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法界的根源《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第七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薩,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地藏經綸貫》。上回我們學習到五重玄義第五個部分「判教」,青蓮大師把《地藏經》判為「無上醍醐」,也就是把它的等級看作與法華涅盤時是一樣的,這說明《地藏經》確實也是一乘圓教。我們繼續來看第五段「判無上醍醐為教相」。上次我們講到青蓮大師從事上和從理上為我們闡述,為什麼《地藏經》應該屬於「無上醍醐」,在事上講,《地藏經》是在《法華》之後講的,在《涅盤》之前講的,所以在這個時期來論也是屬於醍醐;在理上來說可謂五時是圓融的。雖然有些古大德把《地藏經》看成是第三方等時,但是要知道方等時裡也圓融含攝其它四時,每一時也都含攝其余四時,正是《華嚴》所說的「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前面的鹿苑時、方等時、般若時,看起來是有階級、有階段性的,這是行布,但是它也含攝了圓融,所以在理上來講也能夠講得通。

  我們繼續來看青蓮大師用設問,他說《地藏經》的經文似乎沒有講到很圓融、非常高妙的那些義理,不像《華嚴》、《法華》開顯得這麼透徹,怎麼能夠跟《華嚴》、《法華》並稱一味?我們來看青蓮大師是怎麼答復的:

  【法華大收。涅盤捃拾。所應記者。皆已記訖。】

  這說明祖師大德判教的義趣。雖然這是天台宗說的『《法華》大收,《涅盤》捃拾』,這是天台特別推崇《法華》,說它是開權顯實,是世尊四十九年說法的一大總結。其它各宗各派也能夠接受和承認這種觀點,佛家常說,開慧的《楞嚴》,成佛的《法華》。為什麼說成佛的《法華》?因為在《法華經》裡面,佛為我們說到一切眾生皆能成佛,所以《法華》大收,沒有一個眾生不能成佛;連一闡提,就是沒有善根的人他也能成佛,這是佛講得究竟圓滿了。在《法華》之前,佛都是方便說,沒有把這個真相和盤托出,所以佛在過去是講一闡提沒有善根,就不能成佛。但是在法華會上,他的說法就不一樣,他說一闡提也有善根,一闡提也本來是佛,所以他也能成佛。

  所以這是將一切眾生收盡,這跟《華嚴》裡講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義趣是一樣的,顯示了佛度眾生圓滿的慈悲。「《涅盤》捃拾」,就是說《涅盤經》是擇取了世尊四十九年說法的精華,這個精華尤其是指《法華》裡的精華,因為《涅盤經》是在《法華經》之後講的,是世尊入涅盤之前一日一夜所說的,等於是佛最後的遺囑。這是佛悲憫眾生,在臨入滅之前也表現出念念不忘眾生,把畢生的學問全部為眾生和盤托出,而且是再三的叮咛囑咐,希望大家能夠明了他的教義,依教奉行,最後能夠達到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裡講『所應記者,皆已記訖』,佛該說的都說了,能記下來的也都記下來了,《涅盤經》也記得特別的詳細、特別的完整。下面青蓮大師為我們說佛為什麼要講這部《地藏經》,為什麼在這個時間來講,請看這裡的文字:

  【佛今上升忉利。為三事故。】

  這是說佛上升到忉利天講這部《地藏菩薩本願經》是有三樁事情,這都是很重要的。第一件事是:

  【為母說法。】

  這是講報恩。我們知道佛法是教育、是師道,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的。《觀無量壽經》裡面為我們說得很清楚,要成佛必須要修三福,三福稱為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就說明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這三世諸佛都是以三福為基礎的。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你看第一福的第一條就說到孝養父母。說實在的話,整個佛法教育徹始徹終就是一個「孝」字的落實,如果我們沒有認真的修行,沒有認真斷惡修善、破迷開悟,我們就對不起父母;煩惱沒有斷,這也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老師。我們的孝道要圓滿,到什麼時候圓滿?必須到成佛才圓滿。你看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的生相無明煩惱沒有斷,等覺菩薩都會自愧孝道沒有圓滿,要究竟圓滿的盡孝,必須是圓滿成佛,孝道這個意思很深很廣。

  大乘佛法用四位菩薩來做代表。第一位地藏菩薩,他就是代表孝親尊師。孝心是跟眾生一體的心,首先對現前父母要盡孝,養成這種孝敬的心、跟父母一體的心,這是愛心;然後把這種愛心、孝心擴大,對一切眾生都像對自己父母一樣。實際上一切眾生就是我的父母,我要以我的孝敬心、愛心真誠的對待一切眾生,這是孝道提升,這就是第二位菩薩觀世音菩薩代表的,觀世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這是孝心的擴大。孝心它是智慧的,不是感情的,感情裡頭有煩惱,這是情執,佛告訴我們要用智慧為父母、為眾生帶來真實的利益,這是文殊菩薩所代表的,文殊代表智慧。我們要盡孝必須要落實到行動,這是普賢菩薩代表的,普賢代表大行,這是笃行。所以這四位菩薩代表了大乘佛法,你看看,無非就是孝道的圓滿落實。因此,印光大師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做「佛教以孝為本論」,正為我們闡明佛法重視孝道,而且整個佛法就是孝道落實圓滿。因此佛在這裡也為我們做一個好樣子,他在臨入滅的時候還念念不忘自己母親的生育之恩,因此上升到忉利天為他母親說法,這就是表演孝道、表演知恩報恩。我們應該學習,特別是在這末法時代。

