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勞則思,思則善心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一個人在勞動的時候,他就會去思考,我怎麼把工作做得更好,我怎麼把人與人的關系處好,怎麼團結大家,把事做好,“勞則思”。“思則善心生”,他愈去思考,很多事情都考慮得愈周到。人都沒有什麼承擔,都不負什麼責任,他見識不會增長,專門會挑人家毛病,只會坐在一邊,在那裡放馬後炮,批評。

為什麼?人真正常常付出了,他就知道其實做事不容易,“事非經過不知難”。所以常常思考、常常勞動的人,他能體恤別人的付出,體恤別人的難處,所以叫習勞知感恩。他邊做,那個感同身受的心就提起來了:啊呀,我媽以前真不容易呀!他到廚房去幫忙,他以後吃每一餐,他就感激廚房的這些工作同仁。他去掃過廁所,他以後用廁所,他就會想到,背後都是這麼多人的付出。所以“勞則思”。講半天,不如做做看,是不?

我自己曾經有一段時間種菜,自己真的去耕耘,我記得我還種了紅蘿卜,種了好幾個禮拜,終於成熟了。結果,那個紅蘿卜拔起來,我朋友:來來來,我嘗一嘗。然後,沒有用農藥、沒有用化肥的蘿卜,長得不會很大,小小的,結果他說我嘗嘗看,喀喀喀,差不多四口就不見了。我種了好幾個禮拜,他幾口就沒了。包含種的那些空心菜,一上桌,本來空心菜這麼一大把,變成這麼一小撮,然後不到一分鐘,每個人夾一口,全夾完了。自己真的這樣付出一段時間,以後自己吃菜、吃任何東西,都很感謝,一粒米都不可能給它浪費。那種感受,都是從勞動當中,很自然形成的。

所以我們教孩子,還是要注重實踐,讓他真正去做過,他就有感覺。不然,我們曾經帶一群小朋友,差不多幼兒園年紀,他們住在大都市裡,結果把他們帶到鄉間,剛好正是要插秧的時候,那是水稻。小朋友看到那個水稻就在那裡討論:走下去會不會死掉?因為他也不知道那個水底下有多深。然後旁邊人跟他講:不會啦,那個底下有水泥。他都是自己想象的,底下哪有水泥。他連田都沒看過,但是當他自己踩下去了,他就知道什麼叫水稻,什麼叫田地。

結果那一天他們就在太陽下插秧,結果做了一整個上午,到中午回去的時候,每一個人都累得氣喘吁吁。然後老師就跟他們說,你們今天插的秧,差不多就是你們今天吃的這一碗飯。他們說,哇,累了一整個早上才這麼一碗飯。他就知道糧食來之不易了。就不會人家問他米從哪裡來的,他說從廚房來的。然後說,那廚房的米從哪裡來?從商店來的。問半天,他還不知道源頭在哪裡。

所以這一群孩子,假如隔天再讓他們讀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大家想一想,他記不記得起來?他印象會很深,他以後吃飯感覺是不一樣的。所以要讓孩子勤奮,要讓孩子能體恤別人的辛勞,一定要讓他多做一些事、多干一些活才好,他能感同身受。

所以往往一個人有成就,都可能是家裡比較窮困,從小勤奮。所以叫“建功立業者,多窮苦家之男兒;敗家亡身者,皆富貴家之子弟”。因為他從小就富貴,什麼都不干,只會挑毛病,什麼都視為理所當然,他的福就一點一滴就折光了;反而從小刻苦耐勞,成就了他設身處地的心,還有他整個生活的能力,反而有成就。所以貧窮不見得是壞事,富貴不見得是好事。所以老子說“禍福相倚”,這個很值得我們為人長輩的去思考。

 

上一篇:蔡禮旭:不疑我們就要從不懷疑自己做起
下一篇:鐘茂森:樂由中出,禮自外作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