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賢遠:擔起自己內心的苦樂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龍泉寺的山門,就是哼哈二將守衛的那個門,兩邊對稱地建成了鐘、鼓樓。從山門到金龍橋——通往大殿的千年老橋,直線距離大約二十米,在山門和橋頭間,就形成了一片三角形的區域,象小小的廣場。這個所謂小小的“廣場”,因為相關的工程在這裡展開,便成了手推車、吊車、打石機等等的工作現場,一貫是大家盡量快速走避的區域。最近工程收尾了,地面鋪上了鳳凰嶺盛產的大石頭,大概是為了與古橋的橋面呼應,石頭特意鑿得凹凸不平。
新年的第四天,大雪下過之後,化的差不多了。小“廣場”和金龍橋的視覺反差開始變得十分明顯,金龍橋天天有人掃,淡青色的石頭發著微光。哼哈二將的門前,一來因為久積塵埃,二來因為山門外還是泥土路面,即使清掃了也很快恢復“舊貌”,所以被有意無意地“遺忘”了,老泥混著積雪,只能從路面特別凸起的頂部看出石頭的痕跡。
我站在橋頭,拿著掃把,心裡很嘀咕。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小廣場不掃呢,應該也沒什麼關系,都習以為常了嘛。而且今天出坡的人格外少,我已經很“發心”地清理了其他地方,對自己也不用那麼高要求,可以等到明天,可以找別人一起,可以……但是看著小廣場這一片“泥地”,很難挪動步子。於是揮著沉重的竹掃把,開始和去年留下的積塵做斗爭。一邊掃一邊隨喜自己,一邊掃一邊提醒自己,差不多就行了,還要做別的事,一下子要搞成和橋上一樣,不是那麼容易。就在覺得自己真是很不錯的時候,佛菩薩突然派人來出了一道考題。
這裡本來就是進入寺院的必經之地,一個人從我旁邊不遠處走過,他很隨意、很發自內心、帶著慢心地說了一句“這地跟沒掃也差不多嘛”。這一刻,正是我對自己的肯定達到高峰,感覺“功德圓滿”准備收工往回走的時候。雖然小廣場范圍並不大,又是冬天的早晨,我已經出了一身汗,手酸軟。小廣場的地面和金龍橋比,當然還有挺大的反差,但至少可以看得清石頭路面了。聽到這麼一句從天而降的話,第一反應是想抓住這個人說說。他清楚之前的緣起嗎,沒有與掃地之前的情形對比,怎麼能說與“沒掃差不多”呢?再說,我是被分配來掃地的嗎,明明是主動“發心”,並且還發了個從去年都沒人發心做的事。不“隨喜”就算了,還這樣隨便地下結論。根據我以往的經驗,這個時候到寺裡的,大多是常來的人,這個早晨的勞動說不准什麼時候就變成了不會掃地的“公案”。
看著這位菩薩走過去,拄著掃把,感受著心裡的陣陣波動。這麼無來由的一句話,就好象從我的耳根投落到心裡的一粒石子,心念就這樣一波一波地漾開、擴大。沒有得到肯定的怨氣,做了較塵埃還小無數倍的一點事就贊自毀他、沾沾自喜的情緒被突然截斷的失重,自己都沒意識到的過去曾積下的不滿,借著一個非常非常小的機緣,就迅速組織成強大的力量,千軍萬馬地壓過來。承事佛菩薩和師長的喜悅,一點點要利益眾生的脆弱的發心,有時就這麼被卷得無影無蹤。
下一次,站在橋頭的時候,我會選擇裝作沒注意到小廣場的泥垢,轉身回去嗎?
常常,阻礙我承擔的並不是事情本身。來自旁人的毀譽、與人比較的高下,都成為苦樂的源頭。因為不願承認自己是唯一該為“苦樂”負責,也是唯一能夠將苦轉為樂的人,我會回避境界,或者將苦因歸於他人的過失。學到的佛法,使我越來越能在回避境界時找到更圓滿的理由,也能將觀他人過失的心隱藏的越來越巧妙。這樣的內心道路,能夠一步步將我引向上,驅除內心的無明黑暗嗎?
唯願——我承擔任何事情的同時,也要真正承擔起自己內心的苦樂,在每一個心念出現的時刻,在每一次被無明覆蓋的時刻,願師長慈悲智慧的光明攝護,內心與法相應的力量不斷增長,每一步都成為依止師長的正因。
|
|
|
|
|
|
上一篇:張廷春:單純--心的最高境界
下一篇:寺院免費為三千名災民提供飯食並捐款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