  什麼叫末法時代?眾生不知道孝順父母,我們可以用孝來劃分正法、像法、末法,這是師父上人提出的。說正法時代的人,人心淳厚,大家孝心都很真切,這是正法,所以成就的人特別多,為什麼?因為有孝道的基礎。像法時代,孝心就沒正法時代的人那麼真切,但是還像個樣子,叫像法。到了末法時代,可以說眾生不孝父母、不敬師長,倫理道德可以說是淡漠了,因此聖賢教育就變得這麼衰微。這是可以從孝道方面來看不同時期眾生的根性。我們在末法時期如何來教化眾生?就是針對眾生的毛病來反其道而行之。眾生的毛病是什麼?不孝父母、不敬師長,我們要表演出孝順父母、尊敬師長的樣子來。所以為什麼佛在忉利天上特別囑咐地藏菩薩擔負起末法眾生的教化使命?地藏菩薩就代表孝道;換句話說,我們在這末法時代,必須要以孝道來教化眾生,我們應該做地藏王菩薩,直下承當。

  這次我跟師父上人到廬江住了將近兩個禮拜,這是師父家鄉。住在實際禅寺,這個寺院的方丈滿成老和尚非常恭敬師父、非常敬佩師父,非常護持,在實際禅寺興建了一幢小樓專門供養師父。這次小樓做好了,請師父回去住,師父布置他自己的房間,把他母親的像掛在他的客廳裡面。客廳正中就是佛像,旁邊的牆壁上就掛著他母親的像,這是為我們表演念念不忘母親的恩德。如果我們不認真修行、不依教奉行就對不起父母。我們師父每天在他客廳裡面晚上自己做晚課,念《三時系念》回向給父母、給累劫冤親債主、給我們一切的淨土行人,回向苦難眾生。這就是什麼?為母說法。所以古人講「大孝終身慕父母」,對母親、對父母的恩德終身都不忘。我們師父今年八十一歲高齡,仍然每天在母親的眼皮底下讀經、念佛、修行,這都是為我們表演孝道。

  我們師父在各地不提倡建道場,而提倡建中華萬姓先祖紀念堂,這就是過去講的祠堂。以前祠堂是每個族姓自己有一個祠堂,現在這社會要建立每個姓氏的祠堂,條件不足,所以我們師父提倡整個中華民族,總共有二萬三千多個姓氏,建立一個萬姓先祖紀念堂,代替過去一家一家分開的祠堂。這個更好,為什麼?顯示中華民族是一體的,大家都是炎黃子孫。提倡建立祠堂祭祀祖先,在這祠堂裡面,它本身也是念佛堂,每天大家在裡頭共修念佛,回向給祖先,這都是表演為母說法。古人講「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所以要真正希望佛法興旺起來,必須先重視孝道。因為佛法是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基礎上,如果人不孝敬父母,怎麼可能尊師重道?所以佛法不可能建立。我們師父提倡建祠堂、建萬姓先祖紀念堂,這確實是高瞻遠矚,看到了本質。這是講佛上升忉利為的第一樁事情,是為他母親說法。第二個事情是:

  【為慰別天神。】

  天神是代表護法,佛法有賴於諸天神護持,在人間有賴於這些仁人長者他們的護持,所以佛也是上到忉利天來安慰、感恩這些護法,臨入滅了,跟他們告別。這都是表演知恩報恩的榜樣,這些我們也應該學習。我們看到師父上人在這一方面也是做得非常好。師父對護法非常的尊敬,為什麼?因為他老人家知道,佛法得以能夠在這世間順利的推廣,有賴於眾多人的熱烈護持,這種熱心、獻身才能夠使佛法興盛起來。我們師父上人一生從年輕開始得到韓館長的護持,韓館長已經往生十周年了,但是我們師父對於韓故館長護持三十年的這種恩德都念念不忘。她往生以後,每年都為她舉行紀念法會,這是紀念護法、安慰護法在天之靈。當然最重要的就是為我們也表演示現知恩報恩的樣子,特別是教導我們要走弘法的路子的這些後輩,要懂得尊重護法,這樣才能夠令佛法得以順利的弘揚。第三件事:

