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印光法師:《靈巖法要》伍、決修學疑難【1】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靈巖法要》

伍、決修學疑難

      一、法門辨異

㈠禅宗與淨土

法門雖多  其要唯二

法門雖多,其要唯二。曰禅與淨,了脫最易。

禅唯自力,淨兼佛力。二法相校,淨最契機。

如人度海,須仗舟船。速得到岸,身心坦然。

末世眾生,唯此堪行。否則違機,勞而難成。

(增廣上·與吳璧華居士書)

 

禅之所悟  絕非是證

如來一代所說法門,無量無邊。求其最直捷者,莫過於參禅。倘系上根,一聞千悟,得大總持,然此尚是悟,不是證。能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者,末世實不多見。其他多多皆是錯認消息。其所雲悟,多是錯誤,少有真悟。即是真悟,去了生死,尚大遠在。以雖得開悟,而歷劫以來之煩惱習氣,須以種種方便對治,令其淨盡無余,則可了生脫死,超凡入聖。倘煩惱已斷若干,猶有絲毫未盡,則生死依舊莫出。若只當做識得自心就是道,此外便無所修持,則其誤非小。以識得,而無煩惱可得,則可謂得道,此人已將生死根本斬斷,故能了生脫死。若識得,而煩惱未斷,何能了生脫死耶?此人雖比不識得者高超,然生死不了,再一受生,或反迷昧,則可怕之至,此謂真開悟者。其以「誤」為「悟」者,更不須說矣。良以參禅一法,乃仗自力法門,故比念佛法門之利益,奚啻天淵懸殊。

念佛法門,乃如來一代法門中之特別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上根如文殊、普賢之大菩薩,不能超出其外。下下根如五逆、十惡之大罪人,亦可預入其中。但具真信、切願,皆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若真知佛力、自力之優劣,則斷不至猶執著於唯究自心,謂識得即是道,而不須念佛求生西方也。古人如圓觀,知過去未來,尚不能了。五祖戒、草堂清,所悟之禅,今人何能仿佛,而且又復受生。是知:凡夫決定要修佛所開示之特別法門,則無論何等根性,均可了生脫死,以仗佛力故也。若仗自力,恐夢也夢不著。續編上·致阮和卿居士書(國二十年)

「悟」者,了了分明,如開門見山,撥雲見月。又如明眼之人,親見歸路。亦如久貧之士,忽開寶藏。「證」者,如就路還家,息步安坐。亦如持此藏寶,隨意受用。「悟」則大心凡夫,能與佛同。「證」則初地不知二地舉足下足之處。識此「悟、證」之義,自然不起上慢,不生退屈。而求生淨土之心,萬牛亦難挽回矣。(增廣上·復永嘉某居士書五)

 

悟道容易  證道甚難

達摩西來,傳佛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然此所見所成,乃指吾人即心本具之天真佛性而言。令人先識其本,則一切修證等法,自可依之進趣,以至於修無可修,證無可證而後已。非謂一悟即成福慧兩足,圓滿菩提之究竟佛道也。喻如畫龍點睛,令其親得受用耳。由是騰輝震旦,炳煥赫奕。即心即佛之道,非心非佛之法,遍布寰區。天機深者,於一機一境,識其端倪。則出詞吐語,自離窠臼。入死入生,了無掛礙。得大解脫,得大自在矣。倘根機稍劣,縱得大悟,而煩惱習氣未能淨盡,依然還是生死中人。出胎隔陰,多致迷失。大悟者尚如是,況未悟乎?固宜專心致志於仗佛慈力之淨土法門,方為千穩萬當之計也。(增廣下·劉圓照居士摸象詩序)

悟道容易,證道甚難。今人多多皆未真悟,依稀仿佛,知其少分。則以為無生死可出,無佛道可成,任心肆意,將來皆為閻羅之囚。至此方知前來之悟,乃誤也。汝能於悟得原無一物之後,審知三毒習氣,不易消除。歸心淨土,以求現生了脫,可謂宿有善根。彼聰明自負,不肯下真實工夫,卒成自欺欺人者何限。願始終秉此志,與令慈及妻子同念彌陀,同生淨土。庶可不虛此生,不虛此遇矣。(三編上·復季國香居士書二)

