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五戒與十善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松贊干布時期,大臣吞彌桑布扎最初翻譯的幾部佛經中有一部名為《十善經》,主要講解佛教“十戒”(或稱“十善法”)。“十戒”的內容包括“身三”,即不殺、不盜、不YIN;“口四”、即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绮語;“意三”、即不貪、不嗔、不癡。身、口、意代表了行為、語言和思想。“十戒”源於“五戒”,而又與“五戒”側重不同。“五戒”側重於止惡,而“十戒”側重於行善。由“十戒”而來的“十善”即以不淨觀離貪欲,以慈悲觀離嗔恚,以因緣觀離愚癡,以誠實語離妄語,以和合語離兩舌,以愛語離惡口,以質直語離绮語,以救生離殺生,以布施離偷盜,以淨行離邪YIN。“五戒十善”是佛教倫理道德的基礎。以佛教的觀點,守“五戒十善”可確保投生人天善趣,免墮三途,即使今生不能解脫,來生仍可繼續修持。

  五戒是做人的准則,是完善人格的基礎。

  五戒者: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YIN  四、不妄語  五、不飲酒

  【五戒】

  (出增壹阿含經)

  <一、 不殺戒 >,謂人若於彼眾生,妄加殺害,而奪其命,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壽命短促。若不作是事,名不殺戒。

  [二、不偷盜戒],謂人若於有主物不與而竊取之,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受貧乏報。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盜戒。

  [三、不邪YIN戒],謂人若YIN泆無度,好犯他人妻妾,死墮惡道;或生人中,妻妾亦不貞良。若不作是事,名不邪YIN戒。

  [四、不妄語戒],謂人若妄造虛言,隱覆實事,诳惑眾聽,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口氣臭惡,為人所憎。若不作是事,名不妄語戒。

  [五、不飲酒戒],謂人若飲酒則縱逸狂悖,昏亂愚癡,無有智慧。若不飲者,是名不飲酒戒。

  【五戒配五常五行】

  ﹝出仁王經疏﹞

  [一、不殺配仁],慈愛好生曰仁,五行之木亦主於仁,仁則不殺,故以不殺配仁也。

  [二、不盜配智],邪正明了曰智,五行之水亦主於智,智則不盜,故以不盜配智也。

  [三、不邪YIN配義],制事合宜曰義,五行之金亦主於義,義則不邪YIN,故以不邪YIN配義也。

  [四、不妄語配信],真實不欺曰信,五行之土亦主於信,信則不妄語,故以不妄語配信也。

  [五、不飲酒配禮],處事有則曰禮,五行之火亦主於禮,禮則防於過失,故以不飲酒配禮也。

  持十善戒行者中,上品者與中品者由其功德,得生於天上,下品者能王於人中 。

  十善:  十種的善業,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不貪、不嗔、不癡。【十善】

  ﹝出法界次第﹞

  善即順理之義。謂行此十法,皆順理故。然有二種:一者止,二者行。止,則止息己惡,不惱於他;行,則修行勝德,利安一切也。

  [一、不殺生],不殺生者,謂不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殺之善。既不殺已,當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偷盜],不偷盜者,謂不竊取他人財物,即是止盜之善。既不盜已,當行布施之善也。

  [三、不邪YIN],不邪YIN者,謂不行邪YIN欲事,即是止YIN之善。既不邪YIN,當行清淨梵行之善也。

  [四、不妄語],不妄語者,謂不起虛言,诳惑他人,即是止妄語之善。既不妄語,當行實語之善也。

  [五、不兩舌],不兩舌者,謂不向兩邊,說是談非,令他斗诤,即是止兩舌之善。既不兩舌,當行和合利益之善也。

  [六、不惡口],不惡口者,謂不發粗犷惡言,罵辱他人,即是止惡口之善。既不惡口,當行柔和軟語之善也。

  [七、不绮語],不绮語者,謂不莊飾華麗之言,令人樂聞,即是止绮語之善。既不绮語,當行質直正言之善也。

  [八、不貪欲],不貪欲者,謂不貪著情欲塵境,即是止貪之善。既不貪欲,當行清淨梵行之善也。

  [九、不嗔恚],不嗔恚者,謂不生忿怒之心,嗔恨於人,即是止嗔之善。既不嗔恚,當行慈忍之善也。

  [十、不邪見],不邪見者,謂不偏邪異見,執非為是,即是止邪見之善。既不邪見,當行正信正見之善也。


 

上一篇:能生煩惱的六個因
下一篇:不張嘴、不花錢,2分鐘放生上萬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