  【為六道辛苦。求出無期。付囑地藏。教護以待彌勒下生。】

  這一條是講的臨終付囑。佛對於六道的眾生慈念沒有斷過,看到六道眾生這種苦難,想要出離也沒有因緣。因此特別付囑地藏菩薩教導、護持,令這些六道眾生也有機緣聞到佛法,出離六道;即使是不出離六道,也不至於墮三惡道,等待彌勒菩薩下生。彌勒菩薩什麼時候下生?在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他才從兜率天下生人間示現成佛。到那個時候,釋迦牟尼佛這個時代裡頭的眾生,曾經聞過佛法的,統統都能在彌勒尊佛那裡得度。在這個長時間裡頭,五十六億七千萬年這個時期,都有賴於地藏菩薩教護。這一段也就是講的希望地藏菩薩續佛慧命、弘法利生。師父常講,現在他已經是八十一高齡了,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年輕的法師,使佛法後繼有人。能夠讓佛法後繼有人,這是盡孝道,世俗人都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佛法也是如此,這個後是什麼?接班人。所以我們年輕一代的學子更應該效法地藏菩薩,勇於承擔弘法利生的重擔,自己要認真的依教奉行。先成就自己,然後弘揚佛法,繼承我們師父上人、祖師大德的法脈,尤其要將《華嚴》、將淨宗發揚光大。這是講的續佛慧命這樁事情,世尊正是為了這三樁事情到忉利天說法。

  在這裡我們就簡單的將五重玄義給大家作了個報告,五重玄義就是把整部經的概要說出來,這五重玄義都是用「不思議」三個字來標示,這是青蓮大師的傑作。釋名、辨體、明宗、論用,你看都是以不思議來作名,最後判教上判「無上醍醐」,說明五重玄義「名、體、宗、用、教」統統稱性,稱性就不思議了,就稱為無上醍醐。這是《綸貫》裡面的第一大段,講的是五重玄義。

  底下第二個大段也非常難得,這是青蓮大師為我們提供一個「總示觀法」。法是方法,觀是觀念,就是為我們指示出這個法門怎麼樣個修法,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正確的觀念。這在一般經典的批注裡面不多見,這是非常難得的。我們來看第二大部分總示觀法,我們先來看一下它的文:

  【山家立法。有教有觀焉。教以開解。觀以起行。】

  『山家』是對智者大師的尊稱,智者大師『立法』,就是他的教學裡頭『有教有觀』。教就是講教理,教你明白道理,觀是講起行,所以『教以開解,觀以起行』。你聽了教誨,明白了道理,你能夠覺悟,就應該行動了,所以這個是要行了。佛教育的目標就是開解和起行,這兩部分缺一不可,所謂解行並重。我們繼續來看下面的文,青蓮大師舉了兩個比喻:

  【如膏明相賴。目足交資。則於四門入清涼池矣。】

  『膏明相賴』,膏是指油,明是指燈火,古代點燈是點油燈,燈要點起要靠油,所以油是用來點燈的,沒有油火就點不著,所以這個火要依賴於油;只有油沒有火它也點不出燈來,所以這個火有賴於油,油也賴於火,那才真叫燈。『目足交資』,這是講你走路要眼睛,這是目,也要兩條腿,這是足,要邊看邊走你才能夠到達目的地。這是比喻教和觀、解跟行是兩條腿走路,缺一不可。目,比喻眼睛能看,這是比喻教;足要走路的,比喻行門要起觀,這樣才能夠『於四門入清涼池矣』。四門就是這裡講的教、解、觀、行這四門,入清涼池就是什麼?入佛境界,你能夠真正脫離苦海,入佛的境界。繼續看下文:

  【後代傳其教者。讵可徒守文言。而不明觀行乎。】

  『後代』是指我們這些末法時代的學人,要傳佛教,傳佛教又要說、又要行,而且行比說更重要。如果是只守著教理,『徒守文言』,文言就是你知道得很多,你能夠說得很多,甚至說得傾倒一片、天花亂墜,但是你沒有去落實。自己不能夠去落實,怎麼能夠教導大眾來落實?這是你所講的雖然聽起來很玄很妙,你能談玄說妙,但是跟生活脫節了,聽眾聽起來就很難得到受用,不能接受。這樣學就成了搞佛學,沒有真正在學佛,因為沒有落實,所以只有解沒有行,這不行。下面講:

  【單輪只翼。烏能遠運。】

  這是比喻一部車,我們說一般的車子至少得兩個輪,像一部自行車也有兩個輪,如果一只輪就走不起來了。『只翼』就是鳥要有兩只翅膀,你就一只翅膀怎麼飛?所以你就走不遠、飛不了。這是用比喻來說明教和觀相互之間的聯系非常密切,缺一不可,尤其要注重觀行。我們繼續看下文:

  【故今略述大途。以見經不徒說。而同歸於秘密藏中。】

  這裡青蓮大師就為我們說明,希望我們注重解門,也注重行門,解行相資,能夠最後『同歸於秘密藏中』,這個秘密藏就是自性。繼續來看下文:

  【教有藏。通。別。圓。前三為權為粗。後一為實為妙。】

  『藏、通、別、圓』四教,天台宗的說法,前三種藏通別是『為權為粗』,這是講三教,這叫權巧方便說。實際上『後一』,就是圓教,『為實為妙』,真實的,真正是與真相相應的就只有圓教,這是《法華經》裡講的「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二乘、三乘是什麼?都是方便說,真實說是什麼?只有一乘,所以無二亦無三。這裡青蓮大師為我們來開解觀行。我們來看底下一句:

  【觀有析體。次與不次。如次以對四教。前三為可思議。後一為不思議。】

  這裡講的觀有四種:第一種是『析』,析空觀,第二種是體空觀,第三是次第觀,第四種是有不次第觀,這裡講的前面三種。用四種觀可以對應四教來說,前三為可思議的,這講析空觀、體空觀、次第觀,這是講可思議的。正如四教裡面的前三種藏、通、別,這都是可思議。『後一為不思議』,這是不次第觀,就是沒有次第的,這個是不思議的,這是圓教。《華嚴》、《法華》兩部大經都是屬於圓教的,圓教是什麼?圓融,圓融裡頭雖然講次第,但是次第不礙圓融,圓融不礙次第,次第跟圓融互不妨礙,是一不是二。這好比是什麼?譬如說你上一個十層高樓,你如果是學藏、通、別這前面的三教,就好比是什麼?你爬樓梯上樓有次第,一層一層的,上了一層捨掉一層,再上一層。圓教是什麼?你一下子就到樓頂。這講的是次第跟圓融不二,講得很妙。我們繼續看下面的文字:

  【今經既在法華後說。唯明純圓妙解。以起叵思妙行。】

  這裡講到《地藏經》也是圓教的經典,雖然在事相上看,我們看它好像那種比較簡單的,沒有像《法華》開顯得這麼圓妙,可是它的理體確實是跟《法華》、《華嚴》一樣的。《地藏經》是什麼時候講的?它在『法華後說』,講在《法華經》之後,《涅盤經》之前;換句話說,講完《法華經》再講《地藏經》,《地藏經》當然義理絕不亞於《法華》,當然是一乘,當然是圓教。所以他講的『唯明純圓妙解』,這是純粹的圓教,妙解這是講教、解這方面。從觀行方面講『以起叵思妙行』,叵思是不可思議的妙行。底下繼續說:

  【則與止觀十章,以前六章開解,後四章起行同也。】

  『止觀』就是天台大師所造的,這也是天台家修行指導最高原則。它有《摩诃止觀》和《小止觀》,《小止觀》是入門的方便。本經《地藏經》所說的這些義趣、行法,與止觀是相應的。下面文說:

  【故以觀眾生業緣業感等文。即空假中。以顯地藏不思議事。則能觀無非一心三觀。所觀無非三谛一境。】

  這樣的說法確實把《地藏經》的位置提高了,正所謂「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地藏經》,古人把它列為是方等時的經典,可是青蓮大師這麼一說,確實它應該列成法華涅盤時無上醍醐的經典。他這裡講的『觀眾生業緣業感』,這是本經的經文,就是天台家所說的『空假中』三觀,空觀、假觀、中觀,這樣才能顯示地藏菩薩的不思議事,所以空假中都在這裡面。地藏菩薩在九法界廣度一切眾生,這是不思議,他應以什麼身說法,他就現什麼身隨機說法,隨類現身。這樣的現身說法與空假中相應,所以這裡講『能觀無非一心三觀』,這講的能觀是誰?地藏菩薩,他是一心三觀,這講他是諸佛如來的境界。從『所觀』上來講,『三谛一境』,這一境就是一真法界,所以地藏菩薩雖然到地獄裡頭度眾生,他在地獄看這境界還是一真法界。底下大師就給我們略舉三觀來講:

  【三觀者。義唯三種。一者從行。唯於萬境觀一心。萬境雖殊。妙觀理等。】

  『等』就是平等,這講『三觀』是什麼?第一是講從行觀,從行觀是『唯於萬境觀一心』,從這些境界相裡面來觀一心,也就是《華嚴》所講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萬境雖殊』,萬境雖然都不同,外面境界相千差萬別,但是『妙觀理等』,在理上是平等的,這一切差別現相道理是一個。底下舉一個例子說:

  【如觀陰等。即其意也。】

  陰就是五陰,『陰等』,等是指或者是講六入、或者是十二處、十八界等等。這裡是舉五陰,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五陰。在這種不同的境界裡頭接觸的人事物,你從這裡面觀什麼?萬境一心,境界上雖然無量無邊,但是你清楚無不是一心所現的,所以一心是理,萬境是相。小到我們的身體的細胞、微塵,大到虛空法界,無不是從這一念自性變現出來的,所以萬境雖殊,妙觀理等。為什麼說理平等?因為它都是出自一念自性,萬法雖然林林總總不同的這些相,可是它的根源是一樣的。這是舉例說明三觀的第一是從行。我們這裡還沒講完,現在上半場時間到了,我們先休息五分鐘。謝謝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薩,大家好!

