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鐘茂森:《太上老君說百病崇百藥》學習心得 第6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大家下午好!我們繼續來學習「太上老君說百病崇百藥」,請看講義第七行的最後一句,第二十八句:

  喜說人過是一病。】

  老子說百病,我們現在看到這已經超過四分之一,所學過的這些條目一看都是講我們的心病,只要犯了心病,身難免也會有病,所以我們學習重要的是檢點、對照一下自己有沒有這種病。第二十八句所說的『喜說人過』,就是喜歡議論別人的過錯,這個也是很多人的通病。《弟子規》上講,「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閒管」。這就是告誡我們不要議論別人的短長,人家有什麼過錯是人家的事情,我們如果議論了,就是在搞是非。說短長,張家長、李家短,這就是講是非。要知道「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講人家過錯的時候,講人家是非,實際上自己就成了是非人。所以君子不會去議論別人的過失,甚至看到別人有過失,都不放在心上。如果是真正好朋友,有交情的,也知道對方是一個喜歡接受批評意見的人、能夠勇於改過的人,這樣我們應該私下裡給他勸谏,但是絕對不能夠在公共的場合上,或者對外人去講某人的過錯,那不是勸谏,很可能就因此而結怨了。

  往往我們講別人的過失,「隨風讪笑」,講的時候很痛快,可是這三寸之舌就不知不覺當中結下了無窮的怨恨。古人有一句話講,「利刀割體痕易合,惡口傷人恨難消」,這比喻很形象,你拿刀捅別人一下,傷痕還是能夠合起來;可是惡口傷人,講人家的過錯,特別是在別人背後講讓別人知道了,心中的怨恨是很難消除,可能對方懷恨在心,這一輩子都忘不了,甚至是生生世世都忘不了。所以古德有一首詩勸化我們,「莫說他人短與長,說來說去自招殃,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安身第一方」。所以我們修行從哪修起?就是從不說人過失開始。你看《無量壽經》裡面,阿彌陀佛在因地上示現法藏比丘,他怎麼修行?第一個,「善護口業,不譏他過」;第二,「善護身業,不失律儀」;第三,「善護意業,清淨無染」。一般我們講身、口、意三業,身業放在第一個,可是《無量壽經》把口業放在第一,可見得這口業重要,它最容易犯,而造的罪業也是最多,造最多罪業的就是譏諷他人、喜說他過。所以,要善護我們的口業,從不譏他過、不要講別人過錯開始。不僅口上不說,連心裡都不想,這叫善護意業,清淨無染。什麼叫染?看到別人有錯,這是拿別人的錯放在心裡頭,把自己的內心就污染了。本來自己的內心是純淨純善的,偏偏把人家的垃圾拿過來堆在自己的心裡,把自己純淨純善的心變成一個垃圾桶專門裝人家的過失,何苦來,這不很愚癡嗎!

  所以修行第一方,沒別的,就是「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連看都不看。這個「不見」不是說我真的看不見,別人有過錯我都不知道他是犯過錯。真的不知道,叫愚癡顛倒;看是看見了,看得很清楚,明知道他是過錯,但是我就不放在心上,看了之後轉眼就沒了,不落印象。看一切人都是善人,絕不看人家的過錯,人家即使做了九百九十九樁錯事,只做了一樁好事,我就看那個好事,不去計較他所犯的過失,這是真修行人。

  在宋朝有一位名臣叫韓琦,這個人就很善於積德。當他在做宰相的時候,經常要看文件,凡是看到文件當中有人寫這些攻擊別人的東西,立刻就把它封起來,不讓別人看到,不傳是非,這無形中積了很多的陰德。古德教我們要隱惡揚善,對於別人的惡,我們要幫他隱,就好像對待父母一樣,父母有過失,我們要善於幫父母隱過;別人的好處、善法,我們應該大力的去宣揚,隱惡揚善。所以,對待一切人的心就跟對待父母是一樣的,「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父母有什麼罪愆(就是過錯),我們要幫他蓋住。孔子講的,「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論語》上面就曾經有人問過孔子,那個人問,我家鄉有這樣的人,他家裡父親偷了別人鄰居家的羊,「其父攘羊」,攘就是去拿,羊跑到他家裡去了,他父親一看這羊很好,把它就留下來了,攘羊。結果其子告之,去告發他。那個人說這是很正直,大義滅親,父親偷人家的羊,兒子去告。結果孔子聽了之後不以為然,說我們家鄉的人,那個正直跟你們不一樣,我們這裡的直是怎麼叫直?「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父親給兒子隱瞞,兒子給父親隱瞞,不互相告發,這就是正直。

  為什麼?因為第一個,正直是性德,必須要符合道,倫常大道父子是第一。如果父子之間關系都成了對立,倫常都被破壞了,還有什麼正直可言?第二,兒子去告發父親以顯示自己是正直,這個心態不好,不孝。兒子應該怎麼做?如果真正孝順的兒子,「子為父隱」,這羊是父親偷了,不能告發,是不是一起參與偷盜?也不是。應該怎麼樣?拿著這個羊去失主那承認錯誤,「這是你的羊,跑到我家了,我一時糊塗起了歹念,想把你的羊留在我家,是我的錯,現在把它歸回給你」。把罪拉到自己身上,給父親開脫,這叫孝。父親知道這個情形,他就會生慚愧心,就能改過自新,這就是兒子幫助父親覺悟,這多圓滿,這叫正直。所以我們對父母有如是的心,古人講「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都沒有錯,都是自己錯,我沒有做好樣子,沒有用我的德行感化父母,所以這是我的錯,沒有不是的父母。你用這個心對待一切眾生,這天下就無不是的眾生,天下就沒有錯的人了,誰有錯?就自己有錯。湯王見七年大旱滴雨不下,官員就建議說,這上天可能因為百姓有罪,所以降禍於天下,應該拿活人做犧牲去祭祀上蒼。湯王說,「不行,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我的罪,怎麼能夠讓百姓去受苦?我不能夠連帶百姓,要做犧牲我去做」。於是就真的讓手下堆起柴火,自己坐在柴火之上令人點火。這命令一下,說時遲,那時快,天就降下大雨,這是至誠感通。湯王眼中有沒有不是的百姓?沒有,「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在自己身上,這是真正的聖人。能夠把這個聖人之道做出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你也能夠成為聖人。而用這樣的一種德行來感化天下,這叫德治,《論語》裡面講的「為政以德」。