淨土法門,乃佛法中之特別法門。非宿有淨因,頗難生信。禅者以見性成佛自雄,講者以宏揚教觀自矜。不但不肯提倡,極力破斥者,居其多數。末法眾生,不遇淨土法門,縱能明心見性,深通教觀,誰能不斷煩惑,了生脫死?(三編上·復化凡居士書)

 

禅淨二門  宗旨各別

禅淨二宗,歸元是一,修法各別。禅以徹見本來面目為宗,淨以信願念佛求生為宗。(增廣上·復汪雨木居士書)

宗門以開悟為事,淨宗以往生為事。開悟而不往生者,百有九十。往生而不開悟者,萬無有一。此義認不准,或致因求悟而反不以往生為事,則其誤大矣。(三編上·復張曙蕉居士書八)

 

禅家說淨  仍歸於禅

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有信願,無論行之多少淺深,皆得往生。無信願,即到能所兩忘、根塵迥脫之地步,亦難往生。以真證到能所兩忘、根塵迥脫之實理,便可自力了生死,則不必論。若但有工夫見此理,尚未實證,若無信願,亦難往生。禅家說淨土,仍歸於禅宗。去信願說,果能依之而做,亦可開悟。而未斷惑業,欲了生死,則夢也夢不著。以凡夫往生,由信願感佛,故能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今既不生信願,又將佛一一說歸自心,何由感佛?感應不符,則生自生,佛自佛。以橫超法,作豎出用,其得益淺而受損深,不可不知。得益者,依彼所說,亦能開悟。受損者,既去信願,則無由仗佛慈力。吾故曰:真修淨土人,用不得禅家開示,以法門宗旨不同故。(增廣上·復何慧昭居士書)

 

屏除禅錄  專修淨業

何必問是誰,此道於今昭日月。

但能常系念,佛心無處不慈悲。

(續編下·楹聯/念佛堂)

禅與淨土,理本無二。若論事修,其相天殊。禅非徹悟徹證,不能超出生死。故沩山雲:「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又雲:「初心從緣,頓悟自性。猶有無始曠劫習氣未能頓盡,須教渠盡除現業流識。」弘辨謂:「頓悟自性,與佛同俦。然有無始習氣,未能頓盡,須假對治,令順性起用。如人吃飯,不一口便飽。」長沙岑謂:「天下善知識未證果上涅槃,以功未齊於諸聖故也。」所以五祖戒又作東坡,草堂清復為魯公。古今宗師,徹悟而未徹證者,類多如此。良由唯仗自力,不求佛加,絲毫惑業不盡,生死決不能出。淨土則具信願行三,便可帶業往生。一得往生,則永出生死。悟證者頓登補處,未悟者亦證阿鞞。所以華藏海眾,悉願往生;宗教知識,同生淨土。良由全仗佛力,兼自懇心。故得感應道交,由是速成正覺。為今之計,宜屏除禅錄,專修淨業。於一塵不染心中,持萬德洪名聖號。或聲或默,無雜無間。必使念起於心,聲入乎耳,字字分明,句句不亂。(增廣上·與海鹽顧母徐夫人書(代悟開師作)

禅宗名為教外別傳,淨土實為教內真傳。須知即此真傳,乃別傳外之別傳也。汝等煩惑未斷,道業未成。切不可錯認定盤星,高推禅宗,藐視淨土。致令臨命終時,業識茫茫,無本可據。雖有不可思議大慈大悲之佛力,由不信故,無從倚托。依舊乘惡業力,輪回惡道。從劫至劫,了無出期。可不哀哉!可不畏哉!(增廣下·通智法師公堂序(代悟開大師作)

 

