真的沒有人格,他就不可能存在;而既然能看到他、能罵他,則必是因為他有某種格調存在,只是他的格調與我們的期待不相同而已。
 
業力與願力
 
格從那裡來呢?格主要來自二種,一是業力,二是願力。身體為什麼是這個樣子?長相為什麼是這副模樣呢?以佛法講,這是業報所成。又人有各式各樣的貪、瞋、癡,也是過去生的習性所致,平常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是指累生累劫所積下來的業障,才形成他的格調,這皆指業力所形成身體或心理的格。
 
其次講到願力,願力是透過意志抉擇而形成的格調,譬如文學家有他的風格,藝術家有他的風格,政治家、宗教家皆有他的風格。人,最初由他個別的興趣與嗜好而形成一種格;其次由所從事的職業,也會慢慢形成某種「格」;當中比較高明的,是透過理智的抉擇而形成特殊的格調,我們常說宗教情操、愛國情操,事實上,每一種情操也只是另一種格而已。
 
這也是說,大部份人的格,是由業力形成的,只有少數的人是由願力形成的格。因此,在罵人「沒有人格」時,是指沒有由願力形成的格,而願力的格必內含一種積極向上、奮發有為的情操。
 
覺之與否
 
格之由來可從業力,亦可由願力,因此,眾生修行的重點,乃在於把業力的格變成願力的格,而這裡面又牽涉到一個「覺」的問題──我們對「格」的存在能不能知覺、能不能自覺。多數人的格是由無明業力所形成的,他從生下來就帶著這個格,一生一世也就在格中轉不出去,且連自己也不覺得陷在格中,這就是「不自覺」。
 
也有一種格,最初雖是由願力所形成的,但最後也不自覺了,且淪為一種慣性的力量。譬如有些人天生喜歡布施,常做些慈濟的事務,他未必很清楚這樣做,是為了什麼?然既不清楚又何以一直做下去呢?這是他過去的願力所熏習成慣性的力量。也有的人雖沒特別要持什麼戒,可是他的生活形態卻嚴謹而有規矩,這也是宿願的力量。以上不管是業力或宿願所形成的格式,如果不自覺,基本上還在生死之中;即使是宿願,因沒有再覺的關系,那終是不可靠的。因此,真正的格是要透過理智的分析判斷加以認定的。
 
作與受
 
自覺又分為兩大類,一是被業力牽引,不能作主,但還知道自己在格中,如我個性貪玩,自己雖知有這習性在,心也想改,但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得過來的。這雖由業力所牽,仍在格局之中,但因能自覺故,便能從疏遠而漸出離。因此,這與前面講的宿願不同,宿願所成的善行,因未經再覺的關系,所以那善的力量終究會慢慢退失;反過來說,雖是業力所形成的惡習,只要能透過自覺,終能慢慢跳出來,所以覺之與否,是修行的關鍵。
 
在為業力所牽的自覺下,其又有受與作的差異,首先講「受」。對某些已形成的格局,在短時間內沒辦法改變的,你只能先加以接受。譬如說,你就是這樣的體質,或有某種太重的習氣;又如台北的天氣,就是這樣悶悶不清爽;現在的世界局勢,就是這個樣子,誰能改變它呢?即使能改變的也太有限了。這都是早已形成的「格」,故我們只能先安忍接受它;如不願接受,就只會覺得更痛苦而已!而接受之後,能改變的、能調適的,還是要慢慢去調適,這是指受的心態。
 
其次,比較積極向上的,是要從「作」中建立起一種新的格調──人的格、物的格,或其他種種的格。就像蓋房子,首先要將結構確定,那邊有柱子,那邊有門,那邊有窗,在還沒蓋之前,這格是由你來決定的;同樣地,畫家畫一幅畫,在畫還沒上筆之前,這格還沒形成;但等他畫上去之後,這格就已顯現出來了;文學家、藝術家、宗教家也都以個人的智慧、聰明、才華,而建立起個人的格調。
 
