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
諸位菩薩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面。乙二、佛陀的加持力。
淨土宗的念佛法門在我們大乘的法門當中是一個很特別的法門。它的特別之處就是說,它的功德莊嚴,是一種他力所加被成就的。我們一般的聖道門,你未來的功德都是我們自己的波羅蜜所成就的;但是念佛人,我們未來的正報的莊嚴、依報的莊嚴完全是彌陀本願的攝受,這一點是非常特別,所以我們一般說是本尊相應的法門。因此,身為一個淨土宗的學者,我們生命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要跟彌陀的本願功德感應道交。我們為什麼要拜佛?我們為什麼要念佛?我們為什麼要持戒、為什麼要修止觀?就是成就臨終的感應道交。感應道交當中的過程是包括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是心力跟佛力的交互作用,它不是單方面的事情。也就是說,感應道交不是佛陀要救拔我們他就可以救拔我們,牽涉到我們自己的內心的准備,這就是我們大乘佛教的淨土不共於上帝的地方。大乘的感應道交是建立在諸法因緣生的條件的基礎之下,而不是建立在他生、上帝說了算,不是這樣子的。是我們內心當中的因緣來決定我們是不是跟彌陀感應道交。所以我們在念佛當中,我們自身的准備就變得非常重要。
當然很多人就問說,我們為什麼要做准備呢?我們念佛就可以了,為什麼我們要做一些准備呢?有一天,一個西藏上師他在回到他自己山洞的過程當中,他救起了一只凍傷的老鼠,這只老鼠經過長時間的饑餓寒冷已經昏倒。這個上師把它救回來,給它溫暖、給它溫暖的飲食,它又活過來。活過來以後,這個老鼠就跟著上師在山洞裡面過著安穩的日子。但是非常遺憾的是,這個老鼠除了跟上師以外,它旁邊還跟著一只貓,這只老鼠看到貓就覺得渾身不對勁。有一天,它就跟它的師父說,師父啊,我看到貓我就覺得很不自在,你可不可以把我變成一只貓呢?上師用他的神通力把這只老鼠變成一只貓,所以它過了一段暫時安穩的生活。但是這只貓它出去外面的時候,到了野外,它看到一只很大的狗,它又恨害怕。回來以後就祈求上師,說上師你把我變成一只狗吧。上師用神通力把它變成一只狗,所以它又快活了一段時間。有一天它到森林的時候,看到一只老虎,它又很害怕。它回來以後說,上師啊,拜托你,你把我變成一只老虎,讓我變成野獸之王。上師也滿它的願。所以它從今以後它覺得能夠無所畏懼地活在世間上。但是這只老虎有一天回來,從門外進來的時候,它突然間一回頭看到貓在那個地方,它嚇得滿身是汗。它就心中充滿了疑惑,它說,我現在已經是一只老虎了,為什麼我看到貓還害怕呢?它就請教它的上師。上師說,我能夠做的只能夠改變你外在的相貌,但是我不能改變你內在的思想。你內心的恐懼是你自己的妄想捏造出來的,你要自己去調伏它。
這個公案給我們什麼啟示呢?佛菩薩亦復如是。阿彌陀佛把無量的功德莊嚴攝持在這句佛號,但這個無量光、無量壽的佛號進入到我們心中的時候——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我們內心當中增長我們的福報力、消除我們無始的罪障,這個佛菩薩做得到,他的佛號的光明進入到我們的身心世界的時候,能夠滅除我們的罪障、能夠增長我們的福報;但是,佛菩薩有一件事做不到,他不能消除我們心中的顛倒妄想,這個他做不到。蕅益大師說,妄想是怎麼回事呢——“既從心起,還從心滅”,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本來是沒有,我們本來是清淨、本來沒有,自己捏造出來,所以我們一定要靠自己的觀照力把它消滅掉。所以,偉大的佛陀他可以把我們的身心世界成就種種的福德力,但是他絕對不能夠把心中的正念送給你,這個地方我們要永遠知道——修行是不能取代的。所以我們在念佛的過程當中,我們必須要具足一種智慧的觀照,就是我們自己的准備。