  治國也是如此,治國也應該隱惡揚善。現在對於治國方面有能力的是兩種人,一種是領導人,第二種是媒體。媒體的力量真的現在不亞於領導人,所謂是「無冕皇帝」,有什麼事它這一暴露,領導就下不了台。媒體又怎麼樣治國?還是這四個字,隱惡揚善,將百姓引導到正路上。所以報導,現在我們看到這些報紙、這些新聞,一打開全是那些殺盜YIN妄,那些罪惡,好像這個社會已經亂得不得了,其實是不是這麼亂?還未必,被這媒體報導得很亂,大家就真認為它是亂了。一切法心想生,大家都認為它是亂了,真的就亂了。

  我在兩年前代表師父老人家參加了在印尼舉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個會議,規格很高,會議的主題就是探討「媒體如何來促進世界和平」,我代表師父在會上做了個發言。我們這個題目就叫「讓媒體做和平的天使」,這是媒體的使命。會上有一個從伊拉克來的人,伊拉克那時候還在打仗,來了之後他在會上發言說,其實伊拉克的情形並不像媒體所說的這麼可怕,那個社會並沒有那麼不安,但是媒體所報導的總是一會兒什麼自殺式的爆炸事件,一會兒又是什麼恐怖主義這些的活動,好像伊拉克就是民不聊生。當然伊拉克在戰爭當中肯定是不好,肯定是有這些事情,但還不至於媒體所說的這麼壞。他用這個為例子,說明什麼?媒體的導向十分重要。和平,有時候就是你常常說、常常說就能說出來的;不安,也是你常常說、常常說也說出來了,人心惶惶,都是你說一句、我說一句,媒體導向出現的。

  所以為什麼不報導好的內容?你要常常報導好的內容,譬如說某一個孝子能夠為他的父親,父親植物人,病臥在床二十六年,他在床前照顧,這多好的事情;如果報導某人幾十年如一日獻血,真有這樣的人,來我們這此地講過課的,所獻的血總量等於十三個成人身上所流的所有血液的總量,一個人所獻的血量。你看,這不都是好事!多往這上面報導,大家看到這社會真美好,我要不干好事不好意思,對不對?如果是看到這個人,兒子殺了父親,我殺個兄弟算什麼!他偷稅漏稅一千萬,我才偷稅漏稅一百萬,算個什麼!你看,人比人就往惡的方向推進了,這是「喜說人過」。如果是在媒體上也喜說人過,這社會一定就亂了。不過我們看到,中國的媒體比外國媒體要好,相對來講報導丑陋面要少,報導正面的要多。我們看到就是今年十月,上個月十六號是重陽節,有一個人民網的消息,說在長沙岳麓山一百名孝子背著他們的父母登山,這是孝親的活動,讓父母非常高興。他們說,自己兒時父母背著自己上山,現在我們長大了,我們也要背著父母上山。你看這就是推廣孝道的報導,「教民親愛,莫善於孝」,你要推廣和諧社會,讓人們都相親相愛,最好的從孝道開始宣揚,媒體的力量很重要。

  我們師父曾經到過印尼會見他們的國家領導人,第一次去拜訪是印尼的副總統邀請,當時我也有幸跟隨參加。一下飛機,是國賓待遇,走特別通道,坐上總統府派來的車,前面警車開道,一直把我們送到了總統府見副總統先生。副總統禮賢下士,向我們師父上人請教,他請教兩個問題,第一個,我們印尼從一九九八年以來(這是當時金融危機之後),經濟一直不景氣,如何能夠使我們的經濟繁榮起來?第二個問題,我們的社會一直不安,一九九八年有一次排華的暴亂,結果社會一直動蕩,到現在還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理,如何能讓社會安定?我們師父就告訴他,你這兩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主要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次要問題。你這社會安定了,你的經濟自然繁榮,投資者有投資信心,他就來投資,能吸引外資,經濟就繁榮起來了;你的社會不安,你這經濟不可能繁榮。副總統又問,怎麼樣能夠社會安定?我們師父講,很簡單,印尼是千島之國,最重要的辦教育,《禮記.學記》上講,「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印尼這是伊斯蘭教為主的國家,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都是回教徒,分散在六千多個島嶼上,當然你要辦學,辦學校這不容易,可是你可以用媒體,用國家電視台、國家電台向全國廣播。播放什麼?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不用別的,就用伊斯蘭教裡頭,《古蘭經》經典的教訓,這裡頭就有很多倫理、道德、因果,請真正有道德、有學問的老師每天就在電台上講課。不到一年這社會就能安定下來,人心就轉善了,三年這社會就能繁榮。就像孔子當年,他在《論語》也是這麼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就是說你要用我,就用我的理念去治國,期月而已,期月是到了明年的這個月,就是一周年,你這個社會就安定;三年有成,三年社會就繁榮。

  事隔二千五百年之後,我們師父也是周游列國,正如孔子當年周游列國一樣,不過當時他是坐馬車,我們師父現在坐飛機了,對印尼的總統也是說這個話。很可惜,這個到現在還沒實現,沒有用,正如孔子當年也是跑了這麼多國家,沒有人用孔子一樣。真正用他,三年必定社會繁榮,就用媒體的力量。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有這樣的一個福報,在某個地方做一個試點,就像我們師父老人家當年,在家鄉廬江湯池鎮用《弟子規》做傳統文化教育這樣的實驗,三年不到大成就,成功了,那時還沒有靠媒體,靠文化教育中心的老師們下鄉入戶去教學。我們師父對印尼總統所說的這個話還沒有經過試點,如果真有這個試點,成功了,也是一個很好的證明,人民是很好教的,就看你怎麼去教。這是從「喜說人過」說起來。真正把這個道理運用到各行各業,乃至治國、平天下,這個道理都管用。我們再看下面第二十九條:

  以富驕人是一病。】

  這講因為自己富有而歧視、看不起別人,驕傲自大、蔑視別人,這也是個大病。《尚書》上講,謙受益,滿招損,一個人有謙德,他是無往而不利。凡是有傲慢心,一定會招損,這種損,第一個他德損了,損了德之後肯定也損福,福也損了,損到最後就沒有了。我記得我父親跟我講過他親眼看到的故事。他小的時候在廣州郊區蘿崗,那個地方是農村,現在都城市化了,那時候是很貧窮的。剛剛解放的時候,村裡有一個地主,家裡富有,別的人都窮得吃不上飯(我父親小時候家裡就很窮),結果這地主家裡富有,他富有又不能布施,而且他家裡養了一個纨褲子弟,小地主簡直是窮凶極惡,他寧願把臘腸扔到湖裡喂魚,都不肯施捨窮人。古人講,「一家飽暖千家怨」,這好景不長,後來土地改革斗地主,村裡要斗地主,應該找哪家斗還用說嗎?群起而攻之,就斗那家,給他抄了家,最後小地主流落街頭做了乞丐,餓死街頭。你看看,『以富驕人』,這個下場就是這樣。

  要知道這富貴是我們過去生中所修來的福報,不是永恆的,是會用盡的,就好像咱們銀行裡的存款一樣,看你怎麼用。你使勁用使勁用,浪費奢侈,最後很快就用完,就苦了;你節省著用,你能夠留得多一些,用得長久一些;如果你用這存款還去投資,還有回報,你就用之不竭。什麼叫投資回報?你去布施,你愈布施將來得到的愈多,財布施得財富,看到別人有需要,你去布施,這個就是不斷的增長你命中的財富,千萬不可以富驕人。看到別人吃不上飯,不肯去布施,等自己吃不上飯的時候,別人也不會給我們布施,所謂「天道好還」。孔子曾經在《論語》中說過這麼兩句話,「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貧窮的人能夠沒有怨恨,這很難。你說我父親村裡的人,很多人都貧窮,看到這個地主這德性,你說能不怨恨嗎?這很難,很難不怨恨!相對容易點的就是富而無驕,假如他能夠多布施、多廣結善緣,貧窮的人也沒有怨,真正到他有什麼不測的時候,他也能保住家業。

  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第一大財主,這個財主姓牟,「山東牟氏莊園」。這家了不得,三百五十六年,十代人都是興旺。一般我們講是富不過三代,老子辛苦創業,到了兒子就享受,到了孫子就奢侈糜爛,最後就敗家,富不過三代。這家了不起,富了十代,創了歷史記錄,從明朝末年一直到建國之前,三百五十六年都能夠不衰。他的莊園擁有十八萬畝的土地,簡直是個小王國。這一家主人樂善好施,常年施捨飯食。我們知道清末那段時間的戰爭很多,人民百姓也是處於水火之中,這家人慈悲心很重,天天三頓飯去布施,一年布施糧食就是一百萬斤,這五代人就布施糧食過一億斤!凡是有人有需要,他就立刻幫助,所以他家裡這麼有錢。他沒有圍牆,也不用保镖,為什麼?全社會的人,當地人都給他做保镖,強盜也不搶他家,盜亦有道,你家有仁義,強盜也不會搶你,強盜搶那些為富不仁的,所以他家能夠保全得很好。家中的子弟都讀聖賢書,都嚴格的要求絕不能奢侈浪費,勤儉持家,所以這前十代人沒出過一個纨褲子弟,教育的效果。什麼教育?就用咱們傳統文化的教育,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

  在《感應篇匯編》上有一個這樣的故事,說楊溪有一個富翁,這個富翁品性貪鄙,貪婪、卑鄙,很吝啬,不肯布施,積財萬貫,一毛不拔。當時有一個朋友叫陳棟塘就勸他,說積財不散,必有奇禍。《大學》裡講,財要去散,散財,財散則民聚,財聚則民散。你能夠散財,民心就歸攏你,就向著你;你要是不肯散財,你就失掉了民心,失民心也就是失了天道,這個禍患就難免了。為什麼不去做點布施的善事,好為你家子孫長遠之計?結果這個富翁不聽、不肯接受。於是過了二、三年,他這個朋友陳棟塘就跟別人講,這個人看來禍患已經到來了。為什麼?看他過去只是貪吝卑鄙,可是現在看他是日益的驕橫,放肆得一點羞恥心都沒有了,而且很刻薄,為所欲為,從這個相上一看,禍患就要臨頭了。果然沒過多久,有一伙賊人到他家裡劫持,就把他給殺了,當然這財產也就洗劫一空。所以,但凡禍福要來臨之前,總有個徵兆,不需要看人的相貌、看人的八字,不需要,就看人的舉止行為。一個人如果是驕慢、刻薄,你就能斷定他的禍患不遠;一個人能夠謙虛謹慎、樂善好施、助人為樂,你就知道他的福就要來了。

  《了凡四訓》上就講,大凡有人考中科舉之前,必定是謙光動人,謙虛、謹慎,你就從這就能夠預卜他一定會大發;凡是驕橫的人,氣質一起來,你知道他一定是敗落,自然之理。月虧的時候就向滿發展,到了滿月就得向虧發展,月滿則虧,自然之理。所以懂得這個道理,要永遠保持謙虛,特別是自己富貴的時候,更需要生起誠惶誠恐之心,知道富是不過三代的,歷史上最長的也就是這十代人,何不好好的多積陰德以為子孫長遠之計?我們再看底下第三十句:

  以貴輕人是一病。】

  這是講因為自己的地位高,這是『貴』,就輕慢別人。這裡講的是地位高,前面是講財富多,一個富、一個貴。自恃富貴而驕慢別人,驕縱,自己這樣也是肯定招來禍患。在晉朝有一個人很有名的,叫石崇,這個人也是很有福報,受封安陽鄉侯,出任荊州刺史,統領南蠻校尉,加封鷹揚將軍,可謂是顯赫一時。可是這個人利欲薰心,權利欲很強,又貪財,在荊州做刺史的時候,曾經劫奪航海的商客,使自己一下成了豪富。自己建了一個金谷園,像宮廷一樣的住宅,豪華富麗,姬妾成群,自己的後宮一百幾十人,都是穿著五彩刺繡的錦緞,佩戴著金玉耳環,吃的這些酒食、山珍海味就不用說了。石崇當時又故意跟那些豪門貴族來交往,比試自己的富貴。曾經有一個人用饴糖洗鍋,石崇就用蠟燭做為柴來燒飯,很浪費;有人用紫色的綢緞來做帳幕,四十裡長,石崇就用錦布做帳幕,五十裡長,跟人比試這個。就跟我們現在有一些富商,人家開的是奔馳,我開的是寶馬;人家坐頭等艙,我有自己私家飛機,就這麼個意思。有一次晉武帝曾經賜給一個人叫王恺的,給他一棵三尺高的珊瑚樹,非常的名貴。王恺就把它請出來跟石崇炫耀,沒想到石崇就拿著鐵如意一下子把這珊瑚樹給打碎了。王恺就非常的氣憤,石崇就哈哈大笑,說這個不算什麼寶物,於是就命人取出他自己家裡的珊瑚樹,一下子帶出好幾棵,六、七棵都是高三、四尺的,當然王恺很不服氣,也不好說什麼。就是這樣,石崇跟當時的權貴攀比的時候,也就無形中結了很多怨,當然最後肯定好景不長。

