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薩,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今天我們就能夠把《綸貫》學習圓滿。我們上一次學習《綸貫》裡面的第二大部分「總起觀法」,青蓮大師為我們特別標示出如何去修觀。昨天我們看到天台宗的教法裡面講的是一心三觀,三種觀法,所謂從行觀、法相觀和托事相觀。我們昨天講到「從行觀」,但是還沒有完全講完,我們今天接著繼續來看大師的這段文:
【四明雲。初約行者。直就一念觀於十界百界。千如妙法。雖即一念。千法宛然。全體即空。當處即假。仍非二邊。又即雙照。不可以一多說。安以有無思。若邊若中。皆莫能擬。於斯觀行位中。既深進入。則六七識。不執於我。得分別我法二空。轉成無漏。則見思染污粗垢先落。】
這段我們上一次沒講完。他是引用四明大師,這是天台宗的一代祖師,他所說的,『直就一念觀於十界百界,千如妙法』,這是講「從行觀」裡面,在一念中能入百界千如。這裡講『雖即一念,千法宛然』,這是佛菩薩用心面對這個境界,他用「一念」。這一念就是真心,用真心來面對這個境界,這個境界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千法宛然。『全體即空』,這是講千法,這是講虛空法界一切的現象,在體上講它是空的,在相上講它是『當處即假』。這裡講空是什麼?空就是真如本性,一切萬事萬物都是從真如本性當中變現出來的,這個現相它不是真的,它是一種幻相、假相。《金剛經》裡面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所見到的是什麼?是一個夢境,它不是真的存在,它是在剎那生滅。我們看起來好像有一個相續的樣子,實際上這種相續是相似的相續,它不是真的相續。真的是什麼?剎那生滅的。
如果對這種情況不能夠理解,我們就用一個比喻來加以說明,這是我們師父上人常常用的比喻。我們都看過電影,電影機它的工作原理是什麼樣的?電影機是把一張一張的底片在電影機裡放映出來,光把底片這些景像一下子就映到銀幕上面,這是一幅底片;完了之後,馬上又換了一張底片,底片換的速度是一秒鐘換二十四張,我們看電影就很真實,它在相續,這些景像。實際上是什麼?它每一幅景像跟另外一幅完全是斷開的,這叫剎那生滅。那一幅像打到銀幕上,那是一時頓現的,一下子就全部現出來,不是說先現那一塊,再現另外一塊,不是,同時現出來整幅畫面。但是這個畫面停留的時間很短暫,只有二十四分之一秒,然後又換成第二幅了。你看,二十四分之一秒的生滅速度就把我們的眼睛給蒙騙了,我們看起來是個相續的相,不了解它是剎那生滅的。
我們這個宇宙也是這個道理,不過它比電影機放映影片的速度要快得太多。佛在《仁王經》裡面告訴我們,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你想想,我們如果說一秒鐘能夠彈指彈四下,一秒鐘裡有多少次生滅?四乘上六十再乘上九百,總共是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你想想,這麼快的生滅速度我們怎麼能看得出來?連二十四分之一秒放電影的影片生滅速度我們都不能夠覺察,何況是一秒鐘二十一萬六千次?《仁王經》裡的說法還是佛的方便說,如果是真實說是什麼?真實說是一秒鐘裡面億萬生滅。所以這個相哪裡是真實?你想執著它,念頭一動,相已經不是原來那個相了,所以一切法真的是了不可得。明白這個道理,我們真的就會放下了,知道我們想控制、想占有這些境界是不可得的,你占有不了的,你控制不了的,一定要放下。你不放下也得不到,你是自尋煩惱,所以何必要生這些妄念?
下面講到『仍非二邊』,「二邊」是講相對的,我們現在物理學上面講的相對論,相對論就是二邊。譬如說善惡相對的、正邪相對的、真妄相對的,還有是非人我、大小長短等等,這些都是相對的概念,我們都活在這種相對的世界裡面。如果有相對,我們還是凡夫,分別、執著沒放下。把二邊放下,你就入一真法界了,在一真法界裡面是一切平等,沒有相對。雖然離開了相對(就是二邊),但是『又即雙照』。雙照,照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雙是什麼?相對的二邊。雖然離了二邊,但是對二邊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為什麼?他會用心,他不起心、不動念,這就離了二邊,但是事情一來,他就清清楚楚,所以古人講用心如鏡。你看照鏡子,古人講「胡來現胡,漢來現漢」,胡就是外國人,外國人來照鏡子,鏡子就照出一個外國人的相;中國人去照鏡子,它就照出個中國人的樣子,照得清清楚楚。但是鏡子有沒有分別執著?沒有,因為它沒有分別執著,所以它照得就清清楚楚。照的時候很清楚,相過去了之後一點都不會留,這就是佛菩薩用心。
下面講『不可以一多說』。一多就是相對,你想用一或者多來描述這種境界,這已經落到相對了,所以不可以一多說,這裡面沒有一多、沒有生滅、沒有來去。『安以有無思』,「有無」也是一對,你說有、你說無,那都是你自己的分別、執著,所以把這些執著、分別要放下。下面講『若邊若中,皆莫能擬』,不僅要離二邊,還要離中道。你不能說不是二邊的,那就是中間的,不是,中間和二邊還是相對的,所以你說它是邊也好、中也好,你已經起心動念了。「擬」就是起心動念,在這個境界裡面不能夠起心動念,一念不生才能夠契入,這種境界我們要慢慢的學。這裡『於斯觀行位中』,這個位次並不是很高,在觀行位。天台宗裡面講六即佛,這裡說觀行即佛,就是他真正去用功、去落實,這種觀行的功夫得力了,然後還要繼續的去提升。這種觀行位的眾生他們都是上根人,為什麼?他可以直接學著用一念來觀於法界,他們是上根利智的人。再要提升,『既深進入』,就是在這個觀法裡面繼續用功,慢慢的『六七識,不執於我』。六識、七識,第六識是意識,第七識是末那識,末那識是執著。末那識之所以能夠執著,那是第六識分別它能夠緣到第七識。功夫提升了,我執就能放下。
我執的煩惱裡面四種:我癡、我見、我愛、我慢,這四種,這些統統都能放掉,不會執著我,也不會執著我所。首先破掉是這個身不是我,他能夠完全承認這個事實,身體不是我,我所有的。他能放下,他絕對不會起要控制或占有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不起這些念頭。這種境界,他災難就不受了。為什麼?災難來了,有我的人才會受,如果你都無我了,那誰受?所以我們要學習放下我執,起心動念不要老是想我要怎樣怎樣,我要怎樣怎樣這些念頭就是增長我執,這些念頭導致我們不能夠出離六道輪回。應該怎麼想?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隨緣,絕對不要攀緣。為什麼?一切相是假的,這一切萬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有什麼可以執著?