那麼什麼樣的智慧觀照呢?上一堂課我們講得很清楚,就是空假中三觀的智慧。念佛人你一定要具足空觀的智慧。空觀是干什麼?破妄。我們無量生命在三界打滾,一次一次地投胎,累積很多很多的顛倒妄想,有貪欲的妄想、有嗔恚的妄想、有高慢的妄想、有嫉妒的妄想、有各式各樣的妄想。這個妄想你不對治,臨終的時候它一定會對你的正念產生破壞的作用。因為它對我們是熟境界,我們熟悉的朋友。那麼空觀它是干什麼?它是觀照生命的本體,告訴我們自己:何其自性本來清淨,我們從空性而來,我們也將往空性而去,消滅我們的種種的顛倒妄想。我覺得一個人一天當中至少要修三次空觀,你要不斷地提醒你自己——你從空性而來、你也將往空性而去,人生只是一個過程,至少要提醒自己三次。通過空觀的智慧我們慢慢慢慢把妄想淡薄了,調伏妄想。第二個、生起假觀,我們開始思惟名號的功德、思惟淨土的莊嚴,產生堅定的信願,產生皈依的心。所以我們在憶念佛號的時候,你心中要有智慧的觀照,所謂的以心靈的智慧來帶動佛號,這個佛號才能構成真實的、完全的感應道交。我們上一堂課已經講到這個觀念。我們上一堂課講到空假中三觀所創造的一種強大的信仰、強大的願力,心力不可思議,我們能夠去創造生命,我們也可以去改造我們的未來,這個前面我們講過了。
那麼第二個我們介紹佛陀的加持力,乙二、佛陀的加持力量。身為佛陀,在我們整個修學過程當中到底對我們有什麼加持力,這個我們應該了解。我們看講義。
佛陀對我們的加持,最為簡單的就是以他的名號來加持我們。我們都知道,佛陀的應化身是不能成就住世的。比方說釋迦牟尼佛,他兩千五百年前出世以後,他活了八十歲的壽命他就入涅槃,不跟我們在一起。所以佛陀他知道他不可能長久跟我們在一起,他必須怎麼樣——留下他的名號。所以,佛陀雖然不在了,但是他有一些跟我們接觸的、感應的管道,就是他的音聲,“南無阿彌陀佛”的音聲留下來。所以,所有的佛菩薩在臨終之前一定會把他的名號留下,當作我們跟他感應的一個重要的橋梁。當我們在憶念這個佛號的時候呢,對我們生命來說產生兩種的加持力:第一個是他力門,第二個是果地教。他力門主要是偏重於現世的業障消除、福慧增長,果地教偏重在來世的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種究竟的解脫。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
在我們念佛法門的傳承當中其實是有兩個部分。在早期,在印度的龍樹菩薩在佛滅度七百年以後的傳承,龍樹菩薩提出了念佛的思想,他是偏重在他力門。所以早期,因為那個時候還是佛滅度一千年左右,還是一個正法時代,那個時候人的善根特別強。所以早期的念佛主要是以念佛來消除罪障、來增長我們的福報,並不是求往生。你平常修止觀還修止觀,但是我們怎麼樣呢?就是天台宗所說的“多障眾生念佛觀”,消除我們的罪障。所以龍樹菩薩在他的《十住毗婆沙論》提到,他說我們修行有難行道、有易行道,假設唯靠自力、不求他力,這樣子經過很長時間的修學,過程也非常困難,這個叫難行道;假設我們在修行當中仰仗佛力的加持 ,過程是順利的,時間也比較短暫,這個叫易行道。這個地方,難行道猶如一個人步行,陸道的步行;易行道猶如水道的行船,輕松而且快速。所以在早期的念佛其實主要念佛是把它當作一個助行,修學聖道的助行,當作一個破障的法門,破除業障的法門,不是當正修。那麼這個思想一直到,傳到中國以後,北魏的昙鸾大師他提出一個往生淨土的思想,他根據《淨土三經》。他提出什麼思想呢?他提出五濁惡世的概念。他說早期的念佛人因為都是在正法、像法時代,而時值五濁,我們現在到了末法時代、一個魔強法弱的時代,這個地方,一個修行人他面臨著兩種障礙:第一個、你內心的障礙,你面對著障深慧淺的障礙。我們生長在末法時代表示我們的善根是薄弱的,我們的煩惱障是比較重的,所以我們很容易產生退轉。第二個、外在的障礙,我們遇到邪惡的因緣,邪師惡友的誤導。我們在這個地方很多很多邪知邪見,我們分不出來什麼是正確、什麼是不正確;惡友,軟硬二賊,有些人是你的冤親債主,整天破壞你、誹謗你、刺激你、讓你生氣,有些人是用貪愛的煩惱來誘惑你,讓你失去道心,叫軟賊。所以,一個末法時代的眾生,他本身善根已經非常淺薄了,又遇到這麼多的外在因緣的刺激,他就有退轉的疑慮。比方說一棵小樹,它還沒有長成之前就經歷了暴風雨的摧折,這棵小樹就一定會消滅掉。所以這個時候,在北魏的昙鸾大師開始提出了末法時代應該為菩提道求生淨土。那麼當然後來善導大師也傳承這個思想,到了印光大師就把龍樹菩薩的他力的加被跟昙鸾大師的果地莊嚴兩個結合起來,提出一個“即眾生心投大覺海”的思想,就是把念佛應該包括了現世的消業障、增福慧,也包括了來世的往生淨土、成就解脫,就是我們一念的苦惱的心憶念佛陀的時候,我們同時可以消業障,也可以同時求生淨土,這樣一個傳承就比較完整。到印光大師的時候,念佛就是包括今生的安樂,也包括了出世的解脫。