  石崇有一個寵妓叫綠珠,長得是很有姿色。當時有一個人叫孫秀,也是很富貴的,對石崇的這個名妓就很愛慕,向石崇討要,石崇不給,於是孫秀懷恨在心。後來有一次就捏造是非來毀謗石崇,勸當時的趙王倫假托聖旨,要殺石崇,這個名妓綠珠就跳樓殉節了。官兵就把石崇抓起來到東市行刑,石崇心知肚明被人陷害,於是非常的感歎,就罵害他的這個孫秀說,「無恥奴才,貪圖我家的財貨,竟然使出卑鄙的手段」。旁邊跟從的這些官兵就對他說,「既然你知道這財富會害人,你何不早就把這財富施捨出去,多做點利國利民的事業,你就不至於如此!」石崇無言以對,最後他全家都被斬了。所以富貴有時候不是好事,如果有了富貴不行好事就不好了,這個結果就好像石崇,很可能就是遭滅門之災。

  這個原因都是因為傲慢之心,好勝爭強,跟人比這些富貴,這修羅種性。修羅就愛跟人家比,到最後,要知道,古德講得好,「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強梁的人就是狠心、為富不仁,不得其死,就是沒有好死;好勝之人,你跟人比試,比到最後肯定一山還有一山高,最後你就比不過人家,必受其敵,死於敵手。所以真正養謙德重要,這兩句都是教我們謙虛,愈有福報、愈在高位,愈要謙虛。

  孔子最仰慕的周公是武王的弟弟,而且當時武王早逝,武王的兒子成王年幼,周公攝政,等於是朝廷上下他一個人當令,就是位極人臣。當時周公多謙虛,這歷史上記載他是「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什麼意思?人家來找他的時候,不管是誰來找他,他一定接待。周公如果是在沐浴的時候,在洗澡、洗頭發,古人的頭發很長,有人來了,頭還沒洗完怎麼辦?把這頭發往上一卷就出來見客,客人走了繼續洗頭,洗著洗著又來一個人,再把頭發卷起來,再去見客。如是洗一次頭,見三次客,叫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是什麼?吃著飯有人來了,飯還在嘴裡嚼著的時候,馬上吐出來去見客,見完客再回來吃,又來人,又吐出來見客,一飯三吐哺。你看人家的謙虛!周公是聖人,論學問、論德行、論地位都是最高的,能做到如是。你看周朝之所以有八百年的天下,成為歷史上最長久的王朝,都是跟這些聖人當時的德行有關,祖宗陰德庇護,有百世之德者,自有百世之子孫保之。

  反過來,孔子也說過一句話,這《論語》上講的,在「泰伯篇」,「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就是我們即使有像周公那樣的才華,周公不簡單,他給周朝定下禮樂制度,《周禮》就是他作的,這樣的才華是治國、平天下的才華。你有這樣的才華,但是有兩條,「使驕且吝」,有驕傲、有吝啬,其余則不足觀也已,這人就不用看了,再好也好不到哪去。可見得人一傲慢,他就夠嗆,就不行了;只有謙虛的人,他的容量大,虛懷若谷。他容量得大,他的才才高,他的德才厚。一驕傲,德就不夠高,德不高,才也不會好到哪去,他的學問就不是實學,虛的;再加上吝啬,吝啬就是前面那條,以富驕人是吝啬、以貴輕人是驕傲,使驕且吝,其余則不足觀也已。

  所以,特別是在高位之人,不一定在高位,你可能是一個小領導,你要做成好事都需要有人幫手,事情不能總一個人做。別人為什麼能幫你?還是你有德行,才能招感有才華的人、有能力的人,這種德行最重要的是禮賢下士。你看劉備並沒有什麼才華,論武功比不上張飛、關羽、趙子龍,論謀略比不上諸葛亮,但這些人統統都死心塌地為他賣命,為什麼?就是劉備能禮賢下士,絕不以貴驕人。他去找諸葛亮是三顧茅廬,多重視人才,哪有一點輕慢的意思?所以一個人有沒有人才來幫你,不是看你能不能遇到人才,是看你自己有沒有這種德行。沒有這樣的德行,遇到人才也沒用,即使來了他也會走;有這種德行,暫時遇不到,慢慢他也會來。所以看到歷史上那些真正有作為的君主,確實都有禮賢下士這樣的一個品格。

  再給大家講一個這樣的故事,春秋時代,這是周朝末年,齊國,歷史上齊國發生了政變,當時國君是齊襄公,齊襄公此人無道,無道之人統治的國家必會有動亂。當時他的兩個弟弟,一個是公子小白,一個是公子糾,這兩人是同父異母的兄弟,鮑叔牙當時是輔佐小白,看到齊國國君無道,就勸小白趕緊出奔到莒國去。果不其然,襄公後來被他自己的從弟無知給殺害了。弑君而自立,做臣子的大不忠,殺了自己的國君,自己立為君主。當時國家一亂,當然齊襄公死了,他的兩個弟弟就得趕緊跑,要不然也會被人殺掉。當時管仲和召忽二人輔佐公子糾就逃到了魯國,因為公子糾的母親是魯國人。所以這兩個弟弟,一個是小白,逃到了莒國,一個是公子糾,逃到了魯國。