下來,『我法二空』,他人我空了,法我也空了,他已經真正證得一切萬法「體空相假」,『轉成無漏』了。無漏就是見思煩惱斷掉了,最粗重的這種煩惱執著真的斷掉了,他的清淨心現前,他出了六道輪回,在小乘上他證得阿羅漢的果位,大乘圓教裡面他證得七信位的果位。他的功夫再往上提升,青蓮大師下面繼續說:
【從是進觀。教化眾生。成不思議妙假。破塵沙無知。】
從這裡『進觀』,進就是前進,修行要不斷的精進。下面要教化眾生,自己成就了,你還得教化眾生,為眾生服務。為眾生服務,最好的方式就是從事教育,教導眾生破迷開悟,這是最大的功德,這是法供養,一切供養當中法供養為最。『成不思議妙假,破塵沙無知』,無知就是無明,他把塵沙惑、無明惑也要斷掉,他已經斷了見思惑,這是第一步,這是執著已經斷了;進而破塵沙惑,塵沙煩惱,這是分別;再進而破無明煩惱,這是妄想。他能夠成就不思議妙假,在假相裡面他也是自在度生,他不僅不執著有、不執著相,他也不執著空,絕對不是證得阿羅漢了,就執著在那個空相裡面。他不執著空相,放下了,不住有、不住空,這是真正斷塵沙、斷無明。下面繼續講:
【進破無明。俱生我法永不起得。成無生忍。】
功夫再一提升,『無明』就斷了,真的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俱生我法』,與生俱來的煩惱叫我、法二執,這兩種執著統統都斷掉了,永遠的斷掉了,成就無生法忍。無生法忍的品位是什麼樣的品位?《仁王經》裡面告訴我們,這是七地、八地、九地的菩薩。七地的菩薩得下品無生法忍,八地菩薩得中品無生法忍,九地菩薩是上品無生法忍,他們離佛的位置不遠了。再上去就是十地、等覺、妙覺。十地是什麼?下品的寂滅忍,等覺是中品寂滅忍,妙覺就是上品寂滅忍,這是無上佛果。下面大師將『無生忍』的這種境界說出來:
【無功用道。任運流入。即捨賴耶之號。別受清淨之名。】
這個時候菩薩用功不是我們凡夫可以想象的,他叫『無功用道,任運流入』。他這裡不能夠起心動念去用功,因為一起心動念那是妄想,菩薩斷掉了妄想,雖然還有妄想的習氣在。這個習氣什麼時候斷?要慢慢的斷,自自然然的斷,這裡古人講的「此處用不上力」。就好像一只船快靠岸的時候,已經不能夠用帆了,也不能夠用竹竿來撐,讓這個船就順著慣性流入港口裡頭,就能夠停泊到岸邊。所以這裡面是「無功用道」,自自然然的流露這種妙覺佛位。『捨賴耶之號』,賴耶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轉了,轉阿賴耶識成大圓鏡智。阿賴耶識一轉,其它七個識同時也跟著轉,這前五識眼、耳、鼻、舌、身,這五識轉成成所作智,第六識轉成妙觀察智,這樣轉。『別受清淨之名』,這個識我們就不叫它識,叫四智,轉八識成四智。底下大師為我們點出用功要怎麼下手,這些境界我們看了都很羨慕,想要學習。從哪裡做起?