  我們繼續來學習《地藏經綸貫》第二個大段,我們剛起了個頭,第二個大段講的是「總示觀法」。剛才介紹到三觀,都是天台宗的觀法,這對我們修學的人來講有很大的幫助,念佛的人,淨土行人也不例外。剛才講到第一個是「從行觀」,我們下面看第二個是「法相觀」,我們繼續來讀下文:

  【二約法相。如觀四谛五行之文。入一念心。以為圓觀。】

  法相觀,講『如』這是舉例,說『觀四谛五行』,四谛是指佛法的根本法。四谛不僅是小乘說四谛,而且大乘、圓教也講四谛,包括三十七道品,這裡關鍵的是要『入一念心,以為圓觀』。所以修學,什麼叫做圓教的修學?就是你能夠入一念心,你能夠圓觀,能夠明了一切法都是一念自性變現的,任何一法都入自性,都是跟自性有密切的關系。實際上一切法中就有自性,這裡所說的性跟相是不二的,事跟理是一如的。真正懂得圓觀的人,他從差別的萬法當中就看到自性。性只有一個,所以我們常常用金器來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器雖然相上有差別,手镯不是戒指,戒指不是項鏈,相上有差別,它的理體是一個。真正入了圓觀的人,叫一切法圓融無礙,他能了解一切眾生、虛空法界都是跟我一體的,一個根源就是自性,所以知道自他不二。他完全放下了自私自利,絕對不會為我這小的身體,為這個小我去謀劃、去思慮,絕對不會,放下了小我。這是講法相觀,要從相上來看性。第三個觀:

  【三托事相。如王捨耆阇。名從事立。借事為觀。以導執情。】

  這是講的第三種觀法「托事觀」。這裡舉出幾個例子,像王捨城、耆阇山,這都是佛曾經講經的處所。這些名字,好像這些名號有人名、有地名、有物名,可是我們能不能夠從這些名號裡面去了解它的內涵?這就是『借事為觀』,觀就是修正觀念,這是從根本修。我們之所以不能夠成佛、成菩薩,根本原因是我們觀念錯誤,我們有不善的思想才有不善的行為,宗門常講「從根本修」。

  我們要懂得從名號、從事相上面入觀。如果只留在名相上,佛法的名相很多,你懂得很多、你聽得很多,甚至你能夠說,講得也是頭頭是道,但是這在天台宗講六即佛裡頭,你是名字即佛,你只懂得名字,你沒入觀。換句話說,你沒有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還是什麼?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在造業,還在搞自私自利,還在搞名聞利養。那個救不了你,你懂得的佛法只是名字而已,只是言說而已,你沒真干。要真干是什麼?要入觀行位,觀行即佛。這個觀行是什麼?你真干,你聽懂之後要去做,依教奉行,真正改變自己的錯誤觀念、改變自己錯誤的行為,你這觀行才能夠功夫得力。

  功夫得力,在淨土宗裡面講是念佛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最淺的一個功夫。有功夫成片,你就有把握念佛得生淨土,這淨土宗跟其它的法門相比是容易得多。因為其它的法門你功夫成片,你只入了觀行位,你不能了生死;但是淨土宗可以,仰賴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我們入觀行位也能夠往生淨土。但是名字位不行,名字位,還是過去我們聽師父常引用李老師所說的話,你是「該怎麼生死還怎麼生死」,那救不了你的。所以生死事大,要真干才行,勇猛精進的去斷煩惱、斷習氣。這樁大事無量劫來我們都沒解決,今天又遇到了佛法,特別遇到淨土法門,不能夠再拖泥帶水,真的要真干。我們這一生入觀行位就可以了,就決定往生淨土。修其它法門你入觀行位還不行,你得入相似位才可以真正脫離六道,這個太難了。相似位是你跟佛相似了,這個我們這一生不一定有把握,但是觀行位一定有把握。

  怎麼入觀行位,這個功夫怎麼用?當我們起煩惱的時候,譬如說起了貪瞋癡。貪,貪愛,不管貪什麼,財色名食睡,凡是貪心一起來,立即提起阿彌陀佛的佛號,把那個貪的念頭壓下去。瞋心起來了,跟人家想要吵架、要發作了,馬上阿彌陀佛提起來,把這個瞋的念頭也壓下去。貪瞋癡這些煩惱要用我們的佛號去對治。古人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貪瞋癡這些煩惱習氣的念頭肯定有,凡夫無始劫來染的習氣哪能這麼容易斷掉?但是這些煩惱習氣一起現行,馬上我這第二念就用阿彌陀佛把它控制住,這樣就能夠成功。功夫用久了,綿綿密密的認真做下去,你的功夫成片就一定能得到。我們師父上人跟我們講,真干的話,你三個月就有效果,六個月你的身心就清淨了、就愉快了,你的煩惱少了、雜念少了、妄想少了。這是觀行位,這是真干。

  平時日常生活這叫歷事煉心,鍛煉自己不起貪瞋癡,這是『借事為觀』,就是講的歷事煉心。『以導執情』,這個導是疏導,疏導我們的什麼?執情。執是執著,情是迷情,就是我們的分別執著、我們的貪瞋癡慢。尤其情執要放下,六道眾生之所以沒辦法出離六道,就是情執給害的,情不是好事情。《楞嚴經》裡面講一個情、一個想,情多的人就往下墜,所以多情善感不是好事情,阿鼻地獄的眾生是情最濃的,這是純情的。想多的,就是他觀想,他用智慧、用理智,理智多的人往上升,所以要把我們的情執放下是用疏導。怎麼疏導?用觀行,把我們的觀念擺正,降伏我們的這些煩惱習性。