在這時代,每個人都積極地想要建立自己的格調,好象要把商標貼在額頭,好讓別人很快地知道自己的特質。這只為前面所說到的一種現象──我們能對某物有所了解,基本上是透過他的格而加以認定的。沒有格便無法了解,所以,每個人都希望表現出他特殊的風格,以增加別人的了解,以博得別人的認同。
 
僵化與死亡
 
格的建立,雖辛苦不易,但過一段時間後,又往往變成僵化。在最初沒有格的時候,因沒有固定的形式、沒有刻意的軌范,所以,整個生命充滿了生機;而等到格慢慢形成局限,則能夠變化的可能性愈來愈少,那也就是說,變得愈來愈僵化。
 
此僵化的結局,不管是物或人皆如此,譬如植物幼小的時候長得很快,可是到了一段時間後,就慢慢不長了,從固定後,又慢慢衰老死亡;人也是一樣,身體長到成熟之後,就衰老死亡;心理上的格、有為的格、以意識所建立的格,也都一樣,過一段時間後皆慢慢趨向於僵化。例如唐詩,最初是一種新的體裁,大家拚命寫,寫了一段時間後,這格就僵化了;之後宋詞取而代之,宋詞過一段時間後,也一樣僵化死亡;同樣地,每位藝術家最初皆有他特殊的風格,但是慢慢地,他的作品千篇一律,像八股一般。僵化的格式沒有生命力,所以不免於死亡。
 
個人的格如此,團體的格、民族的格或文化的格皆然。一個團體可能要經過長時間之後,才能慢慢形成他們的格,像現在的公司講到要建立「企業形象」;甚至說文化,希臘文化、羅馬文化,每一種文化在經過幾百年幾千年之後,它的格也慢慢趨於僵化而轉向於沒落,在人類的歷史中,不管是個人、民族、文化都難免陷入僵化而死亡的結局。
 
決定僵化的遲早,其有二種因素,一、格局的大小:如果格局小就僵化得快,譬如農禅寺,只有這麼一小片土地,東蓋西蓋,很快地就沒地方可蓋了。沒有彈性的空間,這格局就僵化了。同理,小樹,格較小,二、三個月就飽和了,所以便開始衰老,這是半年生或一年生的植物;但如果是大樹,卻可以幾百年幾千年生,而格還不至於僵化。一個人生命格局的大小,就看他立志奮門的目標,如果目標很小,也很快就滿了,而不能突破、超越。格小僵得快,這很好理解。
 
二、機構的彈性:如果農禅寺房子不是用硬體蓋,而是用軟體──如組合房屋等,今天大殿太小,明天重新組合一個,今天男寮不夠,這邊拆那邊裝,很快就解決了,這是因結構比較有彈性的關系。而用硬體的結構雖比較穩固,風吹雨打不受影響,但它的可塑性小,便容易僵化,用軟體結構則利弊恰好相反。機器也是一樣,一部專業化的機器,專作杯子,它能作得很好,但若要改做其他東西,就不適用了,這是因其機構彈性度太小o愈穩定者,即伸縮的空間愈有限。
 
前面已說到「生與非生」的差別在格之不同,如果格局小,格局死板,就死得早。一般人或一個民族最後總陷入僵化的死局,這是因他的格局總是有限度的,而且機構也沒有無限的彈性;反之,若格局可以不斷地發展,機構有無限彈性,則它就可以一直活下去,而不會僵化與死亡。
 
調適與生機
 
如何使格不陷入僵化?這便要調適,要能隨著因緣去調適。如何調適呢?據我的理解,人最初還是有格的,而且最初要讓別人很容易暸解你,這格還不能太大,太大則別人還不容易認清楚;彈性度也不能太好,太好則變化多,別人也不容易捉摸。所以最初的格不要大,形象可以比較確定些,人家就易於認識肯定你了。
 
例如蓋房子,如果格局太大,則三年五年蓋不出所以然來,人家反而會沒有安全感;所以,不管在做人或做事,最初的格都不要大,但卻要有前瞻性。前瞻性即預設有將來發展、突破的余地,如將房子蓋在山崖峭壁邊,將來就沒有地方可以擴充了,除非把崖補齊、把山鏟平,那工程太大了,非人力所能為,因此,要有前瞻性,想到可能有的變化。第二是形象,最初不妨明確些,但也要有相當大的彈性。
 
