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第三屆中國演藝界十大孝子候選人事跡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三屆中國演藝界十大孝子候選人:唐國強、李丹陽、葛 優、黃 薇、林心如、呂繼宏、呂 薇、聶 遠、牛 莉、牛 群、潘長江、秦 岚、薩日娜、湯鎮宗、屠洪綱、王 姬、印小天、朱媛媛。

第三屆中國演藝界十大孝子獎獲得者:

唐國強 潘長江 湯鎮宗 薩日娜 王姬

牛莉 黃薇 李丹陽 朱媛媛 印小天


由中國倫理學會、山東電視台、天地緣酒業聯合舉辦的“天地緣杯第三屆中國演藝界十大孝子頒獎盛典” 於2009年2月6日晚在京隆重舉行。唐國強、潘長江、王姬、黃薇、牛莉、薩日娜、李丹陽、印小天、朱媛媛、湯鎮宗獲本屆十大孝子稱號。

第三屆中國演藝界十大孝子頒獎盛典視頻:http://www.wenming.cn/sng/2010-01/23/content_18710629.htm


唐國強:為盡孝心學按摩

    人物檔案:唐國強,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一級演員。主要作品:《小花》、《今夜星光燦爛》、《高山下的花環》、《四渡赤水》、《三國演義》、《雍正王朝》、《開國領袖毛澤東》、《長征》等作品。

    入選理由:在公眾眼中,他是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在家人眼中,他是位大孝子,為了盡孝,他拿出了進行藝術創作時的細膩和耐心,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感恩父母。

    人物故事: 

    唐國強的父親腳上患有嚴重風濕病。每逢外出拍戲,唐國強總會四處尋找偏方,帶回家讓父親試試。聽說按摩能緩解風濕病痛,他買來書籍自學按摩技巧,以盡孝心。

1997年秋,唐國強正在外拍攝央視大戲《雍正王朝》,父親住院的消息傳來,他立即請假坐飛機趕回老家。到達 醫院時,望著病床上插著各種輸液管的老父親,唐國強淚流滿面,他卷起父親的褲腳,拿溫毛巾輕輕擦拭父親的小腿,然後用雙手小心地推拿、撫摩、揉按,每換一個動作,都詢問父親輕重是否合適。漸漸地,老人的嘴角閃現一絲笑意……母親告訴唐國強,這是父親住院後露出的第一次笑容。

令唐國強沒有想到的是在醫院裡為父親的按摩,竟成為他對父親盡的最後一份孝心,等他再得到消息時,父親已經去世了。如今,每次回老家,唐國強都會攜妻女到父親墳前祭拜,跟父親說說話。在他的內心深處,父親的份量比泰山還重,父親是他人生的第一任導演,沒有父親的教導,自己的藝術之路將會黯淡許多。   

明星孝語:對父母盡孝道,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報答。父母希望自己的兒女事業有成,家庭和睦。我們做兒女的只要做到不要讓老人擔心,就是一種孝道。


潘長江:我的家人,我要疼你們一生

人物檔案:

    潘長江,1957年出生於黑龍江。主要作品中,《橋》、《過問》、《一張郵票》在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獲獎,《過河》MTV獲得了中國音樂電視大賽金獎。主演過的電影《絕境逢生》、《三女休夫》、《飛虎隊》、《明天我愛你》、《球迷心竅》、《宮廷斗雞》和連續劇《雨天有故事》,《八旗子弟》、《別拿豆包不當干糧》等,作品深受觀眾喜歡。

入選理由:

    他用拳拳孝心幫助父親圓銀屏之夢,用感恩的心給父母帶來歡樂。他更用言傳身教的方式傳播孝道,讓我們明白一個人擁有“孝心”更深的意義。
 
人物故事:

    1996年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上,小品《過河》讓全國的電視觀眾記住了其貌不揚的潘長江。這位個頭不高,沒有什麼偶像風范的大眾笑星,憑著樸實、幽默的表演打動了觀眾,讓人們家喻戶曉。

    潘長江出生在黑龍江東寧的一個梨園世家。父親潘林生、母親王晶平都是遼北地區著名的評劇演員。因為身高不足,父親潘林生費盡心血,全力打造兒子的文藝特長,指望他能“揚長避短”。經過多年的勤學苦練,潘長江唱、念、做、打四功俱佳,藝術之路越走越寬,名聲從地方傳向了全國,他的名字和作品為人們所熟知。

    成名後的潘長江不忘父母曾經為了他成功的藝術生涯所付出的心血。“小時候對父親的嚴厲不理解,一度還產生過怨恨,後來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和深厚愛意,對他們除了感恩還是感恩”,每當提及自己的事業,潘長江就會說沒有爹媽的養育之恩就沒有自己的今天。

    1998年,潘長江調到第二炮兵文工團工作,團裡分給他三室一廳的住房,房子一裝修完,他就立即將父母接過來住。潘長江說:“我要讓他們在北京享享福。”潘長江的岳母在去世前的13年裡一直跟著他們住在一起。“我甚至覺得一個好的家庭氛圍,能讓藝術家創作出好的作品來。當然,這觀念也許太老了,但我一直是這樣想的,這對我的人生觀和處世哲學都有很大影響。”

    潘長江的父親在晚年常常歎息錯過了演戲的黃金時代,歎息自己無法盡情的展現自己的才藝。為了讓父親的晚年生活過得充實,也為了回饋父愛,潘長江決定幫父親實現多年的銀屏之夢。2002年,潘長江的父親出演電影《今年夏天我們在一起》。為了支持父親,潘長江加盟此片助陣。
 
    在影片拍攝之前的表演培訓中,潘林生的表演常常帶有評劇演出的痕跡,潘長江總會在一邊小聲地提醒:“老爸,這不是舞台演出,動作不要過大,不要使勁!”即便一個動作連續多次不合格,潘長江仍不厭其煩地安慰父親:“老爹,慢慢來!”爺倆俨然回到了潘長江小時候學藝的情景,只是角色互換了一下。 

    2006年7月,電影《今年夏天我們在一起》在河北開拍。在開機儀式上,迎著頻頻閃亮的鎂光燈,潘林生的眼睛濕潤了,他對記者說:“是兒子的孝心促使我第一次‘觸電’,也算是圓了自己心中的藝術夢!”

    每年春節期間,潘長江都會准備一場獨特的“春節晚會”,作為春節禮物送給父母。家庭春節聯歡晚會聚集了潘家的文藝能人。潘長江身兼主持、聯絡親戚的工作,女兒潘陽則兼任策劃、燈光、化妝數職。晚會充滿溫馨的氣氛,家人的積極參與使得晚會隆重而又熱鬧,而最高興的當然是潘長江的父母了,他們用幸福的微笑感謝兒子一片孝心。

    潘長江對父母的孝心深深感染了他周圍的人。在拍攝《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2》時,女兒潘陽心疼老爸每天大量超負荷的工作,特意請來按摩師到片場為潘長江按摩腰椎和頭部。因為潘長江喜歡吃辣椒,每次在片場吃飯時,女兒都會專門買來辣椒給父親下飯。每當回憶起這些事情時,潘長江臉上總會不由得流露出欣慰和溫馨的笑容。

    潘長江不僅享譽國內,在國外也頗具知名度。一個叫岸田修次的日本影迷非常崇拜潘長江,經過各種努力見到了心中的偶像,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潘長江像兄長一樣教他一些做人的道理。聽說岸田修次不常給家裡打電話,潘長江告訴他:“中國有句俗話,‘兒行千裡母擔憂’,你不了解當母親的心情。你必須一個月給你媽媽打一次電話。” 那天在潘長江家,他讓岸田修次立刻給家裡打了電話。

