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佛教成語匯編(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教成語匯編()

 

                     / 慧伯

——第一部分:與釋迦牟尼前世修行及出家創立佛教有關的成語

第一部分:與釋迦牟尼前世修行及出家創立佛教有關的成語

佛教的發祥地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我國漢代的史籍中,印度被稱為“身毒”或“天竺”。“印度”這個譯名,是唐代著名高僧玄奘首先提出來的:“詳史天竺之稱,異議糾紛……今從正音,宜雲印度。”不過,直至宋代以後,“印度”之稱才被普遍使用。

印度位於南亞次大陸,高峻的喜馬拉雅山脈把它與亞洲的其它部分隔離開來,使它在地理上自成單位。古代印度人民就繁衍生息在這塊土地上。公元前12世紀,雅利安人的一支游牧民,從中亞地區越過興都庫什山脈的開柏山口,來到印度河流域的旁遮普地區。經過激烈的戰爭,雅利安人用武力征服了當地的土著居民達羅毗荼人,在這裡安居下來。雅利安人入侵以後,到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的時候,恆河流域的大多數部落已經基本完成了向國家的過渡。這個時代,北印度有大大小小30多個國家。佛教就是在這個時代創立的。

****輸皮全蟻

佛本生故事。謂釋迦牟尼前世曾為****,其眼視人或所吐毒氣,能令人死。此龍受戒出家,入林靜思,疲懈而睡。時有一獵人見龍身絢麗多采,欲取皮獻王,以杖按龍頭,用刀割取龍皮。****痛醒,自忖以其力傾覆此國,雖易如反掌,然為持戒,當不計自身,乃閉目止息,忍受劇痛,任獵人取其皮。皮剝光後,****酷熱難忍,欲趨水飲之,這時又有許多蟲蟻競相噬食龍肉。****忍耐不動,自念以身施蟲,後成佛時,當以法施利益其心。****肉盡而亡,因持戒捨身的功德,得轉生於忉利天上。見《大智度論》卷十四等。(摘自《新編佛教辭典》陳兵編著)

堅誓獅子念袈裟捨身

佛本生故事。謂佛昔為堅誓獅子,常禮一辟支佛,親近聞經。獵師見其身毛金色,欲剝其皮以奉國王,乃披袈裟入山坐,獅子見而禮舔其足,獵師以毒箭射之,獅子哮吼欲搏殺之,忽念此人披袈裟為三世諸佛賢聖標幟,不可起惡心,即說偈言:“願自喪身命,終不起惡心,向於壞色服;願自喪身命,終不起惡心,向於出家人。”說已命終。見《報恩經》卷七、《賢愚經》卷十三等。(摘自《新編佛教辭典》陳兵編著)

香城破骨

佛本生故事。謂釋迦牟尼前世曾為薩陀波侖,居於香城,家境貧寒,思賣身供養昙無竭菩薩。天帝釋為試其誠意,化為婆羅門,告之言:“我今欲祀天,當須人心、人血、人髓,汝能賣與我不?”薩陀波侖應諾,以右手執利刀,刺左臂出血,割右髀肉,復欲破骨出髓。帝釋知其虔誠,以實相告之,薩陀波侖身即平復。有長者女見之感動,布施了許多珍寶,與薩陀波侖共往香城,供養昙無竭菩薩。見《大般若經?薩陀波侖品》。(摘自《新編佛教辭典》陳兵編著)

皮紙骨筆

釋迦牟尼本生故事。謂其前生曾為最勝仙人,生於無佛之世,時有天魔化為婆羅門,向仙人詭稱他有佛所說一偈,若能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此偈,當為說偈。仙人聞言,歡喜踴躍,即以利刀剝皮、刺血、析骨,合掌向天,請說佛偈。天魔見狀,隱身逃遁。仙人懇切大呼:我今為法不惜身命,余方世界有大慈悲能說法者,當現我前!時東方普無垢國淨名王佛鑒其精誠,放大光明照耀仙人,仙人痛苦即除,身體平復。佛為之說經,仙人聞法豁悟,獲無礙辯才,廣為眾生宣講妙法。見《集一切福德三昧經》等。(摘自《新編佛教辭典》陳兵編著)

雪山大士為半偈捨身

釋迦本生故事。謂其前世曾在雪山修行,稱雪山大士或雪山童子,終日食果坐禅。天帝釋為試其道心,化作羅剎,誦過去諸佛所說半偈:“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大士聞之歡喜,求說余半偈,羅剎言:“我今饑逼,實不能說。”大士問其以何為食,羅剎答言唯食人之暖肉熱血。大士聞言,斷然宣布:“但能具足說是偈竟,我當以身奉施供養!”即脫鹿皮衣為羅剎敷座,羅剎於是宣說下半偈:“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大士深思其義,書偈於石壁、樹上,然後登樹,投身於地,其時羅剎還復為帝釋身,接住大士,安置平地,忏悔頂禮而去。大士因此為半偈捨身因緣,超十二劫成佛。見《涅盤經?聖行品》等。(摘自《新編佛教辭典》陳兵編著)

慈力王血施

載《賢愚經》卷二。謂釋迦牟尼前世曾為慈力王,以十善教民,民皆持戒,鬼神無食,有五夜叉來見王,王以身血施之令飽,發願將來成佛時令五夜叉等得法食,先行度脫,夜叉後身即釋迦先度之五比丘。