所以有格、還是無格,最初是有格,但這格不是死的,要經常保有轉換的余地,且在變化中必使前後銜接一貫,不要在前後變化之間產生脫序的現象,譬如我們的社會,現在是在變,但因缺乏前瞻性與可塑性,所以一變就脫節了。
 
變調的格
 
現代人常講到變。變,大家都說要變,但正常的變是在前瞻性與可塑性中完成,即使在變化中而不失其統一性,可是很多人就沒有這樣的智慧,所以會產生一些變調格。此變調的格,首先曰「跳槽」:一種格局已發展到沒辦法突破的地步,於是再去找另一個格,鑽進去。就像蓋房子,沒地方好蓋了,怎麼辦?再去找另一塊地蓋。這新格,在某段時間內,雖仍有發展的余地,但也將很快地飽和了。藝術家、文學家也是一樣,若自己的風格已到了沒辦法突破的境地,就學他人的格,甚至有的沒辦法用理性去提升,故只能學一些非洲人的藝術、野蠻人的藝術。這種用「套裝」、「跳槽」的方式──往一種現成的格跳,必成為前後不銜接的脫序現象。
 
在修行中,也有類似的狀況,有的人今天學禅打坐,覺得還不錯。但過一段時間後便無法突破,於是又去學密、學本尊等,希望很快突破。這也是只把舊格丟掉,換個新格而已!
 
第二種變調是多格的聚合──即這格還在,但另找其他的格鑽。彼一時之間好象又擴展了許多空間。像現在很多企業講「多元化」經營,有很多附屬的公司,但眾公司之間未必有很好的統一與協調,它只是把很多不同的格湊合起來而已,而格與格的界限並沒有消除,所以在內部的運作上,就會產生很大的困難。
 
現在很多人花了相當的時間在做協調溝通,開會雖多,卻是議而不決,為什麼呢?因為現代人都貪心,只貪求發展,卻不能建立起一套有前瞻性的模式來發展,故表象上雖發展得滿快,但實際上整個格調不但沒有變大、變高,反而使內部壁壘堅深,在溝通協調上有著無比的困難,於是把所有的時間、體力都浪費在無謂的爭議上。最後當內部溝通困難到無可容忍的地步時,這個企業組織便開始陷入瓦解的窘境,總之還是死路一條。
 
自我形象
 
現代人都講自我形象,此形象略有二種,一是別人所認同的,二是期待於自己的。人活著總在格之中運作,差別只在格的大小與死活而已,世間的格如此,修行的格又怎樣呢?很多人對「修行」的印象,錯以為把自己套入另個格局中就是修行,如鑽牛角尖則格已在其中矣。若只從一個格跳入另一個格,則終不出輪回的本質。
 
佛法講出家,就是要出格,枷因格有,沒有格,怎麼會變成枷鎖呢?故能出格,才能出枷。世間人都是用「格」來認識一切,於是說修行該是什麼,出家又是為何,甚至講經的法師又應該如何如何,我們都以格去認識它,甚至以格來要求它。像我這個人,今天台北有課,明天台中有課,於是到處有人稱我為法師,法師長、法師短,聽多了毛骨悚然,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在稱呼法師之前,就已擬構了太多格式准備套人──法師應該慈悲、法師應有威儀、法師應能恆順眾生......,我只好答曰:「去你的吧!不要跟我來這一『套』,我什麼也不是,因此,怎麼套也套不牢。」
 
人皆用格去認識別人,同時也用格來要求自己,這不只是生活的問題,同時也是修行的問題,因如果你的形象已被套定,就已死在格下了。所以,在密宗有一種修行法門叫「普顫行」,即每一位行者尤其是成名的法師,最後必須到一個人家皆不認識你的地方去,去做一般人看起來瘋瘋麻癫癫的荒唐事,為什麼呢?因為要除去格,所以把自己弄得與過去的形象完全不一樣,別人沒辦法用一個格去套他,當然自己也不用一種格來塑造自己。
 