    潘長江說他不會跟不孝的人交朋友。“我覺得對爹媽不孝的人,對朋友不會好的;相反,如果一個人能孝敬父母,這人無論為人還是品德上都會是一個好人。我願意從這個方面去評價和結交人。”

    潘長江曾經演唱過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曲——《兩個對我恩重如山的女人》,他唱到“疼你們一生,是我的責任;疼你們一生,是我的福份”。這首用心演唱的歌曲正是潘長江內心的寫照,讓我們看到了潘長江溫情的另一面:舞台上,他給無數觀眾帶來歡聲笑語;舞台下,他孝順父母、疼愛家人。

    這就是一個真實的潘長江。

孝心感悟:

   父母兒女親情,是人類最原始最本能最樸素的情感,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形成的基礎情感。


湯鎮宗:不離父母病榻 不捨孝道情懷

人物檔案:

    湯鎮宗,香港著名演員。出演了《雪山飛狐》、《封神榜》、《外來妹》、《火蝴蝶》、《外來妹》、《啼笑因緣》、《非常敢死隊》、《前世冤家》、《愛我就給我一個家》、《住別墅的女人》等影視劇。

推薦理由:

    為了能夠多陪陪家人,他放棄在北京的發展機會;為了照顧生病的父親,他整夜整夜守在病榻前;為了治療母親的病,他專門學習醫學知識,成了“良醫”。湯鎮宗,努力地抒寫著最偉大的孝道情懷!

人物故事:

    1991年,一部《外來妹》的電視劇風靡大陸,湯鎮宗的名字也逐漸被內地觀眾熟知。隨著演藝事業的發展,很多朋友建議他上北京拍戲,但都被湯鎮宗婉言謝絕了。他說北京離家太遠,不能很好地照顧家人,他就選擇了能常回家看看父母孩子的廣州、深圳一帶。

    湯鎮宗小時候家境不好,一大子家人都靠父親在外打工掙錢養活,懂事的湯鎮宗就會帶著弟弟妹妹給父母分擔憂愁。爺爺半身不遂,行走不方便,在父母不在家時,湯鎮宗就會攙扶爺爺,送他去醫院。行走時,他盡量套著爺爺的步子放慢腳步,生怕自己走快了,爺爺跟不上跘了腳。

    從影二十多年來,取得了眾多獎項和光環,但湯鎮宗從來都是把家庭放在第一位。父親生病住院的那年,湯鎮宗剛拍完一部戲回到香港,就被告知父親得的是癌症晚期。父親病重期間,湯鎮宗盡自己所能,找香港最好的醫生給父親看病,整夜整夜地守在病榻前。父親進食困難,每吃下東西5分鐘後必定要吐出來,站在一旁的湯鎮宗看著父親難受的樣子,哽咽著喉嚨忍住淚水,不停地用毛巾輕輕給父親擦干淨。

    父親在病床上一連躺了幾個月,在那段時間裡,湯鎮宗推掉一切外出活動,靜下心來陪著父親。“要好好地報答父母,老人還在的時候要好好地孝順,不然就會後悔的。”湯鎮宗每當回憶起父親,眼睛總是濕潤的。

    現在,湯鎮宗只要一回到香港,每天都陪在母親身邊。母親患有糖尿病,從醫院拿了藥回家自己打針。湯鎮宗擔心母親打不好,就親自給母親打針,久而久之,原本對醫學並不怎麼在行的湯鎮宗成了一名“良醫”,關於母親的病情,湯鎮宗更是了如指掌。

    湯鎮宗對孝道有自己的一番理解,他認為孝是為人處世的前提。目前,湯鎮宗的兩個女兒都在英國,他說自己擇婿的第一條件是孝順。

孝心感悟:

    父母的恩情難以報答。


薩日娜:戲中的慈母 戲外的孝女

人物檔案:

    薩日娜,蒙古族,1968年生於內蒙古,1989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獲文學學士學位,同年,分配至中華全國總工會話劇團。出演了《牛玉琴的樹》、《午夜有軌電車》、《大染房》、《錯愛一生》、《滿天星》、《母親是條河》、《闖關東》、《笑著活下去》等電視劇。

入選理由:

    熒幕上的她是親切和藹的慈母,熒幕外的她也是令人稱道的孝女。無論戲裡戲外,慈母孝女,她都將孝道兩個字演繹地如此精彩絕倫。

人物故事:

    薩日娜,一位從大草原飛出的美麗姑娘,戲中的慈母,戲外的孝女,仁孝之心猶如天邊明月,閃耀著皎潔的光輝。

一部《中國月亮》,讓26歲的薩日娜從此與“母親”結下不解之緣。之後的十多年裡,薩日娜成功地塑造了無數的母親形象,精湛的表演使億萬觀眾為之感動。

    薩日娜的父母都是演員,母親是蒙古族人,父親是回族人,能歌善舞。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賦給了她藝術成長的環境。小時候的薩日娜在一個充滿民主的家庭長大,從小就特別懂事。因為父母經常在外演出,薩日娜就給奶奶幫忙操持家務,擔負照顧妹妹的責任。“在很小的時候他們就告訴我怎樣去生活,是非常有意義的,我會把這些體悟運用到演戲當中去”,在采訪中薩日娜說。

    提及《闖關東》,薩日娜父親首先看中了劇本,覺得劇中的“文他娘”與薩日娜的奶奶性格極為相似,十分支持薩日娜主演這個角色。薩日娜說,拍這部戲時,她常常回憶起自己與祖母之間的種種細節,這讓她自然地融入到角色當中。

    在戲裡時常扮演各種角色的母親,薩日娜對“母親”這個詞語當然理解更深,尤其是自己做了母親以後,她說自己感受更加地深刻。每天都要給父母打電話,她生怕自己因事情繁多忘記了,如果哪天沒有和父母通電話,薩日娜整天就會心神不寧。

    2005年,為了更好地照顧好父母,薩日娜為父母在北京郊區某老年人社區買了一套房子。只要有時間,她都會帶上女兒去看看兩位老人。薩日娜的這種孝心也影響到了女兒,薩日娜說孝心要一代一代的傳下去,只有自己盡孝了,將來才會有孝順的兒女。

    薩日娜不僅是個孝順的女兒,也是一個孝順的兒媳。公公婆婆習慣了老家的生活,不願搬到北京來。在拍戲之余,她總會抽出時間,陪同丈夫帶上女兒回到山東煙台,在家住上一段時間。“從拍攝《大染坊》開始,公公都會把我拍的戲看好幾遍,有的甚至連台詞都會背了”,說到這裡的時候,薩日娜滿臉洋溢著無比的幸福。

    因為薩日娜在戲中一直塑造著母親的形象,以至於許多演員見到她的時候,都會直呼她“娘”。這時,薩日娜心底總感覺很溫暖,也讓她更加珍惜父母的關愛和呵護。

孝心感悟:

    愛父母,你就會擁有天下最美好的感情,會擁有最美好的愛的感受。


王姬:孝心是一條流淌的河流

人物檔案:

    王姬,1962年出生於北京,著名演員。1985年《秋天的旋律》獲文化部優秀表演獎、1994年《北京人在紐約》獲電視“金鷹獎”最佳女主角、1995年《紅粉》獲柏林電視節“銀熊獎”、1997年《雷雨》獲電視“金鷹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1998年《小井胡同》獲“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獎提名。

入選理由:

    她是一個美麗的女人,她的孝心一如她的外貌,美麗而高貴。她的母親教會她孝道,她更以自己的行動實踐著這人世間最為感人的情愫。

人物故事:

    電視屏幕上的王姬風情萬種,綽約迷人。公眾眼裡的王姬,是一位有著傳奇經歷的女人。大家為她精湛獨到的演技而神魂顛倒,為她心酸偉大的母愛而心生感動。被無數觀眾崇拜的王姬,她也有自己的偶像,那就是她的母親。

    與他人而言,王姬更能體會到一個母親的愛。為了給智力有缺陷的兒子治病,她不停地拍戲賺錢,到處尋找良方。作為一個母親,王姬已令人肅然起敬。

    1988年,王姬赴美留學,身上揣著國家發的60美金和一條手絹。那條手絹是母親在臨行前給她買的,手絹上印著一休的卡通形象,媽媽希望她像一休一樣勇敢,積極地去面對一切事情。這條手絹一直陪伴著王姬,每當孤獨的時候,她總會掏出來看看,想念大洋彼岸的父母。

    在美國留學期間,王姬過得很艱辛,自己打工掙錢。為了給父母買件像樣的禮物,她向同學借了1200美金後,買下了洗衣機、冰箱、電視機、錄音機。其中兩件送給了自己的父母,另兩件送給了未來的公婆。在給母親通電話時,她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說買“四大件”的錢是自己打工賺來的。直到現在,那台老舊的電視機依舊擺在家中,成了母女倆溫馨的回憶。

    有了兒女以後,王姬更體會到了母親的不易。每天,她都要將母親打扮得漂漂亮亮,她說母親穿得漂亮舒心,生活開心做兒女的也跟著開心。她經常會給母親買衣服,買小禮物,逗母親開心。

    王姬在戲中扮演過母親,也經常會有哭戲,她說自己演哭戲有一個取之不竭的資源。當時王姬在美國安定下來後,母親放棄國內所有福利也去了美國幫她帶孩子。後來,外婆突然離世時,母親沒有見到她最後一面。每當想起這件事的時候,王姬總是很傷心,也明白自己要盡可能多地陪在母親身邊。

    受母親的影響,王姬對孝的理解更深,這種源自長輩孝的教導,在王姬這裡得到了很好的傳承,而她的言行又影響著自己的孩子。如果說孝心是一條永久流淌的河流,那麼王姬對父母的愛就是河面泛起的浪花,從母親那裡順流而下,又從自己這裡順流而去,最終停靠在兒女的港灣,美麗而又飄遠。

孝心感悟:

    孝心是一條永遠流淌的河流,要好好地繼承下去。


牛莉:盡心為父母 帶病照顧母親住院

人物檔案:

    牛莉,空政話劇團演員。出演了電影《大決戰》《彈道無痕》《歸國留學生》,電視劇集《中國藍》、《中尉的家事》、《托起太陽的人》、《咱老百姓》、《壯志凌雲》、《聊齋先生》、《偷龍轉鳳》等作品。

入選理由:

     聚光燈下的她,堅強自立,父母眼裡的她,孝順懂事。為了不讓父母擔心,骨折的她忍著疼痛編織善意的謊言。她說她要做父母貼心的小棉襖,讓他們感覺到舒心。

人物故事:

    花樣游泳冠軍?射擊冠軍?牛莉說自己首先是一名軍人,然後是一名演員,所以她覺得自己很堅強。但鐵打的漢子也有脆弱的時候,牛莉也不例外,她也有自己的酸甜苦辣。但即使在外面再苦再累受了多大委屈,拍戲的時候無論受傷生病或是遇到難處,牛莉都不會向父母訴苦,她提及的從來都只是自己順心的方面,她要讓他們為自己少操心。

    2002年秋天,牛莉在深圳拍攝電視劇《豪門驚夢》,不幸將左腿摔成骨折。

    傷勢很嚴重,痛得她整夜睡不著覺。但父母打來電話詢問她的近況,她強忍著淚水,對母親說道:“媽,我很好,請您和爸爸放心。”掛上電話後,這頭的牛莉蒙著被子,讓淚水任意的流淌。

    在拍攝完《豪門驚夢》後,牛莉的腿依然沒有完全恢復,但她回到了北京的家裡。打開家門,她卻沒有看到父母,表弟告訴她:“你媽患糖尿病住院了。”牛莉連忙感到了醫院,在病床上見到了憔悴的母親,她眼淚就流出來了,邊哭邊說“媽,你都病成這樣了,為什麼不通知我回來照顧你?”
而躺在病床的母親卻突然看出了牛莉左腿有些異樣,發現她走路有些不正常,反問她:“孩子你的腿怎麼了?是不是受傷了?”牛莉這才把腿受傷的事情告訴了母親,聽完牛莉的訴說以後,母親心中充滿了責備與欣喜。責備她受重傷也不給家裡說一聲,欣喜的是女兒的腿並無大礙與牛莉編造的這個善意的謊言。

    在母親的要求下,牛莉最後也住進了那個醫院接著康復左腿。於是,在這間醫院的病房裡,人們欣喜地看到有一對穿著病服的一老一少,她們臉上洋溢著無比的幸福。大家認出了年紀輕的那個是明星牛莉,她走路顯得有點拐,但是她仍然盡力扶著一旁的母親。母親躺在病床上,她就給母親揉揉肩膀捶捶腿;母親要到病房樓下曬曬太陽,她就攙扶著母親一步一步緩緩地下樓。盡管自己的腿沒好利索,但是牛莉一直盡心照顧母親,全然忘了自己也還是個病人,也需要照顧。在她心裡,母親比自己要重要得多。

    牛莉說父親最喜歡唱的一首歌是《常回家看看》,而她總是用自己的行動诠釋著那充滿生活親情的歌詞。無論拍戲多忙,牛莉總會抽出時間回家陪父母聊天。她給父親專門開辟了養花的空間,回到家時,系上圍裙給媽媽打掃衛生刷碗筷,給父親捶背按摩,每當和父母在一塊的時候,她說自己是最幸福的。

    現在每年牛莉都會安排父母去國外旅游,當他們回來後,她用心傾聽他們講述一路所見所聞的異國風情。而母親的身體不好,牛莉都會讓母親定期去做健康檢查。牛莉說,自己要做他們貼心的小棉襖,讓他們感覺到舒心。

孝心感悟:

    愛我們的父母吧!


黃薇:十一年堅守父親最後的夕陽

人物簡介:

    黃薇,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1987年進入中央電視台擔任主持人。曾主持過少兒節目《天地之間》、法制節目《社會經緯》、服務類節目《與你同行》。1996年開始主持《夕陽紅》。從1998年開始,在《李知凡太太》、《相伴永遠》、《日出東方》、《長征》《周總理在重慶》等影視劇裡多次扮演鄧穎超。

入選理由:

    她的節目使無數的老人感覺到了夕陽的溫暖,而她十一年如一日地守在父親的病床前,侍奉湯藥從不廢離,用一種大孝陪伴父親堅守了他人生中最後的夕陽。黃昏落幕,大愛無言。

人物故事:

   曾有網友這樣問黃薇:你這麼年輕,為什麼主持老年節目游刃有余?黃薇回答:我把電視機前的老人都當作了自己的父母,所以與他們交流起來感到很親。

    而黃薇對待自己的父母,用同事們的話來說“怎一個親字了得!”,黃薇把父母看成一對屬於自己的“老寶寶”,對雙親的體貼呵護無微不至。

    十一年前,曾經風度翩翩的外交家父親因中風偏癱了,從此行走、活動不再自如,在病床和輪椅上度過了他最後的日子,幾個月前因癌症晚期永遠地離開了黃薇。

    從十一年前父親倒下的那天開始,黃薇就在心裡許下了一個誓言: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顧好病中的父親。