  凡夫都是念念為自己,念念迷在五欲六塵的享受當中,這是錯誤的觀念。我們應該怎麼樣疏導自己?要學世尊以戒為師、以苦為師,生活的享受是愈低愈好。佛講,比丘常帶三分病,真正的修行人常帶三分病,什麼病?吃不飽這是病,睡不足這是病。吃飽了,睡得很足,古人講「飽暖思YIN欲」,煩惱就容易起來,容易起對於五欲六塵的執著。所以我們要有正確的觀念,生活的水平,夠用就好了,不要追求豪華、不要追求享受,看到別人有享受,我們也絕不起羨慕之心,安貧樂道。

  我們的生活,即使是有能力過上很好的生活,有能力去享受的,我們也不享受。為什麼?要斷自己這些五欲六塵的執著、情執。尤其在現代這個社會,我們要為眾生做個好樣子,做出一個安貧樂道的好樣子,絕不要去享受。生活水平來講,能夠降到這個世間人(我們這個社會裡頭)比較貧困的這種水平就很好了,你真能夠這麼做,能夠守得住,你這是佛菩薩的示現。佛菩薩來到這個世間也一定會示現安貧樂道的樣子,就像當年釋迦牟尼佛一樣,擺著太子的位置,將來做國王的,他不去做,他要過苦行僧的生活,這都是為我們做出一個以苦為師的好樣子。我們的福報不要自己享,要給眾生去享,這樣我們就不容易迷了。底下青蓮大師繼續說到:

  【詳解雲。三種觀法。義蘊經疏。】

  前面講的這『三種觀法』,從行觀、法相觀和托事觀,這三種觀法『義蘊經疏』,這個義理都蘊藏在經疏裡面。經是指《法華經》;《法華經》的疏,就是批注,智者大師造的《法華經文句》、《法華經玄義釋簽》,這都是《法華》著名的批注,裡邊都講到三種觀法。下面:

  【天台依諸大乘經立四種三昧。修十乘觀法。直就陰心。顯三千法。即從行觀義。】

  這一大段,這幾句是講的天台宗依據大乘經典建立了一些修學的綱領,所謂『四種三昧』、『十乘觀法』,這些都是講『從行觀』。三昧是指正受,這是梵文翻譯過來的,正受,正常的享受。凡夫享受的不正常,他迷在五欲六塵裡頭,他的享受並不正常,為什麼?因為他起的是煩惱。什麼是正常的享受?清淨心是正常的享受,那叫三昧、叫定。佛在大乘經裡面說,三昧無量無邊,很多不同種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教你入三昧的。天台宗祖師依這些大乘經典,就把它歸納總結了四種三昧,這都是一種教學方法的歸納。這些名相,因為時間的關系就不一一介紹。

  四種三昧和十乘觀法不僅對天台學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修學綱領,而且對於所有法門的人,念佛的也不例外,這都是非常重要的開示。我們師父在一九九八年的時候講解這部《地藏經綸貫》有很詳細的介紹,四種三昧、十種觀法,這是從《教乘法數》裡頭舉出來為我們詳細開解。這些名相大家可以參考我們師父上人的講演,在這裡我們就略過去了。下面講到『直就陰心』,陰就是五陰,陰心就是五陰裡面的識,也就是八識五十一心所。這裡講到三觀,就是從行觀、法相觀,還有托事觀。底下又解釋「托事」,我們看下文:

  【又依諸經。於言句約事相法。入心成觀。】

  這些文字都非常的簡略,可是講的義理是很深廣的,這是就『事法相』來講,『入心成觀』。入心成觀是什麼意思?就是前面所說的入一念心以成圓觀。在這個林林總總的事相裡面我們去觀性,從事上觀理,從相上見性,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從種種的事相裡面得到啟示,這叫入觀。所以這下面講第三種就是「托事附法」,我們來讀讀這段文:

  【托事。謂心為能托。依正事為所托。附法。謂心為能附。諸法門為所附。即事法二觀之義。】

  這是講托事相,『托事』,『心為能托』。『依正』,依就是依報,正就是正報,依報正報『為所托』。這裡講的『附法』,能附的是心,『諸法門』是『所附』。這裡就講到,無論是對事相還是說對法相都能夠隨緣作觀,在事相上能得到啟示、能生智慧。能夠生智慧,你才能夠得到真實的受用。這是先把這個名相說出來,然後就教我們如何在事相、法相上面去修觀,也就是如何在這一切事相上、法相當中得到智慧的啟示。我們來看下面的文:

  【若觀今經。性識本如來藏。一念具足十界。百界。三千性相。此如止觀簡去界入。唯觀五陰重擔。】

  這一句,青蓮大師為『今經』,就是本經《地藏菩薩本願經》,來判教體,說以不思議的性識為體。『性識』是什麼?就是『如來藏』性,所謂『一念具足十界、百界、三千性相』,這是講的天台的術語。十界就是十法界,六道再加四聖法界,總共十界。十界裡頭每一界各有十界,就是百界,百界裡頭每一界又有十如是,性如是、相如是等等,這就千如,再加上五陰世間、眾生世間、國土世間三世間,每一世間皆有千如,所以稱為三千性相。這裡包括了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的現相,這一切現相一念具足,都不出我們這一念心性。這裡講到『此如止觀簡去界入』,這個止觀,簡是簡略,去是去除,把十八界和六入省略了。它教我們怎麼做?『觀五陰重擔』,就是省略了六入、十二處、十八界,著重在五陰上面去下功夫。底下又說:

  【就此五陰。先簡色法。次簡受。想。行三心所法。唯觀六識心王。以前五識。必依第六意識同時而起。方能取境。造善惡業。】

  這裡說到『五陰』,止觀裡面教導我們怎麼個觀法?在五陰裡面繼續省略,省什麼?省掉『色法』,先省掉色,色受想行識這五陰先省掉色法;然後『次簡』,再繼續省掉『受、想、行』這三種;完了之後只剩下『識』,色受想行識最後一種就是識。識裡頭又只觀第六識,『六識心王』。前五識,我們說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前五識必依第六意識同時而起』,所以前五識是依第六識的,有了第六識『方能取境,造善惡業』。換句話說,第六識是根本,它是造作善業惡業的根本,就是我們那個意識心。所以要從這個意識心裡面下手去修,這比較容易,這叫做最初方便。下面青蓮大師舉《楞嚴經》的經文為我們來做證明:

  【楞嚴雲。六為賊媒。自劫家寶。意根。賊之渠魁也。功力甚大。以第七識為所依根。與前五根相應和合。造諸善惡之業。皆納第八識中。如倉庫盛物隨時出內。】

  這一大段就是教導我們為什麼在六識裡面單舉出第六意識,這是什麼?《楞嚴經》上講『六為賊媒』,前五識的作用都要依第六識,所以它叫賊媒。就是說你要造作惡業,你這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那些什麼分別執著,由什麼起的?就是第六識,第六識是分別。前五識眼耳鼻舌身接觸外面的境界,它叫了別,就是一接觸你能明明了了,但是分別是第六意識的作用。所以佛菩薩用前面眼耳鼻舌身這五根,他就不用意識。他是什麼?了別,境界現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他不起分別、執著,他留在第一念當中,這第一念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可是凡夫第一念守不住,馬上就起第二念、第三念,這都是第六意識搞的鬼,所以叫做賊媒。

  叫『自劫家寶』,本來一真法界就在我們眼前,但是被第六意識這一分別,連帶著就起執著,就給阿賴耶識留下無明種子,所以把一真法界變作十法界了,就是把家寶都給劫去了。所以這第六意識罪魁禍首,『意根,賊之渠魁也』,它的『功力甚大』。前面五識跟它相應,內可以緣到阿賴耶識,外能夠緣到虛空法界,所以第六意識這個功力很大,它所緣的范圍是最大的。在《百法明門論》裡面為我們說明,第六意識跟五十一個心所統統都能夠相應,八識裡面只有第六意識有這種能力,所以它的功力甚大。

  『以第七識為所依根』,第七識叫做末那識,叫做意根,它是一種染污,它執著。分別之後它就執著,這一分別、執著,就把自家珍寶給奪去了。所以自性的功德、智慧,我們說如來智慧德相,就給斷送掉,不能現前了。『與前五根相應和合,造諸善惡之業』,它還造業,所造的這個業留下了種子,種落在阿賴耶識裡面。阿賴耶識叫第八識,第八識就好像個倉庫一樣,它不斷的收入這些業習種子,所以是『如倉庫盛物,隨時出內』。出就是現行,種子可以現行,現行就有果報;內就是藏進去,它一邊收入,一邊還會起現行,隨著這個緣會有果報。所以我們了解這個事實狀況,我們要修、要用功就知道怎麼個用法了。下面繼續說到:

  【第七識常時執取第八見分為內自我。】

  『第七識』的功能就是執著,第六意識的功能是分別。第七意識末那識,它是執著,堅固的執著,它把第八識阿賴耶識裡頭的見分執著成我了,所以這叫我執。產生了什麼?我相。所以經上常講「四大煩惱常相隨」。哪四大煩惱?底下講的:

  【我癡。我見。我慢。我愛。】

  『我癡』就是愚癡,迷了。什麼是迷?前面說的『執取第八見分為內自我』,他把第八識裡的見分執著為我,這就是迷。迷了以後我癡就產生『我見』,我見之後就生『我慢』、『我愛』,癡、愛是貪,慢是瞋,見是這些錯誤的見解,貪瞋癡慢統統都起現行了。這裡講的「我見」是什麼?執著這個身體是我,這叫第一個錯誤的知見。修行人想要出離三界六道,第一個是要斷見思煩惱,斷了見思煩惱你才能夠出六道。見思煩惱裡面的見煩惱第一個是身見,「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五大類都是見煩惱;思煩惱,貪瞋癡慢疑這些都屬於思,所以這是見思煩惱。把這個身體執著為是我,不知道這個身體就像衣服一樣它可以換的,我們說輪回就是換衣服,這個身體用久了,要是老了、用不了,把它脫下來。就像衣服用舊了把它扔掉,你會執著嗎?執著就是因為錯誤的見解,為了這個身體造業。像現在人為了保養身體,吃什麼海鮮、什麼動物、山珍海味,造了殺業,追求五欲六塵的享受造惡業,這都是統統由於錯誤的見解產生的。