高張其辭  何有其益

淨土法門,以信願念佛求生西方為宗旨。世人每每以此為平常無奇,遂以宗門參究之法為殊勝,而注重於開悟,不注重信願求生。美其名,曰禅淨雙修,究其實,則完全是無禅無淨土。何以言之?不到大徹大悟,不名有禅。今之參禅者,誰是真到大徹大悟地位?由注重於參,遂將西方依正莊嚴,通通會歸自心,則信願求生之念毫無,雖名之曰念佛,實則與念佛之道相反。或又高張其辭曰:念實相佛。實相,雖為諸法之本,凡夫業障深重,何能做到?弄到歸宗,禅也靠不住,淨也靠不住。仗自力,即到大徹大悟地位,以惑業未斷,不能了生死。未悟到大徹者,更不須論。仗佛力,須具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方可。以一向以西方淨土、無量壽、無量光,一一通會歸自心。而自心只是徒執其名,未證其實。西方之佛,無感不能有應。自心之佛,在因無有威德。世之好高務勝者,每每皆成弄巧成拙,求升反墜。而知識欲人以圓融見稱,亦絕不肯作如是說。致如來以大慈悲心,欲令一切眾生,現生即了生死,而依舊不能了。此生既不能了,將來或可能了,而塵沙劫又塵沙劫,仍在輪回六道中者,當居多數也。(續編上·復張純一居士書)

淨土法門,乃佛法中之特別法門。一種好高務勝者,每每妄以禅宗求開悟為事。其意在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不以西方極樂世界為然。此種意旨,似乎深奧,實則多半皆成說食數寶之下劣派,切勿效此惡派。「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而念,自可決定往生西方。彼唯重理性,不務事修者,乃「弄巧成拙,求升反墜」之流也。若染此習,則了生脫死,須待驢年。(三編上·復顧宗況居士書(民廿八 五月十五)

 

每多中此  空解脫病

不執著等語,理則是,而事非博地凡夫之所能為也。終日穿衣吃飯,侈談不執饑寒,與終日枵虛,不得杯水粒米,餓且將死,而謂人曰:「吾視龍肝鳳髓,直同穢物,思之即嘔,況其下者乎?」同一空談耳。今時不明教理,即參禅宗者,每多中此空解脫病。(增廣上·復永嘉某居士書一)

 

楞嚴一經  利弊在人

不知淨土,《楞嚴》乃破淨土之元勳;

深明淨土,《楞嚴》實宏淨土之善導。

(增廣下·通智法師公堂序(代悟開大師作)

《楞嚴》有何不可研究,但須以淨土為主,則一切經皆發明淨土利益經也。《楞嚴》開首征心如是難,則知末世眾生,猶欲以研究了事者,其為自誤誤人大矣。而況二十五圓通,列勢至於觀音之前,其主持淨土也大矣。至於發明五陰魔境處,破色受二陰之人,尚有著魔之事,足見自力了生死之難,佛力了生死之易。能如是研究,則其利大矣。……

《楞嚴》一經,實為弘淨土之妙經。然未知淨土法門者,每每因《楞嚴》而反藐視淨土法門。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由己未具正眼,故以己意會經意之所致也。(三編下·復周群铮居士書)

《楞嚴》一經,不知淨土者讀之,則為破淨土之元勳;知淨土者讀之,則為宏淨土之善導。何以言之?以自力悟道之難,淨土往生之易。十法界因果,一一分明。若不仗佛力,雖陰破一二,尚或著魔發狂,為地獄種子。而且二十四圓通之工夫,今人誰能修習?唯如子憶母之念佛,凡有心者,皆堪奉行。但得淨念相繼,自可親證三摩。知好歹者讀之,其肯唯主自力,不仗佛力乎?不知好歹者反是,以其止欲為通家,無心了生死耳。(增廣上·復永嘉某居士書七)

 

二種三昧  力用各別

《金剛經》,說心地法門。故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汝不知看經上文說的話,獨以此兩句,疑念佛求生西方。不知有有相三昧,有無相三昧。凡般若部中許多經,並禅宗所說,皆是依無相三昧發揮者。凡諸大乘經,備明修因證果,並開示念佛求生西方者,皆是依有相三昧而發揮者。汝完全不知世間道理,況出世間道理?而復自作聰明,妄論佛法。欲不招惡報,其可得乎?(三編下·答善熏師問)

《金剛經》功德雖大,於淨土法門,未能發明。不如看淨土五經,於亡於存,均有實益也。(三編下·復王守善居士書)

 