六牙白象

據《因果經》等載,釋迦牟尼從兜率天宮降生於人間時,乘六牙白象,其母摩耶夫人晝寢,夢六牙白象來降腹中,遂生釋迦。《異部宗輪論》謂“一切菩薩入母胎時,作白象形。”《普賢觀經》等說乘六牙白象王,若觀念忏悔,菩薩即乘白象為其現身。並謂六牙白象之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如意,或謂六牙表六通。(摘自《新編佛教辭典》陳兵編著)

誕生偈

據稱釋迦牟尼誕生後,即行七步,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而說偈,稱誕生偈。其偈上句為:“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諸經所載皆同。下句多用“三界皆苦,我當安之。”亦有作“要度眾生,生老病死”(《長阿含經》卷一)。或“今茲而往,生分已盡”(《西域記》)。

(摘自《新編佛教辭典》陳兵編著

四門游觀

又作四門出游,或簡稱四門。即釋迦牟尼未出家時,從迦毗羅城四門出游,見生老病死四苦,深感人生無常,而決意出家之事緣。據《修行本起經》等所載,太子久居深宮,不知人間疾苦。一日,在侍衛扈從下出游。出東門,見一身色衰老可哀之老翁,乃覺知世間的老苦。出南門,見一人病苦纏身、百節痛毒,乃感受到病苦可厭。出西門,見族類扶輿死人,並隨車步行啼哭,遂感到死苦之可厭。即轉辔出北門,見一著法服持缽的沙門步行安詳,乃決心捨宮踰城、出家修行。

記載四門出游之北傳經典為數頗多,然所言略有不同。或僅記游觀之事,而未記載四門;或記述太子於宮中已感知無常而決心出家。至於巴利文的四尼柯耶未見載錄。不過《大本經》中記載毗婆屍菩薩出家前為太子,曾乘車出游,見老、病、死者而有所感悟。

(參考資料):《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佛本行集經》卷十五;《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二;《普曜經》卷三;《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三。

捨身求法

典出釋迦牟尼的本生故事。相傳釋迦牟尼過去世曾在雪山修苦行,稱“雪山大士”。天地釋見大士苦修,化作羅剎,試探其心,讀了過去諸佛所說的半偈:“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大士聞半偈而心喜,為求後半偈(“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毅然捨身投崖。如《心地觀經?序品》偈謂:“時佛往昔在凡夫,入於雪山求佛道;攝身勇猛勤精進,為求半偈捨全身。”又《五燈會元》卷一載,慧可為向禅宗初祖達摩求法,徹夜立在雪地中,並砍去左臂以示至誠。這也是捨身求法著名的一例。後用捨身求法泛指奮不顧身地追求真理。如魯迅《且介亭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李明權)

半路出家

“出家”,是梵文Pr****rajana的意譯,又譯作“林居者”,音譯為“波吠爾野”,是當時“沙門系統”的一種傳統——離開家庭,剃去須發,到人跡罕至的山林裡面修行,這種傳統被釋迦牟尼沿襲,後來成為佛教徒最重要的修行方法。佛教認為,世俗家庭只能給人帶來煩惱,只有離開家庭淨心修行才能擺脫世俗的垢染和拖累。正如《釋氏要覽》裡面所說的:“家者是煩惱因緣,出家者謂滅垢累。”

佛教說的“出家”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幼年就離開家庭,削發受“十戒”(不殺生、不偷盜、不YIN、不妄語、不飲酒、不坐高廣大床、不著花鬘、不歌舞觀聽、不蓄金銀、不非時食),先在寺庵裡面做“沙彌”或“沙彌尼”,成年以後再受“具足戒”(內容全面的戒條),成為比丘、比丘尼,叫做“自幼出家”;一種是成年以後才離開家庭,削發即受“具足戒”,叫做“半路出家”。釋迦牟尼的兒子羅睺羅,15歲時追隨父親出家,是第一個“自幼出家”的佛教沙彌。(摘自《佛教成語》朱瑞玟編著)

大徹大悟①

“悟”指“覺悟”,是佛教名詞,表示領悟了真理。“悟”,是佛教的思想核心。佛經裡面說:“佛者名覺。”“佛”,是梵文Buddha的音譯“佛陀”之略,意譯為“覺悟者”,意思就是“徹底覺悟了人生真谛的人”。

佛教主張:覺悟,有著不同的程度。修行者對於真理剛剛有一定的感悟,仍然是凡夫、俗人;覺悟的徹底完成階段,叫做“徹悟”,修行者這時完全領悟了真理,已經是聖賢之輩了。釋迦牟尼,就是佛教歷史上實現了“徹悟”的聖人。

據說,喬答摩?悉達多出家以後,曾經四處訪師求道。他請教過當時不少著名的學者,如山洞隱居者阿羅邏迦啰摩、烏陀伽羅摩子等,卻感到外道修習的世間定並不能使他們獲得解脫。(摘自《佛教成語》朱瑞玟編著)

