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認清所面對的現實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佛說人生是苦,許多人聽了不以為然。
有人說:人生有苦有樂,如何只有苦呢?是呵,在感覺上,佛法也承認人有苦受、樂受。之所以說人生是苦,是對其本質的透視。
生活中,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憎嗔恚苦、五蘊熾盛苦,這是人們所共知的。至於“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或“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之類,想來不會有人覺得是苦。但以佛法的智慧來看,同樣也是苦,名之為壞苦。因為這種快樂既不穩定又難持久,同時還是引發痛苦之因。
比如洗澡該是件樂事,但前提是想洗澡。若是不想洗,就成負擔了。而洗澡時產生的快樂也不會持久,若是必須沒完沒了地洗下去,樂就轉而成苦了。何況養成洗澡的習慣之後,一旦沒有條件滿足這個習慣,也會因此感到痛苦。事實上,任何通過欲望滿足獲得的快樂都是如此,終究是苦多樂少。
也有人說,因為有苦才能顯出快樂。就像天氣熱了,清風徐來才覺得快樂;肚子餓了,飽餐一頓就成為享受。然而,佛陀卻告誡人們要解脫痛苦,若是沒有痛苦襯托,快樂豈不是隨之消失?那樣的人生,還有什麼樂趣和意義呢?
承認人生有苦有樂,似乎是合理的。可人們是否都甘於接受這個現實呢?事實上,人類千百年來的所有努力,無非是為了遠離痛苦,獲得快樂。可見,離苦得樂不僅是人類的本能,也是人類共同的意欲,並非佛教特有的追求。
佛教所說的人生是苦,是讓我們認清所面對的現實,並非要我們認命,更不是想方設法地逃避。而是讓我們以理性的智慧,尋求痛苦的真正起因,從而在根本上消除它們,獲得究竟的涅槃之樂。
|
|
|
|
|
|
上一篇:退一步是生存和處世的智慧
下一篇:恰到好處的幸福感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