  又說回齊國弑君的臣子是大逆不道,肯定是天怒人怨,最後另外一個齊國的大夫叫雍廪就把這個人殺了,結果齊國沒有君主了,怎麼辦?趕緊把齊襄公的兩個弟弟召回來,看誰當君主。誰來當?誰先到誰當,先到先得。這下兩兄弟就爭起來了,一個在魯國,一個在莒國,兩個人都想著趕緊跑回齊國,誰先到誰當國君。當時管仲給公子糾出了個計謀,魯國出兵護佑公子糾回齊國,管仲帶一隊兵馬去攔截公子小白,不讓小白回齊國,以保公子糾能夠順利回到齊國當國君。結果路上確實攔截成功,管仲遇到公子小白,彎弓搭箭一箭射過去,結果射中了小白的帶子,小白就躺在地上裝死。管仲一看把他射死了,就以為大功告成,興高采烈的班師回去了,於是公子糾也就慢慢的走。沒對手了,肯定國君是自己做,結果這樣磨磨蹭蹭緩行,緩緩走到齊國,竟然發現公子小白已搶先回到齊國當了國君。見到魯軍護佑公子糾回來,小白就派軍隊出去迎戰,齊國還是大國,兵強馬壯,把魯軍給打敗了,公子糾跟管仲、召忽就逃回魯國。

  當時公子小白就寫封信給魯國國君,要求魯國把公子糾殺掉,把管仲、召忽押送回國治罪。當時魯國不敢得罪齊國,齊國是大國,於是真的就把公子糾殺了,召忽就為公子糾效忠,自刎而死,殉節了,管仲就被押送回齊國。當時公子小白已經是齊桓公了,就想把管仲殺掉,曾經一箭差點把我射死,這不共戴天之仇!結果鮑叔牙就規勸他,說管仲,此人是一位賢才,你要能好好重用他,可以讓你稱霸天下。這齊桓公肚量確實很大,聽到這個話於是就接受了,不僅沒有治管仲的罪,反而重用管仲。管仲也感齊桓公知遇之恩,所以一心一意輔佐齊桓公。最後真正實現「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做了當時諸侯的霸主。從此事我們可以看到,齊桓公了不起的地方,不計前嫌,他不記仇,更不會因為管仲此人是階下囚而看不起他,反而重用他,所以得到了這種福報。

  有人可能會問,公子糾兩個臣子,一個召忽、一個管仲,他的主人死了,召忽能夠殉節,管仲為什麼不殉節?管仲是不是不仁不義,反而替他的敵方、對頭來賣命?這話真有人問,還不是咱們問,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孔老夫子的學生子路就曾經問這個問題。《論語》上講,「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就是齊桓公殺了公子糾,這他同父異母的哥哥,「召忽死之」,召忽為他殉節了,「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路就問,是不是管仲不仁?一般凡人都會有這樣的一種觀點。結果你看孔老夫子怎麼回答,「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孔老夫子的見地不是一般凡夫見地,聖人真的就不同,他所看的不是只看一個小國而已,不是看到一君而已,他看的是一天下。所以他說桓公(就是齊桓公,原來是公子小白)九合諸侯,多次會合諸侯,等於是一匡天下,正天下。不以兵車,就是不用打仗,靠兵車、靠軍事力量來統一諸侯沒啥了不起,用德行、用政治能夠匡正天下,這是管仲之力,管仲出的力,這是管仲的賢能,管仲是齊國的宰相。

  管仲能夠忍住不死,而能夠實現他幫助天下的抱負,「如其仁,如其仁」,其這是指召忽,像召忽一樣的仁,實際上這種人比召忽還要仁。為什麼?召忽固然難能可貴,是一位忠義之士,但是沒有達到仁,只是忠而已。仁可是比忠的境界更高,仁是見一天下人都是如同自己一樣,所以把自己放下,為天下萬民造福,這叫仁。管仲能夠行這樣的大義,所以夫子贊他仁。齊桓公,我們說這人真有福氣,遇到管仲,「如果我遇到管仲,說不定我也有像齊桓公這樣的能耐」。你這樣說,未必,為什麼?如果真正你遇到了殺害自己的仇人,你能不能夠像齊桓公那樣肚量大,不僅寬恕他,而且重用他?這個念頭實際上也是忘我。所以自己有什麼樣的肚量和德性,自然招感什麼樣的人。我們再看底下一句,第三十一句:

  以貧妒富是一病。】

  這個話是講因為自己貧窮而嫉妒富有的人,這妒忌心就是大病。剛才我們講到孔子講過的,「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這前面我們說的,「以富驕人是一病」,富而無驕,這個稍微容易一些;這裡講的『以貧妒富』,這反過來,做到貧而無怨這就難了,比那個境界要高了。其實說難也不難,難在哪?難在沒有明白道理,就很難;你要真明白道理了,就不難。你想想,人的貧富、福報都是過去生中修積而得到的果報。過去修德行善,自然托生這人家也都是祖上有德、有陰功,你就感召一個好八字,出生以後你就有富貴。反之,貧賤也是如此,全是過去生中造什麼因,這一生得什麼果。如果自己貧窮,就嫉妒那個富有的人,甚至希望別人趕緊破散掉,這一種居心不善,不僅不能幫助我們得到富貴,反而幫助我們得到更大的災禍。

  所以要怎麼樣去想?應該用三種觀想,第一種,你要看到那個人富有,是他前生做過布施,帶著福來的,所以他富有,我們應該向他學習布施。你看比爾.蓋茨,世界首富、微軟的老板,他這麼富有肯定是前生布施的。前生能夠這樣布施,這生他也願意布施,他還說自己一生的財產百分之九十多全部拿去布施,給自己兒女留下的只是一點點,甚至還號召全天下的富翁都發願將自己一半的財產拿出來布施、做慈善,這就不簡單!這一生喜歡布施,是他前生的習氣,前生就是愛布施,肯定前生比這一生做得還好,所以他這一生富有,做了世界首富。你應該向他學習布施,你想富有你就多布施,你將來也能像他這樣成為世界首富。而且你現在做比他做的效果會更好,為什麼?你現在沒他富有,可是你要拿出很多來布施,你的這個效果會超過他。這布施得到果報不是看你的絕對值,不是看你拿多少錢,而是看你拿多大比例的財富。

  在《了凡四訓》上就講了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個貧女窮得叮當響,只有兩文錢,這她全部的家當,結果她拿了去寺院裡面布施,支持佛陀教育的事業。寺廟裡的住持是一個有通的人,大成就者,於是老和尚親自出來給她做忏悔、做回向。這後來真的福報現前了,這女孩子被皇上看中,入宮做了妃子,貴妃。她就想到今日的富貴一定是那天我布施的結果,所以打算到那個寺院裡面還願、感恩,於是就帶著千兩黃金、帶著很多的僕從浩浩蕩蕩來到這個寺院。貴妃娘娘來布施了,結果沒想到這住持老和尚沒有親自出來,就叫自己的一個小徒弟代他給她做忏悔回向。這下娘娘不高興了,徑直走到後院找到老和尚問,我昔日是一個貧女,一無所有,就布施兩文錢,您老人家給我親自做忏悔。今天我是布施千兩黃金,為什麼您只是打發個小徒弟馬虎了事?這老和尚就跟她說,昔日你布施的時候,這兩文錢可是你全部家當,施心甚真,若非老衲親自出來給你回向,不足以報德。今天你可是貴妃娘娘,千兩黃金對你不算什麼,你這施心已不如往日那麼真切,所以叫一個小和尚來做就足夠了。這個故事很有意思,所以布施不是看你絕對值多少,千兩黃金的功德還不如兩文錢的功德大!