好,我們看整個修學的差別。在大乘佛法當中我們可以把修行人分成三種。第一種是偏重心力的修學。有些人他平常修行不念佛的,他完全依靠自己的戒定慧來修學,這種情況——入道多辛苦,因為你要用你短暫的一生的修學來抗拒你多生多劫所留下的煩惱障和業障,這個地方是很辛苦的。第二個、偏重佛力的修學。淨土宗很多人是完全仰仗他力,自己的妄想完全不加以調伏——修道多障礙。我想我們要很誠實地面對自己,這是很重要的。比方說,我們這個房間有一堆垃圾,如果我們不去掃它,這個垃圾是永遠存在的,即便我們不想去看它,它還是存在,它不會自動消失掉。我們的顛倒妄想亦復如是。我們現在從無始劫打妄想打到現在,我們都不加以處理,它不會自己消失掉。我們也可能只是一時的緣缺不生,因為沒有因緣的刺激,它暫時在一種種子位,但臨命終的時候就不一定了。所以我們不對治煩惱、不對治我們的妄想,那它肯定是不斷增長。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們沒有創造一個讓妄想消失的因緣,它就永遠不會消失掉。世界上沒有一個東西是沒有因緣生起,也不可能有一個東西它自動會消失掉,不可能。生起跟消失都是有因緣的。所以說我們一個人假設你只是念佛、不對治妄想,那表示你心中有兩種力量:一個是念佛的力量,一個是對娑婆世界顛倒妄想的力量。你的心中一定兩種力量都有,除非你是聖人轉世。只要你是一個凡夫,你兩種力量一定有。臨終的時候真妄交攻,到底是誰出現就不知道了,你的生命充滿了不確定。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完全仰仗他力的人你要好好地想一想,什麼叫做“諸法因緣生”,這個你要想一想。我們一定要很務實地面對自己內心的世界,要很務實地面對。第三個是心力跟佛力的結合,這是最好的。我們一方面能夠以心中的正念的理性的觀照、空假中三觀來調伏心中的顛倒想,一方面我們生起強烈的皈依的心、憶佛念佛,這樣是事半功倍。末法時代,心力跟佛力的結合是最穩當的方法。提出這個觀念的人包括宋朝永明大師、包括明朝的蓮池大師、包括蕅益大師都提出這樣的概念——以聖道門做基礎、以淨土門為究竟,持戒為本、淨土為歸。蕅益大師更提出了正助雙行,以念佛為正行,以波羅蜜、戒定慧為助行,強調心力跟佛力的結合。
這三個地方的修行的好壞我們比較過以後,我們看第三段,乙三、心力與佛力結合。前言的第三段我們就正式講到心力跟佛力的結合。有三段,第一個是總述法要,第二個正式講到感應道交,第三個講到功德利益,有三段。
丙一、總述法要。淨土宗的總述法要我們看,淨土宗它的作意力就是憶佛念佛。憶佛其實是一種智慧的觀照。憶佛,要以《楞嚴經》的思想,我們在憶念佛應該是三種憶念:第一個憶念你的真如佛性——何其自性本自清淨,這個我們剛才已經講過了,因為你必須修空觀,你才能夠跟妄想產生一種脫離的作用,所以憶念真如、破妄;第二個、憶念彌陀;第三個、憶念淨土。我們這次的課程偏重在憶念彌陀產生信心、憶念淨土產生願力這個地方的觀照,我們這次的主題偏重假觀。第二個、念佛。念佛當然稱念佛名,以音聲為所緣境,一句彌陀念誦聽,這個是偏重在專注力。但是淨土宗的修行是以觀照力引導專注力。