大徹大悟②

古印度有一種修行人修“苦行”。“苦行”,是梵文Tapas的意譯,原意為“熱”。印度氣候炎熱,修習苦行的人最初把忍受熱的折磨作為修行的主要手段;後來,千方百計拒絕物質福利和感官享受,進行種種自我折磨,諸如焚臂、倒懸、斷食、裸形、止語、拔須發、臥刺床、一手長期高舉、單腳長期獨立等等,都被苦行者作為修行手段。修習苦行的人認為;肉體上的痛苦,可以換取靈魂上的快樂,獲得精神上的解脫。悉達多太子來到尼連禅那河畔(“尼連禅那”是梵文Nairanjana的音譯。略譯為“尼連禅”或“尼連”,又譯為“熙連禅”,意譯為“不樂著”),在山上的樹林裡面“結草為庵”,每餐“一麻一米”,歷盡了6年艱辛,悉達多太子已經煎熬得形同槁木,瘦削不堪,苦行使他內心掃除了種種貪欲。

在這種情況下,悉達多太子認識到他可以結束苦行了。悉達多太子艱難地走出樹林,接受了牧女難陀和波羅送給他的牛奶粥,又到尼連禅那河裡洗去了身上的積垢,漸漸恢復了體力。一個月以後,悉達多太子拜謝了一直用牛奶粥供養自己的兩個牧女,登上尼連禅那河西岸的迦耶山(“迦耶”是梵文Gaya的音譯,後被稱為“菩提迦耶”或“佛陀迦耶”,在今天印度共和國的比哈爾邦南部),找到一棵枝葉茂密能夠遮陽擋雨的大樹,在樹下面向東方坐了下來。他發誓:如果不能實現“無上正覺”,寧可粉身碎骨也不離開這個地方!——“無上大覺”,指覺悟的最高程度,可以視為“徹悟”的同義詞。(摘自《佛教成語》朱瑞玟編著)

大徹大悟③

經過77夜的冥思苦索,悉達多太子對於社會和人生進行了全面的思考。他終於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縱欲的享樂生活是墮落,禁欲的苦行生活是痛苦,只有避開這兩個極端,奉行不苦不樂的“中道”,才能獲得清淨之心,正確認識人生。他認為:世界是變化的,人生是無常的,種種痛苦和煩惱都來源於“貪欲”、“激忿”和“愚癡”;只有拋棄對於外在物質的追求,斷除一切欲念,努力修行正道,才能夠跳出生死輪回,獲得解脫。就這樣,在第7天的黎明,當太陽冉冉升起的時候,喬答摩?悉達多感到自己的思想就像燦爛的天空一樣豁然開朗了。於是,他宣布:自己已覺悟了人生的道理,成了一個覺悟者。這一年,他35歲。

“大徹大悟”,原為佛教用語,表示達到了“徹悟”的境界。作為一條成語,“大徹大悟”也用來形容:徹底覺悟了,完全明白了。(摘自《佛教成語》朱瑞玟編著)

群魔亂舞

佛教傳說:當喬答摩?悉達多坐在菩提樹下冥思苦索的時候,波旬曾率領眾魔來到這裡,千方百計地搗亂、****擾。他先派出“愛欲”魔、“樂欲”魔、“貪欲”魔,變化為窈窕婀娜的少女,向悉達多展示絕頂的美貌和無限的柔情;又讓一群魔變化為陰森可怖的毒蛇、怪獸,揮舞著刀槍,放射著毒箭,呼嘯著撲向悉達多太子。面對這一切,悉達多太子目不斜視,端坐在菩提樹下,不為美色所惑,也不為暴力所動。波旬又派出四個魔,其中兩個魔變化為首圖馱那國王和波阇波提王妃,流著眼淚向悉達多太子傾訴思念之情;另外兩個魔變化為耶輸陀羅公主,拉著悉達多的兒子羅睺羅,深情地凝視著他。最後,波旬親自出馬,裝扮成天神,出現在迦耶山上,企圖把悉達多太子引入歧途。可是,喬答摩?悉達多仍然靜靜地端坐著,不為這一切假相所迷惑。波旬終於無計可施了,只好率領眾魔悄然而退。

這一佛教傳說,反映了佛教的如下主張:要想達到覺悟成佛的境界,必須戰勝來自內心的貪欲,也必須戰勝來自外界的各種誘惑。這一佛教傳說也曲折地反映出:釋迦牟尼出家以後,經歷了極大的艱辛和激烈的思想斗爭。然而,釋迦牟尼確實是一個大智大勇的人,他努力探尋解脫之路,終於成為一個“覺悟者”。

作為一條成語,“群魔亂舞”形容很多妖魔紛亂地活動,多用來比喻各種邪惡勢力的猖獗活動。(摘自《佛教成語》朱瑞玟編著)

邪魔外道①

“邪魔”,指擾亂佛法的邪惡的魔羅。

“外道”,原來是婆羅門教用語,指婆羅門以外的教派。原始佛教借用了這個名詞,最初指的是當時沙門系統中的“阿耆伏迦教”,原始佛教認為這個教派“心行理外”,所以稱之為“外道”。後來,原始佛教用這個名詞泛指一切“不受佛法,別行邪法”的教派。