不達唯心  妄生取捨

撥置西方彌陀,以為心外取法,此參禅不得意人之通病。唯執有心不知有淨土與淨土之教主也。意謂一切唯心,彌陀既在西方,即是心外取法。不知一切唯心,娑婆乃唯心之穢所感,極樂乃唯心之淨所感。西方之阿彌陀佛,即吾人自性天真之佛,吾人自性天真之佛,即西方極樂世界之阿彌陀佛。不達唯心,妄生取捨,其過可勝道哉。(三編下·復丁福保居士書十七)

世之昧者,不知西方極樂世界,原是唯心淨土;導師阿彌陀佛,原是自性彌陀。遂捨實事執空理,令人念自性彌陀,生唯心淨土。竟將如來普利聖凡之道,認作表法寓言。只期一悟,余皆不計。致高明者反不如愚夫愚婦颛蒙念佛者,為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感應道交,蒙佛接引,即得往生也。其病由於好高務勝,實未深明高勝之所以然。竟致弄巧成拙,求升反墜,甚可悲傷。(三編下·淨土生無生論講義發刊序)

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當處即是,無往無生,此理甚深,非法身大士,不能領會契證。然法身大士亦不廢事修,所謂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彼則唯論理體,此則理事雙融。故為上聖下凡,同修之道。平生專精一志,則臨終蒙佛接引,彈指即生。(三編上·復卓智立居士書三)

【注】心與境,本無二致,有什麼心,即有什麼境,此所謂依正不二、心境一如也。禅重即心即境,故言心淨國土淨;淨則即境即心,所以土淨即心淨。未實證者,多執理性而捨事相,不知理事一如、心境無二也。故大師於破此執理廢事、執心捨境之偏見。徹悟禅師亦有此論,大破其偏。其雲:「非謂唯心,便無外境。且娑婆之穢苦,安養之淨樂,皆唯心現。唯心之穢苦既現,則遭大逼迫。唯心之淨樂既現,則得大受用。既穢苦淨樂皆唯心現,何不捨唯心之穢苦,以取唯心之淨樂。而乃久經長劫,甘為八苦之所交煎也哉!」執淨土為心外求法者,須詳審此義,捨凡心取佛心,捨穢國歸淨土。一得往生,則契於究竟之無取無捨,透達唯心之究竟實義。

 

念佛一法  取捨皆是

究竟無取無捨,乃成佛已後事。若未成佛,其間斷惑證真,皆屬取捨邊事。既許斷惑證真之取捨,何不許捨東取西、離垢取淨之取捨?若參禅一法,則取捨皆非。念佛一法,則取捨皆是。以一屬專究自心,一屬兼仗佛力。彼不究法門之所以然,而妄以參禅之法破念佛,則是誤用其意。彼無取捨,原是醍醐。而欲念佛者,亦不取捨,則便成毒藥矣。夏葛而冬裘,渴飲而饑食。不可相非,亦不可固執。唯取其適宜,則有利無弊矣。(增廣上·復馬契西居士書二)

 

自心是佛  更要念佛

今之口談大乘,自命悟道。謂我即是佛,何必更去念佛?煩惱即是菩提,何必斷煩惱?YIN怒癡即是戒定慧,何必斷YIN怒癡?由是之故,出言則高於九天之上,行事則卑入九地之下。如斯之流,名為佛怨。比之不知佛法而謗者,罪深萬倍。其曾研究佛法,非全無利益,但作未來得度之因。其以身謗法之罪,不知經幾何劫量,在三途中受諸罪苦也。(增廣上·復鄧新安居士書)

汝所說自心作佛,是佛心度自心,我即佛,佛即心,心即佛。此種說話,上等人則得益,下等人則受病,不可注重於此。若注重於此,或致生大我慢。謂我即是佛,何用念佛?須知由其心即是佛,故佛教人念佛。若心完全與佛不相符合,如冰不可入爐烹煉。唯其心之本體,與佛無二,故佛令人念佛。以佛威德神力之智慧火,烹煉凡夫夾雜煩惱惑業之佛心。俾彼煩惱惑業,悉皆四散消落。唯留清淨純真之心,方可謂心即佛,佛即心。未到此地位說,不過示其體性而已。若論相事相與用力用,則完全不是矣。佛之心,如出礦之金。吾人之心,如在礦之金。雖有金之體性,了無金之功能。是以自心是佛,更須要認真念佛,求生西方。愚人不知此義,不是高推聖境,自處凡愚,便是執理廢事,妄謂證道。(三編下·復周陳慧淨居士書)