沒有一個法門是可以沒有智慧觀照的,沒有一個,只要是大乘佛法。佛法根本思想跟外道差在哪裡?外道也拜佛,他們也禮拜他們的神明,外道也做慈善事業,那麼為什麼外道的慈善事業不能稱為波羅蜜,只有佛教的善法、我們的布施持戒才能叫波羅蜜?因為我們在修善法我們的心態跟他們的心態不一樣。我們在佛堂掃地跟外道在掃地產生的功德是不同的。在民國初年有一個文學大師叫林語堂,他曾經做北京大學英文系的系主任。他帶一個大學部的時候,他上英文的第一堂課,他拿了一個很大的手提包進去。大家以為今天上課要發很多資料,結果不是。他拿一大包帶殼的花生。他說我們今天第一堂課不上課,大家吃花生。一個人發十幾顆,大家坐在那兒,大家吃花生。他說,我們很多人都吃過花生,但是我們不一定知道花生真實的味道。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缺乏吃花生的過程。他說你想把這種花生的味道吃出來,你要吃帶殼的,剝的過程是很重要的。所以帶大家慢慢把這個殼剝掉,然後一顆一顆地吃。诶,果然味道不一樣。他講完這個花生的道理以後,他說,學英文亦復如是,過程是很重要,你那一副用心、那一份虔誠的心是很重要。所以他希望大家,他說,我不期望你們英文考試有多高,但是我們希望你們盡量能夠來上課,過程是很重要。結果他上課,學生很少缺席,也帶出很多的人才。
其實他這種過程的思想正合乎佛法的概念。佛法也是強調諸法因緣生。你看佛教講因、緣、果、報,因緣是過程,果報是最後的結果。諸位知道佛教是重視果報、是重視因緣?(答:因緣)對!佛教是重視過程。同樣一件事情,你用不同的因緣、用不同的心態,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同樣一句佛號,你用顛倒妄想的心去念,跟你用空假中三觀的智慧的觀照來念,它所產生的加持力是不一樣的。這就是為什麼同一句佛號進入到不同的心中,它產生無量的差別,因為每一個人他心態准備不一樣。所以,我們自己的理觀會決定到底阿彌陀佛給你多少東西。阿彌陀佛本身是一個平等的法性,他是一個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但是他賜給眾生的功德,每一個人是不一樣的,他可能給你一分的功德,他也可以釋放出三分的功德,它也可能給你十分的功德。有些人念佛只有消消業障,有些人念佛除了消業障還增福報,有些人念佛的時候可以往生淨土、成就佛道。這個跟阿彌陀佛沒有關系,阿彌陀佛的心是平等的,是因為我們內心的准備不同,我們心中產生的觀照力不同,所以產生的感應的力量是不一樣的。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觀照力是任何修行的一個根本法門。念佛,這個音聲,其實它是枝末,所以蕅益大師很清楚地講出來:往生與否在信願之有無。你念佛沒有堅定的信仰、沒有堅定的願力,那個佛號是個空殼子,那只是消你的業障、增長你的福報,如此而已。所以,往生與否在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在持名之淺深。所以我們要永遠知道,佛教什麼是根本法門、什麼是枝末法門。事相的修學,只要是事相的,外在的因緣都是事相的、都是枝末的,你內心的狀態、你的菩提心、你內心的觀照力,這個永遠是根本法門,這個是關鍵。《法華經》是佛教最圓滿的思想,對不對?《法華經》裡面佛陀在最晚年講的思想,最晚年講的一部經,臨滅度的時候講的。佛陀就公開地宣說,我出世的時候講了很多法門,講三皈、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緣、六波羅蜜,到底我出世的真正的目的在哪裡?佛陀出世的本懷只有一個,主要的宗旨只有一個——開示悟入佛的知見,就是把我們凡夫的知見把它教育成佛的知見,主要是這個目的,其它的事相的修學都是方便。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法華經》的時候,匯三歸一,佛陀說我所說的法門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啟發我們內心的覺悟,就做這件事情。這個目的你沒有達到,你就沒有達到佛法裡面真實的功德,你還是門外漢,你跟佛法只是結緣。也就是說你修學佛法,你沒有做改造思想,雖然你也布施、你也持戒、你也忍辱,但是你跟佛法你還是不得其門而入,你還是在門外欣賞佛法,如此而已。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念佛亦復如是。你心中的依止智慧的觀照產生的信仰,相信你一定可以往生,第二個、你產生願力——我一定要往生,這個信願是很重要的。