作為沙門系統中的一個教派,釋迦牟尼所創立的佛教與沙門系統中的其它教派,諸如“順世論”派、“耆那教”等等,既有反對種姓制度、反對“婆羅門至上”的共同之處,又存在很多對社會、人生認識方面的分歧。“順世論”派認為世界由地、水、火、風4種元素構成,是一個確確實實的客觀存在。他們否認靈魂的存在,因此也否認解脫,否認因果報應。“順世論”派被認為是古印度最早的唯物主義學派,同以唯心主義為思想基礎的佛教是大不相同的。“耆那”,意譯為“勝利者”或“完成了修行的人”,是“耆那教”創立者筏馱摩那的稱號。“耆那教”雖然承認靈魂的存在,主張通過“五戒”、“苦行”等修行方法求得解脫,但同時又肯定物質世界的存在,與佛教也有很多不同。(摘自《佛教成語》朱瑞玟)

邪魔外道②

佛經裡面經常提到“六師外道”或“九十六種外道”。“六師”,指當時沙門系統中六個有影響的領袖人物:一、富蘭那?迦葉、二、末伽梨?拘捨梨子、三、刪阇耶?毗羅胝子、四、阿耆多?翅捨欽婆羅、五、迦羅鸠馱?迦旃延、六、尼干陀?若提子。這六個領袖的旗幟下面,各有十五個不同的派別,加上“六師”本身,合為九十六種。正如《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五裡面所說的:“一師出十五種異見,師則有法與弟子不同,師與弟子通為十六種,如是六師有九十六種。”這許多“外道”雖然反對婆羅門教的《吠陀》權威,但是也不相信釋迦牟尼的說教,經常與釋迦牟尼及其弟子們爭辯。佛教認為,“六師外道”、“九十六種外道”是一群邪惡的魔鬼,所以把他們稱為“邪魔外道”。(摘自《佛教成語》朱瑞玟)

邪魔外道③

原始佛教認為,“外道”對於“過去”與“未來”共有六十二種錯誤見解,是“末劫末見”。其中,對於“過去”的錯誤見解有“自我和世界常住論”四種、“自我和世界亦常亦非常論”四種、“世界有道和無道論”四種、“詭辯論”四種、“自我和世界的無因論”二種,共十八種;對於“未來”的錯誤見解有“死後有想論”十六種、“死後無想論”八種、“死後非有想非無想論”八種、“斷滅論”七種、“現在涅盤論”五種,共四十四種。其實,對於“因果報應”說的不同認識和態度,是原始佛教與“外道”的主要分歧。“因果報應”說是原始佛教的基本理論之一,而“外道”卻大多對於“因果報應”說持懷疑與否定的態度。例如:富蘭那?迦葉主張,宇宙萬有“不生不滅”、“無因無緣”;末伽梨?拘捨梨子主張,“無有今世,亦無後世”,無天無化;刪阇耶?毗羅胝子主張,“此事實,此事異,此事非異非不異”;阿耆多?翅捨欽婆羅主張,人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構成,死後“地大還歸地,水還歸水,火還歸火,風還歸風”;尼干陀?若提子雖然承認因果業報,但是他提出的解脫方法卻與原始佛教格格不入。

作為一條成語,“邪魔外道”用來泛指不符合正統思想的主張或教義等,也用來比喻不端的行為或行為不端的人,還可以用作妖魔鬼怪的代稱。(摘自《佛教成語》朱瑞玟)

不看僧面看佛面

在佛、法、僧“三寶”之中,“佛寶”居於為首的位置,因此又有“大寶”之稱,最初指創立了佛教的釋迦牟尼佛,後來泛指三世十方的一切佛。“僧”,又譯作“僧加”、“僧企那”等,意譯為“眾”、“合”、“和合眾”、“法眾”等,梵漢並舉可以譯作“和合僧”,是“眾多比丘和合一處”的意思,最初指釋迦牟尼所建立的佛教僧團,後來泛指一切信奉和弘傳佛教教法的僧眾。

由於“佛”是佛教的信仰目標,而“僧”是佛教的信仰徒眾,所以漢地有“不看僧面看佛面”的說法,用來比喻請看在第三者的情面上,幫助或寬恕某一個人。

(摘自《佛教成語》朱瑞玟編著) 

大雄大力

大雄,是佛的德號之一。佛陀大智慧的力量,能降伏魔障,故稱偉大的英雄。威德猛盛如獅子王,故名雄。如來具足之十種智力,無能勝者,故稱具足大力。

皈依三寶

當年,國王首圖馱那得知了悉達多太子“逾城出家”的消息以後,曾經派出5名親信侍臣去尋找太子,讓他們無論如何也要把悉達多太子找回王宮。這5名親信侍臣,第一名是“阿若憍陳如”,第二名是“阿捨婆誓”,第三名是“摩诃跋提”,第四名是“十力迦葉”,第5名是“摩诃男俱利”。這5名侍臣四處尋找,終於在尼連禅那河畔的樹林裡面找到了正在獨修苦行的悉達多太子。不過,喬達摩?悉達多尋求人生真谛的巨大決心深深地感動了他們,於是,他們也留在樹林裡,追隨太子修起苦行來了。6年以後,當悉達多太子結束苦行生活、重新開始進食的時候,這5名親信侍臣產生了誤解,以為悉達多太子失去了信心,放棄了努力。他們很失望,就離開了悉達多太子,到別的地方修行去了。釋迦牟尼“悟道成佛”以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尋找這些曾經跟隨自己苦修了6年之久的侍臣們。經過一番周折,釋迦牟尼終於在波羅奈城的“鹿野苑”找到了阿若憍陳如等5個人,向他們講說了自己在迦耶山菩提樹下面所徹悟的道理。這就是佛教通常所說的“初轉法輪”。