【然破惑顯性。功由六識。四明指為近而復要。為事理解行之本。】
要破無明煩惱、破塵沙煩惱、破見思煩惱,怎麼樣下手?『功由六識』,第六意識是我們下手處,看你會不會用功。真正會用功的,就是在我們第六識上下功夫,也就是我們的思想一定要純正;如果不純正,用錯了、用邪了,那就是造業。所以四明祖師說這是『近而復要』,近就是什麼?第六意識跟我們很靠近,我們天天都在用它、時時都在用它,可以說沒有一個時間你是不用你的第六意識的。天天都在打妄想,時時刻刻都在打妄想,這個妄想沒斷過,這是近。又是「要」,很重要,如果你用得正,你這一生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作佛、作菩薩,這是你會用。八正道裡面講正思惟,這是用得正,它是『事理解行之本』。所以你要對於事、對於理真正能夠理解,真正起正行,第六意識是根本。下面舉一個比喻來說:
【如伐樹得根。灸病得穴。】
我們砍樹,要把這樹砍下來,從哪兒砍最好?從根上去斷,那是輕而易舉。不要一條枝葉一條枝葉這麼砍,那砍到什麼時候?治病古時候用針灸,你要去針灸,得找到穴位,你找不到穴位,亂扎,那治不了病。所以穴位、根就代表第六意識,從這裡修,這是從根本修的。底下講:
【此即十乘中初觀不思議境。名從行觀也。】
這是天台裡面講到『十乘』觀法,上根人他們懂得用『從行觀』。從行觀,這裡就是講『觀不思議境』,這個一般中下根人很難修。這裡青蓮大師為我們介紹了第一種從行觀,上根人的修法。下面第二種方法,他把法相跟事相兩種觀合在一起講,所謂「托事附法」,從這個事相去觀就比較的容易,中下根人也能做到。我們來念一念這個文:
【若夫托事附法。即托總題地藏本願人法而觀之。今先觀菩薩人者。以行人瞻禮地藏之際。供養華香之時。不表觀法。何以用心。】
這是《地藏經》裡面為我們講的觀法。『托事附法』,這是從事相上、法相上去作觀,它是用『總題』來講。『地藏本願』,這裡有人有法,「地藏」是人,「本願」是法。我們先來看從人上去作觀,是『以行人瞻禮地藏之際,供養華香之時』,這是向著地藏菩薩瞻禮、供養。要懂得我們所供養的這些花、這些香代表什麼意思,如果不懂得這種表法的意思,你就不懂得用心,『不表觀法,何以用心?』所以真正供養,要了解表法的意思,隨著你的供養你就能夠入觀,入觀就是改變我們凡夫錯誤的觀念,用佛菩薩的觀念。譬如說花代表修因,修善因得善果;香代表戒定、代表清淨、代表恭敬,你供養這些道具的時候就懂得隨著道具入觀。下面青蓮大師舉經上的一個例子為我們說明:
【今准。佛說八大菩薩曼陀羅經。於如來前。觀地藏菩薩。頭冠璎珞。面貌熙怡。寂然愍念一切有情。左手安臍下托缽。右手復合掌向下。大指捻頭指。作慰安一切眾生想。】
『准』是依據,是依據《佛說八大菩薩曼陀羅經》。這經上講,『於如來前,觀地藏菩薩』,頭頂戴著冠,胸前還有璎珞。我們常常看佛像,應該都很熟悉。『面貌熙怡,寂然愍念一切有情』。這頭戴著冠代表什麼意思我們要了解。這個頭代表,下面我們來看青蓮大師這個文:
【頭。即一切種智。冠。即毘盧法性。璎珞。表總持四陀羅尼。一法。二義。三咒術。四忍。】
我們先看到這裡,這句是解釋剛才經文裡所講的菩薩的形像,它的表法。『頭』,代表『一切種智』,就是自性裡面本具的究竟圓滿的智慧。『冠,即毘盧法性』,毘盧法性是什麼?我們的真如本性。毘盧就是毘盧遮那,是法身,法身遍一切處,這是講我們的自性遍一切處。『璎珞』是代表『總持四陀羅尼』,陀羅尼就是總持的意思,用現代話來講就是總綱領。什麼總綱領?它表四種總綱領,『一法,二義,三咒術,四忍』。法就是佛法,義就是義理,你都掌握了;三咒術,這也是修法,忍是無生法忍,這都是我們要掌握。這裡講真正能夠掌握修學的總綱領,你就能夠成就你的種智,這是我們看菩薩頭頂戴毘盧帽,胸前掛璎珞是什麼個表法。底下又講到:
【面貌熙怡。表從心所現慈悲相好。蓋一身之相以面為要。諸法所依。以心為體。相逐心生。故以表心。】
菩薩的面貌很慈祥,『熙怡』是慈祥的意思,讓人家看了能夠生歡喜心、生恭敬心。為什麼有這種熙怡慈祥的相貌?因為菩薩的心地慈悲,所以相由心生,從心所現的慈悲相好。我們這裡就要學習,看到菩薩的相好,立即要想到我們要學習菩薩的慈悲,真正在日常生活當中學習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慢慢我們的相貌也能轉。所以修學多年之後,我們要自己反省和檢察,看看我們的相貌有沒有轉,有沒有變得比過去慈悲,有沒有比過去清淨?如果還沒有,證明我們的心還沒轉,可能內心裡面還有很多的惡念、煩惱,所以相還沒轉過來,這裡講『相逐心生』。要改相,要從心改,不是像現在社會上很多人去做美容。做美容的,那個相用人工的方法把它改了,改了之後副作用很大,到中年、晚年以後,痛苦就會來了。像有一位同修,她年輕的時候做了鼻梁加高的美容手術,結果中年以後鼻梁就塌到下面,很難看,而且對她的健康都有影響。這是什麼?她不懂得要美容,先要美化自己的心靈,這是從根本來改。下面繼續解釋:
【寂然等者。表菩薩自住三摩地。六道以苦緣而感。佛菩薩以大悲而應也。】
這裡是解釋前面《佛說八大菩薩曼陀羅經》裡面的「寂然愍念一切有情」,這個是講菩薩的神態『寂然』。寂然就是一種清淨的、慈悲的、安詳的神態,這種神態我們要了解它的因是什麼?因為『菩薩自住三摩地』,三摩地就是清淨寂滅、一念不生的境界,菩薩心地清淨、一念不生,他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斷了。跟眾生怎麼樣感應道交?『六道以苦緣而感』,六道受苦這就是緣,感得『佛菩薩以大悲而應』,這種感應道交完全是自然的,沒有起心動念,所謂隨類現身,隨機說法。底下又講到:
【左右二手。表權實二智。實智內自照理。權智外以鑒機。】
菩薩左右兩只手都有表法的意思,表什麼?『表權實二智』。『權智』是權巧方便,這講契機的作用,是『外以鑒機』。『實智』是契理的,『內自照理』,這是菩薩教化眾生契理契機。底下講:
【臍下托缽。表性識所具如來藏。】
菩薩的左手放到肚臍下面,托著一個『缽』。這是什麼意思?缽『表性識所具如來藏』,缽代表著我們本自具有的如來藏性,我們看到出家人用的缽圓圓的,它表示如來藏。下面又講到:
【內空外圓。表自他同具空如來藏。圓同太虛。無缺減也。內可藏物。表不空如來藏。具足河沙性功德也。】
你看一個缽的表法這麼深廣。缽裡面是空的,這個碗『內空外圓』,它表什麼?『自他同具空如來藏』。這裡面的是空,萬法皆空;外面是圓,這是『圓同太虛』。萬法皆空,但是它又現相,『無缺減』。這是圓滿的虛空法界,用一個缽來代表。這缽內可以『藏物』,就是盛這些飯菜,表什麼?『不空如來藏』。『具足河沙性功德』,河沙是恆河沙,這是講無量無邊的稱性功德。你看你吃飯拿著一個碗,這裡頭的表法的意思就這麼深廣,要真懂得這個意思,你吃這一頓飯都覺悟,你看到佛菩薩托這個缽的形像就覺悟了,你就沒白吃飯、沒白看菩薩。下面講他的右手,右手結的是手印:
【大指捻頭指者。迷悟一如。因果相合。而慰安六道眾生。勿憂惱也。】
『大指捻頭指』,這是結的一個手印,這種手印像個圓的,比喻什麼?『迷悟一如,因果相合』。眾生是迷的,諸佛是悟了,佛法裡告訴我們,生佛不二,生佛平等,這叫做入不二法門;如果還有二,那你就落在邊見上。因果相合,這是講因果同時。『慰安眾生』,菩薩的心慈悲,安慰六道眾生。教化眾生根本的是什麼?顯示生佛平等,讓你不要『憂惱』,你用不著憂惱,你的憂惱是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跟佛是一樣的,迷悟是一如的。這是從菩薩「人」上面我們去入觀,就已經得到這麼多智慧的啟示。下面又講從「法」上入觀:
【次觀本願法者。占察經雲。若欲依一實境界修信解者。應學習二種觀道。一唯心識觀。二真如實觀。】
青蓮大師告訴我們「托事附法」的觀法有兩種:一種是觀人,剛才我們講了,觀地藏菩薩形像;另外一種觀法是『觀本願』。這裡引用《占察經》,《占察經》是地藏三經之一,全名是《占察善惡業報經》。經上講『若欲依一實境界修信解者』,一實就是一真實相,依真實相去修,這是禅宗裡講的從根本修。有『二種觀道』,道就是方法,兩種觀法,第一種是『唯心識觀』,第二種是『真如實觀』。唯心識觀是法相宗所修的,真如實觀是法性宗所修的,兩種方法都是從根本修,都非常重要。性、相兩宗,是方東美教授過去稱佛法是最高的哲學,這個哲學具體體現在什麼?就是性、相兩宗,唯識宗和法性宗。我們來簡單的看看這兩種觀法,首先先看唯心識觀:
【唯心識觀者。謂於一切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所有作業。悉皆觀察。知唯是心隨一切境界。】
『唯心識觀』,對中、下根人比較容易。他這裡講『於一切時、一切處』,這是一天二十四小時,無論你在什麼處所,都隨著你身口意的造作來進行觀察,也就是時時刻刻提起警覺,不要忘掉。你忘掉,就是失掉念了、失掉觀了,你的功夫就中斷了。在淨土宗裡面用什麼功夫?用念佛的功夫,佛號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切時、一切處都不能讓它斷,一斷掉,這功夫就間斷了。我們的身口意一切的造作,要常常觀照是起善念還是起惡念,身造作的是善業還是惡業,口所說的是正語還是不正語,這些都要常常不中斷去觀察。也就是《十善業道經》裡面告訴我們,菩薩用功有一法,能令一切諸惡永斷、善法圓滿的這種方法是什麼?是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不令毫分不善間雜,這種用功就是作觀。我們的身口意一切造作從哪裡來的?『知唯是心隨一切境界』,這裡就是《華嚴》講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一切境界都是你的心,心現識變,這是講「唯心識觀」。我們意思還沒講完,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先休息五分鐘。謝謝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薩,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綸貫》,請看下面青蓮大師的文字:
【隨心有所緣念。還當使心。隨逐彼念。令心自知。】
剛才講到托事附法兩種觀法,第一種是唯心識觀,這是從法上來觀的。唯心識觀,這裡講『心有所緣』,這是講攀緣,就是起心動念。『還當使心,隨逐彼念』,就是心會隨著境界轉。這不就是我們六道凡夫的現象?一天到晚都是隨著自己的心念,而不能夠覺察,迷在這個境界裡面,所以叫隨逐彼念。『令心自知』,這是我們在這個境界裡面要覺悟,不能夠隨逐彼念。這是隨著妄念而不能夠回頭。要「自知」,自知是覺悟。
