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問答

 

蔡禮旭:孩子容易發脾氣怎麼辦?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問:
    老師您好!我們家的小孩子人小脾氣卻不小,常常容易生氣發脾氣,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幫助他調整情緒,改變他的性格,請老師指點!感恩您!
--------------------------------------------------------------------------- 
 
蔡禮旭老師答:


    孩子容易發脾氣是結果,原因在哪裡?


    人會生氣、發怒,這是結果,我們要把生氣、發怒的因找出來,才能對症下藥。人在哪些情況下會發怒?別人對自己怠慢、傲慢時,或自己對別人沒有恭敬心,看人不順眼,脾氣就來了。所以,要讓孩子不嗔不怒,從小就要長養孩子的恭敬心。我們看到古代聖哲人,對自己的長輩都畢恭畢敬,哪有可能發脾氣!


    還有一個原因會讓人憤怒、嗔恨,就是嫉妒心。嫉妒心就是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當見到別人比自己好的時候,就會憤怒、嗔恨別人,這個根源也是從小沒有擴寬孩子的心量而造成的,所以從小長養孩子的恭敬心、拓寬孩子的心胸十分重要。


    一個不貪心的孩子,他不會有“別人有,我沒有”的心態,當然就不容易生氣。一個懂得禮讓的孩子,也不容易發脾氣,還會得到長者特別的疼愛,因為他很懂事。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容易發脾氣?因為我們幫他做事做得太多了,他也都視為理所當然,當我們沒有做好,他立刻就會發脾氣。有個孩子十幾歲,媽媽每天都幫他灌好水壺,讓他帶去學校喝,數十年如一日。突然有一天幫他裝水稍微晚了一點,他接過水壺之後,對媽媽很凶說:“我遲到都是你害的,這麼慢!”自己該做的事沒做,別人為他做,他都視為理所當然,沒有感恩心。所以,父母要謹慎,你給他太多財物,他從小就奢侈,覺得長輩給他錢是應該的,因此你時時滿足他無窮的欲望,到時就麻煩了。


    發怒會有什麼結果?


    發怒會有什麼結果?佛法講:“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一發脾氣,所有的修行都一把火燒光了。發怒後要幾天才能平復過來?三天。“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不只是對自己有不好的影響,對他人也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有個父親,他的孩子脾氣很不好,他就跟孩子講:“你每次發脾氣,就到後院那根木柱子上面釘上一個釘子。”這個兒子一發脾氣就釘一個釘子,釘了一個星期左右,孩子一看,密密麻麻的釘子在上面,突然才警覺到:“我的脾氣原來這麼不好!”慢慢就懂得觀心為要,時時看看自己的心是不是又嗔恚了,由於這樣的敏感度,他發脾氣的情況慢慢減少了,後來終於不發脾氣了。他的父親又跟他說:“你只要今天不發脾氣,就到後面的木柱上拔一個釘子出來。”就這樣一天一天把釘子拔掉,拔完的那天他很高興,就跟父親說:“釘子我都拔完了。”父親帶著他到後院去看,告訴他:“你雖然已經把釘子都拔完了,但是這根木柱能不能恢復到原來的樣子?”不可能,已經千瘡百孔了。


    俗話說:“利刃割體痕易合,惡語傷人恨難消”,我們用刀子在肉上劃一下,只要一、兩個星期就能修復;當我們用很尖銳的言語對待他人,他那個傷痛可能一輩子都無法平息。有沒有聽過因為被別人罵而去自殺的?有!所以,惡毒的言語有時比刀劍更鋒利。因此,父親告訴他,雖然你現在不發脾氣了,但是你以前所發的脾氣,已經傷了很多人的心,造成你的人際關系上很多的障礙。嗔恚、發怒對自己、對他人都不利,這種自他都不受益的事,是否還要繼續做?當然不能再做。知道不能做,就要想辦法來對治。


    如何對治嗔恚、怒氣?


    如何對治嗔恚、怒氣?我在一些地方講學,聽課的人大部分不是佛教徒,有的人就說,去買東西,大買特買讓情緒舒緩一點;不然就拼命吃東西;或是打電話給朋友傾訴一下。我跟他們講,你打電話向人家傾訴,你自己是舒服多了,但是你等於把垃圾倒給別人。生氣就買很多東西來吃,而買的這些是不是垃圾食物?這對健康很不利。其實買完會更苦,因為還要花錢。

    我們深入中國文字,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怒”這個字是會意字,“心”跟“奴”,表示發脾氣的時候,心就是習氣的奴隸。我們怎麼可以當習氣的奴隸,豈不是糟蹋了自己!所以,對治嗔恚的方法,是轉“怒”為“恕”,這兩個字差別大不大?只要把怒的邊邊角角削掉就變為恕,上面一個“如”,下面一個“心”,如其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我們要包容他,因為他沒有遇到善知識,我們有包容寬恕的心,就能轉“怒”為“恕”,轉憤怒為慈悲。

 

上一篇:蔡禮旭:孩子不珍惜時間怎麼辦?
下一篇:蔡禮旭:孩子傲慢怎麼辦?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