佛教認為:“輪具二義,一者轉義,二摧輾義。”意思是說:佛總是不停地講說佛法,猶如轉輪聖王手中的寶輪不停地轉動;佛法能夠息滅煩惱,猶如轉輪聖王手中的寶輪能夠摧毀高山巨石。所以,佛教把佛法稱之為“法輪”。“初轉法輪”,指的就是釋迦牟尼第一次宣講佛法。阿若憍陳如等5個人被釋迦牟尼的說教所折服,皈依了釋迦牟尼(“皈依”是“歸順、依附”的意思),成為他的第一批弟子。

阿若憍陳如等人皈依以後,佛、法、僧“三寶”齊備,佛教由此正式問世了。“佛”,意譯為“覺悟者”,指釋迦牟尼;“法”,指釋迦牟尼創立的佛法,是教化、開悟眾生的理論學說;“僧”,意譯為“眾”、“和合”等,是“眾多比丘和合一處”的意思,指僧人。正如《過去現在因果經》卷3裡面所說的:“佛阿羅漢,是為佛寶;四谛法輪,是為法寶;五百阿羅漢,是為僧寶。”(摘自《佛教成語》朱瑞玟編著)

初轉法輪

佛陀出家成道後之首度說法。彼時,佛陀於鹿野苑為憍陳如等五比丘說四聖谛、八正道,示離愛欲及苦行之二邊,而行中道。(雜阿含經卷十五、轉法輪經)

善男信女①

釋迦牟尼“悟道成佛”以後,就在印度北部和中部的恆河流域一帶傳教,歷時45年,建立了一個在當時頗有影響的佛教僧團。

釋迦牟尼創立的佛教,對代表大奴隸主階級利益的“婆羅門教”持否定態度,屬於“沙門系統”。佛教主張“四姓平等”、“眾生平等”,宣傳“因果報應”,以此反對“婆羅門”的特權地位,代表“剎帝力”種姓和“吠捨”種姓中商業奴隸主、高利貸者的利益,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傳播。

釋迦牟尼所創立的佛教僧團,以他本人為首,由“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部人眾組成。

“比丘”,又譯作“苾刍”,意譯為“乞士”、“乞士男”,指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信徒,因以乞食為生而得名。“苾刍”本是西域的一種草名。它有5種長處,可以用來比喻僧人的品格,正如《尊勝陀羅尼經》中所說的:“苾刍生不背日,冬夏長青,體性柔韌,香氣遠騰,引蔓旁布,故比丘曰苾刍。”《翻譯名義集》中作了進一步的解釋:“苾刍含五義:一體性柔軟,喻出家人能折伏身語粗犷故;二引蔓旁布,喻出家人傳法度人,連延不絕故;三馨香遠聞,喻出家人戒德芬馥,為眾所聞故;四能療疼痛,喻出家人能斷煩惱毒害故;五不背日光,喻出家人常向佛日故。”而且“苾刍”二字又與“比丘”二字諧音,因此被佛教采用。

“比丘尼”,又譯作“苾刍尼”,意譯為“乞女”、“乞士女”,指出家修行的女性佛教信徒。

“優婆塞”,又譯作“烏波索迦”等,意譯為“清信士”、“宿善男”、“近善男”、“近住男”、“近事男”等,指信奉佛教而在家修行的男性佛教信徒。

“優婆夷”,又譯作“邬波斯迦”,意譯為“清信女”、“宿善女”、“近住女”、“近事女”等,指信奉佛教而在家修行的女性佛教信徒。

佛教把這四部分人,合稱為“四眾”,正如《藥師經》裡面所說的:“若有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之中,比丘、比丘尼必須受過“具足戒”(也叫“大戒”,因戒條數目極多,無所不具,所以名為“具足”),優婆塞、優婆夷只須持守“五戒”(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等5條“根本戒”)。(摘自《佛教成語》朱瑞玟編著)

善男信女②

後來,佛教的出家信徒除了“比丘”與“比丘尼”之外,又增加了“沙彌”、“沙彌尼”兩部人眾。“沙彌”,意譯為“勤策男”,意思是“需要成年僧尼勤加策勵的男孩子”,指7歲以上、20歲以下的男性出家者。其中,7歲至13歲的叫做“驅烏沙彌”,表示能驅逐放置食物之處的烏鴉;14歲至19歲的叫做“應法沙彌”,表示年齡已適合學習佛法。“沙彌尼”,意譯為“勤策女”,意思是“需要成年僧尼勤加策勵的女孩子”,指7歲以上、20歲以下的女性出家者。

“沙彌”與“沙彌尼”尚未受持“具足戒”,只須受持“十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不塗飾、不觀聽歌舞、不坐高廣大床、不食非時之食、不蓄金銀財寶)。原因就在於他們尚未成年,忍受能力較差,正如《四分律》卷34裡面所說的:“不應受年未滿二十者具足戒。何以故?若年未滿二十,不堪忍受寒熱饑渴風雨蚊虻毒蟲,及不忍惡言。”

年滿20歲以後,“沙彌”可以直接受具足戒升級為“比丘”,“沙彌尼”卻要再做兩年“式叉摩那”(意譯為“學法女”、“正學女”、“學戒女”等),進一步修習“正學六法”(不邪YIN、不偷盜、不殺生、不飲酒、不虛诳語、不非時食),然後才能受具足戒,取得“比丘尼”的身份。(摘自《佛教成語》朱瑞玟編著)

