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第74頁,共225頁:

3651. 

 南懷瑾:一個人想做到上善若水,實在是太難了    (6036) 

3652. 

 陳大惠: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2128) 

3653. 

 南懷瑾:總結《金剛經》的重點(上)    (2337) 

3654. 

 蔡禮旭:學傳統文化,首先學吃虧,不要跟人家吵架,大肚能容    (3237) 

3655. 

 南懷瑾:修行是一個人至死不渝的生命主題    (2434) 

3656. 

 方海權:這樣助眾生會得快樂和得幸福    (1091) 

3657. 

 南懷瑾:菩薩不會站在岸上對著眾生指手劃腳    (1719) 

3658. 

 蔡禮旭:從小讓孩子懂得有孝心、有責任心,這是懂得積福    (2824) 

3659. 

 方海權:慈心的人原來有這麼好處    (5884) 

3660. 

 蔡禮旭:習氣的知,悔,改    (1778) 

3661. 

 蔡禮旭:人要有很多重要的人生貴人,都是從自己的恭敬、謙卑態度感召來的    (3976) 

3662. 

 蔡禮旭:做夢都做一些奇奇怪怪的,還被嚇醒,這個都是罪業之相    (3661) 

3663. 

 陳大惠:孝順,孝了你就順了    (3800) 

3664. 

 方海權:幾首讓我們得益無窮的好偈子    (2413) 

3665. 

 南懷瑾:《南禅七日》生命科學與禅修實踐的研究    (14597) 

3666. 

 南懷瑾:《無上甚深妙密法》關於准提法,最重要的一次開示    (104116) 

3667. 

 蔡禮旭:有財富的人不行善,家道連一代都過不了    (2864) 

3668. 

 陳大惠:超過七天的病,都是業障病!    (29062) 

3669. 

 方海權:歷來無數聰明智慧之人所祈求的    (1560) 

3670. 

 方海權:《楞嚴咒為末法時代必修之咒》全文    (6155) 

3671. 

 方海權:地藏菩薩教導我們如何布施眾生和親人    (1945) 

3672. 

 方海權:結好因緣能使我們更得福    (1221) 

3673. 

 元音老人示觀心    (10685) 

3674. 

 劉素雲:如果眾生做不到,就失去了表法的意義    (3155) 

3675. 

 劉素雲:法語摘錄+開示集(合輯)    (7601) 

3676. 

 元音老人:現代人學佛不得力的15種原因你占了幾條    (4268) 

3677. 

 元音老人:現代人學佛不得力的15種原因,你占了幾條    (3791) 

3678. 

 陳大惠: 這樣的人,隨處得福    (4231) 

3679. 

 方海權:貧窮的人也可以這樣布施,獲福很大    (2237) 

3680. 

 陳大惠:怎麼才能變得越來越順?    (4342) 

3681. 

 南懷瑾:人生最怕是著魔    (38508) 

3682. 

 方海權:改變命運的本錢非它莫屬    (1739) 

3683. 

 方海權:人見恭敬是怎樣修來的    (1205) 

3684. 

 鐘茂森:煮飯、燒菜、打掃衛生,都是在做布施,做聖賢人的事情,過聖賢人的生活    (2182) 

3685. 

 蔡禮旭:榮華富貴,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貴”?    (2748) 

3686. 

 蔡禮旭:有財富的人不行善,家道連一代都過不了    (2989) 

3687. 

 陳大惠:是上面阻礙你發財的機會?    (3335) 

3688. 

 南懷瑾:要有道德作基礎,才能補救法律之不足    (1426) 

3689. 

 南懷瑾:恃強凌弱不是人類文化,是禽獸文化    (2349) 

3690. 

 方海權:《金剛經》的修學原來有這麼多功德利益    (2654) 

3691. 

 方海權:這樣念阿彌陀佛會快速往生極樂世界    (3895) 

3692. 

 南懷瑾:忍辱不是忍受侮辱,一切不如意就是辱    (3564) 

3693. 

 黃念祖:任它妄想紛飛,聽我念佛分明    (4904) 

3694. 

 南懷瑾:中國文化中“孝”的真實含義    (2780) 

3695. 

 南懷瑾: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3066) 

3696. 

 元音老人:五住煩惱    (16476) 

3697. 

 南懷瑾: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22620) 

3698. 

 方海權:怎樣才能入於智慧得到大財福    (1343) 

3699. 

 南懷瑾:破自殺神咒,要生便生莫找替代    (5921) 

3700. 

 胡小林:父母不在身邊如何盡孝    (5959) 


首頁| 上頁| 下頁 | 尾頁|轉到第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