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師:怎樣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
弘一法師(1880-1942年),俗姓李,名息,學名文濤,又名成蹊、廣侯,字叔同、息霜,號漱筒、演音等,別署甚多。祖籍浙江平湖,清光緒六年(1880年)九月二十日生於天津河東地藏庵(今河北區糧店街陸家胡同)一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10月13日圓寂於泉州。幼名成蹊,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意。學名文濤,字叔同。法號弘一,世稱弘一大師。
李叔同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前驅,近代史上著名的藝術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早期啟蒙者,他一生在音樂、戲劇、美術、詩詞、篆刻、金石、書法、教育、哲學、法學等諸多文化領域中都有較高的建樹,並先後培養了一大批優秀藝術人才。名畫家豐子恺、音樂家劉質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門下。
1.虛心 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常人不解善惡,不畏因果,決不承認自己有過,更何論改?但古聖賢則不然。今舉數例:孔子日:“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又日:“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蘧伯玉為當時之賢人,彼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聖賢尚如此虛心,我等可以貢高自滿乎!
2.慎獨 群居防口,獨處防心。吾等凡有所作所為,起念動心,佛菩薩乃至諸鬼神等,無不盡知盡見。若時時作如是想,自不敢胡作非為。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又引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此數語為余所常常憶念不忘者也。
3.寬厚 泰山不讓寸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造物所忌,曰刻曰巧。聖賢處事,惟寬惟厚。古訓甚多,今不詳錄。
4.吃虧 能受苦方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癡人。古人雲:“我不識何等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虧的便是。我不識何等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古時有賢人某臨終,子孫請遺訓,賢人曰:“無他言,爾等只要學吃虧。”
5.寡言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此事最為緊要。孔子雲:“驷不及舌”,可畏哉!古訓甚多,今不詳錄。
6.不說人過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古人雲:“時時檢點自己且不暇,豈有功夫檢點他人。”孔子亦雲:“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以上數語,余常不敢忘。
7.不文己過。要記住,不要掩飾自己的過錯。 巧言令色,鮮矣仁。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我眾須知文過乃是最可恥之事。
8.不覆己過 君子之過如日之食,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我等倘有得罪他人之處,即須發大慚愧,生大恐懼。發露陳謝,忏悔前愆。萬不可顧惜體面,隱忍不言,自诳自欺。
9.聞謗不辯 流言止於智者。古人雲:“何以息謗?曰:無辯。”又雲:“吃得小虧,則不至於吃大虧。”余三十年來屢次經驗,深信此數語真實不虛。
10.不嗔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嗔習最不易除。古賢雲:“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盡。”但我等亦不可不盡力對治也。華嚴經雲:“一念嗔心,能開百萬障門。”可不畏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