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知識
從違逆的人情裡看禅的世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唐朝的黃檗禅師創建一座寺院,即將落成時,請一位寫得一手好字的弘贊禅師,為他題寫“第一義谛”四個字。當弘贊寫完第一回時,黃檗深感不滿意,要他重寫;再寫第二次,又被黃檗否定了。如此連續不斷地寫了八十四張,還是沒有一張合適的,弘贊急得汗下如雨,已經身心俱疲了。這時候恰巧外面有客人來訪,黃檗便走出去接待客人。弘贊心想:堂堂一位書法大家,竟然如此無能,連“第一義谛”四個字都寫不好。信手拈起筆來,揮毫了一張,渾然天成。黃檗會完客走進來,瞧見桌上這卷字,運筆雄渾有力,由衷贊歎道:“好極了!神妙的筆法。”
因為黃檗禅師在場逼視,弘贊被他咄咄逼人的目光緊盯不放,心中有所掛礙,反而不能大展身手,揮灑自如。但是也正因為黃檗的逼迫,一如禅所慣用的“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方法,緊逼至窮巷死角,身心如桶底之脫落,便能如同蛟龍之入潭,興風作浪了。有時看似違逆的人情,正是禅的大機大用。
仙崖禅師擅長繪畫寫字,有一次,有一位信徒喜慶作壽,禮請他去題字,說些好話以討個吉利。只見仙崖禅師當場揮毫:“父死,子死,孫死。”六個字。這家員外看了一怔,滿臉不悅地罵道:
“你這法師,今天是我作壽的良辰吉日,請你來題個吉祥話,你為什麼好話不說,專說些晦氣的話呢?”
仙崖禅師振振有詞地回答:“這句話十分吉祥如意,父親百年壽終了,才輪到兒子死;兒子年老死了,孫子才接著死去,這不是長幼有序、生死依時嗎?難道你要白發人反送黑發人,子孫都先老死了,才老來寂寞,後事淒涼嗎?”
禅師們的思想行止都是從禅悟的境界而來,我們如果從禅師違逆人情的言笑之中,遽然給予世俗的評價,反而更不能見到禅的真章。禅是揚棄既定的觀念,一匹獨步於穹蒼的脫缰野馬。禅往往以無理對等有理,無情對待有情來顯示他神奇高妙的智能與深沉蘊藉的慈悲。
玄沙師備禅師有一天上堂開示弟子們說:
“許多佛門耆宿長老都對我說,在接應群機、救度眾生的時候,如果遇到盲、聾、啞這三種人,要如何來教化他。眼睛瞎了的盲者,你拈起鎚子、豎起拂塵,他又看不見;耳朵重聽的聾子,你和他講話,他又聽不到語言三昧;喉嚨瘖啞的啞巴,叫他回應又應不出聲。你們各位有什麼妙法可以度化這三種人。如果各位想不出度化這三種人的好辦法來,佛法也沒有什麼靈驗可言。”
大眾僧你看我、我看你,瞠目咋舌,答不出話來。其中有一位雲水僧因此把這段公案拿去請教雲門禅師,雲門禅師聽了,突然對這位雲水僧說:
“你既然來請益於我,見面怎麼不禮拜呢?”
雲水僧聽了,趕快就地一拜,抬起頭來,看到雲門禅師拿著拄杖迎頭打了下來,雲水僧一驚,趕忙退後一閃,雲門看了哈哈一笑說:
“你並沒有眼盲嘛!來,走上前來。”
雲水僧依言走上前去,雲門又緊接著說:
“你的耳朵也沒有聾呀!來,這其中的意思你懂了嗎?”
雲水僧聽到雲門禅師在問他,隨口應了一聲:
“學人不懂。”
“咦!你根本就沒有啞呀!”雲水僧言下有悟。
世上有許多有眼不能視、有耳不能聞、有口不能言的病患,需要禅師這種迅雷不及掩耳的霹雳手段,快刀斬盡妄執、分別的識苗,截斷愛恨、貪惡的穢流,還給我們一個清淨坦蕩的生命。
從前有個出家人睡覺時,從來不鎖房門。有一天,夜行賊前來寺院偷盜。這小偷翻箱倒櫃,東摸西索,就是找不到一樣值錢的東西,於是便想作罷,正要開門脫身時,躺在床上的師父突然靜靜說道:
“喂!把門鎖好再走吧!”
這小偷竟然振振有詞地回道:
“你,就是這般懶惰,連睡覺都不關門,難怪窮得一件值錢的東西也沒有!”
“你這個人真是豈有此理,我為什麼要辛辛苦苦掙錢,積聚寶物讓你來偷呢?”法師理直氣壯地回答。
各位也許不相信,覺得世間那有這般情事,小偷和主人撞見了還相敬如賓,並且展出一番诙諧有趣的幽默對答,真教人難以置信,其實禅者的生命升華境界就在於此,在違逆的人情之中屢見至情至性的奇峰。事實上人與人的相處對待,如果能夠做到坦坦蕩蕩、磊落自在,互相都以一顆真摯良善、清淨無染的心相向,這就是人格的提升,生命的升華了!(信息來源:摘自《星雲大師講演集》)
|
|
|
|
|
|
上一篇:念佛與境界
下一篇:用真心的愛 了世間的緣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