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大德的遺言,教給我們觀察興衰的原理
摘自淨土大經科注(二次講)-第404集(淨空法師)
我們這個世間五濁惡世,濁惡到極處了。我看到古大德的遺言,教給我們觀察興衰的原理,一個人的興衰、家庭的興衰、公司行號的興衰、社會的興衰、國家的興衰、世界的興衰,都不出這個例子。怎樣才興?一元就興,多元就分裂。我們中國一千三百年前少林寺上這塊碑,「三教九流混元圖」,混元就興。不分,我們都是一家,和睦相處,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助合作,這興旺。世界可以興旺,世界可以達到長治久安,要統一。族群一家人,宗教一家人,宗教、文化、族群、國家,族群統統混元成一體,這世界興旺了。能不能做到?能。用什麼方法?用教育。所以教學為先,不靠教育沒別的辦法。
教育要找根源,為什麼?那是統一的源頭。以佛教來說,佛教的根源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佛教沒有分裂,統一的。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後人把它分的,分宗分派,佛在世沒有分。就像什麼?像一個大家庭,這個夫婦,父母,養了幾十個小孩,古時候大家庭是這樣的,一夫多妻制。我們中國黃帝,中國老祖宗黃帝四個妃子,二十五個小孩。小的時候都在一起,都生活在一起,沒有分,盛,興旺。等到小孩長大了,每個人娶妻生子,獨立了,分居了,這就好像各個宗派鼎立了,還是互相往來,沒有什麼大的意見。形式上是分家了,沒有小時候在一起生活那種感情,淡了。這就是跟源頭相比,它降一等了。再降一等,彼此之間就有不同的意見,這衰相出來了,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想法,這就衰了。衰下去之後,從不同的意見就產生了不同的爭論,彼此不能包容,有互相爭論。再其次的,從爭論就變成斗爭,各個不相往來。現在就變成各個不相往來。
佛教團體這些寺廟,有大的聚會邀請大家見一面,平常不常往來。而且犯了佛的戒律,自贊毀他,宣揚自己的好處、優點,批評別人。自贊毀他,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跟別人爭信徒,這就衰到極處了。衰到極處,就接近滅亡。佛門自己互相斗爭,外面人民看到了互相斗爭,佛教好,哪一個好?他說他好,他說他好,都說別人不好,我跟誰學?這問題出來了。我們認識佛教之後,心裡面真的想學,方東美先生告訴我,你真想學,佛經哲學不在寺廟。那不在寺廟,在哪裡?在經典。他教我一個方向,你到寺廟去找經典看。因為那個時候書店裡買不到佛經,佛的經典只有寺廟有,你自己想得個一本,要到寺廟去抄經。《大藏經》它不外借的,普通宣傳的小冊子可以借給你看,看完你得還回去,《大藏經》不能出門,只有在它的閱覽室裡頭抄寫,這個可以。現在方便,現在有影印,就不要抄了。以前我們抄,很辛苦。抄一個早晨大概能抄到二十頁,所以非常辛苦,得來真不容易。現在是非常方便,這個得力於科學技術。我們還是要大量的翻印、大量的流通,讓有緣的人統統都能夠接觸到,這是我們要干的事情。沒有想到,雖然是五濁惡世,這些高科技的東西很新鮮,一定要利用,不利用太可惜了。
摘自淨土大經科注(二次講)-第404集(淨空法師)
興衰的氣象看這個道場做些什麼,如法不如法。如果這個道場上下,領導跟被領導一團和氣,這個功德太大了。這是護持正法,道場是正法道場。道場正不正看人,人正法正,道場就正;人要不正,道場不正,掛的招牌是佛的招牌,是衰,不是興旺。它衰到什麼程度?彼此不和就衰了,就是把六和敬丟掉了。把三皈、五戒、十善、六和敬、四攝法丟掉,這是假佛道場,不是真佛道場,我們要認識。真佛道場決定有這五樁事情,有三皈、有五戒、有十善、有六和敬、有六波羅蜜。我們淨宗在這個時代特別提出三福,為什麼?不明三福,後面全就沒有了,衰退了。三福是根,世出世間一切善法的根,這個根比什麼都重要。只要守住這個根,依教奉行,佛法傳上十萬年都不會改變。
