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好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何者為惡?為惡者得何惡報?何者為善?為善者得何善報?

  無論行善或作惡,都必然會召感相應的果報。因為善惡是感,禍福是應。就像人的影子跟著人的身體一樣,形正則影正,形斜則影斜。幸福總是伴隨著行善的人而來,災難終必降臨到惡人身上。所以禍難與福運,並不是專門為哪一個人而設的,都是由個人行善或作惡自己招感來的。

  如果在心裡動著不和道義的念頭,又去做違背情理的事,這便是惡人了。

  惡人總是去殘害眾生,做了惡事不知改悔,還以為自己很能干。總在暗中設下陰謀詭計,去陷害正直善良的人。不把上級領導、父母長輩、老師的話放在心裡,對上司所指派的事,不肯認真負責,做事裝模作樣。總是喜歡作弄那些沒有見識的人,對同學朋友亦诋毀譏謗。惡人一旦得勢,必結黨營私,制造事端;對下屬施行虐政,以圖取自己的功賞。在上司面前奉承討好巴結,以達到弄權舞弊的目的。受恩不感,抱怨不休。殺人取財,傾人取位。惡人把自己造成的罪惡的責任推給別人。願人有失,毀人成功,以私廢公,竊人之能,蔽人之善,搬弄是非,挑撥離間,侵人所愛,破人婚姻。

  惡人生活奢侈腐化,隨便拋棄五谷,任意糟蹋東西,無故濫殺生靈,心生嫉妒,見他富有,願他破散。貪戀美色,男不忠良,女不柔順。欠人財物,不肯還清,卻巴望著債主早些身死,以便賴債。求人不遂,便生咒恨。落井下石,聚眾打斗,怨天尤人,呵風罵雨。用妻妾語,違父母訓。心毒貌慈,穢食喂人,短斤缺兩,貪得無厭。惡人為非作歹,暫且沒有受到懲治,便以為沒有報應,不知羞恥,不思悔改,且變本加厲。這種種的惡行罪過,若是有人犯了,天神都備錄在案,你自己已埋下了禍根。

  如果有人曾經做了惡事,心中常懷愧疚不安,只要立志從今以後改過自新,不再做任何惡事,所有善事努力奉行。這樣經過長時間的真心忏悔,罪業消盡,善心增長,長久以後必能獲得吉祥喜慶的果報。這正是所謂轉禍為福的關鍵所在。

  做人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稱為善人。

  善人不斷積功累德,所以福祿亦總是隨著善人而來;善人一身正氣,善人深得天心,所以天上的眾多神靈也都會來護衛善人。那些妖魔鬼怪見到善人也只得遠避而去。

  善人品德端正,因而能為他人樹立良好的模范,感化他人。我們平時每做一件事,都要事先想想,若是順天理和人心,則要勇猛精進去做,反之則不然。待人要忠誠,盡心盡力的做好自己本分的事。對父母要盡孝,對同輩兄弟姐妹要友愛,對長輩及兄長要敬重。丈夫必須愛護妻子,使妻子終身有靠,妻子必須敬重丈夫,成為丈夫的賢內助。遇見孤兒寡婦無所依靠的人,時常給予周濟,對老人要尊敬,對小孩要愛護。

  昆蟲雖然微小,草木雖然無情,同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值得尊重,不能隨意加於傷害。若見凶惡的人,應憐憫他的無知,當婉言勸導,使他改惡從善,以免招來凶禍之報。若見行善的人,應該隨喜贊歎,以鼓勵他人,同生向善之心。

  見人事關緊急,不勝焦慮,應設法給予周濟;見人有危難,不勝苦惱,應盡力給予救護。見他人得到好處,如同自己得到好處一樣替他歡喜。見他人失意落難,如同自己失意落難一樣為他難過。

  不可以隨便對人宣揚他人的缺點和短處,更不可以向他人誇耀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見人要做惡事時,應及時加以勸阻。見人做善事時,應給予鼓勵贊揚。大家都要得到的東西,不妨推讓給別人多得一些,自己少取一點也沒關系。受辱不怨,受寵若驚,施恩不求報。

  人只要在心中起了一個行善的念頭,善事雖然還未去做,但此一念善心已足以感動天地,所以吉神便當即跟隨著他,隨時助他成就善行。反過來,若是有人在心中起了一個惡念,惡事雖然還未去做,但由於他的惡心所感,那些凶神惡煞也就陰魂不散的跟定了他,經常騷擾他,使他日夜不得安寧。

  有人曾經做過壞事,後來自己忏悔改過,各種壞事都不再做,一切善事都奉行,久而久之,必定獲得吉祥喜慶,這就是所謂的轉禍為福。

  行善的人,能感召吉祥喜慶的福報,作惡的人,亦終逃不過禍難臨身的惡報,

  這是天理昭然的因果現象,從來不曾有差錯過。正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趕緊去多做善事吧!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祈願世界和平。

 

 

上一篇:蔡禮旭:罵你,是給你送福報
下一篇:土豆的神奇療效,你知道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