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既然降臨在面前的不如意或災難是我過去的念頭招引來的,那麼,假如不如意之事來臨的時候,我就只有生活在痛苦之中了?”說這句話的人只明白了“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這句話的“異熟義”,還不明白這句話的“當下義”,或者說“立命義”。
什麼是“異熟義”呢?所謂“異熟”,就是人心中的念頭,在“異時、異處”以“異形”而成熟為現實。異時,是指將來某一個時候——快則今世,慢則來世乃至多世;異處,是指另外一個地方——可能是今世生活的處所,也可能是來世投生的地方;異形,是指種子般的“念頭”與果實般的“身心外境”兩者形式不同——一者只是心中的妄念,一者卻是顯現在心前實實在在的事物。“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的異熟義,是指過去、現在或未來某個時候,我們所遭遇的禍福,都是這個禍福出現以前自己心中的念頭“長成”的。
例如,我們在某個時候眼睛看到的外境上的美麗的鮮花、高大莊嚴的房屋、善良溫和的人等等,耳朵聽到的他人的鼓勵與贊美、美妙的音樂等等,鼻子嗅到的令人悅意的香氣,舌頭嘗到的所有可口的飲食,身體所接觸到的舒適的衣服、柔軟的被子、溫度適宜的水等等,這些都是自己過去的善念所感召的。如果過去自己的內心沒有生起過善念,這些令人悅意的外境根本不會被見聞覺知到,就像倉庫裡沒有糧食,就根本無法從中取出糧食一樣。
同樣,看到外境上令人嘔吐的糞便、破爛不堪的房屋、行凶作惡的人等,耳朵聽到的他人的諷刺、呵斥、謾罵等不悅意聲,乃至鼻子嗅到的、舌頭嘗到的、身體感受到的所有使人不悅意的對境,都是自己過去的惡念所招感。如果自己過去內心沒有生起過惡念,這些令人痛苦的外境也根本不可能顯現在面前,就像如果電腦硬盤上沒有某張圖片的文件,這張圖片就根本不會顯示在電腦屏幕上一樣。
什麼是“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的當下義,或者說立命義呢?雖然出現在外境上的人、物、事決定於過去的起心動念,無可逆轉,但自己當下內在的禍福——也即內心所感受到的快樂與痛苦,並不決定於外境,而是由當下的起心動念來決定。
在對“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作異熟義解釋時,其中的“禍福”是指心的對境的如意與不如意,或者說善妙與惡劣,“門”是指外境上的某個人或事物,“惟人自召”是指過去的念頭所招引;而作當下義解釋時,其中的“禍福”專指內心的痛苦與快樂,“門”則泛指外境,“惟人自召”則是指當下的念頭所招引。
例如,面對外境上的一朵花,雖是過去的善念所感召,現前自己內心如何去感受,卻取決於當下的起心動念。如果生起感恩與喜悅之念,並上供下施,內心就會感到快樂,也即獲福;但是如果生起厭惡、嫉妒、嗔恨等惡心,內心就會感到痛苦,也即得禍。
又如,別人的誹謗,雖是過去的惡念所感召,現前自心如何體驗別人的誹謗,卻取決於當下自己內心的心念。如果生起“別人在幫助我”的思想,內心就會喜悅,並會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使自己內心得到提升;但如果生起“他在與我作對”的想法,內心就會怨恨與痛苦,這樣不但自己內心得不到進步,而且還會引發與他人的爭斗。
所以,“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的當下義可以解釋成:內心的痛苦與快樂,不是從外境來到自己心中的,而是從自己看待外境的想法與態度來到自己心中的。
對外境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有什麼樣的人生體驗,我們內心“當下的思想”與“當下的人生體驗”這兩者之間沒有時間的間隔,沒有處所的遷移,也沒有形式上的差異,也即兩者既不是“異時、異處”,也不是“異形”,在當下一味一體,因此將對“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的這種解釋被稱為“當下義”。
因為當下的念頭,具備“再造當下生命體驗並塑造未來”的能力,可以將自己當下的苦樂感受與未來的人生遭遇,從過去的念頭所定義的外境中掙脫出來,所以將對“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的這種解釋也稱為“立命義”。“立命”就是重新定義、創立自己的生命體驗。
對“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的當下義,或者說立命義,反復進行思惟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以教誡我們要時時把握當下的起心動念。對於富貴成功者來說,可以警示他們不要因為外境的善妙而傲慢,因為,外境雖然善妙,但如果內心的起心動念不善妙,自己當下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對於貧賤失敗者來說,可以教導他們不要因為外境的惡劣而氣餒,因為,外境雖然惡劣,但如果內心的起心動念不惡劣,自己當下的內心仍然是一個成功者;對於平凡者來說,可以提醒他們,生命的體驗是否平凡或精彩,並不決定於外境,而是決定於自心看待外境的態度與思想。
凡夫人都以為,只要有了外在的金錢、財富、美食、眷屬等,人生就獲得了成功,這其實是非常膚淺的觀點,因為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人實際上是通過自己的思想和心態在與外境共處並受用外境的。如果思想與心態錯了,即便外境很善妙,內心也體驗不到安樂;如果思想與心態對了,即便外境不是很善妙,內心也能得到安樂。所以,擁有美妙的外境不是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是自心面對當下的外境生起了正確的思想與心態,這些正確的思想與心態,不僅可以使自己當下安樂,而且還可以使自己未來也安樂。
人們都以為“吃進腹中的食物就是為我所用的食物了”,這其實是一種謬見。山珍海味,即便吃進腹中,如果腸胃不能吸收,也不能為我所用,只是從腹中過一下而已,甚至會對身體造成損害;粗茶淡飯,即便吃的時候味道不是很好,如果能被腸胃吸收,也會成為身體的營養。同樣的道理,一種美妙的外境顯現在面前,只有思想與心態對了,心才能真正享用到;如果思想與心態錯誤,心就享用不到,甚至會受折磨;一種看似粗劣的外境,只要思想與心態對了,心也能從中體驗到快樂。
《太甲》中說:“天作孽,猶可違;人作孽,不可活。”這裡,“天作孽”是指因過去的起心動念不善巧而招感了現在的不悅意的外境;“猶可活”的意思是,如果面對不悅意的外境能防護好自己的起心動念,則這些不悅意的外境未必能傷害到自己的內心;“人作孽,不可活”的意思是,如果面對不悅意的外境而生起了錯誤的起心動念,則外境對自心的傷害就無可挽回了。例如,由於過去起了惡念而誹謗他人,以致招感了現在有人誹謗自己,這是“天作孽”;但如果自己坦然面對,並為過去的無知而深生忏悔,則這些誹謗之語雖然出現在了面前,但並不會對自心造成本質性的傷害,這叫“猶可違”;但是,如果自心認為自己很無辜,對誹謗之人怨恨不已,傷心難過,那麼這就是“自作孽”,此時內心真的就受到傷害了,這叫“不可活”。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的義理極其深奧,我們要對其“異熟義”與“當下立命義”這兩層義理反復認真地進行觀察與思惟。面對不如意的逆境,理解了“異熟義”,就不會怨天尤人,將過失推诿在他人頭上;理解了“當下立命義”,就不會自覺矮人一等,頹廢沮喪,自暴自棄,而會把握當下的起心動念,重新再來。面對如意的順境,理解了“當下立命義”,就不會心生傲慢,趾高氣昂,不可一世,讓自心步入邪道;理解了“異熟義”,就會面向未來,再接再厲,時時審視與調整內心,讓當下的起心動念止於至善,再創更美好的未來。
摘自《太上感應篇淺釋》(明如居士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