    父親因偏癱導致身體的整個右側都不能活動,所有移動都得依靠身體左側。包括進食、穿衣、洗澡等所有事情,都需要人照顧,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得有人在身邊陪護。平常人吃飯只需要二十分鐘,而父親卻要花兩個小時才能把飯吃完。這個時候,黃薇在一旁看著父親自己用勺子往嘴裡送飯,一邊笑著說:“爸爸,飯吃得越慢越好,也越有營養。”而給父親洗碗的時候,想著父親艱難進食的樣子,她卻偷偷的哭了起來,“不是我們不喂,是父親不讓我們喂他,他自己覺得他還能堅持。”

    但在父親面前,黃薇始終一臉的微笑,用無盡的激勵使父親笑對病魔。父親每走一步路都感覺到非常地困難,從床上下來走到窗戶邊上要費很大的勁兒。為了使父親多走走,黃薇會扶著他下床,這時父親全身的力量都會壓在她的肩上,但瘦弱的她卻從沒怨言過一句。他架著父親一步步地走開,嘴裡一直鼓勵地說道:“老爸,你真是好樣的,我數一你邁左腿,我說二你邁右腿。”就這樣,在黃薇細心的激勵下,父親從最開始在攙扶下最多能走1米到後來能獨立行走10米,能繞著屋子走一個圈。黃薇還買來許多小紅旗,每當父親多走點路的時候,她就往牆上貼一面小紅旗以示表揚。

    父親中風在床的十一年裡,黃薇使盡渾身解數,為父親的康復四處奔走。她只要聽說哪有治療偏癱的偏方或老中醫,總會在第一時間裡去尋找。她買來無數關於中醫護理和按摩理療的書籍,從一個醫學上的“文盲”到後來竟練出了專業水平,下手就能找准穴位,給父親舒緩經絡。

    黃薇為了父親,想到了很多細節。她將家裡布置得異常的整潔,看不出半點的繁雜,為的是讓父親取東西的時候,順利而又保持好的情緒。她會使用各種方法逗父親開心,爸爸生日前幾天,她先將紅包封好分發給親戚朋友。老爸生日那天,大伙帶著紅包給老爺子祝壽,每年收受的紅包數量一直在增加,病中的父親會為此高興好一段日子。

    但黃薇的努力最終也沒能留住父親,在父親的彌留之際,黃薇貼著父親的臉說道:“老爸,下輩子我還要做你的女兒,如果這輩子做得不好的話,下輩子我一定補上。”

     告別完父親後,黃薇緊緊地抓著母親的手,流著淚說:“媽媽,你現在是我唯一的老寶貝了。”

孝心感悟:

    天下的父母們,請允許我代表你們的孩子,說一聲謝謝。爸爸媽媽,真的非常感謝你們。這幾十年來,是你們生育了我們,養育了我們,但是當你們成為弱者的時候,我們會使出我們的渾身解數來照顧你們。


李丹陽:歌聲包含對父母深深的情



人物檔案:李丹陽,第二炮兵政治部歌舞團一級演員。主要作品:《穿軍裝的川妹子》、《遙遠的拜年》、《親親的茉莉花》、《紅月亮》、《軍歌聲聲》等作品。

入選理由: 為父親洗澡擦身、端屎端尿,她忘記了自己的性別,她用無私的愛,陪伴父親走過了最艱難的日子。

人物故事:

1994年,李丹陽的父親因為癌症住院。當時,李丹陽正在准備一場晚會演出。 請示領導後,李丹陽立即乘坐飛機趕回老家。一進病房,看到昔日挺拔的父親無助地躺在病床上,她哭倒在床邊。這一次,李丹陽在父親身邊呆了10天,她每天為父親洗澡擦身,端屎端尿。李丹陽一刻不停圍著父親,父親一個眼神就知道他在想什麼,需要什麼。沒事的時候,就一直做在床邊跟父親說著話。問問父親想吃什麼,她就騎自行車去買。七月的成都驕陽似火,李丹陽不停地騎著穿梭於人群中,從城西到城東……也許是上天被這對父女的深情所感動,老人幸運闖過了這一劫。

    李丹陽一直對父母的健康很是關心,特別希望父母到北京和她一起生活,但是考慮到父母在成都生活了大半輩子,怕父母來北京後不適應。“那裡有他們的鄰居,他們的朋友,他們會更快樂些”。李丹陽的語氣中含著無奈。父母不能來,李丹陽工作很忙,但她經常創造機會多回家看看父母,照顧照顧父母。比如,只要是在四川本地或是周圍的省份演出,無論多遠。只要有空閒,丹陽都是努力抽出時間回家看看父母。

明星孝語:不管現在做兒女的有多麼忙有多麼累,盡量的抽出時間來,盡可能地多陪陪老人是最重要的。


朱媛媛:用孝心慰藉著善行

人物檔案:

    朱媛媛,出生於山東青島。目前工作於中國國家話劇院,國家二級演員。主要話劇作品有:《思凡》、《理查三世》、《狂飙》、《紅塵》。影視作品有《百年沉浮》、《康熙微服私訪記3》、《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孫中山》、《家有九鳳》、《密令1949》、《紅色追擊令》、《古城童話》、《長征》等。

入選理由:

    她是幸運的,因為她有一位善良的母親。她的母親也是幸運的,因為她有一個孝順的女兒。在她還是孩子的時候,她就懂得心疼父母。在她的身上,至真的孝心讓她更加美麗。

人物故事:

    朱媛媛母親是一個樂善好施,喜歡經常做好事的老人,用朱媛媛的話說“她見不得人家有難處,看見一只流浪貓被拋棄,也會流淚。”有時候,這位山東老太太會經常出現在街頭巷尾,喜歡“管閒事”,愛好“打抱不平”。作為女兒的朱媛媛,從沒嫌母親沒事找事。相反,她全力支持母親做好事,做母親堅強的後盾,並以母親為榜樣,自己也加入到“管閒事”的行列中去。

    朱媛媛之所以如此支持母親,原因有二:她和母親一樣都心地善良;她是一個孝順的女兒。

    從小就很懂事,朱媛媛讓父母很省心。小時候住在老家青島的大院子裡,父親每天早上都要騎自行車送朱媛媛和姐姐去學校上學。因為從家到學校要爬陡坡,姐妹倆又都不會跳車,父親一次馱不了兩個人。於是父親就送完姐姐再送媛媛。山東半島的雪下得特別早,坐在單車後座上的朱媛媛看著父親的耳朵凍得通紅,頭發上還掛著雪花,小小年紀的她體會到父親的艱辛,每到上坡的時候,她總會刻意地抬起屁股,讓騎車的父親少費點力。

    母親上銀行將整錢換零錢、上超市買面包火腿腸、在家煮面條,每當這個時候朱媛媛便知道母親又要開始行動了:將一沓沓的零錢送到街上乞討的老大爺手中,以便他們更好地用零錢買食物;將面包火腿腸拿到天橋下穿著破爛行乞的小孩手中,還要監督他們吃完再走;母親看著風中瑟瑟的小區保安受寒,就煮了熱面條送給的保安吃。每當這個時候,朱媛媛就會將自己身上的零錢掏出來和母親一起做這些事。

