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修行方法5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修行方法

香、燈、燭、花、水果、水等供具的表法意義是什麼?

答:佛寺院沒有一樣不是教學,就是供具也有它的教育意義

香—代表信香,是一種信號,用來跟諸佛菩薩傳遞消息,感應道交。古時候資訊不發達,用烽火來傳遞消息,我們取這個意思,但是真正的含義,是我們常講的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我們看到這個香,聞到這個香味,就想到自己要修戒、修定、修慧。

燈—代表光明,凡是光明都表示智慧,所以我們看見一切光明的時候,就要想到向智慧的路上走。

燭—代表要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是教給我們要求智慧,要能夠捨己為人,以自己的智慧以自己的體力,以自己的技能,服務社會,幫助一切眾生,而不求報酬,這是佛教導我們的。

花—代表因,代表修法,代表菩薩道,即修六度萬行,供花是給你自己看的,提醒你修六度。花開了以後,才會結果,花開得好,果一定結的好,見到花,你就想到要修善因,將來才能得好的果報。

水果—表示成果,水果不是供給佛菩薩吃的,是教我們看到果時,就能想到希望得到什麼樣的果報,就應該要修什麼樣的因,從理上講,果代表性德,是圓滿智慧之果。

水—水代表心,水要清淨。表清淨心;水不起波浪,是平的,代表平等。所以供養這杯水,看到它就是想到我們的心也像水一樣清淨平等。這是供具裡面非常重要的,你甚至於不燒香,不點蠟燭,也沒有香花、水果供養,但是不能不供養一杯清水。看到水就要想到自己在一切境緣當中,諸如在人事環境中,要知道修清淨心,平等心,平等心就是佛心,就是真心。

所以,供養諸佛菩薩的那些供具都是表法的,並不是他們需要的,是用這些東西,用這些道具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讓自己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念念都能夠達到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要達到這個目的。由此可知,這些供具確實有它的必要。

修行並不是每天光念經、拜佛,敲著木魚,那只是表面的樣子而己,實質是在日常生活中處世、待人,接物當中,將無量劫來的恩恩怨怨化解,這才是真修行。不但自己在此生要超越六道,十法界,往生淨土不退成佛,也要將自己的冤親債主一個個喚醒,幫助他們念佛往生不退成佛,你的大慈大悲心顯露出來了,這些冤親債主就絕對能得度,因為他與你有緣。佛在經上常講“佛不度無緣人”只要有緣,必定得度,無論善、惡緣都是有緣,所以都能度。

諸位要知道,如果你在佛門裡面求財、求富貴、求功名、求兒子、求平安那是小事,能不能求到呢?不一定,不一定能求到,可是如果你能求到真正的智慧,哪一樣辦不到呢?所以智慧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有智慧就是佛家常講的有求必應,所以智慧是第一,有求必應是建立在圓滿究竟智慧的基礎上。

供養佛像及開光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答:佛像開光是什麼意義呢?你家裡新供的佛像,請一個法師,甚至居士大德都可以,給你家人說明供養佛像的意義,這個叫做“開光”。這個事情如同我們世俗間一個偉人的形像。我們建築成就了,舉行一個開幕的典禮,在典禮當中一定要向大眾說明,這個人在世的時候的豐功偉業,他對社會大眾的貢獻,對國家民族的貢獻,交待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使社會大眾見到他的形象,就生起效法他的這種心念,佛教開光也是這個意義。開光是開我們心地的光明,而不是請一個法師去替那尊佛像開光。如果一開光佛像就靈了,那我就告訴你,趁早不要供那尊佛像,你供養這個法師,這個法師叫佛靈就靈,叫佛不靈就不靈,比佛的本事大的多了嘛!你供養這尊佛像不是愚癡嗎?你為什麼不供養這個法師呢?錯了!顛倒了!顛倒錯亂啊!沒有這個道理啊!

修行,你每天念那麼多佛號,磕那麼多大頭,如果處理待人接物不能夠落實,你的佛號是修了,你的成就很有限,佛不是這樣教導我們的。

“一稱佛名,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是佛在經上常說的,我們每天念十萬聲佛號,都滅不了罪,罪還在心裡。什麼樣的人一稱佛名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發菩提心的人,就是跟諸位講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日常生活能夠與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相應的人,那個人念一聲佛號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不是指我們平常人,是這種人,真正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的人,我們要搞清楚。

“念佛之人,十方諸佛同以神力護念”。諸位要知道,念佛之人,那個念佛,念不是口裡頭念,你看看這個字的樣子,“今”、“心”,你現在心跟佛的心相應、行相應,佛的行就是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這個叫念佛。如果是口念,心行都不相應,那就是古大德講的“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所以這個念,心行相應叫念,我們要搞清楚。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淨空法師

摘自  淨土修行必讀第一集

 

上一篇:明一法師:認識佛教從“覺”始
下一篇:修行方法6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