  「我慢」是傲慢,總認為我比人家高一截,這是我慢的煩惱。儒家都教我們「傲不可長」,佛法要更高一層了,要斷這個傲慢,因為有我慢,你還有見思煩惱,你三界六道就出不去。不僅三界六道出不去,有傲慢的人連色界天都上不了,初禅以上的人就已經把我慢心給伏斷了,所以我們要懂得處處謙卑,破除我們的我慢。佛法裡面修行,你看拜佛,拜佛是幫我們降伏我慢的,頂禮佛足。頂是我們頭,最尊貴的部位頂到佛足。頂禮佛、頂禮法師、頂禮老師,這都是什麼?用自己最尊貴的部位去禮對方最卑下的部位,禮足,這是降伏我慢。還有「我愛」,這是貪,貪心。對於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貪愛放不下,這些煩惱我們要去斷。貪愛也是輪回的根,每個人的貪愛對象不一樣,比如說財色名食睡這五種,有的人比較貪財,有的人比較貪色,有的人比較貪吃、或者貪睡、或者貪名,自己曉得自己貪最重的是哪一個,要從這個下手,斷自己的愛欲、貪愛,這樣六道輪回才有希望出去。儒家也講「格物致知」,格物就是降伏我們的物欲,跟物欲做格斗,你做世間的聖賢都要從斷貪愛下手。下文繼續說:

  【四惑常俱。故名染污意。染污真性故。遂使第八識立含藏。賴耶之名。】

  『四惑』就是講的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常有這四種煩惱,這是第七識,它就稱為『染污意』。第七識它『染污真性』,所以它是一種染污,「染污意」。而且這種染污是什麼樣的效果?就產生了『第八識』,第八識含藏業習種子,所以稱它為阿賴耶這個名字。實際上阿賴耶識,它的理體是我們的真如自性,真如自性被染污了,被什麼染污了?被第七識染污,就變成阿賴耶識了。我們要問一問,真如本性難道真的會被染污?沒有,真如本性怎麼可能被染污?染污是你自己妄想、分別、執著的作用,自己障礙了自己,沒有障礙真如本性。古人有比喻,講真如本性像太陽一樣高掛在當空,這時候有烏雲來了,把太陽給遮住了,好像把太陽染污了。太陽有沒有被烏雲染污?沒有,太陽依然當空高照。你乘上飛機上了雲端上面,一看太陽還是當空朗照,哪裡會被烏雲染污?烏雲是你自己的那些妄想、分別,你是自己障礙自己而已。所以要怎麼樣把我們真如本性顯發出來?把這些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不再執著、不再分別,也就是不用第六識、不用第七識,放下分別執著,再放下妄想,你才能夠顯現出真心。下面文教給我們:

  【今觀無明體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緣。和合而有。因緣體虛。諸法相妄。】

  這一段就是馬鳴菩薩《起信論》裡講的,本覺本有,不覺本無。『無明體相,本自不有』,本來沒有這些無明虛妄、妄想,本有的是真如本性,它可以恢復的,本來沒有的這些無明可以把它去掉的,這是給我們增長信心。有了真實的信心,我們修學就能夠勇猛精進了。這是青蓮大師為我們指示出來,建立我們的信心。『因緣體虛,諸法相妄』,這些無明幻相因緣和合而生,它當體是空的、是假的,這個相是假的,讓我們有這個信心去妄顯真。下面又舉《中論》裡面的一首偈子說:

  【中論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這是佛親口說的,『我』就是佛陀自稱,這些因緣,確實諸法因緣生,所以它沒有自體、沒有自性,這就是空,空性。十法界一切法都是因緣生,一真法界是不是也是因緣生?也是因緣生,也不能夠分別執著,它也是了不可得的。這個是緣生之法,幻相,所以叫「因緣體虛,諸法相妄」。下面引用四明尊者所說的話:

  【四明雲。初約行者。直就一念觀於十界百界。千如妙法。雖即一念。千法宛然。全體即空。當處即假。仍非二邊。又即雙照。不可以一多說。安以有無思。若邊若中。皆莫能擬。於斯觀行位中。既深進入。則六七識。不執於我。得分別我法二空。轉成無漏。則見思染污粗垢先落。】

  這一段是用四明尊者(也是天台祖師)的一大段話為我們講如何修觀,這個是對上根講的所謂『直就一念觀於十界百界,千如』,這是用『一念』觀十法界依正莊嚴,義理很深。我們今天的時間也到了,我們這段就留在下回跟大家一起來學習。今天說的有不對的地方,請各位大德菩薩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上一篇:法界的根源《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第八集)
下一篇:法界的根源《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第六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