善男信女③

“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和“式叉摩那”,統稱為佛教的出家“五眾”。釋迦牟尼的庶母波阇波提夫人,追隨其子出家,是佛教僧團中的第一個比丘尼。釋迦牟尼的兒子羅睺羅,追隨其父出家,是佛教僧團中的第一個沙彌。

原始佛教時期,“吠捨”種姓中的工商業富人,有很多是信奉佛教而在家修行的優婆塞、優婆夷。在佛教後來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也始終存在著“出家”與“在家”這兩種不同形式的信徒。

漢傳佛教把持守“五戒”在家修行的信徒稱為“善士”或“信士”。“善士”,指行善的人;“信士”,指信奉佛、法、僧“三寶”的人。據此,“優婆塞”在漢地被稱為“善男”,“優婆夷”在漢地被稱為“信女”。

從狹義說,“善男信女”指在家修行的男女佛教信徒。從廣義說,泛指一切信奉佛教的人們。作為一條成語,“善男信女”也用來形容信仰某種宗教或崇信某個人物、某種思想的男男女女,意義范圍進一步擴大了。(完)(摘自《佛教成語》朱瑞玟編著)

沿門托缽

“比丘”意譯為“乞士”,“比丘尼”意譯為“乞女”,表明他們是靠乞食為生的。同時,“乞食”即沿門托缽還是釋迦牟尼所提倡的原始佛教時期比丘的生活、修行方法,反映了印度佛教的原貌。

佛教認為,“乞食”有三個方面的作用。其一,可以“破一切憍慢”——破除一切驕傲、輕慢之心;其二、簡便省事,有利於出家信徒集中精力修行;其三,給在家信徒提供行布施、積功德的機會。後來成為僧人標志物之一的錫杖,又譯作“聲杖”或“鳴杖”,就是為便於乞食而制作的。《毗奈耶雜事》裡面記載:當年,比丘上門乞食時,用拳頭敲門,常引起主人不滿,責怪比丘打壞了門扇。釋迦牟尼說:“不應打門,可作錫杖。”這種“杖頭安環”,“搖動作聲”的錫杖,不僅可以代替敲門,還可以防牛犬傷害。

原始佛教時期,佛教僧團的組織是比較松散的,僧人們按地區組成一個個小團體進行活動。每個月的初一、十五兩天,都要集會“自恣”,又譯作“隨意”——請別的僧人隨順自己的意願,盡情揭發自己的過失;自己也隨順別的僧人的意願,盡情揭發別的僧人的過失。“自恣”的目的是檢查僧人們是否有違反戒律的言行,以維護僧團的紀律。集會的日子叫“僧自恣日”或“佛歡喜日”。除了集會的日子,平時主要是個人托缽修行。

“缽”又譯作“缽和羅”、“波多羅”等,意譯為“盂”,梵漢並舉可以譯作“缽盂”,是僧人盛放食物的容器,也叫做“應器”或“應量器”,扁圓形,平底,沿口略向內收(可防止湯水潑灑)。

缽多是鐵制或陶制的,使用時用厚紙折疊的“缽單”為墊藉物。《象器箋》裡面說,“缽單”是用柿汁粘合厚紙制成的,先橫三折再豎三折,狀如“乙”字。《日用軌范》裡面說,僧人乞食時,“先展缽單”,然後“仰左手取缽安單上”,這就叫做“托缽”。

對於印度佛教來說,“托缽”是“乞食”的同義語。佛教傳入漢地以後,“托缽”不僅指僧人乞食,也泛指其它人的乞討或求助行為。“沿門托缽”,就是用來比喻挨家挨戶地乞討或求助的一條成語。

至今,斯裡蘭卡、緬甸等“南傳佛教”國家,僧人們仍沿用乞食的傳統。在漢地,僧人乞食卻不多見,尤其在唐代的懷海禅師制定《百丈清規》以後,僧人勞作自養,更擺脫了乞食這一生存手段。(摘自《佛教成語》朱瑞玟編著)

現身說法

佛菩薩均有法身、報身和化身。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夠自在變現,度化眾生。化身能夠根據眾生的機緣,隨時隨地應現於世,所謂“千百億化身”。佛菩薩出於大悲心,不住於涅盤寂靜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眾生,稱為“現身說法”。釋迦佛昔在兜率天為菩薩時,“於十方界,現身說法”(見《五燈會元》卷一)。觀世音菩薩自稱:“我與彼(眾生)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楞嚴經》卷六)所現之身,包括人、天、龍、鬼乃至禽、鳥,花、樹;所說之法,多至“八萬四千法門”。後來,人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行為去勸說別人,也叫做“現身說法”。例如《桃花扇?聽稗》:“敬亭才出阮家,不肯別投主人,故此現身說法。”茅盾《清明前後》:“這算是開場白。以後,就讓登場的人物自己來現身說法。”(李明權)