  所以我們現在,你別看我們現在錢不多,你要全拿出來,可能還不足人家比爾.蓋茨那個末位數,但是你所得到的功德也超過他,肯定的,按比例來講的。我看到二00八年五一二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後,當時全國人民都行動起來了,大家紛紛出錢出力都來布施,當時很多富翁拿出很多的、上億的錢去布施。一個雜志出了一個很有趣的排行榜,就是做慈善的排行榜,按照金錢布施的絕對值排列,旁邊還有一個就是布施的錢對他所有財富的一個比值。我這一看最高的還不足百分之一,當然他們這布施是了不得的,我們應該贊歎,但是論功德未必是最大的。我們同時又見到新聞報導上,廣州街頭有一個殘廢的乞丐,他是靠手來走路的,腳是站不起來的。這個照片登出來,這是一個殘疾人,腳是畸形的,用手撐著地這麼爬著走到那個慈善捐助箱旁邊,把他所乞討回來的所有的錢,都是一毛一毛、一塊一塊的零錢放到功德箱裡。這個相片出來之後,非常令人感動,讓人動容。你看這乞丐所行的功德,我們知道來世肯定是個富翁,對不對?人家真的是把自己所乞討回來的錢全部拿去布施,來資助供養汶川大地震的災民。所以咱們人窮,志不能窮、德不能窮,看到別人富有,不能是嫉妒,應該要想他為什麼會富有,而我們就應該勇猛去做布施,這是第一種觀想。這一想,嫉妒心就沒有了。你看那個殘疾的乞丐,我想他不會嫉妒比爾.蓋茨,如果有人告訴他,你這樣的行為將來你可能超過比爾.蓋茨,他怎麼會有嫉妒?

  第二個觀想,你要想到,雖然過去有布施、有財富的因,這生也要有個緣才能結果,這個緣就是你現在的工作。工作都得勞心勞力、忍饑忍寒,不斷的積累才有這樣的財富。比爾.蓋茨這麼多的財富,也不是忽然之間像中六合彩似的,就搖身一變變成首富了,不是,他也是幾十年的積累,也是很不容易的。你想想這個過程也就沒什麼好嫉妒。第三個你要觀想,如果一個人富有,倘若為富不仁,聚財而不能散財,無常是很難免的。過去講是富不過三代,現在我們看恐怕富都不過一代。你看曾經做過中國首富的人,這不點名字了,現在在監獄裡蹲著。所以古人講財富為五家所有,哪五家?水災,火災,它們這一淹、一燒就沒了;還有怨賊、盜賊把他劫持了,我們現在講黑社會;還有官府,你要是犯了法,犯了刑事案件被逮起來了,你這財產沒收了;第五是敗家子,多少的財富敗家子都能給你敗蕩完。這什麼?沒有積德。你能積德,才可能免去這種災禍。所以看到人家富有,也沒有什麼可嫉妒,倘若他不積德,不能夠好好的行善樂施,你可以看到再過幾年他自己就破散了,你何必要去嫉妒他,自己去造罪業?不需要。你的心永遠是平的,看到這世間全是業因果報而已。

  所以修道無非就是讓我們的心平而已,心平就能心安。禅宗二祖慧可大師在達摩祖師下就求心安。心怎麼安?你心平才安,平安,怎麼平?知足常樂就平了。所以《中庸》上面,這是四書裡面的一本,有一段話說得好,「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君子為什麼能做到心平氣和?君子素其位而行。什麼叫素其位而行?就是安住在你本分上,你當下是什麼樣的地位,你就安心,絕不向外攀緣,不願乎其外。攀緣,心就不安了,看到外面的境界,有人富、有人貧,你心也就不平了。把心收回來,其實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君子明白這個道理,不願乎其外,全是往心內去求。

  如果你想富貴,可以,就像了凡先生一樣改造命運、積德行善,你就能夠得富貴。《了凡四訓》裡面講的就是「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講得非常深刻。一般人好好的去讀,你也能夠成為一個君子。這裡《中庸》講的君子,他的境界比了凡先生更高,了凡先生一開始還有求,他求功名、求兒女,還有這些求;君子在這求都不求,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你如果是富貴,你就安住在富貴上,有財富多行好事,多用自己的福報跟眾生分享,你有這個緣;沒有這個緣是貧賤,素貧賤行乎貧賤,求都不求。對於這位君子來說,有沒有想著說我要去改我的命運?連這個念頭都沒有,真正心安了,這個境界高於了凡,他在貧賤當中,他就行乎貧賤。就像顏回,這孔子最贊歎的學生,《論語》上孔子贊歎他,「賢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贊歎顏回真是賢人。賢在哪?就是素貧賤行乎貧賤,他吃飯連碗都沒有,箪食,箪就是拿竹子編的一個小簍,過去用陶瓷碗是很了不得的;喝水,杯子都沒有,瓢飲,拿個葫蘆瓢;居住在陋巷。別人在他的這個處境當中不堪其憂,可是顏回是不改其樂。你看這境界是不是高於了凡?這真正心安,所以他能得孔子的心法,孔子最贊歎他,他沒有妄念,心地清淨,法喜充滿,可以不改其樂。修道人要能夠入這樣的境界,可以說開悟都不遠了。

  其實富貴也好、貧賤也好,當然都能夠修道,而在這兩者之間,富貴行道難。一般來講,富貴人你讓他修道就稍微不容易,為什麼?他有享受,修道都比較苦,他就不願意修。貧賤的容易,所以你看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他皇帝都不做?他原來是太子,他拋棄了王位去做苦行僧,安住在貧賤,他能夠不改其樂。他就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生活比顏回更苦,他也不改其樂,四十九年都是這麼生活。顏回還居在陋巷,還有個小房子,釋迦牟尼佛居住在樹下,房子都沒有,這都是給我們示現的。