 

憶佛念佛  必定見佛

《念佛圓通章》雲:「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三編上·復韓覺安居士書二)

念佛法門,其來尚矣。以吾人一念心性,猶如虛空,常恆不變,雖常不變,而復念念隨緣。不隨佛界之緣,便隨九界之緣;不隨三乘之緣,便隨六道之緣;不隨人天之緣,便隨三途之緣。由其緣之染淨不同,致其報之苦樂迥異,雖於本體了無改變,而其相用固已天淵懸殊矣。譬如虛空,日照則明,雲屯則暗。雖虛空之本體,不因雲日而為增減,而其顯現障蔽之相,固不可以同年而語也。如來以是義故,普令眾生,緣念於佛。故曰:「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又曰:「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此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夫隨佛界之緣,則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矣。若隨眾生各界之緣,則是心作眾生、是心是眾生矣。了此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

念佛一法,乃以如來萬德洪名為緣,即此萬德洪名,乃如來果地所證之無上覺道。由其「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如染香人,身有香氣;如蜾蠃之祝螟蛉,久則化之。即生作佛,轉凡成聖,其功能力用,超過一代時教一切法門之上。(增廣下·棲真常住長年念佛序)

【注】世間萬事萬物無不存在一個緣字,如何於萬緣中得解脫得自在,則為修行人用心之處。菩薩因悟得「緣生無性」之理,故隨緣皆自在,隨處得解脫。其於萬緣不迎不拒,不粘不縛,雖身在緣中,而心超物外。如古德所言:「萬花叢中過,一葉不沾身。」故通途法門常言「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無數行者,即多以此為准,以「隨緣」自譽,以「自在」自居,無論何緣,皆隨而應之。細細思量,緣都能隨嗎?若是聖者,隨緣不變,性自常明,自是無妨。若是凡夫,隨緣迷性,隨緣被染,豈能任意隨緣?

世間之緣,種種不同。有善緣有惡緣,有淨緣有染緣,有淺緣有深緣,有弱緣有強緣。非佛界之緣,即九界之緣。身為凡夫,欲得佛法實益,今生解脫,有些緣可隨,有些緣實不能隨也。有些緣不能攀而當拒,有些緣則不能不攀也。以遇緣不同,果報自異故。如水遇極寒之緣,則結成冰;遇極熱之緣,則化成氣。此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故大師雲:「緣之染淨不同,致其報之苦樂迥異。」緣之重要,以此可知。故凡夫之修持,當擇緣而行、擇緣而居,所謂近朱而遠墨。若無不變之操守,妄效菩薩之行為,一任隨緣,只會被「業緣」所牽,隨波逐流,為心走使,豈能如菩薩一般隨緣不變,悠然自在?

靜靜思量,凡夫所謂之「隨緣」者,多是被業緣所牽而不得不為之也,冠以「隨緣」之名,實無「不變」之實。無始劫來,我們都在「隨緣」,隨的什麼緣呢?無非是輪回之緣,染污之緣,業力之緣。至今猶在生死苦海,即是明證也。善導大師雲:「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可知我們無量劫來,所隨的都非出離之緣,以致於常沒常流轉。故生死凡夫,隨緣當隨解脫之緣、清淨之緣。然清淨、解脫之緣何在?善導大師言:「正由不遇好強緣,致使輪回難得度。」可知好強緣是何等重要,觀一代時教:一切解脫之緣中,彌陀本願之緣,最為強大;一切清淨之緣中,西方淨土之緣,最極清淨。此一殊勝之緣,是為增上強緣。縫遇增上強緣,隨順彌陀大願,則無論何人,皆可一生成辦,往生成佛。有此無上大利,其他緣可不隨不攀,此緣則不得不隨,不得不攀也,而且當念念不捨,畢命為期。

未斷惑業之凡夫,遇染緣則惡因增長,遇淨緣則善因增長。或永不得超生,或一念得解脫。如何擇緣,實關系甚大。印光大師言:「不變隨緣宜隨淨,隨緣不變莫隨訛。」可為吾人之指南也。