    大學畢業後,朱媛媛將父母接到了北京。在日常生活中,母女經常上演“斗智”的好戲。

    朱媛媛在外地拍戲的時候常會給母親買幾件衣服,當母親問起價格的時候,她會說得盡量便宜,有時甚至要少說一個零,久而久之,母親就不會相信了,但最終也理解了女兒的良苦用心。母親去外面辦事常擠公交,而朱媛媛就會試用各種方法,讓她坐出租車。母親卻和女兒玩起了“貓捉老鼠”的游戲,最後朱媛媛會索要打的發票以驗真假,母親卻不知從哪裡弄來些廢舊發票,朱媛媛一看就知道母親在糊弄自己,但她又不當場點破。事後,她就纏著母親,講自己讓她不擠公交是因為她年紀大了,擔心她的身體,母親最後就被女兒的這份孝心說動了。朱媛媛說,自己跟母親就是朋友般的關系。
 
    有的演員一年到頭總是在馬不停蹄地到處拍戲,而朱媛媛每年最多接拍兩三部戲,她說,她要留出幾個月的時間給家人,要待在父母的身邊,好好地盡孝。

孝心感悟:

    要和母親一樣,做個有愛心、懂孝道的女兒。


印小天:關愛父母從腳開始  

人物檔案:

    印小天,籍貫江蘇,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印小天的俊朗中透者一種清澈,讓人看起來很舒服很自然,沒有過多的做作和掩飾,象一塊透明的水晶。出演了戲劇作品:《馬蘭花》、《青島》、《狂飙》。影視作品有《女才男貌》、《一米陽光》、《花腰新娘》、《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紫玉金砂》、《人鬼情緣》、《家事風雲》、《小城故事》等。

入選理由:

     孝心不是劇中的台詞,也許不是那麼感天動地,激動人心。一句平實的問候,一個不經意的攙扶,就能讓我們的父母感受到兒女們的孝心。他,就是這樣一個兒子,為了給媽媽買雙養腳的鞋,花掉了當時不多的工資。

人物故事:

    印小天出生在遼寧沈陽,從小跟著父母在部隊大院長大。在圈內,提起印小天的孝順,朋友們都贊不絕口,他除了每天要給父母打上兩三個電話外,更是在生活細節上,對父母照顧得無微不至。

    小時候,印小天在沈陽的藝校學跳舞,父親騎著自行車馱著他去學校。從家到藝校,騎車需要四十多分鐘,多年過去了,印小天笑說自己的跳舞本領,要歸功於父親,“是他一腳一腳踩出來的”。坐在單車後座上的印小天,其實並不情願地在三九寒天跑去藝校,有時還耍脾氣,這時父親就要他數數,數他們超過了多少人。

    也許後來長大了,印小天才明白父母的用心。他很感激父親那種特殊的教育方法,同時深深地感激父親曾經踏過自行車的雙腳。他說,關愛父母要從點滴開始,從腳開始。印小天經常給父母買鞋,而且都是那種特別養腳的鞋。

    母親在部隊的時候很少穿過高跟鞋,轉到機關工作以後,經常要穿著高跟鞋皮鞋上班,有些不習慣,腳也很難受。這些印小天都看在了眼裡,記在了心裡。那段時間,他就跑到各個百貨商場和鞋店,專門就盯著賣鞋的樓層,在裡面挑來挑去,他要給母親找一雙最養腳的鞋。幾經努力,沈陽的各大商場都被他跑遍了,看過的鞋也不計其數。最終,當他提著一雙上好的保養鞋送給母親時,他感到的是無比的放松與幸福。雖然那時剛拍戲的他收入並不高,但印小天為了母親走路舒服,買了那雙高價鞋。

    前段時間,印小天去了南非,他一聽說該地的涼鞋很出名,就直奔涼鞋市場。他給父親選了一雙做工精美,穿著舒服的涼鞋,他說:“賣雙鞋送給爸爸,比送黃金鑽石要貼心。”
多年來,印小天給父母買過很多雙鞋,他說父母年紀大了,走路要舒服。有些穿過的鞋,父母至今還捨不得扔,他們說那都凝聚著兒子的一片孝心。也許,一雙鞋並不代表什麼,難得的是能夠從這樣細小的點滴開始,如此的關愛父母。作為兒子,印小天莫大的孝順可見一斑。

    印小天說,父母再過段時間就要退休了,他要把他們接到北京來。這樣自己就可以更好地照顧他們了,印小天認為自己只有跟父母在一起的時候,總是有一種無法言喻的滿足。

孝心感悟:

    關心父母要從點滴做起,也許你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就會給父母帶來無限的溫情。


葛優:為父母盡孝卻從不言孝

 

人物檔案:

    葛優,北京人,優秀喜劇演員。憑《編輯部的故事》獲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過年》獲百花最佳男配角獎;《大撒把》獲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主要作品:《沒完沒了》、《不見不散》、《甲方乙方》、《有話好好說》、《半生緣》、《離婚》、《大腕》、《夜宴》、《天下無賊》、《滿城盡帶黃金甲》、《桃花運》等多部影視片。

入選理由:

    在這平常生活的點滴中,葛優一個個傾心侍奉雙親的舉動雖看似普通,卻折射出一顆普通地卻又異於普通人的孝心。

人物故事:

    葛優是演藝圈裡公認的大孝子。但在他自己看來,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顯得那麼地微不足道,他說自己離孝子的標准還有很遠的距離。

    在母親施文心的筆下,葛優父子被她親切地稱為“老噶”與“小噶”。葛優走上演員這條道路,或許是源自從小對父親的崇拜與其職業的向往,後來在昌平農村養了兩年豬後,幾經努力憑借取自實踐的經驗,以名為《養豬》的小品考上了全總文工團。從此,在中國演藝界乃至世界影壇,葛優的名字隨同他的作品一樣,一路輝煌地閃耀在熒幕上。

    即便是登上了世界級電影節的影帝寶座,即便是多年的賀歲片中的“葛式幽默”使千萬人為之拍案叫絕,葛優一如往常,保持著淡定的微笑,隨性的話語。侍奉雙親的舉動,也在真情流露的問寒問暖當中,折射出一顆普通的卻又異於普通人的孝心。

    葛優說自己孝敬父母,為父母做事那是天經地義,不值得向外人說道,不值得宣揚。但正是在這平常生活的點滴中,葛優始終能夠做到使父母身心愉悅,一個個細節閃耀著孝心的光芒。 

    2005年,是葛存壯老人夫婦結婚50周年,作為兒子,葛優為了給兩位老人特殊的日子留下最美好的回憶,沒少花心思。他親自動手設計場地布景,在牆上掛上喜慶的大紅燈籠,貼上大紅的喜字,整個看起來像是要舉行一場浪漫婚禮。在親朋好友紛紛慶賀兩位老人的同時,葛優當起了攝影師,在屋子的各個角落,在雙親的背後,用手中的鏡頭記錄那值得回憶的一個個瞬間。

    葛存壯老人經常翻看著一張老舊照片。照片上,葛優手持一把梳子,輕輕地來回縷著父親花白的頭發,生怕手生分用力重了,極力想讓父親感覺到舒服。這張照片是葛優在醫院探望父親時被親友無意中拍到的。那一次,得知父親生病住院時葛優正在電影拍攝現場,什麼話也沒說的葛優立馬放下手中的活兒,向攝制組請了假,第一時間趕到了醫院,照看躺在病床上的父親。葛優覺得無論什麼時候,家庭的親情總是放在第一位的,無論自己走得多遠,心中的根是家,是父母。