【知已內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別。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於分別。】
這裡講我們的妄想不是從外頭來的,不是在這個境界裡面有念有分別,境界是沒念沒分別。你真正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是自己內心裡面『自生想念』。譬如說見到喜歡的,你生貪愛,那個東西,被你貪愛的東西,是不是真的是人人都喜歡?不見得,如果人人都喜歡,那個東西也是人人內心裡生出來的貪念。而且不是人人都喜歡的東西,證明什麼?東西本身無所謂被人喜不喜歡,而是你自己生貪愛的心。又譬如說瞋恚,譬如說我見到這個人我就討厭他,別人見到他生歡喜心,是那個人自己的境界上有這些分別嗎?沒有,是我自己念頭裡面生的這種瞋恚;如果那個人真的是自己有這種分別的話,那每個人見他都應該瞋恚才對。所以了解這個事實,就能夠明白蕅益大師所說的,境緣無好丑,好丑在於心。境界上沒有分別,誰去分別?分別的是我們自己。所以這裡講『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別』,而是『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於分別』,你真正了解這個事實,你就不會被境界轉了。下面又說到:
【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離心。則無一法一相。而能自見有差別也。】
這句話道理很深刻。世出世間一切法,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哪裡來的?『唯心想生』,除了心想以外沒別的。這裡講『若使離心,則無一法一相』,如果心沒有了,法就沒有了。這法從哪兒來?你心想來的,所謂「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跟法是一樁事情。所以分別、執著是取於你自己的心,並不是取於法,在現象上面、在境界裡頭沒有分別、執著,這是我們自己自身分別、執著。下面又講:
【知唯妄念。無實境界。勿令休廢。是名修習唯心識觀。】
這是講的『唯心識觀』的修學綱領,理就是一切法唯心想生。只有我們的妄念,妄念變現出剎那生滅的境界出來,沒有妄念就沒有境界相。只有什麼?只有你的妄念。有沒有真實的境界存在?沒有。你了解這個事實狀況,真正承認了,你在物質環境、人事環境裡面,你就不會起心動念,心就平了。你能做到一切時、一切處恆順眾生,心永遠保持清淨,你知道一切境界相都是幻相,夢幻泡影,不是真實的。這種正念保持不變、不中斷,『勿令休廢』,休是中斷,廢是廢失、忘掉,你不要失掉正念、不能忘失,這種功夫就叫唯心識觀。下面是講「真如實觀」,這是從性宗上面來修學的:
【思惟心性。無生無滅。不住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漸漸能過四空等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得此三昧。識想受行能分別相。不現在前。】
這種功夫的運用確實比上面唯心識觀要高,它是『思惟心性,無生無滅』,這是講用禅定的功夫。觀察心境,像觀世音菩薩用的方法「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無生無滅是真如本性,它的狀態是不生不滅的,《中觀論》裡面講的不生不滅、不來不出、不常不斷、不一不異。這個心性在哪裡?就在我們的六根裡頭,六根的根性就是真如本性,只是我們不會用它。佛菩薩覺悟了,他就能夠用根中之性,他不用識,他『不住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真性裡頭有沒有見聞覺知?有,這是真性的作用,見聞覺知這是後得智。不過佛菩薩用他的見聞覺知他不住,不住就是不分別、不執著,永離一切分別之想。你看『分別之想』,想是什麼?想是執著,分別、執著他放下了。
『漸漸能過四空等境界相』,「過」是超過,「四空」是四空天,最高一層是非想非非想處天。這些境界相他都能夠超越,也就是他超越六道輪回了。如果住在這些境界相上面就超越不了,所以四空天人還是凡夫,沒有跳出六道輪回。原因是什麼?他在這個境界相裡面有染著,住了。不住的就能超過,『得相似空三昧』,這是講到他的用功功夫超越三界了。『得此三昧』,三昧是正受,得到了正常的享受。他的禅定功夫深,在這三昧當中,『識想受行能分別相,不現在前』,識想受行是五蘊裡面的四種。色受想行識,也就是觀世音菩薩在《心經》裡面「照見五蘊皆空」,他的五蘊的相空了。色是指物質,識、想、受、行這都是精神的行為,這些物質的、精神的相都空,他超越三界了。這種分別的相沒有了,是不是說沒有境界相了?不是,境界還有,只是你在這個境界裡面不起分別相。我們讀經要細心,這裡講的不起分別相,沒有說不起相,你還是見相。你見相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你不起分別、執著,起分別、執著又掉到了六道裡面。下面繼續講:
【從此修學。為善知識大慈悲者守護長養。離諸障礙。勤修不廢。能入心寂三昧。復能入一行三昧。】
在這個基礎上,你真正的好學,你肯真干,必定有『善知識』,就是佛菩薩來幫助你,他們慈悲『守護長養』。佛法裡講「佛氏門中,不捨一人」,只要我們真肯干、真願意依教奉行的,一定得諸佛菩薩的守護長養。『離諸障礙』,則我們的障礙就少了。『勤修不廢』,這是精進努力,用功而不中斷,就能夠『入心寂三昧』,又能夠『入一行三昧』。什麼叫做心寂三昧?心寂三昧,首先我們講三昧,它是正受。凡夫的受不正常,所謂苦樂憂喜捨這五種受,身體有苦樂的受,心裡面有憂喜的受;如果身沒有苦樂、心沒有憂喜,這種受叫捨受,捨受是正常的,但是凡夫不能夠保持,如果能保持這就是三昧。心寂三昧,就是在佛法裡講小乘阿羅漢能夠得到的;換句話說,心寂三昧就是漏盡通,這是六道凡夫沒辦法得到的受用。他的心寂滅,沒有煩惱,漏就是煩惱,漏盡了,煩惱盡了、沒有了,心清淨。他雖然煩惱漏盡,沒有了,這個煩惱是比較粗、比較重的煩惱,我們說見思煩惱,這是執著,他完全斷掉了,可是他還有妄想。要超越,斷妄想、斷分別,要再往上提升,那就是「一行三昧」。一行三昧的一行,用現在我們的話來說,就是一門深入,長時熏修。你用功要用得專,你專在一個法門上、專在一部經,念佛的人專在一句佛號上面,這樣能成就一行三昧。心寂三昧是小的成就,到一行三昧就大成就了。下面講到:
【入一行三昧已。見佛無數。發深廣心。住堅信位。】
這種成就就比心寂三昧要高,他入了『一行三昧』,能夠『見佛無數』,就是見到無量無邊的諸佛如來。我們有沒有見到?如果我們見到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諸佛如來,我們就入了一行三昧。佛的境界裡面看一切眾生都是佛,我們凡夫由於我們自己有分別執著,看一切佛都是眾生。到底我們是佛是眾生?我們本來是佛。我們為什麼現在有這麼多煩惱?諸佛如來的眼目中看我們就像一個人喝醉了酒,他本來是個正常人,現在喝醉酒了,發酒瘋,胡裡胡塗的。這個人諸佛如來看他是什麼?他是暫時發酒瘋,他不是永遠這樣,他本來也不是這樣,他本來是正常的,酒瘋發完了他也會恢復正常。所以諸佛如來看我們個個都是正常人、都是諸佛。我們發了酒瘋之後看諸佛都不正常了,就這麼個道理。
所以我們要轉念,真正學習善財童子,看一切人都是諸佛如來,不要看世間人的過失,你看世間人過失、看人家造作惡業,你心裡還起貪瞋癡慢,一行三昧就很難達到。《大乘起信論》裡面講,「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入這個境界,你看一切眾生跟諸佛如來平等無二,這是在理上講一行三昧。在事上講一行三昧,一行三昧也叫一相三昧,在淨土宗裡面念佛三昧就是一行三昧。《文殊般若經》裡面講,「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閒,捨諸亂意」,這是告訴我們怎麼念佛。要在空閒時候,把那些雜亂的思想放下,「不取相貌,系心一佛,專稱名字」,這叫我們專心念一句佛號。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佛號,就能夠「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以就在這念佛當中你能見佛無數。
為什麼你能夠見佛?因為你在念佛的時候,當你那一剎那心念得很清淨的時候,你就能見佛。我是聽說我們這裡香港佛陀教育協會前段時間打佛七的時候,有位老菩薩見了佛,就在念佛的時候見佛光,這是什麼?在那很短的一剎那間,心真的清淨下來,沒有妄念,他真正做到系心一佛,能夠與一佛號念念相續,這個時候他就見佛,這是感應。但是這種感應的時間很短,不能夠保持,為什麼?他一見佛又起心動念,一起心動念那心就不清淨,馬上這境界就消失。所以我們要修學,念佛關鍵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佛號上,用佛號止住我們的妄念。境界來了也不要起心動念,一起心動念就著相,一著相,境界感應就消失了。而且如果著了相這也很麻煩,我們念佛關鍵是要念出清淨心,不可以著相,所以在這一心三昧的境界裡面『發深廣心,住堅信位』。深廣心是什麼心?就是菩提心、真正覺悟的心,他真正發出來了。住堅信位,他的信心清淨、堅定,永遠不會退失。下面講到:
【於奢摩他。毗婆捨那。二種觀道。決定信解。】
『奢摩他』和『毗婆捨那』都是梵語,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奢摩他是止,毗婆捨那是觀,止觀。用我們通俗的話來講,止就是放下,觀就是看破,奢摩他就是放下,毗婆捨那就是看破。整個佛法修學無非就是看破放下,你看破得愈多,就能放下愈多。放下之後又能幫助你看破一層,不斷的看破放下,這是相輔相成的,直到圓滿佛位。你對這個『決定信解』,這兩種觀,一個止、一個觀,你都決定信解,你相信諸佛如來所用的方法無非就是看破、放下。所以我們要修看破放下,決定能夠證道。從哪裡開始放下?放下和看破哪個最重要?要從放下做起。放下什麼?第一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癡慢,從這裡下手。下面又講:
【隨所修學諸禅三昧之業。無所樂著。乃至遍修一切善根菩提分法。於生死中。無所怯畏。不樂二乘。以依能習向二觀心。最妙巧便。眾智所依行根本故。】