善導大師雲:「極樂無為涅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更為淨業行人指明當隨之緣,當攀之緣。捨隨緣之雜善,修專復專之念佛,即是隨順出離之強緣,必得往生成佛之大益。一佛親宣,諸佛證誠,正欲「普令眾生,緣念於佛」也。

變化無常之凡夫,隨緣不如攀緣,攀淨緣,攀強緣,如是方合於解脫之道,有益於己。所謂「隨順佛界之緣,則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矣」。有此「佛界之緣」為依靠,守定宗旨,正念直來,再隨緣而不變則可也。

 

寧按事說  不按理說

從前諸祖宏法,均按時機,導利後學。不得謂為偏執,須諒當時苦心。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語本無病。病在學人不解圓義,死執一邊,便同徐六擔板耳。宗家未得之人,只執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謂淨土彌陀,皆非實有。此種人本不知宗,何況淨土。淨土諸古德所說之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乃謂西方淨土,不出唯心;阿彌陀佛,不出自性。性相,理事,因果,悉於此中圓彰。閣下病其偏執,不能普攝。謂學者根鈍,難以領會則可。謂古德此語有病,則不可。「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與「生則實不生,去則決定去」,均理事並明之法言,何必過為計慮。不過今人多是事理俱未了解,則寧可按事說,不宜按理說。免致誤會,以成豁達空耳。(三編下·復溫光熹居士書五)

【注】淨土法門,原本理事圓融,而又特指方立向,示依正莊嚴,即是融理於事,易為人知。故善導等古德,多約事相發揮,以普利三根。無論何人,但能往生,則巧入無生;歸於淨土,則自證唯心。所謂生與無生,去與不去,事理兼說也,當善會其義。若不明其理,則寧可執其事,猶不失得度之道。若執唯心自性而誹彌陀淨土,執無生而誹往生,此皆偏執謬見,理事未通,大失度生之道。非但不知宗門玄義,何況淨土事理無礙之?為除眾疑,徹悟禅師於「生、去」之義有詳細發揮,其雲:「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二語,上句說事,下句說理。事是即理之事,謂生即不生,非直以生為生也。理是即事之理,謂不去而去,非直以不去為不去也。兩句作一句看,則事理圓融,所謂合之則雙美也。若兩句作兩句看,則事理分張,所謂離之則兩傷也。若不合此兩句作一句,便當演此兩句作四句,謂生則決定生,生而無生;去則實不去,不去而去。雖為四句,義亦無增,合為一句,義亦無減,總一事理圓融耳。與其執去則實不去之理,不如執生則決定生之事為得。何也?以執事昧理,猶不虛入品之功。若執理廢事,便不免落空之诮。以事有偕理之功,理無獨立之能故也。」

 

上智下愚  最易得益

念佛真利益,唯大智慧人及愚夫愚婦能得。其似有智慧,不願隨愚夫愚婦之班者,皆不能得。(三編上·復胡慧徹居士書二民廿八五月廿

若大通家,則禅淨雙修,而必以淨土為主。若普通人,則亦不必令其遍研深經奧論,但令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即已。此人不廢居家業,而兼修出世法。雖似平常無奇,而其利益不可思議。良以愚夫愚婦,颛蒙念佛,即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校比大通家之卜度思量,終日在分別中弄識神者,為益多多也。以故愚夫愚婦念佛,易得益。大通家能通身放下,亦易得益。若唯以義理是卜度者,則不得益,或反得病。及未得謂得,流入狂派者有之。參禅一法,非現今人所宜學。縱學亦只成文字知見,決不能頓明自心,親見自性。何以故?一則無善知識提持決擇,二則學者不知禅之所以。名為參禅,實為誤會。(增廣上·復四川謝誠明居士書)

淨土法門,唯上上根人與愚夫愚婦能得實益。而通宗通教之聰明人,多以志大言大,不肯仗佛慈力,而以仗己道力為志事,甘讓愚夫愚婦早預聖流也。(三編下·復秦銘光居士書)

 