拈花微笑

語出:《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爾時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屬來奉獻世尊於金婆羅華,各各頂禮佛足,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即拈奉獻金色婆羅華,瞬目揚眉,示諸大眾,默然毋措。有迦葉破顏微笑。”聯燈會要釋迦牟尼佛章曰:‘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華示眾。眾皆默然,唯迦葉破顏微笑。世尊雲: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诃迦葉。’古今禅宗以為宗門第一之口實,彼宗以心傳心之根據大事也。然此事出何經何人傳之,大藏所收之經論不記此事,隋唐之宗匠亦無言此事者,惟唐德宗末,金陵沙門慧炬撰寶林傳,誇大其宗,始記此事。其後至宋,人天眼目,無門關,五燈會元,廣燈錄,聯燈會要等諸書亦記之,此外拈之頌之者,不暇枚舉。然景德傳燈錄,碧巖錄。傳法正宗記,亦不記之。宋王安石言此事出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宗門雜錄曰:‘王荊公問佛慧泉禅師雲:禅宗所謂世尊拈花,出在何典?泉雲:藏經亦不載。公雲:余頃在翰苑,偶見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三卷,因閱之,所載甚詳。梵王至靈山以金色波羅花獻佛,捨身為床座,請佛為眾生說法。世尊登座,拈花示眾。人天百萬,悉皆罔措。獨有金色頭陀,破顏微笑。世尊雲: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分付摩诃大迦葉。此經多談帝王事佛請問,所以秘藏,世無聞者。’佛祖統紀五,亦引此說。參照金色波羅華條。

鴿隱佛影

佛住摩竭陀國瞻婆城時,有獵師追逐一鴿,鴿惶怖逃命,避至捨利弗影中,猶戰栗,至佛影中則除恐怖。謂佛因多劫嚴持不殺戒,身影猶如是神力。見《涅盤經》卷二八、《大智度論》卷十一。(摘自《新編佛教辭典》陳兵編著)

頭北面西

據傳釋迦牟尼入涅盤時,頭枕北方,面向西方,右脅而臥,以示其教法將久住於北方。見《長阿含經》《涅盤經》等。(摘自《新編佛教辭典》陳兵編著)

無事不登三寶殿

古代印度的各教派出家人,一般都在人跡罕至的樹林裡面修行,原始佛教的比丘們也不例外。因此,最早的佛教僧園,叫做“阿蘭若”,又譯作“阿練若”、“阿蘭若迦”等,意譯為“叢林”、“寂靜處”、“空閒處”、“遠離處”、“無诤處”、“空家”等,指遠離村落的樹林中寂靜的空地。《大智度論》裡面說:“僧聚處得名叢林。”有了“竹林精捨”和“祇園精捨”以後,一部分僧人開始遷入屋捨,佛教僧園才有了“伽藍”之稱,意思是“僧眾所居住的園林”,梵漢並舉可以譯作“僧園”或“僧院”,就是後來漢地人所說的佛教寺院。

供養佛像的佛殿,是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築。由於佛、法、僧“三寶”是構成佛教的三個要素,所以“三寶殿”成為佛殿的代稱。

印度佛教的寺院,以佛塔為中心,圍繞佛塔建造佛殿和僧房。漢地早期佛寺的平面布局,仿照印度佛教的樣式,結合漢地沿中軸線布置主要建築的傳統,佛塔與佛殿並重,在佛塔後面建造佛殿。隋唐時代,繼承了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布局形式,設置中軸線,以佛殿為佛寺的主體建築,形成了院落式的格局,佛塔常建造在佛寺旁邊,另成“塔院”。

在漢地佛教信徒的心目中,“三寶殿”是一個十分神聖的地方,不能隨意出出入入。成語“無事不登三寶殿”就是在這個意義上產生的,用來比喻沒有事情不會上門。

聚沙成塔

“塔”是一種佛教建築。最早的塔,是用土石堆疊起來埋葬釋迦牟尼遺體骨燼的墳墓。

“塔”,在梵文中叫做“浮圖”、“浮屠”,是“聚集”、“高顯”的意思——把土石聚集成堆,即“墳”、“冢”。

後來,塔的作用擴大了:不僅為佛捨利建塔,還在一些佛教重地建立紀念性的塔;不僅為釋迦牟尼建塔,還為其它高僧建塔;不僅在塔中收藏捨利,還收藏頭發、衣物、佛像、經卷等等。其中,有捨利的叫做“塔”,沒有捨利的叫做“支提”。

到了阿育王統治時期,古印度的建塔活動達到了空前的****

阿育王(?—公元前232年),是古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公元前268—公元前232年)的第三代國王。阿育王本來是一個暴虐嗜殺的國王,但是,在征服羯陵伽國的大屠殺(殺死10萬人、俘虜15萬人)之後,他放棄了戰爭政策,宣布皈依佛教,“以法勝,是為最勝”,要依靠佛法的力量來征服世界。他立佛教為國教,巡禮佛跡,廣建塔寺,起立佛柱,把大量土地捐贈給佛寺;他向全國推薦七部佛經,並向獅子國(今斯裡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等國家派遣傳教團;為了肅清“外道”的影響,他還倡導了重新確認佛教教義的規模宏大的集會。阿育王對於佛教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被後世佛教信徒尊為“護法大王”,史書上稱他為“印度的佛教皇帝”。

在阿育王執政時期,“孔雀王朝”統領的八萬四千個小邦國,國國都建造佛塔,以至於出現了《法華經?方便品》裡所描述的局面:“乃至童子戲,聚沙成佛塔。”——甚至連小孩子們做游戲,都用沙子堆積佛塔。

