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智谕法師:諸法無行經淺解 簡短介紹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簡短介紹 
 
《諸法無行經》,今天我們所見者,有二種譯本。第一種是姚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鸠摩羅什大師所譯,名《諸法無行經》,有上下二卷。第二種譯本,是隋朝天竺三藏法師阇那崛多譯,名《佛說諸法本無經》,計上中下三卷。
 
按理說《佛說諸法本無經》既然翻譯較晚,應該內容較前譯本為詳盡。因為依我們的推測,後譯本有前譯本可作參考,內容詳盡似乎是應該的。不過這僅是我們的推測,不能作為定論。
 
羅什大師究屬不凡,所譯經文,簡捷明了,讀來順利。所以經過一再考慮,最後我們還是采取了羅什大師譯本。不過為了便於解釋,我們亦同時參照阇那崛多法師譯本。
 
《諸法無行經》,旨在明第一義。第一義者,在明一切法無非實相,而實相者無相。故於第一義中,一法不立。所謂一法不立者,非是斷滅。而是於相明性,於異明不異。不異者性也,異者相也。法相差異無量無邊,法性空寂妙湛不動。
然性相不一,亦復不異。相不異性,性不異相。相即是性,性即是相。不縱不橫,不二不別。何以故?良以諸法皆離自性故。諸法性相因緣而現,皆不可得故。性不可得,相不可得,不可得亦復不可得。以不可得不可得故,立性相假名。故於第一義中,一法不立,一法不捨。雖立性相假名,而性相皆不可得。如是之法,名第一義空。
 
世尊大覺,洞徹性相。故於空知無量,於無量知空。
 
於空知無量故,以世谛說法。於無量知空故,以第一義谛說法。令眾生聞世谛,悟入第一義谛,聞第一義谛,悟入涅槃,乃有此經出世也。
 
若論於無量知空,當知一切法平等,一切法無分別。一切法平等無分別者,即是畢竟空義、無相義、無作義、無生義、無所有義、無取相義、佛義、菩提義。
 
欲試解此經,先作簡短介紹如是。
 
釋智谕書
 
 
 
 

上一篇:唐仲容居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
下一篇:唐仲容居士:巴中唐仲容居土行實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