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退一步是生存和處世的智慧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五代後梁高僧契此,俗稱布袋和尚,他曾經作過這樣一首偈子:“手把青苗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初讀這首禅偈,一時迷惑於後兩句的涵義,前兩句我想只要是見過農人耕田或者親自插秧的人,一定能體會到禅偈中的意境。但如何做到“六根清淨方為道”?何謂“退步原來是向前”呢?清淨,不只是物外的安靜、清徹,更是自己的內心干淨,所謂“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不如“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來的自然、安詳,更能使自心清淨。“退步”一般人認為是失敗、不成功,才會向後退,但你何不換個角度看世界,再重頭來將自己不熟練的部分先完成,把基礎扎穩,以後的路才會越走越順暢,這樣豈不是加速向前,也就是“退步原來是向前”的道理淺釋所在了。
“向前一步是黃昏,退後一步是人生……”這是一首老掉牙的流行歌曲《傷心太平洋》中的歌詞。任賢齊在歌中唱的好像是愛情,但我聽起來卻覺得是在唱人生。人生,若能積極前進,固然很好,但是能夠懂得回頭的空間卻顯得更重要。平常在我們活動的空間裡,大家只知道向前行走,而不知道還有一個退後回頭的空間。其實,“人生有兩個方向世界:一個是前進的世界,一個是回頭的世界。如果你能夠同時把握這兩個世界,人生便能臻於完美。”一位哲人曾這樣指示著我們。
“退步原來是向前”,此詩句借插秧時以“退”為“進”,暗指為人處世,處處謙讓忍受,行“退一步”之法,就在求道的路途上,向前邁進多了。
佛經中載:某家來了客人,父親便叫兒子上街准備菜肴以供食用。兒子出去許久未歸,父親按捺不住,就親自前往街頭探個究竟。出乎意料的是兒子與一人面對面站在橋中間,眼睛互瞪,雙手叉腰,誰也不肯退讓。父親目睹此景,叫兒子先回,自己竟接替兒子與那人繼續對峙。如此不肯退讓一步,結局不想而知。如果事事能忍讓三分,能夠轉念“你有理,我有過失”,在前進時采取後退的姿勢,以謙讓恭謹的方式向前,就更加完美了。若如此,世界一定更為寬廣,待人處世也更加圓融無礙了。俗語雲:“退一步,海闊天空;進一步,粉身碎骨。”要知,忍一時,何等自在!所以,低頭的人生,轉身的人生,回頭的人生,退讓的人生,都蘊含著無限微妙的道理。“退後一步是人生”,“退步”(退讓)才是真正的向前,而世間確有不少人難以懂得“退一步”義理。“退一步”,這令人省思的金言玉語,大有禅機在焉。
一般人總以為人生向前走,才是進步風光的,而這首契此禅師的詩卻告訴我們退步也是向前的,退步的人生更是向前,更是風光的。“以退為進”,“萬事無如退步好”,在功名富貴之前退讓一步,是何等的安然自在。在人我是非之前忍耐三分,是何等的悠然自得。這種謙恭中的忍讓,才是真正的進步,這種時時照顧腳下,腳踏實地的向前才至真至貴。
“退步原來是向前”,我們什麼時候真正聰明起來,“以退為進”,不再辦“傻事”。以“退步原來是向前”這一句話來說明“轉念”的道理。當人在生氣時不要用負面的思考,迷悟之間,須學習轉念,轉成正面的思緒,如此一來會過得比較快樂,因為一直使用負面的思考會讓人變的悲觀。在這浮躁紛爭的時代,只有持一顆平常心,才能不憂愁、不怨恨,隨遇而安,境隨心轉。悟道的不一定非得是玄機與禅。
“前進”與“後退”不是絕對的,假如在欲望的追求中,性靈沒有提升,則前進正是後退,反之,若在失敗中挫折裡,心性有所覺醒,則後退正是前進。這裡的“退步原來是向前”正是一種陰柔、內斂而又洞達、通透的人生處世哲學,也是一種生存和處世的智慧。
|
|
|
|
|
|
上一篇:懷海和尚--放下妄想 心性無染 本自圓戒
下一篇:認清所面對的現實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