阿育王統治時期所建造的大量佛塔中,以“桑奇大塔”和“八大靈塔”最為著名。

作為一條成語,“聚沙成塔”不是對於兒童游戲的描述,也不是對於建塔****的記錄,而是對於“積少成多”這一道理的極為形象的比喻——把沙子一粒一粒地聚積起來,可以建成高大的佛塔。

“聚沙之塔”,則比喻積少而成的規模可觀的事物。(摘自《佛教成語》朱瑞玟)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浮屠,梵語Stupa的略音,正譯為窣堵波,即塔、佛塔,俗稱寶塔。佛塔的層次一般為單數,如五、七、九、十****等,而以七級為最多,故有“七級浮屠”之稱。塔原來是用來埋葬聖賢的身骨或藏佛經的,造塔的功德很大。然而,為死去的人造塔,畢竟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更大,更有意義,故俗語雲:“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意在鼓勵人們奮不顧身,去援救面臨死亡威脅的人。戒律有“止持”與“作持”兩個方面。就“不殺生”而言,為“止持”;就“救人命”而言,為“作持”。這就是佛家常說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如《西游記》第八十回:“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快去救他下來,強似取經拜佛。”後亦變作“救人一命,勝吃七年長齋”。如陳登科《活人塘》十八:“大鳳子在後邊急了,搶上說:‘媽!救人一命,勝吃七年長齋,我去想辦法’。”“七年長齋”指長年吃齋修行。(李明權)

作為一種佛教建築形式,塔的形制不斷地發展、變化。

最早的佛塔形制很簡陋,只不過是一個半圓形的土石堆而已。在阿育王統治時期,塔的規模擴大了,裝飾性增加了,但是塔的主體仍然是半圓形的土石堆。到了迦膩色王統治時期(約為公元二世紀初),佛塔的形制出現了重大突破——不僅規模更大、裝飾更華麗,而且塔體由“覆缽式”改為“五層樓式”。例如,都城弗樓沙(位於今天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地區)附近的“離雀大塔”,五層樓的塔體總高達四十余丈,以眾寶裝飾,極為壯麗威嚴,是當時最壯觀的一座佛塔。東晉僧人法顯西行時曾親眼見過這座塔,並將它寫入《佛國記》。

東漢、魏晉時期,塔這種建築形式隨著佛教傳入漢地,與我國固有的亭、台、樓、閣等建築形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能夠更好地表現“聚集”、“高顯”之意的中國佛塔。由於強大的寺院經濟和封建王權的支持、保護,漢地佛教不必依賴乞食與接受施捨為生存條件,這就為佛塔的充分發展提供了先決條件。充裕的人力、物力、財力,使中國佛塔盡洗印度佛塔的寒酸氣,以其輝煌多彩的形式,成為漢地佛教的一大景觀。

中國佛塔一般分為“地宮”、“塔基”、“塔身”、“塔剎”四個部分。“地宮”即存放捨利的地下陵墓;“塔基”是塔的基礎,即塔的根腳、地下部分;“塔身”是佛塔的主體,有空心、實心兩種;“塔剎”也叫“相輪”,是佛塔頂部的裝飾,本身就像一個小塔,由剎座、剎身、剎頂構成。

在各種形制的塔中,形體最高大的樓閣式塔是漢地佛塔的主要形式。這是因為:漢地的佛教信徒認為,塔是極為神聖的,應該采用高貴的建築形式。因此,樓閣式塔在中國佛塔中出現得最早,保存下來的也最多。

“七級浮屠”,就是塔身為七層的樓閣式塔。建造一座塔身為七層的樓閣式塔,在中國古代的工程技術條件下,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此被佛教信徒認為是極大的功德。成語“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意思就是:救人性命是極大的功德,甚至超過建造七層樓閣式佛塔的功德。(摘自《佛教成語》朱瑞玟)

象牙之塔

在古代印度,佛塔已經有越來越高大的趨勢了: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時期建造的桑奇大塔高達16.5,而公園一世紀迦膩色加王時期的雀離大塔高達40余丈(130米以上)。漢地佛教更注重表現佛塔的“高顯”,佛塔就愈發高大了。

由於佛塔的高大,“塔”字在漢語中的意義得到引申,很多高大建築物也被稱為塔,如貯水的水塔、起重的吊塔、航海的燈塔以及蒸餾塔、填充塔等等。埃及的金字塔、意大利的比薩斜塔、法國的埃菲爾鐵塔都是由於高大而被譯為“塔”的。

“象牙之塔”指用象牙建造的高大建築物,比喻超越現實、脫離實際的美滿境地。19世紀,法國作家戈蒂最早提出了“為藝術而藝術”的主張,一時在文藝界形成了一股潮流——忽視現實生活中各種丑惡、悲慘的現象,沉溺在主觀幻想的美滿境地之中從事創作。英國詩人丁尼生稱這種理想境地為“藝術之宮”,法國文藝批評家聖佩韋則把這種理想境地比喻為“象牙之塔”(又譯做“象牙的殿堂”)。魯迅先生在《集外集拾遺?關於知識階級》中曾經這樣批評:“要為藝術而藝術,住在‘象牙之塔’裡,目下自然要比別處平安。”(摘自《佛教成語》朱瑞玟)

 

上一篇:佛教成語匯編(一)
下一篇:佛教成語匯編(三)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