  實際上我們說這個話,如果只是說說,沒有去體驗,不得受用。要去體驗,怎麼體驗?你去放下。我自己就做了這樣的實驗。師父老人家勸我們看破、放下就自在了,這自在是怎麼回事?老是聽老是聽,沒感覺,為什麼?沒放下。先從哪放下?先從身外物放下。所以立志走弘法利生的道路,把我的工作放下了,所有財產都布施掉了,現在名下沒有財產,是有點自在,老師說的沒錯,孔子說的也沒錯。當時我放下工作的時候,我原來是在昆士蘭大學商學院,我那個商學院的院長還有點不理解,找我談話。他說,「別人要是做得不順利,走這條路還能理解,不像你,又獲獎,學校又破格提拔你,終身的教職,你現在還走這條路,我就不理解了。這樣,我給你一年時間,你好好考慮考慮,我給你保留職位一年。你這一年要是後悔回頭,你還能回來,一年之後就不保了」。我也很感激他老人家,他是位澳洲人,考慮這麼周到,當時我也不好一下拒絕他。那好,反正一年之後我不回來,你就自動把這職位給別人。現在你看,整整四年多了,沒有回頭,現在九牛都不能把我拉回頭。為什麼?嘗到點樂趣了,所以不改其樂。

  這個樂不是世間人所說的得到富貴、得到名利、得到生活享受樂,這個樂真正是法喜,從聖賢學習的這裡頭得到的法樂。古人講的「世味哪有法味濃」,這個味道濃,你除非沒嘗過這個味道,你就覺得那個濃;嘗了這個味道,你就不想再嘗那個味道。當然我自己做得也是很不足,只是放下了一點點,菩提道上千裡之行才是第一步。但是最關鍵你得走出這一步,走一步就有一步的受用,這一步又是你走第二步的一個動力。你感受到法喜,你就會愈有信心繼續走下去,一步一步走,不會回頭。所以真正體會到這一點,即使在貧位,絕對不會妒富,不僅不會妒富,可以說是憐憫那些富人,為什麼?富貴其實也很苦,你看那些真正的富翁都得請保镖,出門還得穿著防彈衣,車都是防彈的,他一天到晚生在惶恐當中,晚上睡覺得吃安眠藥,這真的不是假的。你看我們這睡覺不用安眠藥,一躺下去兩分鐘就睡著了;吃的也很簡單,當然比顏回好,現在不用箪食了,能用碗來吃,不錯了,足矣;有個小房子,能夠躲避風雨,足矣!

  這一生干什麼來的?就是好好的深入聖賢之教、弘揚聖賢之教,這才是真正的富有,精神上富有。那些銀行帳號裡頭,他存摺本上有很多很多零,就是那幾個零而已,我們沒那幾個零,但是其他的我們比他要快樂、幸福。我們講的這個可不是阿Q精神,你沒有別人富有,你才這樣說,不是,這個真得你自己去體會。這阿Q還是嫉妒別人,嫉妒有錢人,他自己沒那麼富有,自己還覺得自己了不起,那是阿Q精神。我們這不是,我們這你給我們都不要。現在我銀行帳號都取消了,人家給我供養的錢,我立刻轉手去供養印經,放在協會的功德箱,就是這樣,何必身上帶錢?帶一樣東西,就是一樣東西的累贅。這個真的,我們師父常講,「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怎麼說,這水溫是五十度、口感如何,怎麼跟你說?說不清楚,你聽也聽得模模糊糊,你非得喝一口才知道你說的是這個意思,冷暖自知。不喝,你沒嘗到,就不知,所以這是為什麼要放下。

  放下,先從財上放下,先從身外物放下,這個最好放,最容易,挑那最容易的開始。除了放下自己的財物以外,再第二步,放下自己的身體。放下身體不是說我這身體不要了,自殺去了,不是那意思。拿這個身體做工具,去弘法利生、去服務大眾,這是個工具,不是自己,身體絕不是自己,是個工具而已。當然你要愛護它,但是不能過分的珍愛它,就像你對這個工具一樣,工具你得愛護它,你才能用得長久,可是你也不能過度,它只是個工具,用它來幫助眾生。自己用功辦道,勇猛精進,為正法、為眾生,這是捨身。捨身之後還得捨心,第三步更高,把心也得捨,心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這統統都捨盡你就成佛了,成佛沒別的,捨到盡處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真正對聖賢境界稍稍有點契入,絕不會有嫉妒心,對名聞利養真正放下,那些東西都是障道因緣。所以君子能夠富貴、貧賤都心安,不論什麼樣的境界,保持心地清淨、一塵不染。素夷狄行乎夷狄,夷狄就是文化落後的地區,他也能成就;素患難行乎患難,有同修都很擔心,說災難來了怎麼辦?災難來了,你看素患難行乎患難,來了就來了,「既來之,則安之」,古人講的,「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沒什麼了不起的。災難來了,就兩個後果,一個是還活著,一個就是死了,對不對?活著就繼續行道,死了就往生淨土,這兩個都好。所以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不管入什麼樣的境界都能自得其樂,心安理得,理得心安。你看,這樣的境界,你的妒忌自然就沒有了。所以學聖賢之道太好了,不學聖道反而是貧窮的人,反而是患難的人、可憐的人。

  在《感應篇匯編》有這麼個故事,這講虹縣有一個人叫周義夫,這個人很富有,但是又很奢侈,品性驕恣傲慢。他有一個友人(朋友)叫孫識之,常常勸谏他,你要注意,有福得多布施,不能夠以富驕人、以貴輕人。結果周義夫聽了之後,不僅不接受,反而生氣,說你懂什麼,干預我什麼事?結果跟孫識之就結了怨。孫識之也是個小人,他就懷恨在心。後來孫識之就心裡想,好,我就看你能夠富貴多久。注意,這個心態,小人心態,他也是以貧妒富。所以有時候我們學佛的人明信因果了,看到人家不信因果,人家造作惡業,你可不要幸災樂禍,「好,我看你怎麼死法」,這個心地就不好了。孫識之他懂得因果,可是他存心就不仁厚,是刻薄了些。後來他登第了,考到進士,做了官,剛好朝廷派他擔任虹縣這個地方的官員。有一次有人就告周義夫,說他打人。結果這個被打的人後來死了,可能不是被周義夫打死的,但是就陰差陽錯,被打了之後,他在家後來就死了。結果別人告發他,孫識之正好是處理這個案件,因為他過去就跟周義夫有過節,於是他就定周義夫是謀殺之罪(這是定重了),就把他給處死了。沒過多久,幾年之後孫識之這個官員就移居到河北,沒想到有一天他家裡來了盜賊,把他家裡的人全部(連同他一起)都殺光了,所以這兩個人的下場都不好。第一個周義夫,就是前面講的以富驕人,所以他也不得其死。固然他有他的因果,他這個因果我們不必要去干涉,孫識之他就干涉人因果了,「好,你這造惡因的,我將來給你定下惡果」。