通與未通  皆當念佛

佛法的最要問題,就是了生死。若論了生死這椿大事,很難很難!我們凡夫,根機劣,知識淺。而且五濁惡世,邪師外道甚多。要了脫生死,究竟如何了脫呢?唯有念佛法門,真信切願,精進念佛,求生淨土。佛法之中,方便多門,參宗學教,都可以了脫生死,何必一定要念佛呢?因為參宗研教,都要務到極處,如實修證,才有希望。這是全仗自力,談何容易!念佛是攸賴佛的願力加被。是兼仗佛力,自然確有把握了。譬如渡海,仗自力如飛渡,仗佛力如駕慈航。飛渡難免墮落之虞,駕慈航決定有到彼岸的日子。其中難易安危,想大家都能辨別底了。總而言之,仗自力參禅悟道,了生死,未證到家,總是不易了。念佛求生淨土,只要信願真切,行持堅固,就有了脫的功能。若論自力他力,禅淨難易,講得最清楚最明白,莫如永明延壽大師的四料簡。照四料簡說來,不通宗教的人,固然要念佛。就是通宗通教的,更要念。雖通沒有證,總要念佛了脫生死,才是道理。(三編下·世界佛教居士林開示法語)

 

諸宗知識  以此密修顯化

夫所謂淨土法門者,以其普攝上中下根,高超律教禅宗,實諸佛徹底之悲心,示眾生本具之體性。匯三乘五性,同歸淨域。導上聖下凡,共證真常。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所以往聖前賢,人人趣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自《華嚴》導歸之後,盡十方世界海諸大菩薩,無一不求生淨土。由祇園演說以來,凡西天東土中一切著述,末後皆結歸蓮邦。

粵自大教東流,廬山創興蓮社,一倡百和,無不率從。而其大有功而顯著者,北魏則有昙鸾,鸾乃不測之人也。因事至南朝見梁武帝,後復歸北。武帝每向北稽首曰:「鸾法師,肉身菩薩也。」陳隋則有智者。唐則有道綽,踵昙鸾之教,專修淨業。一生講淨土三經,幾二百遍。綽之門出善導,以至承遠、法照、少康、大行,則蓮風普扇於中外矣。由此諸宗知識,莫不以此道密修顯化,自利利他矣。

至如禅宗,若單提向上,則一法不立,佛尚無著落處,何況念佛求生淨土?此真谛之一泯一切皆泯,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顯性體也。若確論修持,則一法不廢,不作務即不食,何況念佛求生淨土?此俗谛之一立一切皆立,所謂「佛事門中,不捨一法」,顯性具也。必欲棄俗谛而言真谛,則非真谛也。如棄四大五蘊而覓心性,身既不存,心將安寄也。若即俗谛以明真谛,乃實真谛也。如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即四大五蘊而顯心性也。此從上諸祖密修淨土之大旨也。但未廣顯傳述,故非深體祖意,則不得而知。然於百丈立祈禱病僧,化送亡僧之規,皆歸淨土。又曰:「修行以念佛為穩當。」及真歇了,謂淨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流。」又曰:「洞下一宗,皆務密修,以淨土見佛,尤簡易於宗門。」又曰:「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淨土,同歸一源。」可以見其梗概矣。及至永明大師,以古佛身,乘願出世。方顯垂言教,著書傳揚。又恐學者路頭不清,利害混亂,遂極力說出一四料簡偈。可謂提大藏之綱宗,作歧途之導師。使學者於八十字中,頓悟出生死證涅槃之要道。其救世婆心,千古未有也。其後諸宗師,皆明垂言教,偏贊此法。如長蘆赜、天衣懷、圓照本、大通本、中峰本、天如則、楚石琦、空谷隆等,諸大祖師,雖宏禅宗,偏贊淨土。至蓮池大師參笑巖大悟之後,則置彼而取此。以淨業若成,禅宗自得。喻已浴大海者,必用百川水;身到含元殿,不須問長安。自後蕅益、截流、省庵、夢東等,諸大祖師,莫不皆然。蓋以因時制宜,法須逗機。若不如是,則眾生不能得度矣。(增廣上·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

 

 

 

上一篇:修行來真的
下一篇:壽康寶鑒:九毒日到了,大家一定要當心啊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