一行三昧是講他真入境界了,『隨所修學諸禅三昧之業』。諸禅三昧之業,是什麼意思?就是諸佛所教的一切法門,無量的法門說的是什麼?統統都是指修禅、修三昧。修學的原則是什麼?就是戒定慧三學。戒定慧三學就是整個佛法,慧是目的,定是手段,由定開慧。慧不用去修的,你心裡真得定了,你心起作用就是慧,所以不用起心動念去修慧,修定就可以了。要修定前面還要有基礎,那就是修戒,由戒得定。戒,最根本、最基礎的戒是什麼?五戒十善,這是根本戒。根本戒前面還有基礎,那是什麼?那就是要修學《弟子規》、《感應篇》,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這是五戒十善的基礎,叫前方便,最初方便。我們要修學從哪裡修起?先用《弟子規》、先用《感應篇》對照自己的心行改過自新,然後才能夠進而提升修十善業,然後才能夠真正持五戒。由戒能夠得定,由定開慧。這裡講對於這些法門、這些諸禅三昧,『無所樂著』,樂是愛好,著是執著,修學有功夫了,心裡決定不能夠起一點貪愛之心,不能起執著。好像覺得我功夫不錯了,生這樣一種傲慢的心,這個心一生起來就是貪著,這一貪著你就不能提升了。
下面,『乃至遍修一切善根菩提分法』,善根,世間的善根是講無貪、無瞋、無癡,出世間善根是純一精進,你能夠遍修善根。「菩提分法」是什麼?菩提是覺悟,覺悟的方法。你修學能夠勇猛精進,斷貪瞋癡,又不執著,你就是真正在修一切善根菩提分法。能夠『於生死中,無所怯畏』,也就是你不怕死。生死是什麼一回事?是個假相,根本沒有生死,所以怎麼會有畏懼?當你真正放下,對於一切現象你都能明了,你看到了事實真相,不再被這些生老病死、生住異滅的假相所迷惑,你真正覺悟。還『不樂二乘』,二乘是指小乘,它跟大乘區別在哪裡?區別在於大乘人能夠幫助人,能夠主動的去幫助眾生,像《無量壽經》裡講的「作眾生不請之友」。『以依能習向二觀心』,二觀就是前面講的止觀,就是奢摩他、毗婆捨那,你能夠去修習,你能夠圓滿成就。『最妙巧便』,巧就是善巧,便是方便,最微妙的善巧方便,你能夠成就。『眾智所依行根本故』,你成就了智慧,你的行都是智慧,我們現在說你的生活都在圓滿的智慧當中,這是眾智所依。這上面講的是介紹兩種觀法,第一種是唯心識觀,第二種是真如實觀。下面是青蓮大師對這兩種觀法有個解釋:
【據此二觀。與今家三種觀法。無少差忒。】
這兩種觀法,就是唯心識觀和真如實觀。跟『今家』,今家是天台智者大師所說的『三種觀』,就是前面講的從行觀、法相觀、事相觀,有時候我們講三觀裡面講空假中三觀。空假中三觀,從理上講就是從行觀,從事上講就是法相、事相觀,名相不同,其實『無少差忒』。忒是什麼?不一樣,就是沒有一點差別的。下面解釋:
【托事附法。與從行之事觀。擬同唯心識觀。從行中之理觀。擬同真如實觀。】
這裡很好懂,『托事附法』這裡講的是什麼?就是從行裡頭的『事觀』,它就是跟二觀裡面講的『唯心識觀』一樣。從行觀裡面,三觀裡的從行觀裡頭有個『理觀』,理觀就是『真如實觀』。下面說:
【此是地藏自修之法。復令一切修之。】
這就是地藏菩薩自己修學的方法,不外乎就是一心三觀,就是奢摩他、毗婆捨那,就是看破、放下。而且『復令一切修之』,不僅自己依這個法門修學,也用它教導一切眾生。下面又說:
【觀惑業苦三障。皆此心似境。都如幻化。更何有生死流轉。】
《地藏經》裡面特別有三品經文講『惑業苦三障』。起惑,完了造業,造業之後就受報,受苦報,這是六道輪回的現象。惑業苦從哪裡來的?它是什麼原因來的?我們來看看,他說是『皆此心似境,都如幻化』,原來惑業苦還是一種夢幻泡影的境界,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它是一種假有、假相。事實是什麼?事實沒有『生死流轉』,哪有這些六道輪回的現象?那些都是假相,是夢幻泡影。你真正了解這個事實,你就叫做了生死,沒有生死了,了了。了是什麼?明了。你清楚了,你清楚了一定就放下了,放下惑業苦。所以惑是迷惑,是根本,你一旦覺悟,惑沒有了,也不造業了、也不受苦了。下面又講:
【止觀雲。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此即地藏本願之法也。】
《天台止觀》這部論說到『發大心』,什麼是發大心?就是發起大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也就是四弘誓願裡講的「眾生無邊誓願度」。地藏菩薩為我們顯示的就是發出大菩提心。然後能夠『修大行』,為什麼能夠修大行?因為他真正發起菩提大願,大願在推動他努力的修行,要先成就自己的德行,然後教化眾生、幫助眾生。如果自己德行沒有成就,自己就會墮落,不僅不能度眾生,反而會被眾生給度跑,是眾生度你,不是你度眾生。所以發心以後,必須要斷煩惱,四弘誓願裡講的「煩惱無盡誓願斷」,這是修大行。大行就是斷惡修善、精進修學,斷惡修善是修習世間一切善根,無貪、無瞋、無癡;精進修行就是出世間的善根。為什麼叫大行?大行是你的心,心量大你的行就大;心量小,你即使是修菩薩六度萬行也是小行,不能叫大行。大行裡面無私,沒有自私自利、沒有分別執著。