三福裡頭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第一,這是根。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就接受佛陀教育。前面第一條不是佛陀教育,前面那一條是世界上各個族群做人的基本條件。所以整個世界,無論是哪個族群、國家,乃至於宗教,它的根本都是這一條。你看看所有宗教經典,哪個宗教違背這一條的?孝親,有沒有說不孝父母的?尊師,有沒有教人不尊重老師?慈悲不殺,哪個宗教教你殺人,教你殺害眾生?沒有的。十善是教你做個好人、做個善人,每個宗教都是勸你做好人、做善人。所以這一條是世出世法的大根大本,有了這個基礎、這個根本,你才能接受聖賢教育。這裡是講的佛陀的教育,也是用這個做基礎,把它擺在三福的第一福。這個做到,這就是有福之人,這個人決定不會墮三途。
學佛從哪裡學起?三皈,三皈天天都要做。一次不就夠了?怕你忘掉了。三皈是佛法裡面修學的總綱領,時時刻刻要提示,不要忘掉了。真正是個佛弟子,早課、晚課,最簡單的,實在工作非常繁忙沒有時間,早課在佛前打個三皈,晚課也是個三皈,這最少的。三皈就是決定不忘記,佛教給我們覺而不迷,皈依佛就是覺而不迷。佛是覺的意思,皈依佛翻成中國意思是皈依覺,我這一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覺不要迷,這第一條。第二條皈依法,法,梵文叫達摩,意思是正,正知正見。我們思想純正,沒有邪思、沒有偏見,不偏不邪這叫正,這總綱領。皈依僧,僧是清淨的意思,就是六和敬,僧的意思就是六和敬。遵守六和的這個團體,四個人以上在一起住,這個團體就叫做僧團,無論在家出家,四個人在一起,遵守六和敬,叫僧團,清淨不染。
我們早晚念三皈依,三皈依這個文句,「皈依佛,二足尊」,這個二是智慧、福報。學佛學什麼?就是學智慧、學福報。智慧福報圓滿了,足是滿足,就是圓滿。佛講智慧、講福報,他是一個修到究竟圓滿。所以在福慧裡面佛是最尊貴的,他得到是真正的大圓滿,是我們的模范,是我們的好樣子,我們要向他學習,跟他一起學習。法就是佛的教誨,佛一生教學中心的理念是什麼?正,正知正見,對於宇宙人生的看法不偏不邪,正知正見,這就是法。第三,皈依僧,僧就代表六和敬,代表清淨,代表沒有染污,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是佛法,佛就是教這些。天天早晚大眾在一起聚會,先念三皈依,人心都平了,人心都清淨,這個會才開得成功。佛,學佛的人都能遵守,遵守這些綱領原則,和睦僧團。
佛陀在世,大家都聽他的,沒有意見,沒有妄想、沒有雜念,這個團體一團和氣,所以它興旺。什麼叫衰?這個和睦的氣氛沒有了,就衰了。好像釋迦佛當年在世,他老人家一個人教,學生幾千人跟他學習,以世尊為中心。跟隨佛的學的這些人都是佛的學生,大家都是同學,跟兄弟姐妹一樣,一團和氣,興盛。佛滅度之後,每個人接觸佛的教法,各人有各人的成見,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想法,想法不一樣,彼此不服,怎麼辦?立宗,所以就許多宗派出現,這就衰了。宗派雖然出現,還算不錯,大家都承認我們的老師是釋迦牟尼佛,提到佛,大家雖然意見不同,也勉強,不好意思再爭。衰相,沒有佛在世那麼樣的溫馨,那麼樣的團結,那個現象沒有了。所以,分作這麼多宗派,你看現在這些宗派,誰都認為自己最大,自己是真傳,別人都不如我。有這些爭論,就衰到極處了,自贊毀他,我這個法門好,別的法門比不上,我叫大家修我這個法門,排斥別的,這個錯誤。勸大家修學我這個法門可以,不能排斥別人。世尊已經給我們做出樣子,《華嚴經》上最後的五十三參不就是這個意思嗎?五十三位善知識就是五十三個派別,但是這些派別還算不錯,是衰,沒有衰到極處,為什麼?每個派別自己謙虛,贊歎別人。《華嚴經》最後一招,說這個意思,這個意思重大!
淨土大經解演義·科注及精華節錄(添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