好,我們看第二段,丙二、感應道交。淨土宗我們前面說過它是一個他力加被的法門,所以我們必須跟阿彌陀佛的功德產生感應,就是轉他成自,把彌陀的功德轉成我們自身的功德。那麼感應的整個過程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看這個地方有兩段經文,首先我們看第一段: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這是一個譬喻。佛陀對感應道交先講出一個譬喻說,比方世界上有兩種人,有兩個人。一專為憶,就是說某甲他不斷地憶念某乙的好處、某乙的功德,一直希望能夠再跟某乙再一次地相逢;但是另一方面,某乙早就把某甲完全忘得一干二淨,他心中想其它的事。那麼某甲憶念某乙,某乙卻把某甲忘掉了,那麼這兩個人未來的因緣未來會產生什麼情況呢?若逢不逢,或見非見。“若逢”就是說彼此間都能夠聽到對方的名字、生長在同一個地方,乃至於彼此不但能夠聽到對方的名字、還能夠彼此見過面,那麼也就是說呢,若逢而不逢;即便是“見”而“非見”,也就是說即便兩個人生長在同一個地方,比方說住隔壁,而且經常見面,也都是當面錯過,不能產生一種交互的感應作用。因為人跟人之間的因緣不是單方面的過程,我不斷憶念你,你不把我當回事,我們兩個不可能產生感應。
那應該怎麼辦?二人相憶,二憶念深。“二人相憶”就是說兩個人把工作做完以後偶爾地去憶念對方,某甲偶爾憶念某乙,某乙也偶爾地憶念某甲。這樣的因緣也是有,但是比較淺,它會創造一生的因緣。就是說,你們兩個在一生當中偶爾地有一次兩次的相逢,然後就離開一段時間,離開一段時間以後又偶爾地相逢一兩次,又離開了好幾次。為什麼呢?因為你們兩個彼此憶念是有間斷的、不相續的,不堅固的憶念。但是,“二憶念深”,如果說某甲用一種很堅定的信仰、很堅定的願力來憶念某乙,而某乙也以很堅定的信仰、堅定的願力來憶念某甲,那麼這兩個人呢就會生生世世都在一起,“同於形影,不相乖異”,永遠不可能再分開,因為他們心中憶念的力量太強了。
那麼這樣的譬喻,佛陀到底想要講什麼道理呢?我們看第二段,請合掌: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佛陀這個時候道出他內心的心聲——身為一個佛陀,佛陀是干什麼呢?佛陀是“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佛陀的心安住在一切法空的寂靜當中,但在一切法空當中佛陀有種大悲的願力來憫念一切眾生,就好像慈悲的母親平等地憶念兒子一樣,如此地至誠懇切。但是,身為兒子假設離家出走,也不再憶念母親、也不想回家,那麼母親單方面的憶念是不能構成感應的作用。反過來假設兒子也能像母親一樣地來憶念母親,那麼這樣子,母子之間的關系,多生多劫相逢在一起。
那麼這段經文講到了兩件事情。第一個、講到佛陀的心情,佛陀對我們的心態是什麼。美國有一個總統叫杜魯門總統,他的政績做的不錯。有一天記者去訪問杜魯門的母親。他說,女士你真的是很偉大,你看你生出一個美國總統,又這麼優秀,你應該為他感到驕傲、感到自豪。他母親說,是的,我為杜魯門感到驕傲,但是我同時也為我另外一個兒子感到驕傲,我另外一個兒子在田裡面現在正在挖地瓜。在母親的心中,不管他做總統、不管他挖地瓜,母親的心情是平等的。當然世間人他會從一種功利主義來看,但是母親的心態不會因為他有多大的福報、多大的差別而產生差別。所以,佛陀的加持力對我們是平等的。也就是說,身為一個無量光、無量壽的佛號,它對我們的加持力,其實它的本質、它本身是沒有選擇性的。名號的功德並沒有鎖定對象,這是第一個我們要知道的。
