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索達吉堪布:分別念並非智慧,其本體才是智慧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至於一切萬法的空性本體,它不可能住於五蘊上。如果真的能住,要麼與五蘊一體、要麼與五蘊他體,但因它非實有、不可緣、得不到的緣故,所以不可能與五蘊一體他體的方式來存在。既然如此,那也不可能住於色蘊(指五根、五境、無表色十一種色法)上,也不可能住於快樂、痛苦等受蘊中,同時也不可能住於想蘊、行蘊及識蘊中。

  如果我們能按《中論?觀五陰品》所講那樣,詳詳細細用智慧來作觀察,就會了知五蘊所攝的一切法根本沒有實有的本質。既然實有的本質得不到,那無實、無緣的空性本質能不能得到呢?也得不到。因為,有和無實際上都是邊,皆非究竟。

  因此,菩薩在行持般若波羅蜜多時,就不可能住於五蘊。那是不是完全都不住呢?也不是。實際上他安住於一切萬法的本性中,也就是說他不住於顯現而住於本性。因此《大圓滿心性休息》中說:分別念並非智慧,它的本體才是智慧。大家經常說明心見性,實際上所謂的本性就是我們現在正在起心動念的這個心的本體,而開悟的境界也不離開它。至於貪嗔癡等分別念的現相部分,禅宗和密宗都不認為它們是真正的智慧。為什麼呢?比如大海裡面起現波浪,雖然波浪的本體是大海,但波浪是不是大海呢?不是。所以只能說大海的波浪,而大海並不是波浪。本頌也講不住五蘊而住它們的法性,其實這就是真正行持般若波羅蜜多。

  關於不住,大圓滿經常講:心沒有什麼可住的,故應於不住中安住。《大幻化網》也以五種奇哉的方式宣說:一切諸法無有住而住,不住就是住。《金剛經》亦雲:“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六祖也因“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大徹大悟,其意是說,在沒有什麼可住的境界中,智慧就能起現。可見,這裡所講的不住是非常甚深的竅訣。在六祖開悟時,五祖認可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意思是,如果我們沒有認識自己的本心,學法也沒有意義;若認識了自己的本心,見到了自己的本性,這個時候就可以叫大丈夫、人天導師、佛陀。所以通達不住之心,或一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成了無數修行人夢寐以求的願望。

  當然,若想通過中觀的觀察方法來了達一無所住的道理,則應首先通過理證了知一切萬法沒有產生;沒有產生的話,也不可能有滅;既然生和滅都沒有,那住也不可能存在。

  前面也講了,對空性或佛陀的智慧,可從不同側面來宣講。若不了解這樣的道理,則不可能通達不生、不住、不滅、空性、離戲、真如等諸多名詞所表達的意義。在《中觀莊嚴論釋》中,麥彭仁波切就引用不同名稱來表達同一意義,所以大家務必了達各個經典的側重點並不相同。在讀《大般若經》時就會發現,有些經一直講不生,實際上也是講的空性;有些經一直講不住,其實也是在講空性……所以若真是開悟之人,則不管文字上怎麼表達,他都會明白。就像真正到達山頂之人自然明白:這邊也有一條路,那邊也有一條路,不管走哪一條路都能上來一樣。所以在佛教歷史上,有些通過無生的道到達山頂,有些則按自然光明的道到達頂峰。而我們沿著哪一條道前往終點,則可自己選擇,但無論如何它就是殊勝的般若。

 

上一篇:達照法師:附體究竟是怎麼回事
下一篇:明一法師:不幸建立於幸福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