    葛優說自己對父母的所做的再平常不過了,自己離孝子的標准還有很遠的距離。他現在無論多忙,總是要抽出時間常回家看看,在家和父母聊聊天,兩代人之間無所不談。看到現在的葛優事業成功順利,父母心中更掛念他注意身體。而作為兒子的葛優,心中掛念的也是父母的身體,最讓他揪心的是兩老睡眠不好了,血壓高了,腿又疼了這些事情。讓他欣慰的是,老爺子現在沒事還能喝點白酒黃酒。葛優說,那是父親的愛好之一。

    葛優回家的時候,經常會不露聲色地觀察父母家中的情況,時常會為父母添置一些東西。而父母知道的時候,東西都已經送來了。就如戲中處事低調的他,葛優盡孝的方式也從不張揚,在默默中盡到一個兒子的責任。在外地拍戲時,葛優都會買些當地的小禮物,帶回來給父母。他說不是北京沒有父母買不到,而是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心一直常在。

    1957年出生的葛優,8歲就會烙蔥花餅,用蜂窩煤生爐子,用大盆洗衣服,19歲下鄉喂豬,20多歲開始演電影,走過了那個時代一個普通人經過的歲月。在幾次的人生轉折中,父母給他的影響不言而喻。談及孝道,葛優更多的是感激,時刻在責備自己做得不夠。也許,父母需要兒女做的,本就是那天寒裡的一聲問候,本就是那踏進家門的一片笑語。心中裝著爹和娘,孝心已大矣。

孝心感悟:

    一個人無論走得多遠,攀得多高,也不能忘記他的根是在父母那裡。孝就是讓父母身心愉悅,家庭和睦,決不是等父母得病了再去照顧。


林心如:父母的乖乖女

人物檔案:

    林心如,1976年01月27日出生於中國台灣。出演了電視劇 《男才女貌》、《半生緣》、《情深深雨蒙蒙》、《還珠格格 》等。演唱歌曲有《擁有》、《半生緣》、《雙面林心如》 等。

入選理由:

    她是一名當紅女星,享受著無盡的榮耀和尊寵。在父母面前,她卻是一個乖巧聽話、孝順貼心的乖女兒。她以自己的行動诠釋孝道,以真摯的孝心關愛父母。

人物故事:

    林心如至今對母親多年前的一個巴掌記憶猶新。

    那時林心如正在上國中,看著同學們在校外當模特拍廣告,她覺得很新鮮很好玩。同學們一般利用寒暑假或是周末去拍廣告,在課余參加此類的活動。有一次,有個拍巧克力棒廣告的經紀人找到了林心如,邀她當回模特。林心如特別想去拍這個廣告,但對方的拍攝時間正好是自己的上課時間。最後,她要那個經紀人假扮了自己的父親向學校老師請了假,逃課出去拍廣告。

    後來林心如逃課拍廣告的事露餡了,回家後,母親問她哪去了,她回答說自己在圖書館看書。母親伸過手就給了她一巴掌。“很疼,長這麼大第一次打我。”從那以後,林心如發誓說要做一個乖乖女,不讓父母擔心,惹他們生氣。許多年過去了,她說到做到了。

    長大後的林心如,再也沒有跟父母吵過一次嘴,甚至對小時候與爸媽頂嘴的經歷也十分地內疚後悔。她說父母年紀越來越大了,要珍惜跟他們在一起的時間,多說讓他們開心的話語。

    林心如現在經常在內地拍戲,實際上每年在台灣待的時間也不會超過兩個月。但是只要在台灣,她總是選擇和父母待在一塊。她說以前回去總要先找朋友們唱歌到處玩,而現在是先陪父母再陪朋友,林心如目前還和父母住在一起。母親喜歡喝咖啡,只要有空,她都會陪著母親去咖啡屋。通常這個時候,母親會邀上她的三五好友一起品咖啡。而一旁的林心如總會成為母親口中一個驕傲的話題。讓父母引以為自豪的女兒,林心如這個乖乖女用她一部部優秀的影視作品與一首首動聽的歌曲來回報他們。

    林心如的“乖”還體現在對父母的關愛,她要求自己對父母做到貼心盡心。只要母親一說哪裡不舒服了,她心裡就有一種緊張感,但緊張之余總是不斷催促母親上醫院看醫生。那是她在上海拍攝《半生緣》的時候,那部戲一共拍了四個月。母親膽結石犯了,這種病平時沒事,但一碰到患病部位就感覺非常疼痛。母親最後在醫院進行了手術,住了兩個星期。而遠在上海的林心如沒法回去,她就一天一個電話,詢問母親的病情,心情非常地焦急,當得知母親沒有大礙後,她終於如釋重負。現在,林心如每年都會陪著父母去醫院做健康檢查。

    熒幕上林心如青春靓麗,性格乖巧,生活中依然是個父母稱道的乖乖女,她用一顆孝心解釋著“乖”這個詞的含義,內容豐富而完美。

孝心感悟:

    孝敬父母是應該的,比起父母為她付出的,自己做的還差很多。



呂繼宏:將父母的教誨扛在肩上

 

人物檔案:

    呂繼宏,男高音歌唱家,海政歌舞團副團長,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政府津貼。演唱的歌曲有《乘風破浪》、《從軍報國歌》、《咱老百姓》、《國泰民安》等。

入選理由:

    他將父母的教誨銘記心中,堅守著“孝子之至,莫大於尊親”的信條。恪守、恪守,顯現出一顆純潔的孝心。

人物故事:

    呂繼宏是著名軍旅歌唱家,他的名字紅遍大江南北,他的歌聲嘹亮動聽,深受老百姓喜愛。

    但是出了名的呂繼宏從沒拿自己當明星看,他依舊抱著普通人的心態,過著普通人的生活。接觸過他的人都認為:呂繼宏身上絲毫沒有一點的“明星味”。而呂繼宏之所以能夠如此,是因為他始終將父母的教誨扛在了肩上。父母教他的“不可以”三個字,常常使他心存敬畏,一種源於對父母的敬畏,一種大孝大愛的表現。

   《孟子•萬章》裡說道:“孝子之至,莫大於尊親”,呂繼宏一生都不敢違背父母的教誨,時常用“不可以”三個字約束自己。小時候起,父母就教育小繼宏不可以占別人的東西,不可以白拿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沒有禮貌,不可以不務正業,吃飯時不可以在大人面前先動筷子……父母嚴格的家教給呂繼宏列出了很多的“不可以”,從那時起,他就懂得那些事情是該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該做的,在自己以後的人生道路中,他始終恪守父母的教誨,不敢違背。

    呂繼宏腦中經常存有這樣的問題,“成名後自己怎麼保持普通人的心態?”“事業上取得成績了,怎麼約束自己?”呂繼宏這時就會用“不可以”三個字來拒絕一些所謂的名利,在取得鮮花與掌聲之後,他總是靜下心來思考,始終保持一種清醒。不是自己的堅決不要,不可以讓自己在原則的邊緣徘徊,不可以接受一些虛華的表象與浮誇……呂繼宏說每當有誘惑在眼前晃動的時候,他都會先告誡自己“不可以”,他說這麼多年以來,自己始終將父母的教誨扛在肩上,印在心中。可以說,“不可以”仨字已經成為了呂繼宏的座右銘。

    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的呂繼宏,連續十幾年登上央視春晚,母親以在除夕夜聽到兒子的歌聲為自豪。1993年父親患病去世後,呂繼宏全心照顧母親。他坦言自己在春節期間是最忙的,不能跟母親團聚在一起,但即使是在海外慰問演出,他都要打電話給母親告平安問好。

    作為軍人的呂繼宏以服從命令為天職,而他也將父母的教誨當作命令一樣,不渝地恪守,映襯出他那顆純潔的孝心。

孝心感悟:

    要趁母親健在的時候好好盡孝,處處要為母親著想,盡自己所能,多陪陪母親,給她更多的心靈呵護。



呂薇:對父母常存一顆感恩的心

人物檔案:
 
    呂薇,海政歌舞團獨唱演員。演唱了《茉莉花》、《中國紅》等經典歌曲。曾獲全國民族民間音樂舞蹈比賽榮獲銀獎、全國百家電視台MTV展播金獎、第十九屆金鷹獎提名、民族唱法“十佳歌手獎”等獎項。1996年—2002年連續七年參加了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並多次隨“心連心”藝術團赴各地慰問演出。

入選理由:

    母親因擔心她而淚流滿面,讓呂薇深深地體會到一顆感恩之心才足以回報。為父母她想得比別人多,做得也比別人多,孝心的光輝在她身上閃耀著。

人物故事:

    出生在西子湖畔,一襲旗袍,舞台上裙裾飛揚,歌喉一展,清麗婉轉。呂薇,這位有著“軍中花仙子”美譽的時尚民歌手,也將孝道演繹得盡善盡美。

    對父母呂薇總是心懷感激,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報答父母的恩情。

    呂薇出生在越劇世家,父母都是浙江越劇院的演員。從小,呂薇就表現了極高的文藝天賦,但父母並沒有打算讓她秉承家業。當時年小的呂薇覺得父母阻礙了自己的發展,忿忿不樂。後來當她在文藝圈摸爬滾打之後,體會到其中的艱辛,也才明白了當初父母的用心。

    大學畢業後,呂薇在杭州當了兩年音樂教師,期間她參加了全國民歌大賽並奪得了二等獎,從此在北京開始了演藝生涯,也成了北漂一族。在北京的日子是辛苦的,住在租來的單身宿捨,每天在北京城裡來回轉悠演出,她格外想念家中的父母。

    連續十幾年,在除夕之夜,呂薇的歌聲飄進千家萬戶。但在最初的幾年,父母都在杭州老家。不能陪著老人一塊過年,讓呂薇心裡充滿了內疚感。但春晚後的第二天,她總會趕著往家奔去和父母團聚。後來,為了好好照顧父母,她將老人接到了北京。

    呂薇說永遠忘不了1996年的除夕夜。那一年,她將父母接到自己在北京的宿捨裡,這是他們一家人第一次在北京一起過年。那晚,父母守在電視機前觀看了女兒的精彩表演,十分高興。但晚會過去好幾個小時後,呂薇還沒有回家。因為宿捨沒有電話,呂薇身上也沒有任何通訊工具,父母聯系不上她,非常著急。原來,晚會散去後,呂薇因打不上出租一直在路邊等了好幾小時。到了胡同口,呂薇心驚膽顫地一路小跑的趕回家,她也擔心著父母。在漆黑的胡同裡,在瑟瑟的寒風中呂薇霎時了解到,自入歌壇以來父母無時無刻的擔心自己,她了解到了父母對自己的牽掛之情。到了宿捨,剛一進門,母親便迎面撲來,抱著她仔細端看,眼淚噼裡啪啦往下流。那是20多年來,呂薇第一次看到母親流淚,呂薇也明白從此不能讓父母為自己擔心。

    1997年,呂薇闌尾炎手術。為了不讓父母擔心,動完手術後才告訴父母。但第二天清晨,當她醒來的時候,突然發現父母就在病床旁邊,眼睛裡布滿了血絲。握著父母粗糙的雙手,看著母親花白的頭發,呂薇忍不住淚水泉湧。她說自己手術的時候再痛也沒哭,但看到父母的時候,她變得異常脆弱。

    也許經歷過這些,呂薇更加懂得珍惜與父母深沉的親情。十年來,呂薇常常外出演出,但無論去哪每天與父母的電話溝通從未中斷過。她時常提醒自己要心懷感恩,父母為自己付出太多,自己要用心去體貼父母。

孝心寄語:

    給父母再多的物質也比不上一次貼心的問候。


聶遠:說母親順耳的話 做母親順心的事

人物檔案:

    聶 遠,2000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出演的影視作品有:《機靈小不懂》、《上錯花轎嫁對郎》、《倩女幽魂》、《夏日戀語錄》、《軍港之夜》、《隋唐英雄傳》等。

入選理由:

    他是當紅演員,無論拍戲多忙,他都要抽空回家看望媽媽,他對父母百依百順,他用自己的行動真誠诠釋著孝道的真谛。 

人物故事:

    2007年,聶遠的父親因突發腦溢血去世,這個噩耗對於演藝事業剛步入正軌的聶遠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回想起以前生活中關於父親的點點滴滴,聶遠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感傷。

    父親去世後,聶遠就把愛傾注在母親身上,他盡自己所能照顧好母親。聶遠說自己非常羨慕當警察的哥哥,因為他有穩定的上下班時間,可以經常陪在媽媽的身邊,而自己卻像“空中飛人”一樣,天南地北的到處拍戲。可無論拍戲多忙,聶遠總能在拍戲的間隙抽空回到母親的身邊。

    父親的離去對整個家庭的打擊可想而知,而最受傷的人當然是聶遠的母親。從那以後,母親的脾氣也變得不如以前那麼平和,心事也比以前多了。作為兒子的聶遠當然能夠體會到母親的心情,他一方面在演藝圈努力打拼,用自己的事業成功來安慰母親,爭取拍出更多優秀的作品;另一方面,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他盡量順著母親的意思,說一些讓母親高興的話,從不和母親頂撞。聶遠說,讓母親過得順順當當是她最大的心願。

    聶遠祖籍山東,生於貴州,15歲離開父母到省城貴陽上藝術學校,18歲又遠赴上海讀大學。從少年時代就遠離父母,獨自生活的聶遠也許更懂得珍惜父母之愛。父親職業是司機,常年在外奔波。大學畢業後,為使父親生活舒服,聶遠說服他不再出去跑車。但父親捨不得扔掉開車這個愛好,於是聶遠就花錢給他買了一輛小轎車,沒事的時候,父親就會駕著這輛車在家鄉的小城裡轉悠,逢人就自豪地說這是兒子聶遠給自己買的。

    但父親最終還是走了,這讓聶遠傷心不已。他現在倍加珍惜與母親相處的機會,多說些讓母親聽了順耳的話,多做些讓母親看了順心的事,聶遠認為這是十分應該的。

孝心感悟:

    做兒女的就不應該讓父母過分操心,而要想盡辦法討父母歡心,讓他們身心愉悅。



牛群:“笑星”是用孝心煉成的

 

人物檔案:

    牛群,1949年出生,山東濰坊人,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攝影家、國家一級演員。主要作品有:《明天會更好》、《坐享其成》、《鄰裡之間》、《小偷公司》《點子公司》等。曾獲首屆“侯寶林相聲金像獎”等獎項, 並曾受聘為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首席攝影師。

入選理由:

     歷經過大喜大悲,人生沉浮,牛群從來都沒有逃避過。他用一片孝心打造出了自己的“笑星”之路。父母在世時,他用農民子弟特有的質樸去回報至親;父母去世後,他許諾自己下輩子還做他們的兒子。

人物故事:

    對於牛群來說,1988年太讓他刻骨銘心了。在這一年的年初與歲末,牛群經歷了生命中的大喜大悲。

    憑借相聲作品《領導 冒號》,牛群第一次登上了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領導,冒號”成了當時社會上的流行語言,“牛哥”也成了牛群的代名詞,走到哪裡他都會被人認出來,無數的觀眾追著牛群索要簽名和合影。