最後『感大果』,大行是因,大果是什麼?世間的大果是生天。但是生天對修行人來講還是小果,真正大果是什麼?要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到一真法界了才叫大果。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華藏世界是一真法界,那才是真正的大果。所以修行發願不要只祈求人天福報,要祈求什麼?往生極樂世界不退成佛。『裂大網』,網是束縛,它代表煩惱,六道當中眾生都是在網裡頭的,就像《地藏經》裡講的「又復遭網」,在六道長河裡頭常常被網住,出不了。怎麼辦?必須要覺悟,所以要讀經,通過讀經、聽經、修學能夠覺悟。讀經關鍵是要融通,什麼叫融通?你修學的結果是真正斷煩惱,你才能叫融通,就能解開你的網。如果學了很多、懂得很多,結果煩惱一點都沒有斷,甚至惡業、惡念都沒斷,你還是在煩惱大網當中、在牢籠當中。
下面講的『歸大處』,大處就是指盡虛空遍法界,那是自性實報莊嚴淨土,是真正的大處。極樂世界,我們往生到那裡,歸大處是往生到實報莊嚴土。在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跟在娑婆世界這個實報莊嚴土是一樣的,沒有分別;有分別的是方便有余土有分別,還有凡聖同居土有分別。在實報莊嚴土上就沒有這些分別了,為什麼?實報莊嚴土就是證得清淨法身,等同虛空法界,這真正歸大處。《地藏經》的目標是證得清淨法身,這是圓教。下面青蓮大師說:
【如此人法。並在一念介爾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吾心既爾。生佛亦然。】
這裡講的如此『人』,這是講地藏菩薩,如此『法』,是地藏的本願。人和法在哪裡?『並在一念介爾之心』。一念介爾之心,就是我們的一念自性,每個人的一念自性裡面統統具足諸佛法藏。『即空、即假、即中』,這個講的是法,佛法,一切佛法圓滿的包含在一念當中;不僅是佛法,這是世出世間一切法,它的本體皆空,相是假,用是中,空、假、中是代表大乘圓教,佛法本自具足。『吾心既爾,生佛亦然』,我們對空假中不知道,不知道它正是我們的一念自性本有的。諸佛如來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們就會用,用是用什麼?用一念。凡夫迷了,迷了就不會用一念,他用的是二念、三念,所以見色聞聲不能夠保持他的第一念。第一念剛起來,馬上就迷了,馬上就落到二念、三念,二念、三念就是妄想分別執著。這一念用的就是自性。生佛亦然,佛能夠用一念,其實眾生何嘗不是在用一念?只是我們用一念,不知道自己已經用了一念,不能保持住在這一念當中,馬上很短暫的時間就落到二念、三念,自己都不能覺知。所以生佛平等,只是我們在迷,佛悟。青蓮大師說:
【但眾生太廣。佛法太高。初心為難。但觀己心之高廣。以扣無窮之聖應。機成致感。逮得大利。故須觀心也。】
這種觀法對於凡夫確實有困難,為什麼?因為這個相太廣了,這個法又太高了,高不可攀,所以初發心的人就很難入境界。怎麼做?青蓮大師建議我們,『但觀己心之高廣,以扣無窮之聖應』。我們觀察自己的心,自己的心其實也是高廣,什麼高?馬鳴菩薩《起信論》裡講的「本覺本有」,本覺是高。不覺呢?不覺是迷,迷產生現象,那是廣的。我們眾生不覺本無的,我們用什麼方法?就是要從不覺中回頭,念念歸到本覺上。淨土宗的方法好,用一句佛號就可以了,你這句佛號時時都掛在口裡、掛在心裡,你不懂得如何去觀,你就念這句佛號,念著念著你就能夠不知不覺本覺回歸,回歸本覺。這裡講『機成致感,逮得大利』,我們身口的行為,這是由我們心來做主宰,從心上去下手,從根本修,你得到的利益就大了,這叫觀心,這很重要。最後下面一段:
【觀音玄雲。摩诃衍中。始從初心。終於後心。常觀人法俱空。】
『摩诃衍』就是大乘的意思,在大乘裡面初發心開始,一直到最後圓滿成佛,『終於後心』就是後心圓滿成佛。是怎麼修過來的?『常觀人法俱空』,人和法都了不可得,為什麼?因為是因緣所生。
【以觀人空。即是了因種子。觀法空。即是緣因種子。】
這裡講的三因佛性,所謂正因、了因、緣因佛性。正因是本自具足的佛性,這叫正因佛性。了因佛性就是『觀人空』,從這個相上我們去觀察,不要被假相所迷。『法空』是從緣上,這都是幫你斷煩惱、契入諸佛境界的這些方法。所以下面講:
【故論雲。始覺人空。終覺法空。以觀人法空。即識三種佛性。佛從初發心。觀人法空。修三佛性。歷六即位。成六即人法。】
這裡大意就給我們講觀人、觀法的程度,受用有淺深不同,它們都是可以幫助你『修三佛性』,就是幫助你成佛的。在修觀的時候從淺入深,這是講『六即位』,「六即位」是天台宗講的,這不同,是漸進的。
【今觀地藏。即是分證等覺之人法。】
這是觀地藏菩薩,他是分證位。下面講:
【行人能觀人法。全是自心。如如意珠。無不具足。即空假中。始從觀行而至分證。與地藏本願。一而二。二而一者矣。故曰不表觀法。何以用心。此托事附法觀之大途也。】
這裡是教導我們『空假中』如何去用。一切法都是心想生,漸漸的在這裡修學,你能從入觀行位,到分證位,這是從『托事附法』,從法相、事相上去入觀,這個大意為我們說明。
青蓮大師《綸貫》我們就簡要的學習到這裡。從這裡我們看到學習《地藏菩薩本願經》,這部經不僅是末法時代幫助眾生脫離惡道、證得人天的一部好寶典,更是幫我們能夠這一生成就佛道的增上緣,我們對這個法門要認真的學習。今天我們已經把《綸貫》全部講解圓滿。有講得不妥的地方,請各位大德菩薩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