佛陀以母親的心情來做比喻,就是說身為佛陀的加持力是平等的。但是身為眾生的感應力是有差別的。這個地方的“憶念”包括什麼?主要是什麼?心中的想象!你對彌陀名號的功德的聯想。我們的想象力,諸位如果學過唯識你會知道,我們的想象力是多麼的厲害。比方說,我們同樣有福報,我們過去生修福報,但是當這種福報、善業轉成一種果報來受用的時候,它又會有不同的相貌出現。你看有些人他的福報表現在房子,他買很多房子,他沒什麼錢,他房子特別多,為什麼?因為他對房子產生一種功德聯想,他用最美好的名言來贊歎房子,所以他生命當中跟房子的法產生感應、產生一種聯系。有些人福報表現在車子,他特別喜歡買車子,因為在他的名言當中他用美好的功德想來憶念車子,所以他生生世世經常會遇到好車,他會把所有的善業往車子方向走。很多人你看他沒什麼錢也沒什麼車,但衣服特別多、名牌包包特別多,因為他心中的想象力就是把它想成功德相。所以,諸位要知道,你今生的物質哪一個地方偏多,跟你前生的想象是有關系,你對它產生美好的想象,所以當你造作善業的時候,它就往那個方向跑。你今生跟什麼人結婚、你今生會受用什麼物質,除了你的善業力以外,來自於你前生的想象,你前生打什麼妄想打得特別重,它就會出現。很多人都問我說,師父,你看我會不會出家?我都會問他一個問題,你現在靜下來,你生命當中跟不跟出家這個法相遇,那你想到出家的時候,你第一個直覺會想到什麼?你說出家很不錯啊、很寂靜啊、沒有掛礙啊,出家是享清福啊,世間人是享洪福,洪福是帶業、帶有塵勞。如果你對出家法是充滿了一種美好的想象,即便你今生沒有出家,你來生一定有因緣出家,因為你用美好的想象來憶念出家法。反過來,你說哎呀,出家真是很可憐啊,在山上住很孤獨,我寧可在人群當中行菩薩道。那我告訴你,你今生不可能出家,你來生也不可能出家。當然這個沒有對錯,只是說為什麼有些人,這個法、這個人會在他生命中出現呢?因為他長時間地憶念,他產生一種美好的想象。
我們的生命是由我們的想象力創造出的。你前生打什麼妄想,今生就出現;你今生打什麼妄想,來生就會出現。所以我們現在必須把我們今生的妄想都就集中起來,投入到對名號功德的想象、對淨土莊嚴的想象。我現在問大家一個問題:當你念阿彌陀佛的時候、當你的身口意創造一個音聲的時候、“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你想象一下,你會產生什麼聯想?“我都沒有什麼感覺”——那糟糕了!呵呵,那糟糕了!你要相信它可以救拔你啊,產生一種救拔的聯想,產生一個往生的聯想啊。你對它沒有產生聯想,你就不能產生堅定的信仰。信仰是建立在正見的基礎,否則就叫迷信。迷信是沒有力量的。沒有一種堅定的信仰,你不能產生一種堅定的力量。有些人念佛的時候說,哎呀,我念佛的時候阿彌陀佛會不會救拔我?你看——疑惑!因為你沒有做好心理准備。你平常還沒關系,臨終的時候,你念佛的時候心中還存有疑根,那就糟糕了。疑根未拔,這是一個障礙。我們必須要對阿彌陀佛的名號做出很正確的想象,我們才會在臨終的時候放下一切,全心全意地一心皈命、通身靠倒,把身口意全部交給阿彌陀佛這個音聲,才會追隨彌陀的腳步走,否則你臨終的時候你就猶豫不決。所以我們是需要透過教育的,透過思想的教育,把我們很多很多妄想集中起來,一心皈命到佛號上,這個就是我們這個課的主題。我們不可能整天想著阿彌陀佛,要面對現實生活,我們也不可能整天想著淨土,但是你必須要把對名號功德的想象、對淨土的想象變成是你內心思想的主流思想,這很重要。要大家整天想阿彌陀佛,強人所難。我們沒有成就三昧,我們每天要面對很多世俗的事情,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一定要把你往生淨土的思想變成主流思想,強者先牽。所以唯識學上說,我們臨命終的時候一定有很多妄想,但是念佛的妄想,念佛的想象,念佛不能講妄想啊,念佛的想象是最有力量的,你必須要把它訓練成是最有力量的想象,才能夠構成強者先牽,這叫帶業往生或者叫隨念往生,用強大的願力來引導你的業力。那麼這個力量的栽培當然要透過學習,聞思的學習。
這個地方就說明,感應道交,感應道交的決定權不在阿彌陀佛身上,我們這段講得很清楚,阿彌陀佛就是平等地釋放他的關懷。所以,感應道交是操之在我們自己,我們自己的准備、我們對彌陀名號的功德的想象、憶念。
好,我們休息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