  因果不是我們能夠有這個權力給人定的,我們又不是閻王爺,閻王爺也不敢造次,人家真正懂因果,所以定罪都是按因果定的,絕對不會加重。孫識之就因為自己個人的那種嫉恨,所以把周義夫給定成死罪,定重了。這是根源,心裡的根源在於以貧妒富,還是個妒忌心,結果自己也就不得好死。所以心地一定要仁厚,不可以懷有妒忌、懷有瞋恚和刻薄,應該換過來,就像《感應篇》上講的,「見人之得,如己之得」。看到別人得到名聞利養、得到財富、得到功名、得到好事、得到贊歎,好像自己得到一樣,替他高興,這種心就厚道。如果看到別人之得,如己之失,這就麻煩了;看到別人之失還幸災樂禍,就更麻煩,災禍肯定就會來臨。

  在歷史上一個很著名的例子,剩下一點時間我給大家再講個故事,這是很有名的,戰國時代孫膑跟龐涓這兩人的故事。龐涓嫉妒孫膑,他倆都是鬼谷子的學生,跟鬼谷子學習兵法,孫膑學得好,龐涓差一些。龐涓就嫉妒孫膑,知道這天下除了孫膑以外自己沒別的對手,所以很嫉恨孫膑,表面上對孫膑又很好,像親兄弟一樣,這人老謀深算。有一次魏國在招賢才,龐涓是魏國人,於是他就辭別鬼谷子、辭別孫膑,下山應召。臨行的時候向孫膑保證說,我先到魏國就任,到時候我會推薦師兄您,我們一起將來做一番事業。於是師兄弟二人灑淚而別。龐涓就到了魏國,又是送禮又是說情,見了魏惠王,得到了魏惠王的賞識,被封為將軍。龐涓也有兩下子,所以後來跟衛國和宋國(這個衛就是保衛的衛,龐涓所在那個魏國是曹魏,曹操的那個魏)開戰打了幾次勝仗,於是龐涓一下子就很有聲望了,得到魏王的寵信。這時候龐涓就想起孫膑來了,就想到我一定要除掉這個心病,於是就寫了封信請孫膑下山。孫膑一接到自己師弟的信很高興,「這師弟真有情義,沒忘記我,他當了官馬上就邀請我去」,於是趕緊就連夜起程到了龐涓那裡。龐涓也招待他,好生招待,但是很多日都不讓他去見魏王,孫膑心裡就納悶,也不好問。結果有一天,忽然,孫膑在讀書的時候屋子裡就闖進來一群士兵,五花大綁就把孫膑給綁起來了,拖到一個地方,一個官員正在等著他,宣告聖旨說他私通齊國,要把他的腿給斬掉,就是把他的膝蓋骨給挖掉。孫膑還沒反應過來,這兩個膝蓋骨就被挖掉了,成了廢人。孫膑後來明白是龐涓使的詭計,龐涓嫉妒人。孫膑現在成了廢人,龐涓心病也就除了,知道他天下無敵手了。

  結果孫膑是計謀很高,他怎麼樣?裝瘋,天天就在那裡鬧。後來龐涓把他圈到豬圈裡頭,孫膑看到人來了,就拿著豬屎往嘴裡塞,瘋瘋癫癫的樣子,龐涓去看看他,真的瘋了,於是看守就慢慢松懈下來。後來齊國來了個使節,孫膑是齊國人,於是暗中就聯系上這個使節,把自己的身世說了,使節就暗中的把孫膑帶走了,帶回齊國投靠了當時的大將,叫田忌。田忌跟他一交談,發現這孫膑是個人才,於是給齊王舉薦。

  當時齊王正好接到一個信息,說魏國龐涓帶著八萬人馬去攻打趙國,已經把它的都城邯鄲給包圍了,非常緊急,派使節來求助於齊國。齊國就想著趕緊派軍隊去救援,孫膑說不要這樣,要救趙國最好是什麼?因為龐涓帶著精銳部隊打趙國去了,他們魏國一定空虛,所以建議齊君去打魏國,這叫「圍魏救趙」。結果田忌做大將,孫膑做軍師,帶著軍隊去打魏國。這魏國告急,龐涓一看不好,趕緊班師回朝,這趙國的圍就解了。因為是魏軍連夜趕路,回到魏國已經是精疲力盡,而齊軍是以逸代勞等著他們,結果一打就把魏軍打得個落花流水,一戰告捷。當時把龐涓給抓拿起來,孫膑就告訴他,給他個教訓,他仁厚,沒有殺他,把他放了。後來又一次的戰役,十年以後,龐涓攻打韓國,孫膑也是出了一個主意,也用「圍魏救趙」的方法,在龐涓的軍隊調回來的路上,用計謀進行圍殲。結果龐涓領著軍隊走到一個羊腸小道上,發現前面樹林樹木都被砍倒,堵了道路,這一看不好,知道中計了。趕緊要撤兵,已經來不及了,兩旁是萬箭齊發,把魏軍殺得個落花流水。龐涓正在逃命的時候,忽然看到大樹底下寫了一行字,說「龐涓死在此樹之下」,他就知道自己打不過孫膑了,最後自刎而死。所以你看看,這龐涓嫉妒孫膑,這不是嫉妒他的財富,是嫉妒他的才華,這也屬於以貧嫉富,富有。凡是有嫉妒,要知道,對人未必有損,即使有損也是損得少,可是對自己的損害就大了。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有不妥之處,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太上老君說百病崇百藥》學習心得—身心淨潔 與善相應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六集)  2010/11/2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7-036-0006

 

上一篇:佛說從聖人到餓鬼有十二種不同死法
下一篇:冬日裡的溫暖,省錢省事白菜疙瘩湯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