很多人都抱怨說:「你不了解我!」我們很希望被人了解,但反過來問:「你真的希望就這樣被格住、套牢嗎?」我想也不是,所以對格的認識與取捨,除非是真正有修行的人,否則很難突破格局的限制。
 
佛教的格化
 
最後,我們再以格式來看佛教的發展:最初釋迦牟尼佛只是講四聖谛、八正道,一種直截了當的修行原則,其中並沒有什麼形式與格局,可是後來整個佛教的發展,儀式卻愈來愈多,而且大部份還是從婆羅門教、印度教等早就僵化的格中接收過來的。如為急速發展,而把一些僵化的格納入系統裡,則每個格與格之間,必是格格不入,所以佛教慢慢形成各式各樣的宗派、各式各樣的山頭。印度佛教最後終因僵化而滅亡,我國的佛教發展到今天,也好不到那裡去。
 
某次一位居士跟我講到佛教,他說:「佛教,我不懂,但佛教給我的感覺是──很有格。」很多人想到上大殿就害怕,怕不知該怎麼站、不知該怎麼坐、不知怎麼走,怕犯了禁忌,招來橫禍。其實這不是佛法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而是眾生的問題。
 
因為很多人對格太敏感了,以致當佛教的格愈來愈明顯時,就有很多人被格置在外面,如果以此說他們沒有善根,那未免於「馬不知臉長」之譏嫌。各式各樣的格在最初建立時,是有它的便利,因為與這格相應的信徒就能夠進來,所以短時間信徒會增加很多,但既以多格的形式發展,又怎麼可能希望形成大統一、大圓滿的結局呢?
 
空觀與出格
 
佛教修行是叫我們出格,但發展的結果,卻是格愈來愈多,所以歷史上宗教師或藝術家,真正能出格者是非常少,但如真要修行,還是要往「出格」這條路走。出格不是沒有格,而是從已有的格中,變成有更大的涵容量與更大的可塑性,那該怎麼辦呢?我想:格其實就是我見、自性見的表現,因此,從因緣觀、從無自性、無我的理論去深入,並透過修行的努力,終能慢慢達到較圓滿的境地。
 
最後要問一個問題,大家都在這邊打坐,打坐給人的印象──就是很有格,盤腿、結手印,這是身體的格;用方法也是一樣,眼睛不看、耳朵不聽,只是專注於一個方法──數息,一、二、三......十,再數,還是數字,還是在格局裡面。現在要請問各位的是:用這樣的修行方式能出格嗎?如果說能,又怎麼能出格?如果說不能出格,那各位還打坐嗎?
 
現因時間關系,簡單講一下「打坐」的格。打坐不在表現坐姿,有些人覺得坐姿很標准便很得意,其實有什麼好得意呢!還是在格之中嘛;打坐也不在於把數息數得很好而已,數息在於用這樣的方式來斷除我們的妄想執著,當妄想執著伏得愈多、斷得愈多,格也就愈來愈松而能出格。前面講到人的格主要是由業力形成的,如果不用修行的方法,即不能消除這些業障,所以,打坐的出格,是從能降伏過去生生世世所造成的業障、隔礙,而成無格的境界。
 
有格為方便
 
佛法以格入門而達到除格的目的,所以「有格為方便,無格為究竟」。佛教雖有很多格,但如果能體會到用格只是一種方便,此方便是要除掉內心的貪染執著,則不會一頭栽進現成的格局裡而自尋死路。會修行的人,知道格祇是墊腳石,用過了,便跳出去了,從此不再在格中,經典裡有句話「以楔出楔」,因有一個格在,故用另一個格把它打掉,而打掉之後,就不再有格了。
 
「有格為方便,無格為究竟」,如果我們真能暸解到這一點,則不論在做人做事、在修行、在體悟上,都會有較大的把握。
 
民國八十年五月十二日,講於農禅寺般若禅坐會,張秋梅、陳秀文整理
 
 

上一篇:唐思鵬居士:《唐思鵬著作集》序
下一篇:唐思鵬居士:《佛教三字經》新注 前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