    牛群的“笑星”之路便從這一年的春節開始,出了名的牛群開始在全國各地表演相聲。但就在1988年即將結束的時候,人生的悲痛襲擊了牛群。12月13日,牛群在廣州登台表演相聲的時候,突然獲知了母親去世的消息。噩耗傳來,猶如晴天霹雳,但牛群強忍淚水完成了演出。他說自己不知道是如何將那個相聲說完的,但是他記得台下的觀眾沒有樂。母親臨終時,自己不在老人的身邊,牛群說這是他一生的遺憾。

    牛群兄弟姐妹六個,他排行老六,11歲時,父親就離開了他們,是母親辛苦地把他們拉扯大。牛群與母親的感情非常深厚,從小就是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

    1970年,21歲的牛群參軍入伍。剛進部隊時,每個月只有8塊錢的津貼,即便訓練再辛苦,牛群也捨不得多花一分錢,都要把這些錢攢起來。每三個月,牛群都給母親匯自己攢的16塊。每年給母親寄四次錢,是牛群剛當兵的那幾年怎麼也不會忘記的事情。隨著待遇的提高,牛群給母親寄錢的數額和次數也相應地多了起來。後來每月一領到工資後,他就跑到部隊郵局給母親匯款,到1987年的時候,每月寄給母親的錢是35塊。

無論走到哪裡,牛群心中總是牽掛著母親。每次從部隊回到家,牛群會靠在母親身邊訴說自己在部隊裡的事兒。要是冬天,牛群先用身體把被褥焐熱,再讓母親入睡。他和母親同睡一個被窩,牛群會把母親的雙腳放進自己的胳臂裡,給母親取暖。1988年,母親病重,為了不影響到牛群的工作,母親讓家人瞞著,想牛群的時候,她就用手使勁地抓褥子。牛群回家後,看到褥子被母親抓壞了好幾個洞,抱著母親傷心地哭了起來。

    母親去世後,牛群一有時間就去父母的墳前祭拜,向父母講講一段時間的工作生活情況。“就像父母還在我身邊似的……”牛群說道這兒,臉上的表情透著淡淡的溫馨…… 

對於孝道,牛群有自己的理解,世間的兒女怎麼報答父母恩?牛群說只要把父母當成孩子養,天下父母都會開心。一次做客山東衛視的節目時,牛群聲淚俱下地說:“爸媽,來世我還要做你們的兒子”。

孝心感悟:

    怎麼報答父母?根本不用費腦筋,父母當成孩子養,天下父母都開心。


秦岚:用心去回報父母

人物檔案: 

    秦岚,沈陽人,演員。主要作品:《風雲2》、《龍票》、《還珠格格Ⅲ天上人間》、《大唐情史》、《火鳳凰》、《嫁個好男人》、《追夢人》等。

入選理由:

    一顆時時刻刻將父母掛記的心,讓美麗的秦岚更加有魅力。作為女兒制造的一件件溫馨的事,讓父母感受到她要溫暖他們的一片心意,感受到為人父、為人母的幸福。

人物故事:

    秦岚出生在一個典型的嚴父慈母家庭。父母對她要求就很嚴格,諸如不能躺著看書吃飯不能撥弄頭發……他們要秦岚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時至今日,秦岚依舊記得父親嚴厲的話語母親疼愛的叮咛。

    因為家裡沒有人接觸過演員這個行業,所以當秦岚涉足影壇時,父母更多的是擔心。他們原本是希望秦岚能夠朝九晚五地過著有規律的生活,現在看著女兒總不在身邊,父母心裡總是感覺不踏實。每當秦岚想到這裡的時候,心中總是充滿了矛盾,一方面她熱愛演藝事業,一方面又覺得虧欠父母,不能經常陪他們。現在,秦岚依然和父母住在一塊,只要工作一忙完,她立馬趕回家陪在父母身邊。這麼多年來,秦岚就是這樣要求自己,一定要讓父母感受到自己溫暖他們的心。

    秦岚第一次給父母買禮物是十幾歲的時候,那時她和同學在沈陽拍廣告,每天能掙300塊錢。三天下來,秦岚拿著第一次掙的這麼一大筆錢,高興得不得了。她用這些錢在街上挑選了幾件禮物送給了爸媽,雖然忘了給父母具體買了什麼禮物,但秦岚依然記得當時父母的高興與自己心中的幸福感覺。

    秦岚說回報父母的恩情是不能用物質的東西去衡量的,只要心中能夠想著他們,用心去回報更要實在更有意義。秦岚也覺得目前自己事業順利,父母看著高興,這也是很好的回報。
但正如秦岚所說的一樣,天下父母並不需要兒女的回報,他們寧願做一盞油燈,甘願為兒女耗盡最後一滴油,這正是父母之愛偉大之處。

孝心感悟:

   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自己要在父母有生之年,為父母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屠洪綱:花“工夫”報師恩
 

人物檔案:

    屠洪綱,1967年出生於北京,歌手。主要作品有《精忠報國》、《對酒當歌》、《愛人》、《中國功夫》等,這些歌曲深受人們喜愛。

推薦理由:

    老師教給他的每一個字句,每一段唱腔,每一個眼神和每一個做人的道理,他都牢牢銘記在心,同時,銘記於心的還有對老師的感激。正因為這樣,當老師不理解他,當老師壽辰時,他肯花“功夫”,用誠意去化解,用真心為老師祝壽!

人物故事:

    屠洪綱有一首名叫《感謝》的歌,他在歌裡唱道:“感謝我的老師,是您教我學文化,才有現在的我……”

    屠洪綱渾厚而有力的歌聲得益於他7年的京劇專業功底。能有今天的成就,他特別感謝老師。

    1978年,10歲的屠洪綱考入中國戲曲學院學習京劇表演,主攻銅錘花臉。年紀尚幼的屠洪綱便放棄了與同齡人一起玩耍,將自己的少年時代都托付給了京劇。在戲曲學院的訓練是很枯燥的,但無論再苦,屠洪綱都沒有說過要放棄。除了自己的信心堅持外,那就是老師的鼓勵。一個字句,一段唱腔,一個眼神,老師從來都不厭其煩地給屠洪綱一個個地糾正,正因為如此,在屠洪綱心中,老師就像是父親一般地親近。

     但是,畢業後的屠洪綱並沒有真正地登上過京劇舞台,“銅錘花臉”成了記憶,他轉行演唱流行歌曲。當初教他唱戲的老師認為屠洪綱走上了“歪道”,從此便斷絕了與屠洪綱的來往,屠洪綱為此傷心不已。

    為了改變老師對自己的看法,屠洪綱一方面努力將京劇的功底融入到自己的唱法當中,讓老師知道自己雖然成了一名歌手,但從沒把京劇丟掉;一方面,他一空閒下來就提著禮物去敲老師的家門,力圖化解老師對他的不理解。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後,老師被屠洪綱深厚的孝心與誠意所感到,最終與屠洪綱恢復了師徒關系。從此,屠洪綱只要有時間就來老師家,陪老師聊天,還常常一起唱上幾段。

    在老師70大壽那年,屠洪綱早早聯系分散在各地的同學,組織他們來北京給老師拜壽。“老師實在太高興了,我從來沒見他流過眼淚,那天他用手顫抖地切蛋糕的時候,淚流滿面。”  

    屠洪綱說,他感謝老師教他學唱京劇,教他如何做人,這些教誨讓他銘記一生,終身受用。

孝心感悟:

    自己取得的成績與老師的諄諄教誨分不開,要用一生去回報老師。

 

上一篇:回家人老師:《戒淫》上篇
下一篇:淨空法師:念佛一心系念是什麼樣子?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